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2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精选10篇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是一本由梁清散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8,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一):关于大招

  剧透剧透剧透,重要的事讲三遍,建议看完小说再点进来 以及瞎掰的,建议别当真( 大招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不算主角,但也比较重要,和主角谭四相依为命,偶尔认真工作,偶尔和其他同龄人一样脾气、爱玩,正处于叛逆期。小说是带一点推理性质的,大概就是谭四和另一个主角梁启因为各种巧合无意中揭秘的故事,如简介所说,是各种“轻松幽默的日常”。而直到大招死了的那一瞬间,仿佛才让人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把人命回事乱世。 人都是会死,可为什么偏偏是大招?他还只是一个孩子,没拖后腿,反而肩负起拆零件组装新设备重任。一方面,水龙会是谭四与盛司琮合作开始,另一方面谭四放心让大招一个人面对全部机器,虽然事出有因,更多的是对他能力的看重,当然大招也完成的很好。尤其是翻盘赛,简直是为大招量身定做的, 坎坷经历让他拥有丰富经验观察地形、判断正确反应迅速等等让他在这次水龙会完全发挥自己实力;加上在后来梁启遇险的时候,没有踩着七彩祥云的谁出现只有开着水龙车的大招救下了他,感觉属于大招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可那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一场突如其来大火让大招就此退下舞台。连直接与反派boss开打的一干人等都活了下来,连两只猫咪都安然无事……唯独在最后一战里至关重要的大招死了。 整个故事稀奇古怪玩意很多,出场人物不是身怀绝技就是神经兮兮的,不像一般小说有固定套路,那么大招为什么非死不可呢?原来早在人偶失控的时候已经预言江南制的事故,现在想来,最后那封来不及看的电报里多半也是提醒大招小心,还有每次总能及时化解危机的谭四在这次也没有出现……但不管是故事里的主人公,还是读者,估计都没有人把这些细节放在心上。只有当我们回头思考的时候,才发觉大招的死是有意铺垫出来的,不是偶然。 死的人不止是大招。刘龙和谭四有一段同窗日子,比较合得来,两个人感情很好,但六年后再次相遇却因为立场不同多次进行打斗,刘龙总想杀了谭四,在谭四差点遇害时又舍身相救,不免让人唏嘘;救更多人和救大姐头二选一,谭四选择了前者,错过了最佳的救人时间,大姐头的结局可以预见。在这里,谭四放弃的不仅仅是大姐头,在他做出选择的时候意味着也放弃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所以江南制之战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及时救人,他不会回头,不能回头了。 大招、刘龙、大姐头,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个人,实际上却是对谭四来说都很重要的人,他们的死也多少和谭四有关系。乱世之中,还保持着赤子之心的谭四难能可贵,如果谭四一直以来认为牺牲有意义,到这里,他应该也会改观了。在追求光明的路上,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到底还是需要自己强大起来。 最后,谭四在两座墓前自言自语,杀伤力十足。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二):国产蒸汽朋克的初啼

  # 一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是我读过的**第一部中国的蒸汽朋克长篇小说**。单凭这个“第一”,今后就能够在中国科幻史上有着一两行的记录。所以,这本书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 二 本书的时间设定在清末。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巨大时期,既有封建余孽的挣扎,又有革命人士反抗,又有洋人外宾的掺和;各种思潮也是互相冲撞,保守传统的、启蒙改革的、暴力革命;在政治方面,希望中央集权的、推崇各省自治的、拥护君主立宪的、追求民主共和的……种种的思想,种种的思路,加之各种民族、国籍、阶级职业。种种要素的各种组合,就会形成各种各样冲突,各种各样的矛盾,为读者奉上一幕幕精彩刺激的大戏。 具体到这部书来说,故事主要是一个追求新技术工程师仇恨洋人的保守官僚之间的争斗。故事的背景并没有放大到清末革命的大浪潮中,也没有聚焦在中外势力的倾轧中,而是放在一个“新人”与“旧官僚”身上。这种冲突,既可以看成是保皇与革命之间争斗的缩影;也是保守与开放之间摇摆的支脉。如果本系列有下一部的话,无论往那个角度继续发展,都可以轻松的将格局扩大。 故事人物的身份,有记者、有工程师、有官僚、有企业家,这些人物也都是当时拥有社会能量角色。尤其以“记者”这个角色作为视角,更加是方便不已。既可以上升到达官显贵,又可以深入贩夫走卒,能够全方位表现社会形态。可见如果下一部,记者这个身份能有更大的发挥。 # 三 在剧情上,其实倒没有太多的好说的。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校园调查,消防比赛,以及最后的大决战。就好象上文说的一样,实际上故事完全可以脱离背景。 校园调查部分,差不多就是一个普通的推理小说的调查部分;消防比赛则是画面感很强的热血竞技片;至于最后一部分,揭秘既没有双重解答也没有叙述诡计,也只是比较平淡。 可当他们在蒸汽朋克这个框架组织起来,就各自发挥了不一样的光彩。 先说消防比赛。这一段就完全是炫技。将机器的机械细节充分的展示出来,通过无比细致丰富的描写,让读者了解机械在当时的领先,为后来的决战打下了基础。不过分地说,单纯的这一段抽取当一则中篇小说,也是完全可行的。不过也因此这样,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部分在结构上似乎有点臃肿。 最早一部分的校园探案,则是与后来的剧情有着莫大的关系,是最终大决战之前的一个铺垫。它很好的通过日常的校园生活,为故事的气氛打下了基调。更重要的,则是塑造了出场人物的基本形象。 而在决战的时候,当我们已经知道了罪行真相期待一场大决战的时候。作者并没有安于蒸汽朋克的机械设定,更进一步的引入了“寄生虫”这个概念。这一下子又将本作品“科幻”的格局扩大了。机械对生化,成为了新的看点。 平淡无奇的套路故事,镶进不一样的框架,就有不一样的光彩。 # 四 这部书也并非完美。就如上文说的,故事虽然精彩,但是如果设计的更加复杂更加曲折,就更好了。编曲确实能够增加音乐欣赏快感,但是如果能把旋律写的精巧,肯定更上一层楼了。 另一个缺点,则是对于“蒸汽朋克”的展示有所局限。在这部书里,光是展现了机械的作用。而“蒸汽朋克”往往代表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理应社会全方位的应用各种蒸汽技术才是。“蒸汽朋克”的最终武器**差分机**,只在最后露了一下脸。从这个也能预想,在接下来的续集中,整个清末社会会整体进入”蒸汽时代“。而不像本作一样,**只有蒸汽朋克的用,缺少蒸汽朋克的体。**

  ###更多请关注:https://basin42.wordpress.com/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三):大清国不如跳舞

  吴岩老师在《科幻文学论纲》里曾有个理论,说从晚清起,科幻就分成两派,一派是梁启超,把科幻当哲学思考的工具,一派是鲁迅,把科幻当普及科学的工具。这两派都很重要,都承载了中国人宏大目标使命,后来中国科幻也一直是在这两个方向走的。可是啊,历史和国情给科幻的担子太重了,什么时候科幻能卸下担子,只为好玩有趣去写,只为放飞想象力去写呢? 《科幻文学论纲》后边附着厚厚的一大块梁清散老师的晚清科幻研究资料目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我编过很多科幻选集,每次找梁老师要稿子的时候都特别开心也特别放心,在一本集子里选了数篇讲述宇宙星球的毁灭,人工智能的觉醒和虚拟空间困惑,时间穿越的冒险和对反乌托邦社会的反抗后,能看到梁老师一篇宇航员在烤肉星球如何努力隔着宇航服吃到东西,如何去火星旅游被无良公司忽悠,如何去图书馆查资料追寻一个百年前有趣文人命运实在是一股清流啊! 所以,当看到吴岩老师后边的推荐语:“戊戌变法失败后,晚清社会一片混乱,然而…… ”的时候,不要被迷惑了,这本书固然有时代风云,但更多是关于晚晴时各种科技发明,各种时代风物,各种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这个时代不是按照我们的历史书那样推动的,因为其中的人并没有今天的上帝视角,去引导什么历史走向,他们只是想好好生活,同时对各种新事物保持着好奇。 这本书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呢? 首先,它是个蒸汽朋克故事。 梁老师其实并不同意它是个蒸汽朋克故事,因为其中已经出现了电力和内燃机了,不过我觉得,判断蒸汽朋克的标准不该是外在的出现了什么东西,而是看内在气质。英美的蒸汽朋克反映了西方人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怀念,对没有电力存在的,科技树点了另一条路线的,蒸汽机、差分机飞艇主导世界想象。而这本书也寄托了中国人对科技的认识还没有定型,各种蒸汽、电力设备与东方迷信、武术和传统器械混杂的时代的怀念,在这个时代,上海十几年前刚装上蒸汽煤油灯,开篇又换成了电气灯,主角记者写稿子用的是智能水平超越时代的机器人,骑的是用猫发电的自行车。那个时代的上海在短短几十年里承载了西方科学革命几百年的成果,顺便跟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混杂在一起,这是一个不需要混搭,自然成型的蒸汽朋克世界,它不是一个幻想中的平行世界,而是确实存在于某个时间地点里,在这个地方,你并不知道人类的科技会往哪个方向走,如同不知道中国的未来往哪里走。最近十几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这个时期的晚晴科学小说中的科技想象非常着迷,日本学者们也发掘了不少东西,关于这个时代的论文已经连篇累牍,然而有趣的小说却不多。 其次,这是个关于上海的故事。 过去的六年里我一直生活在上海,然而当代的上海和一百多年前的上海毕竟是两个概念,这个故事里,有还没用上电气灯,晚上一片黑暗的浦东工厂区,有住着热情学生的复旦公学和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有着许多后来已是繁华闹市和摩天楼群,当时却荒凉寂静村庄街道。这个地方有无数租界和洋人,有遍地的工厂、报馆、商铺,有无数本地人和外省前来务工谋生的男女老少,留着辫子穿着旗袍,也有到现在没怎么变过的黄浦江、吴淞江和苏州河。故事里的城市经历了几次中外战争硝烟,经历了几次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它所处的年代比我们所熟知的民国《上海滩》《情深深雨濛濛》的时代要古老很多,对于许多如同我一样阅读范围不是很广的人来说,它依然是一块空白地带,可以架设各种故事,对于许多如同我一样曾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它仿佛是我们身边一切的前世,你确定它是上海,但又有点认不出来。 最后,这一个关于生活友谊情感与政治冲突的故事 “梁老师,你是梁启超的亲戚吗?”我们常这样问北京土著梁老师 “不是”梁老师这样说,过了一会,他又回答:“其实我是谭嗣同的亲戚,我奶奶姓谭。” 小说主人公,一个叫梁启,一个叫谭四。 我们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梁老师的说法,晚晴史他是权威——嗯,至少在晚晴科幻文学圈里是,好多人是借着他提供的资料拿到学位毕业的,就连吴岩老师也无法否认。 顺便提一句,吴岩老师是满族,他的爷爷是溥仪的律师著名保皇党,而这部小说的大boss铁爵爷就是一位满清皇族王爷。 梁启是个小报馆记者,谭四是革命党大姐大(其实是秋瑾)的小弟,不过基本单干,热爱西洋科技,在盛宣怀公子的资助下办工厂,两个人的关系就像梁启超和谭嗣同一样铁,但并没有那两位的政治理想。梁启只想好好写新闻,谭四也不认同大姐大杀洋人的理念,而专注于用蒸汽科技做一个新闻信息资源库。他们有许多好朋友,很小资很文艺的妓女,对机械好奇的男孩,满怀壮志的南洋公学大学生家境富足爱写小说爱网文论战的富家小姐荒江钓叟(笔名,这是个梗),以及大小帅气家庭教师天泽先生(这是另一个梗) 他们调查各种案子,但不是你想想的这个时代政治风云杀人革命的那种 ,而是……怎么说呢,全书三篇,第一篇讲的是梁启男扮女装跑到女校里去调查走廊奇怪声音…… 我曾经问梁老师给我推荐好的动漫,他给我推荐银魂,我问,银魂讲什么的,他说,日本江户时代,外星飞船降临…… “啊,这么说是一个外星文明跟近古代东方文明遭遇的科幻故事啦?很有趣的设定啊” “不是不是!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你要看了才知道!” 我至今没有看银魂,但我陆续听到了一些关于这个动漫的描述,在我想来,这本书大概是一个跟银魂差不多的故事,所谓的新新日报馆,大约是万事屋一样的地方(真的没看银魂,错了别打我)至少文中的上海和租界,并没有我们的近代史描述中那种民族冲突,而像是今天上海街头的外国居民商人旅客。 但是随着小说剧情演进,社会深度越来越高了,这是个轻松开始的故事,但中国的历史如此,只能往沉重的方向走去,清廷在进行最后的立宪努力,革命党们还在抛头颅洒热血,穷人们还在走投无路卖身卖命, 最后的大boss王爷要用飞艇炸毁半个上海消灭所有洋人拯救中国,这显然是恐怖主义,是有着现代思想的主角们无法赞同的,他们只能用好莱坞的方式去拯救城市,但放在那段历史里不知自己对还是错。小说的结尾是两座坟,一座是他们的好朋友,小男孩大招的,还有一座是秋瑾的。 我一直以为梁老师会很开心的写轻松愉快的故事,但写起长篇来,驾驭起宏大的主题来,终究是身不由己,如同活在那个年代却有着现代思想的梁启和谭四,也是身不由己,如同那个时代只想静静发展却被经历过科技革命的列强卷进世界版图的中国和上海一样,身不由己,如同默默蓄力突然被几座雨果奖打破寂静,一大堆资本和奖项过来抢IP,只好在剧变中探索和改变策略的中国科幻一样,身不由己。 武田雅哉写过一本讲述这个时代中国科技想象的书,叫做《飞翔吧,大清帝国》,封面是当时没亲眼见过飞机的中国画师,凭借有限的文字描述画出的飞机:船一样的机身,蝙蝠一样的翅膀,宏大、美丽、怪异,如同宫崎骏动画中的飞行器,那是中国最后一个帝国关于自己未来的最终幻想。梁老师把很多这样的想象放到了这本小说里,他本想给这本书起个有趣的名字 ,却很为难,最终在出版社的意见下定了这个名字。 “你本来想起什么名字呢 ?” 那是7月底的一天,我如同梁启一样,从之前叫做南洋公学的那座学校出来,到北京找工作,顺便探望梁老师,结果被困在了一场特大暴雨中。梁老师家如同谭四的厂房一样摆着各种复杂的机器(我看不懂的各类游戏机),他在电脑屏幕前若有所思的抬起头。 “《大清国不如跳舞》”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四):【雨枫试读】晚清历史也可以很科幻

  蒸汽机的出现引起了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开启了西方世界的机械工业。而当时由于大清国的腐败无能,在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封建思想的矛盾越积越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逐渐为世人所接受,一帮有识之士纷纷兴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试图制造能与“洋人”一较高低的洋枪洋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最早的兵器制造厂就在曾国藩的主持下应运而生,名为安庆内军械所。经过学者们几个月的艰苦努力钻研学习,成功地于1862年8月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科技的发展,总是突破一个坎,便会突飞猛进。1906年初的上海,黄埔滩已经沉浸在电气路灯的照耀下了。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总不会是按部就班的乖乖角色,故事的主角之一谭四当年就是个不好好念书没事儿就练剑的主,自己有着不拘一格的思想,自学了多门语言,接触了很多新思想新学问,当年的“剑客”竟成了新人类。序言中隐约表现出谭四在自造工厂,不知道要搞个什么大事情。当他突然间来到在报社工作的传统乖乖仔梁启的面前时,梁启肯定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开篇,性格出身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呈现在我的面前,故事自然围绕着传奇谭四展开。

  这篇故事引得我的兴趣初起就在于谭四带给梁启的写字人偶。倒点儿水、点个火,再准备好笔纸,这个像人的硬家伙就能写出不重复且条理清晰的“本地新闻”,简直太神了!看到关于这个人偶的描述我的脑海中映出的是类似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雨果》中那个能够自己作画的机器人,金属打造,内部有着非常复杂的齿轮联动系统,充满了机械的美感。不同的是谭四的人偶用的笔可是毛笔,难度更大更不好操控。

  整篇故事由一条主线穿插着好几个充满悬疑色彩的支线故事,读起来让人感觉是层层深入,兴趣越来越浓。其中有着很有意思的小细节,比如梁启从地摊上买来日本易容术的书,化妆成女孩混进女校调查的那段,描写很传神,我边看边笑仿佛看到了梁启的女装模样。还有猫电自行车的创意简直不能更赞!靠着猫毛摩擦生电产生动力的自行车,想要开车快一点只要揉两下猫就行了,还能有比这更环保的能源嘛!看完这段我就去揉蹭我家狗了……看到水龙车大赛这段的时候被最后翻盘赛的大场面震到了,故事里对比赛场面的把控十分到位,代入感很强,我感觉自己就在观赛人群之中。

  整篇文读下来,无比佩服谭四,读文过程一直想着谭四到底是谁?他要干什么?而谭四也一直在给我惊喜,造出各种机械之物,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总得来讲,这是一个集悬疑、解谜、帮派、友情、幽默于一身,带有晚清风和朋克风,又不失小细节和大场面的好故事!当然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民族大义则是这篇故事的魂,三观绝对正!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五):【雨枫试读】天字第一号晚晴蒸汽朋克

  赛博朋克与蒸汽朋克作为科幻小说里十分重要的两个分支,一个面向未来,一个朝向过去。前者因《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等作品走红大荧幕,几乎成了科幻小说的显学之一;后者却因为缺少重量级的大作,知名度却远不如前者,尤其在国内更是作品寥寥,印象中唯一靠得上边的就是冯德伦导演的《太极》系列电影,其中彭于晏饰演的大反派或许算得上是蒸汽朋克的标准迷弟。 正因稀罕,所以当看到《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这本高举着“晚晴蒸汽朋克”旗号的科幻小说推出,心中自然无比好奇。感谢须叔赠书,让我得以第一时间读到这本新作。 作者选择晚晴作为蒸汽朋克的时代设定无疑再适合不过了。在这个国学与西学两股思潮激烈碰撞,国内外局势动荡不安的大时代,怎么样的故事都有可能发生,给予作者无比宽广的自由发挥空间。这方面作者梁清散无疑十分用心,在书中设计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新奇物事。个人以为其中最绝妙的当属猫电,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不仅新颖有趣还自带笑点萌点,实在是居家旅行、爱抚调戏、猫奴必备!至于其他诸如死光照相机、蒸汽动力机器人、寄生虫改造人,乃至将人类意识转移至机器获得永生等设计,尽管都能在过往作品中找到参照物,但毕竟作者也加入了中国特色,总体尚算不错。个人觉得比较有问题的是胜七的机关盒,累计一定数量就可以进入战无不胜的“胜七领域”,如此设定过于玄幻,又缺乏合理解释,都快变成JOJO奇妙冒险的替身能力了。 本书的明主线是铁爵爷打洋人,暗主线是大姐大打洋人,然后中间穿插了盛公子赌局、萌新女校、水龙车比赛、拐孩子事件、荒江钓叟等一系列支线剧情,并不断在支线中引入新的角色,正反派人物轮番登场看似好不热闹,然而仔细一回味却觉得全都蜻蜓点水,不够深入。铁爵爷的明线只有开头有所交代,中间有少许可有可无的线索,结局就直接进入打怪模式了,缺乏足够的铺垫以及起承转合的情节。大姐大更是雷声大雨点小,从头到尾都是侧面描写,最后似乎也没办成什么实事,连个正脸都没露就咔擦掉了,堪称杯具!这亦反映作者的整体布局能力仍略显稚嫩,尚待加强。 至于那么多支线事件,看似内容很丰富,但实际上与两条主线的关系都很单薄,哪怕全都删了也不会对主线故事造成多大影响。同样,先后犹如走马灯一般出场了为数不少的人物角色,但深入刻画、性格鲜明的其实寥寥无几,要么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要么沦为符号化的功能性NPC。比如盛公子,铺了那么大的排场,花了两条支线的容量,但到最后你会发觉好像不论他在不在,这个故事都能照样发展下去,结局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或许作者是在为了后续故事铺路,但第一部故事尚未说周全,就急着为后续挖坑,这似乎算不得什么好习惯吧。 若要仔细推敲,本书的bug确实还有不少,但读书不必求全责备,也无谓一一数来。毕竟作为(我印象中的)第一本华语蒸汽朋克小说,本书依然是一部极具开创性和趣味性的难得佳作,从宏大的世界观设定也能窥见作者对后续发展的野心。万事开头难,通过第一部的探索和尝试,期待该系列后续作品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也期待会给读者们带来更多惊喜! P.S.回头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大招之死的伏笔,自动写字人偶的预言功能会是未来故事的一个伏笔或是变数吗? P.S.2.有评论说大姐大暗指秋瑾。请恕我眼拙,未曾看出书中暗示,可有人愿意指点一下?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六):【雨枫试读】一个不一样的科幻大清!

  每次读到中国历史,都不止一次地想,如果中国不闭关锁国,也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那咱们是不是就可以摆脱那么多年落后挨打的局面?想当年梁启超和谭嗣同主张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可是在《新新日报馆》里,梁启和谭四用他们的发明创造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科幻大清。

  一部好的小说一定要有灵魂,在本书中,灵魂就是坐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脑洞。除了为我们构筑一个满街电灯,要蒸汽船有蒸汽船,要工厂有工厂的大清盛世,用猫咪发电(摩擦摩擦,还萌),写作机器人(梁启再也不用担心写不出好文了),机器人大战(机械战士高达),之前在看漫画才能获得的畅快这次在文字中也同样可以获得!前期一个个支线小故事塑造人物个性,埋下伏笔,在最后,所有人物伏笔汇聚成一张网,迎来最后的正邪大战。

  俗话说的好,反派就是成功的一半。不能说反派BOSS的出发点是罪恶的,只能说他是一个偏执的革命者,沉迷于自己所认为的正义中不能自拔。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权力为了金钱作恶,那是最下等的BOSS,可是一旦涉及到复仇,那就值得体味了。但是以暴制暴终究换不来期望中的美好,何况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搭进更多人的性命,还是主角中看得更透彻,只要你足够强大,任何你眼中的不公也就不会再困惑你,只要咱们中国人站上世界之巅,任何国家都无法来侵占我们!

  不知道大家看过日漫《银魂》没有,该搞笑的时候让你喷饭,在关键时刻,那是该出手时绝不含糊,热血到让人热泪盈眶,拼到倒下前的最后一秒!本书主角也不遑多让,所以咱们的梁启为了探究真相会男扮女装混进女校搜集资料(笑),所以咱们的谭四总能靠着发明创造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他们在一次次选择中明白舍生取义四个字的含义,走向强大。就喜欢这种既搞笑又热血又感人再热血的深度内涵好文!感觉这个故事要是能漫画化动画化,那一定绝了!

  科技的到来并没有改变那个时期的主基调,内忧外患仍然存在,梁启和谭四也知道光凭着自己的力量没有办法扫平尘世的黑暗,但是,从他们遇到和接手的一个个事件开始,能“拨乱反正”一点就算一点,能拯救多少人就算多少,至少,人生在世,要无愧我心,正义之心!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七):【雨枫试读】文学里的摇滚乐,科幻届的朋克风

  .

  我爱摇滚,也爱科幻。奈何这两者,在中国都只能算是小众。八六年崔健一声吼,国摇风风火火小十年,到现在离真的“一无所有”差的也不远了。汪“半壁”打下的江山恐怕只有他自己的团队认可。而摇滚届真正扛把子级别的窦仙儿正在小饭馆吃一碗9块钱的面,却被媒体打上了某天后前夫落魄街头的标签。

  摇滚乐好歹曾经一度成为中国主流,中国科幻却一直行业惨淡。去年刘慈欣《三体》斩获雨果奖,媒体这才意识到原来中国科幻这么厉害,媒体有云:大刘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杀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表面霸气侧漏一句的话,背后藏了多少科幻人的心酸和无奈。真正的科幻迷都知道,其实《三体》早在2010年就已经写完出版了,科幻届一篇好评,视为神作,但也不曾在中国的文学界和图书出版届掀起多少波澜。直到《三体》从国外带回来一个科幻届的“奥斯卡”——雨果奖,媒体这才开始跟起了风。就像2012年的莫言获得诺贝尔一样,都是墙外开花墙内才香。什么时候媒体才能主动发现中国的好东西呢?

  如同乐坛净是流行乐的靡靡之音一样,文学界都被玄幻修真和言情宫斗霸占,《三体》打下的江山依然是岌岌可危。不过也不必过分的担心,因为玩科幻和摇滚的这群人都有一股劲儿:地下摇滚烛火摇曳,但也生生不息,所以摇滚不死;科幻届新人跌出,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再获雨果奖,所以科幻不死。如果说刘慈欣、何夕、王晋康、韩松是本土科幻的拓荒者,那么这些坚守在科幻的创作道路上的人就是继承者,他们承接衣钵,破尘出新,其中不乏头角峥嵘者,梁清散就是其中之一。

  梁清散本书走的是蒸汽朋克的路子,所谓蒸汽朋克,是一个架空的19世纪发展形态,因为某种假设的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兼具怀旧和承前启后的风格,属于科幻类别的一种。

  科幻对我来说,是一种带着枷锁的舞蹈。每个人都会幻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讲述一个幻想故事。所谓枷锁,是因为故事需要逻辑性,需要前后呼应,需要围绕在一个框架之下,同时这个框架还要属于科幻特有的范畴。科幻作者需要把这个框架掌控的炉火纯青,任凭故事中的情节再天马行空,人物再飞扬跋扈,也必须确保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科幻故事。而蒸汽朋克的架构要求更加细化,首先你要了解19世纪特有的社会形态和技术发展模式,其次还得确保科幻的设定不会超出这种形态,可谓难上加难。总而言之一句话,蒸汽朋克是科幻考题上的重点大题,而梁清散交了一份高分答卷。

  通读全书,我脑中萦绕着这样一副画面:一面是扎着辫子的清朝人,一面是机械蒸汽设备等所代表的奇技淫巧,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交融,有人还在拿着刀剑斗殴,有人已经学会了用猫发电。好像一条路的两旁,一边是青砖灰瓦石子墙中透出忽明忽暗的烛火,一边是西式洋楼小别墅中亮如白昼的电灯泡。在中间的道路上,梁启背着一个写作的人偶,谭四扛着一个望远镜,和一众伙伴坐在大招驾驶的蒸汽机甲上,轰隆隆的渡过那个时代。他们看到我,说:

  嗨,哥们,走啊,带你兜兜风。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八):【雨枫试读】蒸汽朋克的迷离梦境

  灯火通明的黄浦滩,高楼林立的万国建筑群,挤挤挨挨的各式厂房,还有趁着黑暗的掩护在英国蒸汽船下层拆轮船零件的小男孩。一场蒸汽朋克的迷离梦境就这样在平行时空的旧上海拉开了帷幕。还是那个衰落的帝国,科技和文明的碰撞却给原本沉重的历史增添了不一样的神采和魅力。

  这本书里面的蒸汽机械,并没有枪炮之类拿出来就改天换日的大杀器,主人公们遇上事儿了也就靠一点拳脚功夫,外加动脑筋搞创造发明了,倒是有挺多出人意料又特别好玩儿的机械。有次一个密探跟上了他们,偷偷摸进工厂里,只见无数只洗得干干净净、毛皮干燥蓬松、已经解除戒备的猫,又看见许多金属圆筒和自行车,百思不得其解。然后密探就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把这几样东西组装起来了。

  “他们各自拿起一个密探没能弄明白用途的椭圆形金属箱,并抱起一只猫。猫们似乎跟三个人很熟,被抱起来也不反抗。他们将猫放入椭圆形金属箱里,盖好盖子,猫头正好从金属箱所开的那个洞里露出来。把猫装好后,三个人又各自推了一辆自行车,将装有猫的金属箱安装到了车梁上,金属箱下面有电线,也连接到了自行车的一个动力机件上。

  ……三个人分别骑上自行车,熟练地摸了摸探在外面的猫头。猫也觉得很舒服,便扭动起身体,猫毛与特制的橡胶内层摩擦,电力立即充足,自行车‘唰’地一下动了起来。

  三辆速度飞快的自行车,在黄浦滩宽阔的大道,一边比邻而建高大豪华的各大洋行,一边伴着漆黑一片却又波涛汹涌的黄浦江,飞驰在如同白昼般的电气路灯的灯光下。

  ……电力远比煤油提供动力更舒适安全,猫呢,也更比机械适合女性来操控。猫电自行车,的确更适合女性来骑了。”

  读到这里,我简直跟那个密探一样目瞪口呆。不多说,这样的猫电自行车,请给我来一打!

  还有蒸汽写作人偶和蒸汽水龙车大赛也特别好玩。而在这些令我目不暇接的机械背后,作者居然还编织了若干个小的迷案,并以“草蛇伏线,灰延千里”的手法在这些迷案中留下隐蔽的线索,最后牵扯出了一个惊天大局。此处不剧透,其实我觉得大boss未免太容易被干掉了。最后主角跟boss的对话值得特别引用一下。

  “杀光洋人就隐退。”

  “根本没有必要杀戮。我们只要比洋人走快半步,就赢了世界。”

  “那死去的战士们的仇谁来报?”

  “站到世界之巅还要什么仇恨?”

  历史有千百种打开方式。梁清散的打开方式,不带血腥,没有戾气,而是带着一股在星空中飞翔的轻盈和自信。作者借用了清末上海滩真实的历史背景,也没有回避那个时代中民族存亡的艰难挣扎。各种势力的争锋相对为这本书涂上了深沉厚重的底色,而蒸汽朋克的幻想,就在这样的底色上,鲜活、灵动地铺展开来,恰似序章中黄浦滩的两岸,一边乌漆墨黑,另一边却灯火通明。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读后感(九):【雨枫试读】脑洞大开的机械大清——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带领着欧洲进入了蒸汽时代,与此同时,物理机械、生物医学、数学逻辑等等现代科学都开始了飞速发展。远在世界另一面的中国依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自豪,即使看到了现代文明的展示,依然选择了视而不见,后来的惨败唤起了人们西学救国的意识,然而世事兜兜转转总是慢人一步,一步慢步步慢,现代史也就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

  感叹于中国屈辱心酸的近代史,许多人都有回到清朝或者明朝,做出一番改革,用来自现代先知先觉的优势来扭转历史的想法。有的人不过是想想,有的人却把想法写下,用文字来填补心中的失望,用想象来弥补曾经未到的遗憾。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就是这样一本带着无限幻想的小说,想象着1906年的上海,有那么一群人,在蒸汽时代制作出各种机械,用他们的努力去改变那个年代。

  这本小说关于机械发明的脑洞其实开的蛮大,但是我喜欢。用猫咪来发电的创意我喜欢,将小猫放进特殊橡胶制成的容器中,猫咪移动就会让毛皮和橡胶发生摩擦产生静电,经过电路的组合输出,电力可以带动自行车飞速行驶。猫咪数量达到两只以后,电能甚至可以驱动机甲战士。不管这个创意现不现实,反正我喜欢,猫电——节能环保,卖萌可爱,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必不可少。还有写作人偶,我也喜欢。有了这个机械装置,我想作者和书评人数量会减少许多吧,但是对于深受作文之苦的小学生们,拥有一个写作人偶,考试作文so esa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成绩了。写作人偶靠蒸汽驱动,由齿轮转轴文字盒子等等原件构成,开动机器后,人偶就能写就一篇篇合乎制式的文章来,想一想这个发明没能实现还真是可惜呢。其他发明还有死光机,蒸汽水龙车,飞艇,高达,有的来源于现在的发明,有的纯粹是个人想象的放飞,虽然知道这是小说,一切都不切实际,但在某些时刻,真的希望这些东西曾经存在,存在这样一个强大又有趣的机械时代。

  新新日报馆:机械崛起里的机械很奇妙,人也同样奇妙。报社里的小透明梁启似乎天生就有调查信息的本事,为了获得女校的一手资料,不惜易容成女子混进学校上学。帮梁启易容的秒卿是青楼女子,总是一副懒洋洋不关系不在乎的样子,挂着帘子招呼梁启这样把青楼当工作室的客人,对生活也自有一份满意。跟踪狂胜七找到了制胜法宝,可以制造出连胜七次的绝对领域,改造而成的不死虫人刘龙,就这样无奈的死在了连胜领域里。改造刘龙的生物狂人过身客,曾经是容闳少年留学美国计划的影子儿童,靠着天分他上了大学,后来成为了利用虫子改造人体的科学狂魔,不过科学狂魔最终不敌猫电机甲,可见猫咪统治宇宙这个事实毋庸置疑。其他奇奇怪怪的人还有许多,可能荒诞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机械能够拯救那时的中国吗?即使拥有如此神奇高端的机械,谭四仍旧没能拯救大姐头,人都救不了,更不必提拯救那个世界。所幸谭四也并未有拯救世界的妄想,他只是尽力让事情遵从逻辑,让世界不至于向着更坏更黑暗的方向前进,他只是让机械崛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