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手里的鞭子
农夫手里的鞭子
文/赵元波
立夏一过,天气热了许多,开始下雨了,大田里就忙碌起来了,农夫赶着水牛在犁水田呢!牛拉着犁在前,农夫扶着犁在后,所过之处,一溜溜泥巴被犁了起来,再耙上两道,把水田平整好就可以插秧了。
有个城里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牛犁田,这回回到乡下的爷爷家,算是开了眼界,只是有个疑惑始终在他脑海里难以解开:农夫一只手扶着犁,另一只手里挥着一根鞭子,嘴里吆喝着,牛好像就领会了农夫的意思,该走就走,该停就停,根本不需要鞭子使劲打在牛身上,牛就领会了农夫的意思,配合很是默契。
听了孩子的疑惑,爷爷告诉他:其实呀,农夫手里的鞭子不是用来打牛的,正常情况下,一天一条牛能够犁五亩水田,劳动量非常大,农夫是舍不得用鞭子打牛的。
孩子更加疑惑了:那鞭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爷爷笑着告诉他说:那鞭子呀,就像老师手里拿着的教鞭,是在告诉牛,是该走了,还是该停了,或者是该转弯了,起到引导的作用。
孩子仔细地看着,还真是像爷爷说的那样,农夫一边犁田,一边还挥着鞭子和牛在交流着,难怪犁出来的水田一溜溜的,很笔直。
很多事情,只有亲自见过了,得到了内行人的指点,你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