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经典读后感有感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是一本由[日]中野京子(Nakano Kyoko)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一):名画之谜还有第三本么
中野京子老师围绕17个主题,介绍了33幅古典绘画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相关的人文风俗。没有读作者的另一本,但读下来觉得这本书不好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续作(之前有《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的原因,整本书不推荐。看绘画,有的画作好小,无法细细品味;看文字,过于平铺直述,不能引人入胜。作为解谜之作,略显失败。也许希腊神话篇会好点吧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二):好画还需好“导游”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绘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门派众多,再加上各国的风俗习惯各异,画家的性格不同,要想看出其中的“门道”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去旅游,同是看故宫,若是不了解其历史,你看到的只会是一间间冰冷空旷的房子,一旦你跟随导游的讲解,知道了这间房子曾经住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故事,对历史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房子立刻就有了沧桑的故事和时间的厚重,再看这房子,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三):生动有趣的画作背景故事
曾经看过如果看画的一系列绘本作品,其中讲解了如何看各种画中的线索,这本《历史故事篇》并非是画中线索,但却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画后背景故事。作为名画鉴赏的雅作,看画,知画再懂画,成为一画的知音,是件喜相逢的好事。
看画,若是不知道画作的 “历史”由来,便只能大致走马观花看一个“热闹”,好看,很好看,这个人画得很像,这个饰物好精致,或者这处风景很逼真等等,我们只能以平常人的眼光比照现实中的事物得出一个大致的印象。然而在知画阶段,比如有了手中这本《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那么就知道这幅画作者的生平,画这幅画时的处境,为什么画这幅画,为了画这幅画作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又在画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等。经过这样的表述与理解,原本只是挂在墙上这幅只是好看,很经典的画与我们以及我们的情绪与生活有了关联,于是这幅让我们产生“感想”的画有了生命活力,成为记忆中可能的那幅有意义的画。----这便是这本书的意义。
中野京子精选了古典艺术中17个主题,对其中33幅画作作了生动有趣的讲述,也让我们在欣赏画作之时,体会到画作及背后的酸甜苦辣。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四):画中的历史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是继《名画之谜:希腊神话》之后中野京子的第二部作品,本书延续着第一部的风格,对名画进行分析,同时讲述着画背后的历史故事。
与第一部相比,本书从内容上分析的作品为西方人类,拉回人们熟悉的历史范围之内,让人们重温了西方历史的同时,又欣赏这西方的文化,艺术等。从展现上,本书比第一部增加了世界大事件的时间表格,让更多人在赏析名作时,了解西方历史的进程。就算曾经你不是一个懂画的人,在看过本书之后,也会明白画中传达的信息,当你有机会欣赏画展时,也会是看懂作画人的心情,态度,以及意图。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艾连娜格里玛尔迪》这张画,它展示着遮阳伞的美丽,但是它背后却牵带着工业革命的灿烂新时代。而画中的女人也由仆人打伞,显示着自己的高贵。书中写到小仲马的《茶花女》原型正是在遮阳伞的工厂上班,后来因为薪水低等原因成为著名的妓女,最后死于肺结核。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众多作品中的妓女形象,看似华贵却并不显着高兴,妓女的结局一般也会很凄惨。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不仅带来了艺术美的享受,也带来了西方历史的补充。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五):历史中观画
从画中读出背景,重历史,重艺术,重人文,这是中野京子这本《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中的侧重点。
历史的真相藏在哪里?画中是否有真实?因为绘画太有可能作假,比如赫赫有名的拿破伦画像,原本并不高大雄壮的拿破伦被画家表达为一个形象高大上的英雄。比如拿破伦受勋仪式中,添加了许多不在场的人物等。画中是否有真实的历史,这值得思量。然而从画中依然可以读出大致的历史背景。比如汉尼拔,透纳的光影表达展示大自然的雄伟壮阔和气势磅礴,在骇人的风雪旋涡里,在自然吞日之势的神力面前,只看得到人类的渺小。中野京子评述说,透纳真正想画的既不是猛将汉尼拔,也不是壮观的古代战争,而是他穷极一生不断追求的主题----“自然的阴暗面”,“残酷且无敌的自然”。透纳通过这幅作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纪元。
中野京子的讲述让我们既可观画,又可一窥历史的一角。精选的这些世界名画既有人物肖像画,像《理查三世》,也有产业革命的代表比如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这类轻松格调欢快的作品,还有大型的战争图景,比如前面所说的汉尼拔,特洛伊之战等等。
中野京子,视解独特,讲解清晰明了:画中历史的解讲,来龙去脉分明,解读画作风格特色,言简意垓,在历史之中这些画的意义在不断被挖掘和被了解。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六):名画中的西方历史
用画笔描摹时代的风土人情、记录改变历史的著名事件、甚至发挥想象力画出很久以前发生在异国的故事,是历代画家们的重要题材。本书是《名画之谜》的第二卷,是中野京子解读西方以历史为题材的名画,告诉读者画面之中和画面背后的历史故事。
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欣赏,所以书中解读的文字多是对画面描绘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介绍。对绘画的技法涉及不多,只是极其简洁的一带而过,不过多的缠绕,所以作为普通读者读起来没有晦涩之感,非常轻松。也许,这正契合了作者中野京子的一个重要理念:“只要了解画中讲述的故事,就能更加愉快地欣赏绘画作品。”“只要欣赏绘画作品,历史就会变得更加有趣。”
对画作涉及的历史事件,作者附录了事件图表,让我们可以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
也许,通过本书,我们获得的是关于西方历史的感知——更大程度上是对历史、文化细节的感知,惟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对画的艺术赏析太少。
书的纸张厚重、柔韧、光滑,拿在手中质感非常强。并且纸的着墨效果非常好,勾画批注的笔迹赏心悦目。线装订后又加胶,结实耐用。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七):通过名画解读历史
如果你不是美术家,那么一幅绘画作品里面渗透的故事情节恐怕很难揣摩得到。当然,了解西方古典艺术的最好方式,除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通过名画也可以看出端倪。《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看明白画里的故事。
中野京子的解读让西方历史距离我们近在咫尺,毕竟那是一个没有影像记录的年代,能展示历史背景的,恐怕只剩下艺术作品,所以那些经典名画就是解读历史的最好“工具”。欣赏绘画作品的同时,梳理历史故事,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这本书里面囊括了17个主题的33幅绘画作品,如果单纯地用文字去讲述那段历史,恐怕是枯燥乏味的,除非是研究历史的史学家,否则很难全部听进去。但如果借助名画来解读历史细节,就让历史变得栩栩如生,绘画也更有故事色彩,名画背后渗透着风情万种的人性故事,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某种必然性。
对于画家而言,他画完自己的作品,也不曾想到以后所产生的艺术价值。但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价值的彰显也渗透出历史故事的价值。跟着中野京子一起欣赏名画解读历史,是非常有趣的事,即使我对绘画一窍不通,即使我对艺术鉴赏摸索不到,都没关系,因为我在画中了解的历史情结,已经足够让我消化了,这才是《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的最大价值所在!
文/阿晨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八):不读书,不知自己无知
不读书,不知自己无知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书评
说实话,对于一个艺术门外汉来说,对这样一本书进行评论有些惭愧。
但是,艺术不是全是为了给行家看,为普罗大众普及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也是艺术的责任。
或许,这也是此书的目的所在吧?!
所以,作为一个外行人,姑且谈谈自己的看法。
1.解读艺术作品,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
因为自己的浅陋,看名画只是草草一观,既看不懂艺术,也不懂艺术之后的故事。
甚至因为看不懂,所以,望而生畏。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介绍了名画展示的故事背景,让我们既懂得历史知识,又对作者画画时候的感情、目的等进行了解读。
虽然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名画,每个人的理解与解读也不一样,中野京子仅仅是解读者之一。但是,却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告诉了我们名画背后的故事,对于我们理解并看懂名画很有帮助。
2.增强阅读兴趣,提高艺术修养。
虽然学过历史,但是对于很多历史的认知处于模糊状态。
看了此书,方才恍然大悟。
例如,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竟然不是一个人,后者才是有名的血腥玛丽;原来,两人虽然处于相同时期,但是,年龄相差几十岁,二者是表亲关系。说起来,此书让我们知道,原来欧洲时期的各国国王、王储、王妃、公主等等都是表亲关系啊。真是混乱~,原来龙生龙凤生凤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此书,我这几天把文中提到的人物都搜索了一遍,算是给自己扫盲吧!
最后的感慨就是,不读书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所以,非常有兴趣购买此书的姊妹篇阅读。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九):名画背后的历史
名画背后的历史
读《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by烟波浩渺1980
中野京子(日)的《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是一本有名画、有历史、有逸闻趣事、有八卦的休闲读物。本书共有17个主题、33幅艺术作品,画中有谜,画家取巧设题,等待解谜探险的人出现。
本书是《名画之谜》的第二谈,原文连载于日本月刊杂志《文艺春秋》,从上部古希腊的诸神,这次文章的主角是人类。作者认为:只要了解画中讲述的故事,就能更加愉快的欣赏绘画作品。
作者中野京子(日)是一位非常会讲故事的讲师,本书中她将名画、人文风俗和历史糅合在一起,通过名画中的各种器物、人物、背景为切入点,解开这些名画展不为人熟知的关键节点,在以讲故事的方法把画家和其所处的时代一一铺叙开来,每篇文篇幅不长,一个主题中除重点图,还会配合其他画家的相关作品辅助解说,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这一画作背后的历史故事。同时作者还对应日本的时间段进行简单的呼应,对比的日欧历史线较为清晰。
作为读者一点也不用害怕欧洲历史的脉络纷繁复杂,因为我们再也不用背历史年代表考试啦!反而对画面的内容和背后的故事更加有兴趣,无压力紧迫感,这种有看点、有艺术八卦气息文字读起来更加舒心。
从翻译的文字来说,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俏皮有趣。没有走高端晦涩的专业路线,而是从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解读名画中暗藏的玄机。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读后感(十):画中有话 藏在纸下
职场上有句行话,说,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那么,当我们这些对世界名画两眼一抹黑的门外汉,想小资一把时,如何高性价比的欣赏艺术,体会作品的乐趣?怎样才能有幸,找到能接地气的专业导游呢?怎样才能长知识增见识?毕竟罗丹说过,绘画作品美丽外表的形后边,会有那种内在的光芒。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这本书,就解决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作者的认真和敬业,专业和专注,令人点赞。
这本艺术入门书的作者,几乎是把名画拆散打乱,掺上作者的感悟,评价。书中有联想,解释,质疑。有从不同角度,介绍,剖析,强调名画背后的独特故事。书中有历史,有人物,有事件,有传说,有考证,有普及,有提高。犹如把生鲜大拼盘,捧在眼前,引领指点我们走进艺术殿堂。体会画中有话的乐趣。比如说,“产业革命与阳伞”一章,是还原了历史大背景。“铠甲的时尚美学” 一章,是普及了铠甲知识。“纳粹时代的相思病”和 “狂暴的选举”两章,是显现出高超的讽刺幽默艺术。 “价值观的转变” 一章,是力图探幽人的精神气质。“大自然的威胁” 一章,是展示了美妙的大自然……
遗憾的是,因本书作者为日本人,所以书中不少地方,是对照日本历史介绍,反而让不熟悉日本的中国读者有点发晕吧。
另外若再版的话,请注意在186面第10行,好像是掉了一个“有”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