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精选

2021-05-13 04:49: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精选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是一本由张草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一):未来的阴谋,曾经的灾难

  明代王恭厂爆炸案之谜,未来地球联邦的纯种男主的穿越之旅,作品布局宏大,情节环环相扣,双时间线多视角线相互交织。第一部的结局或许并不尽如人意,可作者也还是给出了个相对“符合”的解答,不知道后两部如何,相当期待呢。

  作者对未来世界之畅想的描写,非常有意思,取缔人种,不允许纯种存在,十二人总头领却大多为白人,如此直白的隐喻,吾不言,诸君必也尽晓。

  纯种男主遭到十二人总头领的抹杀,借第一代穿越的头,就是头哦,有好几个,统一叫奥米加,作者对未来时空穿越的设定相当有趣(冥想穿越?念力穿越?),去了王恭厂爆炸前几日的大明王朝,不日后,男主未来的女友,在男主穿越的几十年后,穿越与男主相遇,穿越的奥米加,也换成了第三代,男主最终并没能阻止王恭厂爆炸,男主的女朋友,其实……他们来这个时代的目的,其实是……嗯……逆转得让人猝不及防,颇具推理小说之味,当然,该作中有推理的地方,远不止这一处,在我心中,我更宁愿将该作定义为科幻+奇幻+悬疑+推理小说。

  以下涉及剧透与泄底,慎入:

  在未来的世界里,人们由人工胚胎培育,培育出来后被收养长大,我们的男主与名为婆罗门的某机关要员之养父共同生活着。

  (未完待续)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二):铺开过大,收尾是个考验,三部曲第一部只能说是“尚可”

  这本小说早闻其名,原本应该叫《北京灭亡》,估计是这个书名“诅咒”色彩过浓,所以在大陆出版时改成现在这个名字

  关注这本书的原因,其实和张草自序中所说的类似

  对于“天启大爆炸”这件事,我也是幼时在一本叫《知识窗》的杂志里偶尔读到相关内容

  (还记得杂志里是将“天启大爆炸”和“通古斯大爆炸”及另一件大爆炸并列而谈)

  后来也陆续查询、读到及收集了许多关于“天启大爆炸”的文章

  所以很好奇一位作家该如何将此题材写入文章

  看完之后,应该说,还是有些失望的,毕竟,“天启大爆炸”是一个颇具“科幻”感的题材,无论与外星人、UFO、穿越、远古文明、

  作者的脑洞,按今天的眼光看来,“穿越”(而且是多重“穿越”)的有些不足为奇了

  对未来世界的设定,感觉有些难以成立(好傻),而且很多细节都很成问题

  比如说科技已经高度发展了,但使用的枪还是扣动扳机散发硝烟发射子弹的形式

  而且整本书读完,最大的问题是,

  未来世界与过去世界的关联性还没有连贯起来,到底大爆炸是与未来人的穿越有何关系,大爆炸又是什么所引发的

  只能看看后续的两部曲,能不能合理化了

  另外,每章标题处所引用的名句,是因为多数是外国的么,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同样可能是由于作者是海外华侨的缘故,在一些遣词用字上不太讲究(或者说是海外特色?)

  举例说,在男主角神秘出现在寺庙时,采用的视角是寺僧的,在这里用“下一秒钟”这种词就很不适当

  接下来形象主角的身体“像蛋糕般松垮垮”,也与历史的氛围失调。

  对于大灾变的描写,感觉是从历史文献的记录里稍作加工为白话文,如此巨变天灾,但读来感觉不到震撼与惊异

  比如说那个被在街上被冲击波将头炸飞,眉毛嵌入墙壁上的一幕,读来却无甚惊悚之感,实属浪费

  看到倪匡先生的推荐时,心里已在担心

  因为照之前的经验来看,倪匡先生所推荐的书里,不靠谱的烂书颇多

  包括《放纵剑魂》、《破解〈山海经〉:古中国的X档案》,友情提醒,这两本书天雷滚滚

  相比之下,《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算是及格线上的吧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三):希望有个结局

  《明日灭亡天启爆炸》是一本科幻作品,不过与传统的科幻作品不同,它是一本基于历史事件的科幻作品。这样的设计不失为一种创新,至少让我体会到了一种惊才绝艳的感觉。

  作者很会设计悬念,从一开始我们就一直在猜测,到底这个天启爆炸的原因是什么,不过很可惜,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也没有看明白,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这场爆炸。这样的一个气势宏大,格局高远的开头我们可以给到五颗星,但是如此的结尾却让我们不得不扣掉两颗星,毕竟虎头蛇尾是悬念小说的大忌。如果不能给出一个好的解释,那么开头的时候就不要挖这么大的坑。也许填坑的内容还在本书的续集里面,但是一个好的作品,绝对不可以把坑空到续集来填,因为你完全可以先把这个坑填了,然后再挖一个新的坑,等待我们续集再看。

  作者的文笔是不错的,但是也仅能说是不错而已。作为读者是挑剔的,读过一流的文笔之后再看二流的文笔肯定是无法满足的。不过科幻作品的优劣主要因素绝对不在文笔,只要你的文笔不是学渣水平,能够正确流畅表达,那就可以了。科幻作品的好与差主要还是情节的设计,作者的开篇设计真的是很玄妙,气势磅礴,我们不得不为作者超强的想象力而哲服。但是,凡事就怕这个但是。作者把这个格局设计好了,却没有给我们讲出信服的道理。看到最后,我们不仅仅没有看到天启爆炸的原因,也没有看到丝毫的线索,更让人不解的是,我们根本想不明白,天启爆炸案与明日世界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必然的联系,主角来到明代天启年前,仅仅是因为一份好奇,一丝热爱吗?如果他来到天启年前没有什么必然,而仅仅是一种偶然的话,那这样的设计就有些糟糕了。所以说,如果作者无法解释这个原因,那么前面所有的好的一切都将成为泡影,它们全都没用了。我们来到天启年间到底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来玩一圈,还是仅仅为了展示一下作者的历史功底。要真的只是后面这个原因,我们只能说,作者的历史功底非常好,对明朝众的描绘的确有如画卷般真实。但是,对于一个科幻小说来讲,这又有什么用呢?换成一个对大航海时代历史功底强的作者,难道就穿越到大航海时代嘛?在那个时代,也有着很多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事实啊。所以我觉得,如果作者在续集里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那么这本书就彻底失败了。在那种局面下,三颗星都拿不到。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四):穿越时空来炸你

  亚洲文化对于过去与未来总带着一股禅意,即使是在科幻电影的领域,东方人也秉承着悠长文化所带来的底蕴。在韩国科幻电影《人类灭亡报告书》中,智能机器人会跪在佛像前冥思终极问题,它从哪儿来,将往何处。在西方人的文化里,未来总是离不开机器人高科技以及外星人,但在东方领域里未来总是跟过去挂钩,有着冥冥天意的轮回感。

  比方说这本儿《明日灭亡》,这书的剧情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未来人摸着明朝小孩儿的脑袋告诉他说“你妈炸了”。事实上作为一部蜚声在外的东方科幻小说,《明日灭亡》的第一本《天启爆炸》更像是怪志小说,主人公是一个探寻真相的懵逼青年,他被传送到明朝后想阻止天启大爆炸,没成想捣乱的人层出不穷,搞得他越来越懵逼。同时懵逼的还有遇到他的老和尚,小和尚,官吏,一群古代人和一个未来人在大明王朝来了一次时代的握手,代表两个时空一起懵逼。直到结尾处主人公终于若有所思的懵逼了一次,悟出点真相。

  串联《明日灭亡》这本书的终极线索并不是什么科技,而是“历史”。这书的主角是为了探寻人类文明灭亡的真相而行动,结果发现一切的症结都在“天启爆炸”这件玄之又玄但好像没什么卵关系的事儿上,那这线铺的就太大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向着“潘金莲开窗户导致大清朝灭亡”的路子发展。在整体架构上,《明日灭亡》所描写的未来是典型的封闭型社会,所有人的行为都被一台电脑所监管,过着被束缚的生活。在这个看似公平的监牢社会里,隐隐透露着以白种人为主导的种族主义,这小说一看就是出自亚洲人之手,干你娘的洋鬼子。

  其实我看这小说,总隐隐感觉到里边透露着作者的讽刺情绪,这篇科幻小说没怎么描写硬核技术提及技术观念,而是着墨于人种区别,历史真伪,社会塑造与国家机器的运行上,带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就像丘吉尔说“历史对我不错,因为它是我写的。”一样,代表着过去事实的历史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构未来总是被人所掩盖。探寻历史真相的人往往意味着要与当局作对,与国家机器作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又像是“未来人查水表”的市井读物了。

  在小说的结尾,貌似是说引起天启年大爆炸的人正是主角自己,但并不是现在的他而是来自更遥远未来的他,至此故事便成了环形结构,带着浓重的宿命感,这样的安排固然提升了主角的悲剧色彩,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内涵,但对于明朝人肯定是不公平的,你说你要帮我结果你要来炸我,合适吗?

  《明日灭亡》,更该叫《穿越时空来炸你》。

  我想作者大概是斗地主输了才愤而提笔写下此书吧………………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五):很称职的引子

  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以时空穿梭到明朝天启爆炸和未来世界大一统两条主线并进,交代了大背景,又引发思考,达到了科幻系列剧开篇作引的目的。尤其最后开放结局,挖好了坑,让人期待后续作品的结局。

  而从作者的自序来看,我倒是有点儿怀疑,最终三本出全了,依然是没有结局的结局。就像本书最后一章的题目:既济未济。作为八卦最后两卦,本身就有结束又重生的意味,一种循环往复,变化发展的寓意。既济:盛极将衰,于是高科技发展到极致,必将带来灾难性的毁灭。然后未济:事业未竟,还有很多变数,静观其变还是参与其中,有点儿革命尚未成功,同事还需努力的求索。整个三部曲的基调也就此奠定了。

  作者的写作关注‘过程’多于‘结局’,“因为历史是不断延续的过程,很久以后才有结局,甚至不会有结局。”由此多少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科幻小说答案并不重要,尤其是历史科幻,重在反映那时那地那情景,最终还是要放在人性的挖掘上。

  书中有时空穿梭,里面也对多年争论的历史不可改变的话题表明了态度。旅行回去的人只想作为观察者,解了自己科研中的疑惑,并不是参与者。没有悲天悯人的救世主心态的,或许只是到本书结束,男主人公的反抗意识还没有被激起,最终只想到参悟精神力的所在。找出佛说的因果缘起,留有悬念的同时也给人以期待。

  倒是在未来大一统制度中蕴含着一些暗涌的反叛计划。书中设定的未来还是遵从了西文的人种净化的思路。战后的结局:统一联邦,统治阶级,制度严格,人趋向机械化,从胚胎就被定制了,好在再严密的筛选,也终抵不过作为人生存权的本能抵抗。有压迫就有反抗,有不平就得有出来说道说道的。任何时期,都会有不满阶级统治的反叛者,不论是为了种族,权力,还是信仰。越是被禁止的,越会因为那不为人知的神秘感激起人本能的求知欲。大一统的愿望不是泯灭众生,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个体差异的发展,有不同的人类活动。如果生活一成不变,如果全世界都是一样的面孔,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所追求的幸福应该是不受约束的,哪怕有苦难,也会甘之如饴,而不是如书中的设定学虚假的历史,有貌似美好的人生安排,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像《时间机器》里无忧无虑的埃洛伊人一样?那存在的意义也只是被捕食的牲畜了。

  所以作者提出《明日灭亡》,应该对于这种未来设定的嘲讽,预测大结局多半是表面无敌的统治者玛丽亚最终面临的将是制度的崩塌和自身的灭亡。然后迎来新的世界格局,也许仍不完美,但会告别一个死板的世界,带来新的希望。

  还是那句老话:“好的科幻是给人以希望的”。作为一个系列的引子,此书可以打80分了。

  喜欢我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DJ有时,欢迎大家投稿合作。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六):何以永续,何以言悔

  被封面吸引过来的,不知道负责封面绘画的人是否因为印象中文革结束之后的那一代科幻书封面图画的影响,记得那时候看的为数不多的一些科幻书的封面图画大都是绘制成这种风格的。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几何图案,具有立体感极强的先锋造型,猛然一看,给人感觉特别的硬朗,特别的震撼。应该说,这部书就是走的硬科幻流,虽然书里的未来世界因为控制人口数量,让自然环境恢复得很好,风景很漂亮,但仍旧充满了“蒸汽朋克(Steampunk)”的味道。因为在人类居住的地方到处充斥着满冰冷的机械。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监听器无所不在,即使是贵为第一主席也免不了被监听,更何况这些监听内容的分析者,就正在他住处下方深深的地底中。

  这位伟大的分析者建立地球联邦、订立法律、决定联邦发展的方向,她是一切,她是人类之母,也是操生杀之权的母亲,她无所不在,却又神秘得只允许很少人得知她的存在。”(P.201)

  一如我们所见到的那样,这个冰冷、生硬的机械大脑正是科技的造物,虽然,从各种意义而言它都是一个独裁者。它没有手脚,遇到了意外情况甚至无法自行移动,除了通过操纵摆布人类的思想它。它也是强大的,所有的摄像头都是它的眼睛,所有联通了的电子设备都是它的延伸。这就是为什么它只允许很少人得知它的存在的缘故了。事实上,就是因为想要取而代之的主席先生也是个独裁者,他才失败了,否则就算它能够发出高音频解离崩溃人体DNA,但是如果能有一大堆人呼啦啦的一拥而上用人命去堆的话,毛也扛不住。

  作者所提出的时间的混沌说,循环往复,让历史与时间区隔开来,和时间不同,历史是呈平面的线性延伸发展,……如果未来是确定的,历史是否真的无法改变?试想一下,如果世界真的像书中的那样发展下去,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串编码所代表的身份,最终极的惩罚就是彻底抹除这个人存在的一切痕迹,真的,除了“可怕”不知还能如何来形容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像古代人之所以会那么热衷于“名传后世”,不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去了,如果再没有了别人对他的记忆,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就真的什么都不存在了呀。于是,在书中,作者模糊暗示了这样一个哲学性的命题,——究竟怎么样人才算是真正的‘活着’?

  相对于被技术手段严格生产出来的“新的改良型人类”,自然繁育出来的“旧的野生人类”,作为工业化的视角看来这种差异化、随机化、个体化,肯定都是不完美的,应该被抹除的。反之,在“旧的野生人类”来看,“新的改良型人类”也不过是种被愚弄的生命,一种悲哀的造物。在许多呼唤自由、解放的人看来,麻木重复的生活,是无意义的。就像植物人也是能喘气的,但是也只是‘活着’而已。以此类推,难道人这种生灵只要生命不止,就真的可以算活着了么。

  过去与未来穿插交替出现,但在描写具体历史的时空背景下,却缺少对当时人们生活的细节描写,基本都是各种史料的堆砌罗列,没有一种鲜活的味道,无法给人予代入感。说真的,作者写得如何也还罢了,最怕的就是好不容易看到了最后的大结局,却发现作者给写成了,开始还懵懵懂懂的主角终于在强力的压迫下醒悟了,除了复仇之外,拥有了更加高大上的理由,但在他那么努力的想要改变人类这种生灵却被没有心智的机械造物所摆布的命运,不惜放弃了所有情况下,直至最后才发现,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改变未来的努力”,才真正导致了他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未来的出现〒▽〒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七):是拯救还是毁灭

  作为幻想文学的爱好者,但看到简介说着:大胆推演世界三大自然之谜——“明朝天启大爆炸”来龙去脉的时候,不由得被深深吸引了。于是不禁的翻阅一探究竟,看着是否有根据历史推演的故事或者被掩埋在历史下的真相出现。可是开头的精彩不代表中间和结尾的精彩。介绍过明朝天启年大爆炸的历史之后转眼就从明朝跳跃到外星人上去了,让人不由得想骂到:这就是构思十五年的巨作?这就是明朝社会巨细靡遗的全景描绘VS未来世界波澜壮阔的反乌托邦想象?

  文章仔细看了下来,其实和明朝真的没有太多关系,架空的文章,其实放在哪个王朝都可以。可是打着明朝的旗帜和世界三大自然之谜的时候,一下子档次就上去了。看完了我真的很想问一句,这哪儿有明朝社会的全景描述啊,就连爆炸的顺天府(今北京城内)都没有说的很详细。哪里能看到明朝末年皇帝昏庸无度,大臣们都是各自明哲保身,遇事从不寻根问底?主人公是一个探寻真相的青年,他想阻止天启大爆炸,于是他被传送到明朝。一路上遇到老和尚,小和尚,官吏等等。他突然穿越的出现让一群古代人都晕了,时间紧迫,可是谁会相信这样一个突然出现的人,相信马上会发生那样的惨祸呢?

  既然文章是表现反乌托邦的,那么一般是叙述人类科技的泛滥,在表面上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本质上掩饰着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明朝不成,那就来个外星球吧。于是在外星球公元2950年的地球联邦,一个纯种东方人的胚胎Θ -81402028被秘密培育成才。在当时的人类研究中心,“纯种人类”—— “含有100%某一个地域基因的人”是需要在发现初期就被扼杀在摇篮当中的。但是他的养父,一个具有75%纯度的印度人的面貌特征的研究员却成功掉包了当时的胚胎培育试管,使得他存活了下来,并且收养了他给他最好的抚养和教育。当他慢慢长大,又在历史研究院学习了三年之后,他终于为他自己在明朝顺天府爆炸案发生之前几天的穿越做好了基础。

  目前为止两个时空都算清楚,穿越的线索也联系起来了。可是既然是反乌托邦的,那么就得反映出反面的理想社会了。在这种社会中,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精神依赖于物质并受控于物质,人类的精神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并没有真正的自由。人被关在自己亲自制造的钢筋水泥牢笼里,阴暗冰冷、精神压抑。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物质浪费蔓延,道德沦丧,民主受压迫,等级制度横行,人工智能背叛人类,最终人类文明在高科技牢笼中僵化、腐化,走向毁灭。《明日灭亡》所描写的未来就是典型的封闭型社会,所有人的行为都被一台电脑所监管,过着被束缚的生活。于是这边在穿越“解救”,那边在反抗斗争。于是你逃我追,你穿越我也穿越,而且穿越到达的时间点都不确定。在小说的结尾,貌似是说引起天启年大爆炸的人正是主角自己,但并不是现在的他而是来自更遥远未来的他。悲剧的宿命感觉迎面而来,你说你是来拯救的,可是不管现在的你还是以后的你,都没有做到。到了已知的日子,依旧是血肉横飞、死伤惨重。

  如果幻想文学都是这样的写作,而且能被称为经典的话,我相信自己已近看过了N本“经典”,而且情节比这好看多了。就且抛开故事本身,关注里面科普的知识和所讲述的反乌托邦本身,如此才会有点所得感。或许作者可以抛开我大明朝,去拯救其他国家的人民吧……

  《明日灭亡1:天启爆炸》读后感(八):历史与科幻的完美结合

  历史与科幻的完美结合-评《明日灭亡:天启爆炸》

  文/信实的精灵

  科幻作品在我看来算是比较小众的书籍类型,尤其是比较优秀的科幻作品都需要大量的物理学、天文学知识以及生物学、统计学之类的数据作为支撑,让大部分爱看书却是文科出身的书迷们也是望而却步。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火星救援》就是一个例子,完全的硬科幻手笔,里面大量的天文学、物理学甚至于植物学的知识让很多妹子们直呼电影太烂,都看睡着了。这不能怪电影不好,而是很多人没有抓到科幻电影里面的精髓和搞笑的“梗”,这部电影,我可以说,作为工科出身的我是看得热血沸腾、情绪激昂的。

  话题回到这本书上面,作者张草作为马来西亚华侨第三代,毕业于台湾大学牙医系,正职是医生(所以他懂得遗传学的知识,这在这本书里面也是处处体现)。他从中国的玄学、历史,到西方的侦探、科幻、电影、电视、漫画、美术、音乐,无所不通,是当代华文科幻、奇幻小说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以《天启爆炸》获得评审压倒性的青睐,成为第三届台湾“皇冠大众小说奖”首奖得主,并与之后的《地球觉醒》及《末日涅槃》构成“明日灭亡三部曲”,成为华文科幻的经典之作。

  自从2015年8月份的时候,国内科幻大咖刘慈欣成功凭借《三体》摘得雨果奖之后,之后千奇百怪的科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大量出版和跟风,不管写得好还是不好的,动辄就说自己是优秀的科幻作品,岂不知任何作品都不能离开现实生活或者历史事实的支撑,若是离开了这些,作品就变得完全架空,内容也就变成是无稽之谈。

  张草自小就对各种历史未解之谜颇为感兴趣,这也就是为何历史上的神秘之事“明朝天启大爆炸”会成为他这本书的主线,他从这件后来的历史学家们都无法解释清楚的大爆炸事件出发,用将来的遗传学的知识来为自己铺垫,成功演绎了这本科幻与历史的完美结合体。

  相比较于另一位科幻界“三架马车”之一的作家何夕的语言华丽,张草稍微逊色一些。他不纯粹讲究语言的堆砌,他遣词造句极为讲究,每一句话仿佛都有所含义,在他略显平铺直叙的预言中,他采用插叙方式进行故事的叙事。

  一方面,明朝末年,皇帝昏庸无度,大臣们都是各自明哲保身,遇事从不寻根问底。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当时的都城顺天府(今北京城内)突发惊天大爆炸,刹那间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空气中都是纷飞的肢体残骸,死伤惨重,威力相当于现代核爆。这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有详细记载的神秘事件,迄今无人能做出准确解释。甚至于在灾难发生之前的几天,各地已经陆续表现出征兆,可是无人重视,作者在这本书中根据自己潜心15年的海量史料、资料查阅将这几天的过程进行还原。尤其是明朝顺天府的街道结构,每一处建筑,甚至于一个普通官员的生活他都清晰知晓(有关于历史的知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内容都有历史文献的支撑)。作者正是从这个无人能够解释的角度联想到将来的人类大融合。

  另一方面,公元2950年的地球联邦,一个纯种东方人的胚胎Θ -81402028被秘密培育成才。其实早在他胚胎发育的初期,他作为“地球人类研究中心”的养父(养父具有75%纯度的印度人的面貌特征)就已经发现了他(要知道,在当时的人类研究中心,“纯种人类”—— “含有100%某一个地域基因的人”是需要在发现初期就被扼杀在摇篮当中的),然而养父成功掉包了当时的胚胎培育试管,使得他存活了下来,并且成功收养了他,给他最好的抚养和教育。他在当时的历史研究院进行为期三年的潜心学习,这都为他将来穿越时空走到明朝顺天府爆炸案发生之前几天的所作所为奠定了基础。

  穿越剧我们看过的不少,雷人的情景更是屡见不鲜。《步步惊心》中的若曦从21世纪的现代穿越回到古代的清朝,赫然发现自己记忆尚在,她清楚知道每个人的命运,甚至于想要靠一己之力劝化众人进而改变历史,然而我们知道这都是徒劳的。历史既然已经写就,是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随意改写的。在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亨利即使凭借着错乱的遗传基因可以穿越回到当年发生车祸的现场,大师他依然救不出在车祸中身亡的母亲。

  这个从将来的“地球联邦”穿过过来的未来人类力图凭借着自己对于历史的记忆寻找甚至扭转当年这场灾变与历史转折的关联,且看他如何作为一个从将来回到古代的人与当时的人进行交流。要知道,在将来,他所熟悉的明朝的语言仅仅是书本上和资料库里面的资料,真正让他自己去发音当时的语言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一步步抽丝剥茧,带领着他穿越回去的寺庙里面的和尚追寻那场大爆炸案真正的原因。本书以此展开,历史与科幻交叠,充满气魄不凡的超时空想象。作者作为历史的资深爱好者,关于明朝年间的点点滴滴都相熟于心,然而关于科幻未来的那一部分,他也充分利用自己医生的身份,巧妙地将遗传学知识融入到科幻作品中。

  文中时不时出现关于科幻的一些名字,比如“次元”(科学家们从最开始的二次元、发展到三次元,甚至于发展到后来科幻作家笔下的超空间)、“神通”(一种宗教人士的超脱,一种廉价、有效、但没有安全保证的超空间旅行技术)、“东方的威胁”(始于公元1895年开始的甲午中日战争)、“安德鲁”等,作者都进行了名词解释。整体来看,这本书看起来趣味性和科普性远远超于故事性本身。

  在历史和科幻的完美交融中,我们有机会深入去了解一段未知且神秘的历史,也有机会去了解我们尚未知晓的未来的世界。“存在即合理”,相信作者敢于提出这么大胆的想法,也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的。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