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痴人之爱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痴人之爱读后感精选

2021-05-14 00:09: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痴人之爱读后感精选

  《痴人之爱》是一本由[日]谷崎润一郎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痴人之爱》读后感(一):无底线的爱恋

  

谷崎润一郎生于东京一米商家庭,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学部,大量接触了希腊、印度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形成虚无的享乐人生观,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公布的资料 ,谷崎润一郎曾经在1958年 、1960-1965年7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

谷崎润一郎,曾三度翻译《源氏物语》,人称恶魔主义作家,与川端康成比肩、成为唯美派文学立碑人的作家,却因病逝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他身处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大量的西方思潮进入,谷崎润一郎成为了一个暂时的崇洋媚外者。

西方的食物传入日本后,日本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标榜为日本传统食物,这种现象表明了日本人很喜欢西方的文化,但是却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心里在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西方女人的盲目崇拜,甚至面对她们会感到怯懦,这种感觉像极了日本人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

前半部分对于NAOMI的教育和改造与父母对于孩子的望子成龙的心态相似,描述的是两个人之前从未争吵过,但是在学习英语的那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两个人不断争执,气氛沉重郁闷。这种气氛像极了现在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的状态,玩耍时父慈子孝,学习时鸡飞狗跳。这一些说明河合让治先生对于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是抱有很高期望的,即使他的目的并不单纯,在他心中,有很大的动机是为了让这个长相偏西方美女的女子,为他这个平凡的男子带来一些荣耀和其他人的夸赞。

书中对于NAOMI的形容让我心里很厌烦(说明了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很生动,仿若世间真的有如此一位女子),一个女孩子从起初的娇蛮任性,贪图享受,到后面的放荡,都是由于纵容。虽然对于这个女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描写来看是比较愚笨的,但是在玩弄男人这一方面,她却十分擅长,知道如何运用自身的优势,从而把男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在日本,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的,通常的家庭形式是男人出门挣钱,女人则在家中完成家务,教育子女,而NAOMI则是一个与传统女性完全相反的角色,不仅完全不做家务,而且肆无忌惮的挥霍,甚至怂恿河合让治先生向家中要钱。可以看到谷崎润一郎对于日本的传统具有很强的反叛精神,对于社会中的习俗有很深的厌恶之情,向往的是西方的自由氛围。

  《痴人之爱》读后感(二):官能之爱

谷崎润一郎在日本文坛上一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不管是在网络上查阅他的背景资料还是阅读有关他的传记,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他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社会,人生最大的事仿佛就是“食和色”。他是个奢侈到令人发指的老饕,为了吃一碗正宗的茶泡饭,可以搭乘夜行火车从东京到京都。他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能为自己所调教的心仪的女人,几次结婚几次离婚极尽折腾。这本《痴人之爱》就是根据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他在第一次婚姻时曾经着力于将妻子的三妹培养成自己想要的那种女人。

其实本书中关于男女之事的描写还是比较隐晦的,最暴露的是有关于女人形体的描写,最亲密的动作也只是限于亲吻脚背。但是很多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却在不动声色之间让人感觉毛骨悚然,比如两个男人在谈论女主角娜奥密时,作者写道:“两个人将这名字当下酒菜喝下。那顺畅的发音有如比牛肉更甜美的食物,用舌头品尝,以唾液舔舐,然后再送到嘴里。”在这里,男人似乎将女人当成了食物,肆意地想象着满足自己的官能需求。又例如“房子里飘荡着逐渐淡薄的气味,我锐利的嗅觉仍如追逐空幻般追逐着”,以及“透过她体内,含在她口腔内的空气,才会有冶艳的味道……”谷崎润一郎真的是一位官能体验者,他认识事物似乎都是从官能出发的。这会让人产生阴森之感,一种原始的赤裸的真实之感。谷崎润一郎可真不愧是恶魔主义作家!

但是官能之爱是真的爱吗?主人公让治“只是一米五多的矮小男人,肤色黑得像土人,齿列不整……”,他的自信只能来源于不多的金钱,然而他的野心很大,想要步入上流社会,想要别人对他高看一眼,甚至想要娶一个西洋女人,所以他收养了不被家人重视的十五岁的娜奥密,让她读书、学英文、学音乐。竭尽所能将她培养成听话又体面的女人。这样的大叔与萝莉的变态关系最终却以控制权的交换收场。

让治对于娜奥密的变态的爱不仅仅在于馋她的身子,他将生活的希望和做人的尊严都寄托在娜奥密的身上。离开娜奥密,让治就变成了一个空壳子。所以这并不是真的爱。娜奥密对于让治的爱则仅仅是堕落的结果罢了。所以,真正爱你的人不是让你乖乖听命于他的人,也不是那个会跟你讲条件的人,你们应该是平等的、互相独立的。这一点不只是养成关系里的萝莉要注意,所有处于两性关系之中的女性都要注意。

  《痴人之爱》读后感(三):《痴人之爱》--本欲养成“淑雅”,结果炼成“绿渣”。

  

《痴人之爱》--本欲养成“淑雅”,结果炼成“绿渣”。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现代唯美主义作家,他倡导的是为艺术而艺术,他的创作中追求形式和技巧的运用,谷崎润一郎的创作偏爱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成了他追求的美的象征物。他歌颂女性,也就是在歌颂美;探索女性之美,也就是在探索美本身。

《痴人之爱》是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小说发表后,即在日本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流行词——“娜奥密主义”。而女主人公娜奥密似乎成了日本近代文学世界里施nue狂的一个代表。 谷崎润一郎作品中唯美世界的形成和它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自我的经历等等是分不开的。《痴人之爱》诞生于1924年,正值日本大正时代。经过了明治时期近代西方思想的长期侵洗,这是一个日本社会上思想观念发生大变革的时代。作者也是深受其影响的,比如深深影响着作者的波德莱尔,王尔德,爱伦坡等西方唯美主义作家。对西方盲目崇拜的思想几乎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使人们排斥日本传统的价值观念。你看文章一开头,就写男主人公合河让治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在咖啡店当女服务员的年龄只有15岁的女主人公的,虽然他说喜欢上她,是因为这个女孩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很美,用罗马字拼写出来是(Naomi),娜奥密,他觉得这个名字像西洋人,很时髦。而且他看到娜奥密长的很像女明星玛丽 璧克馥。这就是她喜欢他的原因。这种影响往往会令人们产生思想上的畸变!

谷崎润一郎的倚松庵

阅读这本小说,也可以看出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女性崇拜”,这样的主要思想;林少华的论述中将谷崎润一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自身的官能魅力为武器对男性气指颐使甚至滥施yin nue为乐时的cang 妇型女性。另一类,这是具有绝世姿色的圣母型女性。很显然娜奥密是第一种类型的完美诠释。河合让治就是爱上了娜奥密,并被奥米的官能魅力所征服,最后陷入了自虐式的畸形爱恋之中。 对于这种nue恋的分析研究,可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做出解释,其中有生理角度的解释,有心理角度的解释,还有社会文化角度的解释。

娜奥密长的很像她

也许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看到这种形象情结的不同的描述。 卢梭在他的《忏悔录》就有这样的一段记述,卢梭儿时因家庭变故被送到日内瓦附近的一位姑妈家中寄养的那一段叙述。 文学作品中还有[奥]利奥波德·范·萨克-马索克《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也有类似的讲述。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阅读一下。

英国著名历史人物人物“阿拉伯的劳伦斯”(T. E. Lawrence)也一向被史家判定为道德受nue狂的典型。

霍妮(Horney)主张nue恋是来源于对爱的强烈需求,霍妮明确指出:受虐的冲动来自对爱的需求。她认为,受虐倾向来自内心深处对自身的软弱及自己缺少重要性这种感觉的恐惧,这种恐惧导致对感情的强烈需求和对别人不赞赏自己的强烈恐惧。这是一种带有自恋倾向的脆弱感、受伤害感。有受虐倾向的人会使自己沉浸在“一场折磨的狂欢宴会”中,寻求痛苦的狂喜经验。看来霍尼的这种分歧比较适合解释男主人公合河让治的心理状况!实证调查证实,许多有受虐倾向的人都一再表现出对爱的需求,对自己是否值得对方爱这一点的怀疑,以及自我的不安全感。

德鲁兹的研究论述中讲到,在男性的受nue想像中,认为女性施nue者所施加给自己的惩罚是爱的施与。这也就是为什么合河让治离不开那奥秘的原因了吧。

读完全篇故事,可能会不紧,嗟叹一声,(合河对娜奥密是)本欲养成可人之“淑女”,结果炼成可夫之“渣妻”!

  《痴人之爱》读后感(四):痴人之|谷崎润一郎根据自身经历写就的一段失控的「调教」之恋

  

调教之恋,是一种偏向于养成系的恋爱关系。将选定的对象,按照自己想要的特定方向进行调教和培养,是一种高年龄差的“等你长大”的恋爱模式。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洛丽塔,谷崎润一郎《春琴抄》中的春琴、《痴人之爱》中的娜奥密都有让男主痴迷的特性。主角们的关系间都有着「调教」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乍见生欢,久处不厌的「危成」感觉。男主人公对于女主人公有着臣服式的依赖和宗教式的崇拜。

根据纳博科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洛丽塔》,就演绎了一段因「调教」失控而被「反调教」的故事,书中女主人公的名字洛丽塔也正是「萝莉」这个词的起源。

电影《洛丽塔》 1997版

在影片中,韩拔与12岁女主人公洛丽塔的相遇,源于韩拔寻找住房,他的房东正是洛丽塔的妈妈——丧偶的夏洛特。夏洛特迷上了韩拔,而韩拔却迷上了12岁的洛丽塔,并以“继父”和“恋人”的双重身份和夏洛特交往着。韩拔流连于洛丽塔的美貌,洛丽塔痴迷于韩拔的成熟与钱财。

《洛丽塔》剧照 1997版

韩拔希望可以把洛丽塔据为己有,但随着少女的长大,她开始意识到现状并设想逃离。后来,洛丽塔出落成了少妇,和别人结婚有了孩子,而他却爱她如初,想让她回到自己身边。故事最终,韩拔开抢杀死了洛丽塔的爱人,不过亦有人认为这只是韩拔精神失常后的想象。

另一部总被后人拿来与《洛丽塔》做比较的是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痴人之爱》先于《洛丽塔》25年问世。谷崎润一郎与纳博科夫的不同之处在于,纳博科夫通过营造半假半真的幻境投射男主对于女主的痴迷,而谷崎润一郎更侧重于描写男主的自我心理建设让情节变得更加合理化。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幼时家境富裕,后来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他在亲友的资助下才得以继续学习,到了大学三年级因为拖欠学费而退学,从而开始了其创作生涯,文学上深受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

谷崎润一郎

《春琴抄》就是一部能典型地表现谷崎润一郎风格的名作,讲述了一个美丽高贵的富家盲女春琴与仆人间凄美而又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佐拉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春琴,身心都受尽孤傲乖僻的她的折磨。在春琴被毁容之后,她不想佐拉看到自己丑陋的脸,佐助为了在自己的脑海里永驻她的美艳姿容,并能与她生活在一起,竟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电影《春琴抄》

相比《春琴抄》的凄美,《痴人之爱》更具唯美主义色彩,也更具有时代价值,这是根据他自身经历改写的一段从「调教」少女,到被少女「反调教」的故事。

谷崎20多岁时,有一种奇异的爱好——想找一个娼妇型的女子做妻子。

他迷上了一名姓石川艺妓,但石川已有人包养,于是她就把自己的二妹介绍给了谷崎。这就是谷崎的第一任妻子千代夫人。他们不久后结婚,一年后他唯一的孩子——女儿鲇子出生。

谷崎润一郎与第一任妻子石川千代子

千代虽是艺妓的妹妹,却是贤妻良母型,而不是谷崎所期待的“娼妇”,这让谷崎大失所望。于是转而看上了千代15岁的三妹圣子,于是经常把千代打发回老家照顾他父亲,自己却在东京和三妹半公开地同居起来,从文学修养到穿衣打扮,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培养圣子。但当谷崎做好准备和妻子千代离婚并向圣子求婚时,却遭到了圣子的拒绝,因为她已有了心上人。

千代的三妹 圣子

这一段培养少女的经历被他写成了代表作《痴人之爱》,这部作品突破了一切道德禁忌,将人性的欲望和对献祭般的绮丽之爱追求到了极致。被作家毛丹青誉为是一部妖艳的小说

《痴人之爱》中的男主人公河合让治是一个老实木讷,无趣又渴望融入潮流的中产阶级男子,女主人公娜奥密是一个父亲逝,被母亲嫌弃,在咖啡馆打工却有着混血长相和西方名字的15岁少女。当河合让治回忆初次见到娜奥密时:

当时已经二十八岁的我为什么会看上那样的小孩呢?其实,我自己也不清楚。可能最初是因为喜欢那个女孩的名字吧!大家都叫她“阿直”,有一次我问了才知道她叫奈绪美。这个名字引起我很大的好奇心。这个名字很美,用罗马字拼写出来就是 Naomi(娜奥密),有如西洋人。

有读者评价说:

《痴人之爱》这本书是表达了20世纪初日本男人对外国的盲目崇拜以及自卑。

书中提到的时间点「大正某年九月二十一日,即娜奥密十五岁的秋天」,恰好也是谷崎润一郎写这本书时所处的时代,日本在1912年至1926年由大正天皇统治,史称「大正时代」。书中的氛围充斥着当时日本社会的一种无法逃离的自卑和难以摆脱的奴性。而《痴人之爱》正表达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的厌恶和对美的追求。

20世纪20年代,日本女性街头服饰

《痴人之爱》的故事最后,娜奥密在外形和气质上都成了西方做派,河合让治对娜奥密着了迷。自卑心作祟的他,将自己对娜奥密的贪恋和娜奥密对自己的不忠合理化,从主子的位置心甘情愿地沦落为做娜奥密奴隶的地位,亦如书中提及:

我对她爱憎的情绪就像猫的眼睛那样,一个晚上能变化好几次。‘笨笨的女人’、‘没办法的家伙’,我越想越被她的美所诱惑。

另外,河合让治作为他们故事的记录者,他在最后对读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读它,觉得糊涂的人就请笑一笑,认为是个“教训”的人,就引以为戒吧。因为我自己爱恋娜奥密,所以别人怎么想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我想,这句话大抵也是作者谷崎润一郎想对当时所有人说的话吧!

后来这部作品被著名导演增村保造、木村惠吾多次翻拍,也正是曾引起热议的话题日剧《贤者之爱》(中山美惠主演,曾饰演电影《情书》)的创作灵感来源。

痴人之爱 (1967)6.41967 / 日本 / 剧情 / 增村保造 / 大楠道代 小泽昭一贤者之爱 (2016)7.52016 / 日本 / 剧情 / 源孝志 / 中山美穗 高冈早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