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读后感锦集

2021-07-14 00:30: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读后感锦集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是一本由胡慎之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一):看清关系中的自己,才能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文||天山雪莲

  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讲到,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人生课题,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其实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

  所以只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发生任何链接,就会建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其中有职场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等等,每一个都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现实是很多人都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常常被这些关系束缚困扰,甚至是被其中的某一个影响了正常生活。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不擅长人际关系处理,那么我就可以不去处理和面对这些复杂的关系,我可以选择不用跟人打交道的工作,但是只要进入社会,哪里是不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只是接触的程度不一样而已,何况对于这样一个千变万化,互联互通的世界,我们更是需要和周围的人建立链接。

  当关系成为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和处理的一件事时,那要如何做才能拥有一生受益的关系呢?又如何从关系中学会自我的成长呢?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在他的这本《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告诉我们,唯有把重心从关系转向自我,了解、分析、重构你的内在关系模式,把问题变成自我成长的信号和契机,才可以打破旧有的相处模式,构建为彼此充电的关系。

  胡慎之老师拥有20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曾任CCTV《心理访谈》特邀嘉宾,湖南卫视《变形记》特邀心理顾问,同时是《爸爸去哪儿》《奇葩说》知识合伙人。在这本书中,他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案例,从问题入手,引导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客观的审视我们在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他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其实不论是在关系中还是任何事情中,我们只有通过他人的反馈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当你独自一人审视自己,不与任何人发生链接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完美的人,因为你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直到有一天他人给予你反馈后,你才知道原来自己说话这么直接,总是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原来讲话的方式别人不太能接受,一开口说话就能终结聊天,原来别人一说到自己不喜欢的话,自己就会情绪爆发等等。这些日常的生活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但却似乎总是不擅长处理,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里讲到,人最深处的本质,其实是想成全自己。但是由于不够了解自己,所以内在的部分总是在打架,这个架发生在暗处,虽然他自己也没有发现,但其实这消耗了他非常多的能量。

  而在所有人际关系中的打架,其实也都是我们不够了解自己,我们自身对自我本质实在是太陌生了。我不知道是在何时,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一切都莫向外求,而是向内求。

  向内求一切都能找到答案,尽管答案有时候让人很痛苦,比如你会意识到自己有很多缺点,你会知道总有人不喜欢自己,你会有求而不得的时候,你也有万般无奈的时候,可是只要向内问自己,这些痛苦的时刻就总能在某一刻得到内心的反馈。

  当这些反馈幻化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时,那就是你成长的时候。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习惯性的向外求,这种习惯性的向外求很容易导致我们总是向他人获得期许。胡慎之老师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中就写到,要摆脱对他人的不合理期待。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总是期望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时,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不能打破,就会对别人的评价,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和态度特别敏感,就会把别人都当成坏人,不愿意和他人建立关系。

  当我们能与外界和他人建立正向的关系互动后,我们才能感受到良好际关系给自己带来的美好与愉悦。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之所以被人际关系所困扰的另一个原因是,急速发展的社会,网格化的生活,让我们对外界的感受能力越来越低,从而导致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焦虑、内卷、躺平,这些看上去的被迫选择,其实都是自我价值感降低的某种表现。因为在这个社会越来越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所以年轻人用躺平来给自己找个合理的自我安慰。

  有天我跟朋友聊天说,其实那些嘴上说着想躺平的人心里并不想这样,只是在那一刻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只能用社会主流的某种价值观让自己看起来跟大部分人一样,一样的普通而已。

  胡慎之老师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中写到,自我价值感降低源自感受力的减弱。如果感受力越来越弱,或无法真正体会自己的感受,就表明一个人长时间忽略了自己,不太关注自己的感受,导致感受力离自己越来越远,渐渐认为自己无足轻重,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来说是多余的。

  那么如何避免自我价值感降低呢?

  胡慎之老师给出了几个建议,

  第一,解决空心问题,要和别人建立一种连接,或者和值得信任的事物建立最基本的连接。就像我之前文章写到的,人是需要和外界建立流动的,一是为了打破自己的局限,二是为了和外界建立正向的流动循环。

  第二,给自己制造一些感受的机会,增强自身感受力。比如闻花香、欣赏灯光、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等等都可以。

  第三,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最基本的思考,比如想想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不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第四,要从云端回到地面,也就是我们需要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和真实的世界和人建立连接,从这些互动中做出回应,并感受彼此的连接。

  第五,要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感受,这一条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能做到的人很少,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能很自然和轻松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总是顾虑这些感受说出来是不是得不到对方的反馈。

  一个人只有通过和别人的连接和互动,才能慢慢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座孤岛,这些互动即便并不美好,也能触动心里。

  当我们知道自己并不是一座孤岛时,就会对这个世界心生温暖和留恋,那么你就会觉得自己是被这个世界所需要的。

  我一直觉得心理学其实并不是在教任何的心理技巧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学只是帮我们通过某种方法认识和发现最真实的自己。当我们能认识到真实的自己时,也许就能更客观理性的看待自己在所有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因为关系是自我检视的镜子,也是打开眼界的通路。

  如果说此刻的你也面临以下人际关系困惑,比如内心孤独,怎么样才能和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怎样摘掉老好人的标签?如何走出自卑和焦虑?如何告别挑剔的父母,活出真正的自我?不会爱、不懂爱,不知如何表达爱?那么不妨从这本《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开始,胡慎之老师在这本书中,通过17个日常生活场景,层层剥开关系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并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相信这些建议一定可以帮你在日常关系场合中得体舒服的展示自己,从而提升生活幸福感。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二):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越早认清自己,你就能越受益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人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学业问题、职业问题、婚恋问题。

  这三大类问题构成了人生的全部内容。身处这个庞大社会,我们都绕不开与人打交道,且常常深陷人际关系的漩涡中。

  在职场中,我们辛苦付出,却时有被当作所谓的老好人、背锅侠,以致于受挫;在情感关系中,我们可能不懂得如何去爱、不会去爱、不会表达爱意,导致感情破裂;甚至,我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深度交往,在关系中很容易被动……

  在上述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很难不产生不好的情感和情绪。而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自己内在关系模式的反映。

  如何把自己打磨得更加成熟?如何让自己不自卑或丧失自我?如何让自己能敞开心扉说出心声?如何自信地处理关系中的冲突?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中,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从问题着手,引导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容关系模式,从而更清楚地认清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人对我们有形、无形的影响,对症下药。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遭受的伤害都来自于幼年时父母对自己的态度。

  当你还是个小孩时,父母时常对你大打出手,在成年后,只要别人举起手时,你就会觉得别人是要打你,下意识地躲避。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中,提到了这样几种创伤性体验:

  通常,有创伤性体验的人,是在幼年时没能从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依恋关系中获得满足的,他们很有可能会在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寻找幼年时未被满足的一切。

  那么该如何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呢?胡慎之提出了这三点建议:

  第一,在和对方建立亲密关系时,不妨把自己的恐惧告诉对方,这样对方就有可能包容并接纳,给予你想要的安全感。

  第二,尝试和对方分享秘密,这样做有利于建立对彼此的信任,可以换得对方真诚的回应。

  第三,要能主动且非常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不是附加任何指责。

  著名作家张德芬说过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不少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他们觉得外面的世界与自己无关,并常常表现出没有信心、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样子,这对于建立、改善人际关系很不利。

  之前网上流行过孤独指数表,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孤独程度。有的人就会觉得自己非常孤独,然后就会钻牛角尖,觉得其他人都靠不住,什么都只能自己承担,颇有种孤胆英雄的感觉。

  胡慎之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写道:“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恋。”

  自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自恋,另一种是否定式或否认式自恋。后者类似于“过分谦虚就等于骄傲”,即只要别人一夸你,你就会否定。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否定式自恋呢?原因有三种:

  第一,在成长过程中,自我价值从未被他人真正认同过。比如小时候你考了100分也不能得到鼓励,你帮父母做事也得不到肯定。当你为他人牺牲时,就会产生自我价值,从而陷入自恋状态。

  第二,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建立良好的安全式依恋关系。所谓安全式依恋关系,举个简单例子,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会觉得妈妈不要他了,那么他也就会不需要妈妈,即便是妈妈回来了,孩子也会对她视而不见。

  第三,对他人的评价太敏感。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晰,就会过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想要建立正常人际关系,需要从以下5点切入:

  第一,要明白每个人都不完美,但不完美的自己同样能被别人接受。

  第二,如果发现自己内心特别想依赖别人,就告诉自己:作为成年人,我完全可以对自己负责,生活和生命都是我自己的,即使没人帮忙,我也能很好地掌控自己。

  第三,如果发现一切自我价值都来自别人的评价,那就要多进行自我评价,努力认清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第四,要破除内心对别人的不合理期待。

  第五,如果能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就不会对别人产生依赖心理。

  我们身边多多少少也会有几个所谓的“老好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对的,还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而且他们不会向别人索要好处。按理来说,老好人应该很受欢迎啊,但实际上,对于老好人,我们的观感并不如何。

  因为,老好人具有这样6个特征:①自我价值感不高;②自己的观点、需求等都不重要,甚至完全可以被忽略,他人的意志、想法、愿望、情绪才是最重要的;③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但一定要给别人带来好处;④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绪,不想让这些想法和情绪被别人看到;⑤人际关系模式包含了对他人的取悦,同时也包含了对他人的指责;⑥很难与别人建立真诚的关系。

  可能有的人会问,老好人是怎样养成的呢?在人际关系中,老好人会害怕被边缘化、被忽略或是被抛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出生时就不被家人欢迎,也可能是一出生就在人格方面建立了较低的核心价值感,亦或者是对于给别人添麻烦等很敏感。

  对此,不妨试着这样做:

  第一,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第二,试着接受别人的礼物;

  第三,试着对自己好;

  第四,试着欣赏自己;

  第五,试着相信别人;

  第六,打破无所不能的自恋感。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写道:“我们做出改变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要想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做的改变就是从善待自己开始,关键是真诚,行动是互动时要展现真实的自己。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有所成长,才能拥有受益一生的高质量关系。

  @驴小驴树洞 一起读一本书,一起学以致用吧~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三):你的人际关系里藏着你的未来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 “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活动于社会中,是无法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的。

  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因此妥善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2014年那年毕业,迈出单纯的校园,步入现实的社会,所面临的环境一下子复杂起来,人际关系时常令我困扰。我试图从书中寻求答案,前前后后买了不少关于人际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但总是觉得分析问题不够透彻,如隔靴搔痒,读来实在不够酣畅淋漓。

  直到偶然一次泡咖啡馆,在书架上拿起《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这本书,读来欲罢不能。这本书案例真实、接地气,分析问题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我不禁带入其中,跟着书本一点点抽丝剥茧,探寻表象背后的本质,依据书中给出的方法和技巧,一点点在生活中实践。

  我禁不住好奇,能将心理学问题分析的如此透彻的胡慎之是哪位大神?

  原来胡慎之是拥有20年咨询实践经验的关系心理学家,被壹心理评为中国心理学家影响力榜TOP50,拥有15000小时的个案经验。胡老师简直是在用自己的亲身实践验证“一万小时定律”。

  他写的《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这本书涵盖两性、亲子、职场、学业、社会热点等方方面面,无论现在的你正在经历职场倦怠期、事业瓶颈期,亦或是对学业困惑,前途迷茫,甚至面临焦头烂额的两性关系、一团乱麻的亲子关系,你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01 你的“作”里藏着你的不安全感

  单身时能扛煤气罐,对象面前拧不开瓶盖。为什么一恋爱就化身“小作精”?好像只有能包容我“作”的人才是真正爱我的人。

  通常我们说这是“恋爱脑”,但悄悄告诉你,这可能与你的“幼年创伤性体验”有关。

  什么是“幼年创伤性体验”?

  在很多情况下,伤害都来自一个人幼年时父母尤其是母亲对自己的态度。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在亲密关系中重复幼年时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尤其是和母亲的依恋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常被母亲忽略,就会对被忽略的感觉格外敏感,于是你会发现恋爱中的男女经常会退行,也就是通过退回到幼年时原始、幼稚的行为方式来降低焦虑以进行自我保护。不断向对方提出自己一直压抑的需求,好像只有对方无条件的满足,才能证明对方是爱我的。

  醍醐灌顶有没有!原来你不是“恋爱脑”!你只是在修复自己小时候受的伤!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过幼年创伤性体验的人,只是在不断重复过去的经验或体验,而对方是谁可能并不重要,这样的人只是将对方看成自己投射的一个对象而已。

  02 没有稳定的价值观,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青春是美好的,可青春也是迷茫、不安的,身处青春期的人总有各自的酸甜苦辣。

  21岁小吴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刚进入大学时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很想把大学生活过得精彩一些,于是TA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可是渐渐地发现室友们开始在背后对TA窃窃私语,对她有意疏远。于是TA开始和舍友们一起赖在宿舍,聊天八卦,刷剧追星,这样混日子的确很开心,和舍友们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吴总忍不住反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

  小吴像不像我们学生时代的缩影,脱离了高中时代,不再有老师的谆谆教导和父母的耳提面命,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懵懵懂懂的思考,可是又不像真正的大人那样,对未来自信笃定。于是看到别人化妆打扮,自己也去尝试,生怕被别人说“土”;看到别人追剧追星,自己也花费大量的时间刷剧,生怕朋友聊天自己插不上嘴。

  可越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就越会迷失自己。

  正如胡慎之所说“人如果一直往外看,别人的评价就会变成各式各样的标签贴到我们身上,人就会像穿了一件贴满标签的衣服,当试着撕掉自己的标签,以成年人的对事物的考量,以利弊而不是好坏作为标准,认识到‘自主’利大于弊,我们就能拒绝别人的影响,不会轻易的被动摇或者改变。”

  是啊,小孩子才分好坏,成年人只讲利弊,要想成为真正的大人,先试着用成年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做决策,活出自我,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03办公室的“老好人”,家庭中的“暴怒狂”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需要我们好好处理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大概是人际关系中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

  单位里有一种人叫“老好人”, 所有人都喜欢把事情推给他去做,做好了没功劳,做错了背黑锅。“好人”前面加个“老”字,可就变了味儿,这种人既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又不愿意给别人提意见,退让是他们的唯一信仰,委曲求全是他们的人生写照。可即便如此,“老好人”依然常常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讨好看似是一种服从,实际是一种对立。举个例子来说,太监在皇帝面前战战兢兢,惟命是从,实际上是因为皇帝掌握生杀大权,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会一命呜呼。皇帝对太监是一种掌控,而太监对皇帝则更多的是服从和取悦,两者之间的互动建立在一种不平等关系上,实在不是一种良性互动。所以你会发现,历史上有些太监,一旦有了足够的势力,就想颠覆皇权的统治。

  同样,那些职场上的“老好人”回到家后,卸下面具,对家人大发脾气,那些在学校被欺负的人,把气撒在比自己更弱势的人身上。所有被一时压制的情绪,都为以后的“炸毛”埋下了伏笔,只不过转移了伤害对象而已。

  那么该怎么摘掉“老好人”的面具呢,胡慎之给出了答案。首先不妨从试着接受别人的礼物开始,在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不必想着回赠一份更贵重的礼物,这种互动只会把双方的关系变成相互利用的关系,要么把自己物化,要么把对方物化,让双方不再是两个真正的人。其次尝试自我满足,或买下那件一直心心念念的衣服,或来一次向往已久的旅游,你依然可以付出,但这种付出必须不带任何的隐忍和裹挟,而是以一种自我满足、体验良好的方式去付出。最后打破无所不能的自恋感,这点非常重要。“老好人”有时只是戴着自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自恋面具,打破面具,认识到自己不过是普通人,恢复到一种比较真诚、真实的状态,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才是脚踏实地的关系,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常常被人际关系困扰,在无数个万籁俱静的夜我们对自己灵魂拷问,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是插着耳机,望着天花板“网抑云”,独自流泪到天明,觉得这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可以倾诉的知己两三。

  还好,胡老师懂你,他将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独到见解倾注于《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中,这本书是教你手把手改善人际关系的“圣经宝典”,也是你夜不能寐时放在枕边的“安神良药”。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

  评价人数不足

  胡慎之 / 人民邮电出版社

  胡慎之告诉我们唯有把重心从“关系”转向自我,了解、分析、重构内在的关系模式,把“问题”变成自我成长的信号和契机,才能打破旧有的相处模式,经营出为彼此充电的关系。

  你的人际关系里,藏着你的未来。在优质的关系中,每个人都在进步,改变周围的人际关系,改变自己的未来,你需要迈出这一步!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读后感(四):人际关系这门人生必修课,你真的知道如何修读吗?

  文 | 深夏晚晴天ZMH

  近期,微博上有关人际关系的话题频频上热搜,比如#被父母极度忽视是什么感觉#、#失去分寸感的伴侣多可怕#、#该让亲戚孩子来家过暑假吗#等等,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也是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

  人是群居性动物,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与这样那样的人发生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与处理人际关系成了每个人一生中绕不开的问题。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说过:“专业知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有科学研究也证实,一个人的幸福度,90%取决于其人际关系的质量。

  可见,能否拥有健康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对我们能否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实际上,虽然人们日渐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应对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人依旧是深感迷茫与困惑。

  对此,资深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告诉我们,唯有把重心从“关系”转向“自我”,了解、分析、重构自我的内在关系模式,把“问题”变成自我成长的契机,才能够真正构建起高质量且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里的“以人为镜”是指把他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从心理学上来讲,“以人为镜”还含有投射之意,即一个人将自我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界的人、事、物上。

  比如,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面对行囊中的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认为“还有半杯水”,而悲观的人则会觉得“只剩半杯水了”。同样的事物,却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人们价值观投射出来的结果。

  同样的,在面对他人时,我们对他人的看法与评价,往往也会受到自身价值观和意识的影响。

  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中,就有这么一个案例:

  一个29岁的男士总感觉身边有些朋友充满负能量,认为他们看问题比较消极,总是从负面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甚至还用阴谋论猜测别人的动机。

  从描述上来看,该男士对身边朋友的评价较负面。这样的评价,多少也透露着该男士自身的价值观,只不过他本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对此,胡慎之就建议,如果你觉得身边的朋友总是消极看待世界,他们身上有很多负能量,那就要反过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经常用负面的方式看待别人,揣度别人的想法?

  同理,当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见到对方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缺点时,也不妨对照着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

  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只不过更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往外看,看见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却少有能往内看,以他人为镜,自省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不足。

  近几年,“原生家庭”这个概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随着各种书籍、影视剧的介绍,越来越多人了解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

  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自我性格缺陷时,有些人也会回头追溯自己的原生家庭,期望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从中找到解决之道。

  有这么一个女性,她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的,爸爸脾气暴躁、妈妈焦虑顾家、哥哥争强好胜。该女士从小懂事独立,但却很少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妈妈很少夸奖她,还经常要求她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她,很擅长也很“乐于”自我否定,一旦遇到别人的夸奖,都会受宠若惊,马上懵掉。甚至还会萌生一种“毁掉它(肯定)”的想法,以便证明自己并没有那么好。

  这个案例出自《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该女士想知道如何才能破除这种不愿承认自己好的模式。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女士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缺陷,也意识到这是原生家庭给她留下的烙印,只不过,她并不知道如何破除这种模式。

  换句话说,是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她重新审视自我。出于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欲望,她才有了向他人求助的举动。

  事实上,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审视自我的契机。

  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求助。

  这些求助中,有内心孤独、无法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人;

  有处处喜欢与人比较、内心无法安定的人;

  有缺乏主见、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为此深感困惑的人;

  也有在职场遭同事恶意竞争、排挤、不知道如何建立深度人际关系的人……

  这些人,他们遇到的问题或许也是你我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的问题。面对问题,是人都难免会感到困惑、难过、悲伤,但无论是向他人求助,还是通过书籍寻找答案,我们都期望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也得以重新审视自我。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日后的人际关系。如果从小没办法得到父母的公正对待,那长大后,我们也有可能没办法或有困难去与人建立深度的关系。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对此,胡慎之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就如何建立深度人际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意见:

  ①试着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需求。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都会有自己的需求,比如认同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价值体现的需求等。我们要认可自我的价值,试着去发现自己和他人美好的一面。

  ②尝试与他人的感受建立连接。

  感受是人类共通的东西:遇到美好的事物会开心,遇到挫折会悲伤无奈。面对问题时,我们要学会看到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感受,努力和别人达到共情的状态。这样我们在看待问题时,也会变得更加包容。

  ③先尝试建立比较浅的人际关系。

  深度关系都是从相对较浅的人际关系开始的,如果想要和他人建立深度的人际关系,可以先从与他人的互相接触开始,慢慢增加对彼此的了解,才能逐渐实现更好的互动。

  ④先试着与人建立关联,对人产生好奇。

  有些人在童年时有过受挫的经历,或者在过往的生活中有过创伤体验,导致在后来的人际关系中畏惧与人交流,总是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建立新的关系模式,才能取代原先那些糟糕、固有的经验,之后才能慢慢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对此,对他人产生好奇,关注他人的需求、感受,能够帮助我们逐步与他人建立关联。

  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一门功课,健康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让我们受益,也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作为国内资深的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在该领域拥有20余年的实践经验,曾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是胡慎之精选生活中富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五大维度,深入探讨关系心理学的最新著作。

  在书中,胡慎之透过这些案例,从问题入手,引导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帮助我们客观审视关系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也认识到他人对我们有形、无形的影响力,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中拥有能够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完)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五):优秀不是比较出来的,卸下和他人比较的枷锁,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较时刻”,有时候是我们自己经历的,有时候是我们所看到的。你回忆一下,看看是不是遇到过以下这些场景。

  在重重比较的氛围中,有的人开始背着沉重的枷锁,负重前行,慢慢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只是为了在比较中获胜。

  曾经认识一个女强人C女士,但是她并不快乐。她毕业于名校,身材相貌也好,嫁了一个同样优秀的老公,有了聪明可爱的孩子。在外人看来,一切都很么美好,但是只有她自己的内心才有真正的答案。后来,这段婚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C女士是家中的姐姐,家里还有一个妹妹,由于妹妹从小就比她漂亮,所以妹妹就倍受父母宠爱,因为每次出门时,别人夸妹妹漂亮会使她父母感到脸上格外有光。

  C女士也想获得父母的宠爱,也想自己能让父母脸上有光,但是在外貌上她比不过妹妹,于是她开始奋发图强,她开始拼命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由于C女士的成绩优异,有了父母炫耀的筹码,所以她也开始受到父母的关注了。

  C女士通过学习成绩把妹妹比下去了,收获了父母的关注,从此在她的内心里就有了“比较”的概念。除了外貌是天生的,其它都是后天的,所以她对自己要求越来越苛刻,她要求自己凡事都要比妹妹强,以此换得父母多一些的关注。

  C女士一路成长,学业、事业都比妹妹优秀,到了结婚年龄,对于结婚对象她也是精挑细选,C女士的对象各方面条件都比妹妹找的对象好,C女士心里很满意,又一次把妹妹比下去了。

  C女士从小习惯和他人比较的习惯根深蒂固,结婚以后,她对她先生也是要求非常严格,希望先生能凡事做到尽善尽美,给先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慢慢地,C女士的先生开始疏远她,C女士把先生疏远自己的原因归为自己的相貌,于是她开始在外貌上下功夫,她去做了微整,提升自己的容貌。可是,最终C女士还是没有挽回先生的心。

  C女士为什么会陷入这种处处和他人比较的状态呢?为什么她会成为强势的完美主义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C女士小时候由于看到父母对妹妹的宠爱,内心产生了一些落差,她也想获得父母的关注,所以她开始讨好父母,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去换取父母的关注。

  当C女士发现她和他人在竞争中获胜时,父母就很开心,父母就会把目光从天生丽质的妹妹身上移向她,从此她就希望自己事事做到完美。

  C女士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就是竞争,把自己和他人都当成成就自己完美的工具。

  每当C女士遇到不顺心的情况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不够完美,思考自己哪里还需要改进。所以,最后她先生由于忍受不了她完美主义的高要求,而开始疏远她时,她还是把责任归咎于自己,认为她先生疏远她是由于她的外貌不够完美。

  C女士从小到大,她一直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很重,她一直在不断地比较中获得认可,她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一直背负着沉重的枷锁。

  C女士一直生活在“只要自己各方面都优秀,父母就会把目光放到她身上”的框架下,所以C女士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而是活成了父母想要的优秀女儿的样子。

  C女士不认同原本的自己,她觉得自己不够好,比不过妹妹,有些自卑,她内心上不接纳有瑕疵的自己。

  C女士在脑海中描绘了理想中完美的自己,她时刻把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进行比较,对自己非常苛刻,变得事事追求完美。

  当C女士发现身边有不完美的事发生时,她就会觉得是自己没有做好,暗暗责怪自己,给自己增添无形的压力,同时也会给周围的人带去压力。

  C女士从各方面看都是一位优秀的人,但她最后把先生的疏远归结为自己的容貌,她为了解决先生疏远她的问题而去整容,这说明她还是对真实的自己感到失望,她内心深处一直很在意她的外貌不如妹妹。

  如果要想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中的自己,用心接受真实的自己,才能真实地与周围的人相处。

  在人际交往中,哪一方感觉心理不舒服,哪一方就首先需要改变。当C女士发现先生有不完美的地方时,内心就开始不舒服,因为她认为先生的不完美会转换成她人生的不完美。

  这时,C女士可以尝试换一个视角来看待先生,接受人无完人的现实,就不会给先生带来压力,先生也不会因为忍受不了压力而疏远她,她也不会陷入对自己容貌的责怪中。

  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与他人比较的状态中,或者陷入追求完美的状态中,可以思考一下,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如果想要获得他人的关注,不妨直接和对方坦诚沟通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许对方也并不是真的需要你变得完美才会关注你,对方收到你的需求,就会意识到可能不小心忽略了你,就会有所转变。

  在人际交往中,互相信任是根本。谁都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有时候没有坦诚地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对方是猜不透的。勇敢地向对方敞开心扉,才能摆脱与他人比较的枷锁。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做出改变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为自己做一些事。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实拍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中讲到,只有把重心从“关系”转向“自我”,重构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才能打破自己原有的与他人的相处模式。书中分享了与自己的相处、在关系中看清自己、与亲近的人的相处模式,以及如何经营与他人的关系等,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END-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林艾米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