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精选

2021-07-29 00:00: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精选

  《人生只有一件事》是一本由金惟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一):接纳真实的自己

  感悟 1.接纳真实的自己。去掩盖自己是很耗能呢,做真实的自己,能量才会不断涌现,发挥巨大潜力。 接纳真实的自己这个有个前提,就是察觉真实的自己。正如金先生说,修要看到自己的功课,看不到,不知道自己要修什么。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和伙伴来觉察,人是有体感的,比如,内疚是负能量,人会觉得不舒服,被卡住。真心的接纳自己,是喜悦的。 2.金先生说的生命的位移,没有左右了,就是没有二元对立,没有应该和必须,都是可以的。觉察不愿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识别隐含假设”),把不愿意转化为愿意,转念转念。 3.小事入修,不是等待,发大愿。除了你的业力,你什么都带不走。就是修更好的自己。挫折也是礼物,没有一帆风顺。 4.把自己活好就好啦,人要自己可爱才会被爱(《天道》里芮小丹的台词)。 5.不怕认错,错了马上认,不是大不了事,知道错了才能成长。 6.金先生说我妈经常打我,我还这么厉害,傲慢心出来了。我觉察到我也是这样的,我的傲慢心出来了,所以我对爸妈没有耐心,没有耐心听别人说话,这个我正在修。不听话跟别人连接不上,关系里没有空间。 7.最好的爱:人生除了爱以外,一无所有。 8.学记名字。丹丹老师都能记住上课人的名字,我却没有注意到,我容易忘记别人的名字,这也是傲慢心出来了,把别人物化,考虑背后的利益得失,对自己有利的才会记得。 9.再次体会小我的核心:还不够;我不够好。我会急于去想证明自己。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二):人生真的只有一件事

  我手上这本金惟纯先生的《人生只有一件事》算是我最近读过的书中比较实用的一本,老实说,书是否实用是蛮重要的一个点子。 它属于什么性质呢?有点类似于成功学。它大概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建设自己;第二个部分突破自己;第三个部分完善自己;第四个部分,团体建设。在读本书书前,我也在想,是否有必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读这么一本明显带有说教意味的图书。 当我真的花上一两个小时以后,其实吧,我觉得真的没有白读。我明白了一些事,可能那些事我以前知道,但并未意识到,突然,有这么一个人写了出来,我看到了,一下子,真正有点懂得了。 这也许就是成功学这类书籍存在的一个意义,你没有用,也许只是你没有刚好在一个时间段被它启蒙。你是决计不能说这样的书写是没有意义的。每一本书都有一种意义,不论它是否说教,是否启蒙,是否真诚。你需要的是从中发现对你有用的部分。用在自己的生活里去,真的是用在自己的生活里去。我是带着自身的经验去阅读金惟纯的经验的。在我们两个人的经验碰撞中,我理解了更多以前不懂的事。 但阅读这类书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陷入作者自身构建的浮夸风里去,我说是浮夸风,指的是作者一种自以为是,或者说自以为真理的叙述。你一定要有鲁迅的拿来主义,有选择的拿来,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阅读一本书,阅读好这本书。 时间真的很短,它可以一点一点的做出一点东西,但,朋友,人生真的只有一件事,你的那件事是什么呢? 至于我,我这辈子唯一要做好的事可能就是那件事了,如沈从文所说,“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

  麻耶熊猫的《人生只有一件事》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三):#娴娴书单,53/100,听书《人生只有一件事》豆瓣评分8.7

  听的是作者金惟纯与樊登老师的对话,入木三分,有自我修行,家庭教育还有企业修行。 3个有趣的点: 1.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活好了,跟稻盛和夫的《心》梦幻联动了。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两个念头: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我想不想跟你一样。 当你的孩子、同事、下属,想跟你在一起,想跟你一样,不需要你去做什么,他们就会照着你的样子靠近你,整个关系会越来越好。 2.很多人总是失败,是因为他心气很高,觉得自己哪哪都很厉害,也不肯敢承认自己不行。试着去真心忏悔,认识到自己一无是处,找到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并且迫不及待去改变。 就像写文案一样,刚开始为了展示自己很厉害,堆砌词汇,用一些专业术语,读起来牛逼越好。改变初心,意识到写文案就像跟朋友聊天,把话说清楚,发自内心得表达真实想法,打开自己,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别人想要跟你在一起。 3.当你在面临选A还是选B,必须选一个的时候,可以试试站在更高的维度,这样答案就在脚下了。可能有点难理解,举个例子。 你希望你的孩子跟你一样看书,不是去强迫他一定要看多少书,而是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当你做到热爱阅读,并且时不时分享自己学到的好的知识点,他自然而然会希望成为你这样的人。 2个有用的点: 1.人是可以心想事成的,你得修愿力。也就是把一切的不愿意都转换成愿意。因为,你连不想做的事,自己明明可以做的事情,都做了,修来的本领都是自己的。多做多赚,多受多赚,每一次的转变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别人错过了,而你抓住了。 2.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把自己活好。每个人有自己的功课。如果一直热衷于管别人的事,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错,是正确的,这是多大的傲慢。 1个立马可以用的点: 我有个笔记本,每天坐在书桌前我就会写to do list,一项一项划掉,有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件事不做掉。 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这背后是有一个大大的念头,我要去直面这个念头,思考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做,去把它转换成愿意,修炼我的愿力。这样每天都会进步很多,365天365次,不少了。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四):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活好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人生只有一件事》非常受启发,这本书是台湾极具影响力的商业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创始人,被李敖誉为“台湾新闻界第一大才子”金惟纯写的。非常富有哲理的一本书,书中开篇就写到: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活好”除了“活好”,人生没别的事!细细揣摩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你看烈日炎炎下那些劳动人民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努力拼命地挣着血汗钱,还不是想好好的活好;你看那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连路都快走不稳了还不忘锻炼身体,还不是为了好好的多活些时日;你看那躺在病床的病人上为了好好活下去不惜一切代价的治疗化疗.......还有很多很多人都在拼命的努力着,都想把这一生好好的活下去,活好点。

  金惟纯先生写的《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旨在告诉人们人生的一切都是大功课,都必须从头学起。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只有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调整,才能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人生。

  没有人能给你幸福——除了你自已!

  其中读到一篇文颇受启发,文中写到一位名医朋友,整天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家庭,夫妻感情疏离,但他后来决心改变,从“不乱丢袜子”做起,夫妻关系竟然日渐好转,效果惊人。看到这篇文章时让我想起了我和先生的日常生活,先生的臭袜子和臭鞋子我从来没帮先生清洗过,先生是非常自觉的那种人,每天自已洗完澡把一身脏衣服就处理掉从来不会拖到第二天,这种习惯不得不让我非常佩服,一般人上一天班回家冲个热水澡直想懒洋洋的躺着更别说洗自已的衣服。为此我很感激先生对我的体谅与理解,在有孩子后更是能处处帮我分担育儿重担,最起码让我知道夫妻双方彼此的尊重都有,我为家庭所做的一切都被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就像本书中写的名医朋友一样,前期因工作的忙碌未能照顾到家庭,导至夫妻感情疏离,他以为自已整天很累很忙只在乎自已的感受,从未想过妻子的感受,对妻子也疏于照顾,明显会冷落处理家庭关系。从他行为点滴改善后,妻子便能明显感觉到丈夫的改变,妻子为家庭的付出在丈夫眼里被看见夫妻关系的改变。

  本书从头至尾都在强调:人生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只有从头开始“学怎么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事业和人生中遇到的难题——学如何听话,学如何说话,学如何赞美,学如何助人,学如何信任,学如何做小事……

  人生的一切都是大功课,都必须从头学起,只有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调整,才能逐步改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人生。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睡前阅读的书!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五):做好减法,人生就只有一件事

  这个月因为工作的关系,只读了一本书,《人生只有一件事》,说来也是缘分,原本是想读《聊斋》的,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忍不住拿来看看,这一看就是一个月。

  作者金惟纯先生的个人经历也是很有趣、有故事,幼年丧父,母亲将他寄托在邻居老奶奶家,然后坐火车去远方工厂打工,母亲的严苛在作者童年记忆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年后,作者自己幸运的读完大学,出国留学,在他自己的文字里也感恩这份幸运。留学归国后,他成为了《中国时报》的主笔,35岁创办《商业周刊》,历经7年的经营危机,公司扭亏为盈,他成为了传媒巨子。

  财富自由后,作者没有止步于人生闲适阶段,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义工生活。从刷马桶、拖地板到开山种树,这条道路里所遇到的,所改变的,所顿悟的,都写在了这本书里。

  通读下来,会强烈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富足,会了解到作者因何而改变,因何而坚持。他在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也在帮助更多的人走上幸福的道路。

  全书一共10章,前四章主要阐述了看见真实的自己,转动心念,从而做到自我的突破。第5章开始,作者用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从方方面面做好人生这一件事,“活好”。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两段关系让人记忆犹新。第一段是和自己的母亲。幼年丧父,母亲肩负起家庭重担,对于作者的教育是严格残酷的,这样的母子关系在很多家庭都常见。作者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终的理解,他在书中呈现出了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也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歉意,母子关系的不圆满导致了他人生三段不和谐的婚姻经历,而关系的改善也促使他重新理解了婚姻关系。

  第二段是和自己女儿的关系。事业的成功、对子女的关爱使作者不由得想对女儿多说几句,但是女儿并不领情。这样的相处模式,直到有一天,作者耐心听女儿讲了5个小时的内心想法,这个过程他完全是顺着女儿思路来,没有刻意的主导,思想渗透,两个人愉快的结束了这次谈话。让他最高兴的是,虽然他只表达了5分钟的个人看法,但是女儿全部都听进去了。这样的良性互动时第一次。在亲子关系中,学会倾听会带来的正向反馈会远远大于预期。

  这本书中,作者在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经历,在认真自省自己身上存在的我执,在慷慨大方的分享自己视如珍宝的人生经验。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愿意花时间精力向陌生人展示这一切?

  如果你也读了这本书,就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是真的在“活好”这条道路上,践行着自己的理念,而分享,既是对过往的回首总结,也是在召唤更多同频率的人结伴而行。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六):人生修炼之路

  这或许是很多人的问题,但是不一定会有人真的能够参透其中的道理和奥义。

  最近听到一句话,说人来这个世上就是来受苦的。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然后经历几个人生重大的转折性阶段,我们从童年的懵懂,到渐渐清晰,就算明了事理, 也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就算找到了方向,也不一定能坚守下去,就算坚守下去,也不一定能走到最后。

  所以归结到最后,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本《人生只有一件事》给了一个答案,就是“学怎么活”。

  本书作者李惟纯,通过这本书为大家呈现了他过去十年“学怎么活”的心路历程。作者是中国台湾商业财经杂志《商业周刊》的创始人,28岁时出人《中国时报》主笔。30岁去美国研读企业管理。35岁创办《商业周刊》。

  作者用十年的时间学习怎么活,本来以为这是本心灵鸡汤,但是看着看着就会产生一些共鸣,作者不只是空洞地摆一些大道理,而是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摆事实,讲证据的手法为大家讲“大道理”。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我”开始学,让大家首先要看清自己,了解自己。

  就算是活到一定年纪了,你也不一定完全明白自己,但是不用担心,谁不是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呢?

  每天了解一点点,用不了多久就会了解自己的。所以放下执念,找寻生活中的快乐,这样生活才会有乐趣。

  第二部分是做更好的自己。

  我们了解了自己以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就会成为新的课题,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呢?书中说了很多方面,我比较有共鸣的有一点,那就是“我认为”。

  因为职业原因,我可能常常“好为人师”而忽视他人的意见或者建议。而且总是我认为怎么怎么样,更多的关注于自身,而这样就会忽略了身边的人真正想要表达的事情。比如说作者提出了自己对于母亲的一些过往,现在想起来,甚是后悔,他认为如何如何,其实事实却不是他认为的,那么那一刻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到现在已经无处追寻了。

  “听话”的功效。

  人和人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听我的,我就听你的。很多人常常忽视倾听,只会加突出表达自己,往好了说这是一种交流欲望,不好其实就是自私,因为这种人只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跟其他人交流就是为了宣泄自我,突出自我,长此以往谁会喜欢跟这种人交流呢?

  人和人的交流讲究的是“交流”,有来才有往,只是一方面的输出,另一方早晚会赶到厌倦的,最后就只能变成你个人表演,但是台下是否还有观众就未可知了。

  第三部分是修炼的智慧。

  人生就是修炼,想要学会怎么活,就在在研究怎么活的过程中不断的磨练自我。书中分为四章详细说明了这方面的内容,不光是个人的修炼,还有家庭、职场、领导和企业的修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一下。

  人生很长,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希望这本书可以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七):人生的算法,在于学会怎么活

  “人生”是什么呢?“人生就像是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这是电影《阿甘正传》里那个总是一直奔跑的主人公阿甘坐在长椅上,说出的他对人生理解的答案。

  他理解的人生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未知还有它的无常变化。而正是对于这无常变化的人生,我们又该如何去把握自己的人生算法呢?书写《人生只有一件事》的金惟纯先生告诉我们——要“学会怎么活”。

  我们的人生到底包含了什么呢?从外在具有形体的来讲,有我们亲密的亲人、朋友还有拥有的一切物质;而从内化的方面来讲,我们的人生又包含了我们的思维、价值观、能力还有学识。那我们在人生的最终又可以舍弃或者说会失去什么呢?人生的尽头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停止,而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最终会留下什么呢?是我们花费不菲的物品,是我们羁绊深切的家人,还是亲密无间的爱人?都不是,最终留下的伴随着我们生命停止那一刻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心。

  所以人生的算法没有在于不停拥有,不断尝试地最优解法,只在于去真正觉察认识到自己的心,去修炼属于自己的幸福心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学会怎么活,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一件事。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说的是咱们在做学问这件事上要日益精进,每天增加累积一点学识,于垒土处起高楼,于细滴处捐海流,这就是做学问的方法。而在学道这件事上却和做学问大不相同,“为学”是讲究加法,而“为道”则是讲究减法,学道的人要做到“日损”,要每天摒弃去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欲望,这样每天舍弃一点点,最后所有都能放下才是真正懂道。

  而我们要学会怎么活,首先就要认清我们的人生不仅仅应该只做加法,更重要的是学道去做减法,学会放下。金惟纯先生在《人生只有一件事》里写道:“要能放下别人不舍的,提起别人不敢的,才算有作为的人”,因为只有学会了放下,才能够再次提起,很多时候我们想要拥有的或者已经拥有的,也就是提起的东西太多,才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力竭无心,惶惶迷茫。

  时下也越来越多人推行极简生活,讲究的就是生活中的物品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品,脱离对物质的依赖,这样一种对物品的整理方式,又如何不是进行着生活中的另一类减法呢?从生活中的空间的多余,逐步过渡到内心的正念的变化,这才是体会到什么是人生,才学到如何真正按照心意去活。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八):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活好”

  人的一生有很长,需要学会的东西也很多,但是只有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那便是学会如何“活好”自己的人生。

  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便在不断地学习中摸爬滚打,学如何听话,学如何说话,学如何赞美,学如何信任,学如何做小事······学会一切的一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荆棘坎坷。

  然而,如何“活好”成为我们现在的一大难题,金惟纯的《人生只有一件事》将教你如何“活好”自己的人生,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学怎么活”更重要的事。

  对于本书作者称其是一本十年一路走来的“心灵日记”,是作者在事业顺遂,交友广阔,家中无事,生活悠闲的境况下的产物。成功人士似乎都会遇到一段迷茫期,表面春风得意,内心却日渐空虚,于是便会进入一个自我认知,自我提升的境界,反思自己:生而为人,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每当有人问及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会想要回到什么时候?大多数人会想回到朝气蓬勃的时代,而作者恰恰相反,他称:无须重来,此时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光!为什么?因为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懂得了人生只有“活好”这一件事最重要。

  本书共分为3大部分10个章节来向我们阐述怎么活才能将人生“活好”。

  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活好人生,首先要实现自我的认知,看见自己,学会爱自己,你可以和别人不同,但你不必为此而介怀。

  第二部分便是实现自我的突破,做更好的自己。学会如何放下,开启高效能人生,学习各种需要学习的,朝着学活好努力。

  第三部分则是针对家庭职场及领导、企业的一些修炼。这一部分面向的是外在,而非个人内在的修炼,但是这部分却是检验一个人内在修炼成果的途径,同样也是一个人想要活好最难的过程。

  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别的事?忙别的事,都是庸人自扰。

  作者在本书中始终以此理念贯穿全书,强调人生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想要活好,便要从头学起,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实现自我认知,才能逐步改善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

  《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看似鸡汤,实则干货满满。它或许可以带你认识自己的人生,引导你的人生走向转折点,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态度,换一个新的自己。只要你愿意改变,就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走上一条活好人生的道路。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九):怕麻烦反而更麻烦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有的事儿特别不愿意去做,觉得太麻烦了,心情也不好了,就是觉得这么麻烦繁琐的事儿,为什么我非要干呢?于是就耗着时间,到了不得不干的时候,自己简直心烦到了极点了。

  很多时候,事情确实是比较麻烦,甚至好像一团乱麻,择都择不开,乱糟糟的实在是影响心情。记得十年前,我们公司有个项目要结束了,结束的时候需要统计剩余的原材料和成品的价值,但是大家都知道,价格是归财务管理,材料是归库房管,要把数量和价格合并到一个表格里,也许对于几个或者几十个数据可以一一核对,但是对于以千位计的数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

  《人生只有一件事》中的作者关于麻烦有这么一段话:

  当事情发生,负面情绪由内而生,头脑立刻给它贴上“麻烦”标签,开始启动麻烦处置反映模式,当然是越麻木越烦躁,麻烦一再重演,正是无意识和逃避的结果,人生就在不间断中停滞,虚耗和错过。

  越是怕麻烦,麻烦越是找上门,最后不但什么都没做,反而让自己产生了很多的负面情绪。可是那能怎么办呢?

  畏难情绪其实谁都有,但是如果因为觉得麻烦就停滞了,倒不如早点啃下这个硬骨头,也许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当时这个统计的工作做起来确实是不太容易,既要分类,又要逐一地核对,还要抽查一下自己统计的是不是有出入,有没有同一个材料不同名称的,或者价格后来变更过,变动的时间之后又产生了多少数量。材料打包之后的体积,预计需要运输的费用等等。分门别类的列出来其实是不那么容易,但是一点一点地分成很多小的任务去做也不是不能完成的一件事儿。

  金惟纯先生十年来一直在思考,“生而为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作者讲述了关于人生,关于职场,关于为人处世的一些自己的理解。

  如果把生活归结为一件事儿,那就是如何活着。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虽然影响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却可以从自身出发,想想如何应对这些事情。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焦虑,但焦虑产生的原因,是有个让你焦虑的理由,焦虑的原因不在于外部,而在于自己,如何面对焦虑情绪,和处境无关,而是只与自己有关。

  事情有时候其实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放下负面的情绪,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不那么难了。

  《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十):自序:学怎么活

  本书完整呈现了我过去十年“学怎么活”的心路历程。

  先交代一下缘起。大约十几年前,我进入了世俗定义的“人生巅峰”和“超级舒适圈”。当时的我,事业顺遂,交游广阔,家中无事,生活悠闲。随兴所至,常骑着自己养的马驰骋大地,驾滑翔机御风而行,着潜水装和鱼群共舞。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表面春风得意,内心却日渐空虚。我开始问自己:“生而为人,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带着这个问题,我遍搜典籍,请教高人,折腾了几年,最后终于浮现出一句话:“我是来学怎么活的!”在这句话变得不容忽视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放下自己创办的事业,走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十年,前七年我主要在做义工,从业余做到全职,从中国台湾做到全世界,从刷马桶、拖地板到开山种树、从当服务学员到当讲师,无所不做。最近三年,我开办了自己的“学怎么活”相关课程,分享人生心得,与有缘人一起同行。这本书,就是这十年一路走来的“心灵日记”。

  大家一定很好奇,学了十年“怎么活”,我如今到底活成什么样了?我觉得最能代表我此刻生命状态的,莫过于下面这则小故事。

  一只小蚂蚁在沙漠里赶路,遇到一位师父。师父问他:“为何匆匆?”小蚂蚁说:“我要去朝圣。”师父哈哈大笑说:“圣城那么远,你走得这么慢,生命又这么短,怎么可能到圣城?”小蚂蚁说:“没关系,只要能死在朝圣的路上,我就无比幸福!”

  的确,小蚂蚁不知道圣城有多远、能不能走到、到了以后会怎样……但为什么还坚持要去朝圣呢?我认为,答案可能只有一个:因为它现在已经很幸福,自从走上这条路,就越来越幸福!

  这就是此时此刻的我。

  现在的我,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这么说吧,如果有人问我:“假设人生可以重来,你想回到什么时候?”过去的我,会认真考虑,要回到二十几岁还是三十几岁;现在的我,无须考虑便能斩钉截铁地回答:无须重来,此时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光!

  此时此刻的我,真有这么好吗?当然未必。头发自然稀疏许多,体能也无法与过去相比;生活及个性上,有不少毛病依然存在;在各种关系上,仍然不能让人满意;按照一般社会标准,言行的瑕疵还有很多(这些都有许多人证),甚至我仍对自己不甚满意。

  那又为什么说:此时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光呢?主要是因为,我如今更能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接受发生的一切。因为接受,所以自在、臣服,因而感恩、乐于分享和付出,并在其中不断超越自我,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生风景……这一切,让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并让我感到幸福,这是过去所不曾有的。所以,我才会像朝圣的小蚂蚁,笃定地走在这条路上,无怨无悔。“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需要问,是全然活过了,自然就知道。

  过去十年,我在这条路上看见无数前人的足迹,因此知道,这条路是为所有人准备的;一路上我也看到自己改变的痕迹,因此相信,这条路是每个人都不该错过的。既然像我这样顽劣的人,仍因有缘走上这条路而感到幸福,我相信大家都可以。

  走上这条路,也引导我的人生来到转折点:如今的我,在命运的安排下,成为一个分享人生的老师。正如年轻时投身媒体,后来创业成为经营者一样,这次我变成了老师。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人生的偶然、自然和必然。我还记得自己真正成为老师的那一刻:大约三年前,看到学员在课程中的变化,听到学员分享转变的心路历程,有那么一个时刻,我清晰地感受到内在的声音告诉自己,这就是我此后人生唯一要做的事情!那一刻,我真正成了一名老师。

  如今我每天在做的事,就是陪伴和见证别人生命的转变,并且让自己同步前进。尝过这种人间至乐,就不会再想做别的事了。无怪乎孔夫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我如今完全理解他在说什么。

  有必要提醒一下:走上这条路,大家不必像我一样,非要换一个领域或换一种角色。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态度,换一个新的自己。无论你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无论你从事哪种行业,只要愿意,就可以直接上路,而且越早越好。不要像我,走了那么多弯路,一大把年纪才上路。在当今的时代,独自走这条路不容易,结伴同行,当然更幸福!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只能说,感谢我此生有缘相见的每一个人,你们若不是滋养了我,就一定是启发了我,这当中当然包括正在读这本书、即将改变的你!感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