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小椅子哭泣
一天,椅子兄弟们在聊天。听到椅子一特别不开心地说:“唉,我真的很不开心,我的主人天天都是站起来随手一推就走,从来都不把我放到我的位置上,看着乱糟糟的,真烦人。”椅子二说:“快别伤心了,我也就比你强了一点儿,我的主人经常走了几步后想起来没把我摆好,但是会立刻回来把我摆好的。”椅子三却很开心,它说:“我的小主人呀特别的好,每次站起来都会把我推到桌子下边,我就可以美美地睡一觉啦!”同样都是椅子,为什么命运却如此不同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都遇到了什么事情吧!

椅子三的主人是一个自理能力特别强的女孩儿,她总能把自己的东西摆的井井有条。而且班级常规都能记在心里,并按照要求去做,用完的东西都能物归原处。每次离开座位,她都会把椅子轻轻地推到桌子下边,直到下次再去坐椅子的时候,才会搬出来,所以小椅子可以休息一会儿。因此,小椅子也特别开心。
再来看看椅子二的主人,一天小主人吃完饭后,端着碗就站了起来,离开了座位,我正想提醒他把椅子推到桌子下边的时候,发现小主人走了一半又回来了,原来是要去摆小椅子。他不是不知道,可能一激动就忘了,还好他又想起来了。后来我再也没有发现过这种情况,孩子每次也是离开座位就会摆好椅子,所以小椅子很开心能有这样好习惯的小主人。
椅子一就不一样了,经常都很不开心,甚至自己在偷偷哭泣。因为它说它都不知道它的位置在哪儿,小主人每次离开座位都是猛地推它一把,有时候甚至推到很远,它很疼,很难过。这把椅子的小主人,其实什么道理都明白,就是不用心,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由散漫,东西乱扔乱放,不注意分类整理,所以做事情也不认真,就连一把椅子都不能好好推到桌子下边。所以小椅子经常都很伤心,它觉得别的小椅子都在嘲笑它是一把流浪椅子,没有家。
从三把椅子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三种小主人:习惯很好,习惯好,习惯不太好。习惯反映出了一个孩子的素养,有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很用心,老师提的要求也能够照着去做,并且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特别好。而有的孩子,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没有养成好习惯的意识,每次都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种孩子适应能力会稍微差一点,各方面能力相对也就弱了一点。
如果不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今天是小椅子哭,可能明天就是椅子主人要哭了。为了不让小椅子哭泣,也不让主人哭泣,那就努力养成好习惯吧,首先从学会摆椅子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