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稻草人》,在童话里看见人间百态
说起童话,我们往往最先想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一系列西方作家创作的童话故事集,想到遇见王子的灰姑娘、变成天鹅的丑小鸭,还有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
童话,仿佛总在为我们建构脱离现实的美好。这样的美好,让我们想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成为美好的获得者。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我想,我们的孩子们不应该只看结局美好的童话,或者说,将悲剧摒除在外的童话。他们还应该看一些黑暗的童话,看一看人世间的悲痛和残缺。
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一书,收录了包括《稻草人》《小白船》《富翁》在内的26篇童话,其中有美好、正向的故事,也有黑暗、悲情的故事,或许可以成为孩子们假期的精神粮库。
先生笔下的故事有丰富的想象力,又充满现实色彩:《稻草人》展现出凄苦与无奈、《小白船》描绘了纯真和善良、《一粒种子》诉说着人的功利与质朴……
这些故事能够启迪孩子们了解、关心身边的事,体味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这是一本有丰富人生道理的书
在《生态写作课》中有一节课,叫“创造你的童话王国”。其中,蜻蜓老师就讲到了写好童话的一大要点——要有教育人的目的。
《稻草人》童话集就很有教育人的效果。它并不像寓言那样为了说道理而去讲故事,它只是讲故事,但我们却能从故事里读到社会和人的千百种面貌。
譬如短篇童话《稻草人》,讲述的是一个稻草人站在田野里看到它身边的人们的疾苦生活,想帮助却无能为力,最终倒在田野上的故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孤寡老太,它没办法告诉主人庄稼上有虫子,眼看害虫吃光了稻子,老太太的辛苦又白费了;它看到夜里有一位母亲带着生病的孩子来捕鱼,孩子想喝口茶却喝不到;它看到一个女子因为悲惨的生活而跳河自杀……
这个故事非常“黑暗”,因为故事中,稻草人所见的多是人间疾苦。可是,作为成人,我们知道这些黑暗面有多真实。孩子们有权利了解这个社会真实的样子,了解世界并不只是他们看到、感受到的那样单纯。
这是一本有丰富想象力的书
好的童话故事,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基础。能够注意到一样别人不太关注的东西,或是把一样每个人都知道的事物想象成别人想不到的事物,故事便因此诞生,并且富有新意。
《稻草人》童话集中的不少故事都给人以这样的感受。譬如《蚕与蚂蚁》,叶圣陶先生赋予蚕和蚂蚁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看到蚕不想吃桑叶吐丝(即不想工作)是正当的,因为它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人类做嫁衣;而蚂蚁辛勤劳作为自己(即热爱工作)也是正当的,因为它们分工明确、努力工作,让群体获益。
蚂蚁和蚕都是我们熟知的事物,我们知道蚂蚁勤劳,也知道蚕勤劳,但很少有人会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还让它们去思考工作的意义。这一点十分新奇。
叶圣陶先生就想到了,他让蚂蚁和蚕之间发生交集,并且把人对工作的思考与态度融合到这两种动物身上,给我们以启发。
这是一本能学多种写作技巧的书
想要把一个好的故事框架填充成一个完整的吸引人的故事,少不了要用到一些技巧。像我们常常提及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还有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都可以给我们的故事增色添彩。
学习英语时,我们常说要多读,增加语感。学习写作也是一样,多看、多读,在模仿中掌握遣词造句的能力。
“比喻”举例:沙,沙,沙,像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
“拟人”举例:含苞的玫瑰开放了,仿佛从睡梦中醒过来。
“外貌描写”举例:蓬乱的苍白的头发盖没了额角和眉毛;两颗眼珠藏在低陷的眼眶里,放出暗淡的光;脸上的皮肤皱得厉害,颜色跟古铜一样。从破烂的衣领里,可以看见他的项颈,脉络突出,很像古老的柏树干。
“动作描写”举例:皇帝非常高兴,嘴张开,就一口喝下去。也许喝得太急了,一声咳嗽,喷出很多酒,落在胸膛上。
阅读建议
《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里面的故事不仅有儿童的童真,也有成人的悲哀。
有些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在理解上会有点吃力,因此,建议小学4年级及以上的孩子阅读本书。家长们可以陪同阅读,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