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摘抄

2021-08-21 00:12: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摘抄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是一本由[美] 玛丽亚·康妮科娃 / Maria Konnikova著作,后浪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一):一本最科学详尽的防骗指南。

  作为傻白甜的狮子座,看到这本书是一定要买回家的。。。

  这本书虽然是美国人写的,但真的全世界通用,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写作初衷,本书通过大大小小的骗局实例,科学的分析了为什么骗子会屡屡得逞,为什么有时那些看起来很蠢的骗局受骗者却是所谓的聪明人?书的内容很实用,受教很多。

  说到大大小小的骗局实例,这本书写的太多了,而且都是真实发生的,第一个故事就很绝,讲了冒牌医生在大海上诊断19个人创造医学奇迹的事件,读完简直令人惊叹,我还去查了相关的资料,只能说想成为骗子胆大是必须的。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情侣相处中PUA实际上也是一种普遍的骗局,骗子利用简单的谎言和甜美的话语交织给对方创造一场白日梦,令对方沉迷在梦幻泡沫中不能自拔后,再疯狂打压刺激对方,从而达到操控对方的目的,很多可疑的信号其实早就出现,但却很难解脱从而发生悲剧。

  绝大多数骗局都利用了人们想要获取更好人生的心理,利用了“希望”,让人们感受到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人,产生对骗子的信赖而成功,因此在这点上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总有人说被骗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能从中得到一些教训,但我们还是应该多读书,少被骗哈哈!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二):多项心理研究表明:骗子都是利用这些bug,达到目的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因为骗子掌握了我们不知道的知识,他们比我们更努力,比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心理上的漏洞。 玛丽亚·康妮科娃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福尔摩斯思考术》的作者,为《科学美国人》撰写心理学专栏,在《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观察家报》等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 由她编写的《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向我们揭示了骗子的手段,原来骗子利用的就是心理学知识,一步一步把我们引入坑。

  曝光效应 即熟悉会导致好感产生,而好感会给料敌机先的成功带来关键的信息。一回生,两回熟,面对接触过的事情,我们处理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曾获诺贝尔奖的动物学家康拉德·劳伦兹曾做过一项实验:一只乌鸦在接触任何陌生物体时都会立即逃离,无论这种物体是摄像机、毛绒玩具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但在几小时后,反复接触后,乌鸦会开始接近物体。婴儿也有同样的反应。一项早期研究发现,婴儿在首次听到某种声音时会哭闹。但在第四次听到这种声音后,他们就会开始表现好奇。和许多适应性倾向一样,我们对反复接触的陌生事物的反应实在太容易被操控了。 “登门槛”策略 如果一个人已经同意了一项较小的请求,那么这个人就会更愿意同意而非拒绝一个较大的请求。后来发现,即使发起第二个请求的人不是同一个人,这招仍然有效。这也是骗子往往团伙作案的原因之一,有人充当下套者,去提出第一个请求,用上说服技巧,然后登场的是第一个人的同伙,这是团伙的第二个成员,这次提出的才是真正的请求。这时,你已经处于一种付出的情绪中,比起从未接受第一个请求的状态,你会变得更容易上当受骗。 预期同化效应 预期一旦形成,我们的认知系统就不愿去修改或替换它们。我们不会完全忽略新的信息--那样就太不识时务,也太愚蠢了--但我们会更偏向于自己已经认定的想法。预期同化效应,也就是去同化新信息,使之符合固有看法,而不是去转变那些看法本身。 沉没成本谬论 它让我们有一种持续的、强烈的意愿,去相信那些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事情,只因我们已经对这些事投入了太多资源。从理论上讲,我们应该只关心新增的投入,那些已经投入的东西不再重要,不管是时间、金钱、精力还是别的什么,都追不回来了。只有在有新证据证明这些投入有价值的情况下,我们才应该坚持下去。 我们对一件事的投入越多、越长,沉没成本就越可能会蒙蔽我们的理智和知觉。并不是我们忽视了危险信号,而是这些信号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也许它们就在我们眼前,但我们真的看不到任何危险。

  禀赋效应 我们的行为、思想、财产和信念是属于我们的,因此,它们就会在我们对其进行投入后焕发出一种此前不曾有过的光彩。沉没成本谬论会让我们讨厌发现问题,并不愿离开自己选择的道路。而禀赋效应则会夸大现状--也就是我们已经在做的事--让它们拥有过分积极的光明色彩。它会让我们更想保持现状。 赌徒谬误 这一名称来源于概率的圣殿--赌场。一名赌徒输了一局,然后又输了一局,紧接着又输了一局,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呢?为什么不及时止损,抽身而去?我们倾向于相信,概率会起到补偿作用。如果掷硬币时连续八次背面朝上,我们会认为第九次肯定改正面朝上了。对我们来说,很难认识到概率是不在乎时机的,概率不在乎我们想什么,不在乎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每个事件对于之前的事件都是完全独立的,对它之后的事件也不会起到任何影响。尽管如此,赌徒仍然坚信下次一定会走运。 从建立好感开始,然后提出较小的请求,再提出较大的请求。与我们建立联系,然后引诱我们付出,并让我们坚信自己是对的,不去怀疑他的用心。最后,即便发现端倪,也会因为不愿相信被骗,而固执地帮助骗子。 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不少,提前知道有利于预防这类事情的发生。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三):被骗可能是人类通病

  人之所以被骗,是因为有欲望和需求。“欲望”是一个重要的东西,也是人心里的一个弱点,在玛丽亚·康妮科娃的书本《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中,她以动人的故事描绘出了人为什么会受骗。

  人,只能被自己相信的东西骗到,就是说,一个人不相信一夜暴富这个事,那么这个事就不可能骗到他的钱,哪怕网上有一大半的人都在说这个事,他也不会信。一个人不相信女人可以通过嫁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就不会被一些突然出现的“富二代”骗到,因为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她知道“富二代”不是傻子,她知道自己的条件配不上“富二代”。

  世界上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骗局,杀猪盘、仙人跳,撕钱角、鬼点钞,专家荐股、微信卖茶庞氏骗局、古董造假,非法传销、富婆代孕,可谓是传统骗局改头换面、新型骗局层出不穷,而这所有的骗局,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利用了我们心理上的弱点。因为那些被我们视为毒药的,他们其实却从中尝到了甜,这种前所未有的甜,让他们饮鸩止渴却甘之若饴。无论是被骗的人性格贪婪还是单纯,在完全清醒前,毫无疑问,他/她沉浸在飘渺的快乐中,所以才能甘心情愿。

  为什么人容易受骗?因为啊,我们还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就会是那个幸运儿。中奖信息中诱人的几十万、几百万好像就应该砸在他们头上,好像点进去不用努力,就能走到人生巅峰;他们不想健身锻炼,健康饮食,却在老了各种毛病找上门的时候,以为靠着那些上万的保健品(某茅药酒)就能奇迹般的还上年轻时候欠下身体的债;他们看不上通过正规途径只赚取5%的正当利益,想着以小博大;他们不愿真的进入社会依靠自己能力奋斗,却想着完成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我曾经很深入的和女友聊过,为什么会上当的原因。女友一句话就已经把我说的体无完肤,她说你就是凡事都想走捷径,不想踏踏实实的去走那些想要成功就注定要走的路。是啊,有谁不想一步登天呢,又有谁会舍近求远呢?世界上不是没有幸运的人,只是请不要相信自己的幸运就停下自己前进努力的步伐,你不复习知识是不会自己走进你的脑子的,你不努力幸运想拉你一把的时候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所以那些骗局,那些投机取巧,只有在你相信自身努力的情况下,才能成为你眼中的“假得要命”,而不是幸运从天降。茶余饭后,和女友唠嗑,聊到过去那些经历。生为凡夫俗子,几乎很少见到不栽坑的人生,更有趣的是,那些栽过的坑好像不足为鉴,竟有不少重复栽同样坑的人。源于以前同事给我讲的一个故事。网赚嘛,群里经常转发的那些广告消息,但有人把它奉为宝典,因为尝到了甜头。一开始出于好奇,跟着吹得天花乱坠的老师们下了一点点注,估计就个一两块,类似于博彩类,猜数字号码,猜大小,没想到竟然中了,还翻了不只一倍。因而可能冒出两个念头,一是我运气太好了,二是跟着老师投注还是有点靠谱的。那再继续玩玩试试吧,投地比原来稍微大一点。哇,怎么又中了,我是上天的幸运儿么?那是很容易上瘾的,尤其对于生活条件不富裕的,甜头不可能不在意。只有挫败感的事谁会去上瘾?慢慢信任依赖上这个模式,开始投大注,一夜偶然赚个几万的事竟也发生过。那个同事的朋友便是,万分的激动欣喜,分享给亲朋好友们入账的截图,呼唤大家一起上,一起走向轻松致富的道路,仿佛找到了人生的宝典秘籍,在灰暗中找到了光明似的。但有赢自然有输,赢过的钱翻倍赔进去了,怎么办?再来,我不信邪,我一定能赢回来。我明明那么开挂的赢过,下的注更大了,输得也更多了,借债,贷款,无所谓的,人生敢于冒险才配拥有繁华,失去的我一定可以翻倍赢过来,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怎么甘心放手?拥有过的让我欢喜的一切,如何甘心是一场梦?结果很简单,我的同事在他万般恳求下,借给他的两千一去不返,背着百万贷款被人追债逃之夭夭,杳无音讯。这样的例子离我们遥远吗?应该也不算少。

  如何防止被骗,我们要记住,对于陌生人的行骗,做到不信任,控制贪念,不抱赌徒心理,减少同情的同时加以辨别,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不那么容易被骗了。

  对于身边熟悉的人行骗,则需要自身的去辨别能力,俗话说“人心隔肚皮”,这些是别人难以帮到他人的,所以这个主要还是靠自己。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四):吴签的演技那么烂,为什么骗到那么多姑娘?

  【一】如何识别骗子?

  魔术是一种有意的,自愿的骗局。骗子的类型多种多样,不能从外形和固有偏见去识别。要从人性的底层,去分析,人为什么会骗人,会受骗?

  1,心理

  无论使用的手段或者伪装,所有的骗子都有共同的核心,那就是操纵他人的信任,骗子不会被告发,甚至不会被调查,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最基本的信念是错误的,不管我们面对的是庞氏骗局或者杜撰出来的数据,伪造的艺术品,对历史的扭曲,在根本的心理层面上,所有这些都是信任的问题。

  2,条件

  从骗子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认受害者的身份,他是谁?他想要什么?我要如何利用它的欲望得到我想要的东西,这就建立了共情关系。在实施计划启动骗局之前,一定要先建立感情基础,在此之后骗子才能吸引对方进入自己的逻辑,并将其自己说服。

  然后再给出数据,引导他去向这个方向思考,骗局已经带来了真正的利益,此时落入圈套的人无法脱身。到了产生怀疑的时候,受害者只能用情感和实际行动方面付出更多,来确定自己不是被骗甚至会加深参与骗局的程度,这时事情已经开始变得糟糕了,当受害者彻底被骗的一无分文或者没有利用价值时,还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骗子甚至不用说服受害者,受害者也会选择保持沉默,毕竟是我们自己骗了自己。

  3,天生

  这个基于不可抗拒的普遍人类的需求,关于信仰,人们需要去相信那些能给生命带来意义的事情,去相信那些,能够让我们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感到确定的事情。

  真正的欺诈游戏依赖的是人们对奇迹的渴望,是人心中对非同反响,更具意义的时刻,无尽的向往。

  【二】骗子的套路有哪些?

  料敌机先

  动之以情

  请君入瓮

  完美故事

  取信于人

  欲擒故纵

  得寸进尺

  【三】遇到骗子怎么办?

  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

  毕竟我们自己骗自己才是最有效的。人们常听说一句话,如果有些事看上去太好,完美的不像真的,那么可能就是假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又产生了侥幸心理。

  及时止损,提高意识。

  骗钱,骗炮,骗炮,骗子交给法律,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是必备能力。

  【一个有趣的小测试】

  字母Q,你写的时候,小尾巴是向左还是向右?

  可以测试出,你是否有潜力成为一个骗子?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原书29页,有答案的解释。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五):为什么高智商的人也会被骗?大多数是“优越性错觉”在作怪

  在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玛丽亚.康妮科娃的书籍《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一书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14年,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做出了一件几乎史无前例的事情:

  开除终身教授保罗.弗兰普顿。

  事情是这样的,弗兰普顿当时已经68岁了,因为离婚,所以一个人居住。

  虽然他是一名理论粒子物理学家,但他还是遭遇了一场看上去很不合理的诈骗。

  想要拥有爱情的弗兰普顿在婚恋网上认识了一个名模,名叫丹妮丝.米兰妮。

  她只有32岁,比教授小了接近40岁,而且,这位名模还曾经获得过世界比基尼小 姐的桂冠。

  按理来说,这样的两个人应该是没有交集的,至少,这样一个女子,很难会去爱上一个大自己四十岁的人。

  但是弗兰普顿觉得这是合理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所以他一头扎进了这条爱河。

  甚至还和对方约好,去国外见面。

  然而,当他飞到国外的时候,却只等到了对方的电话,对方说因为要去另一个地方拍照片,所以想要教授帮忙带着箱子去看她。

  教授同意了,却没有想到,问题就在这个箱子里,看上去空空的箱子,内有乾坤,里面所藏的东西也把教授送进了监狱。

  直到这个时候,教授也没有觉得这是一场骗局,还为对方开脱,并觉得自己是无辜的,但两个人所谈话题并不能证明教授是无辜的。

  于是,他没有如愿得到爱情,却让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么明显的问题,作为一个有文化的教授,怎么就不明白呢?

  其实,这就是“优越性错觉”在作怪。

  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一书中,作者这样解释“优越性错觉”: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相信自己是非凡的。”

  就如这位教授,尽管各种情况都表明,这件事并不符合常理,但他依然会觉得,自己如此特别,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就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呢?

  这便是为什么有些看上去高智商的人,也会容易上当的原因。

  越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越自信自己不会上当的人,越容易上当受骗。

  因为在我们的认知均有偏见,所以我们常常会想办法让事件变得合理,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到能证明我们没有受骗的证据上,忽略可以证明我们受骗了的证据。

  如之前有一位同事,她被有妇之夫所欺骗,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她心中有所怀疑,但依然选择了相信对方,并且把对方在自己面前不敢接的电话,解读为是对自己的“尊重”。

  还有对方在节假日的消失,她也在内心相信,对方是在忙工作,或者是在陪父母,不管是辛勤工作的形象还是孝顺的形象,都让她觉得自己爱的人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直到对方的妻子站在她的面前,她才相信对方欺骗了自己,但却又陷入另一种情绪中:

  “我这么优秀,他一定是太爱我,所以才骗我的。”

  这样的认知偏差,也是导致当局者迷的重要因素。

  都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接受父母的普通,第二次是接受自己的普通,第三次是接受伴侣的普通。

  这样的三次,对我们来说,都如同一种割裂,是很难的事情。

  尤其是和自己的和解,最为痛苦。

  从家庭到学校,我们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运动好的人,比如爱看书的人,不管是哪一点,都会让自己产生优越错觉,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是独一无二的。

  基于这样的心理,面对显而易见的骗局,也会存在侥幸心理:我如此与众不同,他又怎么会骗我呢?

  所以,很多看似简单的骗局,却让很多出众的人一头扎下去,付出代价。

  所以,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认清这一现实的过程。

  我们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白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并不是特别的存在,有了这样的认知,才不会在感情和生活、工作中意气用事。

  比如明明知道对方的情绪不稳定,是一个会动手的人,却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对方一定不会对自己动手。

  然而时间却会告诉答案,你并不是特别的一个。

  所以,天真的人,总是会做出冲动的选择,而成熟的、看清自己的人,能够做出相对理智的选择。

  经年流逝,愿我们都能放下“优越感偏差”,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六):骗局这么多,高智商人群也没法完全躲过,那我们究竟为什么会受骗?

  道路上的标语,不断循环播放宣传片的电子屏幕,街边的宣传广告,不少都与防诈骗有关。为了避免我们上当受骗,也是操碎了心。

  但层出不穷的“杀猪盘”,电信和网络诈骗不仅屡禁不止,还甚至一度升级加剧。不少受害人损失连连,受害者范围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孩子到上了年纪的老人,可能都曾在这旋涡之中。

  这些受害者们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是否有一类人群更容易受骗?

  同样的道理,这些骗子是否也会有某些相似之处?

  我们被骗了一次,为什么仍然有可能第二次掉入同样的陷阱?

  这部由心理学博士玛利亚·康妮科娃撰写的《我们为什么会受骗》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和心理学术语告诉了我们一些真相。

  一、欺诈游戏的内在逻辑顺序

  从宏观角度出发,作者告诉我们:从骗子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认受害者的身份(料敌机先):他是谁,他想要什么,我要如何利用他的期望得到我想要的东西?这就需要建立共情关系(动之以情):在实施计划,启动骗局之前,一定要先建立感情基础。在此之后,骗子才能吸引对方进入自己的逻辑,并将其说服(请君入瓮):实施方案(完美故事),拿出证据,引导思考,所有这些都是按照对受害者有利的方式设计的(取信于人)。这时,骗局已经带来了真正的利益。此时,受害者越是挣扎,就越难以从圈套中脱身(欲擒故纵)。到了产生疑心的时候,受害者已经在情感和实际行动方面付出太多,会开始自己欺骗自己。受害者甚至会加深参会骗局的程度,即使事情已经开始不妙(得寸),因此,当受害者被彻底骗得身无分文时(进尺),还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般结果。骗子甚至不用说服受害者不要声张(逃之夭夭和斩草除根),受害者很可能自己就保持沉默了。毕竟,我们自己骗自己才是最有效的。

  这完美还原了债务缠身的赌徒如何一步一步越陷越深,这时候总有一个“好心人”愿意提供一点小小的支持,然后受害者第一把总是赢的,有了这个甜头之后,越来越深陷其中,等缓过神来的时候,只剩下更加严重的经济状况了。

  二、骗子和受害者有某种特定的画像吗?

  有数据显示,同时根据我们的刻板印象,会认为说谎的人有这样一些特征,回避注视,神态紧张,前言不搭后语等等,我们也会认为总有一些征兆让我们分辨出来。但一位研究欺诈行为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些认识的正确性无法被证实,能够长期存在只是因为他们符合我们对说谎者表现的预期。我们希望他们感到羞耻,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有这种感觉,也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把这种感觉完美地隐藏起来。

  同样地,我们总是认为,容易受骗的人有一些鲜明特征,容易上当,对他人天生信任、耽于幻想与贪婪,不太聪明,受教育程度较低,较为贫穷,容易冲动,知识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较低。老奶奶也总比年轻人好骗,但这些看法都是正确的吗?

  真相是,在判断哪些人容易受骗时,寻求其个性上的共同点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起作用的因素之一是环境:关键不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而在于你的生活当时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如果你正巧感到孤独或是无助,那么你就相对容易受骗。

  杀猪盘,被PUA的受害者们都是因为处在某个脆弱敏感的阶段里,成为了这些罪大恶极的施害人的“猎物”,受到了金钱和情感的双重损失。

  三、在骗局里的我们为什么会意识到不对后仍然选择继续?

  骗子无论水平高低,都会给我们一些意义。我们会受骗,是因为我们相信,如果骗子描述的一切真的实现,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目标、价值和方向。

  从信仰的角度上解读,信仰给我们希望,如果我们总是怀疑一切,总是吝于付出信任,总是不愿接受各种可能性,我们也就陷入了绝望。

  宗教的世界里总是出现骗局也正是这个原因。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就通过电影进行了解读某些信仰,甚至是一块石头都成为了牟利的工具。

  另外,是因为我们的乐观心态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对骗局的执念。在取信于人这一章节中,解释了“积极偏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天生就会把事情想得太过于乐观,就算在那些我们无力控制的事上也是如此。

  来自我们周围环境的信息出现后,我们会关注正面信息,并倾向于隔离并忽视负面信息。我们不仅会对骗局产生积极性错觉,对骗子本身也会产生这种错觉。一旦我们开始信任某个人,认为一切都万无一失,就会相信,因为这个人直到现在都是诚实可靠的——只有我们这样想——那么他在未来也必然诚实可靠的。

  可是,后期的真实情况是,他会损失自己的钱。但如果他的投资是可靠的,又怎么会损失呢?那不过是一场意外。要改变这种霉运,最好就是再追加一点赌注。这正是骗子在“欲擒故纵”这一步利用的心理。

  原因在于——我们倾向于相信,概率会起到补偿作用。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这本书用严密的逻辑结构阐述了骗子行骗的整个闭环过程,并且详细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了每个阶段受害者的心理状况和骗子是如何利用这些他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一步一步诱导成功,配合了丰富的案例和人物故事。

  关于骗子行骗的一切,你都可以通过这本书有所启发。

  更重要的是,知道了骗局进展的过程,我们从中能够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理清自己的思路,甄别信息,除了感性的第一判断,我们更要理性思考,不随意受骗于那些似乎看起来可靠的人。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七):了解骗局的底层逻辑,保持警醒,理性追星

  文|弥小木

  大家好,我是弥小木,爱阅读的二胎妈妈。

  有小学生在网上看到,可以加明星助理,领取偶像签名照的信息。出于对偶像的喜爱,这位小学生加了联系方式,付款后,对方却说因为他的操作,导致账户被冻结,要继续转账才可以,不然就要打官司,让孩子坐牢。要是家长也知道了,那么全家都要坐牢。

  结果呢?这位小学生被吓到了,拿着爸爸手机,给骗子转了8千元,还不够,继续拿妈妈手机转账时,才被妈妈发现报警。

  看起来比较明显的骗局,孩子们并不一定能识别。如何在追星的途中不被骗?有千奇百怪的骗术、套路。但是背后的底层逻辑与心理因素,却是相通的。这些内容,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都有详细的介绍。

  作为一名妈妈,平日里有相关的新闻出来,都会和孩子们聊一聊,但这远远不够。比起纯粹地分享新闻,如果能和孩子深入聊聊,骗局的底层逻辑,或许来得更有价值一些。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是美国心理学博士玛丽亚‧康妮科娃,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各种骗局,分析骗局之间的共同点。

  骗子通常会用两种方式,来建立他们的权威:知识和身份。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里提到一个,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一个没有学历的人,忽然对教书有了兴趣,他开始伪造自己的学历。因为这份伪造的学历,他居然成为了一名初中老师,之后不断“提高”,成为大学老师、大学教授,最后在他人的拆穿下,才结束了“教授”的生涯。

  其实,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当时的学校一查就能查出他的学历背景,却没有去查真伪,而为他后来的求职,增加了背书。因为,后面的学校,都愿意直接相信,求职人曾经履历的真实性。

  开头提到的小学生受骗的事件,一开始那名小学生相信对方是偶像助理,是对“身份”的一种认同,后来受骗则对会坐牢,产生了害怕恐惧的心理。

  知识、身份,是骗子建立权威的方式之一。一旦成功建立了“信任”,骗局也就开始了。

  看《我们为什么会受骗》里 ,那些或有名或不知名的骗局,会发现所有的骗局,都在讲故事。

  娱乐圈时不时会有人设崩塌的新闻出来,然而在他们的留言下面,会发现某些少年,依然追捧着心中的偶像。他们更愿意去相信,所塑造出来的人物。自己眼中“优秀”的偶像,哪怕有明摆着的事实表明,所追寻的“偶像”,并非“优秀”,也依然坚定地,参加各种支持活动。

  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有一位被媒体称之为“当代贝多芬”的音乐奇才佐村河内守。在35岁那一年,佐村河内守说因为疾病,丧失了听力。然而这一场疾病,并没有打消他创作的热情。在后来的岁月里,佐村河内守成了日本有名的作曲家。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2014年的时候,佐村河内守却做出了一份雇用枪手的声明。在声明中,佐村河内守承认,自己从1996年开始就已经雇佣枪手。

  后来人们才发现,在佐村河内守的事情中,其实很早就有人发觉了佐村河内守的异常。比如作为一名声称听不见的人,却对突然响起的门铃有反应,手语翻译还没结束,佐村河内守却已经开始侃侃而谈了。

  虽然有人产生怀疑,却没有去佐证,或者说,是因为在那样的氛围中,也不敢去佐证。这可是成人世界中的偶像坍塌事件啊。

  关于偶像,并不分成人与小孩的区别。因而,骗子最常用的套路,讲故事,对大部分人都适用。

  骗子为什么要用故事来行骗?因为故事,最能打动人心。换句话说,故事唤起了人们内心的某种情绪。日本佐村河内守的骗局,唤醒人们的是怎样的情绪?有同情、有敬佩等等的情绪。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提到,人们靠的是“情感和理智”这两套系统,来处理事情。情感和理智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很难同时出现。

  在1991年的天空中,只因为飞机机舱中,进了一只老鼠,乘客们因为害怕,而不停地在飞机的过道上,来回奔跑。出于安全考虑,飞机不得不在午夜紧急迫降。乘客们看到老鼠很害怕,虽然知道在飞机上,不能这样奔跑,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情感一旦被唤醒,理智也就无影无踪了。

  再来看看最近的某男明星事件,明明做着违法的事情,事后却对女粉丝说是“真爱”。因为相信了“爱”,哪怕当事人觉得哪里不对,也不能在当下做出理智的行为。

  骗子们,从建立信任开始,讲一个动听的故事,为的是触发听者的情绪。《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说了一句特别真理的大实话:

  信任、故事、情绪,既然知道了相似的套路,那么怎么能尽量不被骗呢?

  追星没有什么对错,孩子们却要学会,在追星的路上,理性一些。骗局无处不在,对人保有善良的心,却也要保持警惕。记住两句话:

  第一句话,来自理查德·保罗的《批判性思维》。无论追求什么,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然也包括追星这件事情。至于是怎样的代价,那要看个人了。

  第二句话,来自布莱恩·格里瑟姆的《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相信了别人所说的故事,是因为我们相信了,他们故事中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

  分清事实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保持理性。关于事实的描述是理性的,怎样就是怎样。而价值观的论述,则带有感性,说的是事情应该怎样。

  一个人很难一生保持理性,却可以多一点批判性思维。了解人性的共通处,了解骗局的底层逻辑,也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欲望。这些,为人父母的我们,知晓之后,也可以和孩子们聊聊,大千世界的真实模样。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里,有各种各样的骗局。在那些曾经发生过的骗局,抑或是正在发生、未来可能发生的骗局里,骗局的套路、人性的欲望,却是相通的。

  在相通的人性中,看到套路,保持警惕。

  关注弥小木,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双成长。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八):骗子:不管性别、年龄、学历,符合这些就骗你

  河南郑州大学的一位女研究生,因为交往了一个异性朋友,竟被骗去104万元!原来她在网上发了一个征友贴,标明了自己的相亲条件,慢慢等来了她的“爱情”。

  等她跟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男生交往后,这个男生开始让她在一个杀猪盘上投钱,类似于虚拟币的盘,前后在平台上交了80多万,想收手时却被平台告知需要再缴纳20万会费才能将钱赎出,交完这些还需要交10万,她才意识到被骗了。

  无独有偶,去年也有一位北京名校毕业的研究生被骗75万元。她在世纪佳缘上认识了一个声称自己在创业的男性,据称投资40万,已经盈利400多万。这位女生开始跟着购买,最初投的钱确实有了收益,也让她看到了希望。借贷了40万,再加上自己攒的钱,75万全被骗走。

  像这种杀猪盘被骗的消息有很多,有男有女,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学历,可能都会被骗。

  为什么我们会被骗呢?美国心理学家玛丽亚‧康妮科娃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一书中给了解答:骗子抓住了受骗人轻易中招的心理弱点,才能让受骗人乖乖成为他们的猎物。

  书中列举了大大小小的知名案例,上达案值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庞氏骗局,下至市井常见的小花招。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揭露了这些骗局的诸多细节,剖析它们的共同点,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研究支持。

  作者玛丽亚‧康妮科娃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完心理学博士,为《科学美国人》撰写心理学专栏,是畅销书《福尔摩斯思考术》的作者,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写文章。

  她的这本《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受到多家媒体的争相推荐,被《猫鼠游戏》主角原型称赞:保护自己免遭欺骗的最佳方法就是理解骗子的心理与动机。这本书就以抽丝剥茧的形式,结实骗局的设计原理,告诉我们如何防骗。

  玛丽亚‧康妮科娃给出了骗子骗人的步骤和方法:料敌先机,动之以情,请君入瓮,完美故事,取信于人,欲情故纵,得寸进尺,最终完成他们的骗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算命”的:看你一眼,竟然会知道你的事情,可以具体到你的工作、感情状态,甚至你的渴望等。

  其实,这是行骗的第一步,大多数厉害的骗子,骗人的第一步就需要学会的行骗技能:料敌先机,掌握你的资料,根据你的穿着、眼神、行为方式等,判断你的生活的种种细节。

  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里面,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古拉斯·艾普利就开始研究直觉判断的心理基础了,他指出有两层识人的能力:第一层是“普通识人”能力,也就是根据基本特征判断,比如性别、年龄、肢体语言、衣着等;第二层是“心理猜测”能力,识别他人的感受、欲望、行为动机的能力。

  有个职业舞蹈者萨菲尔德,某一段时间接连失去了爱情和工作,这让她伤心欲绝。在她游走在路上的时候,来到了通灵者泽娜的家里。通灵者衣着时尚,妆容得体,看上去非常有魅力。泽娜就像一个倾听的朋友,让她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正是萨菲尔德的这种初印象感觉,让她放下了防备,由几十美元的普通通灵解读,到需要花费1000美元、2.7万美元,才能掌握解决方法,都让萨菲尔德痛快地开出了支票。

  等她事后醒悟过来,再去这家通灵者的家里时,早已没人接待了。

  而泽娜在她进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判断萨菲尔德了。她身材高挑,姿态优雅,看着是一位舞蹈演员,脸上的失落形态,告诉泽娜,她感情上遇到了问题。她的每一个动作,从走路的姿态到握手的方式,都出卖了她。

  另外,骗术高手还会利用在行骗的过程中了解的情况,进行诱导,让被骗者透露出更多信息。

  行骗者会对受骗者进行熟悉度和相似度的伪装,他们诚心诚意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跟你抱怨或者分享他们跟你相似的经历,让你慢慢放下防备,从你的角度去聊你的问题,一不小心就上钩了。

  作者玛丽亚‧康妮科娃说道:料敌先机的关键在于揣摩对方的思想,从看上去与隐私无关的交流中,套出个人信息,让猎物在不知不觉中对你敞开心扉。

  即使是同一个骗术,但会对不同身份的受害者都有效,经济学家杰夫·兰根德弗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受害者内在的影响:贪婪、饥饿、淫欲等,情绪占据了注意力的中心,理智则被迫让到一旁——这就是动之以情的目的。

  多项研究表明,情绪会指导我们的行动。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中,琼就是一位受感情左右的受害者。她当初跟骗子格雷格相遇时,正值情绪低落时期,格雷格风趣幽默、善良、慷慨,琼很快就被迷住了。

  格雷格还陪伴琼度过了祖母重病的伤心时期,他还擅长很多领域,比如潜水、医学,甚至还会盖房子。

  格雷格声称是一项科学项目的研究生,但琼从来没见过他的同事或同学,也没被邀请去过格雷格的聚会。热恋时期,琼都被格雷格糊弄过去了,稍微有点疑问,格雷格总能很好地给她一个理由。正是因为看到了格雷格的优秀,琼选择忽视这些疑点。

  同居一段时间之后,琼仍然得不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答案,就偷偷打电话到格雷格说的这家科研机构,发现并没有这样一个研究生。而格雷格的学历也造假、身份也是假的。

  格雷格伪造了一个身份,目的就是为了欺骗琼。而琼太喜欢这样完美的格雷格了,没有注意到他的谎言。

  骗子行骗时,能够准确把握住我们的感情,比如快乐、悲伤,如果能用到人们的恐惧心理,那行骗就会更容易。

  像杀猪盘投资这种,就是骗子利用了人们的贪念,赚了一笔之后,又想再赚更多,投资多了之后,就被骗子骗走了钱财。

  再比如祖母骗术:说自己的孙子孙女出现了什么意外,急需赚一笔钱等,对祖母来说可谓是杀伤力十足。

  关于保健类的产品,骗术就更多了,都是指出一个健康问题,再告诉对方如何补救。19世纪末,就有人用响尾蛇进行展示,说提取的蛇油可以治愈风湿、头疼、甚至是瘫痪。20世纪还有人说镭元素能让人容光焕发,本来镭元素就发光,也能让人看上去发光,骗了很多人去购买。

  到现在的减肥药、瘦身排毒疗法、保健品等,采取的都是这种方法:散布恐惧的情绪,进而控制你的情绪,再进行行骗。

  无论你是学生还是白领,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博士,无论你是总裁还是员工,行骗之人总能通过这两步进行他们的目的。而为了防止被骗,始终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几字真言。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中有非常多的案例,在骗子的行骗过程中进行案例剖析,加之详实的科学研究数据,将骗术一一揭穿,展示他们的行骗方式。在我们对骗子心理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让我们免入骗子的坑。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九):《我们为什么会受骗》:每分钟都有个白痴出生,还有个修理他的人

  在20世纪早期,骗子行业中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每分钟都有一个白痴出生,还有一个人去修理他们,一个人去敲打他们。

  总有挖坑的人,也总有跳坑的人。在骗子与猎物之间,我们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呢?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就是一本系统性揭示骗术运作背后心理学含义的一本书。我们来看看,骗术的本质是什么。

  骗局,总是会通过语言进行编制。

  路边盲人手中举着木牌,上面写着:“我是个没有养老金的盲人”。

  一位诗人看到后,与盲人攀谈了起来:“你天天在这举牌子,有人帮助你吗?”

  盲人回答:“有人给钱,但不多。大多数人没有给钱,就走了过去”。

  诗人:“我能借你的木牌用一下吗?”

  盲人点头答应,将木牌递了过去。

  诗人将木牌上的文字做了修改。

  第二天,诗人问盲人:“怎么样?今天收获如何?”

  盲人兴奋地回应道:“太棒了!我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多的钱”。

  诗人将木牌上的文字修改为:“春天要来了,我却无法看见”。

  文字的魅力,在于激发人的情感运作。而骗术也是一样,通过语言构建一个能够满足你情感需求的谎言,实现对你的精神操控。

  一、识人

  视觉扫描:快速收集你的外表特征:性别、年龄、身高、长相、肤色、从肢体语言上判断你的性格特征与自信程度。

  语言沟通:通过对话,感受你的行为动机能力、语言与情感需求。以此来了解你的内心世界。

  同时骗子也会通过相同的途径,塑造一个符合他骗局要求的自我形象。例如一位熟悉法律的权威人士,或是身居高位的政要。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骗取你的信任。

  二、刷出“熟悉度”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案例来理解骗子是如何刷出我们的“熟悉度”的。

  1. 囚徒困境

  这是很著名的审讯案例。将一个案件中的两个疑犯分开审讯,并分别给予引导:“谁先交代,谁就能获得宽大处理。晚交代的那个,会被严肃处理”。

  如果两个疑犯,都闭口不言,那么就会陷入僵局。但这对疑犯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

  实验家发现,如果在模拟情景下,使用了与志愿者长相类似的照片,志愿者就会认为同伙是忠诚的,不会出卖自己。

  这正是因为我们对于熟悉面孔,更有好感与熟悉度,这会让我们对其产生信任感。

  2. 反复出现

  在外国学生的班级上,反复播放东方传统音乐。事后数据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比起之前,对东方音乐更有好感。

  这也是“熟悉度”的作用力。

  3. 定位你的软肋

  在锚定了猎物,建立起了友好、信任的关系后,骗子会开始了解你的背景,并开始捕捉以下信息:

  1.你最珍惜的是什么?

  2.你会被什么打动?

  3.你最忌讳的是什么?

  不论骗局的大小,都是以唤起某种情绪为起步。当情绪被唤起后,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密切集中在唤起我们情绪的事物上。从而对其他的讯号,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因为我们大脑中的情感部分完全压制了理智的部分。

  4. 组合拳套路

  这种策略,同样也能在谈判中生效,那就是“that's-not-all technique”。

  骗子先会跟你提出一个并不怎么吸引人的主意,然后会再跟你持续的沟通中,将这个主意修正为对你吸引力十足的提议。

  例如:你对投资西部的土地有兴趣吗?在你做出反应之前,对方会接着说:还能让你获得返利。

  请注意,骗子这么快速度地释放出讯息,并不是为了追求速度,而是在打断你的大脑思维,让你的判断力“短路”。

  因为我们大脑对于语言输入的理解,分为两部分:

  首先,针对他人的话语,进行表面的理解。

  其次,对于我们理解的含义做出评估。

  那么让骗子接二连三地向你的大脑输送信息,并且在你正要做出反应的时候,打断你。再次向你输入高频、快速、大量的信息,这会让你的大脑信息超载,判断力失灵。

  最终,就跟着骗子的指示,被耍得团团转。

  其他骗子还有可能会使用的伎俩,包括:展示稀缺性(尽快下手)、建立可信度(我来自合法机构)、描述幻想(许诺未来的财富)、利用群体效应(别人都在这么做)。

  更多的套路解析,你可以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中查看到。

  事实上,这些骗子能够得手,是因为我们“愿意被骗”。骗子所描述的故事,正是我们内心深度渴望得到的现实。

  一、不要为你的拒绝而感到内疚

  骗子非常熟悉的伎俩,除了应用“登门槛”效应之外,还有一招是“以退为进”。当他向人们提出一个大的要求,而被拒绝之后。拒绝,会让我们产生类似:抱歉、感到不好意思或内疚的情绪。

  那么如果骗子又提出了一个听上去“合情、合理”的要求,出于上述情绪的带动,我们就很容易答应骗子。

  二、了解一些控制点理论

  如果成绩好,两位成员都会觉得这是自己的功劳。

  如果成绩低于评价水平,两位成员会相互指责。

  如果处于评价水平,个体会强调自己的功劳,并认为是另一个人拖了后腿。

  骗子会使尽浑身解数,让我们感觉优于其他人。

  4.蔡格尼克效应:我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对已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深刻。我们的思维还没有放弃思考,而且我们会感到一种需要看到结局的强烈渴望。但有部分人如果感到自己在某事上表现很差,那么他们就会尽力忘记这件事。

  对于骗子来说,这个效应可以在骗术的过程中,灵活套用。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读后感(十):骗钱骗流量骗感情,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可达鸭骗局”,在一期《1818黄金眼》中,一位大哥通过漂流瓶添加了一名女生的微信,对方以玩游戏的名义,对他实行了“可达鸭诈骗”。

  我们可能不信,这么明显的骗局,怎么还会有人相信?

  但是有的时候,越是明显的骗局,越容易让人上钩。

  近几年,我们警察煞费苦心推进反诈骗宣传,各地的相关人员用各式各样的标语来提醒:

  甚至还有下载“反诈APP”就可以摸警犬的~

  但是还是有一些人遭遇电信诈骗、网络诈骗。

  那些在旁人看来,明显到不行的骗局,怎么就能引得那么多人上当呢?

  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这本书里,作者玛丽亚·康妮科娃提到,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被骗?

  关键不在年龄、性别、IQ、学历。

  是因为在我们非常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遇到了错误的人。

  可达鸭骗局会成功是因为受骗者渴望一段感情,投资骗局会成功是因为人们永远不会嫌钱多。

  在最近沸沸扬扬的吴亦凡事件中,许多人去指责女性受害者,认为她们不该赴宴,认为她们“心知肚明”。

  但是站在那些女生的角度,本来这只是在自己想要出道、成名的时候,有一个人向她们抛出了橄榄枝,她们处在一个需要机会的阶段,但是遇到了一群错误的人。

  想拥有一段感情、想赚钱、想要拥有一个工作机会并试图争取都是没有错的,不能因为骗子的错误去指责受骗的人。

  虽然我们现在都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理智地对这些骗局进行评判,但是如果事情真的摆在我们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护好自己不被骗呢?

  往往正是“我才不会上这种当”的傲慢心理,造就了骗子的成功。

  就像《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中说得那样:

  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谁都能做事后诸葛亮。

  多一点了解,少一点傲慢,也许就能少一些被骗的概率。

  我们处在什么阶段是骗局中重要的一环,社会、环境处在什么阶段也非常重要。

  前段时间的河南大雨牵动人心,在这种环境下,骗子就很容易出动!

  有人为了骗流量不择手段:

  有人为了骗钱骗物资毫无底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来判断是非的时间有限,情绪又很激动,就会比平时更容易,掉进骗子挖好的陷阱。

  越是不稳定的局面,越应该多一些冷静。

  信任是人的一种本能,处处怀疑别人的人生一定不会是幸福的。

  但是骗子脸上又不会写着“骗子”两个大字,那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自己被骗呢?

  我们可以去了解骗局的原理。

  骗子要成功,需要一些套路,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套路,就能或多或少的阻止一些骗局的成功。

  在《我们为什么要受骗》这本书里,为我们描述出了骗子的一个基本的套路:

  “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两方之间的博弈,即使不想去了解骗局的原理,如果我们能更了解自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骗的概率。

  我们无法消灭骗子,但是我们可以自己保护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