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西瓜糖里》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在西瓜糖里》读后感锦集

2021-10-20 00:57: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西瓜糖里》读后感锦集

  《在西瓜糖里》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布劳提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式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1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西瓜糖里》读后感(一):在西瓜糖纸里

  在西瓜糖纸里,

  时间消失了。

  最小的甜是圆的,

  像一颗刚刚诞生的星球,

  它也正在消失。

  在假的黎明中,我在等一本新书。就像西瓜糖纸在等西瓜糖。天空飘着小雨,还有一点时间出去走走。

  我去看水瀑。水从明亮的空气里垂落的声音,一直响在耳边,我想去看看。它就在这附近。

  你读过《在西瓜糖里》吗?

  在西瓜糖纸里,事情只发生一次。

  -2021.8.8

  《在西瓜糖里》读后感(二):我们欠布劳提根一个布劳提根之名

  布劳提根作品的中文出版物已有《在美国钓鳟鱼》《布劳提根诗选》和今年再版的《在西瓜糖里》,以及联邦走马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推出的《避孕药和春山矿难》《请你种下这本诗集》创意产品,然而关于布劳提根的推介语却仍停留在“嬉皮一代文化偶像”、“后垮掉派诗人”、“垮掉派的著名边缘人物”、“村上春树的文学挚爱”等一些会让布劳提根本人难堪的挂靠上。布劳提根坚称自己并非垮掉派成员,可这个垮掉派还死缠住他不放,这个派未免也太泼皮了吧;布劳提根也许还想吐槽一下“村上春树这什么怎么老出现在我的书名下面?”。

  这令人哑然的虚传之名,我想并不全是因为现今出版文化的急就心态所致,更真实的原因恐怕来自一个无法触及的内核,即布劳提根是无法定义的。布劳提根就是布劳提根。只有布劳提根能够代言布劳提根的作品及艺术。因此我想,我们欠布劳提根一个布劳提根之名。

  在一个他者渐已消失的自媒体时代,我们擅长以B衬A或以A饰B,却很难真正面对A或B,感受一下它自身是什么。面对布劳提根,如果不顾左右而言它,我能说些什么?首先,我感受到了什么?这是我开始问自己的问题。也是我试图猜解布劳提根的作品对我产生的引力之谜的一种假托。所以这将是一篇持续更新或莫名夭折的随笔。

  布劳提根的作品意境是不可名状、无与伦比的。我所知道的另一位被形容为不可名状和无与伦比的,是苏格拉底。不可名状、无与伦比,我想再重述一遍,再意会一下这两个词的氛围,没错,用它们来形容布劳提根的创作,我觉得恰如其分。

  布劳提根实现的是一种“触发”艺术。一种魔法似的氛围艺术。他故意给你看了这个,却有意让你想到那个。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不在于展示他是他有他想或他能什么,而是让你意识到你是你有你想你能什么。你看着他把一只小鸟放进你的手掌,可等他的手拿开时,你掌中的小鸟却不见了,然后你看见了头顶的天空,这时你忽然一下子感受到了秋风。布劳提根的魔力就是——他做到了。当他带着一只小鸟向你走来时,他想送给你的正是这样一种在你身上发生的秋风的感觉。就像这样,你走近他,他接引你走进你未知的自己,唤醒你对自身存在的遗忘。

  因此,布劳提根的文字自带反划线、反摘抄功能。我们习惯于以划线和摘抄的多少来掂量一本书的重与轻,就像我们习惯于翻开一本书期待被知识或趣味填喂,这样一种书籍文化,唯独忽略了正捧书而读的你,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尚未发展到那一高度。布劳提根专注的正是关注你的艺术。他的每一首诗、每一个短章、每一部小说都是一段不可分割的魔法时间,是一件注定要从你手中逃逸的神奇道具,作为魔法师,他不能留下任何一片文字在你心头,因为他的任务是让你回到你自身。所以,布劳提根的作品从来不在他的一首诗或一本书里,他的作品恰恰是读到它们的你。透过文字你会感觉到,他只留下了如音乐般的呼吸,他在,他在关注,但他不打扰你。他的呼吸不扰乱一丝空气。这是他永在的秘密。

  -2021.10.17(待续

  《在西瓜糖里》读后感(三):沉溺在西瓜糖的触感和气味里

  如果不是因为太闲而随手点了个想读,不是因为小兔告知责编庞大乖,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读这本出版于1968年的《在西瓜糖里》,因为它过于背离我道格玛95(意为教条)式阅读品位。我读了三篇就感觉它更符合评价我审美为道格玛95的朋友krejerk阅读。我的感觉是对的,他说自己非常喜欢布劳提根的《在美国钓鳟鱼》。在我读来,这是一本无法用常理来阅读的小说,它更像是一首首诗(事实上布劳提根也确实是个诗人),所以读它的方式也许应如诗人济慈所言:

  “A poem needs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senses

  你要用你的感官去感受诗

  The point of diving in a lake

  你潜入湖中

  is not immediately to swim to the shore but to be in the lake

  并不是为了立马游向岸边

  to luxuriate in the sensation of water

  而是待在水里,沉溺在水的触感和气味中

  you do not work the lake out

  你不用努力去了解湖

  It is an experience beyond thought

  你要去体验它,超越思想地体验

  Poetry soothes and emboldens the soul to accept mystery.

  诗歌就是这样抚慰我们的灵魂并赋予它接受神秘事物的勇气。”

  虽然我明白有些文学作品当如是读,但在阅读(感受)时,我依然想知道老虎、雕像、路灯和废桥的意指,想弄清楚西瓜糖到底是什么,是生活,还是一种氛围、环境,还是就是一种糖,如同西瓜、西瓜工厂、瓜板冲压机,只是一种纯粹的物质存在?没人说得清。何人、为何在西瓜糖里?也没人说得清。当然也没必要去跟人讨论,因为每个人对此的理解也必然大为不同,但这不同又与常言所谓一千个人眼里的一个人哈姆雷特不同。

  有段时间我比较认同一个说法:现在已经没人能写出伟大的小说来了,当代人写小说只要做到讲好故事,顺便雕琢好语言就足够。但现在也觉得小说不能仅仅是故事,不然何必叫小说而非直呼故事?有些小说的存在,不是满足你的故事欲,而是满足你的感官体验,或者只是满足你在阅读它时的那种迷惑。而有时恰恰是这种迷惑引你用“你的感官去感受它”,“去体验它,超越思想地体验”:

  《在西瓜糖里》读后感(四):《在西瓜糖里》导读:谜的叙事法(作者:朱岳)

  本文是小说家朱岳为新版《在西瓜糖里》撰写的导读,全文收录在99读书人出品、8月正式上市的“中经典精选”《在西瓜糖里》一书中。

  作者照片:Photo by Michael Ochs Archives/Getty Images

  撰文/朱岳

  第一次读到《在西瓜糖里》是大约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还清楚记得,翻开第一页,读了几行之后的惊诧。这些年来,我一再回到这本薄薄的书,从中汲取灵感和语感,它对我始终有着谜一般的吸引力。我想,它并非一本好懂的书,这也是为什么,时隔这么久它的中译本才得以再版的原因吧。借此中译本再版的机会,我又重温了本书,希望可以把它看得更清楚一些,并将思索所得同其他读者分享。

  《在西瓜糖里》的篇幅不到四万字,它的“密度”是很大的。但其表面的松散形式与轻松诙谐的语调,却造成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让读者感觉不到这密度的沉重。那么其密度究竟体现在何处呢?

  首先,小说的基本结构就很复杂。小说的主人公“我”,一个没有固定名字的人,本身便是一个作家。在小说中,他作为叙述者,扮演了小说的“作者”。也就是说,这部作品具有“元小说”的结构。在小说中,多次写到(虚构)了“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以及其他人物对它的询问和议论。

  而在时间线上,作者又采用了倒插叙的手法。“我”的写作开始的时间,发生在两个毁灭性事件之间,这两次毁灭性事件分别是阴死鬼和他那伙人之死与玛格丽特之死。阴死鬼的故事,作为小说的第二部出现,发生的时间却在第一部中许多故事之前,但第一部中又包含了对西瓜糖世界的概述,以及对老虎的事迹的追述,在时间上则早于阴死鬼之死。

  还有一个特殊的叙事手法,作者并没有让他的作家主人公“我”直接说出阴死鬼的故事,而是通过一个梦来讲述——“接着,我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它又是关于阴死鬼和他的团伙的历史,以及几个月前发生的可怕的事情”。对于玛格丽特之死,作者也采取了相似的手法,“我”并未直接目击玛格丽特的死,也非道听途说,而是通过一个奇异的设置:镜子塑像。“我”在镜子塑像前放空自我,偶然地看到了玛格丽特上吊自杀。在处理“我”的父母被老虎吃掉的情节时,作者也是让“我”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下,通过回忆来叙述。可见,在处理创伤性场景时,作者都利用了某种“媒介”:回忆、梦、镜子塑像。

  由此,作者向我们展开了一个纵横交错的迷宫般的文本,而他的书写又是那么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炫技或者故弄玄虚的成分。

  文本的密度还在于,作者以如此小的篇幅,构造了一个完整的运转中的世界,即“在西瓜糖里”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中心是我的死,它像是某种公社或俱乐部,但我揣测,它也可能是一家孤儿院,因为主人公是在失去父母后住进那里的,其他住在那里的人也都像是没有父母。但作者并未清楚说明我的死究竟是什么,反而有意将之抽象化。从字面看去,我的死自然是与死亡相关的,但它又是一个温暖、舒适、美丽、变化多端、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

  与我的死相对应的是遗忘工厂,这也是个谜一般的所在。“没有人知道遗忘工厂存在多久了,它延伸向我们无法去也不想去的远方。”在遗忘工厂中有数不尽的被遗忘的东西,很多被遗忘的东西都是无法识别,甚至难以形容的。阴死鬼用这些东西酿造威士忌。奇怪的是,这里还有很多书,会被当作燃料来用。遗忘工厂似乎象征着我们的文明,它像一座无比巨大的垃圾堆横亘在那里,提供糟糕的书本和光怪陆离的物品,从中只能提炼出使人暴躁、麻木的威士忌酒。但这只是猜想,很难证明。布劳提根所给出的隐喻总是似是而非,我们找不到等号关系,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我们不会因明确的批判意向失去作品的诗意,但又能隐隐感觉到作者对世界(现实世界)的否定。

  再有就是“城里”,以及“西瓜工厂”、农田和树林。这之间是大大小小的河流,河底有坟墓,河上是各式各样的桥。还有散布各处的小屋和雕塑,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由西瓜糖、石板、松木和其他一些建材构筑起来的。

  此为空间方面的设定,充满童话感,而从时间方面看,这个世界也是有“历史”与“事件”的。老虎时代与后老虎时代,有着明显的分界。而阴死鬼和他那伙人的自杀无疑是后老虎时代最重大的一个事件。接下来,像是历史的尾声,玛格丽特也自杀了。这其中有一种动力在推动历史发展,作者并未明确说出来,那就是某种“蜕变”。

  “查理说很久以前我们或许也是老虎,只是后来变了,但它们没变。”这是一次蜕变,使得人与老虎区分开来。阴死鬼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直至与我的死决裂;玛格丽特沉溺于搜集被遗忘的东西,迷失在遗忘工厂,最终与主人公离心离德,这些也是蜕变。但蜕变的原因是什么呢?阴死鬼和他的那伙人酗酒,只是其蜕变的一个结果而非原因,至于老虎和玛格丽特的情况,则更令人费解。

  这个原因是神秘的,我认为它也是这部小说被隐藏的内核。我们也许可以隐约感到,它与“颓废”有关。那么是否能认定,老虎、阴死鬼与玛格丽特是颓废的,而生活在我的死的其他人则是健康的呢?我觉得很难给出这样的结论,虽然老虎都被杀死了,阴死鬼和玛格丽特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阴死鬼一直在指责查理等人“对我的死一无所知”,这完全是疯话,还是有其背后的道理?这里似乎暗示了两类生命的冲突:老虎和阴死鬼是有血性的生命,他们直面虚无,怪诞而残酷;查理等人则是头脑简单、彼此友爱、从事劳作的“平民”,多少有些像卡通人物。玛格丽特不是此二者中的任何一种,她下意识地迷失在了虚幻的物质文明之中。

  布劳提根在不到三十岁时完成此作,二十年后,他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世界,对他而言,是否也发生了某种蜕变呢?

  这部小说最为怪异之处,可能在于它将死亡主题与一种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感融合在了一起——从我的死这个名字,到阴死鬼、老虎、被烧成灰烬的小屋和尸体、玛格丽特、坟墓、坟墓安装队、葬礼,书中遍布死亡的情节与意象;但同时,那每天变换色彩的太阳、西瓜工厂、蔬菜雕塑、灯笼、小桥、鳟鱼、肉面包、胡萝卜,以及善恶分明的人物、典型化的职业(医生、教师、工头)和简单到近乎天真的对话,又营造出一个童话世界的背景。

  作者在叙述时也采取了一个有意思的策略:每逢写到死亡,其后总会出现有些滑稽的画面:老虎在杀死主人公的父母后,帮他做算术题;搬运阴死鬼一伙的尸体时,特意强调了“独轮手推车”;玛格丽特死后,晚餐上的胡萝卜被给了一个特写镜头。在沉重之中,总会有某种稚拙的插曲,这制造出强烈的反差。这是作者特有的幽默感,与其说是对死亡的嘲讽,不如说是在绝望中的自嘲。自嘲既是绝望的表现,又是对绝望的反抗。有些地方写得十分好笑,而越是好笑就越是成功地达成了某种超越。

  但布劳提根的笑声从不尖利,它总是温柔、舒缓,伴随着那些闪光、悦耳、微凉的事物,由被梦幻包裹的伤口中发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