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瓦当:方寸之间 诉说千年
云南瓦当:方寸之间 诉说千年
中国有句俗语叫“出头的椽子先烂”,为防止房檐、椽子受到风雨的侵蚀,中国传统建筑中有一种实用而又美观的构件——瓦当。《辞海》释义“瓦当”为“筒瓦之头”,其上多有纹饰和文字,作为装饰之用。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瓦当属西周时期,出土于陕西周原西周宫殿遗址,均为半圆形,分为素面和重环纹两种。
在云南,瓦当俗称“勾头”,最早出现于唐代(南诏时期),现存瓦当以明清居多,瓦当最早的形制是半圆形,以后逐渐发展成圆形、方形、扇形等。
云南瓦当材质主要有灰陶、琉璃两大类,个别建筑使用金属瓦当,如云南昆明太和宫金殿等;民居建筑多使用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多见于寺观建筑。
世人的想象力凝聚在这些纤细曲折的纹路里,他们从自然界里找寻灵感,勾勒出生动精致的纹样,惟妙惟肖的动物、千姿百态的植物,抑或是一个个特殊的符号,这是他们对朴实生活的诉说,也蕴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屋檐上的瓦当吧。
动物纹瓦当大约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意在祈福消灾。
云南民族博物馆里的动物纹瓦当有龙、凤、狮、蝴蝶、蝙蝠等纹样。
狮纹瓦当
青瓦质地,明代制品,流行于云南丽江等地。画面正中一狮头,外圈饰以联珠纹,由22个乳钉均匀环绕。
蝴蝶纹瓦当
青瓦材质,清代制品,流行于云南曲靖等地。蝴蝶是美好生活和坚贞爱情的象征,此瓦当画面线条舒展,颇具对称之美。
雄鸡纹瓦当
青瓦材质,民国时期制品,流行于云南通海等地。雄鸡被称为“德禽”,自古以来就是光明的化身,此瓦当传达着对文、武、勇、仁、信等高尚人格的追求。
植物纹瓦当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云南植物纹瓦当以花卉纹居多,常见的有牡丹、莲花、菊花等。
牡丹纹黄釉瓦当
牡丹有“国色天香”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牡丹纹黄釉瓦当,流行于云南通海等地。正中一朵牡丹花娇艳吐蕊,大小花叶6片环抱花朵,下部为弧形枝干收底,画面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葵纹瓦当
葵花有追求阳光、热爱生活的寓意。葵纹瓦当,青瓦材质,近现代制品,流行于云南昆明等地。画面主体是一朵盛放的葵花,周围饰以云雷纹。
桃花纹瓦当
材质为青瓦,清代制品,流行于云南昆明等地。画面以一朵五瓣桃花为主体,圆心是花蕊部分,边缘饰以联珠纹,20颗乳钉均匀环绕,主次分明,拙朴可爱。
麦穗纹瓦当
材质为青瓦,现代制品,流行于云南石屏等地。“民以食为天”,麦穗出现在瓦当上,表现出人们对粮食的重视和对丰收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