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猫那人那城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那猫那人那城读后感1000字

2021-12-04 00:3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猫那人那城读后感1000字

  《那猫那人那城》是一本由朱天心著作,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猫那人那城》读后感(一):城市的猫与猫的城市

  文/舒念

  有一种生物软绵绵,暖绒绒,流动性很强,随时都能凑到你身边温存一下,又随时都会挣脱你的怀抱,回归自己的高冷日常。这就是猫。明明外表软萌可爱,内心却独立高冷,对万事万物都不屑一顾,只肯偶尔展露自己的温柔,这种温柔就是人们心头的朱砂痣。

  但猫的生活并非如童话一般,读《那猫那人那城》尤其能够感受到人类的喜爱与憎恶。在现实中,猫咪这种看上去软萌可爱的存在,有时却会成为他人眼中钉,究其根本,原本就是毫无理由的排他心理作祟,但依旧对猫咪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于街猫而言,人类的小小善意可能就是它们生存的基础,但是并非每个故事都能得到大团圆的结局。

  朱天心笔下的猫是带着人的气质的,每只都有自己的名字,也有不同的性格,仿佛只是说着不同语言的朋友,当它们需要的时候,就自然地伸出援手。在《那猫那人那城》中,朱天心和朱天文还有民间动物保护组织一起,给街头的流浪猫喂食、绝育、照顾病猫,努力平衡猫与人之间的关系,她们不求一声感谢,只求在下次还能听到熟悉的猫叫。

  也正是因为这样朋友般的情感,所以也格外看不得悲剧的发生,几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不是每一只猫都能有一个爱它的家庭,也因为如此,给街猫开罐头的时候从不手软,因为谁知道这会不会是猫咪的最后一餐呢?当一只街猫某一天突然消失在街头,我们只能祈祷是同样的爱猫人士领养了他们,即使我们明白这世界还有很多残忍的可能。

  所以这本书根本不是软萌治愈的可爱猫书,反而要将现实全部摊开到你面前,告诉你一个小小的恶意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随着朱天心一起看着街猫离世,在经历了磨难之后,来到充满的温暖的家中,却在爱的怀抱中离世……如果你曾经养过猫或正在养猫,这样的故事难免要潸然泪下,明明猫的寿命已经不长了,我们还是无法陪它们走完一生。

  但我们只能一遍遍地重复,重复喂猫的路线,重复绝育的过程,重复一次次欣喜与心碎,这都没有关系,只要这个城市还有猫,只要我们还有爱,这个城市总还有走得下去的路,也总还有期待。我们也还会在这个世界中找到相互支持的力量,借由猫的力量,人与人之间也获得了共通,连生命也突然有了别样的意义,即使流浪猫在我们的生命中来去匆匆,但这段记忆足以汇成画面与文字,我们曾经付出过真心,那么所有的经历都显得弥足珍贵。

  在《那猫那人那城》里有很多看上去没头没尾的故事,所有的片段都是不加修饰的,很多时候没有什么可供期待的起承转合,我们只是凭借心中对生命的敬畏行事,也许下次我们在街头与猫相遇的时候,会想到这个城市也是属于他们的家园。

  《那猫那人那城》读后感(二):希望这个世界,能容得下一只猫,能有好运能够遇到善良的人

  在朱天心的眼里,每个猫都有自己的品格特征,它们每一只的喜好都能够一一道来,每个猫都有自己的姓名,或根据性格,或根据外貌,亦或是故事,受人族猫族爱戴的葛格,威震几条街绝育后却和橘gay gay相依为gay的白嘴巴,要爱情不要面包的甜橘,还有找不出特征取不出名字的第五只...

  猫的生命在人类看来很短暂,高发的肾衰竭、车祸、天灾、天敌,而最为致命的则是人类,在街猫的眼中,人类这种生物喜恶无常、诡计多端,会出于本能的戒备。人心远比想象的更加恶毒,猫忍受风吹雨淋和病痛饥饿,却还要被抛石头被投毒,偌大个城市那么多公园,却容不下一只猫。看到街边的流浪猫,都为那些猫而心悸,担心。

  猫也并不都是萌萌可爱的,它是一条生命,有着自己的脉络,虽然天灾人祸,有长得丑的,有残疾的,也有喂不熟还咬人的,正是作者及所有的志工们对于生命的尊敬与敬畏,才有了这样无私的大爱。也发生了许多人与猫之间的温暖故事,尾橘与黛比缓慢建立信任,朱家三姐妹对猫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她们和每一个猫之间的故事,有把自己十年养老金花光每天都喂猫的许先生,他说“好怕走新路,好怕因此发现到新的受苦的街猫或失怙的小奶猫,好怕那牵挂长成无限绵延没有穷尽的路的网今生挣脱无望。”

  我之前养的伊戈就是一只号称猫中哈士奇的街猫,已经是前年的这个时间了,去接它前看视频一眼就看上了他,看似圆头圆脑猫憨憨,实际精灵古怪机警灵敏,因为之前小姐姐积累的信任,才拿猫罐头哄骗它们到了眼前才抓到,它的妈妈带着四个小猫崽子,我抱走了一个,不忍想剩下的几只是怎么度过的那个冬天。

  后来伊戈走了,医生说是应激反应过度,导致尿路闭塞,连续几天下来就不行了。应该是因为搬家,换了新环境不适应,他从来胆子很小,家里来个人都会躲起来。

  主要原因还是我,明明前几天有种种迹象表明伊戈已经病了,会突然大叫几声需求帮助似的粘我,后面蔫不惜惜喊也不应声,最后一天出门回来就躺着喘气了。 埋在了书桌前窗户下的花园里,买了把锅铲挖的,用刚腾完书的多抓鱼盒子装着,正对着书桌,每天抬头就能看到。还能想起刚抱伊戈回家的时候,小毛线团球一样大点,能蹲在手掌上。

  月亮走丢也是因为我,贪图夏天那点热风,挂纱帘在门上开着门。月亮走丢的时候还能找找,还有一丝的希望,在拐角,或者草丛里听到一声喵,后来搬了家,伊戈也走了,真的是毫无希望。 月亮温柔大方一点不怕人,伊戈精灵调皮会保护自己,而我,辜负了它们。

  现在养的眉语,也算是街猫吧,五月份多雨,被一个编辑小姐姐发现在空调箱子里不知道困了多久,去抱它回来时,瘦骨伶仃,吃药喂奶才长到这么大。

  有时候,也想做只猫,漫步巡视在丛林,栅栏和街头,只愿少一些扔石头的顽皮孩子,少一些虐待我们的人类,有窝可住,有好心人给到美食饱腹,有好运能够遇到善良的人。

  《那猫那人那城》读后感(三):我突然很想念阿杜

  我突然很想念阿杜。

  那是大概四年前我们住浦江的时候遇到的猫咪,因为总是躲在车底,就给她取了这个名字。

  阿杜是漂亮的三花,属于那种摸着软软很舒服却又没有赘肉的标准身材。性格温柔,嗓音细细的,话不多。

  她很亲人,喂过两次就认得你。但并不黏人,不会蹭你裤脚过分撒娇,距离感掌握得恰到好处。

  那时候经常半夜去便利店买零食,就会看到她在路边,大概率是车底。小声打个招呼,买完东西回来她还在原地。她并没有在等投喂,没有讨食的举止,只是单纯等你,然后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彼此平行前进,不吵不闹。

  但过了两幢房的距离,到领地边界她就会停下脚步,任你怎么招呼诱惑都不会再往前一步。她可有分寸了,绝不冒失给其他猫咪邻居产生困扰。

  因为实在喜欢,有一天我忍不住把她带回了家想从此收养。如今想来很后悔,我没有从她激烈的反抗中意识到她的不愿意。

  阿杜体型娇小,尤其是跟豆芽比起来。好笑的是,体检的时候医生告诉我,阿杜的年纪都可以当豆芽妈妈了。她耳朵上的剪标也说明她已经被好心的志愿者带去做过TNR绝育。她不是小奶猫,远比我想象的独立且坚强。

  那时候租住的房子是三层楼独栋,我们住一楼,开放式阳台,外面就是庭院。而我理所当然地相信阿杜会更喜欢屋里有吃有喝有床睡的生活,并不会离开。

  但事实是,仅一次短暂的出门后(忘了关阳台门),回来时阿杜就不见了。当时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我哭得好难过,自责为什么会犯那么基础的错误(养猫必须装纱窗!!那个房子的状况比较特殊,很快就搬走了)。以及被抛弃的伤心,为什么阿杜没有选择我?

  当时整个园区都找不见阿杜的身影,我担心极了,是不是自己鲁莽的行为伤害了她,是不是她遭遇了什么不测。愚蠢自私的我没有去考虑一只习惯自由游荡与宽阔空间的流浪猫在逼仄的人类居所里会是多么压抑。

  几天后,阿杜又在老地方出现。暖阳下慵懒地躺着。我松了口气,跟她打了声招呼,但她没有回头看我。

  不久之后我搬家了,再也没有见过阿杜。

  流浪猫的寿命很短暂,有太多不可控的危险存在,肾脏衰竭、自然威胁、变态人类。今天看着《那猫那人那城》,突然想到她,希望她一切都好。

  这许许多多只是擦肩而过的交集,在记忆里已经变成了永恒。

  阿杜躲在车底

  温柔可爱小小只,她并不会近距离黏人,但态度保持友好

  送去医院检查身体,但眼神其实写满了不乐意,我愚蠢得没有发现她的不快乐

  这算不得什么书评。

  只是在看书过程中实在止不住要掉眼泪,那些曾经遇到过的、产生过短暂交集的街猫都一一浮现在眼前。这些原属于自由的生命体,被禁锢在水泥铁墙之间艰难寻求落脚处。而我们,我们的绝大数,都对此熟视无睹。

  而我能做什么呢?我能像朱天心朱天文老师那样耗费如此大的精力财力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去保护自己所在街区的街猫吗?很难,我连自己都漂泊不定居无定所。

  这让我感觉无力、无能。我也怀疑自己的伪善,四年来我甚至没有回去找过阿杜。

  可回去了又如何?见到了会不会更徒增悲伤,与难以割舍的羁绊;见不到连最后的美好幻想都破灭。

  只能简单记录下这些,让阿杜的身影在赛博世界里成为永恒。仅此而已。

  《那猫那人那城》读后感(四):一旦踏入猫的领土,就难以克制自己!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作者朱天心是作者,是妻子,是母亲,但同时她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身份动物保护者。而我们的身边也从来不匮乏这样的动物保护者,我们在小区里,在街边,在公园里都能看到这样默默保护动物的人。 而对于朱天心这位作家来说,她对于猫咪的观察更细致入微,把对于猫咪的爱写成了一篇篇文字,因而《那猫那人那城》是一本当之无愧的猫书。

  这本《那猫那人那城》是继《猎人们》之后的全新力作。这本书中详细记录了朱天心老师如何去帮助那些流离失所的小猫咪们的事迹,包括带它们去绝育,为它们定时投食,为它们建立安身之所的故事,每一只猫咪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更有一个可爱的名字。朱天心老师用亲身的所见所闻构筑了一个柔和的世界,但也同时带领我们见证了人性的冷漠之处。

  书中,作者朱天心把这些猫咪称之为街猫,而我似乎更加习惯于把这些猫咪称之为流浪猫,因为它们居无定所,随时都有可能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之中去。但作者笔下的这些猫它们似乎读懂了人心,因为它们会固定于某一个区域觅食,不回随意变更自己的地盘,于是乎街猫这个称呼更为贴切一些。

  因而我们有幸见证了一只又一只街猫的世界---有自己讨了两房老婆的“灰白白”;有在川震中顽强出生的“震震”;有被一行人的坚持投喂和关照所感动的“陈玳瑁”;有生性胆小,好怕鞭炮等人为巨大声音的“白嘴巴”,有与白嘴巴朝夕相伴的“橘gay gay”。每一只猫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是有自己的好恶的,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在这世间认真过活的生命。

  但很多人却以危不危险,安不安全来定义它们的生命。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又有什么错呢。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心情总是起伏不定,时而开心,时而紧张,时而又暗自怀疑。那些因为人类行驶车速过快而命丧车轮的街猫,那些因为找不到干净的水源而罹患肾脏器官疾病的街猫,那些经常食用厨余食物,而脏器衰竭的街猫,那些因为疾病而离开这个世界的猫,不由得让我们潸然泪下。 回望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人在身体力行的爱护着这些看似强壮的小生命。胡姐和她的瞄星人,用一己之力和其他爱猫人士一起为毛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她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让猫咪们不再流浪,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它们绝育。而抖音博主和猫住的宇文化缘则是将对流浪猫的救助,作为了一份事业,哪里有猫猫深处险境,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为了救助流浪猫他还特意考取了高空作业等相关证件,昨天看他的视频的时候他耗时三天把两只掉落天井的小猫咪救了出来,让它们得以重获新生。

  路边被流浪猫碰瓷

  综合来讲这本书讲了猫咪,讲了那些和猫咪相处的故事,也讲了猫咪深处困境的那份无奈,我想在这本书背后,作者想传递给每一位读者的核心理念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流浪猫少一些再少一些。 如果不爱就请别伤害,作为人类,我们任由自己的心血来潮把动物们染色,把毛发剃光,让它们长年如一日的吃一种食物,把他们绝育,换位思考一下如此不平等的交易我们又愿意去做吗? 那些疫情期间把动物们抛弃在街头,那些凌虐猫狗的人,那些购买宠物盲盒的人都把动物的生命放在了何等的地位?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正如作者朱天心所说的那样一般,我们连问都没有问它们一声儿就替它们做了决定又何来的勇气和立场得了便宜又卖乖呢?《那猫那人那城》里没有卖萌,没有取悦性,有的是能引发你深思最真诚得思考。

  《那猫那人那城》读后感(五):一位动保志工的时间轴

  某年“自由行”去台湾,我收获两件街猫主题的小礼物。一是手账本,黑色壳面上印一只灰虎斑,题曰“躲猫猫”;一是贺年套封,内含印有卡通猫的两个利是封、三张福字贴和一副春联,春联写的是“拥猫入怀好运来,爱猫一生福满分”,横批“猫喜发财”。回来后我把两样礼物当作“文物”一样收进书柜,知道它们背后一定有特别的含义。

  事隔多年的今天,读了《那猫那人那城》,我重新翻出雪藏的两样礼物,凭借它们上面印的小字“台湾认养地图”,和书中讲述的故事对上了号,终于懂得了它们的来历。我像在硝烟散尽后才了解到一段英雄史。

  所以可以说,《那猫那人那城》是为一群动保志工英雄们立传,同时为台北这座城市流浪动物的处境做见证。作者朱天心,自己就是动保志工里的一员“老兵”。

  阅读这本书,一再地使我心潮起伏;然而作为一个动保(动物保护)的局外人、袖手旁观者,我感到无颜置喙,唯一想做的,是围绕作者的经历以点带面,为书中记录的种种往事制作一个时间轴。

  ◎ 2005年夏,抢救“兴昌亚种”——

  “兴昌亚种”非科学名词,而是作者一家为一只叫“白爸爸”的猫大王家族起的代称。彼时街猫数量暴增,可能是SARS期间大量家猫遭弃养所致,而当时台湾处置流浪动物的政策是捕捉扑杀——捕捉后送至收容站,7至10天内若无人认养即实施安乐死。

  某社区居民投毒害死数只“兴昌亚种”,作者与姐姐天文(她们都是台湾最优秀的作家)闻讯赶去抢救,将三只幼猫送外公家收养,余下四只成年猫,将其中唯一的母猫抓去医院做绝育。但社区居民仍不依不饶,企图阻挠这场救护行动,扬言要诉诸法律。

  那时作者她们还不知利用诱捕笼,天文每回徒手捉猫,弄得伤痕累累。

  ◎ 2005年底,结识“台湾认养地图”网站主创KT(苏圣杰)与叶子——

  2003年,“台湾认养地图”率先从海外引入TNR概念,即对流浪动物采取捕捉(Trap)→结扎(Neuter)→放归(Return)三步法,倡议“以认养代替购买,以绝育代替扑杀”。

  他们深入动检所做义工,对公务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取得动检所所长严一峰的支持,在台北试行TNR。

  2005年底,作者天心参加“台湾认养地图”的动保志工种子训练营,成为她所居住的兴昌里领有志工证的一号志工。姐姐天文成为二号志工。

  ◎ 2006年,是台北市政府“街猫TNR计划”元年。共有五个里参与其中,包括作者所在的兴昌里。这一年,兴昌里抓扎街猫46只,此后抓扎数量逐年递减,直至第五年挂零。

  然而,这项工作在起初异常艰辛,作者与姐姐天文日复一日承担的重任包括:风雨无阻定点喂食,捕捉绝育(有些聪明绝顶的街猫需要花费数日才能捕到),医疗,参加(没完没了的)各社区住委会和里民大会以说服那些排斥甚至意欲除灭流浪动物的人,协助支援其他里的动保事务,面向社会和学校做动保演讲,媒体受访,等等。为了证明TNR比扑杀更为有效、人道且可行,她们整天与时间赛跑,乃至荒废着自己的个人事业。

  ◎ 2007年夏,抢救“北一女”校园猫——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迫于可能来自某些家长和老师的压力,打算在暑假处理掉校园的十只左右街猫。作者出面与校方交涉,并写文发声,呼吁人们认识TNR、接纳流浪动物、重视生命教育。

  ◎ 2008年夏,呼吁为城市流浪动物保留一个小水罐——

  2007年,台北市开罚冷气机滴水,间接导致街猫患肾病和泌尿失常病例增多。因为在酷热少雨的日子里,它们是靠这点滴之水存活的。作者因此发文,说明置水对流浪动物之必需,呼吁人们不要破坏谦卑地隐藏在偏僻角落里的那个小水罐。

  ◎ 2008年9月至11月,淡水街猫保卫战——

  2008年,淡水镇一家餐馆因食客发生过抱怨,遂找清洁队扑杀街猫。作家忽忽长期照护淡水街猫,发现后立即向媒体投诉,《联合报》于9月10日以头版报道,新闻标题为《淡水没街猫,还叫老街吗?》。

  11月12日,作者等几位作家在淡水的“有河”独立书店举办读书活动,为淡水街猫请命。他们举其他国家为例,描述街猫与人友好相处的城市风景,甚至几只街猫可以带动起整片商区的文创产业。活动到场的有时任台北县长的周锡玮,他向所有人鞠躬道歉,承诺立刻停止捕捉街猫,并率先在有观光产业的淡水、坪林、猴硐、九份等地开展街猫TNR。

  时隔一年之后,2009年冬至日,忽忽夜间外出喂食被摩托车撞成重伤,医治无效于12月27日不幸亡故。

  ◎ 2011年至2016年,对辛亥捷运站附近街猫的TNR——

  2011年,作家天文在辛亥捷运站附近发现一群状况不佳且未绝育的街猫,总共有十六七只,她独自一人承担起这些猫的喂食、医疗与抓扎。猫一次生育通常为四胎,代际繁殖很快,由于工作量巨大,又时时为病猫操心,天文被妹妹天心形容为“仿佛见她一步一步走向无光之所在”。

  2015年初,始有永慧与天文一起抓扎这批街猫,终于在2016年初全部扎完。

  ◎ 2011年,促成捕兽夹入法——

  捕兽夹对流浪动物是致命凶器,它们甩脱不去这件铁器,往往在挣扎数日之后,痛苦地因伤口感染或败血而死。于是,一些动保人士包括天心、林忆珊等,通过开记者会、社会宣讲、游说主管机关等方式,成功促使捕兽夹入法。

  (查询网络资料显示,2011年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增订14-2条:“非经主管机关许可,任何人不得制造、贩卖、陈列或输出入兽夹。”)

  ◎ 2011年,成立“催生动保司联盟”——

  此为林忆珊、天心、黄泰山三人创立。在台湾政府组织再造的背景之下,他们反对将原先的动保科与畜产科合并升级为畜产动保司(宰杀与救护互为矛盾),要求成立一个独立行事的动保司。次年,农委会回应他们,因受限于农业部组织法,无法单独成立动保司,只能成立动保会,直属行政院长。

  (查询网络资料显示,台湾现行机构为动保处,隶属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 2013年,林忆珊、万宸桢共同成立“台湾动物平权促进会TAEA”,承担起动保中见效最慢却最重要的教育宣传工作,因为只有人先改变对动物的态度,动物的命运才会真正改善。他们拍摄纪录片《动物不是娱乐》,深入台湾全岛的动物营业场所揭示种种不人道的做法,启发人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生命教育。

  ◎ 2015年,介入移工捕杀街猫事件——

  作家天心除了关注动保,也关注原住民部落、东南亚新娘、移工等社会群体,并参与助力其中。2015年秋,她担任第二届移工文学奖评审期间,得知此前半年接连消失不见或遭受外伤的街猫街狗竟是移工猎食所致,两难之下她内心经过激烈交战,最终决定在文学奖颁奖的喜庆场合下,“不合时宜”地做出善意而严肃的提醒。从此,她被不公正地扣上一顶“只爱台湾猫,不爱台湾人”的帽子。

  ◎ 约在2016年,一名年轻的女生志工独自在夜间上阳明山抓流浪狗,以实施结扎。独自在夜间工作是因为,管事机构解决问题效率低,同时却阻拦志工喂食和抓扎,而浪犬繁殖力强,容不得拖延。这名女生后来有孕在身,直至临产前一个月竟还坚持去山里抓狗。

  ◎ 2017年12月,加入“读猫园”的公益徒步活动——

  “读猫园”是一家奶猫中途站,创办者网名叫那布郎,长年从收容站抢救出一窝窝奶猫,边照料边寻找领养人。那布郎自2015年起,不时进行徒步环岛,一路打着“我认养,我不弃养”“我支持校园犬计划”的标语。2017年12月,作者天心与妹妹天衣等人,为那布郎壮声势,他们一起行走东海岸,向人们传达动保理念。

  ◎ 2018年,兴昌里的志工数终于突破个位数,街猫数则从原先的四十几只降至个位数,TNR控制流浪动物数量成效显著。

  对志工来说,他们积极接纳TNR,因为这是给流浪动物一条生路;然而,起初的先行者因人力稀少,面对的却是无底洞般的工作,不计代价地往里倾倒着他们的所有。

  ◎ 2019年3月,黄泰山推进“要求政府修法,明订县市政府应全面绝育流浪猫狗”的公投联署。似乎是,社会上仅依赖志工做TNR,各地政府机关却疏懒不作为,如此并不能彻底控制流浪动物的数量,收容站(流浪动物安乐死的集中地)也仍在运行。

  他们,台湾的动保人士(书中记录的还有宗慧、宗洁、王家祥、叶力森、童子贤、翠珊、宝猜、江江夫妇、乖子、徐多、杰克……),在持续努力着。

  街猫的寿命通常只有两三年,当台湾的志工们在一点点地奋力推进动保事业时,他们也目睹着无数流浪动物的各种意外和死亡,并为之无数次心碎。然而,站在今天回望,又不禁让人惊叹他们的成绩,一步一步有章可循,这便是我罗列以上时间轴的动力。

  我希望自己永远记得这本书带来的感动,如果有朝一日可以的话,我更希望自己能去实践动保。

  (尾声)

  街猫代表对我说:“你全文都没有提到我们吗?”真是对不起呀,可是我又怎么会忘记你们呢——白嘴巴、葛格、乳乳、乌鸦鸦、尾橘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