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人的动物园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别人的动物园读后感摘抄

2021-12-19 00:4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人的动物园读后感摘抄

  《别人的动物园》是一本由[德] 扬·莫恩浩特著作,凤凰联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人的动物园》读后感(一):德国“双子”动物园始末

  当然,世界上的动物园有许多,大部分都位于闹市区,在里面也有一些类似的知名动物。但是在分裂的柏林城,这一点却特别突出。因为这里“到处都能感受到来自边界的包围感,”洛舍尔说,“在某种程度上,西柏林和东柏林本身就是两个动物园。”——《别人的动物园》扬·莫恩浩特 在二战接近尾声的1943年,第三帝国的败局伴随柏林遭受的轰炸定了音。在苏联红军、美军、英军、法军都想要在占领中分得一杯羹的同时,在残垣断壁之间,在被人们来不及顾及的地方,新的斗争即将上演,而这场斗争的发生地,可能是极少数既反映了政治竞争,又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动物园。 柏林动物园战后第一位园长选择了女性,只是因为找不到任何一个和纳粹无关的男性;东柏林动物园的诞生,则是因为当局不希望人民跑去西柏林动物园,给万恶的资本主义送钱;动物园间交换动物要先搞清楚来自哪个阵营,像用共产主义老虎交换资本主义的貘这种事是绝对错误的;西柏林动物园的大门到底能不能让东柏林的建筑公司来修,这无疑是意识形态的斗争……。这些如今看来只能是段子的过往,却是那一代人最严肃的记忆。 1990年,随着民主德国政府拆除了柏林墙,被分割两地的居民第一次可以不用通行证就能自由往来,他们可以随意到任何一边的动物园参观。但直到2014年,统计数据依然显示,原东柏林居民更愿意去东柏林动物园,原西柏林居民更愿意去西柏林动物园。 东西两个动物园成了唯一,自冷战结束后保留至今的“双子”设施。就经济意义而言东柏林动物园其实有些多余了,但是人们不愿像合并市政府一样合并这两座动物园,因为它们俨然成为了国家历史和个人历史的见证者。这个国家要学会两条腿协调地走路依然不是容易的事。而两边动物园还会在动物种类上偷偷比试,但动物园里那些动物其实不在乎这些……

  《别人的动物园》读后感(二):别人的动物园

  我以前是办过大连森林动物园年卡的,但是后来《海豚湾》、《竞相灭绝》这类纪录片看多了,在逛动物园时难免心生负担,后来就慢慢不去了,距此至少七、八年有余。我初以为《别人的动物园》是单纯的两个动物园的竞争,直到看了序言“关于‘动物人’”,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动物园在那个特殊年代背景下所具有的特别存在意义的作品。

  《别人的动物园》的作者扬-莫恩浩特是德国的一名记者,多年来在《每日镜报》上为柏林的两座动物园撰写报道,难怪他对笔下的动物园的历史发展如此了解。书的正文自德国纳粹时期最古老的动物园——柏林动物园开始讲述,它的主人是彼时与纳粹高层关系极为亲密的鲁茨-赫克。作者在此讲述了动物园于战争年代下艰难的生存状况以及二战尾声柏林遭受突袭过后动物园的惨烈处境。而战后的柏林动物园又在一片废墟中开始重建,进入了缓慢且艰难的重生之路。

  顺着作者的叙述得以梳理出德国在当时所幸存的动物园及其发展的整个脉络。书的第二章由战后美苏等四国占领控制柏林后在铁幕之下东、西柏林人的日常生活开启,不同的生存形态对动物园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东柏林的动物园便是在当时的政治需求下诞生的,其园长便是本书序言中提到的两个竞争的动物园之中的其中一位主角海因里希-达特。作者通过详尽且有条理的叙述向读者展示了在当时那个特殊年代的背景下,不仅军备竞赛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就连动物园都成了一种实力的展示,或是一项政治操弄。

  当这场竞赛的一方主角登场,另一方自然紧随其后,随时间推移,西柏林动物园园长之 位落在了海因茨-格奥里格-科略斯身上。本书第三章便是对他的生平进行阐述,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点,在这两位处于竞争关系的动物园园长之前,他们的前辈柏林动物园园长卡塔琳娜-海因洛特和莱比锡动物园园长卡尔-马克思-施耐德之间却是一直处于友好、互助和合作的关系。同时在作者的笔下也可以了解到在当时的东、西德是存在着多家动物园的,可为什么东、西柏林的两座动物园会陷入最激烈的竞争之中?这耐人寻味的反差不禁让人思考后来的竞争究竟是政治形势所迫,还是人的因素呢?期待后面作者给出答案。

  东、西柏林的两座动物园之间的竞争就像那个年代东、西德之间的缩影,很直观的呈现了美苏占主导下各自一方的政治氛围,两位园长也在竞争中以对方为筹码为各自动物园的发展获取了成果,这其中的套路与军备竞赛何其相似。书的第四章开始正式进入两园竞争的过程,首位出场的动物是熊猫“姬姬”,虽然只是短暂的在东柏林停留,却给动物园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达特的威望,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熊猫LOGO竟也来源于此。

  随着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东、西柏林的政治氛围也直接影响到了两座动物园的生存境况。达特与科略斯都将人生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动物园的发展之中,可是又能明显看出两个个性不同的人对他们各自事业的不同影响,这也是阅读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点。其实整本书读下来,内容还是挺浅显的,关于那个年代的政治背景其历史书籍多有陈述,所以对这本书的关注点我更多放在了动物园自身发展及其人或动物的逸闻趣事上,比如大象“图菲”的缆车之行,肯尼迪的白头海雕“维利-勃兰特”,还有代管莱比锡动物园的迪特里希的遭遇,躲在麋鹿箱子里逃离东德的摩根,事件背后的起因虽让人唏嘘,但事件本身读起来还挺吸引人的。

  《别人的动物园》全书加“彩蛋”也不过250余页,读是很好读,就是感觉意犹未尽,内容上是可以拓展深析一些的。我喜欢它后面那几页“后来怎样?”,让文中一些关注点有了后续。书里还配有几十幅当年的黑白照片,除了与动物园相关,还有当时一些历史节点的照片,如1945年苏联红军在柏林国会大厦竖红旗的那张,席地而坐悼念第一个因翻越柏林墙而被射杀之人的那张,还有1989年在勃兰登堡门前柏林墙个庆祝拆除柏林墙的市民那张。

  最后我会因为这本书而重新开启我的动物园之旅吗?嗯......应该不会。

  疯猴勿杀20211217大连今天下了一场短暂的大雪

  《别人的动物园》读后感(三):两个动物园的比较,两个阵营的对抗

  印象中的历史书籍大多是严肃枯燥的,偶然读到一本有趣的历史书,就足以惊喜许久。《别人的动物园》恰恰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作者扬·莫恩浩特是一位自由记者和作家,多年来在《每日镜报》上为柏林的两座动物园撰写报道。他另辟蹊径,从动物园这一独特的视角观察二战后的德国社会,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讲述了一段沉重的历史。

  二战后,德国分裂。美英法占领区合并为联邦德国(西德),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东德)。此后西德和东德分别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美苏冷战期间,分裂的德国成为两大阵营的对峙前沿,东西柏林的两个动物园变成了政治比赛的赛场。在动物园的奇闻异事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两个不同阵营的对抗。

  炮火几乎将西柏林动物园夷为平地,废墟中埋葬着人和动物的尸体。战争带走了大量青壮年的生命,最终参与国家重建的也大多是女性,她们被称为“瓦砾妇女”。由于战后竟找不出一个与纳粹无关的男性担任动物园园长,最终只好由水族馆馆长海因洛特的妻子卡塔琳娜接任这一棘手的职务。功夫不负有心人,卡塔琳娜逐步推进动物园重建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自身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讽刺的是,委员会又因为卡塔琳娜是一位女性而打击阻挠她的工作,试图逼迫她退位。

  兽医出生的科略斯是个野心勃勃的年轻小伙,他凭借出色的口才拉来了不少赞助支持。然而对大众来说,年轻不代表有活力,相反意味着缺乏经验。科略斯刚上任不久就遭受了风波。口蹄疫的爆发导致园内不少动物死亡,引发群众对他管理能力的质疑。东柏林动物园获得熊猫“姬姬”,则又使得西柏林动物园被压了一头。20多年后,科略特大胆劝说施密特夫人收取熊猫作为国礼,西柏林动物园迎来了大熊猫“天天”和“宝宝”,终于扳回了一局。

  东柏林动物园起初的建造原因就是为了留住东德人,拥有与西德抗衡的筹码。动物学家达特作为园长,在开业仪式时邀请卡塔琳娜出席,以表明东西柏林的两个动物园间不存在竞争关系。然而,达特十分善于利用西柏林动物园的存在,借由比较为自己的东柏林动物园谋取好处。自从科略斯继任西柏林动物园园长后,双方表面上风平浪静、和平相处,实际上则风起云涌、暗自较劲。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直至东西柏林合并,两个动物园之间剑拔弩张的拉锯战终于画上句号。

  故事看到最后仍是意犹未尽。就像听完睡前故事的孩子一样,最后总是会问上一句:后来呢?这本书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点就在于它专门设置了“后来怎样?”这一章节,让喜欢刨根问底、好奇心满满的我一次看个过瘾。

  柏林人对新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动物狂热的喜爱使得动物园在经济萧条的年代依旧能够顽强地存活下去。德国统一后,东西柏林两个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动物园都得以保留,柏林也成为了德国唯一一座拥有两处大型动物园的城市。

  总而言之,《别人的动物园》这本书不论是内容选材,还是装帧设计都很用心,真的非常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别人的动物园》读后感(四):别人的动物园卷起来了

  当下社会有个流行词叫社恐。意指不愿意(恐惧于)与他人交往甚至交流的人。如果可以做选择,找动物还是找人做朋友,可能都会选择前者。选择前者的人,会被称之为“动物人”(Tiermenschen)——他们善于同动物打交道甚于同人类。

  不过社恐人可能会想打我,社恐人不一定也愿意与动物打交道啊。

  那这里就先把社恐人忽略,重点讲讲“动物人”。

  愿意跟动物打交道的人多得是,但把动物或者动物园当作毕生志业,倾注全身心精力甚至家庭也要靠边站的,没有几个。在扬·莫恩浩特(Jan Mohnhaupt)的《别人的动物园》这本书里,就有两个:

  海因茨-格奥尔格·科略斯,西柏林动物园园长。

  海因里希·达特,东柏林动物园园长。

  这本书的基础是这两位同于上世纪50年代到达尚处于分裂状态的德国,并分别担任东西柏林动物园园长,他们的不和,只有更,没有最——他们都想在自己任内打造最大最优秀的世界性的动物园。所以“人有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心态就此形成,换做今天的语言来说,他们两位带着自己管理的动物园,卷起来了。

  乍看之下,仿佛只是两位园长的私人恩怨。但在这本书中,作者要表述的是,人类只要开始政治斗争,一切都可被作为工具,动物也不例外。他提到的观点特别有意思且值得注意,那就是,正因为柏林分裂成东西两瓣,两位园长才有机会在自己所处的那一瓣里享有巨大且特别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力。

  依靠动物和动物园建立自己的声望和社会地位不容易,试想今天,你能知道或者记住哪个动物园园长?所以,让他们成为那时候的他们,背后原因多层且复杂。

  首先是当时德国的动物园文化。如果米珂·洛舍尔说得没错,柏林东西两个动物园是当时压抑于分裂状态的人们的“心灵自留地”,那么动物园本身就有自己一定的受众,这点容易转化为园长的支持者。

  其次,动物园建设并不是园长一个人能完成,他们的雄心还需要依赖当地的政治高层的关系。这是重要的通行证。不仅如此,园长可以借此,不断以低成本的方式(注意,当时是战争状态)吸纳战败地区的动物,以及大量的战俘劳动力,以此完成自己的权力积累。当二战结束后,虽然冷战时期开启,但东西柏林动物园这个所谓的建设过程(权力积累)基本完成。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利用动物建造自己的动物王国?尤其为了动物而忽略自己的家庭,简直非常人所为。此外,动物园还能引发男女性别上的领导权之争。动物园园长到底由男人还是女人来担任,闹得不可开交,还得由政府出面协调解决。

  动物园的重要性,可以用“国家建设工程”来体现。当这个容纳动物的场所被列为国家性质的工程项目时,所有人的积极性都为之调动起来,尤其在战后那种萧条、分裂的社会氛围下,它的号召仿佛成了一道光,即使它只是一个志愿工程,参与者最多只能获得一枚纪念徽章,他们收集足够多的工作卡标签的话。

  标签,会激发人们另一种政治意识,身份认同。事实上,东西柏林动物园的建立与在德国分裂时期兴旺运营,基于东西柏林两瓣的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而东西柏林动物园又强化了这一点。毫无疑问,柏林墙最终倒塌,东西柏林动物园也名义上合二为一,最终也迎来一位领导人管理两园,但东柏林人依然去东柏林动物园,西柏林人还是去西柏林动物园。

  关注动物园的人都会知道,今天的动物园营运多以经济为核心而非政治。东西柏林动物园不一样,在两位园长竞争下,动物园的政治味道浓厚,园里动物甚至被安排作为国礼。冷战结束后,两所动物园政治氛围,以及园内动物需要承担的政治任务才越来越少,今天园内的动物,也获得更宽广一点的活动空间。“动物园从未像今天这样,一切工作都围绕吸引游客们而进行。”

  故事性叙事会让这本书增加不少趣味性,封面动感十足的动物也容易让人沉浸在自我想象的动物园里自由游览,所以它不是一本会增加读者负担的书,但它会增加读者对政治权力、对民众与动物生活的政治环境背后更深层问题的思考。但还是不要忘了:

  “在某种程度上,西柏林和东柏林本身就是两个动物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