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钱男孩》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钱男孩》经典影评1000字

2022-03-03 08:50: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钱男孩》经典影评1000字

  《金钱男孩》是一部由陈熠霖执导,柯震东 / 白宇帆 / 林哲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钱男孩》影评(一):名不付实的金钱男孩

  这电影从开拍到成片有一段时间了,冲着柯震东和白宇帆去看的,想看看《山海情》中的得宝变成同志到底是啥样,感觉演得比柯应该好一点,但总觉缺那么点,柯全片总阴沉着脸,好像还没走出以前的阴影,这样的MB不知是否真有人愿意花钱,当然,全片比较零乱,有点不知所云,比起关锦鹏的《蓝宇》差远了,打着同志的旗号其实根本不了解这个圈,希望导演能沉下心来创作出能让人至少有所触动的作品。

  《金钱男孩》影评(二):2022了,同志片还是老三样

  原本抱着一点至少还原国内大陆同性生活的期望,看完依旧还是很失望。

  性,金钱,酒吧,家人的不解,互相牺牲的爱

  作为一个在台湾取景,又想去还原大陆同志的设定,本身就充满矛盾,我看不到任何对于大陆积极向上的描写,看到的只是各种刻板印象,衰落的村庄,封建的传统,潮湿破旧的地下室,以及所谓的

  《金钱男孩》影评(三):《一张图诠释整部电影》

  演员的口音。。。。。(有京腔和湾湾腔同时出现我真的

  《金钱男孩》影评(四):缺少深度提炼人物内心的电影让头到位变成一场荒诞喜剧电影。

  看完这个片子 对这个导演的所谓深度和纪实 真有种莫名其妙的被嘲讽的意味 他所谓的表现用意丝毫不了解真实的世界 或者真实的人内心的状态……… 这一切都是导演自己臆想的 莫名其妙的感觉无处不在 刻意营造的人物压抑氛围用看似艺术化却又缺乏安全感的角度去描述家庭环境 这在导演的世界里 也许就像是某种伪善 德宝的角色原本也是空乏的但他率真的笑容和国营的台词功底 把这个角色挽救了 / 这部戏对于柯的表现并没有特别突出 他的幽怨和紧闭的心也并没有通过合理的故事情节进行下去 他几乎人设给人一种矫情的夸张 最动人的一幕 是德宝问他 我是你的什么人 他唱 冬天里的一把火 那一段是全戏的顶峰 整个电影几乎就是只有一个段落看到了这部戏的初心 ……… 里面的 你幸福吗 想给你幸福…… 这些上个世纪的台剧的腔调让整个弥漫开来的忧伤瞬间变得滑稽可笑 看来 缺少深度去感受和探索角色的心 是很难很难做到让观众感到欣慰或者难过 导演这一点没有做到 这是导演自己的问题 而配乐还是不错的 有给电影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氛围烘托 这个片 留下骑着摩托车那一个段落参加短片5分钟电影节去吧 ……

  《金钱男孩》影评(五):唏嘘与虚实

  感觉只剩唏嘘。当我们看陆片时是一种感觉,看台片是一种感觉,两种感觉既有相似也有不同。但陆台口音混杂在一起,便产生了支离破碎的感觉,这才意识到二者已经疏离很远了。全片提到了许多地方,但好像无论哪里都让我们觉得遥远,除了台湾腔偶尔将我们拉出那个世界。 导演水平实在有限,仅有一两场戏值得玩味,比如飞回家后一群男人的酒桌戏,女人与小孩则在旁边小桌,我们可以窥见男人之间的对话是如何建构为紧密的男性同盟,并且吃女人不吐骨头。飞则成为同盟的破坏者,受到众人抨击。 再就是飞和几位朋友的火锅别离戏,机位只选择左右摇并不很明智,似乎想制造幽灵观众的感觉,但没有太大效果。尽管都坐着,都是胸以上的景框,但又想给出远景的冷漠感,没有任何特写,也不太灵。 还有一个不算空镜的空镜头则是沿着盘山公路的主观镜头,这是很好的体验镜头,但全片都是凌乱的剪辑,这里也没有多久就被硬切至下一个镜头。如若是邦哥来拍,这么个镜头就先来个5到10分钟吧。而且我更倾向连司机和另一个乘客都不要,直接对着车窗拍。

  剪辑的随意导致每段基调都很不一样,产生强烈的割裂感,既有李安的家庭片影子,也有郭敬明小时代的感觉,因而它很失败。人物也没有一个建立起来的,配乐稍微好一点,但也只限于本片里。其他都乏善可陈了。

  倒不如幻想一下刘冠廷可以演梁龙,但也许少一点痞气,金城武饰演晓来,张国荣饰演飞(想了很久,目前在世的且我知道的感觉没有合适的,兜兜转转又觉得只有他合适了。),也许杨凡可以试着拍一下,毕竟有些戏还挺有真人化版继园台七号的感觉。只是剧本很需要一个像艾伦索金一样的华人编剧进行打磨才好。

  《金钱男孩》影评(六):柯震东 白宇帆 演的什么玩意

  看完我的感受就是,啊,这,大写的尴尬。关于本片是屎味的巧克力,还是巧克力味的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想复盘一下,一副好牌是怎么打烂的。

  首先,是剧作的失败,不真实的人物动机和台词,整体带给人悬浮感,总感觉这个故事是在天上飘着,充满了导演的意淫,咱们摆事实讲道理,比如,柯震东打电话给家里,一段对话透露出浓浓的塑料感的兄妹关系,就感觉这不是兄妹,这两个人根本就是在演戏。如此让人不信服的剧情,如此悬浮,如此不真实,如此架空,如此猎奇,没有一段同性恋戏让人入戏,反而异性之间的戏份才让人信服,我眼中怀疑这个导演是在黑化和丑化同性恋。我脸上写满了尴尬和失望,这么好的卡司您到是做了一盘什么玩意出来啊。这种可以讨好西方的电影,满足老外对中国人猎奇的玩法早就过时了,老外看不懂,中国人民可不是傻子啊。我觉得这才是乳化,高级乳,乳的毫无意识。

  其次就是选角失败,台湾腔搭配大陆口音,这个老外肯定听不出来,但是中国人不是傻子,一群台湾人,在台湾假装大陆人,假装大陆生活,居然还讨论春运,真的是精致的巧克力味的屎哎,看的我直起鸡皮疙瘩,尴尬的要死,怎么会有这样的组合呢。电影得讲究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观影的过程中,我反复被演员的口音来回拉扯,听到台湾口音,我感觉这是一个台湾故事,听到德宝和曾美慧孜的大陆标准普通话,我又觉得这是一个大陆的故事。

  第三,从表演层面来说,大陆演员普遍松弛,台湾演员普遍拘谨,这种不协调感,让人膈应,让人很不舒服,电影就算我是看的盗版,观众也是付出了时间成本,不知道这位导演现场到底怎么想的,这么好的资源,这么豪华的配置,居然就做出来个这。

  导演应该是在奥地利呆久了,呆傻了吧,不知道你幸福吗,这么大的一个央视梗吗。

  曾美慧孜有一场戏居然笑场了,我不知道她是被导演雷人的台词搞笑了,还是意识到了自己在参与做屎,嘲笑自己呢。

  当然本片也有一些些看点,比如柯震东从影以来的大尺度表演,本片的场景设计还是有一些电影感的。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观赏这部影片,我建议大家跳着看,当邪典喜剧片来看,通过你的笑声表达出你对导演的失望和尴尬之情吧。

  《金钱男孩》影评(七):我的«得宝»在哪里?

  同样是91年生人,同样质问过爱情与幸福,同样把对感情里的不甘心当做爱,同样在折磨中释怀,同样在舞池中翻过这一页,我实在无法做到不让自己共情。。。但是试问!我的«得宝»在哪里?

  虽然不像电影院我身边的法国陌生小哥(竟然)偷偷的抹眼泪(毕竟电影场景的强行”缝合”以及大陆和湾湾台词的格格不入,使我不得不频频出戏) ,我还是坚定的认为,导演在很多地方设置的很巧妙,甚至高级:

  比如在三位男主情感冲突,爱恨纠葛方面,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没有你侬我侬的台词(尕娃: 我是你的什么?阿东:你就像那。。好吧,大家可以试着不被歌影响,假设自己是个老外,只是专心看歌词会发生什么),在爱却不敢爱,想亲又不能亲的边缘频频试探,挑逗观众感官的音乐刺激,一切都和阿东的微表情一样微妙(好吧,我是想讽刺阿东几乎没有,微乎其微的微)。

  比如最后的门铃设置,也许在小说里,这几声门铃可以把男主心情的生生死死,跌宕起伏写它个几十个来回不重样了。试想你真的最爱的一个人,他就在门口按门铃,爱的潮水一次又一次敲打,你希望它退,却又不希望它完全退,你多希望它又来一击最后的猛烈!当然如果记得,电影最后也有这一丝猛烈,然后就在黑屏中伴随阿东始终如一的微表情就让男主摆脱了。

  其他,还有各种台词的停顿,留白,silence各种,以及咱们得宝出色的张弛有度,该生活化处理生活化,该爆发时毫无保留,难道这些不值得加一星吗?

  言而总之,导演不背这锅,我觉得综合考虑加上咱们得宝出色演技,绝对是值得四星鼓励的!

  但是,我的得宝你在哪呀!下次别苦逼的当人家的备胎了,吓得我在电影院里一直以为你要BE收场呢,那我我就脚趾头都扣烂了。

  《金钱男孩》影评(八):“他失去的只是一条腿,而我失去的是你的爱啊喂”

  李钰对飞说:“你真的是一个很值得被爱的人”…想想飞的处境,这句话听起来只会让人苦笑,自己好似得到了所有人的爱,却总觉得失去的更多。

  我觉得飞要的根本不是这些,他只是把MB当作是“出卖自己的工作”,他撕扯龙衣服和殴打他时的暴怒就说明了一切,流下的眼泪是带着愤怒、痛苦和后悔混合的复杂情感。

  青年时抛弃爱人灰溜溜地逃走,后来大概是村里人知道自己的职业了,不让他回乡给母亲奔丧(一个重大前提,飞是为了他妈妈才做这行的),后来也不让他给外公奔丧,最后重逢爱人,已经残疾的晓来结了婚,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度量旧爱和新欢的感情,搞得只得出了一个“谁我都要爱”的结论——死结。

  JC也太帅了

  结尾很有意思,又是经典的基隆中山路桥。前有《千禧曼波》后有《无声》,这个“梦境长廊”带给我们的观感总是虚虚实实,好像它具有连接过去和未来、但又不知会通往哪里的感觉。

  晓来一瘸一拐地追上飞,光影迷离,忧郁的绿色好似老照片,二人面对着,似乎下一秒就会接吻,

  但镜头一个剪切,回到飞已坐在自家阳台。随后这静止的十几秒里,只看得到雨滴缓缓落下,不久响起门铃声,但飞并没有起身,随着音乐声渐渐加入,我才惊觉飞在憋气。

  忽然想到他和龙在家乡游泳的那天,龙把他推下水,在那一瞬间,他一定记住了龙带给他的感觉。窒息的人生、鼓胀的情欲,他回溯到和龙共舞的那个晚上,炫彩的灯光下,他跳得好开心(好长一段尬舞hhh)。我不禁猜想,最后到底是谁按响了门铃?是晓来还是龙?又或者只是他的新主顾?

  电影里的三位MB表演都满分好么?(涩气满满了纯属是)特别是柯景腾真的很牛b啊!各种细节也表现得好好,看到警察来抓他藏.du那场戏我真的很震撼,有点讽刺又算是正视过去了啊呜 还有电影里真的很帅 难道是我看得不太高清甚至觉得他和10年前没啥变化…

  开头不久晓来拉着飞一起唱《北京 北京》就让我好神魂颠倒,后来重逢又唱这首歌又让我红了眼睛(JC唱歌好听到爆炸 柯就是唱得很好不要再唱了哈哈 结果后面还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九敏哈哈哈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其实龙一出场就看得出电影原名《寻找》是谁找谁了——

  “我去义乌找过你,但没找到”

  “我也去深圳找过你,也没找到”

  …龙一直在找飞,而飞在找什么呢?

  我真的惊呆…曾美慧孜居然一人分饰三角,完全剧抛脸好么?!太厉害了也 三个侧面人物都演得活灵活现:露露、飞的姐姐以及晓来的妻子李钰,导演为什么要用同样的面孔扮演不同的人(不要告诉我是经费问题),很值得思考…

  “阿飞送钱来了,没能见你最后一面…” “阿飞送钱来了,没能抬你上山…”

  飞对母亲和外公似乎只有谈钱可说了,可是这些钱都是他用一个个屈辱的折磨换来的,上面清晰地用血滴着“吃人”两个字,庙里这场戏用的一镜到底拍得非常好看,整部电影的拍摄手法非常娴熟且极具水平,很完美的色调和构图,看导演署名以为是个外国人,搞得神秘兮兮的

  不晓得怎么结尾好,因为写到半夜天寒地冻又饿了,好了戏散了,我们也可以离场。 总的来说,我觉得故事挺好看的哦

  《金钱男孩》影评(九):还是寻找好

  相较于“金钱男孩”这个译名,我更偏向于“寻找”,因为更贴合像飞这样孤寂迷惘的灵魂。

  MB作为一个敏感的地下职业,需要承受太多了。金钱交易的身不由己、法律边缘的暴力、亲戚的不理解,像一块块巨石压在飞的内心,苦闷压抑,甚至让他怀疑自己爱的能力。与晓来的过去还没有释怀,龙的存在又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带来些许温暖,如此一来,摆在飞面前的抉择甚是艰难。

  也因为尚未释怀的过去,飞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爱龙。“我就像蜘蛛一样,到处吐丝,散发我的爱。我不会放过每个落网的,我会紧紧抓住他们。”这句话是李钰对飞“那你幸福吗?”的回应,又似是一句嘲讽,嘲讽飞放不下晓来。飞承认自己是这样,但他又说,这错了吗?

  飞和龙分开这场戏走得太轻,张力不足。“你是我家人,晓来是我爱人,我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飞深深刺痛了龙,“你是吃了我,不是爱我”本该更具有爆发力。结局跳舞全场最佳,将犹豫到释然的变化用肢体语言表达了出来,不知最后的飞忆起时,是否明白,是否已找到答案?

  金钱男孩 (2021)

  暂无评分

  2021 / 奥地利 法国 比利时 中国台湾 / 剧情 同性 家庭 / 陈熠霖 / 柯震东 林哲熹

  《金钱男孩》影评(十):《金钱男孩》专访|“想找出这些男生牺牲自己的感人原因”

  采访 鲛人河 《金钱男孩》是2021最受国际瞩目的华语电影之一,它接连入围了本年度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与某马奖,在表演、新导演奖项的提名上获得认可。(但就个人而言,本片完全是反面教材,仅演员们的表演达到了较高水准...

  影片由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的学生陈熠霖自编自导,讲述了几个男生间复杂而又感人的情感故事。导演陈熠霖出生在中国,是80后,自1994年后以奥地利公民的身份生活在维也纳。

  风影电影专访了陈熠霖,聊聊他在创作《金钱男孩》背后的际遇。

  陈熠霖

  您能简单说⼀下自己的成长背景吗?

  拍摄这部电影是出于什么契机,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

  我13岁的时候跟父母⼀起去了奥地利。之后,大约在15年前,我有⼀个去北京留学的机会,我就在那儿认识了⼀些学生们。有时候他们为了交学费,而选择去做“金钱男孩”。

  当时我有⼀个好朋友,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他就暗地里通过“性工作”,让有钱的男⼈拿钱来为他支付母亲的医疗帐单,这种举动特别地触动我。⼀开始,我觉得这个题材它很有趣,而且非常感人。

  后来,我渐渐发现有很多年轻男生在做“性工作”,在中国主要是女性从事,但现在社会上也有年轻的男人在以此为生。

  所以我想找出原因。我知道很多年轻人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的建筑工地,当他们的⼯资不足以⽀付租金和生活费时,或者当他们被老板拖欠薪水时,他们仍然坚持把钱寄回老家。所以我认为这是他们为了家庭而做出的牺牲。这是非常动人的,我以此为出发点,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谁而活着?

  然后我遇到了⼀个研究中国LGBT现状的学者,他采访了超过两千名男性的“性工作者”。研究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进入这个行业,以及他们的家庭,他们和家庭之间的情况,还有他们入行的理由。

  其实,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为了抚养家庭,所以说这背后有很多戏剧性的东西。

  ⼀开始,我是想拍⼀个关于“金钱男孩”题材的纪录片,或者是半纪实、半虚构的电影。但后来我与哈内克,以及其他朋友讨论时发现,在银幕上展示⼀个具体的人,是需要承担很重的责任的,你不知道在此之后会发生什么。如果被拍摄者如此信任我,那我也应该对他们负责。

  所以,我从这2000个人的故事中挑选,并增加了⼀些虚构的部分,融合进了这部电影里。

  这部电影在台湾拍摄,但戏剧情境却发生在内地,是什么原因呢?

  我觉得为自己的家庭而选择牺牲,这不仅仅是⼀个拥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它也可以发⽣在东欧,发⽣在世界上任何⼀个角落,这是⼀个世界性的感人主题。

  地点本身并不重要,它当然可以发生在北京、长沙,或者是任何⼀个城市。虽然我们是在台湾拍摄的,但其实我想模糊这个故事具体的发生地。

  我在这部电影里,没有放置任何政治上的指向和隐喻。我只是想表达⼀种人与人的关系,去尽力表达⼀种现状:⼀些年轻人牺牲自己,却并不能保护自己,这样的⼀种现实。

  为家庭牺牲,用这种方式谋生,或许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并不是⼀种正向的选择。如果我们想为祖国做出贡献的话,首先得要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里出现了曾美慧孜同时出演的“同妻”角色,但她们都是自愿成为“同妻”的。我并不太理解这两位的动机,您能解答⼀下吗?

  (*曾美慧孜一人分饰三角:梁飞朋友的同妻Lulu、梁飞的姐姐梁红、梁飞前男友晓来的同妻李玉)

  我认为爱⼀个人,并不⼀定要出于“性别关系”,也可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于这几位女性角色的刻画,是出于我想表达她们⾝上“母性”的⼀面,为他人做出牺牲这⼀点。就像母亲理解自己的孩子⼀样,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为什么而去牺牲,是出于照顾和孝道等等。我希望我的女性角色能对他人表达出⼀种理解,⼀种慷慨的爱。

  男性主角们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家人之间,⼀种包容的感觉,这是我想表达的。就像电影里出现的种种情节,我想让人与人之间建立⼀种互助的关系。

  有时候婚姻并不仅仅是因为爱,或者为了孕育⼀个后代,世界上有很多拼凑的家庭,我想表达这种社会关系。作为妻子,接受了⾝为同性恋者的丈夫,这种接受也是⼀种爱,而丈夫因为这样的包容也会付出爱。

  是如何找到电影的两位男主角,又是如何与他们合作的?

  我⼀直都很想和柯姓演员合作,但对于制作来说不太可行,因为听说他的片酬比较高,但我还是坚持想联系他、说服他。其实在拍摄前4个月,我们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那时候我就想哪怕只是尝试也想让他出演,最终他同意了跟我们合作。

  另⼀个有趣的事,是当时我从台北到北京进行演员的卡司筛选,当我第⼀眼看到白宇帆的时候,觉得他就是电影里梁龙的形象。他就该是那个样子,所以我马上选择了由他出演。他是⼀个很有特色的演员,也在大陆逐渐开始有了人气。我认为两位男主角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