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曾经当过兵
退伍多年,战友情深。
近日,有老战友在微信群里晒出多年以后回老连队追思旅游的照片,让人万分感慨。照片上,昔日的营盘早已人去楼空,唯有那大山依然那样巍峨,那森林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曾经,我们不约而同地穿着绿军装来到这里。走进深山,走进这恐怖的森林。当上工程兵,也叫深山里的大兵。
当工程兵没有冲刺的演练,没有旋转的雷达,没有空中的飞翔,没有波涛,没有海浪,而是常常遇见山猎以及追踪在恐怖林莽中的猎人。
那时当兵,都是义务兵,没有工资,只有每个月六七元的津贴,然后每当一年兵加一块钱。每个月每个兵四十五斤大米的标准。平日里遇到哪个兵不好好上班工作,排长就会非常严厉地说:“你不好好干,对得起你每个月的四十五斤大米吗?!”。
为了在山洞安里放更多的战略物资。工程兵深居简出,每天要完成挖山的任务。那时没有机械化,我们常常带着铁锹洋镐像老愚公那样挖山不止。一代一代的工程兵们在深山里煎熬,在山洞展现血性与青春。
一个冬天的星期六,连队里来了一位来看望儿子的大伯。看上去大伯纯粹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五十多岁,满脸的皱纹,黑黝黝的肌肤,只有两排牙齿是白色的。说话间,不时地幽默,让我们永生难忘。那时只是单休,国家还没有执行双日。这天,大家依然紧张地施工着上班。工地上,诺大的石头要好几个人才能搬得动。嗖嗖的寒风不停地吹,冰寒地冻里兵哥哥们却汗流浃背,干得热火朝天。大伯到连队后,急于想看看儿子。指导员在连部里破例让通讯员带大伯来到深山工地上。儿子的军装上裹满了泥巴,看着眼前的老父亲嘻嘻地笑着:“爹,您真的来了?”父亲看着眼前的儿子,简直不大敢相认:“你真的这么发狠啊?”父亲说。
儿子又嘿嘿地笑着。曾经的顽童有模有样地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
“儿子呀,在家时你有这么吃苦、这么勤劳,老爹我老早就给你娶上俩个媳妇啦!”父亲幽默地说。
“这样吧,这里太辛苦了,明天你跟我回家去,回家赚钱!”父亲继续说。
“爹,这样不行地。哪能说回去就回去的。”
“那怎么不行,我跟你们领导说,要不然,我们衣服被子全都不要了,只穿走一条裤衩子走,然后我带你去街上买过衣服,这样总可以了吧?来当兵的时候部队也只给我们这些的。”
“爹,那绝对不可以的,那叫逃兵!”
“现在我是解放军了,部队有很严格的纪律的,现在要是回去,那可是要处分的。”儿子继续说道。
老父亲看着眼前曾经整天要谩骂的儿子,瞬间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却也心疼起来。
陪了父亲一天后,父亲就急着要回家。
“儿子,你们忙,我不打扰你们。好好干,老爹等着你回来……”
“部队锻炼就是好!”临走的时候,父亲还念叨着。
多年过去了。曾经的我们,为苦难的父亲护卫着希翼,为故乡的土地祈柷着安宁,粗的呼吸里涨满了我们的肺叶,爱与恨以同等的炽热燃烧着我们的眼睛,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强大,我们曾在坎坷的路途跋涉,在猛兽面前穿梭。如今,当我们又默默地走进林间,仿佛又看见我们的军人以强者的足迹开拓信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