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甘肃特写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甘肃特写

2022-03-25 11:00:40 作者:高幼玉 来源:迁徙推荐 阅读:载入中…

甘肃特写

  每次踏进故乡熟悉的土地,我的心头就会涌起朝圣般的虔诚!故乡的沟沟岔岔好像活化石一样,蕴藏着许多我未知的故事,故乡亲切的味道唤起我探寻的执着!站在故乡的山粱上俯视它,曾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却总感觉没有完全了解和读懂它,我的内心愧疚地无地自容。就像故乡的地名一样为什么起初叫中岔,而不叫高家庄?还有包兰铁路经过家乡的小站为什么起名窦家沟站,而非高家庄站?每次看到醒目的站牌空生妒意,却不知缘由,心中顿生无知和自责之情!

  众所周知,包兰铁路是建国之初的伟大工程,也是惠及千秋万代的不朽工程。据说,当时勘测队员来此勘测,只因此地高姓人居多,故取名高家庄。可为什么先辈们却没能在此留下历史性的浓墨重彩,把小小的站台提议起名高家庄站,而使外姓之人占了头彩,这又是什么缘故?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先辈们移居故乡时都不曾见过窦姓之人在此定居,如此提名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几十年来,故乡的地名在我脑海里稀里糊涂地像锅粥,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不明就里。带着许多的疑问我拜问了本家排行大哥。大哥博闻强记,有些是他亲身经历,有些是他耳闻目睹,凭着清晰的记忆,他向我娓娓道来。故乡那些尘封已久的轶事,像一幅幅未经问世的画卷向我徐徐展开。

  一、包兰铁路经过我的家

  建国之初,国家就着手筹建包兰铁路,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

  1953年的一天,一群外地人来到我的家乡测量修路线路,他们白天翻山越岭去测量,晚上住宿在我们家老院箍窑前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久而久之,他们就和爷爷(家乡人称高七爷)熟起来,其中测量队的领导和爷爷特别投缘,他敬佩爷爷学识渊厚,与爷爷交谈时无话不谈,甚至抽烟时都和爷爷调了个格,他让爷爷抽自己的大前门烟,而他却抱着爷爷的水烟瓶有滋有味的品尝,并听爷爷讲轶闻逸事。测量工作快要结束时,那位领导征求爷爷在荒沟(铁路要横穿故乡的一条山沟)修泄洪涵洞宽度一事的意见时,爷爷首先考虑到故乡大部分土地在铁路西边,但同时又考虑到为国家节约资金两个方面的原因,他对测量队领导说:铁路西边地里的粮食要用马车运输,要修的涵洞马车能通过就行了。测量队长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以此上报。

  测量工作结束后,初定在家乡建一座小站。负责测量的领导人就小站的命名征求父老乡亲们的意见,有人提议说:就叫高家庄车站吧,于是测量队把小站初定为高家庄东站。过了不久,修路总指挥部又派人下来复查,正巧庄里的人都去干活了,就连最有见识的爷爷也去地里忙活,庄里只有我们高家年事已高的三太爷在家。当复查人员问三太爷小站的命名是否妥切时,三太爷对复查人员说:建站的地方叫窦家沟,高家庄是你们测量队来后才叫开的。复查人员一听这话,立刻将小站更名为“窦家沟站”。就这样,大字不识一个,但又热心的三太爷改写了小站的命名!

  意想不到的事还没完。当复查人员来到荒沟复查需修的泄洪涵洞宽度时,考虑到北方干旱少雨和荒沟狭窄不长等因素,其中有人就问三太爷:这沟狭窄又不长,下暴雨时山洪流量有多大?三太爷答到:最大时也就比水缸粗一点。当复查人员又问涵洞该修多宽就比较合理时,三太爷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沟里生产队的水窖,他想不能给去沟里驮水的人造成不便,于是好心的三太爷又以驴驮水时杠子(驴驮水时连接两个木桶的横木)的长度为准彻底否定了测量队原定的要通大马车的宽度,涵洞最终定为毛驴驮水的小涵洞。三太爷哪能想到沟里有大片的庄稼地收割时的拉运问题啊!涵洞修成后,拉运粮食时只能绕远道而行,给拉运粮食造成的不便确实使人叫苦不迭!

  复查工作结束后不久,大批的重型机械开进了我们小小的山村,于是整个山村沸腾起来。那时的重型机械大多是前苏联的,尤其斯大林100推土机最有名。无论白天黑夜各种重型机械的轰鸣声都响彻在窦家沟段铁路工地,那气势似排山倒海般壮观!以窦家沟车站为中心向北到吴家窑段,成千上万的人们用推车战斗在工地上,好似无数的愚公在移山,景象动人心魄!而向南至红砂岘段,漫山遍野的人群肩挑簸箕端个个像精卫填海,画面震撼人心!整个铁路沿线展现出战天斗地的壮烈画卷!

  时间到了1957年冬天,火车路基已经修成并开始铺道渣了。大哥说:“那时我们同龄人第一次坐在拉道渣的火车上兴奋不已,感觉从此走那里都不怯了,世界变得小起来。”是啊!火车经过我的家乡从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首先出行方便了,再则内燃机没有完全燃烧的煤通过车头的烟囱飘落沿线,家乡人通过扫煤末制成煤砖解决了做饭取暖的大问题,更可喜的是那时我们的饮用水都是小站火车拉来的黄河水,从此家乡人告别了苦涩的井水和不干净不卫生的窖水,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二、务工腾格里沙漠边缘

  对于多数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甚至出生更早一点的故乡人来说,何时引黄入武,何时故乡通电,甚至乡政府几易搬迁,都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但要提起小红山、乌兰敖包(小井子),有些人虽听说过,但不一定知道这两个地方在哪里,以及故乡人们在那里是如何创业的。

  1965年,皋兰县武川公社组建了一支涵盖全公社40个生产队的劳务输出大队,要去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宁夏干塘、甘肃景泰交界的小红山、乌兰敖包开采石膏和拉运砂石。从此包兰线上的小红山和干武线上的乌兰敖包这两个小站热闹起来。公社派了一名负责人和一名会计协调各方工作,主要是合同签定、联系拉运、账目核算,以及协调各个生产队的装车等工作。那时的故乡人们不畏艰险带着全公社的希望在这里拼命地劳作。在小红山车站,每个生产队只有三米长的装卸台,一辆马车五个人,他们每天至少要开采三吨以上的石膏,然后拉运到车站直至装车才算完成一天的任务,要知道那时一吨石膏才八元钱,价格一吨十二元的出口定单少之又少。就这样,除去天气的干扰,他们每年要为生产队挣够七八千元的收入才能维持生产队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而在乌兰敖包却是开采沙石务工点。大哥说:1969年,二十四岁的他被公社安排去乌兰敖包采沙点负责。那时采沙点有八个生产队采沙,武川大队四个(王家沟、饮马沟、石窖沟、吴家窑),独山大队四个。(后来又增加两个:崖渠大队狄沟队、独山五队总共十个。)同样,采沙工作也特别辛苦。为了给我们队多增加收入,精明的大哥把生产队的马车侧重于小红山拉石膏,而在采沙场安排六人用架子车采沙,沙场拉运紧张时,他就把马车从小红山调过来加班拉运。这样,我们队在采沙场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一年为生产队创收一万四千元左右。人们打趣地说,大哥一个人能顶一辆马车!

  乌兰敖包车站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气侯和环境都十分恶劣,方圆几十里都没有村庄。那时乡亲们在车站旁边挖地窝子居住,生活十分艰苦,平时以玉米面做成各种面食,很少吃到蔬菜,只有在雨季来临时才能吃到生长在戈壁滩上的沙葱,大部分时间以咸菜下饭。即便如此,勤劳善良的故乡人们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执着地坚守,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故乡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听完大哥的讲述,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是啊,故乡饱经沧桑,许多往事都是不可磨灭的印记,更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甘肃特写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