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暗影中的人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暗影中的人读后感摘抄

2022-04-25 00:4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暗影中的人读后感摘抄

  《暗影中的人》是一本由[德]娜塔莎·沃丁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1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影中的人》读后感(一):大时代的自我找寻

  不得不说,太致郁了。

  没有把它当成了解历史的读物,只想看看每一代人,或者每一个人都是怎么过完一生的。

  我们90后这一代成长至今,基本上处于和平年代,除了阶级固化、房贷、996、内卷等,看似都很自由,读书求学,找工作。直到2020年遭遇疫情,才意识到大环境大背景对个人生活的压迫。疫情时代,计划随时被打乱,能不能出行,是不是停工停产,都不由己。我庆幸自己在疫情之前完成了境外求学的阶段,还算拥有过不戴口罩自由呼吸,全部课业线下完成,能与各国同学面对面交流,自由奔走在新的城市,感受充满希望的生活的学生年代。

  看这本书的时候,是疫情持续的第三年了。2020年年初全国居家的时候,还抱有很快就消停的信心;直到2022年,病毒一直变异,各地疫情按下葫芦又起瓢。好像要成为常态了,心态开始疲倦。这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时代大背景。落实到个人生活,必然存在各方各面的影响,大小不同。

  这本书里的父亲,因为种族身份,以及身处年代的压迫,一直在努力求生,但日渐酗酒又暴力;而作者本人,年幼丧母、父亲家暴、居无定所。整个青少年时期,一直在寻求被爱、寻求认可,却不可得,于是横冲直撞、浑浑噩噩,生活一地鸡毛,到处都是伤害。基本上他们的生活里,每天都是在寻求融入社会,寻求谋生而已,而又频频受阻。

  对于父亲,好像已经被生活打压得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结婚、离婚又再婚,也是维系生存的手段。对于妻子离世后留给他的两个女儿,看起来更像是累赘,而不是爱的牵挂。对他而言,我阅读完全书感受到,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他作为歌手跟同伴各地巡演的日子,还有音乐作伴,可能从中获得过一点快乐,和作为生命个体的生活价值。对于作者十几岁的少女,在最混乱的岁月爱慕过他人,哪怕那个人完全不值得,没有予以她任何尊重或爱护,更没有带她走出生活的困境,但他终究成为过她在阴暗生活里的精神寄托,让她体验了亲吻的美好。快乐转瞬即逝,但好像是她那段生活唯一的光亮和寄托。

  整本书如名字一样阴暗,唯一让我感受到有色彩的就是父亲的音乐,女儿的短暂心动。当人的命运被大时代裹挟,随着生活走,那些看起来不足为道的热爱或感情,可能就成为了那段时日生活之中唯一值得的地方。东方劳工千千万,都受制于时代和当时的社会环境,都在艰难求生;如果他们尚且有个人的热爱和区别于他人的个人生活体验,可能这才值得一趟人间。不然太难解释,这么辛苦的人生难道就只是为了活着。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普遍焦虑,房贷的压力,内卷的困扰,逃离不了的996。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更是加重了我们对于生活期待或进程阻碍的焦虑感。这一生我们是两个角色,一个是社会意义上的,比如职业,又或者家庭身份;另一个是个人的自我,与社会形态无关,只关于个人的感情,兴趣或性格。社会的自我是为了维持生活的运转,而个人的自我,比如爱好画画、摄影、养了两只猫、爱一个人、追求什么理想,有没有可能就是当下生活,甚至一辈子值得的地方。

  《暗影中的人》读后感(二):俄乌战争背景下读乌克兰作家的作品,深感黑暗和绝望永不过时

  俄乌战争背景下读乌克兰作家的作品,深感黑暗和绝望永不过时

  如果你关注当下的时局,你肯定知道“马里乌波尔”这名词,也许有点绕口,但是这个流血的伤口是全世界的悲伤。于是看到“马里乌波尔三部曲”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起了兴趣,政治与群体永远无法隔绝,但是在沉默、暴力、残忍、绝望之外,一个家庭在这个时代里的分崩离析,在《暗影中的人》是体现得那么明显,让人深感黑暗和绝望永不过时。出于好奇,我重新寻找了娜塔莎·沃丁的资料,“苏联强制劳工之女”,“生于德国战后流离失所者营地”、“母亲自杀”、“被天主教女孩收容所收养”,我想,这些足够的创伤已经可以让《她来自马里乌波尔》那种黑暗和绝望在《暗影中的人》继续蔓延。虽然文明已经发达,但是世界的残忍和凶狠,似乎从没有在她的生活里离开过。这种真实和直白,读来真的让人深感世界无望,更深感生于今日中国的和平盛世是多么可贵。

  虽然对娜塔莎·沃丁并不熟悉,但是读起来却有一种莫名熟悉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巴金时代的作品读得多了。娜塔莎·沃丁这种绵密和潺缓的语言节奏,一下就让我沉入了其中。读《暗影中的人》的时候,总是让人感觉,每当你觉得这个世界已经那么封闭,让人深深被掩盖在密不透风的压抑之时,这种舒缓的语言,就让忧伤的灵魂稍稍得到了短暂的停歇。娜塔莎的写作语言很特别,阅读的时候你要紧跟她的思绪,也许,就在叙述父亲的过往时,某一段偶然的思绪引发了思考,又让她的笔触飘落到了另一处,那么这里就是记忆的坟场。当你读这样的语言时,你会发现,你的思绪会跟随她写作的思绪而不断流转、漂移、迁徙。这种让人感觉你既是时时在场,但是又时时离场的奇妙感受,与当代作家的语言都不太一样,精巧的写作技巧是这个黑暗故事里最吸引人的地方,而那些动情的故事,也正是这本书最让读者触动心弦的动人之处。

  在这里的“暗影”是一个巨大的伤口,而这个伤口在多年之后依然在滴着血,娜塔莎·沃丁的记述真实而直露,如果读出来代人感,那么兼职可以令人窒息。《暗影中的人》有两条彼此并行的主线,一条主线是父亲,故事从父亲过世开始着手,起笔交代的就是一个幽深的时代背景。而以第一视角去对待的时代,确实争取在不断再建父亲的生平,同时冷峻的笔触和幽深的情感,来还原曾经生活过的一切。而在其中的另一条主线是生命的成长,娜塔莎·沃丁不断融入自己少女时的生活,意图在身份的确认中知晓,曾经在父亲那里,留下了哪些让人仍然有印记的故事。而这两条主线的汇聚之后,就有了一个聚焦点,两代人的聚焦点是对彼此“身份”的认同。乌克兰此刻的难民正是处于这种处境,虽然与德国为邻,但是难民在任何一个国度必然都是要过上难堪的生活的。而这些艰辛的记忆,深深嵌入在娜塔莎的记忆中,往事一一在目,而对父亲生平的疑问,对父亲身上种种不同的追索,让我们可以在这个追寻的过程重新演绎出一部完整而血腥灾难的东欧苦难史。

  娜塔莎的故事和她父亲的故事交替出现,而这部书,是以一种毫无希望但是依然渴望的姿态,来讲上世纪与当下的连接的时代故事,企图用这种并非毫无把握但是丝毫没有渴望的的方式,来与上世纪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重新建立起了两代人之间内在的联系。这是关于父亲的书,但是对于父亲的生命和生活的追溯,却是从一个女儿的追索开始。

  《暗影中的人》这本书真的是如同书名一般,每一个人在这个时代之下,都是生活与暗影之下。我们在这个时代里没办法重建历史,但是可以从书里来追溯,这里读下去,你可以看待每一代人的生活,甚至可以看到每一个人在这个时代之下,将会怎么过完他的一生。娜塔莎的父亲

  因为种族的身份,他必然要面临小心翼翼的生活以及身处那个黑暗年代带来的压迫,他没有得选择,只能一直不断努力寻求生活。但是生存的压力又开始让他日渐酗酒,暴力成了娜塔莎的生命记忆;而娜塔莎的生活中,这里的女儿就是作者本人,丧母、家暴、战乱、寄人篱下,没有一种社会的身份可以让她得到认同。整个少年和青年时期,她一直渴求被爱,在对父亲的生平的重组里,他也不断在寻求认可,然而这一切在越深入了解,却知道,越来越不可得。所以绝望和黑暗让她开始横冲直撞、浑浑噩噩,最终让生活过得一地鸡毛,触目所及,身边交往,到处都是对生命已经不断有却还是在不断加深的伤害。

  也许,活在当下,就是这一辈子最值得的地方,愿《暗影下的人》都可以幸福。

  《暗影中的人》读后感(三):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

  “我从不敢触碰他的沉默,这沉默无疑来自那个时代。”(娜塔莎)

  ~~~

  《暗影中的人》

  作者: 娜塔莎·沃丁

  出版方: 新星

  .

  娜塔莎·沃丁发起过一次寻根之旅,挖掘母亲在战.争中的遭遇,讲述担负集.中.营日常维护的马里乌波尔劳工的生活,以家族追寻为切入点,个人情感与族群命运交叉映照。

  《暗影中的人》是三部曲之二,父亲篇。

  .

  作品的核心仍然是“忆”,对于往昔的追忆和复杂的况味,同时将个人记忆引出掩体,引出微观历史的暗处,公诸于世。

  .

  作品有两条主线,从父亲过世起笔,一条再建父亲的生平,一条是自己少女时的生活。两条线的聚焦点是“身份”,作为R国难..民在德国的难堪处境。

  .

  在寄养家庭,娜塔莎把三明治一个接一个塞进肚子,总也吃不够。她无法顾及其他人异样的眼神,在从前,她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东西。

  在新班级,她每天穿着磨损的旧衣,他们哄然大笑着问她,R国女人是不是真的在马桶里洗土豆,他们以她取乐,给她起各种绰号。

  .

  只因为,她是R国难..民。

  人们由于出身被扣挂在历史的锁链上,因此,个人的故事变成了对历史的实际回应。

  .

  父亲曾经是一名歌唱家,穿着西装,带回家各种礼物。

  飘零异国的父亲,昔日的荣光早已褪去,他听不懂外国话,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

  他酗酒,他无缘无故地殴打女儿,甚至有过不堪的念头,他呆滞麻木地活着,像一堆尚可行走的肉。中风之后,他就在养老院里待着。

  .

  “仇恨与怜悯在我体内交织——我恨自己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父亲,又怜悯现在这个孤独、患病的老人。”从始至终,娜塔莎无法挣脱父亲。或者说,父亲就是她诞生其中的马里乌波尔。

  .

  少女的她,以隐忍的、低到尘埃的态度渴求爱情。

  中年的她,已经明白,许多事情求不得,她找寻、诠释以及探知“我”从何而来,追索交互存在的个人、家庭历史和民族/国家历史。

  .

  深深嵌入娜塔莎记忆中的往事,与对父亲生平的疑问,重新演绎东欧的苦难史,以一种并非毫无把握的方式与上世纪的一些重要事件建立起了内在的联系。

  .

  她的语言绵织潺缓,每当我觉得密不透风的深深压抑之时,就稍稍得到了停歇,娜塔莎的思绪又飘落到了另一处记忆之场,叙述跟随她的思绪而流转,这种时时在场又时时离场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卓越的文本控制能力,写作技巧和修辞也是本书动人之处。

  《暗影中的人》读后感(四):战争结束,苦难就结束了吗?|“马里乌波尔三部曲”之二来了!

  战争结束,苦难就结束了吗?

  完全不是。

  伤口会愈合、结痂、留疤,即使多年后再触碰,也会隐隐作痛。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十一年,在那个残酷的秋天,娜塔莎·沃丁的妈妈离开家,走入一条河流,结束了自己仅36年的生命。对母亲几乎一无所知的娜塔莎,长大后寻回了母亲的家族史,写下了去年我们出版的那段比小说更加残酷的现实故事——《她来自马里乌波尔》,过去的历史、母亲的家族、被遮蔽的群体一一展现。

  而当时那个年仅十岁的小女孩呢?

  站在停尸房前,隔着玻璃凝视着母亲尸体的小女孩呢?

  她要如何长大?

  这些都在我们最近出版的书——《暗影中的人》里。

  十岁的娜塔莎·沃丁有一位56岁的父亲和一位四岁的妹妹,在战后的德国,这个家庭是完全不受欢迎的尴尬存在——对于苏联来说,他们是叛徒,为了在德国获得利益抛弃自己的家乡;对于德国来说,他们是异乡人,住在难民楼,没有国籍、没有投票权、无法找到普通工作——国际上称这些人为“流离失所者”,大部分“东方劳工”最终的宿命就如娜塔莎的家庭一样,成为大时代的牺牲品,前路茫茫,没有归途。

  ·内封上的流离失所者身份证明,DP,即displaced person

  《暗影中的人》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战争悲歌的延续。坦白来说,娜塔莎是恨自己的父亲的,在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他就经常辱骂母女俩,母亲去世后,打骂更是常事,被父亲关禁闭,不被允许拥有一切娱乐,娜塔莎一次次想要逃走,又一次次被关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

  除此之外,他不会讲德语,也不跟任何人说话,下班后就坐在桌子旁看书、抽烟、喝红酒,如果说母亲的谜团像碎片,父亲的谜团则是一个黑洞,任何试图了解的尝试都是徒劳无功。

  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

  永无止境的暴力、沉默为什么会发生在父亲身上?

  出生于1900年的俄国、逝世于1989年,娜塔莎父亲的生命几乎跨越了整个二十世纪,在这动荡的89年间,父亲经历了十月革命、沙俄覆灭、苏俄内战、大饥荒、大清洗、二战……沉默也许在那时就与父亲,乃至那个时代的所有人如影随形。

  母亲去世后,娜塔莎被送到修道院待了五年,逃离修道院回到家时已经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她渴望自由、渴望融入“外面的世界”,她常常有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甚至生命中短暂地出现过似乎能救命的光芒,却迅速坠入更黑暗的深渊。和《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不同,《暗影中的人》是身处社会边缘的两代人的故事,既是对父亲过往的追寻,也是一个女儿、一位女性充满恐惧的成长回忆。

  她身处双重沉默和暴力之中:来自俄国父母,也来自德国社会。很难想象经历过这一切,娜塔莎·沃丁活下来了,她闯过了命运设置的种种难关,依然保有一颗善良和怜悯之心。仇恨是无法消失的,却有“同情”这种情绪参杂进来,在年老的父亲因中风住进养老院后,娜塔莎是唯一还会和他说话的人,小时候强烈地想要杀死他的心愿,到最后都交给了时间。

  父亲的葬礼上,娜塔莎为他拍下了一张照片,但洗出来是一片空白。也许我们所有渺小的个体在时代中都不过是空白,但幸好还有人愿意用记录填补这些空白。

  战争结束,苦难就结束了吗?

  完全不是。 何况谁又能想到,到如今,战争仍未结束呢?

  “马里乌波尔三部曲”之二

  获奖无数的《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姊妹篇

  乌克兰世纪流离与动荡的民族寓言

  人类文明悲剧全景切片

  充斥着沉默、暴力、反叛的畸形父女关系

  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