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寨:我们一直在追求“辉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寨:我们一直在追求“辉煌”

2022-05-15 17:05:38 作者:大唐羽衣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六安市辖下的几个“兄弟”中,金寨是块头最大、年龄却最小的小老弟。块头最大应该无异议,近4000平方千米的面积,不仅是全六安市最大,也是全安徽省最大。年龄最小嘛,几个“哥哥”都至少千岁,可自己还不足百岁呢——当然,叶集除外。大自有大的好处,小也有小的优势。“大”“小”兼有,金寨的知名度想不高都难!

  而且,你瞧瞧名字,“金寨”,啧啧,无论是“固若金汤的寨子”,还是“黄金铸就的寨子”,一听就觉得那么“霸”气、那么“贵”气!你也许会和我抬杠:就不能是“姓金人家的寨子”?哎,你还别说,真有可能。我的一位同事老家就在金寨县的金家寨的上码头,他说,很小就离开老家了,是不是姓金的人家很多不清楚,但肯定与黄金无关,倒是四面为群山环抱,像人们常说的寨堡。“我的印象,大山里,穷乡僻壤。”他用这句话概括。

金寨:我们一直在追求“辉煌”

  但他的话,我这个“境外人”却并不都认可。至少,我曾从参加过大别山剿匪的父亲嘴里听说过金家寨和麻埠这几个名字,还知道它们是个不算小的“码头”(在那一辈人口中,“码头”就是较大的城镇),是个繁华的所在。事实上,金寨从“金家寨”变成“立煌县”时,就开始在追求“辉煌”的路上不断出风头!

  金家寨原是个位于大别山区鄂豫皖三省结合部的一个小镇,四面高山,临近豫皖边界,证明便有旁边的“古碑”镇——因大雨冲出古碑而命名的一个地方。但史河穿境而过处,留下一条还算阔敞的河谷,使它成了皖西通往湖北、河南的要冲和门户,一向有“三省通衢”之称。就算如此,据记载,它当时也不过是一个人口不过数千、一街九巷街道沿河蜿蜒的集镇。这么一个地处深山的地方,要不是一场略带些戏剧性的事件,估计没多少人知道它。

  这个事件就是第一次国共内战时的老蒋“剿匪”。

  自古以来,“僻壤”对应的往往是“穷乡”,何况内战下的“僻壤”。穷则思变,困则谋通。所以,这儿成了反抗压迫、剥削最激烈的地方。中共在领导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后,这儿成了鄂豫皖特区临时苏维埃政府东方的中心,甚至在此设立了银行、学校、医院等,还建设了红军飞机场,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就在这里起降呢。这时的金家寨俨然是皖西北地区的“红色首府”!

  这还了得!于是老蒋急忙纠集重兵,在围剿中央苏区的同时,也下大力气围剿鄂豫皖苏区。三次围剿都无法消灭红军的老蒋急了,在第四次时玩起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把戏,他对几路大军许诺:“谁先攻占金家寨,就以谁的名字命名新县!”

  三路大军中,卫立煌是其中的一个名将,也是一个“福将”。先说“福将”,在进攻汤家汇时差点被俘虏的卫立煌,惊魂未定,却碰上了红军部队的战略性转移,于是轻松地“攻占”了金家寨!老蒋已接到战报,心里那个高兴啊,也为了证明自己的“言必信行必果”,就以金家寨为中心,割商城、固始和六安、霍山、霍邱五县一部分地区,新设一县,以“立煌”命名。而且,“立煌立煌”,这不正昭示我老蒋建立辉煌的业绩吗?“立煌县”由此横空出世!要知道,中国自古有“活人不树碑”的惯例的,老蒋这是“破例”啊!

  由边镇变成县城,“名气”骤升,但“辉煌”谈不上。设县的金家寨迎来的首任县长严尔艾可是个狠角色,军人,少将军衔。细揣老蒋的小算盘,应该是这儿是曾经的红军地盘,不得不“加强”统治。这位“严”县长却少“爱”,给新的立煌县人带来的不是“福气”,而是惨案!

  金寨的再次名震安徽是出现在1938年。抗战开始后,1937年底,日军先后入侵沪宁和芜湖一带。为避兵锋,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由安庆迁至六安。次年5月,随着形势的恶化,省政府及所属的各机关又向大别山腹地迁移,先迁至麻埠,不久再迁至金家寨。自此,金家寨成了安徽省会,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于1945年冬迁往合肥,其间长达7年半!

  “省城”的金家寨有多辉煌?我查阅了“金寨通”老李给我的资料,人口最多时达8万多人,镇区向四周扩延,并向古碑冲发展,蜿蜒10余公里,总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还建有各种公共活动场所,甚至建起了立煌发电厂。8万多人口的城市在今天算不得什么,但当时可是“大城市”了!同时期的合肥人口才5万!估计在当时的安徽,能排进前三了。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解放后的“立煌县”当然不能再叫这个名字了,虽然后来的卫立煌也可算是共产党的“朋友”,但尊敬归尊敬,甚至可以给你副国级待遇,就是不能保留原名,何况“立煌县”改“金寨县”时,卫立煌还挂着“战犯”的名呢。

  随着省会的迁移,各大机关、厂矿、学校也陆续迁走。此后的“金寨”不仅指金家寨镇,更主要的是指金寨县了。到1956年梅山水库建成,金家寨镇淹没在库底,“金寨”就成了“金寨县”的专指了。我的同事说,他开始记事时,“金家寨镇”就已不在了,但原址周边还残存着机关和厂场的建筑,有的甚至只剩名字,不过从规模来看,“辉煌”痕迹依稀看出。

  但“金家寨”的衰落不代表“金寨”的衰落,某种意义上说,“金家寨”是以自己的牺牲去换取国家重大工程“治理淮河”的决定性胜利,换取“金寨”未来的“辉煌”。我说的“牺牲”并非虚言,去过金寨的人都能感觉到,金寨县适宜生存的地域只有史河、淠河两条河谷地带。而为修建梅山水库,金寨县境内不仅淹没了鄂豫皖结合部最繁华的城镇金家寨镇,同时奉献了两万亩良田,万余人舍弃家园成为库区移民。

  如果问金寨人此项目收获了什么的话,应该说收获最大的是一张“名片”——闻名世界的“淠史杭水利工程”让人们金寨、让梅山水库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包括关注这儿的巨大贡献和付出!在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众多的优秀儿女之后,现在又毫不犹豫地贡献仅有的微薄的家底!

  国家是不会总让“老实人”一直吃亏的,更何况这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著名的“将军县”!在财政支持、补贴的同时,不忘政策方面的倾斜。比如,大力改善交通面貌,让多条高铁、高速公路通过来;比如技术扶贫,为地方产业发展大力培养技术人才;比如智力扶贫,帮助建立起自主创新与消化引进相结合、产学研相配套、与主导产业相协调的开放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比如大力建设、完善旅游产业等等。

  不是有那么句话么,老天也不会把宠爱始终放在一个人身上。优劣也是可以转化的。昔日的“穷山恶水”,今日就变成了“青山绿水”。总书记不是说了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路对了,这是用不完的财富。农业,我是无污染、绿色、有机农业;林果茶,我也是天然的、绿色的、高山丘陵独有的;旅游业么,梅山水库、将军县的红色旅游资源,足以保证游客的源源不断,5A级风景区天堂寨更是闻名遐迩,那可是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地方啊!我在想,哪天再把从梅山到老“金家寨”的史河水上旅游线路开发出来,一定也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的。

  我相信,这样的“辉煌”很快会到来,而且这样的“辉煌”能更加长久!

  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堂”,但金寨有,它不仅已有了“天堂寨”,它还会创造更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