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向世界一流企业进发!中国企业的底气在哪?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向世界一流企业进发!中国企业的底气在哪?

2022-06-16 21:18:37 作者:古原 来源:正和岛 阅读:载入中…

向世界一流企业进发!中国企业的底气在哪?

  一份全球榜单的中国气象

  有一个关于中国产业的判断在今天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一种观点始终不曾消退,那就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间已久,实体经济聚焦在低端制造业,虽然产值庞大,但大部分仍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地带。

  然而,历经四十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实体经济聚集区,焕发出的新面貌、孕育出的新物种,正让全球侧目。

  就在昨天,一份全球品牌榜单给我们打开了新视野,全球品牌数据与分析公司凯度集团发布了“2022年凯度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

  这份自2006年建立的权威品牌榜单显示,全球百强品牌的总价值同比增长了23%,来到8.7万亿美元,自2006年以来更是以12.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持续上涨,增速是同期全球GDP增长的三倍多。

  这些数据无疑给正处于历史周期中的全球企业以强烈信心,因为“这凸显了强大品牌力在帮助企业应对全球经济动荡时的重要作用”。

  我们最关心的自然还是中国品牌的表现。

  从整体来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拥有强大品牌的中国企业显得更为强韧,依然在全球100强中占据了14个席位。中国也是上榜企业数第二多的国家。

  从企业来看,腾讯、阿里巴巴分列全球第五、第九名;茅台、华为、平安、小米等品牌继续在榜;海尔卫冕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的身份,上榜四年来品牌价值与排名稳步攀升;快手则是今年榜单中的新晋品牌之一。

  从行业来看,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入围汽车类品牌子榜单前十名;在美国主导的媒体和娱乐领域,只有微信和抖音能与之分庭抗礼;而茅台则在全球酒类子榜单中一马当先。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关注那些全球知名的榜单,是因为榜单通过数字的跃动见证着头部企业的一枝独秀,也观察着不同品牌在不同领域的角力竞逐,重现全球企业的此消彼长,进而划出经济社会向上攀升的路径,为企业带来应当在何时何地如何转身的建议。

  在与全球企业的直观对比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未来: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实体经济企业,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同一个方向——数字经济。这里面既有循着先行者脚步的过河之举,也有中国企业树起未来灯塔的先发优势。

  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经济未来的前途,而想要透视这段前途,我们需要解答的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

  一种新型生产力

  长期以来,互联网都是数字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元素,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源头,中国网民规模的高速增长也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质土壤。

  纵观这份全球榜单中的中国企业,腾讯、阿里巴巴、美团、抖音、京东既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互联网企业借势快速腾飞,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应用在社交、电商、零售等领域搭建多个基于互联网原生态的增长引擎,持续推动互联网企业茁壮成长,也极大地便利了民众的生活。

  然而,当数字经济的车轮走到今天,其发展的脉络渐趋清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这无疑是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是实现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十四五’及中长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趋势渐趋明朗,机遇摆在面前,各路企业应时而动。在“助力实体经济”的号召之下,腾讯开始更加重视实体。例如在其推出的XR业务中,腾讯没有侧重于虚拟化的元宇宙,而是强调线上线下融合的“全真互联”概念,通过软硬一体的方式打通线上线下融合的通道。

  破局的关键可能还在实体经济。

  当我们把眼光再度聚焦榜单,很容易发现,除去互联网企业,能代表中国实体经济的品牌,只有3个,一个是华为,一个是海尔,一个是小米。

  中国是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实体经济的成长,可以说与国运息息相关。经济学家马光远曾说:“金融、科技、军事和货币,离开制造业将变得一无是处。”

  今天,当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我们评估实体经济的发达与否,也有了新的维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占GDP比重为43.7%。美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列世界第一,达到13.6万亿美元,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为5.4万亿美元,但同比增速达9.6%,居全球首位。

  早在2019年初,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直白表达了自己对于欧洲数字经济竞争力日益丧失的巨大焦虑:“我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成为全球行为者。”

  而这句话的背景则是,欧洲在数字经济等领域与美国、中国等领军者存在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从数字经济的战略取向和发展途径来看,中美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美国关注前沿技术领域,在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服务业以及数字贸易等方面占据主导优势;中国则既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又具备充满活力的数字化创新场景。

  彼此的差异往往也是破局的契机,这也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更仰赖实体经济的原因所在。

  榜单上的中国实体经济的代表——华为和海尔,就是从各自的经验出发,探索出了属于中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之路。

  比如华为,近些年来一边在产业上游越走越远,一边往产业下游继续延伸,同时培养合作伙伴或者产业盟友。以AI为例,华为把AI应用于政企的主业务系统。

  如深圳机场推出“一张脸走遍”全机场,其中的差异化安检将效率提升了60%;疫情期间,AI应用于临床CT辅助诊断,看片时间从12分钟缩短到秒级;应用于金融反欺诈,风险预警时间缩短到分钟级。

  相比于华为,海尔的路径似乎更为颠覆,因为既有的行业边界被彻底突破。

  海尔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构建了化工、模具、汽车等多个行业生态,链接企业近90万家,通过与大企业共建垂直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把平台和企业沉淀积累的工业机理模型和发展经验与中小企业共享,带动产业协同发展。

  被打破的不仅有行业的边界,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影响,也让海尔直接寻求品牌范式上的创新。

  2022年已经是海尔第四次上榜BrandZ全球百强。2019年,BrandZ首次设立“物联网生态”品类,当年海尔入选榜单并一直作为全球唯一的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至今。

  一个新型生产关系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数字经济看起来改变的是社会的发展形态,但它真正重塑的却是生产关系。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意识到自己变得越来越脆弱。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中,企业以自身为主体创造产品与服务,然后向消费者销售,以此循环往复,试图达到无穷。

  但在这个技术革新激发“场景式体验经济”、“个性化社群经济”以及“共创共赢的共享经济”等全新经济模式的新客观背景下,这些企业原本的思维模式遭到了挑战:如果仍然沿用单个企业有限的、线性的、确定的创造力去满足无限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用户和客户需求,那品牌必定陷入日益脆弱的局面。

  2020年,凯度、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以《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定义了属于数字经济时代的“生态品牌”:一种通过与用户、合作伙伴联合共创,不断提供无界且持续迭代的整体价值体验,最终实现终身用户及生态各方共赢共生、为社会创造价值循环的新品牌范式。

  这不但是一个全新的品牌范式,还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它不但要求企业与合作伙伴相互赋能,还要求企业为用户创造持续的价值。

  在通用电气全球董事长、CEO杰夫·伊梅尔特于2012年提出“以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机器连接起来”的“工业互联网”概念之后,工业互联网便开始整合一个庞大的物理生态世界。

  杰夫·伊梅尔特提出,这种融合百业生态的工业互联网的威力,在于即使其推动变革的效率只提升1%,所带来的效益也是巨大的。

  而作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工业生产大国,内部演化出超级生态型企业是一件必然的事,它不仅是服务于用户的巨头,还成为了产业可持续增长的引擎。

  海尔在2017年推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已经成为这个平台的标签。如今这一平台已经为8万多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据媒体报道,卡奥斯赋能传统窑炉企业使其变得更加智慧高效:作为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型的窑炉工业企业,经过赋能后,其产线能耗成本降低15%,每条产线每年可减少25万方燃气使用,能耗费用降低100多万元,同时企业人工成本下降25%,设备运维管理成本降低15%,车间原先超过40度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三四十年前的中国企业,大多数从直接加工生产消费品起家;今天的中国,已经与四十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大批中国优秀企业正在超越传统的西方企业,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中国企业正处在全球实体经济的中心,这构成了他们成为世界领头羊的底气。而先行的实体企业,正在孕育能够惠及更多企业,也属于更多企业的生态,中国的产业升级由此发生,生态品牌也由此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增长引擎。

  这是属于新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所有生产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用户服务,生态的崛起以及它所迸发出来的合力,正在呼应着中国“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决心,这是中国实体经济的未来,也是全球市场的未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