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于他处》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思于他处》读后感精选

2022-06-26 09: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于他处》读后感精选

  《思于他处》是一本由孙郁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于他处》读后感(一):他们是文学界的不一样的烟火

  孙郁老师的这本读书随笔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他所选择评论的对象都是有一些独特性在其中的,可以说是文学界的不一样的烟火,比如卡夫卡、黑塞、鲁迅、王小波、莫言等等。他们这些人的体质里都是有一种反骨的。很少有作家敢于像他们那样写作,这是有点可悲的,也是有些可惜的,当然这也是形势所逼。孙郁老师是研究鲁迅的专家,他自己的为人也应该是有锋芒的。我看过他谈胡适的一个视频,时长两个小时,他所谈的内容很客观、很深刻,史料也很扎实。他说自己早年是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左翼作家的,如今也是有了很多妥协。

  在谈论本书内容之前说一说孙郁老师的语言。他的语言有些不那么顺畅,文学性很强。我特意读了一点孙郁老师的《民国文学十五讲》作比较,后者语言风格就相对自然一些。不知道是刻意为之吗?他在书中谈到了“文体”的概念。他认为现在中国的作家很少有文体家,何为“文体家”,即“注重词语之间的连带关系,表达时浓淡相宜,……会控制文章的起承转合。”孙郁老师认为木心在文体方面做得不错。我倒是觉得还是自然一点好。

  孙郁老师评的几位作家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他的点评非常深刻到位,不管对于作家还是作品。比如在他评王小波时谈到的:“今天那么多的作家文本与世间痛痒无关,但王小波带出了罕有的情思,在那文本里有着我们觅而不见的智慧,那些自嘲、戏谑的词语,忽地使我们意识到自己还是不会飞动的笼中之人”,他又说:“王小波在感性的表达里,一直被一种逻辑的力量控制着”,“以玩笑式的口气开笔,却升华为一个严肃的主题”……

  评鲁迅时孙郁老师说:“……《野草》的许多篇章都是失败的硬汉的独白”,以及评莫言:“他对恶的存在的描述,显得耐心和从容,以致让一些读者无法忍受。不过,恰是这种对审美禁区的突围,一个辽阔的世界在他笔下诞生”。这些点评都让人感受到共鸣的兴奋。所以喜欢这几位作家的读者一定要读读孙郁的这本书。

  有机会也要看看孙郁老师关于鲁迅及其他新文化运动时期作家及学者的作品和演讲,他在这方面的研究造诣很深。

  《思于他处》读后感(二):孙郁的“他处之思”

  孙郁是我偏爱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字充满思考的力量,却不太有学究气。他对鲁迅的研究和剖析尤为精到,总能帮助我潜入到更深层面来理解大先生。读孙郁的文章适合在清晨或夜晚,神思清明之际方能跟上节奏,感受智慧的激荡。

  《思于他处》汇集了作者发散于各处的思考,大多是关于中外作家及文学作品的点评,也有追忆故人,或对某一时代文学文体的梳理回顾。

  作为专业研究鲁迅的学者,孙郁对先生的理解超乎一般层面,相关思考所占篇幅也最大。

  鲁迅在传播过程中被日益简化的现象,让孙郁不无忧心。在他看来,先生并不是被人描绘的那种圣者,倒仿佛一个黑暗中的播火者。日本学者永尾完喜也有类似观点,认为鲁迅是明暗之间的摆渡人。在孙郁看来,鲁迅用自己的生命去解构并颠覆世界,他的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思想也有丰富的维度,远非“像bishou、像投枪”的勇士可概述。

  我们或许成为不了那样的智者,却可先从避免成为 “单向度的人”做起。文化需要混血和再造,思想也需要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拓宽维度,多向传统和域外去探索和思考,才能避免成为“无论魏晋,更不知有汉”的桃花源中人。

  其他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作家,他也写到许多,周作人、钱钟书、聂绀弩、废名、萧红……他写萧红最是动人。

  萧红的文章不能久看,那些有关寒冷和饥饿的文字让我后背发凉。但同样是苦和悲,萧红写得疏朗大气,完全有别于张爱玲的湿冷阴郁。

  孙郁说萧红是天籁,是晨曦的光,再没有错。她是那种手中只有两个铜板,也可以分一个给路边乞儿的姑娘。她的感情来得纯粹,对人、对文字都如此。所以那么多人写回忆鲁迅的文章,萧红被公认是写得最好的一个。而鲁迅之所以特别赏识她,大约也是对才华和心性的双重认同。

  还有对国外作家的分析评论,其中写卡夫卡、黑塞时所展现的文学见解对我深有触动。

  孙郁认为,理解别人是一种灵魂的对接和进入,写作者是在对象世界里发现忽略的自己。多么确切,不独写作者,阅读者也同样如此,文学作品就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的通道。那些陌生人写下的文字仿佛正是说给自己听。孙郁是我所喜爱的写作者,便是因为我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这样的默契。

  所以,作家需要具备敏锐触感和超越时代的思考。像卡夫卡这样,往往是以牺牲个人幸福来获取书写的快乐,他们惯能从日常幻象中看清世界本质。文学作品是这些作家理解生命和世界的方式。

  天才只是少数,如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只能获得些浅表之思,平衡世俗的愉悦。

  《三十年的群像》《散文六十年》《〈读书〉上的文章》《远去的群落》是回顾性的梳理。

  前两篇文章为心气相投的读者开了一张长长的作家名单。张中行、黄裳、陈平原、赵园、止庵……文学的乐趣之一就是这种衍伸阅读。而他在回顾性文字间绰绰约约的曲笔又让阅读者在某些观点上获得隐秘的认同。

  《读书》是我在求学期间深为喜爱的刊物,一如当时的某南方系报刊。现在想来,我对文字的偏好其实是固执的。喜欢的作家有许多便源于早期阅读。

  《远去的群落》则回忆了《今天》杂志。孙郁将它与《新青年》《语丝》类比,称为现代思想的驿站,很贴切。那是遥远年代的回忆了,心怀梦想的文学青年们相互取暖,播下思想的火种。其中若干名字已广为人知,他们至今还在缅怀那曾经的火炬。

  孙郁说,我们的思考者离现实越来越远,我却总还更乐观些,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总还有这么一部分人,保留着思考的火种。

  《思于他处》读后感(三):《思于他处》:当我们评论时,我们在评论什么?

  看到《思于他处》这本书,并被它吸引,是因为它的作者孙郁。

  孙郁是1957年辽宁大连人,曾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当馆长,也曾经是《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现在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也是著名的文化学者。

  因为在鲁迅博物馆当过馆长的缘故,孙郁写了很多本关于鲁迅的书:《鲁迅遗风录》、《鲁迅忧思录》、《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等等,也写过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民国文学十五讲》、《百年苦梦》、《写作的叛徒》、《走不出的门》等等。

  这样一个有深厚知识积累的学者,写出来的内容,都是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剖析,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但是在网络上却有人觉得他写的书太烂了,甚至说他语言有些太做作了。

  说他太做作的人,是因为觉得他的文章说话风格矫揉造作,缺少了一些接地气的东西。在《思于他处》这本书的序言中,作者也承认自己的文章少了一些生活气。

  确实现在很多自媒体作者,写出来的内容切合时事热点,内容都是大家关心的,很符合现在大家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但是我们的文化里面,不能只有快餐,也需要有孙郁老师写出来的文化大餐,来深度滋养我们的内心。

  我们就从《思于他处》这本书里面,来感受一下孙郁老师带给我们的文化盛宴。

  《思于他处》这本书是散文集,其实也是作者对人事物的评论和赏析,其中包括很多文学大家,比如萧红、汪曾祺、鲁迅、莫言等等。

  我们就从孙郁老师对汪曾祺老先生的评论,来感受一下孙郁老师在文学上的造诣。

  评论汪老先生,作者从汪老先生的为人和作品两个大方面来展开。

  关于汪老先生的为人,作者写了3点。

  一是作者自己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任职时,曾拜访过汪老先生。在他的印象里,汪老先生很博学,气质也跟一般的俗人不太一样,有一些平常人没有的东西,声音沙哑但是很有磁性。

  那时作者正在研究鲁迅文学,向汪老先生讨教,汪老先生说自己对周作人很佩服,并把鲁迅和俞平伯、江绍原、沈启无等人做对比,说了很多很有见地的话。

  二是作者借用作家李陀的话,说汪先生表面平和,但是做人不拘一格,积极进取而又洁身自好,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

  汪老先生对一些流行的作品不感兴趣,认为他们禁不起阅读,但是如果有好的文学家出现,他也是会很欣赏,比如《北京:城与人》这本书的作者赵园,汪老先生就特别喜欢,认为她文笔不错。

  第三点,作者认为汪老先生在晚年有一些寂寞,说他寂寞并不是说生活无人问津,而是能够与他精神共鸣的人很少。

  汪老先生和老友林斤澜喝酒聊天的时候,可以聊很多文坛典故、探讨学林笔意。但是因为两人有思想上的差异,在人文和文化史上,很少能共鸣。

  汪老先生在文章语言上的造诣,很少有人能跟得上他,因此在这些方面,他也只能自己跟自己对话。

  汪老先生在文章的语言表达上有很高的追求,但是他的语言视角和其他文学家有很大的不同。汪先生的语言可以说是雅俗共赏,他的语言不像朱自清、废名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也不像周作人兄弟那样是书斋里的走笔,他的语言就像是博雅的学问落在泥土里,写出了自己的新意。

  汪老先生视语言如生命,认为文章的语言也是一个人的精神所在,语言体现出了一个人的思想。

  同时,汪老先生认为文章语言是有文化性的,语言不仅是用来传达思想,更是对古今中外文明的展现。一篇好的文章,不是靠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传神。

  好的文章就像王羲之的字一样,一个一个看,都很普通,并不怎么好看,但是整体看的时候,字与字之间,如同老幼相互扶持,顾盼有情,息息相关。

  一篇好的文章,或许每个字看起来都很普通,每一句话也都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整体表达出来的意境,却能够让人回味无穷。

  汪先生不仅喜欢研究文字,也喜欢绘画,他认为绘画、书法,也是一种语言。汪先生的画作都是即兴的,但体现出来的都是他的真性情。也可以说,他用的是画画这种特别的方式,来对抗生活中的庸俗和无趣。

  汪先生的文字,像是细雨,润物无声,他的语言,体现在诗的语言、散文语言、小说语言和绘画语言等等很多维度,他的精神非常丰富。汪先生在那个词语表达单调的时代,开辟出了自己的一片园地,为我们展现了独特的精神之美。

  上面这些,都是孙郁老师对汪曾祺老先生的评论。

  当我们评论人事物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评论什么?

  前两天我看了一个视频,讲的是如果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候来到中国,遇到当时的秦朝会怎么样?视频的作者说中国会是亚历山大的终结。对于他的这个结论,下面很多人都不认同,认为他这是自吹自擂。

  我想大家不相信他这个结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在视频里面只是洋洋洒洒说了很多结论,而没有说出来一些具体的证据,所以大家很难相信。

  而孙郁老师在做评论的时候,比如他在评论汪曾祺老先生的时候,他会把对方放在时代的潮流中,拿当时的人物,和汪老先生进行各方面的对比,然后得出来上面的一些结论。这就是一个文学家的实力。

  我在上面总结出来的一些点,也只是一些皮毛,很难用几百个字就把孙郁老师文章里面的精彩展示出来。

  孙郁老师作为一个文化学者,他的文学修养和造诣,不是现在我们的一些只是使用固定技巧去写文章的自媒体作者能够比得上的。

  对于这样一个学者,除了敬仰,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尊重,感谢他用知识,给我们带来精神方面的升华。而对于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习惯,在他的文学修养面前,只是一些小小的点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