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文课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国文课读后感摘抄

2022-06-27 09: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文课读后感摘抄

  《国文课》是一本由徐晋如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4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文课》读后感(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光焰

  不得不承认,近些年的阅读范围虽大为拓展,法学、哲学、文学、历史等均有涉猎,却唯独忽略了中华传统经典文学。小学时代摇头晃脑地背诵唐诗宋词,虽不明其义,但字里行间所传递出的浓烈的美感,仍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国学是我国悠久文明中的精粹,却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已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成为了一小部分爱好者的自娱自乐。

  从去年起,就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国学方面的书籍,不仅是丰富自己的古典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美学鉴赏。徐晋如的《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也是一本关于古典文化的书籍。作者是著名儒家学者,也是当代诗词、当代文言创作的旗帜性人物,著作包括《诗词入门》《大学诗词写作教程》《海枯石烂古今情:唐宋词人十五讲》等。

  本书主要分为十五部分,“君子之学”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简要精炼的概述与讲解,“不学诗,无以言”讲解《诗经》,“骚人播芳馨”讲解屈原诗词,“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讲解赋这种诗文以外的第三种文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乐府动清声”讲解乐府诗,“六朝丽体昔风流”讲解六朝骈文,“上下前年文第一”讲解陆贽骈文,“惟陈言之务去”讲解唐宋八大家尤其是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立天下之节,成一代文章”讲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文章,“诗至唐而盛”讲解了恢弘壮阔的唐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分上下两章专门讲解李杜的诗词,“乐府之变调,风骚之流派”讲解宋词,“唱不尽兴亡梦幻”讲述元曲。

  正如本文简介所言,“《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是一部极具独特风格的国学入门书,一部充满原创性、颠覆性的文学史,也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赏心之作。它书写了中国士人高贵心灵的历史,描绘出风雅中国的壮丽画卷。对近代以来仰西方鼻息的中国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意在恢复风雅传统,重接中国文脉。本书从《诗经》讲到明清传奇,依本儒家诗教观,指出诗古文辞才是中国文学的正脉,风雅是中国文学的根本特征,对中国文学的主流文体和主要作家作出全新的阐述。“

  余世存评价此书道,“本书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罕见的里程碑式的著作。中国古典文学及其圣贤才子的精神气象,借助于晋如优雅精当的文字得到了空前的阐发。读者可籍之以重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更重要的,重新打量世道人心及其完善之路。”总之,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此书。

  《国文课》读后感(二):略有争议的内容

  本书一共由作者徐晋如发表的15篇文章外加附录和国文自修极简必读书目组成,整体讲述的重点在于中国的“古代文学”。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作者把它解释为古代那些高贵的读书人,问学修业,为的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使自己成为一名君子。然而,对于今天那些卑贱的读书人,读书求学,都不过是为了献媚权贵,猎取利禄,迎合大众,以博时名。为己之学,是治中国学者第一当注意者。诗书礼乐,莫不如是。诗相对于乐府更是为己的学问,因此在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谱系中诗歌要比乐府的价值高。

  作者是属于否定新文化运动关于文学定义方面内容的,他尤其批判了胡适等人不懂装懂的问题,他们把小说定义为中国文学反而将古代中国那些经典的诗经、离骚、词赋等等排除在外,为的就是迎合世界文学。在作者看来中国文学的精华部分在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排除的那一部分,明明自古以来小说都是不受待见的东西。

  作者说中国古代文学玩的这么一批人都是君子,而外国那些人,包括小说,推理小说什么的都是普通人玩的。他指出这就是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不同点。也就是说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受众不同,中国文学的受众主要是读书人,是君子。而外国文学则是普通人。作者举例的说明了中国文学是一种纯然士君子的,是最重身份的文学。讲不讲身份,是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根本区别。

  作者先讲述了中国真正的国学是什么,随后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赏析了一些文学类别和文人,比如诗、陆贽、、李白、杜甫,苏轼。看这一部分内容真可以提高自己的古文修养,毕竟书中直接把原文搬过来进行分析的,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读者自己去阅读古文原文的。

  这些讲述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确实总感觉中国文学似乎模糊了许多经典著作的存在关系。书中提出的一些说法也有普通人意识不到的知识点,像书法是只有汉字才有的,骈体文是中国文学独有的文体。

  整体来说作为一本提高古文素养的书还是不错的,提出的一些知识点虽然与某些主张相左,但也不失为一种新的见解。当然这些内容看完确实是挺有争议的,也难怪一开始出版会被拒,预测这本书的评分就属于两极分化,好的就觉得非常好差的就觉得非常差。

  《国文课》读后感(三):文以载道,文以明德,文以化人

  国学,顾名思义,一国之学问。窃以为,非有大智慧、大担当、大视野之人,不可为国学之传承人。早些年,我读过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冯友兰、熊十力等大师的作品,本着“不求甚解”的态度,了解了国学的片鳞半爪,始终未能形成系统性认知。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叶公好龙之人,我经常造访城市书店,端一杯清茶,晨曦而入,黄昏而出。近日,我有幸邂逅《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此书儒雅的封面设计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感觉这就是我苦苦寻觅的“通关”宝典。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作者徐晋如是我景仰已久的大伽,他是当代诗词、文言创作的领军性人物,是《南方人物周刊》“青年领袖”得主,他的著作《诗词入门》《大学诗词写作教程》《海枯石烂古今情》,我与我的大学同学广泛传阅,记忆深刻的是我宁可连续两三日只吃一顿饭,饿着肚子省出钱来也要买他的著作。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曾经有一段国学热,我对国学的认知一半来自于书本阅读,一半来自于友人闲聊。从《诗经》《楚辞》的源头说起,到唐诗、宋词、元曲的巅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字词句,而是民族的精神——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文学是有善恶是非的,文人的格调很大程度受到文学的影响。后世所熟知的文人,比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在“国家不幸诗人幸”的环境中,他们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纵,尽管在当时当世没有引起轰动效应,在他们却毫不费力地将自己的思想寄托于诗文之中,流传后世被广为传颂。

  国学的深层次意义,不是让我们记住字、词、句的语法知识,而是让我们增加对MIN族的认同感,让我们发现自己是有根之人。根与脉对于现代化社会生存的我们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从国学中找到活着的意义。我们既不是为了吃米而存在,像动物一样没有目的地从生至死,也不是像机器一样生产着毫无情感与逻辑的产品,把竞争与效率凌驾于世间的真善美,而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把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基本问题想清楚、说明白,证明你“生而为人”的尊严与勇气!

  《国文课》读后感(四):关于中国文学的几点思考

  读到《国学课》这本书——徐晋如关于中国文脉见解的十五讲,不得不提这几个概念:文学、中国文学、文学史、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弄清楚这几个概念之后,我想,对于读《国文课》这本书会有属于自己的见解,共鸣亦或是不同之处。

  当然,在读《国文课》这本书之间,比较建议读一些关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史的著作,比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刘黎明主编的《中国文学》。选择这些书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书籍大多是大学文学院授课的教材或是文学专业考研所用的参考书,其观点大多中正,可以作为文学通识性的学习,客观性地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那么,我们回到篇头的这几个概念。首先,文学,究竟是什么?在《国文课》一书中,龚鹏程所作的序言中,称文学,文字构成的艺术。确实,文学是以口语或文字作为载体,表现对于世界客观和主管认知的一种方式,之所以这些文字可以成为文学,是因为其被赋予的思想和情感,所反映现实的深读和广度,其表现出的艺术美感。

  在中国文学早期,文史不分家,比如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其作品内容非常之广泛,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时期社会发展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有记载殷周民族的史诗,如《生民》《公刘》《玄鸟》等,也有反应农事、征役、爱国诗作,颂歌、怨刺诗等。再比如后来的有“诗史”之称的杜甫诗、白居易的《卖炭翁》等,它们是文学,亦反映着现实,可被当做成史料,但这些作为文学的作品如果和《唐书》、《资治通鉴》等相比,在其反映现实的深读和广度上均有所不及。而,我们说到的文学史,则是关于文学的历史,其研究必然要基于文学本身,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所具备的审美价值。

  《国文课》中所说的中国文脉以及我们平时所说的中国文学,所指的即是中国古代文学,而之所以去除古代二字,一则因为文字自夏始,一直沿用至今,而文字便是文学的载体;二则因为,古代文学尚未远去,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割裂,并未使中国文学彻底“死去”,成为过去;三则因为若赋予“古代”二字之前缀,不过是加深了我们与古代文学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疏离感。

  中国文学的脉络根据其不同的理论,对其文学史有多种划分方法,比如三古、七段之说。(上古、中古、近古,其中上古分为先秦、秦汉两段、中古分为魏晋至唐中叶、唐中叶至南宋末、元初至明中叶三段、近古则分为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两段)这一分段方法主要将文学的发展变化视为划分根据,王朝更替、社会制度、经济的发展等因素视为文学发展的参照。

  单就三古七段的划分方法来看,每一段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比如先秦《诗经》、《孟子》《庄子》等说理性散文、楚辞的代表性文学大家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秦汉古文、辞赋、乐府诗等、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国文课》一书主要有十五讲,其中包含徐晋如对于《诗经》、楚辞、赋、古诗与乐府诗、骈文、秦汉散文、唐诗(以李杜为代表)宋词、元曲元杂剧的个人理解与分析。其观点亦有一些颇为新奇,比如把《离骚》比做是屈原的证道之作,读《诗经》应该以《毛诗》入门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观点值得推敲(有不同见解)。

  1)以毛诗入门《诗经》。

  《毛诗正义》认为《诗经》中周南十一篇诗,大多以咏后妃之德,比如《关雎》一诗,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均是写男女之情的一首诗,而在《国文课》一书中,认为《关雎》的第二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主体应是后妃,以求的天子诸侯的小妾帮忙完成宗庙事物。

  以各种注本入门《诗经》以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但个人觉得亦应以文学本身为重,为本。各家所言皆为一面之词,《毛诗》中所言皆为正确吗?以注疏为主,约等于舍本而求末。

  这一点,也就说到国学入门的一些必读书目,除过一些注解本之外,建议大家读一些文学作品文本本身,比如《诗经》《论语》《山海经》《周易》等文学作品、一些史书作品(史书其实并非文学,但又不可否认这些史书中也体现了文学的一些特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审美价值)等等。

  2)外国有文学吗?

  这一关点基于文学就是文字的艺术这一定义,而外国文学的书写载体是字母。其中举到的一个例子是外国诗无韵,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体诗不应当作为诗。其实不然,我以《十扇窗》中关于奥登《美术馆》这首诗的分析为例:(以图片作为引用)

  而作为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体诗,不能称为诗吗?如果仅存押韵这一点来说,确实没有古诗中“仄仄平平仄仄”等的押韵,但也具有自己的韵脚。

  3)关于《国文课》艺术所输出的精英文学之观点。

  这里须提到一个观点,即中国文学非起源于民间,而是起源于庙堂之中。这一点既有认同之处,亦有不同意之点。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为精英文学,即成型于士人阶层,以雅言(文言文)为载体的文学,但尚有一部分脱胎于民间,百姓之生活中,其文字多为白话文。同时,雅言也向“通俗”转变,比如古诗与乐府诗的区别,唐诗转向宋词,而元曲、通俗小说,更是取自于百姓的生活中。

  就拿语言来说,雅言所书写的作品才是文学吗?新文化运动推出的白话文写作意味着中国文学已经死亡吗?其实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古文的写作,亦分为雅言和白话文,雅言是知识精英层面的书写语言,白话文更接近于口语,是世俗化平民化的书面语言。五四运动以来,以白话文写作,是历史的进步,是对于推向文学平民化、去贵族化的必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中国文学的死亡。

  在古代,文字被垄断在贵族阶层(以男性为主),也就造就了精英文学、士阶层文学的特点,而现如今,文字普及教育、义务教育,只要到达入学年龄,无论家庭有多贫寒,均有了上学识字的机会,文学必将走出一条去精英、去贵族化的道路。

  我们从古代文学中学到的应该是修身养性,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并非是沾沾自喜、故作文人清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国文课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