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鹰城明月照韩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鹰城明月照韩愈

2016-09-13 17:57:38 作者:将相河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鹰城明月照韩愈

  鹰城明月照韩愈

  赏月古风, 文人沿袭。唐代诗人韩愈在《山石》诗中写道:“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山岭光入扉。”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中先后写道:“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其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邀赏明月、清风思慧、诗酒风流。比起宋人赏月,其情趣大异于唐人,苏轼魂归鹰城,其生前对月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这几天,马上要过中秋,联想到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苏轼的伤感,回望其在《中秋》诗中发出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浩叹,想必是久远了些。但是回顾韩愈从鹰城走起、到漫步鹰城,其间,鹰城明月曾经照韩愈,其情、其况,便跃然纸上

  据《 道光舞阳县志》卷十《艺文志》中一篇由清雍正年间舞阳县知县刘薊植题为《汉司空渊德公韩稜墓界记》的文章记载: “汉司空韩渊德公,讳稜,字伯师者,舞人也……以太仆诏还,进司空,位列鼎席。精彩铮然,有古大人君子之风。寻以老疾薨,谥渊德公,子孙显著。后数世,生昌黎公愈,居修武。今支裔仍居邑西。卸甲店西南之荊山,公之藏魄即在焉。世远年淹,寒烟衰草横。其间,樵儿牧竖吟嘯踯躅其旁。愚夫或刬其墓壖而广其田疇。乡进士張玉振、高尔守等恻然。念公之前休余烈而不可泯沒,为之爱之、惜之、守之、护之。益塚土,明封界,且请予为记者以示来者……”

  此前,在《走读鹰城》之《老金山下韩凌墓》一篇中,我详细地考察了韩凌的生平事迹。对于《 道光舞阳县志》中所述的“生昌黎公愈,居修武。”让我直接地想到韩愈,莫非其出生地正在南阳(包括其时的舞阳县,今日的舞钢庙街乡)?然资料显示,关于韩愈籍里的说法,不外乎昌黎说、孟县说、修武说。倒是韩愈的先祖韩稜似乎能够证明一些东西。

  史书记载,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我个人很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这里,姑且不论韩愈是否是鹰城人物,单从他在鹰城活动轨迹中找寻,就别有一样月光袭人。梅尧臣《汝州梦》诗中没有月光,但汝州月光在唐代照在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权德舆,一个是韩愈,两者是中唐贞元、元和年间前后相继的两代文坛盟主 ,为中唐诗歌的繁荣和古文运动的展开彼此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权德舆生于肃宗乾元二年 (759) ,卒于宪宗元和十三年 (818)八月。韩愈生于代宗大历三年 (768) ,卒于穆宗长庆四年 (824 )十二月。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送权秀才序》为权南仲作,韩愈序云:“相国陇西公既平汴州,天子命御史大夫吴县男为军司马,门下之士权生实从之来。…愈常观于皇都,每年贡士至千余人,或与之游,或得其文,若权生者百无一二焉。如是而将进于明有司,重之以吴县之知,其果有成哉!”这里的陇西公为董晋,其平汴州在贞元十二年(796);御史大夫吴县男为陆长源。查《旧唐书•德宗纪》得知:“贞元十二年八月丙子,以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宣武行军司马”。由此可知,权秀才是在贞元十二年八月陆长源离汝州刺史任时随其赴汴州的。四部丛刊本《权载之文集》卷三七《送从兄南仲登科后归汝州旧居序》云:“古者采诗以辩志,升歌以发德,系於时风,播为乐章,有不类者,君子羞之。令兄能溯其末流,泳於深源,志之所之,不迁於物。以为洙泗弟子,起予者商,而又嘉回之屡空,鄙赐之屡中,故带经食力,耕於汝山之下,环堵蓬茨,若荫华榱,逸韵丽藻,锵然在听。…然後自洛之汝,燕居中林,磅礴古昔,务诸远大。莺出幽谷,鹏击南溟,将与群从叔季,复修异日之贺,岂止於今耶?南宫郎有雅知兄者,且与德舆为僚,徵诗贶别,以附其志。谨序。”

  郏县苏坟夜雨起于宋代三苏坟,再往唐朝,郏县月光总会照亮路的,月光总会照亮心的,怀着希望,那月光总会流来,流到心里,路自然是亮的。就这样,我翻看《毛泽东早期文稿》,有1913年10月至12月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课堂笔记《讲堂录》。其中对国文课学习韩愈《猫相乳》一文的笔记中记道:“《猫相乳》,北平王马燧也。”那么,马燧是何许人也?

  史书记载,马燧(726—795),唐朝名将,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学兵书战策,沉勇多智略。安禄山反唐时,马燧劝说留守范阳(今北京城西南)的叛将贾循倒戈,事败逃脱。唐宝应年间,历任郑、怀、陇三州刺史,皆有政绩。后因战功卓著于兴元元年(784)正月加检校司徒,封北平郡王。(情感故事 www.wenzhangba.com)

  韩愈三岁丧父,由韩会代为抚养。由于韩会与马燧的哥哥马炫有私交,韩愈就通过马燧的举荐,才声名鹊起,并考中进士。韩愈在《猫相乳》所称:“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母且死,其鸣咿咿。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若听之,走而若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夫猫,人畜也,非性于仁义者也,其感于所畜者乎哉?北平王牧人以康,伐罪以平,理阴阳以得其宜。国事既举,家道乃行,父父子子、兄兄弟弟,雍雍如也,愉愉如也。视外犹视中,一家犹一人。夫如是,其所感应召致,其亦可知矣!”为韩愈有感而发,也触及到我的内心,我的同门赵家老祖奶,用自己干瘪的奶水喂养自己的儿子时,因饥饿而死,而他的儿子还趴在她的尸体上使劲地吃奶。更触动了青年毛泽东,他因读韩愈《猫相乳》而识郏县马隧。而当此时,从地缘看,舞钢、郏县相距不远,韩愈伯兄韩会之所以认识马燧的哥哥马炫,应该是在鹰城地域吧。或许推测,韩愈是鹰城人也不为过。

  《旧唐书》列传第84卷中有马燧传。马燧慧眼识韩愈,救助贫困学子韩愈,直至考中进士。可以说没有马燧,就没 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唐德宗贞元四年,韩愈在穷困潦倒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想起韩会与时任当朝司徒的马燧的哥哥连州刺史马炫私交甚好,于时,趁马燧出巡之机,以“故人稚弟”拜于马前,马燧引至家中,赐衣赐食,并召二子马汇、马路易和韩愈相见。在马燧的举荐下,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韩愈一举高中进士。马燧死时,韩愈在开封客舍设祭,痛哭不止。此后,马燧长子马汇、孙子马相继卒死,韩愈又分别撰写了《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和《墓志铭》。随后,被收入韩愈全集;清同治三年,《郏县县志》又将这两篇文章收入“艺文”卷中。

  其中,韩愈在《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中所述 :“马家自战国赵奢破秦有功号马服君而子孙以马为氏后 ,到马继祖六世祖君才隋末任蓟令 ,为燕王艺的老师 ,拥幽都之众 ,继入唐 ,武德初年受封武候大将军、南阳郡公 ,死后葬于大梁新里 ,自此入籍中原。五世祖马珉为武则天的玉钤卫仓曹参军事赠尚书仆射 ;曾祖马季龙为岚州刺史 ,赠司空 ,其事亦被当时名士清河崔元翰铭碑于新里大梁 ,由大梁迁郏 ,当自马继祖之祖父马燧始。马燧字洵美 ,新旧《唐书》均有传 ,为司徒侍中北平王 ,赠太傅 ,谥庄武 ,“庄武之勋劳在策书 ,” 即指此。唐德宗曾赐燧《宸寰》、《台衡》二铭 ,勒石刻碑于任所堂侧 ,尊宠若是 ,无以复加。”

  郏县饸饹面面由来已久,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跟薄姬太后有关。随着对韩愈的了解,其与饸饹面也有着不解之缘。明代宰相张居正在《昌黎先生文集辑补》一书“谏迎佛骨” 一节有韩愈一段话:“元和年间,自蔡屠贼归,途食郏河漏。” 这里指的是,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带)刺史吴元济反唐,拥兵自立。韩愈随军平叛,生擒吴元济,史称“淮系之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军离蔡,行至郏县城西吃了饸饹面。

  叶县的月光依然迷人,当唐末著名诗人贾岛月下推敲诗句,传说是来到叶县水寨乡东北部的法云寺(叫清凉寺)云游时,已经认识了孟郊、韩愈等,贾岛曾在这里挂锡,并且写出了这样的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因为琢磨“推、敲”二字闯了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的车帐,被韩愈收为学生。至于为什么来叶县,传说毕竟不能代替史料。但是,不管贾岛是否来过法云寺,这个寺院确实是在贾岛生时所建,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而这里,离韩愈故里舞钢庙街乡真的距离很近。

  韩愈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也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从他的人才观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韩愈认为什么是人才这一基本问题,亦即人才在韩愈思想中有怎样的规定性。但在其著作中韩愈并没有对人才这一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因此我们只能从其留下的主要的著作中来窥知其梗概。

  在《与汝州卢郎中论荐候喜状》中,韩愈称侯喜“为文甚古,气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 ……观其为文,未尝不掩卷长叹”。

  据《襄城文献录•寓迹》记载,韩愈也只是在 “讨淮蔡、道由襄”时,来过襄城一次。和韩愈一同做裴度幕僚的,还有一个人,名叫李正封,是朝廷的监察御史,不知怎么号李二十八。韩愈在夜宿襄城时,作了一首诗——《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云垂天不煖,尘涨雪犹乾。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欲知迎候盛,骑火万里攒。”这首诗的前两句写襄城的景色。周襄王避难时所筑的氾城和楚灵王后来修筑的新城相互连接,首山脚下平原上的河流蜿蜒流淌,浓云低垂,天气寒冷,行军的征尘使积雪也变得干燥。后两句是追忆裴度出征以来行军的盛况。裴度拜将出征,旌旗猎猎辞别了宪宗的拜将坛。夜间来到襄城时,行军的队伍和欢迎的人群手中的灯笼火把,犹如万里星空中的星星一样闪烁着光芒。

  “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竟一语成谶。鹰城月光依旧,照见一千多年来的韩愈,似乎出自舞钢来得更真实一些。“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韩愈在《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这句诗作为结尾。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鹰城明月照韩愈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