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建设人文化课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建设人文化课堂

2018-10-15 19:39:39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建设人文化课堂

  教学改革步伐行走的如此沉重,沿途盛开起一朵朵鲜花,但又相继枯萎、凋零。不是我们教育季节变化之快,只是因为那种花的花期太短,并没有适应我们的教育气候。我所钟爱的课堂应是什么样子,我梦想中的课堂会是怎样的模样思考再三,反复斟酌,总结一句话,那就是“我要建设文化的课堂”。

  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生表面老师教导配合默契,有呼应,有获得。但学生们在课堂上真的那样轻松的思考吗?是在自如表达吗?他所说的话是不是在敷衍老师,故意和老师形成互动,形成一种表面的和谐。为什么同学们缺少学习语文积极性,课堂上不愿意发言,原因应当是我们做老师的要反思自己

  一、人文化的课堂具有良好师生互动,心理相容。

  “亲其师,信其道”,能让学生喜欢自己,形成沟通良好、高效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课堂的必要条件。缺少这一基本的条件,课堂变得缺少生机,丧失生命,变得机械呆板。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呢?这要根据老师的特点因人而异了。我认为最基本的是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语言的交流,说学生能听得懂的话,激励同学们积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语言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使同学们觉得老师理解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可靠。再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眼神交流,和蔼态度亲切的眼神,让同学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感受老师对于他们的理解和宽容。无论你回答正确与否,只要是自己的思考所得,老师照样会投以赞赏眼光。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上的互相接纳,为成功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人文化的课堂的教学内容是老师经过个性化的处理,易于学生接受,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

  如果老师把一篇文章进行照本宣科的串讲,或是逐条的理性分析,同学们一定不感兴趣,因为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能读懂的内容,他们照样能读懂。学生在课堂上想听到的是能引起他们思维震动观点,他们愿意听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鲜的内容。老师要全面把握一篇文章内涵,在学生思维还不能很好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让同学们独立的思考,通过讨论解决。把握教材,是在老师教学理念下进行的选择了解文章精神内涵的前提下,运用适合自己观念方法对文章进行改造,重组,也就是所说的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老师的付出定会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他使课堂更具生命力,更具灵性

  三、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具有人文性的。那什么是具有人文性的方法呢?简单地说就是便于人的心理接受的,符合人性的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它能使同学们很快地进入情境,把自己当做情境中的一员,身同感受,利于同学们的理解。能激发同学们思考和表达的启发谈话法,能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同学们感受自己的内部言语,通过学习语言形式,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形成语言。说出来则是口语,写出来则是作文。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看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只是为内容的表达服务的。

  四、人文化课堂教学的评价趋向多元

  教学的效果有时可以量化,例如,本课的生字正确率,背诵课文的通过率。但对于语文的理解和表达的量化则很被动。因为理解的程度不同,有时具有了学生个性化东西。不能说这种理解是正确的,那样理解是错误的,只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只要不曲解文本意思就是可以鼓励的。可以看看我们对于过去一些文章的解读,过于崇拜权威人云亦云,造成误读或是把文本内涵表面化。课堂教学少用标准答案,鼓励富有灵性,人文化的理解,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是学生内心的感受就可以鼓励,即便与文本不太相符,毕竟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所得。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体悟,则是下一步的任务

  求真,是人文化课堂的本质,这样的课堂是纯净的,不以任何 私利目的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人性的解放,唤起人性中真善美,这一过程中运用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感悟人性美,运用语言描述;通过别人的语言描述,体悟人性美,相互交融,混为一体。人性化课堂,是我心中的向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建设人文化课堂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