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四越界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三四越界读后感精选

2021-03-06 03:20: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四越界读后感精选

  《三四越界》是一本由文珍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四越界》读后感(一):【春节读书】世界纷杂,以梦为马…

  最喜欢的是《抽屉》那一节。对于小孩子来讲,抽屉里有无穷的想象和探险的乐趣,翻箱倒柜之间能度过一整个下午。对于成人来说,抽屉更像是一个壳,你对待它的态度就像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没有人会知道里面的秘密,也没有人会在意,愿合上后的规规矩矩永远掩盖不了拉开后的琳琅仙奇。世界纷杂,以梦为马…

  《三四越界》读后感(二):我想成为灯

  这是文珍的第一本散文集,之前看完了小说,是她的细腻和温柔无法自拔,爱上她源于深夜在美术馆恋爱,西藏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掩面而泣。

  如今,关于灯的喜欢,让我觉得她一直都是阒静的,不张望的,专注的那种,慢慢的不会有很多消耗和压力,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像那漫长的人生呀,就那么肆无忌惮而小心翼翼的照耀着,真好,我也有很喜欢的小物件,即使周转颠簸也不曾扔掉,这种记忆是真切的,是可以看到以前的,放佛打开就是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在不说话只倾听的日子里,我也想做一盏灯,也许是能被倾倒温暖,也可以让你浮在我的心上,用温柔的光注视着你啊。

  《三四越界》读后感(三):书

  我喜欢看散文,原因已经说过好多次了,散文篇幅短,在碎片时间就可以看完一篇,《三四越界》的故事又是我喜欢的类型,写的旧时光与物件,给作者加个鸡腿。 “这本讲述过去的时光和心爱物件的书,献给她,也献给这个世界上所有恋物更恋旧的人。” 我也是一个恋物更恋旧的人,以前上初中时看过的一些书,现在正在陆续的在二手网站上收集,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买过一部分书,有的借给同学就没在还给我,还经历过一次搬家,我的书几乎没有了,还有看过同学的一部分书,这些书是我想收集的,我收集的不只是这些旧书,我感觉我是在收集我的那几年时光,时光一去不复返,也只有从当年看的书中,找到那时候的自己了,现在的自己再看当时的书,有点看不进去了,变的不是书的内容,变的是我,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思想也随之改变,我已经不是当时的我了,书还是当时的那些书,这些书距现在大概有十五年左右了,甚至时间更长,我那个时候看的书也有旧书,对于现在来说更旧了,当时的版本,现在再收集的话,有一些书不好收集,不是因为价格贵,而是因为根本就没得收集,到目前为止,我想收藏的书已经收的差不多了,除了几本杂志贵的离谱,超出了心中的预期,没有收。不知道有多少人,等到经济独立了去收集儿时的玩物,不然一些模型手办,几百上千块钱,小孩子们哪有这么多钱去买。 《三四越界》中,作者提到了许多书,爱书之人总会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推荐给别人,其中有些已经看过了,我不太会选书看,看到别人安利的书,都会想买来看看。 书中九篇文章,我最喜欢的是《书》这一篇,当时买这本书,一是因为这是一本散文集,二是因为书中的这一篇文章。不过文章中作者提到的,小时候有那么多的书看,是会拉仇恨的,小时候的我就没有那么多的书看,我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课外读物,书店的书在对于当时的物价来说挺贵,书店只有新华书店,还从来不打折,当当后来有了,不过对于未成年的我,购书过程不友好,一直没有买过,成年之后才在当当买过书。所以我现在经常买书,只是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没有书看的遗憾,也为了让孩子们以后能有书看。

  《三四越界》读后感(四):《三四越界》:写不尽一世温柔

  散文是一种优美的文学体裁,所有的文体里我对散文有着特殊的偏爱。学生时代的语文阅读中,散文有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朱自清还是鲁迅,他们的文章都彰显着语言的独特美感。众所周知,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取材自由广泛,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表达的思想却十分明确,散文对作者的文笔有着极大的考验。 《三四越界》是文珍的第一本散文集,文珍,80后高学历美女作家,2014年凭借《安翔路情事》获得老舍文学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老舍文学奖得主。在《三四越界》中能够感受到文珍的小说功底,文珍的散文里依旧记载了很多童年的故事,描写了很多记忆中的人,这本散文更像是文珍的一本不太完整的个人回忆录。 《三四越界》分为九章,分别以九种事物作为标题,每一章都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全书的每一个字都透漏出文珍对过去生活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温柔。在书的第一页文珍写道:“献给和我们住了二十一年的,亲爱的外婆。”读完全书也算重新认识了一遍文珍,参与了她小半个童年。 在《三四越界》中文珍大量的引用名著典故,在所有典故中仿佛更加偏爱《红楼梦》,更偏爱黛玉,不知是因为文珍在最爱看书的年纪碰巧家中正好就有《红楼梦》的缘故,还是文珍和黛玉一样是一个心思细腻又敏感的才情女子。文珍的作品真正让我感受到了网上的那句:“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化作你身上的骨血,反映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看完《三四越界》每一篇文章我都会想起自己的童年趣事,《楼梯》那篇文章文珍写了住在她家楼上的小哥哥,以及在奶奶家能够识别出妈妈的脚步声,小时候的我亦然。那时候我总被妈妈放在二姨家,天刚刚黑我就要拉着二姨往外走,我知道我妈妈要来接我了;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也有邻居家的大哥哥当孩子王,文珍的文字真的具有神奇魔力,拉出了我藏在深处的记忆。 书里说:“真正的成熟,是对整个世界都温柔。”我不算是文珍的粉丝,《三四越界》是我接触文珍的第一本书,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温柔的人,她儿时的回忆带着温度,她的童年有着我们众多人的影子,故事的主角是文珍,同时也是你我。

  《三四越界》读后感(五):幸好没有错过的文珍

  你好你好你好,遇见你真好,没有错过真好

  第一次听说你的名字,是在一家叫步履不停的服装店,此后逛书店,你的名字便开始不断地冒出来

  直到十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慢书房的小哥哥请喝了奶茶,总觉得不好意思,离开书店时刚好看到你的《三四越界》,便买了下来

  九个物事,开篇的〔梦〕已经让人沉沦,做梦是自由的,更是不可控的,而说梦又何止不自由,梦里的楼梯永远是悬在半空,或即将断毁的,而永远只有等我爬上楼梯才会发现,最后被坠落惊醒

  昨晚的梦亦是,同学说,你上来呀,你看,楼梯的护栏都建好了,眼看着同学已经安然走过,却仍然,等自己走上去,整个楼梯突然摇摇欲坠,裂开,坠落,惊醒

  灯/书/镜子/花/抽屉/船/雨,每一个都好喜欢,不过最心动的是你间或提到的一些与你母亲的故事,那种母女间无需言语的默契,每次都会看哭

  接着买了你的其他三本书《十一味爱》《柒》《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

  买《十一味爱》的店员还打电话来说,书出版的年限有些久了,书也有些破损了介意吗,我说没事,便收到短信提示快递发出,当时真的好想打电话回去跟他说谢谢

  收到打开,书中间还夹了一张卫生纸,读完后才知道,原来这本书是要哭着读完的,看到〔第八日〕的顾采采时,歇了好几日才能继续看下去

  中间换到《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看名字还以为是一本浪漫带点甜的故事,所以直接翻到了书名这篇,结果〔在大师与欺世盗名者之间/在结构人类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书本里/美杜莎与卡珊德拉恋了一场没结结果的爱〕,再次歇了几日

  遂翻开《柒》,期望这个与我诸多关联的数字能带来点好运,总算来了一篇绝望浪漫甜的〔夜车〕,又有了力气继续看顾采采,一本换一本,一篇接一篇,27个故事,爱——哎

  突然想到书里几次提到,手凉的人没人疼,想起一个朋友,一年四季的手都是冰凉的,她有一个什么都能聊的妈妈

  没想到一下子打了这么多字,@文珍 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

  《三四越界》读后感(六):或曰温柔奇迹

  文珍的大名早有耳闻,然而她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读。

  看到书名就是喜欢的,三四越界。 先说三四定理,是指一个稳定的竞争性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数量绝不会超过三个。其中,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又不会超过最小者(第三名)的四倍。 而这个不相干的经济学词汇用来在风物和日常上面,妙就妙在了“越界”。

  风物才不管什么经济学定理呢。

  曼妙曲折的风物和温柔细小的日常,让你忘掉竞争的压力,世事的繁琐和所有的烦恼。 随着作者的心境去就是了。 看她看什么书,走过什么样的路,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为何事开心,又为何事忧愁。 你不用想太多,这一壶茶,尽管去品吧。 有些人品出甘甜,有些人品出苦涩,有些人品不出什么但就是爱喝。还有些人根本不爱喝茶,只想换成咖啡,那是买错了。

  虽说是日常随笔,但对于文字却没有丝毫怠慢。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引用什么样的话,什么故事,作者处处下了巧心。

  她写梦,写抽屉,写楼梯,写镜子写花,写灯写船,写雨写书。 样样都是寻常物,样样都写出来了不寻常。 最喜欢她写弗拉明戈舞。 “等那张好端端的脸孔随着镜子流淌成云,盛开成花,波光潋滟为水,或者只化作一阵大风。 用力跺脚也许只是为了震碎周遭水银一般光亮的幻觉。 每当镜子破碎成千万块后,便可出现更多无可安放的自身。“ “跺脚/扬头/打响指,沉重而轻盈,温柔而暴烈,谓之生命感。” 写得我也好想去学舞啊。

  她写了小时候的往事,和外婆和妈妈的亲近,对奶奶严苛的惧怕,和家人一起的几次搬家。她看了许多书,做了许多梦,写了许多字,终于到了此时此刻此本书中将一切原原本本得呈现给读者。 有一条豆瓣评论盛赞她是一个勇敢的写作者。 真的很勇敢,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样无保留得呈现。

  文珍是湖南人,我所接触的湖南姑娘性格大都爽烈。竟没有想到她下笔是如此温柔。 不由得对她的文字多几分爱怜,又不忍卒读。 总想着什么时间细细得,泡壶茶,在一个下雨或者刮着台风,没有工作的日子里,好好再看一遍。

  万物竞择,岁月无情。 而这些娓娓道来不骄不躁不争的温柔,确近乎奇迹了。

  《三四越界》读后感(七):爱与好奇心没有边界,人生亦如此

  在没翻开这本书之前,书名让我摸不到头脑。《三四越界》到底说什么内容呢,无边无际,跨界评价其他行业?带着好奇翻开我一直很是喜欢的散文类型,第一章没读完就明白了什么为作者说的三四,什么又是思维游走越界。

  文珍的首部散文集《三四越界》,收入九篇曼妙曲折的风物文章,附有作家手绘的34幅水彩插图。所谓“三四”,除经济学上著名的“三四定律”之外,亦有再三再四越界创作之意,比如由她原本擅长的小说跨界到散文,比如大胆尝试绘画等。“再三再四”乐趣何在?书中的字字句句都体现着趣味。

  从她原本擅长的小说跨界到散文,以洞悉世事的敏感,如电影导演一般,让镜头从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一一掠过,再闪回到过往人生中的悲欢离合。物无哀喜,人或有情,便能在寒冷时节生出温暖,在幽暗的角落拢住光明。

  作者跨时三年,以梦、花、抽屉、镜子、楼梯、船、书、灯、雨九种自己最心爱的事物起兴,旁征博引,援古喻今,又时时从他人文章回归自身亲历,完成九篇情致心血一同铸就的风物文章。其中,第一章,梦给我的影响和感触最深,无数次胸膛一紧想要落泪。不是作者写的多悲悯的故事,而是那种感同身受的情绪。

  书中道 “这世界上有多少朵花,就有多少关于爱与活着的秘密”,而这第一本散文集,则题献给和她一起生活了二十一年、不幸因患有阿兹海默症去年年底去世的外婆。在她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虽然很少直接提及外婆,却不断回想起这二十一年来和老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思念,追忆,遗憾,人是自己一生所拥有一切的总和。

  “本来所有的花开,都是为着一个秘密。秘密太大,无法静默,就会孕育成一朵花最终绽放。或许世间有多少朵花,就有多少个关于爱与活着的秘密。”有故事故的文字,有秘密的故事。

  最后送上席慕蓉的一小段诗: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三四越界》读后感(八):恋物亦是悟美----《三四越界》

  对于美,人们有着本能之下的向往和追求。在定义什么是美的时,我们或许可以借由文珍的笔触见证真美的所在。美的精彩并非遥不可及的遥远。真正的美和生活不在远方,正在日常人心瞬息万变的曲折动荡中。

  我最近读到的文珍《三四越界》中让我逐一领悟着这份精致的美。作为散文,本书借由着我们很多身边所熟悉的风物观摩着关于美的升华。作为作品,本书则更是集结着手绘的三十四幅温暖会甘的美好日常和九篇如小说般曼妙曲折的凤物文章。

  正如本书编者推荐的:“她捕捉生命中的暗与光;也道出人情里的暖和凉”也许正是这般的基调,我个人于寻常的文字之中品读到了不一样的意境,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深层,品悟到了字里行间的美景 乍然拿到这本书,我其实并不是很能理解书名的含义。经过细致的翻阅,我感受着作者想要通过文字传递的深意----再三再四越界创作。那种以洞悉世事的敏感诠释着过往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虽然这些信手拈来的事物没有它们的悲喜之意,但是作者通透的感悟之下却赋予这些事物别样的情意。交织的心绪,领悟着情感,激发着潜意识----一种只有拥有细腻感情才能酝酿的感情升华。细细地翻看中,我发掘这里的越界实则更是一种心有所发的感动。全书之中共包含了九大章节的物语分享:梦,抽屉,花,镜子,楼梯,船,书,灯和雨。无论是静态的,还或者是动态的,我们读者朋友可以借由着这些物感受着背后的真情。物有目所及,情由内心生。其实这些的事物我们平时也是触手可及,但是我觉得我还是太小觑了这些事物其他蕴藏的真谛。在阅读这本读本之后,我或多或少地得以由此及彼地感受其中的那份情感的酝酿,以及事物背后升华着的美的所在。

  就拿其中雨这个章节的内容,我就觉得很是触发着我内心深处的那个敏感的心弦。有关于“雨“的章节中,我就感受到了源自于父亲的深爱。父爱如山。那个作者眼中看起来从来都是不曾关爱她的父亲,却会在一个雨天给她送来了伍佰元的钱。父亲虽然不善于表达情感,但是这个”别让你妈妈知道”的补充其实也折射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真情。除此之外,作者还会时不时地穿插如对某些名著中下雨场景的分析剖白。这样的表达方式无疑让我们书外的读者见证着一个更为直观,立体的雨水背后的情感表达。

  恋物亦是悟美,领美亦是感动。这般的越界之中,我觉得自己其实已经不经意地被作者灵性的文笔感染着,触动着,发掘属于身边物的美------

  《三四越界》读后感(九):文珍真是非常勇敢的写作者

  文珍真是非常勇敢的写作者。她写小说,写赴死的原因和过程,婚姻里赤裸的磨折人的琐碎,暗恋后被推翻的不堪,私奔后一地鸡毛的残酷,要挖到能抵达的最深,统统是一个城市里的女性不管经历或没经历过都不一定敢直面的种种。但她偏要写出来,以她自己的语感和叙述体系。

  当然她是职业的小说家,这种勇敢是她必须拥有的东西,天性里有了这些之后,她才能成为现在的她。但作为一个太过懦弱的读者,每次拿到她的书,我一晚最多就只能读一篇,因为她的技法好,情绪畅快淋漓(如她写到的抽屉滑轨论),看到最后总觉满涨而揪心,无法提起又进入另一个故事的勇气,尽管意犹未尽但也只好改天再来。

  有时候还没读完一篇,想“怎么办,再往深处走就要睡不着了”,只好扣上书,用自己的另种风格的梦去缓冲,第二天醒了再接着看。

  《三四越界》的封面和每篇的题目都令我放心,心想,啊,文珍终于愿意写一些清淡的、日常的、可爱的东西了。但没想到根本不是,她依然在求真切、用控制表达失控,她是哪怕是无端乱想,想法的划痕都比别人深很多的人。

  先读《镜子》与《楼梯》两篇目,读完我想,她真勇敢。因为最近自己也在写以日常事为主题的文章,表达观点或追忆过去,写一事或一物,总是在写自己的过去,以及过去的经验总结出的种种。以我自己的经验,我大概会取一小切口,“青蛙镜子”或“跳舞镜子”,能顺畅地把“镜子映出的自我认知”一事讲清,已属不易。

  ——我一直觉得散文本是敞口极大的碗,往里装什么,怎么装固然任凭作者自己的意愿,但最终摆盘是否好看,线索是否清明,是读者是否要读的判断标准。所以我只敢放两三种相似的食材进去。但文珍的方式有些类似做分子料理,把所有材料的“相”打碎了,揉在一起,揪出几个本质来,再重新组合成另一种还原本真却包含更高逻辑的“相”。我觉得这是很难的事,但她完成得非常好,日常一物链接着的意识与潜意识里的内容,她都写得贴切。

  集子里,这类散文还有《抽屉》、《船》和《灯》几篇。文珍有找通感的敏感度和能力,且一直执意于找通感,用看似很感性的方法讲万事万物间的抽象联系。我非常喜欢。

  《书》与《花》与《雨》与《梦》也是好的散文,但选题缘故,《书》的结构顺滑,读时难免有种“哇,我也能写”的感觉,情感真,却是普世情感,是我最早期待的可爱东西,但相对上面几篇难免落了下风。《花》、《雨》与《梦》都是旧题目,写得很书生文人气,但以苛刻的标准来看,作者个人经验与引经据典的内容稍有凝涩,仍以料理做比的话,便是并不太新的跨界创意菜,或许这些题目已被人写到无从可写的缘故。

  再说些其他多余的。与文珍曾经聊到星座的话题,她说,巨蟹座是怎样的,水瓶座又是怎样的,行事模式又是怎样的相反。在认识她之前,我并没有太多与巨蟹座恳谈的经历,很难从本质上去把握她说的这种人格概念,为什么要差不多的东西都囤很多回去呢?为什么会执念在一件事上(比如安全感)原地打转呢?以及,文珍这么一个路遇流浪猫都会打招呼的人,是如何写出如此那般刀一样的故事来的呢?读完这本散文集,我好像有些从感性上明白了。

  《三四越界》读后感(十):引玉的一块黑砖

  知道本书所选内容之前很害怕。她是一位特别认真的写作者。

  不过开心的是,这本书也真的不是像是字面意思上市面常见的“优美”散文。准确地说更接近半自传风格的书评和时评,像散文体的私小说。透过散文,也许会有读者将其完全对照进作者的生活。但请一定要记得,散文是散文,生活是生活(但在小说的那些年就已有太多读者对号入座了)。

  其实到上一行书评就已经结束了。请注意,这是一篇爱小说的直男癌的读书笔记,不严肃甚至近乎恶趣味。毕竟现在窗外的十级台风比我的心情稍微剧烈一些。

  此为抛砖,虽然手劲儿有点大。

  所以,写错了,有问题,看得不爽直接骂,但不要引战,谢谢各位大佬。

  随读随记故前后反复打脸。仅供茶余饭后杀时间用。

  从小黄这一段开始进入了状态。

  前面的谐音梗真的有些拖沓…..(当然这个评论的句子更拖沓)

  戏台的梦有共鸣

  暹罗猫甚是有趣(如果科塔萨尔看到一定会加入《动物寓言集》里)

  “连梦竟也有男女之别”,读到这句时想起了某日梦见自己做她新书的读书笔记,嗯,一本新的小说……

  “昨晚梦见你了”是我和前女友表白时说的话,如此而已(戏仿之一)

  结尾看到先生一句话,甚喜

  23笑出声,不是微笑,是哈哈大笑,我不剧透,自己去看,果然掌控情绪的魔力还是她更优秀鸭~

  32这种看似散文的随笔才更让人着迷(戏仿之二)

  43 我没办法不爱她(戏仿之三)

  51酝藉

  53其实今天死也未尝不可。“大雪纷飞白茫茫,但愿把它披身上,倘若今宵我死亡”

  70提到镜子,在这里安利一位先生,废名。他写了很多关于镜子的诗,当代无出其右

  102 猛然间心明眼亮,那真是妙不可言(离职后的职业病)

  105 唉,猫

  110 独白的楼梯。我只是听她讲话,并不作声。不敢作声,也不知该说什么。

  123从但丁想到《Mozart!》中“遥远的夜空会有星星落下”

  131 2015年被一击即中+1 《永隔一江水》

  152 我所能想到的读这本“随笔集”的最好方式,就是勿将其视作散文,我看到一个人的过去变成一本书,向我走来。(戏仿之N)

  155 见《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后记《敏感病人在飞行中》

  158 今晚回家要给哈尔滨打电话,让家里人把床底下的一版一印的《翼王伞》放在书架上……

  161 监狱里关满了正直的人

  165 一九八三到一九九二年全国中短篇小说选 优秀

  213 所以说什么都像台词

  这本集子,对于想要多读些平时自己没注意到的书目的人是极好的事情,诚恳,认真,出处详实原文充沛。比《密涅瓦火柴盒》近人,比《帕佩撒旦阿莱佩》有序。

  晚安,大家。以及,读这位老师的书,一定要看后记。

  补个广告。8月19日上海书展10点30分各地出版馆活动区新书首发欢迎各位大佬来参加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