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上的猫头鹰》读后感100字
《小岛上的猫头鹰》是一本由何华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0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岛上的猫头鹰》读后感(一):放手,让孩子去看一看,他们好奇的世界
文/吴呱呱
嗨,我是吴呱呱。
心理学家卫•埃尔凯特曾说过:
“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做父母的需要给孩子两样东西——根和翅膀。”深以为是。
前几天,朋友找我诉苦,因为自己8岁的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在小区的儿童乐园玩耍时,他经常观察周围的花花草草,每次回家总是弄得自己满身都是泥土,脏兮兮的。
无论怎么说,都不听。
我听完后,微微一笑,反问朋友:“这不是孩子的天性吗?”
她耸了耸肩,回答道:“泥土太脏了,万一得病了,这可怎么办?”
我没有回答,但是我明白,作为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想要给他们的最好的保护,却忘记对他们最好的保护,是保护他们的天性。
刚好,最近看了一本超级有趣的绘本《小岛上的猫头鹰》。
这本书不仅外包装精美,朋友3岁的孩子看过后,一直紧紧抱着这本书不放。
这本绘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
著绘者何华仁,是一位资深的观鸟人,也是木版画画家。
他曾多次举办了个人展览,创作了《野鸟真够酷》《野鸟会躲藏》等以鸟类为题材的图画书,曾荣获金鼎奖及小太阳奖。
《小岛上的猫头鹰》开头故事非常吸引人,就像我开头所说的故事一样,刚刚出世不久,还不会自由飞翔的猫头鹰,对它周围的一切风景充满了好奇心。
它每天都会带着好奇心四处观看鹦巢外面的所有动态的事物。
有一天,它不小心摔出鹰巢,不会飞翔的它,只能在地上呜呜呜的哭泣,看着自己的家,却飞不回去。
而在鹰巢的父母也只能干着急。
它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让自己的孩子重返鹰巢。
家虽然回不去了,但是还是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好奇心的小猫头鹰,只能自己四处走,四处流浪。
一路上,它见到了各种在它的小世界里,稀奇古怪的生物,也相当于带着小朋友认识各种在他们的小世界无法接触到的小东西。
可是对于小猫头鹰的父母来说,却是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去哪里了,是否吃得饱,会不会被饿死,会不会在外面被其他生物欺负。
最终,小猫头鹰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后,开始学会飞翔,也找到了回家的路,回到了家。
可以说,这本书童书不仅适合小孩子阅读,也适合我们大人阅读,它每幅插画都配着一句扣人心弦的句子,还能让我们跟随着小猫头鹰的脚步,走进大自然,走进动物世界。
并且,绘制者非常用心,在童书的背后给我们备注了小常识。
任何生物的幼崽,包括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独自面对外界的凶险,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任谁也无法改变。
所以呀,我们要大胆的放手让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外面的世界很糟糕。
但也好过,像保护温室里的花朵那般,保护着他们。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我是吴呱呱,自由撰稿人,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多平台原创作者,我在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小岛上的猫头鹰》读后感(二):《小岛上的猫头鹰》:爱孩子,不一定要做很多
最近《大江大河2》播完了,宋运辉跟程开颜最终还是离婚了。很多人说,程开颜个人成长的太慢,跟不上宋运辉的脚步,两个人的位置失去了平衡,导致了他们婚姻的解体。
诚然,两人的各种不同步,让他们的婚姻失去了牢固的根基,但我认为导致他们婚姻破裂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程家父母的不肯放手。他们为了女儿的幸福,直接或间接的介入宋程的婚姻生活。程家父母的出发点当然是疼惜女儿,但当无边界的干涉和误导束缚着孩子的生活时,带给孩子的只能是窒息的捆绑,当然也最终葬送了女儿的幸福。
古语就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说做父母的喜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替孩子作长远的打算。但几千年过去了,有很多父母还是急于宠溺孩子一时,没有替孩子做长远的打算。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类父母的做法可能还不如动物,比如有一对猫头鹰父母,它们爱孩子的方式就跟人类不太一样。它们便是绘本《小岛上的猫头鹰》中主角小猫头鹰的父母。
《小岛上的猫头鹰》是资深观鸟人何华仁以版画方式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何先生是著名的木版画画家。擅长以黑白版画,表现台湾地区野鸟生态。这本图画书的背景小岛取自台湾的兰屿岛。
小猫头鹰出生后,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于是,它经常挤到窝边去到处看。有一天,在小猫头鹰观察外界时,不小心掉出了窝,虽然猫头鹰父母很着急,但他们也只能“呜——呜——”的叫着,因为那时候的小猫头鹰还不会飞。
不同于人类父母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时的竭力扶持,在观察到孩子没有太大危险后,猫头鹰父母便任由小猫头鹰去“遨游”世界了。
离开了父母庇护的小猫头鹰,并没有害怕,它当时只有对前途的探寻和憧憬。然后,小猫头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世界之旅”,也是它的寻家之旅。
在它的旅途中,它见识到了兰屿岛上的其他物种。比如,对它不太友好的多脚椰子蟹,在树叶之间唱歌的螽斯,站在树上的果子狸。虽然,他们都不怎么爱搭理小猫头鹰,但小猫头鹰没有气馁,也没有忧伤。因为它眼里是满天的星空,好听的歌曲,有趣的环境,重要的是,在旅途中,小猫头鹰逐渐收获了第一个技能,它能跳上树了。
有了技能的小猫头鹰很开心,继续上路了。接着它遇到了可以伪装成树枝的竹叶虫,学会了在遇到怪物后,躲到鼩鼱的洞里保护自己,小猫头鹰游历在兰屿岛上,遇到了雅美人,他们做的“飞鱼”吸引到了小猫头鹰,小猫头鹰还遇到了生蛋的海龟。
随着游历的时间变长,小猫头鹰长大了,它的羽毛开始变色,终于它学会了飞,它回到了天上,看到了自己的家。这个漫长的旅途结束了,小猫头鹰欣赏了大自然的美好,见识各物种的特色,也掌握了作为猫头鹰的飞翔技能,可谓收获满满。
《小岛上的猫头鹰》这本图画书里,除了会带小朋友认识兰屿岛上的各种神奇的小动物,还带着小朋友们跟着小猫头鹰一起在探险,去逐梦——归家之梦。在一幅幅简单却生动的插画中,小猫头鹰活灵活现的跑来跑去让人离不开眼。当然,这个可爱小猫头鹰的一举一动也牵绊着小朋友的心,生怕它因为“贪玩”回不了家。
一直觉得,好的绘本不仅在于装帧精美,而更重在内涵丰富,显然《小岛上的猫头鹰》两者俱佳。它的“颜值”和小猫头鹰“跌宕起伏”的奇幻之旅的故事,让小朋友爱不释手的同时,也让父母感慨颇多,爱孩子,其实我们不一定需要做很多。
《小岛上的猫头鹰》读后感(三):放手是让孩子独立成长和见识世界最好的方法
台湾地区观鸟达人何华仁以版画方式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小岛上的猫头鹰》。这本书描绘的是我们日常无法轻易看到的一种动物:猫头鹰。
这种猫头鹰学名叫做兰屿角鸮(xiao),作为很稀有的一种猫头鹰,它们生活在兰屿岛上。书里其实是绘出了刚出生的小猫头鹰因为意外掉出了树洞,爸爸妈妈眼见着它落下去却无能为力的故事。
因为小猫头鹰还不会飞行,落到地面的小猫头鹰开始了自己的探险之旅。
它遇到了椰子蟹、螽斯,几天后慢慢长大的小猫头鹰跳到了树上,看到了果子狸和竹叶虫,不知不觉离开森林的小猫头鹰还遇见了人类,在他眼里那是“大怪物”。
夜晚,小猫头鹰站在飞鱼架上想念着家人,它还在海边看到海龟爬到沙滩上生蛋。跟着蝴蝶学习扇动自己的翅膀。
终于小猫头鹰飞过了大海,看到了小岛上自己的家。
01 幼小的我们总要学会独立长大
和小猫头鹰一样,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一定也经历着许多事情。只不过小猫头鹰几周的时间翅膀长硬一些就可以飞行了,而人类成长的时间却要多很多。
在这长时间需要父母照顾的时间里,父母和孩子本身都很容易有过度的行为存在。父母容易溺爱孩子,而孩子则容易依赖父母。
甚至之前在网上看过,已经上了大学的人,还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因为父母培养的原则是:你负责好好学习就够了,其他的事情全都由我们来做。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事实证明,不敢放手,对孩子过于溺爱和照顾,孩子永远学不会长大,性格和价值观都是不完整的。
在《小岛上的猫头鹰》这本书里,看到小猫头鹰掉到地上的爸爸妈妈选择了放手让小猫头鹰在外面闯荡一圈,学会飞行后找到了自己的家。
02 勇敢探险,才能见识这个世界
因为意外出生没几天就离开树洞的家,小猫头鹰没有放弃观察和探索这个世界,它也曾在暗夜想家,不断地叫着,可是它依然勇敢地去生活。
学会自己找食物吃,看过了很多原本这个年纪看不到的一些生物和场景。
是它的坚强和勇敢让它有了难忘的人生体验,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过一些危险,但是小猫头鹰走过来了。
而现实生活中的大人,往往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害而不敢让他们独自面对生活,殊不知不放手,孩子怎么去体验,怎么去探索,处处呵护孩子,他们便无法看到这个多元的世界。
被禁锢在某一处的小孩,世界观的形成都是不足的。
03 离开再远,总能找到自己的家
作为父母,学着让孩子独立成长,给他们机会去面对风险,没有尝试过,我们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可以完成一件事情呢?
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则故事,有个孩子在家里喜欢到处跑,还喜欢在家里搬凳子翻柜子里的东西。因为害怕孩子摔倒,父母便把家里的所有角都包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小孩磕到碰到。
其实只要大人在旁边看着,让小孩子多体验一下又何妨呢?
这个黑白色构成的绘本,实在给我们大人太多的启发,带着孩子一起共度这本书,学会放手,让他们有独立的意识,是我们彼此成长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小岛上的猫头鹰》读后感(四):获奖绘本《小岛上的猫头鹰》:让宝宝成为独立乐观的小勇士
暗夜中,一只呆萌呆萌的小猫头鹰,瞪着亮晶晶圆溜溜的大眼睛,充满好奇的神情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书页,到底这只兰屿岛上的小猫头鹰经历了什么?
绘本《小岛上的猫头鹰》的作者何华仁先生,是一位资深的鸟类观察者,他将兰屿岛上特有的猫头鹰——兰屿角鸮(xiāo)介绍给大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惊险的幼雏冒险的故事。
01开启了独自流浪之旅
猫头鹰一家住在兰屿岛上的树洞里,三只可爱的小宝宝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常常挤在洞口向外张望。
一只小家伙却一不小心从高高的树洞掉到了地上,因为它还不会飞,爸爸妈妈也没办法让他回到巢里。
小猫头鹰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开始独自流浪之旅。它遇到了天敌椰子蟹和在树枝上觅食的果子狸,也在田地里看到了陌生的大怪物——人类。
一天一天地过去,小猫头鹰也渐渐长大,它会跳了,它跳上了飞鱼架上,“呜——呜”地叫,仿佛是在说“我的家在哪里啊——”
经过了重重困难,小猫头鹰最终跟着漂亮的蝴蝶学会了飞,在夜空下,它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02成长之路并不平坦
有些时候,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一个温室,宠着、惯着,小心呵护着。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他可能会长成娇贵艳丽,光彩照人的花朵,但是却无法抵御风雨的袭击。
反观大自然中那些小动物,它们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所处的环境极为恶劣和残酷,这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
我们的孩子们,不正像小猫头鹰一样,羽翼还未丰满,还需要父母的呵护照料。
但是书中的小猫头鹰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它并没有退缩,没有害怕,用一双好奇的大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仍然勇敢的向前走。
就连那么弱小的小动物都可以做到,那我们的小朋友们是否也能做到?也可以像小猫头鹰一样勇敢呢?
相信读完这个故事的小朋友们,一定可以的,因为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前方都会看到曙光,就如同书中,小猫头鹰最终学会飞翔,也找到了自家的方向。
03这里是我们共享的家园
跟随着小猫头鹰的流浪旅途,书中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兰屿岛上独特的物种,椰子蟹、兰屿大叶螽蟴、雅美鳞趾虎,以及台湾岛的大型蝴蝶珠光裳凤蝶。
书中还描绘了兰屿岛雅美人的生活,他们在田地里采收芋头,用飞鱼架晾晒飞鱼,建造花纹独特的兰屿渔舟,这些都是兰屿岛独特的风土人情。
小岛不光是雅美人的家,也是岛上这些动植物们的家,是人类和大自然共同享有的家园。
但是现在,小猫头鹰兰屿角鸮和岛上的许多其他动物都濒临灭绝,全岛屿当下就只剩200多只兰屿角鸮,而这种猫头鹰全世界只有兰屿岛才有,所以真的非常的珍贵。
在这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眼里,人类是可怕的大怪物,小朋友们,你们一定不想成为小动物眼中的怪兽吧,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
小朋友们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看到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神奇,小动物的可爱。
“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如果从小就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思想,相信小朋友长大后,也一定是个充满爱心的人。
04别具匠心的绘画展现
与其他绘本不同,本书是用版画的方式创作的。版画以黑白木刻为主,刀法简练,形象感极强。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是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在优美线条的作用下,小猫头鹰的好奇、吃惊、害怕、沮丧、兴奋都展现地淋漓尽致。另外,不论是猫头鹰的线条还是大树、大海等的线条都是既简单又流畅,下雨的天空,雨滴充满了动感。
大家可能会发现,与封皮的小猫头鹰不同,书中的猫头鹰眼睛是黑色空洞的。作者用这种手法,让读者去关注页面整体的效果,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会用被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分散注意。
色彩上,猫头鹰在夜晚活动,书中用蓝色的背景和黑色的树木来做整体展现,但是当小猫头鹰起飞的那一刻,黎明的阳光出现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涌来。
书中用反差的颜色来表达心情,那种喜悦、平静的感觉随着颜色的变化油然而生,非常打动人。
一本优秀的绘本,不光适合儿童阅读,也同样会给大人带来阅读的快感。书中作者的别具匠心和超强的绘画技巧,真的让人眼界大开,不愧是荣获金鼎奖的作品。
小猫头鹰的成长过程中,它狼狈、痛苦、焦急和对家的思念,一直努力和命运做斗争,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个阅读的读者。
这不正是现在处在温室的孩子们所缺失的吗?
给孩子讲道理,不如给孩子讲故事。如果你觉得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记得,那你真的大错特错了。
就像大人需要读书一样,绘本就是用图像视觉来培养孩子们的“视觉”阅读力。用那些小故事,映射大道理。
那些成长过程的不易与艰辛,在现实世界中同样存在,甚至更加残酷的。
让我们的孩子像小猫头鹰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勇敢的面对那些挫折和挑战,最终他会“回归山林,拥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