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绪化教育,是给孩子最毒的毒药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情绪化教育,是给孩子最毒的毒药

2020-02-17 14:32:27 作者:月月 来源:碧读好书指南 阅读:载入中…

  《战国策·触龙说太后》里有言:“父母爱子,必为其计深远”。深孩子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却不知道自己引以为傲的教育里,也许藏着给孩子的毒药

  

情绪化教育,是给孩子最毒的毒药

  父母的阴晴不定,让孩子惶恐不安

  曾在商场里见过这样一幕: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个四岁的女儿,在一起挑玩具。妈妈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温柔地给孩子介绍各种玩具的功能,讲着讲着,还忍不住亲孩子一口,那画面看着既温馨和谐

  可是,才过了不久,画风突变。孩子因为吵着要多买两个玩具,妈妈不肯,于是两人发生争执。孩子不依不饶,妈妈一怒之下撂下狠话:“就待在这儿吧,我不要你了!”然后径直离开,剩下孩子在后面哇哇大哭。

  不难想象,这个只有4岁的孩子里,该有多么的惊慌失措。最亲近的妈妈,一会儿对自己和风细雨,一会儿对自己暴跳如雷,一会儿说自己是她最爱的宝宝,一会儿又说不要她了,这样的反复无常,如何叫孩子不手足无措呢?

  还有另一种家长,在不自觉地践行着“心情育儿”。自己开心,就“宝贝”长“宝贝”短地叫着;自己如果心情不好,就看孩子哪里都不顺眼,甚至把孩子成发情绪对象

  阴晴不定的父母,只会让孩子充满了惶恐与不安。长大之后,这些孩子会变得更加缺乏安全感。因此,对于父母来说,糟糕的情绪是亲子关系的第一大杀手。对于孩子来说,拥有情绪化的父母,是一生诅咒

  

  情绪化育儿,养出讨好型孩子

  电影《被嫌弃松子一生》,女主角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她从小都希望得到父亲喜爱心甘情愿地按照父亲的要求读书工作。可也只有当她在马戏团里做鬼脸时候才能博得父亲的一笑。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常常能看到令人心疼的讨好型孩子。平时,他们总是很听话,能敏感察言观色,给人感觉善良大度、好相处

  可是,他们的心里并不快乐。他们常会把别人的坏情绪归因到自己身上,认为“都是我的错”;他们常会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永远知道怎么拒绝别人,任由别人践踏自己的原则底线

  其实,讨好是一种病。美国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曾在书中提到:“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悦他人,而是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认可上瘾。”

  当你在庆幸孩子有眼力价、听话、懂事时,也许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一种叫“讨好”的病。

  然而,孩子又是如何患上这种病的呢?

  假如父母在孩子听话时,就对他言听计从,孩子不听话时,就对他动辄打骂,那么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生欲就会让他自我暗示:“只有够乖,爸爸妈妈才会爱我”。久而久之,他也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父母稳定的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是稳定而持久的。稳定的情绪,才是为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要想避免情绪化给孩子伤害,父母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 稳定自己的情绪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和语言相比,音调和面部表情这些非语言信息对沟通效果的影响更大。

  一对情绪化的父母,必然会养出同样情绪化的孩子。就算你让孩子上再贵的早教,读再多的兴趣班,如果自己没有稳定好情绪,那么将给孩子带来极坏的示范作用。

  如果你也是情绪化的父母,就要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稳定情绪。

  首先,我们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生气、低落时,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当你觉察自己处于负面情绪中,就能更好地控制它。

  其次,我们要学会不要立即回应。当情绪激动时,要尽量避免说话或行动,给自己几分钟的“冷处理”。或者离开特定的情景几分钟,做几个深呼吸,再回来处理,也许就能换一种心情。

  最后,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给情绪找出口,还可以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来提高情绪控制的能力。其实,情绪控制能力本质就是神经元之间的信号,所以锻炼身体、平衡膳食、阅读、旅游,都能够让我们产生多巴胺,从而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信任

  很多长都以为,无条件地爱孩子就是溺爱,只会把孩子惯坏。但实际上,爱孩子与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非常好。她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人父母,我们一方面不能帮孩子逃避责任,一方面也不能用爱作为威胁。要知道,家人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盔甲。

  ● 学会和孩子共情

  优秀的父母总会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沟通方式,就是共情沟通。学会共情,我们就可以避免情绪化沟通,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健身房里,一个两岁男孩趴在地上又哭又闹。

  这时,男孩的妈妈没有直接把孩子拖走,而是像孩子一样趴在地上,让自己的头和孩子的头连在一个水平线,连鼻子都碰在一起。

  神奇的是,孩子的哭声渐渐降低,孩子和妈妈开始说起了悄悄话。几分钟后,妈妈和孩子一起站起来,拉着手开心地走出了健身房。

  不得不说,这名聪明的妈妈,深谙共情的智慧。她知道,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时,无论你是讲道理还是打骂,他都根本听不进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适当发泄

  《重启》里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安慰一个哭泣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说‘不要哭了’,而是说‘你一定很痛苦吧,想哭就哭吧’,或者‘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哭。’”理解孩子的情绪,是让他平复情绪最快的方式。

  ●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孩子

  要想避免情绪化教育给孩子的伤害,我们还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同时也要教育孩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电影《阿甘正传》里的男主角阿甘,虽然先天智力障碍,但却有一个懂得教育的母亲。妈妈时刻告诉阿甘:“你和其他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你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当学校领导告诉阿甘的母亲,阿甘的智力太低,只能上特殊学校时。妈妈说:“我们天赋都是不一样的,我的孩子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得到机会。”

  反观我们自己,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当孩子考试成功,我们就把他视作珍宝;一旦退步,就棍棒相向。这样的情绪化教育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成功时,容易骄傲自满,眼高过顶;一旦失败,他们又容易自暴自弃,厌恶自己。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是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教会孩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让他更加自信,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获得真正的快乐

  

  情绪化教育,是给孩子最毒的毒药

  有人说,坏情绪就像病毒,不但让自己生病,还会危害他人。的确,身为父母,最怕的不是没有殷实的家底,不是没有傲人的学历,而是没有稳定的情绪。

  情绪化育儿,只会让孩子在父母的阴晴不定中迷失自我,丧失安全感;

  情绪化育儿,只会让孩子变得刻意取悦,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情绪化育儿,只会让孩子在争吵中成长,渐渐变得暴躁、焦虑。

  要知道,父母的情绪化,是给孩子最毒的毒药。只有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够在一言一行中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接纳情绪、正确处理情绪。

  愿所有的父母都明白,好的教育是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表达。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成长,内心平和,自由快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