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必读书目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1: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10篇

  《不必读书目》是一本由刀尔登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一):书,读与不读之间。

    读书是从大一时养成的习惯,到现在也读过不少,当然,好书少见。一本书,没读之前我们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花费时间去读?不外乎就是从旁人的言语之间或者杂志上读书栏目得一点帮助。人生不长,书太多了。于是乎,我们面前摆着太多的XXX必读,XXX通常是一种身份,比如中学生,比如某某大学学生。
    所以人和人之间真的有这些身份存在吗?一本书,总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不如闲庭信步,抱着寻找缘分心情和书相遇吧。
    刀尔登这本书好在开篇就说了是自己的个人见解,绝不以专家或者权威自居,看到自己喜爱而他说不必读的也不用气恼(当然他的意思似乎又不是不必读,倒是有种我们读者配不上这些书的感觉)。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读的时候觉得这并不算是本好看的书,也许我日渐对书籍失去了热爱?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二):滥读不若不读

今年给自己定了一个小要求:有空闲的时间少刷知乎,少看微信深度好文,少刷TED讲座文化娱乐节目——腾这些时间出来静静读几本书,耐心上完几门公开课。
然而开年还是没忍住,一口气刷完了三七的这本讲座专栏体《不必都书目》。原因有二:一是汉语能力弱,深知自己的能力要通读这一串古书简直是难上加难更何况现在只能读kindle;二还是大脑犯懒,给自己在文言书籍领域找了个偷懒不读的借口,让才子替我读,妄图通过听说书窥探一下中国古人的思想
才子都喜欢抖机灵,三七评古籍每篇都说“不读”,其实看了文章之后会发现作者是有态度的。个人感觉态度大体分三类:
一类是认为在当代社会没什么必要读的。比如《山海经》、比如《图书》。现在我们比鲁迅小时候幸福,有各种类型的优秀儿童读物,天马行空的脑洞远比山海经丰富;优秀的数学教学远比《图书》精巧...这类书籍的现世意义已经很小了,不是研究中国文化演化发展的学者已没有太多读的必要。
二类是是不痛不痒批评几句,实则吸引你去读的。比如《世说新语》,妙趣横生,趣味十足,里面全是妙人妙事妙语,不由想去一探究竟;比如《尔雅》,读了之后可以学会二十多种单字说人“蠢”的方法,以后岂不是可以很有逼格地骂人?
三类则是由于后世读者把书都偏了,有意或无意地曲解了作者的本意,不若不读的。比如忽略了对于个体价值取舍和个人哲学的讨论,把庄子都成了犬儒主义的;比如漠视了《孙子》的战争背景,把人生当战场大力宣扬厚黑学的;比如摒弃了孟子的内生道德核心,用戒条礼乐粉饰了功利主义..如若如此读法祸害心灵,不如听老子的话,从心到灵,一切归简,不要读书。
忘了之前是梁文道还是谁说过,阅读是一个作品与读者角力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作品与读者都是自由的,双方谁也不能被谁驯服——这样艰难地读完一本困难的书后,就如同做完了一次精神体操,你也就被改变了。然而由于我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无知和苍白,读这本书时完全在知识上被碾压了》。除了几个著名诗人,高中必修了一整个学期的论语,和除了水浒的另三部名著(小时候每次拿起水浒没读几页就读不下去了,我把这归结为气场不合)外,作者对于其他典籍的看法我只能照单全收——估计这些被动接收的观点,会象我看得讲座和时事评论一样,几月几周后就在我的大脑里被信息的潮水拍平,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三):中国的文化宝库

书名为《不必读书目》,单单书名就很吸引人。
翻看此书,我们发现作者对这些书的“不必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比如你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目的,可以不读某书,比如在某某的环境下,可以不读某书。此书倒是体现了作者读书的广泛和角度的独特。
比如这篇《不读孙子》,最后一段写的就挺有意思
“为什么说不读《孙子》呢?曰不用读。咱们这里,人人都是兵法家,至少现在是这样;在兵法盛行的社会里,不懂兵法的人,早已把基因还给了上帝,彻彻底底地绝种了。不用读《孙子》,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使别人不幸福的种种智慧,至于如何使自己幸福,我们可以参考这条格言——它没有写在任何一本书里,只写在一切书里:别人的不幸,就是我的幸福。”
作者一方面觉得这个社会里人人都是“兵法家”,不需要读《孙子》,一方面把“让别人不幸”当作“自己的幸福”,充满了对这个社会调侃。
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想法过于不严肃,我们知道这部作品集结的专栏文字,除了短小的篇幅,就是不严肃风格。比如,《不读<墨子>》中的开篇:
“有一个著名的问题,是中国的文明,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很成熟,为什么却一直没有发展出科学体系?在严谨的历史学意义上,这个问题并不成立,因为历史并不存在什么法则,能够让现象必然地产生或不产生。还有其他几种文明也曾撒落在许多流域,但多数土壤,并不能使其开花结果。与其把科学视为人类文明的应有之义,倒不如把它看成是我们的好运气,这虽然也粗疏,却比前一种说法,更合实际些。”
每个偶然现象背后都蕴藏着必然。一个文明的兴衰,其背后的必然性都是有迹可循的,绝不是几个偶然事件就能左右整个时代的发展,更别说这些偶然事件背后的必然。所以某个国家某个时期是某个状态,这也绝不是“运气”能够决定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看看《不读<水浒>》的最后一段——作者对武松的评价。
“打死野生动物、以后逢人就吹。。。干涉婚姻,给人做打手,披着宗教的外衣,然后到处杀人,还抽烟喝酒。。。”
我想这段评价对“武松”这个文学人物是有失公允的,无论是评价真实人物还是文学人物,都要建立在这个文学作品中,更确切的说是它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些是时代特性所决定,有些则是社会现状所逼迫,不可用现代眼光衡量当时的是是非非
这样的段落还有很多,但毕竟这是专栏中的文章,很多语言比较随意,或极尽调侃也属正常,倒是看个有趣罢了,若能收获一二,也算不错。
=======================================================================
我们再看看不必读书目都有哪些:《论语》、《老子》、《孟子》。。。李白、李贺、王维。。。四大名著。。。茶经、马经。。。目录、书目、方志。。。听过的没听过的还真是很多。除了诸子百家,还有诗人,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各种类别。真是中国的文化宝库啊!
其中很多书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闻所未闻,甚至这辈子也不会有一点点想法去读。我倒是觉得这本书至少向我们介绍了这么多读者“稀少”的书籍,也算不易。希望我们中国的文化宝库能够永远流传下去,而不是从作者的“不必读书目”变成“没人读书目”。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四):不必读刀尔登

名曰“不必读”,其实作者打了埋伏。比如幼年鲁迅视为心爱宝书的《山海经》,作者说:“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书,到现在,恐怕也只适合学者和儿童。”
上古悠远,对两千多年前成书的“某地有某神某怪”这样体例的书,确乎不必读。
然而穿越时间的迷雾和废墟,它能流传至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我愿意把作者评价它的一段话一字不漏抄下来,借以致敬作者碾压式的才华
“《山海经》,特别是其中最古老的那部分内容,记录的是古人的世界图景,兼出行指南,兼博物志,等等。它汇集了古人给不可理解的世界建立秩序的努力,它试图把零星的世界知识拼凑起来,形成一幅地图,是地理意义上的地图,但更是哲学意义上的地图。我们不得不致敬于古人的冒险精神,不计生死地摸索未知的世界,一代又一代,就像被一个使命驱赶着,漫游,迁徙,经历着在今天已不可想象的艰辛和风险,以使他们的后代,懒洋洋地坐在恒温房里便能够丰衣足食了。”
作者不仅有碾压式的才华,还有碾压式的幽默。何谓碾压?旁人不必考虑与之匹敌。
他说:“幽默是智力从容地活动。”这种活动在本书随处可见,比如《不读王维》让人大笑,“一个人只要把自己想象为理想主义者,便可以心安理得地做一个现实主义者了。”
“如果单看那些诗文,你会奇怪,古代中国,怎么还找得到肯去做官的人,何况为之打破头乎?”
沉浸于王维理想国之人,往往以山水自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真是云霞侠侣,鸟兽朋群,读之便可安拥世外之思,让人没法不爱这样的“自怜自惜”。
作者爱王维,却用诙谐的笔触写王维,“在萧瑟的环境里,人的活动,仿佛回到本来,构成与自然界的单独关系,双方共演一出哑剧,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哑剧”二字让人喷饭,因为太形象。
《不读茶经》里,有一则趣事。
“有一次被绑去品尝普洱,在坐的都是茶文化大师,其中一位,能喝出茶树的海拔,另一位,分辨出茶工用洋胰子洗过手,发脾气说:“我一再告诉他们用皂角,用皂角。”轮到我时,只能支吾几声,不知所云。人家以为我深沉,连换三四样,最后急了,泡上压箱底的绝妙好茶,我只好如实赞美:“这个最烫。”
哈哈!
比不得《不读酒经》,满纸浩荡,足见是个酒鬼。
“其实,酒徒如我,根本不敢奢望喝到古法蒸酿的白酒,喝一顿酒,头有些疼,但没有疼得哭起来,嘴里有些怪味,但不是十分古怪,眼睛有些模糊,但没有瞎,心愿足矣。”
“我辈喝酒之人,是有原罪的,偷偷喝一点,不要声张,再纠缠什么美恶精粗,就过分了。”
如果你以为作者满纸调侃,那就错了。
他谈论语,“是的,活在自卫中的人,不适合读论语,正如一个不对自己提问的人,不会明白孔子提出的问题比他回答的要多得多。”
作者对春秋时代,满怀向往,因为“春秋人的气质,强健而温和,直率而雍容,子夏之所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春秋时代的日常生活,大概是没有人向往的;但春秋时的人,今天,也许你能找到那样的朋友,但不太能找到那样的敌人了。”
这是对一个时代品格严肃郑重的赞美。
如同他赞美一纸情书,俞樾写给亡妻的信,作者宁可全抄下来,我摘录其中一句,即可见俞樾深情,也可见作者深情。
“日前,曾梦与夫人同在一处,外面风声猎猎,而居处甚暖。。。。”
这时候,作者就不像批评《孙子》的读者时那么犀利,“孙子十三篇,特别是现在,好多人在记诵其中的警句,希望学到点什么,好去占别人的便宜。”
也不像批评《老子》那么有逻辑章法,“他采取了一种被后世恭维为辩证法的方法,把现象简化为两端,再把两端绕过来,使之相遇,这就是人们常引用他的,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曲则全,枉则直,福祸相倚相伏,将欲夺之必先予之,等等一系列格言。
也不像《不读游记》里那么透彻人性,旅游“如同一些人定期地去去教堂,回来就一身轻松,恢复了对自己的敬重。”
综上所述,刀尔登(又笔名三七,实名邱小刚,石家庄人)是一个博学之人,智慧之人,透彻古今世情却又满含深情之人,是遁世者,受老庄思想熏陶,却浸淫坚守孔孟之道,开启以哲学思辨方式阅读典籍之法则,寓教于乐,不会喝茶,酒风浩荡的酒徒。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五):以今人观古人,未免偏颇

   这本书是同学和老师推荐过的,题目很吸引人,就在买了kindle之后第一个拿来读。
    最初的三分之一,真的觉得此书文风老辣,不同于一般的书目式的书,给我耳目一新之感,不免为刀尔登的博学和深刻所吸引。可惜的是这种感觉并未维持到最后,刀尔登对于各种古代典籍不读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些在我看来是有些吹毛求疵哗众取宠的。他对于古文和唐诗似乎有种偏见,这是我不认同的。刀尔登对古文一派的批判脱胎于民国以来白话文和古文的斗争,他引用陈独秀那些只会大喊大叫却完全讲不出道理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完全是败笔!胡适批评古文是僵化的死文学,殊不知文言自有其千百年来总结下来的形式,桐城派更是其中集大成者。刀尔登说不读桐城,还扯到了语文教育上,其实二者是不应混为一谈的,这完全延续了胡适等人的观念。古文不仅讲求文法,更重要的是,其内在也是存在严密的逻辑的,八股文之中的精品完全可以秒杀今天的议论文。读古文,读的是古人的精气神,自有一种天地间正气所在,那种文脉之间的延续,不仅是文字上的,更是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这与语文教学又有什么关系?难道教材中选文言文是为了让孩子们学写古文么?我是最讨厌这种扣帽子的论证了。
      而他对于尚书、尔雅、方言甚至书目等书的解读,我认为也是略显肤浅的。诚然,这些书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自然是可以挑出一大堆缺点,其本身也未必真实,可是古籍的意义还在于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而刀尔登基本不会提及。尤其是书目,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体要,对于今天的学术研究仍然十分重要。
     如果刀尔登一定要用不必读的噱头,那麻烦他在第一章详细说明哪些书对哪些人是不必读,这样笼统地冠以不必读的帽子,我觉得除了哗众取众吸引眼球之外,我想不出别的原因。总体上来看,这是一本思路新颖的书,也看得出来作者的思想性,可是他对于古人原始哲学的完全否定,强行将古籍与语文教育扯上十分必要的联系,我觉得受胡适的影响太深,作者本人或许才是应该羞愧在思想上毫无进步的人,而不应该来指责中古时期的先人们,仅以思想论思想,脱离了整个社会环境甚至全球大时代,这又怎能让人信服呢?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六):个人评分:76.书名有点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意思。但读完还是有收获的

书评: 书名有点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意思,笔者所说的不读有多种意思,有真的不读,有的其实是吹毛求疵地说书在某一方面可能有问题,但作者本身还是推崇一些书的。
        
        有些章节是在读不懂作者的意图,比如《尧曰》
        
        作者对韩愈的看法是后人已继承其修辞和文法,再加上他的内容无趣,所以可以不看。个人看法,能够触及心灵、引发思考的文字对我来说就是好的问题,无关乎主题是否有趣,无关乎文辞是否华丽。
        
        作者对桐城派的看法,因为有一些不妥就鄙视之。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归纳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吧。对于桐城派的划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这种事情如果不过度,以某种方式整理又何尝不可呢?
        
        水浒那节,作者说不读的理由是它把武松写的甚高,还什么打死野生动物、干涉婚姻、给人做打手、到处杀人、抽烟喝酒,作者这段话是来演逗比的吗?真心弄笑我了~~~
        
        不读红楼那节就是个赤裸裸的标题党,只是反感部分红雪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入侵。
        
        茶经。古代茶书内容悬乎,文字上说支持雕琢生活的细节,赞美精致的趣味,赞叹茶文化大师的技艺,但怎么读都是有一种淡淡的鄙视味道。
        
        不读情书,这章个人感觉是在秀自己阅读甚广,并没有发表个人的明显看法,只是陈述自己看过之类书。
        
        有个不错的观点,后代读者很尴尬,当下的我们出版物太多太多,他们如同生活在乱葬岗上无从下脚,如何优胜劣汰成为了以后的一项工作。
本书结构: 若干个小章节,每章评论一本书
这本书讲了什么: 《山海经》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书,到现在,恐怕也只适合学者和儿童看。
        
        公羊学,一种打通自然哲学与政治哲学、解释一切的政治理论,太过完美而导致作者不相信。
        
        《老子》对后世的影响:反智主义。
        
        《论语》并不是用来解决问题,而是用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孟子》孔孟之区别和所处时代有关。
        
        《墨子》很有可能掀起中华民族科学体系的一本书,可惜其体系没有发展传承下去
        
        不读《孙子》是因为当今社会活下来的都是兵法家了。呵呵
        
        不读《论衡》,一大原因是书中有马屁文。
        
        不读《贞观政要》,君纳谏,臣敢谏的道理被唠叨了百万遍,所以不必再去重复。呵呵
        
        不读李白,称其为理想主义,理想肤浅。尽管李白有种种不足,作者表示还是打心眼里喜欢李白。
        
        不读韩愈,称其能把一件极无趣的事说的津津有味,庸人的救星。
        
        不读四六,对于这篇,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不要以骈体写整篇文章,并非不读四六吧。
        
        不读《文薮》,称其里面的议论很是迂腐。
        
        不读桐城,称其荒谬之一在于归纳笔法、窍门而导致老实人上当,以为熟记这些尺寸就能写好文章。称其最不好的地方在于他们划分所谓的“形式”与“内容”。
        
        不读袁枚,作者首先表达了他喜欢袁枚的俗调(不做作,敢于表达自己好名)。
        
        不读文言(《文言读本》),既是泛指,又特指《文言读本》。主要因为读文言文的性价比太低,所以不敢推荐别人读。
        
        不读世说,《世说新语》读起来艰涩,对于想了解魏晋人,《世说新语》未必是最适合的入门。
        
        不读《古文观止》,对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读本,但它不选诸子书,因为他们不合正道,显得单调。作者更推崇《古代汉语》
        
        不读西游,称《西游记》不是伟大的作品,它最重要的品质仅是童心和戏谑。
        
        不读三国,从个人的、带有精神性的才是伟大的角度看,《三国演示》只是一部好小说而已。
        
        不读水浒,不读的理由是它把武松写的甚高,还什么打死野生动物、干涉婚姻、给人做打手、到处杀人、抽烟喝酒,作者这段话是来演逗比的吗?
        
        不读红楼,作者称对《红楼梦》并无很大的意见,也领教过它的魔力,反感的是“红学家”们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入侵。标题党~~~
        
        不读《考工记》,称其又枯燥又难读。
        
        不读《尔雅》,介绍了《尔雅》是按照词义和事类编排的词典,然后作者表达了不确定语言用词是简单好,还是复杂好,然后又喷了一下社会上的用词和输入法的联想让许多词汇变得没落,到最后也没说到底读还是不读,那这个标题自然也就变成了标题党。
        
        不读《内经》,其实是说中医对解剖学的积累甚少使其缺乏说服性。
        
        不读茶经,古代茶书内容悬乎,文字上说支持雕琢生活的细节,赞美精致的趣味,赞叹茶文化大师的技艺,但怎么读都是有一种淡淡的鄙视味道。
        
        不读马经,《相马经》,称其对马的观察相当细致,但后人懒惰,且风气有问题,记载事实的书最容易亡佚,所以《相马经》还不如长埋地下。
        
        不读酒诫,中国各种风气、借口导致喝酒甚至酒醉并不为耻,劝诫的文章不成比例,有大量宣扬喝酒的古文。
        
        不读酒经,中国古代发明了酿酒,但现代制酒越来越功利化,甚至添加香味剂,与古代制酒相去甚远,所以酒经看了也只是白看。
        
        不读骗书,骗术大同小异,看不看这本书,都会有欺骗的存在。
        
        不读樵歌,一切是否有意义,只是个人的一个念头。
        
        不读《笑林》,我国第一本笑话书,三国时魏人邯郸淳所著。古人的幽默感虽然很丰富,但文言的笑话因为离口语已远,而且有年代较久,很难表现出太大的幽默感。
        
        不读《三字经》,三字经读起来并不轻松,需要老师讲解,孩子无法自己理解,不够有趣。对于训练头脑来说又显得过于简单。
        
        不读书目,其实是讲现代人读古书的动机和目的,如果是为了趣味,那就是白话文小说入红楼梦,水浒。如果是为了实际的用处,读书并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更多的是需要思考。如果是为了修养,那可能也会是失望的,修养不是单单靠读书能培养的。
        
        不读方志,地方志,太老的读起来不方便,太新的又觉空洞无物。新的地方志因为制度、经费、编写方式问题导致出不了好的地方志,所以不读也罢。
读这本书的动机: 标题吸引眼球,列举的数目大多是有名的数目,看看作者如何哗众取宠
读这本书的目的: 想看看作者如何谈论目录中的那些名著,如何不读他们
作者: 刀尔登
书中的感兴趣点: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3-4小时通读
对我的影响: 虽然说是不读,但也增加了一些我的书单,对几本书有了兴趣。
评分: 76
相关书籍: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七):为何成书?


      初见此书确实被这个题目所吸引,推荐可读的书目已经屡见不鲜,反其道而行之大多可以多搏一些眼球,虽然作者也在题记中表明这确实有些危言耸听,且这小书是专栏收入而来的,并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简述在文前,最后也提到各种原因的限制而产生的漏洞希望读者原谅,但是,整本书读下来,还是有一些失望。
    这书叫做不必读书目,真的是以书目罗列的形式编制而成,丝毫没有前后衔接的意思,随便抽掉某个章节都毫无违和,放在分期而发的专栏里还挺有滋味的,集结成册的时候实在很难读进去,题记中显示出作者对这书的弊病如此了解,后期又不能加以改善,很难想象为什么还要以书的形式出版!
    我认为从出版书的角度来讲,反其道而行并没有获得成功,作者的功底了得,敢讲“不必读”,那这些书自然都读过,且绝对深入研究过。感悟也走的高大上,这逼格高的狂甩我这种装逼青年不知道多少座珠穆朗玛峰。但收录成书后完全不能单看每一章节,脱离了专栏的短小精悍,整体感觉上作者的高水准可能就被“不必读”这三个字所累,几乎都是古书的评论,不必读的点真的很大同小异。但是作者的水平还是摆在那的,毋庸置疑,甚至我摘录学习了三张A4纸的读书笔记,扩充了不少的知识储备量,但是为什么说没有成功呢,看到很多评论都讲读者看到不必读会产生逆反心理更要去读,可这罗列的书目真的读得出来?况且以不必读为出发点,读了之后书目上的书既没有不想读,也没有想读,这真的不能算是一本强壮有力的“书评”。
   
    从不质疑作者的水平是高不可攀的,但是真的困惑的是,为何成书?
            正月十五
           2015年2月4日 15:46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八):人不可有傲气

        开始以为是要给坊间流传的“好书”们一巴掌的,原来只是哗众取宠的标题党。有些书他主张别看,有些是别误看,有些是书太好了你们这群俗人反正也看不明白其中真意,还是别看了——听到这种观点就让人觉得不爽,你凭什么自诩你的解读就是绝对正确的,其他与你理解相左的看法就是误读呢。
        
        再者,每评价一本书,刀尔登必要扯到当下中国人受到这本著作的某某坏影响,与其说是评论书本身,更像是愤愤然于人心不古,指桑骂槐的意思。假如书不错了就指摘作者为人下作,假若不幸作者又是个好人呢?没关系,一辈子总有那么一两次“滑铁卢”吧?毕竟人无完人嘛,想黑你,你还躲的过?
        
        《中国好人》——同为刀尔登作品 的序言里这么写到,在刀兄面前,我们未免显得愚蠢,所以整本不必读书目看完,我的感想也只有。在刀尔登眼里,大多数人,未免显得智商不高,未够读这些书的资格。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九):随手

吴敬梓搭建的书中社会,简单地说,就是所治愈下,得车愈多,他把自己和友人的不幸,归咎于世风日下。那也是中国最古典的牢骚了。
……
接下来的问题是,吴敬梓以及他书中的理想文人,所坚守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文化中的传统?还是道德中的传统?书里面,迟衡山说:“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说得不错,但如果学问、功名都不讲呢?实际上,书中那些粪土功名的正面角色,除一二子外,并不讲究学问,诗文也不一定好,那么,这批士子的本色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说只是某种道德价值的看守,那么,非得吟诗弄文作文人才合格吗?
这个问题等于是,古典文人,在清代中期,剥掉一两层皮毛后,核心在什么地方。
我国风俗最奇怪处之一,是以酗酒为美德,温克为无趣。波德莱尔说的“长醉不醒是唯一出路”,本是惊世骇俗之言,放在咱们这儿,便成家常的意见。喝到烂醉如泥,不以为耻,反矜矜自喜,到处说上好几年,当成自己的英雄事;自己喝也罢了,还要劝别人喝,人家拒绝这无理且无礼的要求,他还不高兴。最讲不通的,是夸耀酒量,好像在昏迷之前喝下更多的酒,是造福人类的事。
……
总之,崇尚喝醉,先是晋代特殊的风气,后是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火满酒炉诗满口”,听起来就很雅,最后,在全社会普及开来,哪怕是僻远的乡下,男人喝酒,劳苦功高、大模大样地坐着,全家人在下面忙,显然是一致同意喝酒是严肃的事业,喝醉是事业的完成。
我知道喝酒能令人喜欢自己,喝醉时喜欢自己,平时也喜欢自己的雅兴,但如果一无晋人的心事,二无诗要写,三则本来已经很喜欢自己,很喜欢自己的时代了,还要镇日无事,不读离骚痛饮酒,就看不出有什么好借口了。
=====================================================
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觉得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这些书不好,而是缺乏现实意义。古代百姓甚至大家圣贤的许多做法,在现代人看来是荒谬可笑的,但是放诸当时来看,却也是无奈之举。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价值取向相辅相成,限制了行为,又引导了思想。中国经历过数千年的封建帝制社会,其间的文化和科学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究其本质却几乎是停滞不前的。当时的出路就那么些,社会价值取向也就那样,社会不是开放式的,是规范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也应该有选择的权利,但很可惜那时的人并不太有。所以他们苦闷,他们无奈,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许多的积极一面。我们呢?我们虽然也有许多的受限,但相比之前,已经好太多了。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十):读《不必读书目》

刀尔登这本《不必读书目》,是朋友推荐读的,作者本名邱小刚,石家庄人,北大中文系毕业,才子。
别被书名迷惑,这书本是专栏集结,每一篇都是类似“不读《庄子》”,“不读红楼”这样的题目,作者在前言里也说这么起名是“危言耸听”,只是为了批评,又进一步说,作者不满的是“今人对这些观念的态度,而非那观念本身”。因为古人在彼时只能那么想,而今人固守旧观念,甚至以此标榜,就不是好事了。
所以这本书,是评价旧书里的观念,于今人去读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作者说的简单轻松,却能看出博学又机智,读下来颇为畅快。
比如,作者说《山海经》里古人记录那个时代,充满了冒险精神值得敬佩,但要是用《山海经》来证明美洲是中国人先到的,就不是读此书的路数。学多古书受时代限制,再褒奖也不应超越那个时代,过分解读和分析,不见得是挖掘“传统智慧”,而是借古人谋私利了。
作者说“世界上最愚昧的事,是允许自己处在愚昧中。”要是非要相信古人用一、二、六十四等等几个数字能解释一切,而不相信已经验证的事实,那就是文明的颠倒,大家就倒退着回到古人的愚昧世界里。
作者说起红学,也是语言犀利,他说要是我们中间大部分人相信《红楼梦》不是简单的小说,而是蕴含着某些超过小说的理论,是“我们的教育真是失败呀”。作者说,现代教育的要义,在于“传授知识之外,还要训练学生掌握辨别真伪是非的一套基本程序。”解释开就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判断,除了能亲自接触的就只能依赖别人传授,通过考察别人如何得出结论的过程,就可判断自己的立场。在这个辨识判断的过程,才是教育的目的,是学习的目的。以此方法考察这本《不必读书目》,就知道作者的用意了,就是死读书不如学一点逻辑判断。
书里对教育说了不少,比如“今天文章写得好的,都是从别处得来营养,语文教育界攘其功而归诸己,未免皮厚。”以作者的心思,文章能写好来自教育体系之外的读书,光靠学范文没用。书里还说“如当今的作文教学,若说骨子里仍是八股,教育部一千个不答应,人民教师一万个不答应,若说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呢。
这本书里散落更多的,是对古人、古书的幽默评价。作者说评价徐霞客的文章中,最好的一句是说徐霞客“无所为而为”,也就是为游而游。剩下的为了写而游,再或为了写而写的,就无趣了。说到《孙子》的智慧被各行业钻研学习,作者说“不用读《孙子》,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使别人不幸福的种种智慧”,而怎么让自己幸福呢?作者说一切书里都告诉我们“别人的不幸,就是我的幸福。”,真是大实话。
作者说到茶经,说起他喝茶的经历,“轮到我时,只能支吾几声,不知所云。人家以为我深沉,连换三四样,最后急了,泡上压箱底的绝妙好茶,我只好如实赞美:‘这个最烫。’”读到此处,好茶的读者不知道作何感想呢?
说到底,那些古书到底是否值得读呢?我想作者是支持去读的,不读怎么亲身体验作出评价呢?倒是这本书,就显得“不必读”了。
2016112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