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岛屿来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岛屿来信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2:17: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岛屿来信读后感10篇

  《岛屿来信》是一本由陶立夏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岛屿来信》读后感(一):因为岛在那里


       看完《岛屿来信》,我忽然很想去座小岛看看,随便什么岛。当然,我这种宅女,对旅行本身并没什么兴趣,我只是忽然想去看看岛上的人。那些陶立夏写过的,棕色皮肤的吉他手,“严丝合缝”的喀秋莎,还有不知是否真实存在的外科医生,生活在岛上的人,脚下是深不可测的大海,头顶是变幻无常的蓝天,似乎在他们的生活里发生任何事都不足为奇,只有怪力乱神才是生活常态。这样一群人,和我这样每天脚踏实地的活着的人有多不同啊!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他们会挤着公交车去上班吗?他们会网购和叫外卖吗?他们会为了一点钱而与人吵架吗?他们的恋爱是不是像太阳和海水一般热烈?他们……
        好在陶立夏代替我去过了。
        等等,陶立夏是谁?陶立夏为什么要去那么多岛?
        我不认识陶立夏,我知道“TA”红,但我并没有读过TA的书。
        用“TA”,是因为在《岛屿来信》之前,我一直以为TA是个男的,好像听说还是个摄影师,嗯,陶立夏,这名字难道不该属于一个黑黑瘦瘦沉默寡言整天摆弄相机的木讷男生吗?
        翻开《岛屿来信》,看了一小节,只看了一小节,我就知道我错了,陶立夏一定是个姑娘!
        只有姑娘才会说“每一个巨浪都带来一道彩虹”,只有姑娘才会说“世上所有的岛屿都在这里相逢”,也只有姑娘才会说“它在抵达你之前,经历过火山烈焰,也曾栖息于山涧的清凉。“翻到前面去看作者简介,才知道这姑娘还是翻译和摄影师,这已经是她第三本书了。
        一个白净、纤细的姑娘呼之欲出,她一定是聪明的,也许还带着点冷感,反应快,看上去不动声色,可身边人事物的一举一动都被她看在眼里。
        她一定走过很多地方,字里行间透出来的那种丰盛是假扮不出来的,她一定见过很多人,文字中透出的对人发自心底的好,和惺惺作态的“善良”完全是两码事。
        就是这样一个姑娘,背着照相机和笔记本,把她见过的人和事拍下来、记下来,然后慢吞吞地讲给我们,不急躁,也不停顿,像海水,有自己的节奏,也许不同岛屿附近的海水颜色略有不同,但最终汇聚成美丽的深蓝色。
        
        “因为岛屿的呼唤,她开始了一场无法拒绝的旅程。”陶立夏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只是因为”秘密如沉船,累累背不动“。岛是美的,因为它是不恒定的,秘密也美,同样因为不恒定。和陶立夏一样,我爱这些美丽的不恒定。
        为什么呢?因为岛就在那里啊!
        

  《岛屿来信》读后感(二):岛屿是最圆满的孤独

乙未年读的第一本书。
这是一本美丽的书,夹带着来自遥远的岛上清澈的海风味道,写给所有的相遇和离散。
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孤独却又可以互相抵达。
岛是孤独的象征。
这本关于岛屿的书里记录了一个女生对于自我和孤独的探索。
怀特岛、珍珠岛、马恩岛……每座岛屿都有很好听的名字。十座岛屿,十个人,好似一整个世界
韩寒说,在陆地的人总是想看见海,在海里的人总是想遇见岛,在岛上的人总是想去陆地。
读者对远离陆地的岛屿们充满好奇与想像,那些在我们飞行时只会在机翼下方匆匆掠过的小土堆,因为不曾抵达,所以心怀臆想与期待,说出“我的人生理想是买一个岛,远离尘嚣”这样的大话;但有一天真的上去了,是否能甘于仅凭自然的给予过活?这像不像我们和孤独的关系,远远望着觉得“孤独大美,自由可贵”,一旦深陷其中却又“蠢蠢欲动寂寞难耐”?
人只要有选择,就会有遗憾。人世间的美好幸福是不能兼具的,有所取就会有所舍,有所得也就有所失,取舍得失都是相对的。真正的烦恼并不是选择,作者通过旅行试图告诉人们:真正的烦恼是,你走遍世界、经历一切却依然故我,是你知道答案无解但依旧要追问那个问题,是你被迫接受、主动承担。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体会到相遇的不易,能够彼此有幸陪伴一段距离说句“再见”已是莫大的缘分。就像陆地终将会被海分隔成一座又一座的岛,浮浮沉沉,这世界本就是一个岛。
于是,我也再不会仅凭人言来判断一个人,因为每个个体都是矛盾复杂着的,相信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就好,不强加不强求,只待自己亲身抵达。
陶子在书里问:
“人生里有没有一些事,开始是错的,但当你坚持去做的时候,最终变成了对的?
那又有没有一些事,原本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却成了错的?”
“什么才是圆满的孤独?”
世事无绝对,万物相生必相克,而成长的意义就是教人了解了“无常”二字。人生十有八九是残缺,但心里拥有最终团圆的期待大概就是圆满。圆满是在残缺中对自己生命的一个最高追求
世界是圆的,岛屿是最圆满的孤独,而自我的完成最终必定是学习面对自己、跟自己相处。
《岛屿来信》在我看来,是一本与自己对话、抵达自己的书。或许有一天,我也能向渺渺海天中幽蓝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写一封遥远的信。

  《岛屿来信》读后感(三):云有许多种白

看了一整天。说明很有吸引力啊。也喜欢看图片,就是印刷的过程让它们失色了,那可是热带。但是文字就不会。
吸引力从《Vincent》开始有。
整本书读完,我还是愿意回到Vincent来说说。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故事。
明明都是明艳热烈又平静自足的热带岛屿,但是随之而来的每个岛屿故事却都是相反的气质,散发出茫然虚无没有尽头没有答案的追问。是一种平衡吗?作为作者心灵的补偿?一座真实的岛屿,一个虚构的故事,是否互为镜像,那些不能说的秘密又在哪里?
除了Vincent,我最爱读的就是前言了。“晚归的夜晚,车行驶在丛林间的泥土路上,两匹高大的棕色野马突然出现在车灯下。我们关了引擎等它们缓缓经过身边,它们驻足回眸,随即消失在密林之中。”,这一段让我想起诗人毕肖普的《麋鹿》,她花了16年的时间完成这首诗。在那里她写道“一只麋鹿走出/无法穿透的树林/站在路中央,或者/不如说是赫然耸现。/它走近来;嗅着/巴士灼热的发动机罩/……又过了一会/向后转过头,就还能/在月光莹莹的碎石路上/看见那只麋鹿"。
而她们都同样热爱岛屿,也反复书写孤独。我很愿意把时间散布在这毫无目的的阅读的漫游里,偶然窥见这迷人的相似。
还是回到Vincent吧,如果这个故事停留在“我也是……听别的学生说起才知道”就更好了。它就会留在泰晤士河湿冷而茫然的水汽里,不出来。可能是我不太欣赏最后结尾那个“我”从自我角度出发的两句解读,以那种方式去理解这个生命的离开太可惜了,也让故事的格局一下变窄了。我想有些生命的到来和离开,并不求于温暖的怜悯,且生来如此。
虽然这个Vincent也是作者创造出的人物,但既然已被赋予特别的灵魂,就不要配备一个平庸的解读。就像作者所说的“云有许多种白”。
其他一切均好,作者文笔了得。
(哦对了,扉页上有作者签名,这好像是我第一次买到有作者签名的书。一万个签名中的一个,陶字圆圆的。)

  《岛屿来信》读后感(四):读《岛屿来信》,抵达梦想和远方

读《岛屿来信》,抵达梦想和远方 艾英

岛屿与大陆分离,岛屿在大海深处;岛屿遥不可及、遗世独立,岛屿自成一个世界。岛屿有美丽的风景,但有怎样的故事?岛屿让人向往,但有怎样的精彩? 读过翻译、作家、摄影师的陶立夏创作的《分开旅行》和翻译的《夜航西飞》两本书,再读她的新著《岛屿来信——我能说的秘密》(中信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很容易进入她笔下的情境。书装帧精美,版式清新,封面简洁宁静——天海相连,一片蔚蓝,一座绿岛。她飞越千山万水,探访那些远在天边、在地图上难觅踪迹、散落在地球上的珍珠——十座孤独、奇异、神秘的岛屿,铺展十段触动人心的追寻之旅,描绘一幅幅自然和谐的生活画卷,留下许多富有哲思的生命感悟

爱尔兰无尾猫神话中的马恩岛、新西兰玄幻小说中出现的怀特岛、以美丽日落闻名的萨摩亚、流波上的旧梦波托菲诺、安静的马耳他,以及斐济、文莱、斯里兰卡、瓦努阿图、珍珠岛……在这些承载亘古时空、寂寞岁月的知名或无名的岛屿,时间静默成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陪伴他们的是翻卷的蓝色海浪,狂舞燥热海风,遍布的橄榄树或柠檬树,如茵的绿草,随处可拾的浆果,呈现无限生机与活力,也自有空旷和苍凉。

在这些岛上,作者邂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经历的人——用钝铅笔作发饰的女孩Vincent、来自食人花岛屿的吉他手Tui、曾在渥太华折纸盒攒回程机票的女孩茉莉、唱《男人哭吧不是罪》的导游安迪、在马耳他私人酒店当管家的俄罗斯女子喀秋莎、为修补伤口而改行的医生……一次次不期而遇,开启一段段心路历程。同时,那些原著民——平和的老人、缄默的女人纯真孩子,他们沉静、木讷,欲望简化为对生存本身的渴望:他们种植芋头和咖啡,编织草席与背袋,串制贝壳,耐心等待木瓜成熟,香蕉开花,看潮起潮落;萨摩亚女人唱歌、跳舞,男人做家务,用树叶包裹新鲜金枪鱼,埋入烤得通红的石块中;文莱全岛上的人都温柔友好;斯里兰卡有一种安静的力量……每个不同的岛屿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但生活在岛上的人们友善、谦卑,温暖,都带给远方来客美好的礼物和尊贵的礼遇。

作者自己,在不寻常的旅程中,发现平凡生活的细节,简单人生的美好,找到内心安宁。作为一个清醒的异乡人,她与不同的人探讨人生、幸福、信仰、自由等问题;作为一个冷静的作家,她与自我对话,抒写对生命的敬畏与恩典,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反省与思考。这本书不同于一般旅行书,是一本探索人的灵魂、生命意义的书,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对十座岛屿的深情触摸,抒发人类对于生命永不妥协的渴望。

书中文字,清淡如云,宁静如水,有灵性,有力量,也如大海一样微凉——纵有浓浓眷恋,亦是淡淡诉说。我仿佛有一种读安妮宝贝早期作品柔美而温暖,婉约又清冷的感觉,不止是与《蔷薇岛屿》相似的书名,摄影师的身份,更因语感。她们都有纤细、敏感、温柔的心灵,孤独、沉默、绝决的姿态,文字如静水流深。但陶立夏就是她自己,她的足迹所至极广,看世界的视角开阔,敏于观察,洞悉世情,思维方式独特,语言表达别致。她写岛屿风景,“红的花,绿的树,蓝的海,云有许多白。”写自己坐在门廊上看星空,“斗转星移之间,你会感觉自己置身的这座岛屿正像落日般缓缓坠入海中。流星自银河的边界划过,而心里却连一个愿望都没有。美酒、星空、海浪、晚风,人生何求?”写岛屿上的人,“彷佛时间的守护者,如同驻守着时光的入口,门后是所有关于快乐和自由的秘密。”岛屿的奥秘、陌生人的秘密、自我的秘密,是“我”能说的秘密,融在这本书中;那些不能说的秘密,遗落深海、留存岛屿。

书中图片,构图简单、色彩浓烈、意境简约,蓝天、碧海、岩石、泥土、绿树、红花和各种肤色、装束的人,尤其是人们的眼睛,黑白分明,幽深、沉静;人们的微笑,坦然自若,真诚,自然。在阳光下,女人穿着花裙子纵情扭动腰肢,孩子们随心所欲奔跑、玩耍;彩色房屋、白色帆船、路标、小店、火把、手鼓、海鱼、热带瓜果等自然要素,构成朴质与深沉的静态美、热烈和张扬的动态美,摇曳流动的色彩和灿烂的生命。

《岛屿来信》描写人与岛、人与人的故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呈现那些未开发的岛屿神圣而肃穆的氛围、神秘而寂远的气质,以及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神圣信仰,同时向自己内心深处求索。读这本书是周末下午,时逢江南暴雨,喧哗的雨声仿佛海水冲击岛屿的涛声,我如同经历一次海岛之旅,眼前呈现奇丽景色,耳畔回响天籁之音,闻到浓烈海风味道,引发我追忆昔日旅途,抵达梦想和远方——让时间定格在某处天海相连的所在、某座绿树葱茏的小岛,清晨等待太阳从海面升起,黄昏追逐夕阳从天边落下,夜晚数着满天星星……

  《岛屿来信》读后感(五):1/2游记+1/2陌生人

自己算是个淘粉,从《分开旅行》认识的。认定了一个人,不论她出的什么书都该会买来看吧?为看看书里的人,看看书里的自己。
昨晚闲暇之余,翻到Vincent名字时才发现,我是否哪里看过这本书,亦或看过类似故事?
那句“我做过最后悔的事,是与生活讨价还价”方回想起豆瓣阅读的《陌生人》(http://read.douban.com/ebook/896974/),内容如出一辙。不同的在于游记部分,但书最大予我的,是那些照片,很安静,很纯粹却波涛暗涌。
景越美,越孤独,但最美不过你。

  《岛屿来信》读后感(六):我离开一座岛

    这两天读完了 《岛屿来信》,一本翻动书页就能闻到浓烈的南太平洋风的书,书中插图众多,文字排版稀疏,是聚集一下午精力大概就能完成的书,本来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想着利用上班休息的空余时间看一些这样的“在远方”的书,类似“身无分文也要周游世界”这样的想法。利用周末完结了它,而不想就只是单纯地看完了而已。摘录一些文中的句子:
    “工作室的角落有个穿白色汗衫的年轻人,柔软的棕色头发,表情藏在护目镜后面,再将融至柔软的玻璃弯成一个微妙的S曲线,然后小心调整,刻画出眉目,在羽翼上添几道纹路。等待玻璃冷却,仿佛听见他在暗自倒数着时间,然后‘咔’一声脆响,一只玻璃天鹅在剪刀的帮助下,利落地从底座上挣脱。那个棕发年轻人只是埋头做着一只又一只晶莹剔透的天鹅,像湍急漩涡中心的真空,只有一声轻微却无法被忽略的脆响,计算着时间的流逝。”
“他说他来自盛开着食人花的遥远岛屿,已经30岁了,却从未越过赤道线,踏足北半球。我坐在行李箱上,在热带的炎热里,那么徒劳地向他描述下雪时分的安静。”
    “La Lagoto在萨摩亚语中是‘日落’的意思,所以每年都会有许多情侣来这里举行婚礼或度蜜月。当然,表白成功的机会也是百分之百——愿意跟你来到这里看美景的人,一定也愿意跟随你走过人生以后的未知,夜晚来临,在门廊上看星空。斗转星移间,你会感觉自己置身的这座岛屿正像落日般坠入海中。流星自银河的边界划过,而内心却连一个愿望都没有。”
    “从文化村隔壁的海港里捞上来的新鲜金枪鱼用树叶包裹,埋入烤得通红的石块中,然后再以树叶覆盖,真正的热火朝天。金枪鱼肉盛在树叶里,配芋头,再撒些盐。你瞧,这就是萨摩亚人的生活,女人负责唱歌跳舞,男人负责生火做饭。”
    图片很多,很热烈。照片里女人们的肤色、眼神传递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她们穿着各色不同的花裙子,舞蹈,大面积地袒露皮肤在阳光下,那是健康而洁净的黝黑。一定还有音乐,有街上纵情扭动腰肢的少年少女,手鼓、长发和热带水果。如果是亲眼见到一切是会很感动的吧。在南太平洋各个名字都令人陌生的岛屿的名字,颜色饱满、阳光充足,汹涌着似乎永不降温的海浪,你走过后回来,会是怎样的?
    岛屿,在我心里既是孤独,也是温暖。如作者所说,“岛屿是一种更圆满的孤独。”,她说她喜欢长途飞行,在几万英尺的高空沉睡、阅读和醒来,到世界各个角落里的书桌前,安静地思念和忘记。让自己在大大的历史背景和宏伟的火山爆发前,将自己的心事隐退到很小很小的位置。但是,如果像书里所写的那样放我去远行,又真的能承受这种长途跋涉的疲惫和孤独吗?所谓的孤独的岛屿的悲怆之美真的能顺畅地流入我的心里吗?就像你心里会有一个世外桃源的梦想——拥有一间海景房或者一个乡下的菜园,这样一个回归宁静看似毫无所求的愿望,会不会也只是你欲望的一部分呢?所以,现在我在闹市中,遥望着岛屿的图片,感觉被海风吹得好好地,也挺好的啊。
结束六年之恋的这个月的周末最是令人难熬,平时被工作和交通工具拥挤着,一到周五,卸下疲惫期盼着周末的时候,眼泪就开始止不住地往下掉。今后的日子就是,在一个地方独自睡觉吃饭,没有远行,然后在每一个清晨醒来时有一阵恍若隔世的感觉,一段感情断到毫无牵扯的时候,那些曾一起生活过的细节这时候都变成了残忍的匕首,让你需要一次次咬紧牙关,眼睛不断往上仰望把眼泪倒流装进眼睛里,依然有忍不住有一次次像饥渴的婴儿那般的嚎啕大哭的时候。
    啊,今后,你对我来说,就像短暂居住过的岛屿,也是一个我不再行船而至的小岛了,渺茫的世间,我们都那么渺小,毫无预兆地走散。你就留在你的岛上好了,就当我从此去远行,不问归期。

  《岛屿来信》读后感(七):岛屿,就是最圆满的孤独

“如果有一天,我结婚生子,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广阔的风景里成长, 拥有健康的深色皮肤和闪亮的黑色眼睛, 以及能装下这整片海洋的广阔胸襟。” 希望我能生活在这样广阔的地方,从出生到死亡,在大海里徜徉,在花海里流连,岛屿的土地埋葬我,海水冲刷我的容颜,日日夜夜仰望星空。我的心里也有一座岛屿,漂浮在这片汪洋的大海上。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陶立夏的书,与书中文字相比,更加吸引我的是图片,关于大海的图片,有波涛汹涌,有静谧无边的,封面的大海犹如丝绸般的质感,想直接从天空坠落,被它全身席卷。我怕海,怕它深邃不见底,怕它那种强烈的孤独感。但陶子岛屿里的海,温柔而美丽,像少女,时而羞赧如春,时而热情似火。

  《岛屿来信》读后感(八):但你很美,就足够了

第一次去陶立夏家,就被黑地板震惊了。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房子里大面积使用黑地板。白纱窗帘静静垂着。还有空荡荡的客厅,墙角零星放了几幅画。印象最深的一幅……根本没有没有画,框里压着空白的宣纸。本来客厅里面还有一排沙发,后来她连沙发也都扔掉了。地上随意放着几个星球模型,桌上摆的是Diptyque无花果香氛。厨房完全开放式,中间一张大桌子,吃饭写字,都在这里。她在桌前一遍又一遍的抄《心经》。
陶立夏畅销之后,模仿的人很多,但没有人能写出那种水准。她写一个叫Vincent的女孩子,“我注意到固定她一把黑发的发饰,竟是一支用钝了的绘图铅笔……”她的文字里不光是字,还有这么多年的审美趣味和宽广眼界。这种东西,经年累月才凝聚而成,学也学不会。她用近乎完美的语句翻译了《夜航西飞》。最近又在翻译翁达杰,翁达杰可真不是那么好翻的。翻译反哺了她的写作,她总能写出美丽的句子。
《练习一个人》出版前,有一天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在排版。因为不太满意美编的排版,她自己排出板式给美编参考。那一刻我感到羞愧,感到自己对于出版的态度,一直不够庄重:习惯于把稿子交给出版社就撒手不管,最多提点意见,斥责一下编辑。但她却一直亲力亲为,开车去印刷厂,默默在一万张书的扉页上签名。
好几年前,她就跟我说,想写一本《来自热带岛屿的信》。我一直非常喜欢岛,因为岛哪里都不依靠,自成体系。这几年,从朋友圈看见她拖着行李箱,拎着很好看的LV老花行李袋,一个接一个的去那些岛屿,拍下照片,写下文字,用几年时间,慢慢完成一本书,不徐不疾,是金牛座的风格。
我有很多写作的女朋友,写作方向各不相同,都让我学到很多。从陶立夏身上,我能看到一个人是如何不断锤炼自己的才华,又如何在跟周围人良好的互动中完整的保持了自己的神秘、沉默和孤独。她不诉说心事,她的心事尽归大海……从这一点来说,她就是岛屿本身。

  《岛屿来信》读后感(九):立夏,和一座岛屿的通信

今天是个很奇妙的日子,之所以在今天写这篇书评,甚至都不能称为书评,只为记录一些过往,记录与这本书有关的故事。对,今天是立夏,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七个节气,更是阳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炎炎夏日的开始。
我不知道陶立夏的名字和立夏这个节气有没有什么关系,但《岛屿来信》这本书恰到好处地让人联想到夏天,联想到海洋,联想到海洋上一个未名的小岛,那里绿草如茵,浆果遍地可拾,那里没有渔民没有怪兽出没,更没有喧嚣的闹市。那里有的只是静默,像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在海洋里打坐,只有风声送来一丝禅意,化作鸟鸣时而轻唱,时而齐喑。
第一次见到陶立夏是在上海的逸村,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其实那里是一家饭店。只是身处闹市一偶,又曲径通幽,有避世的乐趣。
我们坐在庭院的二楼,能看见窗外密密匝匝的名木树荫,听她们闺蜜之间聊友人的八卦还有星象等等,虽然我不太听得懂,也不是很感兴趣,但看得出来,她们是那样投入。一个投入的人必然也是可以静默的人,一个可以为自己坚守一片天地的人。那时候陶立夏还是杂志编辑,经常出差,去往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那时候的豆瓣还没出现这么多的红人,著名段子手留一手还是新人,现在的当红编剧宋小君还在上大学。那时候张嘉佳还在电视台谋生,刘同还在默默地写着青春小说。那天聊得很晚,差不多二楼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我们几个。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就像在一个岛上,一个城市的孤岛。三两好友的聚会,加上她们的命题星象话题,就变得带有某种不可捉摸的神秘气息。
回到这本书上来,书中提到十一座岛屿。因为一个好友与陶立夏的熟识,所以也与她偶有交流。在这本书成书之前,便知晓陶立夏曾去往一些我们之前所并不知道的地方,那些地方可能在地图上都难觅踪迹。
陶立夏带着相机,带着颜值很高的朋友,他们穿梭于亚欧大陆,去寻找那些未知旅程中的神秘小岛。有时候在芭提雅神话岛上的白沙海滨,有时候在烟雾燎绕的怀特岛,有时候在只有玄幻小说里才会提到的流波岛,还有我和立夏曾经一起提到过的瓦图阿努,因为我们的微信所在地竟然都写着这个神秘的小岛国。在这些岛,会邂逅各色人等,有售珍珠的商人,有爱唱歌的导游,有为爱追随他乡的姑娘,有为救赎而改行的医生。这些世界上最小最小的岛上,却生活着这么多和我们一样平常的人类,他们繁衍生息,为爱痴狂,流年斑驳中,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老去。唯有这些小岛永恒,在浩瀚的海洋里活成令人尊敬的模样。
一直记得陶立夏在那些岛屿上的照片,风扬起她的短发,她间或在寒冷的北欧,间或在温暖的南印度洋;时而是清晨旭日初上,时而是大地暮色渐起。她都在那些山海之间闪着光亮,像指引别人的灯塔,又像照亮自己的荧火虫。那些照片书中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那些或许更适合她私享的部分,永远也不会公开。她在岛屿上也会想念上海,想念上海家里的花草,想念一只猫,想念书架上的灰尘。
所以,当她结束旅程,回到上海,回到她最熟悉的地方。那些岛屿像梦靥缠身,像珊瑚发出耀眼的光,她不得不在深夜起身,在天色渐亮之时,将它们记录下来,用一切可能的文字,用一封信的样子,还原当初的追寻,当初的默契,当初遥不可及后来终于成行的漫长旅行。
约翰·堂恩说过: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是啊,在陶立夏的心里,任何一座岛屿都在生长,直到生长成一片充满爱的大陆。
  

  《岛屿来信》读后感(十):你的岛一直在那,你只需寻找和经过

蓝天、碧海、绿色的丛林和有故事的人,美丽的照片和让人敬畏的故事——这就是岛屿给我们的信。
我并不是陶立夏的读者,也从不曾认识她。
只是读完这本书后我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女生?
经历了多少的风景,看过多少的人,又有多少的秘密,如同岛屿般藏匿在大海的深处。
学生时代学习地理的时候,老师们告诉我们所有的陆地很早以前是在一块的,经过了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后来破碎分离,进而形成了今天的大洲和大洋,并且它们还在运动中。
散落在大洋中的陆地七零八落的形成了各个的岛屿,它们都会有各自的风景、各自的故事、各自的美丽和哀伤。
其实每个人也都是一座孤岛,我们从一个个看似完整的家庭里出生、长大,之后混入人山人海,各自孤独。
十一座岛,每个岛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故事里或许有你、或许有我,无论如何我们会相遇,最后还会离别。
我们在哪里?以何种的形式存在着,又会与谁相遇、又会与谁告别。
据说,所有的行走都是为了寻找。
有人把这份寻找称为,爱情;也有人觉得寻找,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果每个人都是生来孤独的,那么或许所有的行走和漂泊,都是为了找到那一个属于自己的岛。
也许,这就是陶立夏想要透过来信告诉我们的。
每一个岛都无比美丽,那些照片美轮美奂宛若天堂,更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每个岛背后的故事,会让人内心涟漪迭起、波澜不断。
每个岛因为故事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色彩,有的悲凉、有的明亮、有的无奈、有的骄傲,这时我又会想起之前问的那个问题,陶立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生,敏感、细腻、洞察美好。
也许这一场岛屿的旅行,对她来说是一个告别仪式。只是为了向某些人、某些事做一个完全的了结,但她的这场奇妙的旅程却为我们带来了,也许这一生都没办法到达的那些地方。
我们借助她的笔,认识了那些岛屿,以及岛屿上的人。
神话岛的Vincent,一个众人拥簇的随性的人,因为生活的揪扯,放弃了生命;
怀特岛的售珍珠的人,一个看似成功的商人,因为生活的无奈,失去了光彩;
食人花岛的Tui,一个守候的吉他手,因为生活的不言不语,选择了坚守;
萨瓦伊岛的茉莉,一个体会了艰苦的姑娘,因为生活的不易,还有一丝感恩;
真心岛的安迪,一个唱着《男人哭吧不是罪》的导游,因为爱情的苦难,一再的相遇和离别;
流波岛的月牙伤痕男,一个沉默并疯狂的人,因为生活的压力,选择亦静亦动的疯狂;
马耳他岛的喀秋莎,一个为爱追随他乡的姑娘,因为爱情的背叛,选择了坚毅;
斯里兰卡的境遇,一个修补伤口的医生,因为生活中的杀戮,选择了崇尚和敬业;
我们会因为那些美丽的印象,喜欢上这些岛,却会因为这些人,记住这些岛。
或许还有无数个岛,总归会有属于你的一个岛。
在旅程中我们不断的寻觅着,每一个岛其实都是一种生活选择。
不论你怀揣多少的秘密,终究有一天你会放下,并且得到圆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岛屿来信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