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胜拖延症》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战胜拖延症》的读后感10篇

2022-04-18 10:33: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胜拖延症》的读后感10篇

  《战胜拖延症》是一本由(加)蒂莫西·A·皮切尔 / (加)保罗·曼森著作,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8,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一):我要战胜拖延症

                                                                                                                     希望看完之后能帮我改掉拖延症吧,唉。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三):拖延是一种慢性病,服药不能停!

      我成为拖延症患者已经很多年了,年头恐怕比我爹的高血压和我娘的糖尿病还要久。有些人诧异我为嘛会有拖延症,确实,有时候自己也觉得自己干了不少事。例如2013年,我除了出国旅游,还全职一份工作,兼职一份工作,在豆瓣和杂志写的文章,已经超过了10万字,虽然以看小说为多,我的阅读量也超过了120本。电影美剧什么的,也都没怎么拉下,与此同时,我还怀了10个月的孕,做了1个月的月子,生了个萌娃,亲了他十万八千次。
      怎么说也算超额完成任务了,除了对不起一直催稿的出版社编辑之外,我对所有的工作伙伴都问心无愧了。可是——其实我还可以做得更好,要不是这该死的拖延症!你看看我每天刷豆瓣的次数就知道我的患病之深了。
      反正也记不起这病是什么时候生的,总之以前不叫拖拉,叫懒惰。考试前一周才开始复习,暑假作业都是最后三天赶的,签证要过期了也还是没去办,总之,这些事儿我都有干过。 后来终于出现了这个毛病的官方学术名称——拖延症,我一看,原来这些个症状我都有,那就是这个病了!
   
      拖延症患者大多也都知道自己生着病,都难受,也都期望能够早日痊愈。最好是一剂猛药,药到病除,从此身轻如燕,下海抓龙。
      不过这不可能啊,医生嘱咐我娘我爹,高血压糖尿病的药不能停,哪怕积极锻炼+减肥运动,病情有所好转,药也不能随便停。
      多年患病,我也得出结论,拖延症是一种慢性病,服药不能停!
      所以,多年来,我遍访名医,到处寻找药方,不少都很有效,不过都只能坚持一段时间,所以我患病不止,找药不歇。
      《战胜拖延症》这本书,是一种好药。剂量虽然不大(这本书字数比较少),但疗效非常不错。个人觉得比较适合中毒拖延症患者(喂,轻度患者们请不要来抢我的药啊)。
      这个药方,有原理——告诉你得的什么病,为啥得病, 有处方——要怎么治疗这个病,疗程多长在,怎么服药,还有服药后跟踪——各类自测小表格,简单实用。
      当然的,人家医生也靠谱,专业研究此病症18年,长得也像名医的样子,照片上还带了一条假装自己不二逼的哈士奇(咦,是不是狗类没有拖延症啊?看到球就扑过去?),特别能打动患者的心。
      我曾经在图书馆里遇见过一个人,她在看一本厚厚的《税法》,过了一段时间,又翻开另外一本厚厚的书——《心灵鸡汤》,(真的,书名就叫心灵鸡汤),然后又翻开《税法》——循环往复。我最后评论说,实在是学习良方!
      这条“我说”被转播了很多次,有些人觉得我在讽刺,基于“心灵鸡汤”如今臭过大街的名声。其实仔细想想,这还真是个好方法。按照《战胜拖延症》这本书的科学观点来看,清晰的未来目标,会帮助你克服眼前短暂的困难,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我猜,要准备考《税法》的她,通过看《心灵鸡汤》,来不断强化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从而克服备考的枯燥和艰难。
      顺便说一下,这本书的纸张也用得太好了吧,用笔划线那叫一个爽啊!中英文对照的书,用来学习英语也挺棒。
      拖延症是一种慢性病,资深患者推荐《战胜拖延症》这剂药。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四):能治好你的,是你自己,不是书

虽然这是一本好书,但是,不能保证书到拖延除。
书,可以告知道理、方法,可以给出表格,进行自我分析、事务分析、整理,但是,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药,难以药到病除,因为,即使是明白了这些道理,用了那些工具,对于某些人的拖延顽症,仍然无效。
虽然不能寄望于一本书,但是,读一本书,明白一些道理,这是第一步,这一步,也可能会是改变的关键一步。毕竟,要先知道,再做到。
这是我虽然有点悲观,仍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悲观,是因为我接触过太多人太多提问,关于拖延症,我也曾经给出解法,但是,只能对一部分人有效,而总有些人是无效的,不只是无效,还会提出很多理由(其实是借口),然后,还要建议。无奈的我,对于这类人,已经放弃,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放弃,别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我自己也有拖延症,有些事,可以干脆麻利快地完成,有些事,拖拖拖,直到最后,当然我从来没有误过事,我也分析过自己的心理,也会积极谋求改进措施,我不找借口,因为我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也愿意面对拖延症,而不是否认。
这本书的好处是短,一本谈拖延症的书,不能长,因为长的话读者会缺少耐心。简明扼要,给出建议,这就是书的目的,只要对大部分读者实用并且起到改变,也就可以了。
书中关于网络的影响,我是深为认同的,很多人都栽在这上面。人的作用,始终是最关键的,不管是网络还是手机,人若能控制自己,就好,失控,就等着败仗吧。
生命有终点,从来不等人。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五):《战胜拖延症》读书笔记

自己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将每章对我有用的内容总结,算是读书笔记吧。
1.所有拖延症都是耽搁,但耽搁并不一定是拖延症。明明是符合自己利益的事,却在没有外在阻力的情况下自己决定要耽搁,才是。
2.拖延是对生活本身的无所适从。与拖延相关的疏失、懊悔是最麻烦的悲痛过程。拖延是引起压力,延误健康的行为。我们在推迟自己的目标时,就相当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当在生活在学会克服不必要的耽搁时,我们就会活得更加充实。
3.我们不要屈从于感觉良好,此时此刻的感觉良好,付出的代价可不少。要勇于接受应该做的事。一但对手边的任务感觉情绪消极,就保持原样地不停工作,不推迟也不逃避任务。
4.如果对自己说“明天再做”,其实明天我们还是不会有心思去做的。因为给自己说的这个“明天”在自己的意识里是永远的下一天,是那个不会变成今天的“明天”。
5.我们需要提防自己对拖延的掩饰行为。
6.用“一旦……就……”这样有执行意图的句子让自己即刻开始行动,形成这种思维定势。比如一提“我更想过会儿做”就“即刻开始行动”。一天之内,可能会发生好多次“开始行动”。而且有的人把要做的事列出清单后就停滞不前,列清单本身也成了拖延的一种借口。其实,开始做事会改变我们对任务的看法,也能在一些重要方面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7.做事时,我们需要做好面对干扰、障碍和挫折的准备。我们必须准备好处理由挫折和失望所致的情绪变化,必须准备好处理干扰物,准备好克服障碍。实验表明,“一旦……就……”的执行意图句式比“做完后取得成就”更有动力。
8.意志力。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我们需要策略性的安排使用;意志力就像肌肉,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强的。①不要一开始就对整个任务雄心勃勃,而是把任务分成不断留意的关注点,已每个关注点来顺次实现任务。②足够的睡眠有助于恢复自控力。③一天当中,时间越晚,意志力越薄弱。④发现身边的一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情,来增补意志力。⑤保持身体血糖值能保持意志力。
9.各人的性格可能对各自不利,但要学会适应。
10.上网“偷懒”让我们在拖延的路上越走越远。有计划地在每天当中营造一个不用网络产品的休息时间是一个办法。
结语:自我改变是我每天的旅程。一般都会前进两步后退一步,我将耐心地坚持下去!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六):【笔记】知晓就是力量—理智、现实,无废话

7p 所有的拖延症都是耽搁,但耽搁并不一定是拖延症。
8p 拖延症是一种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自身做事的态度,却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当在生活中学会停止不必要的自愿耽搁时,我们就会活得更加充实。
17p 拖延是对生活本身无所适从的问题,再拖延目标时,我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25p 要解决拖延症,关键是要解决短期情绪修复优于长期目标追求的问题。不要屈从于感觉良好,勇于接受应该做的事。
28p 在拖延的刹那,第一步是要保持原样。也就是说一旦我对手边的任务感觉情绪消极,我就保持原样,不停止工作,不推迟任务,也不逃避。
33p 在为未来行动做打算的时候,我们会关注当下的情感状态,并且错误地认为我们在将意图化为行动的那一刻,情感状态会和现在一样。而事实上,但我们打算实施一个未来行为时,我们的情感状态一般都异常乐观。
38p 放弃那种做事的动力状态必须与手头的任务相符的误解。当你按照既定意图开始行动时,你会发现你的态度和动力都会发生变化。但我们一旦开始做时,事情很少会像我们想的那么糟。
47p 追求刺激与拖延并无关联,时间压力往往会导致更多的错误。
63p 拖延症并不仅仅是开始行动的失败。我们在目标追求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许多问题和不必要的耽搁行为。开始行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做好面对干扰、障碍和挫折的准备。
68p 执行意图的影响超越了取得成功的动力—仅凭决心和动力并不能总让我们渡过难关。
71p 意志力就像肌肉,具备放脆弱性,经常锻炼和休息可以增强,但它本质上还是有限资源,需要策略地使用。
91p 性格不应该是一个借口,事实上认识到并且能解决我们的局限性,能将我们的一些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97p 干扰最小化是让我们集中于任务的预先决策的一部分。也是解决网络拖延症的重要部分。
98p 拖延的本质原因是我们屈从于感觉良好。技术方法永远无法替代你改变的决心。
102p 自我改变的路上,我们必须要来做好宽恕自己的过错,这样我们才能乐意再次去尝试。前进两步,后退一步,耐心地走下去。
104p 阅读某个话题是没有尽头的,所以,别读的太多。最实用的是开始做,而不是继续读 — 理智、现实、无废话。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七):战胜自己的拖延症

意识到自己拖延问题越来越严重时,我试图寻求解决之法,网上搜索一番,看了不少文章和建议,碎片化知识收集了不少,却又没了下文……这本书是在图书馆闲逛时看到的,看着书名,想想自己的状态就借回了家。翻看了一下感觉不错,所以下决心仔细阅读,求得解决之法,以早日脱离拖延症。也许是得益于还书期限,这一次没有拖延,很快看完一遍,又看了第二遍并做了笔记,可以说收获不少。

本书算是工具书,但我感觉整本书的逻辑有点乱,可能是翻译的缘故,某些地方还比较生硬,所以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我又列出了大概框架,并根据框架制作了PPT版,才算是把这本书读懂了,后面附上PPT,希望对其他读者有所帮助。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九):拖延的书评

这次书评依然姗姗来迟,说实话自己挺过意不去的。
一是对不起这本书
二是对不起赠书的编辑
三是对不起我看这本书花的时间
可是,即使如此过意不去,自己却依然没有找点时间把书评完成。可见,战胜拖延症的目标远没有想象中的只需认真读完这本书就可以实现的。
倒是看到了一篇介绍这本书的一篇写得很用心的书评,地址在这里: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579386/
看到这篇书评的时候,瞬间感觉自己真心读的不够用心啊,原来这本书讲了这么多内容呢!但是脑子里似乎也只有那么一点点东西,算是最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吧。所以,要是想全方位了解此书,可以买本来看看或者看看以上提到的书评,如果想找几个点来看,那就接着读下去。
1、屈从于感觉良好
这一点似乎是拖延症的最直接原因。比如有一份报告要写,从资料搜集、整理,到开始具体撰写,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拖延。最直接的,刚打开word文档,敲了几个字,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先刷一下豆瓣,看看友邻们都在做什么,没关系,就一分钟……结果,一刷刷了一个上午,word还是空空如也。而让自己陷入这一分钟的绝境的就是当时的自我宽恕,一声“没关系”,让自己感觉良好,刷豆瓣多悠闲,写报告多苦逼!这种趋利避害的天性让我们拖了又拖。
2、即刻开始行动
这点应该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不是“just do it”,而是不管3721,现在就开始做。我们对于某项工作的估计通常是很矛盾的。
在拖延的时候,我们的估计通常都偏于乐观:这个活儿我用不了1天就能完成,那我就再稍微玩一会儿吧!
在开始行动的时候,估计又有点悲观:这活儿太难了,肯定一天做不完。
结果当你开始行动,并渐入佳境之后,其实工作远远没有想象中难。只需按部就班,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3、有限的意志力
我们所说的“钢铁般的意志”可能确实存在,但是如果让钢铁做一次自我对比的话,其实会发现不同时期的钢铁意志力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意志力其实是有限的。当你在满是诱惑的环境下成功的地完成一项工作之后,自己的意志力会受到很大的减弱,或者说,你的意志力已经无法做到完全满格状态了。
既然意志力无法持续保持满格,那么有那种方式来减缓意志力的损耗呢?接下来的执行意图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4、执行意图
这一点印象最为深刻。
执行意图,我理解为就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自我设定。由于拖延症时刻都可能侵袭,即使在你状态很好的时候也会因为一个偏差让自己屈从于感觉良好。那么,执行意图就是要提前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即“一旦我不想写报告了,就立刻把其他网站关闭,专心于word”,“一旦我想刷豆瓣了,就立刻把豆瓣关闭”,“一旦我想看手机了,就立刻把手机关掉”……
就是要建立这种“一旦……就……”的条件反射,而不是靠自己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抑制拖延。
这一点是我觉得对自己抑制拖延最为有效的。就比如,晚上孩子睡觉之后,已经累得不行了,想坐在沙发上看会儿手机。但是之前给自己做了执行意图的预设:“一旦想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就立刻去书房看书”。百试不爽,效果非常棒!
5、技术革命带来的拖延
最后一章好像是后来加上去的,讲的是电脑、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的新式拖延。比如沉迷于社交网站等等。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记得以前刚上大学那会儿,睡觉之前最多发几条短信,可是自从有了智能手机,睡觉之前一定要看半个小时新闻或者小说,不仅眼睛疲劳而且非常影响睡眠。
所以,从3月份开始,自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
晚上睡觉前把手机放到客厅充电。
结果每天晚上一上床就迅速睡觉了,也没有了之前经常看小说看新闻,磨磨蹭蹭到12点才睡觉的情况,真是极大地提高了生活幸福感啊!
小结
拖延其实是绝症,我们可以做的是不让他破坏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战胜拖延症》读后感(十):“一旦……就……”拯救拖延症!

本书精华思想:执行意图:一旦……就……
第一章作者告诉我们要分清耽搁和拖延的区别呐,别把耽搁当成拖延去自责哟。让写出你会拖延的事和拖延时你心里咋想的。
第二章作者告诉我们拖延的时候吧,本来想着“现在我没在做我不想做的事耶!”,那我心情该好吧,可是没,拖久了还严重焦虑。让写出拖延的代价和及时行动的好处。要有目标意识才能付诸实践哟。
第三章作者告诉我们拖延症就是你自我约束失败啦,屈从了当下的感觉良好,在逃避呢。咋改变呢,执行意图第一次上场,“一旦我对手边的任务感觉情绪消极,我就保持原样,不停止工作,不推迟任务,也不逃避。”否则你就完啦。人,可以承认自己害怕,但是要选择自我除害怕外的其他部分继续追求我们的目标。
第四章作者残忍的告诉我们,为啥说拖到明天还是没心思做呢。因为呐,我们在预测将来时过于着重当前和当下情形下的心情啦,忽视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错误地用现在的心情去断定未来行动时候的心情。我们拖延的当下心情就是,啊,我现在感觉不错。然后你就会以为,我现在心情愉悦,那等我明天干活,我也会心情愉悦。作者说,你想多啦,你得在心里告诉自己,“不,我的预测有问题,明天我还是很可能会没心思做。”你做计划时充满热情,可是你明天干活的时候就没这激情了。咱必须放弃那种“做事的动力状态必须与手头的任务相符的误解”,就是你心情不好也得干!科学证明,态度跟随行动变化比行动跟随态度变化的情况更多(起码也一样多)!(上周亲身体验到这点!)
第五章作者就告诉我们常用的拖延借口。我们老爱“低估做事所需的时间,并高估我们的能力。”还老为保护自尊而自我设限:如把工作拖到最后关头,那么如果完成不出色,我们就会说,你看,我是因为时间不够吧;如果出色完成了,我们就会傲娇地说,你看,我多厉害。还会傻逼地宣称,我在压力下工作更出色!其实是在意淫啊。那咋整呢?知晓就是力量!得知晓自己喜欢说哪些话拖延,写下来。这些话就是旗帜,一看到旗帜,你就要本能反应,于是执行意图再次出场,一旦说了“时间还多呢,我以后做”这样的旗帜,就得立刻停下来,告诉自己,你看你又骗你自己啦,快去干活吧乖!
第六章作者说要治疗拖延症,就是“即刻开始行动”,是开始做,不是完成!所以别完美主义,你就从你必须干的活中,分出许多许多子任务,然后挑个简单的入手,干!只要开始干了,你就会发现,哟呵,其实这事儿也没我想的那么难那么令人讨厌嘛(这点实在深刻同意)。往往拖延到最后干活,我们都会感慨“啊,原来这个也挺好玩嘛,如果我早些开始,我就能干得更好啦!”(我老这样,所以这章深得我心!)要想有效地执行子任务,我们就得给自己具体简单的描述,比如我晚饭后,立刻到书桌前开始练字。多明确的要求啊。然后你就容易干了。
第七章作者又残酷啦,别以为你开始了,就没事儿了,拖延症这个事儿还远没完呢!我们会因为一个小开头就感觉良好,然后在接下来遇到点困难就告诉自己,你看我今天干这么多了,足够了,然后这时要是有人来找你玩,你就觉得太好啦,解脱!名正言顺的休息理由啊。可惜啊,这个是不对的。那咋办呢,就是一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不分心的条件,如关电脑,关网络最直接!或者,执行意图又要出现啦,你得预测可能出现的意外人为干扰,然后告诉自己,在我没干完我预定的活的时候啊,一旦有人叫我出去玩,我就说,谢啦,可我活还没干完呢(当然,这个拒绝要委婉点啦)
第八章作者说啦,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咱要有策略性地用。要是意志力不够了,就往远想,我现在为啥要干这个活呢,啊,那是为了我未来的价值和目标啊,一下子就热血沸腾了。然后你也得想想自己意志力不够,是不是没睡饱啊,是不是甜品吃得不够,血糖太低啊。或者再派遣执行意图出场,一旦我家娃睡着了,我就开始看书(当然这是对妈妈们说的了,像我们这样的没娃一族,可以另设前提),然后你也会鸡血满满的。当然啦,你也得多发现些好玩的人啊事啊的,让自己快乐,意志力也会增强哟。
第九章作者说了性格和拖延症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我好像不大需要),当你担心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你就问自己,为什么你觉得它们是真的呢,当你尝试时,失败的真正风险是啥。然后你就会理性起来。要记住啊,性格不应该是一个借口(这点想当同意,可无限延生)
第十章专门说我们爱上网耗费时间的人的。我们总骗自己在工作,其实,我们只是在收发邮件和刷豆瓣和玩游戏的缝隙工作而已。主次颠倒啦。那咋办呢,关网!如果你活干一半,你想开网,你就有个缓冲时间,想,我这样对么,我真要放弃我的目标么?鼠标随便点两下,就能让我们忘记糟心的工作,真是太可怕!
结尾寄语。作者终于展露他最温柔的一面了,他说嘛,我们可以“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地去慢慢改嘛,要在犯错的时候,多宽恕自己哟,多几次重新开始又如何,你一定可以变好的!
(里面还有很多作者的原话,我懒得打引号,以上基本是个浓缩版书摘,我的详细版书摘实在太多,全部打字好费时间,我得考虑去学习如何科学做笔记了。原书可是精彩极了,术语的举例解说很透彻,老有咋又被看穿之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