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天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战天京》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2: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天京》读后感10篇

  《战天京》是一本由谭伯牛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3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天京》读后感(一):一本精彩的小书

作者以晚晴对决太平天国一段历史展开,根据大量书信、奏折分析当时局势,入情入理,语言丰富,精彩异常,可读性很高。
因为采用了大量奏折,书信,显得很扎实,对当时状况分析很到位,读起来也很精彩,对细节有很深入的理解,但总体的布局和架构显得凌乱,缺乏高度,丧失了全局性和掌控力。
总体而言,以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入手,对人物性格、局势发展都做了描述,对了解那段历史是很有帮助的,文字功底也不错,活泼有趣,很有吸引力,让人欲罢不能,但掩卷而思,又发现有些杂乱,缺乏明确的观点和总线,略遗憾。
其中,对曾国藩、左宗棠的奏折分析非常精彩,完全可以适用于当下职场,官场,无怪乎很多人对曾国藩着迷,完全是高级教科书呀。

  《战天京》读后感(二):《战天京》——一本书看尽清末之无奈

小时候总以为皇帝作为国家的中枢机关,权柄无限大,足以为所欲为。后来才知道,天下承平的时候也许从表面上看来还是这样,一旦到了危急关头战端频仍的时候,皇帝的权威那就跟纸糊的没什么两样。其实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未尝如此。一个人高处不胜寒地坐在世界的中心,他要防备的人太多,要照顾的面太广。一着不慎真的就是满盘皆输啊。每个王朝的末年,君主们与生俱来的缺陷甚至会被危乱的局势无限放大,看着真叫一个可怜。谁说领导好当?说和稀泥的吉祥话也得看人下药,难啊。
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位大帅可谓是清朝同光中兴之名臣,一个是文正,一个是文襄,均是一时之人杰。仅仅从历史背影的轮廓上看,他两人不可谓不忠心耿耿、公忠体国。然而他们在功勋卓著的同时,私人武装却成为了清朝皇室的心头大患。两个人还要互相争功。不光为了他们自己的好,曾国藩要保着弟弟曾国荃;左宗棠要发泄自己对曾国藩的敌意……再加上带着淮军想要从两位大佬嘴里捡漏的李鸿章和其他一些将帅大员,晚清的局势之糜烂并不仅仅因为太平天国们一波又一波的起义,臣子们自己似乎也正在为清朝掘墓呢。这时候中枢能怎么办?如果穿越回去当上慈禧太后,那个穿越者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你看到了后期军机处对几人的发落和安抚,根本就已经是手足无措只能勉强按住了。就这样的局势,你能不担惊受怕?但是各地方军竟然都没有举起反旗,全都仍然紧紧团结在清廷周围,能不说慈禧太后是精明的老司机?中国历代王朝皇室面对地方夺权之艰难,在清末倒真是一个大爆发。
当领导的平衡术很重要,做下属的说话技巧也很重要。这也许就是曾国藩能够被无数厚黑学垃圾读物作为典型例子的原因吧?他的说话技巧非但是一介粗人的曾国荃无法学会的,当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有几个拥有这样的情商?说话的技巧固然可以勉强学来,但语由心生,练不出一颗平淡中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实在也是写不出像样的话来。左宗棠的天纵英才就更不是常人所能学到的了。看这些老狐狸写奏章,我们这些中人之资的小孩只能膜拜。学得了用也学不会体。
所以,看完本书,我倒是觉得作为一个普通资质和普通地位的普通人,我们与其挤破脑袋去自己做一个曾国藩倒不如虚心学习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对自己自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帮助。

  《战天京》读后感(三):个性与规则

这是一部混官场的“手记”,典型人物当属曾国藩。

人生在世,在职场中、在生活中,是应该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然姿态去彰显个性,还是要在各种“规则”下去学会世故呢?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

人活着,总有目标,总要做成事。

而现今的社会,是分工明确、需人与人之间高度配合协同的社会,“纯粹、自我”地做,很难成事。

人有个性肯定是好的,你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这就是“初心”。而熟悉规则,知道怎么在规则下去世故、圆滑,去协调各利益相关方,会帮你做成事,这是“方法”。

只有遵照了某种共性,人才能彰显出个性。

是的,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况是如今繁杂的社会呢。合作共同体,必须要有明着的规则和潜规则来约束各方。当人不克制自己的个性是可怕的,他们会利索当然地依心而行,不顾他人感受,更别说一起合作办事了。举个例子,和他人沟通的时候,要注重反馈、互动,要不你只管自己说得爽了,全然不顾他人的接受程度,沟通效果为零。

人,总是有从轻狂到温柔的时候。

年轻时,自我主义,只知其可为,事情做不成都是别人的原因;经历事情后,才懂顾忌他人的感受,知何可为何不可为,学会取舍。

做个不忘初心的、温暖的人。

  《战天京》读后感(四):被罗振宇忽悠了

这本书在21世纪初期出版后,销售差劲。原因在于:
1,作者喜欢用半文言半现代语,作为年青一代的读者,难以下咽。
2,本书不成体系,结构不严密。章节直接没有任何连接。当然可以这么理解,作者本着创新的念头,不愿意写已经被很多书籍论述的晚清故事,只能见缝插针,写一些很少有人论述的晚清历史片段。这种创新的动机和行为应该大大赞扬提倡,但我理解,本书单纯是作者的写作兴趣,没有一丝一毫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
去年罗辑思维专门用一集视频介绍这本书,但我并没有看。
后来,阅读唐浩明写的《曾国藩》,对左宗棠非常喜爱和崇拜,于是一发不可收拾,阅读了关于左宗棠的很多书籍,当然也就顺便对晚清历史加深了了解。
在这样的基础上,偶然看到和菜头推荐这本书,便毫不犹豫购买,用了一天时间读完。
没有一丝一毫收获,只想吐槽。
1,作为70年代的作者谭伯牛,你就不能用现代文写嘛,一副半古文的语调,让人很抓挠。
2、见缝插针的晚清历史前段,没有任何兴趣,比如最后一章,曾国藩弟弟曾国荃在富豪榜第几名,这玩意有几个人关心。
综上所述,作者太过自私,没有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
还有一点,虽然作者在书中列了非常多的参考书籍,但关于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认知不够深入。
左宗棠经常大骂曾国藩,从本质上处于左没有考上状元的自卑和嫉妒心理。这一点作者只是简介地说明了而已,并没有分析深入。
其实在《我的曾祖左宗棠》一书中,作者已经深度分析了两人的决裂,目的是向朝廷表明,湘军或者湖南势利因为内部不和,不能威胁朝廷,卸掉慈溪的疑虑。这是左宗棠,胡林毅,曾国藩三人在没有彻底打败太平天国之前,就已经定下的谋略。
所以,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表面上看到的是关系决裂,互相攻击,实则友谊深厚,互相钦佩。
所以阅读这本书,真是被罗振宇和和菜头忽悠了。

  《战天京》读后感(五):长于行文分析,短于结构布局

本书以曾、李、左三人为叙述主线,引用大量史料,例如密扎,奏折,书信等,有理有据,定论精准。行文风格偏向评书,多有揭秘索隐和一词一句的分析,语言精炼,文采飞扬。稍显不足的是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似乎不够紧密,全书结构不甚清晰。 另外还有几点个人的意见:本书名叫《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其实单叫《晚清军政传信录》更好,毕竟“战天京”只是全书的一个部分,“军政传信录”倒是贯穿了始终。还有,个人认为排版时书的序言不宜太多,不然在未读本书的情况下,先看各种序实在像云里雾里般影响对书的观感。 总的说来,本书对了解晚清史还是大有帮助的。

  《战天京》读后感(六):学历史,从知道到了解

    中学时,从课本上看到的只算是历史提纲,知道了一些人物、事件,却并不了解:人物脸谱化(非好即坏)、事件概念化(时间、地点、意义……)。
    显然,学习历史不能停留在“知道”这一层面(何况该层面的知识体系还极匮乏),必须向“了解”这一层面精进。
    看《战天京》是由于《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晚清围剿太平军过程中一些人: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左宗棠、陈国瑞、慈禧、肃顺、李元度……详述了一些事:曾国藩以守制为名伸手要官、“二后一王”与“顾命八大臣”之间的祺祥之变、李鸿章苏州杀降的真实原由、陈国瑞追杀曾国藩的真伪、左宗棠“倾轧”郭嵩焘的用心、曾国荃暴富传说……这本书的优点显而易见:摒弃了现在历史书籍过分深陷于概念、名词、意识形态的弊端,而是通过书信、史实还原历史人物的心理过程和整个事件的博弈过程。
    全书主要给我两方面启发:
     一、说话、写信要领诸多,“汉语极具表达张力,既可丰富隐晦,亦可轻灵显白,前者常常是隔着一层窗纱,一旦点破就无比亲近,后者则像剥葱,一清二白间,也许就别有滋味”,这需要下番功夫(得到要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国藩一再教导曾国荃如何写奏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曾强调以下几点:
    (1)对于新手,“非有要紧事件,不必专衔另奏”;
    (2)“眼界不必太高,自谦不必太甚”,即训练写作时,要脚踏实地、不卑不亢、稳中求进;
    (3)加紧训练、尽早掌握表达技巧。曾拟定一个教程:选当今好手的奏折圈点,每折看两遍,一遍看其办事之主意,大局之结构,一遍看造句下字之稳否,一日看一二折,坚持一个月后再参看古人奏稿。
    (4)奏折“不患不详明,但患不简洁”。考虑到中央现实中的繁重政务,“简洁”是第一要求;
    (5)奏折写作有格式,呈递有流程,内容涉及各方利益、人情,详略得当又关乎朝廷对自己的长期信任,所以,面对这些具体问题,一封奏折绝不能仓促写成,而当没有考虑清楚时就不说或者少说,“其折愈短愈妙”。
     二、政治是门精细活儿,朝廷与地方、长官与属下、同级之间关系各异、错综复杂,琢磨不清极容易上错道。这里举三个例子:
    (1)朝廷命曾国藩团练乡勇时,给了一个模糊的指令:“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帮同”二字对具体权责界定不清。但这正体现了咸丰帝的政治智慧,他从一开始就有提防臣子拥兵自重、破坏中央集权制度的远见卓识。
    (2)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自恃持有先帝“遗诏”(仅为口诏,不是朱谕),而不拉拢其他实力派作为“党羽”,也没在舆论、人事和军事方面加强戒备;慈禧利用这个间隙,争取了慈安的信任,又拉拢恭亲王和胜保,迅速形成“后党”势力。最后,肃顺等为自己政治上的天真、短见付出了惨痛代价!
    (3)朝廷命李鸿章援助曾国荃攻克南京时,李想方设法百般推辞,更不惜得罪左宗棠,就是看透了“越界立功必遭忌恨”的官场潜规则;而其中曾国藩与李鸿章的巧妙配合更值得再三琢磨、了解。
    (4)李鸿章平息“苏州杀降”的过程也值得再三琢磨、了解。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德、功、言”三不朽的人生追求也深表赞同。一般认为,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真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可见,做到这三点十分不易,我更要以此鞭策自己。
    总结一句,读史明智,但要怎么读?从知道到了解!
    附精彩语句若干:
    1.瓜熟蒂落,成长总是意谓着决裂。当然,此处所谓决裂,乃是精神世界的一空依傍,独立寒秋,而非现实世界的谢本师,逐逆臣。因为,冥冥中似有天意,并不愿意破坏这对师生的半生缘。
    2.湘军“家法”,其本质在于三“宜”:文法宜简,事权宜专,情意宜洽。
    3.俗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谓对策,其精髓无非是个“拖”字。公然抗命,那是莽夫蠢才;智者黠者从不说不能遵命的废话,只会“沥陈下情”,告以不可遽行的苦衷。
    4.踢皮球从来就是吾国政治生活中一门高超技巧。
    5.善于做思想工作的领导干部,批评下属时,从不直接表达自己的好恶,而惯于通过“群众意见”暗喻褒贬。
    6.(行政流程)如此麻烦,实在又是一种必然。中央集权制度中,位于权力金字塔顶尖的皇帝,最希望朝廷内外形成一种扁平化的政治局面,四方听命于一人,万民皆知有皇上。最深恶痛绝的,则是中外勾结,形成政治集团;虽说这种集团不一定就是篡权夺位的反革命团体,但是,或多或少,都会削弱中央集权。

  《战天京》读后感(七):思考角度

此书共七章,起始以为是讲太平天国(近期正好在看这方面的书),最后发现原来是在讲曾、李、左三人,以及晚清的政坛。

书的七章分别是:

1.每逢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2.祺祥故事。

3.战天京。

4.白云可杀不可留。

5.相期无负平生(上)。

6.相期无负平生(下)。

7.曾九暴富传说。

除过最后一章,1-6章的章名都极有趣,大多来源于章奏、诗词和挽联。伯牛先生每每用富有诗意的一句话,去引出了一个年代,几篇故事,和无数豪杰。拿5、6章来讲,“相欺无负平生”出自左宗棠为曾国藩写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曾,左二人交往多年,三次决裂,当曾死时,所有人都等着看热闹,却料不到左帅平淡祭出“相欺无负平生”之语,褒贬恰当,暗暗映衬出两人亦敌亦友、亦师亦亲的微妙关系。作者锦心绣口,敏锐地以此语为眼,娓娓叙述出这对难兄难弟的恩怨情仇。

全书夹杂了大量书信、章奏,但其实并不难读。关键在于作者细致的解析。先生用笔直白有趣,颇多妙语,可以说是“史笔见其真,诗笔见其美,画笔见其巧”(序中语)。他不是现在所盛行的那种单纯以抖机灵为主的插科打诨,而是实实在在的讲解,是下了很多功夫之后,抽丝剥茧的分析。试举曾国藩教曾国荃写奏折一例:

在攻克金陵后,曾国藩第一时间为弟弟拟定了包括行为格式、署名次序的范本。

“其详细情形仍由官文、曾国藩会奏”,曾九是前敌指挥,而不是全军统帅,大型战役是需要曾国藩汇报的,所以他只能先行驰奏大致性情,以慰圣怀,具体的还是需要曾国藩的正式文本为主。曾国藩又为何把远在湖北、并未直接参加战役的官文列在自己之前呢?原来,官乃满人,由他领衔会奏,更能消弭朝廷对汉人据功握权的隐忧。

“洪秀全之下落、钱银之多寡,不可不说大概,此外介宜略”,说话是艺术,少一分不能达意,多一分则免难惹祸。洪乃“贼酋”,是灭贼的标志,不可不提及。钱银关系中央、地方、将士的方方面面,亦不可不说。至于其他,比如封赏、战况等,则需要仔细谋划权衡各方,故要模棱两可,愈短愈妙。

以上,都是作者的讲解。哦哦!这短短一封折子,就隐藏这么多奥妙,要读多少书,才能这样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呢?

读书本身,就是门学问。在作者的文字中,不难找到一种探根寻底的思路:从某句话读出言语者的心思,从某一小事像蝴蝶效应一般推导至某一大事,从纷繁史料中串串连连出一幅大画面和大场景。

从大处讲,当你细看地图上安庆、祁门、桐城、景德镇以及徽州的位置,山立在哪,水流过哪,你方能体会曾国藩之战略布局,他为什么要坚持扎硬寨、打呆仗,为什么“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安庆一旦攻破,太平天国就大事去矣。当你仔细研究清末的政治体制,总督是干什么的、巡抚是干什么的,团练又是怎样起源的,你才能明白,为什么曾国藩会困守江西数载而无功,为何筹饷是打仗第一要务。当你认真琢磨南京受困时各方之态势,你才会感觉曾氏兄弟的焦灼,佩服李鸿章的乖觉,明白中央与地方错综复杂间的那一丝信任。

叶嘉莹老师讲诗词时有一句话:读中国古典诗歌是需要有古典的修养做基础的,你的古典修养越丰富,你从中体会到的意思就越多。其实,何止是诗词呢?每一本书都有更多的乐趣等着我们去发掘。

  《战天京》读后感(八):细研文献至此,暗暗佩服

看这本书的起因是受罗辑思维节目的推荐。正好在读远网上看到此书,便下下来通读之,觉得还是很不错,很是佩服作者用心研读分析晚清的奏折,家书,与各种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述。
有些部分的确不愿意读下去,自从高考结束以来貌似我就没有度过古文,甚至是古白话文的书了。对古文突然变得陌生的我突然接触奏章书信等文字,只想看作者最终的分析结果,不愿细细品读,玩味其中的蕴意。所幸作者基本上都将自己对蕴意的体会详细地写了下来,分享给我们读者。
先说一下大致内容。
1.湘军的创建历程。此部分基本上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也有介绍,虽然这本书介绍地略微详细,但是因为有些人物从此就没有了后文,让人不免觉得说之何用。前面大张旗鼓地讲了许多,原来只是个跑龙套的。
2.祺祥政变。
这部分让我觉得眼界大开的是清廷皇室的绯制,譬如专门记录皇帝房事的官员等等。至于政变的过程,梗概知道即可,不用知道什么肃党之流。至于政变所得的经验教训则没有什么新意了。
3.围困南京
这部分是战天京真正的内容,也是我比较喜欢的部分。湘军战法,淮军的发展壮大,中间外国势力的影响都是第一次知道。尤其以苏州杀降的解密分析部分很是精彩,将故事涉及的所有人当时的心态刻画地栩栩如生,就好像在拍电影一般。
4.曾国藩与左宗棠
由于前面读了一本专门介绍曾国藩的书,所以对曾国藩有了稍些了解。这本书介绍的曾国藩与上一本书里的形象基本符合。因此感兴趣的部分就转到了左宗棠身上。幕客的悲凉,刚猛的性格,恃才的放旷,即便有这些性格的左宗棠依然成功了。所以我觉得左宗棠能到封疆大吏这一步真的是靠个人才华和能力达到的。至于其间介绍的其他人物李元度等人则不甚感兴趣了。
5.曾老九的财富分析
完全不感冒。
总的而言还是觉得战天京那一部分写的最为精彩,虽然整体内容也是乱糟糟的没有整体的构架。其实整本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通过前言知道了这本书原是天涯论坛上的帖子的集合。如此想来,行文的特点就能够完全理解了。我想作者应该不是什么清史名家,应该是草根兴趣者。因此作者才能另辟蹊径地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史实和分析。但同样,因为没有系统地规划和整理,有些部分与主要人物脱离开来描述略显轻浮。有些部分则没有得到接续的深入分析和解读,让人比较遗憾。
然而鉴于作者细研之深,笔力之巧,如果好好整理续写一番必然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战天京》读后感(九):晚清军政传信录节选

读史是有益的,却未必有味,读小说是有味的,却不一定有益。 所以,愿意并能读完二十四史的人,恐怕千万人中难遇其一,终身在小说世界徜徉的人,或许更少。 第一章精彩节选 主人公简介 肃顺,字裕庭,郑亲王第六子。他的行事,有点像乾隆朝权臣和坤,不学而有术。但在用人、行政两方面,眼光之敏锐、体察之精准,则比和大人高明的多。行政的才能主要在于“兴大狱”,用人的眼光,则在于“亲汉疏满”。所谓“兴大狱”,是指在满清时代,科举考试舞弊现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牵扯在内(所谓通关节),往往就会“兴大狱”,自上而下,死伤无数...... 慈禧本该处死 传说汉武帝过河期间,有个媒婆化妆成“望气”的术士,想他推荐了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赵姓“奇女”。找来一看,“两手皆拳”,武帝伸手一掰,伸曲自如,此女的小儿麻痹症竟然不治痊愈“由是得幸”,给他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奇女”居钩弋宫,史称“钩弋夫人”。昭帝五岁时(跟载淳差不多大),汉武帝命画工作《周公负成王图》,挂在甘泉宫,“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不久,武帝自知大限将至,乃无故“谴责钩弋夫人”,夫人叩头求饶,武帝但说送去下狱。夫人临行回顾,使劲抛媚眼,武帝骂道:“趣行!女不得活”(伯牛案白话宜译为:快滚!你必死无疑)。钩弋夫人遂在云阳宫被杀。武帝杀了太子生母还不够,其他为他生儿子的妃嫔,“其母无不谴死”。左右群臣不解,问:“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武帝说:嗯,你们蠢人不能明白,这很正常嘛。以前国家为什么乱?就是因为“主少母壮”啊;寡后独居,必定骄蹇,必定淫乱,必定自恣,谁能管住她?你们就忘了吕后的故事么?补续《史记》的褚少孙对汉武帝这招赞不绝口:“岂可谓非圣贤哉!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故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为‘武’,岂虚哉”。     读“相砍书”长大的后代君臣,没有不知道钩弋故事的,所以咸丰问身后之计于肃顺,说不日将效汉武故事,“卿谓何如?”肃顺给的建议就是应该照办。但是,咸丰毕竟不是“圣贤”,不忍在生前动手,而是病笃时写了封遗诏给皇后慈安,说慈禧若有不法,即可诛之。后来,慈禧在自己身上割了块肥肉,煲了一锅高汤,给慈安进补,慈安一时激动,就把这道遗诏烧了。清文宗(即咸丰)不是汉武帝的好学生,将来重修《清史》的衮衮诸公,在此段记载后务必仿照“太史公曰”的格式,加以批语,揭示妇人之仁足以绝后(同治就没有儿子)、亡国的教训。 祺祥政变(太后垂帘的阴谋论) 咸丰死之前,任命肃顺载沅端华等八个人为军机处大臣,简称顾命八大臣。慈安慈禧后宫太后不得干政。可慈禧野心不满与此,下面慢慢道来。 八月四日,北京,周祖培找到李慈铭,“列举历代贤后临朝的故事”,李一日之内就举出汉、晋、辽、宋共八位“贤后”的事迹。李的东家是周,周背后的黑手,无疑就是个恭王,恭的操作指令,则来自慈禧。事情关涉重大,命令来自最上层,具体办理却交给远离政治核心的落魄“赀郎”,其间“管理层次”甚多,奥妙就来自于局外人一眼看不透其中曲折,一语说不破其中阴谋。这是阴谋家常用套路,古今一概;文革期间,往往因为基层群众一纸“材料”,酿成举国震惊的大案,无非就是这种“政治智慧”活学活用的好例子。但是,李慈铭的“史料”,并没有被董元醇的奏折采用。这又是更高的一招。因为,董元醇虽然打响了“垂帘”起义的第一枪,但那只是火力试探,没必要暴露全部实力,李的“核原料”,要用来配置决定战局的“原子弹”,等到十月初才会引爆,我们先来看看董褶在热河引起的哄闹,再来分析慈禧、恭王“欲擒故纵”、 “以柔克刚”的精彩战术。 Notes: 1) 玩政治手段 2) 玩政治手段,命令来自最上层,却让一个很不起眼 3) 玩政治手段,命令来自最上层,具体办理却交给远离政治中心的人。 。第二天,二后、大臣见面,肃顺等人回来,说二后不赞成“垂帘”,由军机处拟旨驳斥,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处理意见。吴逢年写初稿,语气平和,气势不足,肃顺等人不满意。焦佑瀛重写,定下“是诚何心,尤不可行”的调子,非常严厉。拟旨交上去,二后认为话说得太绝,所以再次斟酌,甚而有“留中不发”意思,也就是低调处理,大事化小,不准备公开驳斥了。并叫端华去谈话,端华气冲冲去了,在谈话过程中很不理智,“声震殿陛”,把小皇帝吓得尿、泪俱下。第三天,二后还没表态,于是载垣带领顾命大臣、军机处罢工,说不处理董元醇的摺子,别的事也不办了。直到十二日中午,二后“不得已”,同意公开批驳。 这一仗,固然是肃顺等人胜利了,可是,全局却从此变坏。二后故意磨蹭几天,然后表态示弱,用意首先在麻痹“肃党”,其次则考虑到人在热河,身不由己,过早发生冲突,未免危及人身安全。“肃党”果然入彀,以为经此一驳,底下不晓事的中下层干部必不敢再发怪论,“垂帘”之事即可中止,顾命辅政的大局也就这么定下。而未意识到“垂帘”怪论实出于上峰授意,只是颠覆朝局这部阴谋交响曲的前奏。他们也不知道在京官僚们依然在恭王的布置下准备更言之有据的“恭请垂帘”摺,并讨论商定“垂帘”召见的礼仪细节。同时,面见二后时的嚣张言行,从热河传到京城,激起在京大臣们的公愤,他们中的多部分本就受过肃顺的气,由此,对“孤儿寡妇”的同情指数暴涨,对“悖逆亡法”的“肃党”更加痛恨。舆论既已如此,那么,违反祖制、支持“垂帘听政”,与违抗遗命、赞成“清君侧恶”,就可以并行不悖了。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977-990 “肃党”未尝不能以此结纳恭王,而终不果行,原因还是骄愎二字所误。骄,是倚仗遗诏;愎,是不愿分权。慈禧一方,孤儿寡妇,能够垂帘就是大胜利,暂时分权给恭王,实在不是过分的条件。所以后、恭一拍即合,三角制衡之形变成胳膊拧不过大腿之势。不能予则不能取,吝于名则失于实,肃党在这种“大智慧”方面,确有欠缺。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1066-1069 Notes: 1) 八大臣 2) 八大臣为骄奢所误 不能予则不能取, 3) 八大臣为骄奢所误 不能予则不能取,吝于名则失于实。 4) 八大臣为骄奢所误。骄,是依仗遗诏。奢,是不愿分权。 不能予则不能取,吝于名则失于实。 曾、李二人注定要走上各自的道路,惯于弄人的天意却不著痕迹的消泯了可能的现实决裂,让二人的离合在时间中显现为渐行渐远的温柔轨迹,而不是空间中斩然可辨的北辙南辕。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1699-1701 曾、李二人注定要走上各自的道路,惯于弄人的天意却不著痕迹的消泯了可能的现实决裂,让二人的离合在时间中显现为渐行渐远的温柔轨迹,而不是空间中斩然可辨的北辙南辕。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1699-1701 Notes: 1) 渐行渐远的温柔痕迹。做人当如是也 鸦莫笑猪黑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1705-1705 Notes: 1) 好讽刺 实在是乌鸦莫笑猪黑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1705-1705 五、相期无负平生(上) 有忍乃有济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2524-2524 Notes: 1) 左被陷害,刚则必屈,得罪人。详细看本文。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2535-2538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2535-2538 Notes: 1) 陈潢,康熙时期水利专家。左很刚的一个人。刚则必屈。后被小人暗算,非常落魄 2) 陈潢,康熙时期水利专家 陈潢,康熙时著名水利专家,是河道总督靳辅的高参,“凡辅所建白,多自潢发之”。后来,靳辅因水利问题与于成龙辨难;按照吾国传统,学术争端往往演变为政治斗争。旋即靳辅失势,陈潢跟着倒霉,“逮京师,未入狱,以病卒”。即左宗棠所谓“一夕暴死”。陈潢敢于“对质”,却又勇于“暴死”的精神,才是左宗棠所欲效法的榜样。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2535-2538 此为十年三月致郭崑焘之信。到襄阳后,胡林翼托毛鸿宾致信,紧急通知他停止北上,理由是仇家“意犹未慊,网罗四布”;意即已经派出杀手,欲得而甘心。其时“雨霰交作,风雪极大”(信中语),左宗棠闻此危语,愤惧交集,心寒气丧。眼见得御状是告不成了,而“悠悠我里,仍畏寻踪”,家也回不去了,“不得已”,只好东去宿松,至曾国藩大营避难。幕职已辞,家不能归,到营中吃干饭又不合适,于是新生一计,投笔从戎。“死于盗贼与死于小人,固有间矣”;叱咤风云、筹济两湖的左师爷,只因得罪小人,遂落魄至此。不能不说,这是左宗棠一生中最低潮的时刻。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2647-2652 Notes: 1) 左得罪小人,落魄至此。 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2864-2864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2879-2880 Notes: 1) 左给曾的挽联 六、相期无负平生(下) 伪幼主是死是活?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2954-2955 Notes: 1) 曾与左矛盾。互辩书信,好精彩的辩论。 2) 曾与左矛盾。互辩书信,好精彩的辩论。 详细看本章全文。 “按名勒缴”的话,所得甚少的“弱者”一定“刑求而不得”,而所得较多的“强者”必会“抗令而遁逃”。 谭伯牛,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loc. 3316-3317 Notes: 1) 军中人心。老谋深算的曾国藩 正因为知县的难得,正因知县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性,左才会说“二十年来所尝留心、自信必可称职者,惟知县一官”。当然,真能胜任知县者,其能力必不限于一县;若一为知县,终身知县,那整个国家的政治必有其制服性缺陷。在一个设计合理、运行顺畅的文官制度中,称职的县官必能通过正常渠道逐级提升,由县府而道司而都督部院乃至“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调鼎”之臣,故左宗棠说“此上惟督、抚握一省大权,殊可展布,此非一蹴而就者”。意思就是,做知县最见功力也堪有实权,知县做好了,尚须经过州府道司的职位历练,用来熟悉行政程序,才能为“展布”自己的谋国治民之策! 现如今公司职员,基层的社区书记,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战天京》读后感(十):现在这年代都可以这样说话了么

本来也就是一本中规中矩乏善可陈的历史小说。但作者的态度却让人反胃,文中讲咸丰出逃,联军火烧圆明园那段,有意无意美化联军,更换不平等条约成了理所应当之事,而清廷的狡诈违约却成了其所不齿,这种论调虽说合乎所谓的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但是所谓的现代社会难道允许随便侵略别国么?既然你违背在先,我使诈又怎样。再说作者所说的圆明园非联军所烧,实为旗人所为,谁给你的自信,说出这种话来?有证据么?几部野史也想翻案,百年国耻到他这来就成自作自受了。由衷的想对作者说一句:什么玩意。
作者这种论调在当今中国好像很流行,前有香港英国狗所谓中国至少需要被殖民300年才能复兴,后有大陆这些伪理智型学者为侵略者招魂。送你们一首词: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