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愿生命从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10篇

2017-11-26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10篇

  《愿生命从容》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一):归根到底,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文/惊蛰小白
最近不知为什么,心态忽然变得很急很燥,二十几岁的青春,我放眼望去,居然只剩下加班和穷。看到别人走在前面,想要追上去,就愈加焦急。于是,人变得急进,不管是不是自己要的就赶着往前走,却进一步就会退两步。欲速则不达,可怕。
手边有本《愿生命从容》,周国平老师写的,很安静的书。有时候,我们读书写字,无非是想把自己关起来,沉下心,慢慢感受时间带来的馈赠,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的节奏和烦恼蒙住眼。
这样的文字,不是快餐文化里博人一笑的段子或鸡汤,看过就算了。因为周国平老师本身是研究哲学的,所以他的文字富有哲思,需要去理解,去思考,去追着文章里的逻辑跑。否则,通篇草草读下来,会觉得自己像是做读高中时代的阅读理解,无从下手,更别说提炼什么观点了。
往深了说,周国平老师的文字里有哲学形而上的概念,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讨论,还有对其他文学作品,比如对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的哲学性剖析等等。我们虽然身处唯物主义的世界,但唯心的力量自有其强大之处,如果不对哲学有些基础认识,读起来会显得有一些费解,或者说,在被文字感染的同时,少了独立思考的空间。
当然,这本书里周老师讲的不是什么深奥哲理,而是寻常道理,一种秉持真性情价值观世界观的取向,一种趋于平和温柔从容的生活态度
他的语言是不犀利的,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性的表达,他把对构建更高精神世界追求,对自由和自我的执着,对孤独和爱的赞美,对孩子教育的想法……都一点点讲给我们听,与我们探讨生命里的花火和处世的智慧,正如他在文中说的,这是“慧心”。
我认为,这是一种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状态。追崇灵魂的自由精神世界的丰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着重于对人性内在的挖掘,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感召,促使人去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收获美好幸福。同时,又不完全否定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对客观现实有清醒而冷静的认知。
这就像一个大世界和小世界的区别,我们在小世界里享受一种丰富的安静,孤独的,但不是孤僻;我们在大世界里认真感受生活,但也不必刻意融入,汲汲营营。“凡人群聚集之处,必有孤独。我怀着我的孤独离开人群,来到郊外。我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原来,孤独也是一种爱。”
文字是有空间的,尤其是好的文字。它给人以愉悦的孤独感,构架出沉静的空间,供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与自己辩驳。我们或许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一定知道不要什么,照着这样的性情秉性走下去,也是不会空虚贫乏的。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即便人生是一趟没有目的的旅行,即便旅途中我们总是心不在焉而又身不由己,但浮华三千,不妨取一瓢清静来饮,欲利缠身,仍可执本心啐啄同机。
因为,“归根到底,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二):心静自然凉

读周国平先生的文章是在几年前的报纸上,至今我还保存在笔记本中。时不时地翻看一番,有时会在这简简单单的话语中,使本来烦躁的心情,安静下来,从容地面对一切。
《愿生命从容》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周国平的59篇文章,分成八辑,囊括了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等等。从他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安静,在炎热的夏天,它让我心静而自然凉。
孤独,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长期的状态。当我没读到他对孤独的态度之前,我总是觉得孤独是一种病,心灵的寂寞不喜欢热闹,没有人的陪伴,都造成了我现在有点孤僻的性格。有一天晚上,我独自出去买东西,在城市喧嚣的霓虹灯光下,我闻到了一丝丝的凄凉,看着成帮结伙的人们,我会有想哭的感觉。是他解救了我,他说,“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这句话,让我孤独的心中充满了一些光亮,原来孤独是人自有的,不是说,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存在的。书中说拥有孤独也是一种能力。而我真的有这种能力,它能让我一个人独处,虽然有些寂寞,但是能够独处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在爸爸骑行的一天里,我会在家里享受一种“耍赖”的心情,把所有的东西一堆,然后听着小曲,和我狗一起玩玩,这种独处给我带来的无比的快乐
在书中的第六辑《即使脸上有疤痕,活着也是美好的》中,我看到了周国平对人、对生命的从容,在《受伤记》中讲述了他的经历,他从容地放过了撞伤他的人,而他本人却因为手术在脸上留下了疤痕,可是他说,“即使脸上有疤痕,活着也是美好的”。是啊,无论什么样子,即使活着,就要从容而淡定,对喜欢的事物保持一颗美好的心灵。
读完他的这本散文集后,觉得我的生命又一次可以富有彩色,虽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拥有着整个灿烂的人生,虽然很孤独,但是我依然拥有着半个富有颜色的天空,我有爸爸,我有我家狗,一直陪伴着我。我还会慢慢寻找另外半个颜色的天空,也许他们会藏在旅行中,等待着我的发掘,等待着我去拥有他们。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三):愿生命从容

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看看别人,他有我没有,就焦虑了。其实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要的一定是符合自己性情、秉性的这些东西,这样他才会平静,从容。
                                                               ----周国平
特别喜欢周国平先生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表达。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愿生命从容。
先生对孤独的理解,说到了我的心坎。孤独是一种爱,也是一种甜蜜的。
其实我特别喜欢,也特别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一个人去游乐园,一个人去旅行,一个人逛街……其实我由始至终都没有感觉到孤独。可以释放自己的内心,自由而开怀得接受这个世界,和身边的陌生人一个简单的眼神交流,简单的微笑沟通,这也是种传递爱的方式。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先生对婚姻存在的必要性的解释,化解了我内心对婚姻的恐惧
早些年我对婚姻一直都是保持恐惧的状态。拒绝谈恋爱,更是拒绝婚姻。慢慢地随着成长,对生活的感受也不再局限于自我的一个空间。其实寻找人生伴侣必不可少的过程。
“爱情是一只鸟儿在天空飞翔,它自由,但也需要栖息,它空灵,但也需要踏实,它娇弱,因此需要保护,它任性,因此需要训导。婚姻所提供的,正是栖息、踏实、保护和训导。”
“好的婚姻是人间,坏的婚姻是地狱,想到婚姻中寻找天堂。”
“孩子是坠落人间的天使。”
我很赞同这个看法。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虽然我自己没有小孩,但我却有好多侄女侄子。不可否认,孩子们对我的影响很大。他们教我撒娇,教我用不同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当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这些时光是美妙的。
因此,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也能有自己的孩子。跟着他一起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人生,不管是独自一人生活,还是组建一个家庭,为人父母,陪伴妻子儿女,抑或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状况,只要内心从容,平静地对待一切,幸福才会细水长流
愿生命从容。也是我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四):经历岁月的光景,才有淡然自若的心胸

经历岁月的光景,才有淡然自若的心胸
读《愿生命从容》/by烟波浩渺1980
对于周国平的了解开始于他对《小王子》推崇,他认为小王子是适合所有人读的哲理童话。周国平为《小王子》做的序言更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他把对这本书的喜欢和对作者的敬意统统包含在内,并且向所有人分享读书的乐趣。
 “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身上花费了时间,这才使她变得如此名贵。”
“使沙漠变得这样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隐藏着一眼井。”——《小王子》这两句话是在他做的序言中所摘录出来的句子,也正是我所喜欢两句话。感觉这两句话用在周国平的文章也非常合适,读过他的文的人,都会觉得周国平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尤其是通过这本《愿生命从容》,感觉周国平的文章所散发出来的气场更加冲淡从容,如同“坐看云起”般美好。
本书的推荐语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经典、最值得收藏的周国平散文精选集。收录豆瓣、人人、百度、新浪、网易、腾讯等亿万网友感动和推荐最多的篇目,横跨周国平三十载创作经典。有一部分文字就在网络中看到过,不知道那时怎么读的,觉得写的不错,也不知道作者是谁。当拿到这本书再读一次,是一种熟悉、喜欢的感觉,话说三遍讨人厌,书读三遍不嫌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每读一次都会有一次不同的认知。在这个篇章中我最喜欢“伍 // 孩子,是坠落人间的天使”,周国平写到自己的女儿时,慈父一般模样着实令人羡慕,而且跟很多父母的对孩子的认识有很多共鸣,那时的周国平不再是一个作家、一个名人,而是女儿的小跟班、小秘书、小粉丝,他忠实的记录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像是做手帐一般把孩子身上的发光点描绘出来,每篇都是一个幽默的段子,同时在如何做父母系列中,写出的思考让读者思考颇多。看人间事,思考教育事是所有为人父母都改深思的问题。
周国平说,我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我是为自己写作,所思所写大多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实话。读者的反馈表明,许多人与我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所以发生了共鸣,我对此感到欣慰。
我经常在想自己酷爱阅读的原因,即使走在路上也会自动搜索可读的内容,在家手握书本,在路上看电子书,浩如烟海的文字,我们早就陷入无法挣脱,却还甘之若饴,九死不悔。看动心动,慰藉的是自己的心。从书中、文字中获得是从别处不能得到的平静感,为内心编织一件可温暖自己的暖衣。有多少作家就有成倍数增长的读者,写作不已,阅读不停,每当遭遇困境中,能救赎自我的也只有这些如海般的文字组合,坚强的心也是由这些组合一点点累积铸就。周国平的文字很像是一位老师循循善诱,更像是一位长者笃定深思,更像是一位父亲充满了对女儿的爱。同时他也是一个世俗之人,当有的学生受其文章感染变得越来越优秀,他也会高兴的转发评论和回复。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自己性格的作家,笔耕不辍,新文、新的思考时常浮出水面。无论你喜不喜欢,他都在那里写着、思考着、经历着。
2015年8月3日星期一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五):《愿生命从容》编者后记(未删改处女版)


我是个贪多无厌的人。两支牙膏、三个品牌洗发水、两瓶沐浴露、两种护肤水乳液,交替着变换着花样的各种用品,方能保证我的日常。即便是阅读,桌上会同时放着三五本书,翻读A几十页后,跳跃到阅读B几十页,甚至是严肃文学与消遣读物、悬疑小说和亲情散文穿插着看。然我却是周国平作品的忠实读者。“贪多无厌”是我作为年轻人在时代浮躁神经下的病症,而读周国平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抚平了迷茫焦躁,我重新获得了发呆的能力。对的,对于现在忙碌异常的人们,发呆已然是一种能力。
正如此刻写这篇文,我竟然主动关闭了QQ、微信、微博、豆瓣,在面对空白文档呆坐、任思绪漫游近两小时后,才敲打一个字,又一个字,又一个字,然后删回一个字,两个字,又继续发呆。要知道,这对于平时的我简直无法想象,没有了那些无线电波下的发表、点赞、评论、关注、分享、浏览,我会丧失部分的存在感,我会坐立不安,甚至吃个饭、聚个会,都感觉因没能拍照上传而失去了它本有的意义。而此刻我已呆坐超三小时,对着文档码字,删除,继续码。只因这篇文章里,我想聊聊我喜欢的作者周国平,聊聊我喜欢的周国平作品,聊聊这些作品给我带来的宁静感受。
开始阅读周国平那年,我大二,20岁,还不曾听说“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的流传说法,虽然我是女生。我只是开始读,因为与文字端另一个灵魂产生的强烈认同、共鸣感而欢欣鼓舞,在想象的维度里,似乎多了一片沟通的秘密花园,听它静静诉说同为个体存在的爱与孤独,接受它的自由价值观,目的却在于激发你的独立思考意识,它带你穿越生与死的思辨,结果是深刻认识到死后的虚无而加倍珍惜生的珍贵。我静静地推介给周围的人阅读,不曾聒噪什么,它的气质是宁静、从容的,阅读它的人亦是安静的。
知道周国平其人,是几年后,已毕业工作,从工作身份编辑的维度去认知,知道了周国平的作者地位,知道了我只是他众读者中的沧海一栗,知道了如父辈甚至祖辈般的年纪人儿都是他的读者。亲见周国平其人,又是几年后的国家图书馆,几月过去,已不太记得清当天其衣服的具体颜色,留下的只有“舒服、随意”四字,如这些年读过的文字,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潜入有缘读者的心中,埋下一颗淡泊名利、注重心灵丰富的种子,生根发芽,得到长久的滋养。
集中阅读周国平作品,断断续续持续了近两年,摘抄笔记将近满满一本,阅读尚属不完整。时至今天,亦时时关注,购入新书。然作为读者与编辑的双重身份,我有个心愿,我想与万千读者互动,我想看看彼此喜欢的周国平篇章是否一致,我想看看历经岁月流变、时代变迁,年轻一代与父辈一代喜欢的周国平又有多少重叠。我开始各种搜索,查看读者评论、读后感、分享数与推荐数,从而甄选出了59篇周国平文章,收录豆瓣、人人、百度、新浪、网易、腾讯亿万网友感动和推荐最多的篇目,既收录有周国平早期经典文《时光村落里的往事》,亦有近期文《受伤记》随感纪实作品,成为该书的缘起。该书选篇非作者自选,也非编辑个人选择,而是一代一代读者群体的选择。
后与周国平老师多次沟通、讨论,吸收周国平老师加以分辑别类,以便主题更为清晰,便于读者阅读建议,对选文进一步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舍弃了不便归类的《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走在自己的路上》两篇文章,搜索新选入了《想念》、《人生边上的智慧》文章。共分成八辑,囊括了人生观、价值观、孤独与安静、爱情与婚姻、孩子与教育、怀念友人、阅读感想及回归心灵家园八个方面内容。特别收录完整的《今天怎样做父母》三篇系列文章,希望能为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80后、90后,在面对子女教育时减少一些迷茫。所选文字都离不开性情的美好,传达一种向上的力量,情绪上的共鸣是基本一致的。
阅读,需要一种缘分,遇到一本思悟相通的书,多年后依旧能记起它的名字,是一种幸福。作为编辑,需要尽可能地增加作者与有缘读者的相遇机会。该书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作为精粹本,给老读者创造一次重温经典作品、赏读新作的时机,毕竟在不同的时空经历下,对作品的理解与共鸣程度都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作为新书资源,让新读者不容易错过,邂逅喜欢的作者与作品,坚持阅读,向时代与阅读的浮躁争夺宁静的空间。
世界再嘈杂,愿你我都能保有一颗安静的心,“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
注:此为扒拉出来的最初写作的《编者记》版本,收录书籍定稿有删改。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六):生命的虚无与缥缈

2012年,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年份。那一年我大学毕业,除了对未来的种种期许,几乎一无所有。总习惯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胡思乱想。9月份父亲病重,加深了我对生活、生命的恐慌,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无力承担的一切,怎么面对生命的虚无与缥缈。我试图通过阅读的方式,去寻找答案和力量。所以,那一年也是我疯狂看书的一年。在那一年,我把周国平、毕淑敏、龙应台、史铁生、林清玄、刘墉等作家的大量作品搬回了家,一本本的读。倘若不是因为读书在多数人眼里不是坏事,我一定会被认为是重症患者。
  
  至今,我仍旧道不明他们的文字究竟带给了我什么,但我坚挺的活着,越来越少的烦恼困扰我,越来越明白“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正因如此,我愿意向更多的朋友推荐这些书,它们或许不是灵丹妙药,看了后便可让你药到病除。但的确如三毛所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七):个人评分:76分。本书前面三章能打80分,甚至更高一点,后面的实在是有失水准,或者说后面的对我的感触真心很小很小。

书评:
本书前面三章能打80分,甚至更高一点,后面的实在是有失水准,或者说后面的对我的感触真心很小很小。
本书结构:
八个部分
这本书讲了什么:
一、生活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论真性情:
文章很短,不过点很多,很多地方值得深究,但每个人的答案又不太一样,关于爱好和利益,关于内在和物质,关于人生的趣味,每个人的答案应该都不尽相同。
活得简单才能自由:
除了温饱,超出于此就是奢侈,那满足和奢侈的界限又是什么呢?
理想主义的温和坚持
做事应该掌握好合适的度,圣徒和智者的区别在于度
我更愿意做自己
羡慕别人并不代表愿意真正成为别人,相对来说还是做自己更适合
享受生命的快乐
享受生命并不是生活在挣钱和花钱两种状态,而是寻求那些你真正需要的,不随社会潮流变化的。
作者还提到人的男女欢愉之情和骨肉之情,说前者是较低层次的,女儿三岁了,没有特别的感觉,整体感受不如拥有老婆高啊。
善良丰富高贵
挺虚的。
童心
知道的东西大多是无所谓的,孩子的童心能更直接地看待问题
二、幸福是一种能力
论幸福
幸福是根据你的主观意识生成和消失的
快感离幸福有多远
快感和幸福可以说是几乎两件事,并不直接造成影响。
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
又是虚的,太过主观的东西,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可以感受到的就是幸福和苦难之分。
比成功更重要的
成功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虚的。
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是不值一提俱往矣的。
做人比事业和爱情更重要
如果考虑这个,就要考虑下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你的人生想达到如何的状态。
快乐工作的能力
真的存在一份你做着能感受到快乐而没有痛苦的工作吗?其实并没有,最主要的还是你要有一个或者更多的兴趣让你的人生并不空虚。
青春不能错过的十件事
我觉得应该更应该说是人生不能错过的 事,不一定是十件,但有一些是有共性的,深刻的感情,出去走走,锻炼身体,读书,艺术,日记。
三、孤独是爱 最意味深长的赠品
论孤独
孤独表示你开始认识自己,与自己交谈。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爱并不是用来消除孤独的,而是你感受到了别人的感受而产生的。
最奇妙的是灵与肉的结合
总体来说人的人体差异很小,灵魂差异却可以天差地别。最奇妙的是人这个物种的本身。
独处是一种能力
独处实际上是你在整理、消化你自己。
安静的位置
一句话在我脑中跳现出来:我就静静地看着你们装逼。
四、爱情是理想的 婚姻是显示的
关于爱情,每个人的爱情观天差地别,笔者对于爱情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平淡的对待。这个对我就不太适用,我和老婆在一起超过十年了,还是很有激情,如何保持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互相包容,没有红过脸。于我而言,并不用去深究是如何保持的,目前的状态非常满意。
五、孩子是坠落人间的天使
讲了不少关于啾啾的事,个人感觉有点有失水准,至少对于我来说,为女儿的事更有趣。
快乐地战胜应试体制
还是太过关注学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目的绝不是为了一张文凭,甚至文凭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东西而已。如何帮孩子开窍,主动去为自己的兴趣做事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怎样做父母
平安,身心健康地成长
六、即使脸上有疤痕 活着也是美好的
一些自己的经历,对我而言没有太多的感触。
七、生命没有名字
作者的一些读书感想
八、恋家不需要理由
读这本书的动机:
关于生命,生命不是为了获取
读这本书的目的:
先看看别人如何定义生命,如何更从容
作者:
周国平
书中的感兴趣点:
生命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3小时通读
评分:
76分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八):宁静致远

这本书是幸姐从图书馆借的,我随手拿来翻,因为题目《愿生命从容》正符合我当下非常想要的状态,因此,又将书借来看。
十多天前,第一次与邓老师交流,感触很深。因为一本书,我俩从陌生人变得有了交集。书成为我们当天聊天的最重要主线。
我观察过他看书的状态,也听她讲述了一些情况,一本书,他会每天坚持挤时间阅读,但是他读书很慢,不在乎进度,不在乎量多,而是静静地思考,化外己用。他告诉我,书上的东西都不是用记忆的,而是用心去感受的。我慢慢意识到这位40多岁的长者,在阅读中就能体现一颗从容的心。
不仅如此,他已将这种从容外化,吃饭时,他会不紧不慢地夹菜;聊天时,他会不紧不慢地回答,甚至他自己自嘲说“反应比较慢”。其实不然,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经年累月、经历各种困难后的淡定。
回到这本书,封底的一句话让我不得不反复阅读: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看别人,他又我没有,就焦虑了。其实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要得一定是符合自己性情、秉性的这些东西,这样他才会平静、从容。——周国平
我想,当我迷茫的时候,就会焦虑,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去释放这种焦虑。所以,不停地向周围人寻求帮助,向书本寻求救赎,向公众号寻求答案。可令我遗憾地是,这些方式确实能在短时间内让我的焦虑缓解,但几个小时后后,焦虑又会重新回来。
我尝试着先让自己睡好觉,专心吃好饭,学会活在当下。一天一天过去,睡眠质量越来越好,从当初的失眠到睡到凌晨起夜,再到现在一觉睡到天亮。身体的舒适让精神也得到了满足。但是,似乎这些还是没有让我得到完全的从容状态。
我开始有意识的观察自己为何会焦虑,正是想到了自己求之不得的事情而难过。而这种求之不得正是由于欲望驱使,而欲望的来源,正是因为‘我看到别人有,而我没有’。当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我开始正视困难,正视自己的欲望,换个角度,让自己的欲望慢慢从迷茫的好高骛远,到越来越实际,实际到每一天该做什么?实际到每一分钟我可以做什么?
忙碌会让人心静,当然这种忙碌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像周国平说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当下有能力、有条件去做的事。不着急,不慌张,时间很早,来日方长。
淡定从容在木木的身上体现得很好,炒股就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股票大跌,木木会说,没关系,放长线,我看好它,过一段时间,它会起来的。 比如股票大涨,木木会说,不着急,再看看,眼光放长点,它还没有达到我的心里预期,我相信它会继续走强。
大心胸的人能承担更大的浮动范围,也有明确的目标,不会因为中途的小波折而改变,比如像我,不够淡定,比如本来期待的10元卖,结果从8元成本钱涨到9元,我就觉得可以卖了。说得好听点,是比较知足的人,说得不好听就是胆小,野心小。
经历了几次的股市波动,我开始明白,波动是肯定的,耐心与等待是在低谷期唯一能做的事。不用自怨自艾地悲观,也不要盲目乐观,平静对待,从容对待就好。这也是股市给我们上的一堂人生课。
接着,将一些有感触的段落进行摘录:
1、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这段时间的痛苦让我被迫变得简单,因为你会发现,你欲望越多越痛苦。只有简单了,什么都放空了,才能让心平静。比如睡个好觉,比如每天晚上能与木木坚持锻炼半小时,比如楼上的花果园开花了,比如路边的一棵树上有阳光的影子,比如坐到了公交车第一排的位置可以呆呆地看着车在马路上行使,比如看到了太阳下骑着电瓶车送货却面露微笑的美团小伙,比如周末时光能与木木去看场电影,比如今天又坚持读了几页书……这些以前看来稀疏平常的事情,突然在这段时间让我觉得幸福和满足,我想,这就是简单的真谛。)
2、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今早听蒋勋讲美学,其中一个例子是说东施效颦,另一个例子是很多白色的花都有香味。最终他想说一个观点,东施效颦不美是因为那不是自己该有的样子,也许东施是现在社会的女汉子形象,健康的古铜色,但是她并没有发现自己特殊的美,结果学成了笑话。关于花,如果不是彩色的,蜜蜂等昆虫不容易看见,因为它们生发出一种能力,就是用嗅觉来吸引昆虫,而你会发现,所有花的香味绝对不一样,如果一样,一定会有一种在大自然的进化中被淘汰。美,就是唯一,就是独一无二。对啊,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何要去羡慕别人的呢?)
3、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刚开始恢复的那段时间,我是几近崩溃的,我拼命想让自己平静,表现得很淡定,却免不了在失眠起来看,看到身旁熟睡中的木木就突然有一种想要掉泪的冲动。我极力地想要在他身上寻求帮助,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尽力做得很好了。我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他能进一步帮我,另一方面,我又不希望一直以这种可怜的状态去影响他的正常生活。我很怕,如果我把他逼得太紧,他也会崩溃。还好,一切都还好。我也没有放任自己的脆弱泛滥,而木木也在适当的时候用最触动我心的方式激励着我。我很庆幸,他比我想象得坚强。否则,我真的不知道这种状态会不会真的在绷不住的情况下全面崩溃,我害怕,因为那会比现在的状况更可怕。因此,我默默地下载了一些佛教的关于心灵慰藉的文章,然后在睡前听。我开始尝试自己去规划生活,哪怕很难,因为每一秒之后我都可能会崩溃。但是,我还是在尽力尝试,甚至学着独处,感受孤独。一切都在时间地流逝中被慢慢淡化,我相信,一切都会愈来愈好。)
4、我很喜欢《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这篇文章,这是另外一种视角下的教育,不知为何,我看到这些文字时,脑海中居然浮现出我和木木牵着我们的两个小孩在内蒙大草原中奔跑、嬉戏的场景。他们两个小家伙约5、6岁大小,有时会去骑羊,有时赶着羊往山上跑。有时又被各色鲜艳的花吸引。 不知什么时候梦想能够成真,为了这个童话梦,我们会一起努力的! 说到做到,我不希望让孩子失去童年。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九):疯狂看书的一年

2012年,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年份。那一年我大学毕业,除了对未来的种种期许,几乎一无所有。总习惯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胡思乱想。9月份父亲病重,加深了我对生活、生命的恐慌,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无力承担的一切,怎么面对生命的虚无与缥缈。我试图通过阅读的方式,去寻找答案和力量。所以,那一年也是我疯狂看书的一年。在那一年,我把周国平、毕淑敏、龙应台、史铁生、林清玄、刘墉等作家的大量作品搬回了家,一本本的读。倘若不是因为读书在多数人眼里不是坏事,我一定会被认为是重症患者。
  
  至今,我仍旧道不明他们的文字究竟带给了我什么,但我坚挺的活着,越来越少的烦恼困扰我,越来越明白“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正因如此,我愿意向更多的朋友推荐这些书,它们或许不是灵丹妙药,看了后便可让你药到病除。但的确如三毛所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愿生命从容》读后感(十):读周国平《愿生命从容》

只爱自己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不爱自己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谦卑的奉献。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世上什么不是往事呢?此刻我所看到、听到、经历到的一切,无不转瞬即逝,成为往事。所以,珍惜往事的人便满怀怜爱地注视一切,注视即将被收割的麦田,正在落叶的树,最后开放的花朵,大路上边走边衰老的行人。这种对万物的依依惜别之情是爱的至深源泉。由于这爱,一个人才会真正用心在看,在听,在生活。 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看看别人,他有我没有,就焦虑了。其实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要的一定是符合自己性情、秉性的这些东西,这样他才会平静、从容。 ——周国平

读一位好的作家写的书,就是一场心灵的饕餮盛宴,时而如大师引领我走向心灵深处,探究生命之深奥的问题,时而如朋友叙述身边不经意间的人和事,时而如知己悠悠的说出那些日夜埋藏在我心间的话语。通过文字一个灵魂因与另一个灵魂产生的强烈认同、共鸣感而欢欣鼓舞,但又想静静的推荐给周围人,不曾聒噪什么,因为它是宁静、从容的,阅读它的人应亦是安静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