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单身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单身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9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单身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单身社会》是一本由(美) 克里南伯格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身社会》读后感(一):大家没看出来翻译有误吗。。明明译为“独居社会”啊

断断续续看了一段时间,通篇逻辑比较浅。先提出独居现象,后分析形成社会环境、群体心态等原因,再讲单身及独居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碰撞及冲击,个体在这种环境下出于各种原因而选择独居的行为分析……就这样看到了第五章,引出”单身社会“一词,猛然觉得文中的“单身"越发不对劲,翻到封面一看是going solo,living alone,结合文中的主题和案例,无一不在讲述独居文化,可见很有可能是这版译本的翻译有误。
在国内,独居和单身实在算不上一个概念。适龄男女中,单身狗比比皆是,独居的却在少数——因为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独居条件尚不成熟,即便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会发生和颐酒店这种事。
而真正的独居,常为两种,一为选择,二为无奈。这个大家都懂,不用解释。所以说单身是独居的客观条件之一,但这些既有的单身狗,逐渐选择和投入到独居的社会生活,其本身则有更深刻的原因。
暂时先以上。

  《单身社会》读后感(二):在中国独居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持续关注“在中国一辈子单身,可能活得很好吗?”的话题,并阅读了所有回答。因为这从长远看来,所有人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即使步入婚姻,也很可能因离异或丧偶,小孩出国等落得孤身一人)。
此书算是比较完整探讨了独居人群这一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包括独居人群的状态、缘由,并在后半段讨论了整个社会应该为此趋势而做出什么。下面是我结合了自身思考的整理:
应当首先明确概念:独居不等于单身,单身不等于独居,虽然从概率来说,独居人群大部分是单身的。主要可以粗略分为三种人群:一是毕业后成年未婚人士;二是离异人群;三是老人。从个人意愿来分,可以分成主动独居和被迫独居。
本文说的是主动独居,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单身的人群(单身不等于不恋爱,但一般较为短期)
独居的好处不言而喻
1.充分发现自我,保持自身生活方式;
2.较为自由的支配时间,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我想之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独居,以上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3.另外我想其实独居(单身)的人,大部分是由完整强烈的自我世界爱情在他们生活中占比不是太大,有固然好,没有也可以。因为爱情真的需要时间和精力,而把情感过多投靠在人的身上实在过于冒险,我相信有过恋爱经历,稍微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一点。甚至我们的父母,他们所要求我们的大部分也就是婚姻(过日子),而不是爱情。
独居的客观因素:1.当代对个人的推崇;2.女权(平权)主义的兴起;3.互联网技术使得人们的社交状态改变
独居需要考虑的前提:
1.生病及年老时的照料。这是非常现实又沉重的问题,而且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要面对,即使有伴侣或子女也并不一定就能保证有人照顾你。
2.经济上必须完全自给自足。尤其重要的是不要接受来自父母方面的帮助,如果财务不自由,你就别想其他人身及思想自由了。
3.寂寞/孤独。这个取决于个体差异,有些人就是喜欢自得其乐,其实孤独真的是人类生命体验的一个非常重要部分。更何况追求成功快乐并不依赖于将个体与他人相连,相反,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向个体完整展现寻求其他更好选择的机会。”有些人会养宠物。这在西方较为普遍,国内我觉得也是一个大趋势(顺带说一下个人反对商业养殖买卖动物,请尽量领养),因为相比人类,与动物相处还是简单多了。
4.志同道合朋友。这个跟第三点似乎有所冲突,但实际上不矛盾,因为即使你无论怎么内向,人本质上还是会渴望交流(我觉得内向者是倾向于更高质量的交流)。当然交流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一起旅行、看电影等等等。独居的人其实更容易安排出游,和朋友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5.可以达到准专业水准的爱好。这一点放在后面讲是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好的话,他/她根本没有必要独居。唯有真正找到自己生活乐趣所在的人才会对独处时间有着高度的、强烈的需求。而爱好则基本可以解决所谓的“寂寞”等问题,因为你根本不缺同好者。
面临的问题:
1.职场上的歧视。尤其是女生,如果不结婚大多数人会指指点点,而且按一般人思维,女生到了差不多30岁就该结婚生子了,因此一般职务上的升迁什么的就不会列入考虑对象。比如日剧《不结婚》的天王被调离岗位(顺带说一句这剧有个大烂尾)
2.房地产市场的歧视(买房及租房,一般人们愿意租给一个家庭,书中谈到的买房的银行按揭对人群的筛选在中国好像没有区分)
3.签证的歧视。作为天朝子民我感觉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签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当然只要你有资产证明其实也没问题。
4.家人、亲戚及同事言谈举止中赤裸裸的歧视。请保持内心的强大。你要活得比他们都精彩,独居的意义难道就不在于此吗??如果自己觉得难以忍受的话还是尽早结婚吧,毕竟在中国这个奇葩的社会里,离婚都比未婚好。
(或者你可以结了以后考虑离婚……损招,请勿模仿)
5.性方面。我觉得这个比较棘手,尤其女生随着年纪增大吸引力多少会下降,好消息是性欲也会随之减退(嗯,是好消息吗?)。所以,考虑这方面的愉悦其实跟对方有很大关系,因此我觉得除去419这种成本极其高昂的办法,只能是……(略),又或许你可以参阅《孤独的性:手淫文化史》这本书。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独居人群,社会应该对此作出的相应调整:
1.社区的配置。尤其针对孤寡老人
2.医疗服务。关于机器人产业方面。
3.房地产市场。小户型的推出。
4.商业消费。针对单身消费群体的一系列定制。
最后我想说我的理想状态是:如果有喜欢的人的话,分别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不同楼层。一周见两三次面足以。
比较匆忙,先写这么多。

  《单身社会》读后感(三):《单身社会》|解读

关于作者和本书

《单身社会》的作者是美国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他一直关注美国的单身独居现象。

他的上一本书《热浪》是调查20年前芝加哥那场摧毁性的致命热浪的。史上温度最高的41摄氏度,使芝加哥造成了750个独居的人在家中死去,而他们的家人朋友和邻里竟然都不知道。于是,他对独居现象做了更深一步的调查研究,对不同城市超过300名不同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独居者做了深入访谈,在进行观察和分析之后,写出了这本《单身社会》。

克里南伯格的调查结果引起美国全社会的共鸣,《纽约客》做了刊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也做了转播。

人类进入单身时代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单身独居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单身时代。

截至2010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一人生活。在北欧,单身的比例更高。瑞典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

美国独居家庭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的第二大家庭形式,远远超过了其他四种家庭形式。

在这本《单身社会》中,克里南伯格分析了独居生活是如何兴起的,它是怎么改变人们对自身、对婚姻的理解;独居又是怎么影响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甚至改变了人类老去和去世的方式。他得出结论: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我们要做出改变,让未来的社会和城市规划适应这种变化。

造成大范围独居人口增长的原因

一是个人主义的兴起;

二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女人不再依附于男性;

三是通讯方式的变革,社交更为方便;

四是大规模城市化,使独居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团队和归属;

五是人类寿命大幅度延长,使得独居老人日益增多。

关于独居和单身人群的新认知

首先,独居并不是造成孤独的元凶。决定孤独感的并不是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那些擅长交际的单身人士并不一定感到孤独。而在婚姻“围城”中的人,可能更有孤独感。因此,他得出结论,寻找终身伴侣或者找一个人同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孤独感的问题。

第二点,单身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相反独居人士更热衷于社会交往。克里南伯格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都市专业人士往往有过度社交的倾向。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更喜欢聚集在那些创建充满活力的城市。社会的机能也在转变,过去的社会是强调保护人们免受伤害,现在则更多地是转变为,让人们把自己的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第三点,独居并不是人生失败的象征,社会需要改变对单身人士的歧视。过去的主流文化看中婚姻或亲密伴侣关系所带来的安全感,而把独居视为人生失败的象征。在很多公司,上司和同事们更尊重有配偶和子女的员工的私人时间,而宁可打乱单身人士的日常生活,这是对单身的歧视,需要改变。

第四点,很多经历过婚姻生活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单身。许多经历了失败婚姻的人士,对婚姻和真爱拯救他们的神话彻底失望,只有很少人会选择再次步入婚姻。选择独自生活,对女性来说,她们可以摆脱不被感激、不被重视、无报酬的家庭责任,更加关注自身的需求;对男性来说,他们可以拥有更具冒险精神的、更丰富的社交生活。

第五点,我们都会老去,可能都要面对年老的独居生活。年老会失去独立性,需要依赖于旁人或机构,所以需要家庭、市场和国家联手提供各种保障。有一些城市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得很好,比如纽约市,他们为老年人和独居者提供慷慨的公共服务,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老年中心,提供午餐,组织社会活动,并帮助老年人参加其他公众活动,鼓励老年人在自然形成的退休社区中安度晚年,这都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独居社会经验

克里南伯格专门去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考察,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独居人口城市是怎样服务独居人群的。

在斯德哥尔摩,很多住宅楼宇都改造成了适合单身人士居住的小户型住宅,这些住宅面积虽小但功能齐全。以一居室、二居室为主,配备了餐厅、洗衣房、托儿所,可以为单身母亲和其他单身男女提供服务。政府能为高中毕业的成年人提供一间小型公寓。

这里有一种叫做“一起拥抱人生旅程”的社区,专门为40岁以上、家里没有子女、有兴趣下半生一起体验独居生活的人们设立。这里跟养老院模式不同,是有全职工作的中年人和退休人士组成的。这里有大型的餐厅和开放的厨房,可以供大家集体用餐;还有图书室和电视室、电脑房、洗衣房、编织区、木工间、兴趣小组活动室等,还有公共花园和休息区。楼上有露天屋顶区和派对宴会厅,地下室有健身房和桑拿浴室。每一个住宅单元里有一间卧室、一个客厅和一个小巧的厨房。在这里,老年人可以过得开心愉快

瑞典还有良好的国家福利来解决公民在独居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比如女性独自生育一个孩子,她将得到雇主和国家共同支付的十六个月带薪育儿假。政府还提供了一流的儿童保育设施、公共医疗体系等。这里的社会福利设施值得全世界学习。

克里南伯格总结说,独居,和结婚一样,只是一种生活的可选项,并不是通往重塑自我和个性的唯一途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应该受到排斥和歧视,相反社会应该为独居人群做好服务和保障。

  《单身社会》读后感(四):《单身社会》读书笔记

书名:单身社会
作者:[美]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译者:沈开喜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版次:2015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
读书笔记(开始时间:20151211)
1.是哪类书:社会科学专著
2.主要内容:作者以前瞻性研究为基础,探索了单身社会的崛起,以及这一现象给我们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3.主要观点绝大多数单身者正热忱地投身社会与社交生活中,他们比同龄已婚人士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与艺术及音乐课程、公众活动、演讲及公益活动。在如今这个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社会中,独自生活令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伴侣的陪伴。
4.要问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在面临其他诸多的选择之时,依然觉得独居生活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为什么在当今世界最为富足的社会中,独居现象变得如此普遍?是什么使独居生活对于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极具诱惑
5.书的结构:按出现的时间顺序,一一探讨独居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半段将集中于年轻群体的经历以及独居者的经济保障问题,而后半部分则将探讨年迈衰弱的独身人群的问题。)
6.重要的单字:单生 独居
7.重要的句子:是否独自居住并不重要,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是否觉得孤单。孤独,一旦我们学会与之相处,不仅能帮助我们恢复自己的精力,也能激发我们产生更好的、共同生活的想法。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
8.作者的论述:
导言
宗教、文学和哲学中有很多反对单身的论述。孤立对人类来说也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压力。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体系中,家庭而非个人,一直是构筑人类社会以及经济体系的基石。乔治.彼得.默多克提出“核心家庭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群体单位”,后来研究者找到的反例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另一种形式的群居方式。
过去半个世纪选择独居的人增多。几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第一次面对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单身人群。典型的美国人一生中更多的时间是单身而非已婚,而单身时人们大多独自生活。
今天独居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独居者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成为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独居生活同时也是最为稳定的居住及生活方式。
女性构成了当代独居人口的主体。独居人士聚集在现代化城市中,遍布美国各州。独居生活的话题鲜少被谈及。
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
作者认为独居现象并不来自美国的个人主义传统。全球范围内独居人口均大幅增加。作者认为原因是: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以及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两者共同使这种新兴之势成为可能。与以往相比,今天有更多的人选择独居生活,正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能够负担这样的生活。还有一个原因是当代对个体的推崇。
个体推崇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对西方社会及其他各地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大规模的城市化、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这四种社会变革也悄悄发生。
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独居生活将人们从家庭以及婚姻伴侣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来,令人们可以更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独居生活令人们有机会探索并认知自身生命的意义与目的。
有证据表明独居者与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为活跃,而独居者占较高比例的城市也拥有更为蓬勃的公共文化。
独居与孤独并非同一个概念。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是否独自居住并不重要,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是否觉得孤单。独自生活确实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正因为以往的人类社会从未拥有过如此庞大的独居者人口,这也意味着人们无法从过往的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
研究方法:在广泛的访谈以及观察调查的基础上,每个章节探索独居者是如何面对那些独居带来的常见问题的。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调查研究,对超过三百名不同年龄和社会阶级的独居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除了访谈,也对独居者聚集的地方进行了观察。查找检阅了以往关于单身者以及独居者进行的调查、社会调研以及市场调查的资料。访问了对于美国大量独居人士给予密切关注的其他人士。
社会调研的基本准则之一是研究者清楚了解自己对于研究课题的预判想法,但能超越这些先入为主的想法。
第一章 独自生活
作者回顾了独居生活变得流行的历史及其原因。用的证据大多是引用别人的资料,综合了一下。
“第二青春期”推迟了成家立业的成年,青年人更热衷于无责任负担的生活方式。比起前几代,他们更长时间地待在学校里。本章的问题:独居这种生活方式为何开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它又是如何从一种失败的社会生活现象转变为成年的标志以及个人成功的象征的?
原因之一是城市化,使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禁锢、宗教传统的约束和小镇邻里的监视之中解放出来。另一个原因是妇女解放,越来越多受过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快涌入职场。第三个原因是住房市场的发展使独居成为可能。第四个原因是年轻人从小形成了独立的想法,其因素作者认为是儿童拥有独立卧室,以及父母让孩子独立睡觉。
整章都是描述性的,引用他人的资料,没见作者自己的研究结果。
第二章 独自生活的能力
开始介绍独居人士的生活状态了,其中有作者对他们的访谈。
通常在长大成人之前,鲜少有人会有独自生活的经验。这也意味着那些开始独居生活的人们,会很快地发现他们必须学习以适应这种新生活。除了现实的挑战,还要学会适应孤独,勇敢面对独居即等同于失败的社会成见,应对房屋市场与职场上的歧视,与已婚朋友交往等。
作者的调查表明,年轻的单身主义者将独居视为特立独行与成功的标志,社会不再将独居视为人生失败的象征,他们将独居当做一种在个人发展尤其是职业发展上的投资。自我提升也意味着承担学习家务能力的挑战。单身生活同时也意味着社交上的更多努力,建立“城市部落”以取代家庭提供支持。
大多数年轻人都将独自生活看做人生的一个阶段,而非终点。独居人士多将闲暇时间用在工作上,这是现代经济繁荣的代价。独自生活的人们的社交生活是过度扩张的。许多人在进入30岁的后期时也会开始反思。
文中还介绍了独居人士受到的社会关注,在购房、职场上受到的歧视,以及他们对婚姻、生育的态度,和他们养宠物的情况。
这章终于有了作者自己的调查的内容,不过只限于个别访谈,没用其它定量的方法。
第三章 分离
本章介绍了那些结过婚,后来又选择了独身的人士的想法。这么多人放弃了婚姻的种种所谓的益处,而选择了烦恼纷纷的单身生活,并选择余生都独自生活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原因之一是现代女性已经从传统的经济剥削和性约束中被解放了出来,她们可以摆脱那些不被感激、不被重视、无报酬的家庭责任,如今她们可以更关注自身的需求。另一个原因是男性逐渐幻想着一种更具冒险精神的性生活。我们选择放弃不幸福的婚姻,是因为我们更珍惜自由和个人主权,以及我们寻求自我实现的可能。对男女而言,独自生活都是一种具有诱惑力的方式以实现所有这些期望。
第四章 自我保护
当代人离不开互联网,手机,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会”代表“孤独”与“个人主义”的终结,作者认为不是。一些采访对象说,独自生活是一种缓冲巨大的社会压力尤其是职业压力的方法。但独自生活这种策略,对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和贫穷的普通阶级而言,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更多是精神上的健康,而后者更在意身体健康。
独居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但同时独居也会危及个体本身,而且那些健康、情感、财务状况良好的人,相比那些贫穷和不健康的人群,更能找到其中的平衡。对于那些弱势社群而言,独居往往会导致一种危险的状态。他们独居往往是为了摆脱自己沉重的负荷——滥用药物、犯罪记录、贫困、失业和疾病,问题还往往不止一个。
第五章 共同的孤单
讲独身者的组织,这些组织在对抗对独身者歧视,在政治上和商业上,以及在独身者互助方面的作用。
第六章 独自老去
讨论独居老人遇到的问题:生活需要照料,疾病,心理等。
第七章 重塑独居生活
作者认为不要企图改变独居人士的想法,让其结婚,而要设法帮助他们适应独居生活。比如采用机器人,电子宠物,建立更多的辅助生活中心,让我们的城市对独居者更加友好等。
结论
对于社会疏离,当代社会科学家们采取了全新的研究方向,不再是宏大的哲学理论,今天数据及统计的学术界正在用强大的数据分析来回答“我们是谁”这样的问题,并找出困扰人们的问题所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某些西方社科书籍读起来无味的原因之一吧,全是数据和资料的堆积,至于分析,要读者自己来进行,更别说给出普遍性的结论了。)
为独居人口的崛起而忧心忡忡的文化批评家和政治官员们,并不承认独自生活是一种与结婚、与家庭伴侣共同生活一样有效的个人选择。他们也不承认,这是一种集体成就——独居的兴起多见于发达国家,而不是贫穷国家。
更务实的说,那些总是反对人们投身独居生活的批评者,更需要正视那些推动了独居生活兴起的社会变化,其实是不可逆转的,如个人主义的兴起、女性的崛起、城市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达,以及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独居现象将长时间地成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特征。
独居生活盛行于北欧国家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良好的国家福利体系能保护本国公民面对独居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
政府的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应当为独居者提供支持,住宅的设计也应该适应独居社会。在所有独居的人之中,那些年老体弱的独居者往往面临最艰难的困境,而找到能负担的住房并由得到所需的社会支援,也正是他们的困境之一。我们需要增加对照顾老者的看护人员和服务的社会公众的支持。
归根结底,核心的问题并不是独自生活的人数有多少,而是当许多社会中都有大量独居人口时,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如何。
作者通过研究访谈发现,许多独居者表示,他们喜爱独居生活,远甚于其他既有的生活选择。作者认为将独居生活的盛行,与孤独、公民社会的崩溃、共同利益的消亡联系在一起的言论的危害甚至远大于误导民众,它们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而令社会无法真正关注于那些与世隔绝的孤立人群,以及那些最需要支持和帮助的领域。此外,独居不应仅仅被视为一个社会问题,它也是机遇,并带来一些显著的社会效益。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并不会将我们带往寂寞或者与世隔绝,相反,独居给了我们时间与空间,来实现有效率的自我隐居。孤独,一旦我们学会与之相处,不仅能帮助我们恢复自己的精力,也能激发我们产生更好的、共同生活的想法。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
9.作者对问题的解答:
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以及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两者共同使这种新兴之势成为可能。与以往相比,今天有更多的人选择独居生活,正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能够负担这样的生活。还有一个原因是当代对个体的推崇。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大规模的城市化、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这四种社会变革也悄悄发生。
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独居生活将人们从家庭以及婚姻伴侣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来,令人们可以更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独居生活令人们有机会探索并认知自身生命的意义与目的。
是否独自居住并不重要,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是否觉得孤单。
10.我对作者解答的评论:本书是作者数年研究的结果,主要是描述了美国社会的独居化趋势,以及独居人士的生活状态,呼吁破除对独居人士的歧视,并采取措施帮助其克服独居生活中的困难。作者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人物访谈。我觉得这可能存在问题:既然研究了那么久,采访的人肯定很多,书中出现的却不多,多是引用别人的研究结果。最好能有定量的东西。由于这个缺点,作者只能提出一些泛泛的建议,是否适合单身人士的需要,不知道。作为一位单身人士,我关注的问题是除了单身人士的权利外,还有如何让非自愿单身的人士脱离单身。

  《单身社会》读后感(五):关于独居生活的新见解

看完后,我不会再去苦催亲友们结婚了。
一开始以为这书读起来轻松,甚至可能是鸡汤,但实际上,上架在社科类,越读越严肃。开头引用了很多书和研究,看注释也收获很多。后面大多美欧的人物访谈,到“独自老去”章节,让人不由的着急起来。
简单从三个方面聊聊:
孤独
这是一个已经泛滥的词,老弱妇孺皆能说。而我感觉,说孤独的人,大部分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书中提到了几类人,他们有的穷忙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有的老弱无法照料自己。。像他们才是真正的孤独。。。而他们的声音很少出现在朋友圈或者微博里。
婚姻
单从国内大城市看,工作女性的群体庞大,也佷接近欧美,她们甚至已有能力不依附结婚而照样过的多姿多彩,这也是晚婚的原因之一。单身的好处,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意味着自主权没有约束,包括两性方面。婚姻,对新人们来说,看起来经济上互补导致生活质量的提高,剩下为数不多的吸引力。so一个健康不差钱的人,谁愿意结婚,,,
独居老人
这类访谈的老人,让我看了揪心。里面的多数人视养老院为人生最后一站,所以极力抗拒去。他们宁愿独守空屋,有的没有亲友。所以芝加哥那场“热浪”的悲剧,也在所难免。当然,书中提到特例,瑞典的四哥的摩尔,因其完善的福利和居住体系,缓解不少。
而中国养老的现状存在很多差异,首先老一辈们大多是集体传统意识,乐于服务子女,且居住区域生活设施完善,老年活动中心也越来越多,国家也一直提倡孝顺美德,从这些方面看来,我国老年人的孤独感没西方严重。我们正处于独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对于享受改革开放喜果的年轻人们,由于他们更尊崇个体价值的实现,再过去二三十年,他们老无所依的几率会大的多,此问题已经在美国凸显。
 最后, 书名或许改成 《独居生活》更合适。《热浪》 为作者成名作,后有基金会邀约,遂成此书。朋友看了此书,感觉前段大量的引用堆砌,没有中心思想,让人费解。

  《单身社会》读后感(六):如果~你想过一个人的生活吗?

看完这本书,联合最近的感想,认真的写了篇文章,把文章挂上来,表示对此书的支持,以下正文:
这几天,突然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起因嘛,可能和最近看过的东西有些关系:
书《going solo》,原本以为就一本简单宣言式的书籍,结果人是一个严肃的社会调查类书籍,看完已目瞪口呆.jpg……
知乎圆桌“即使独自生活”,里面有一些观点挺有意思,新的、旧的、女权的、传统的,有戳我的,也有干脆戳我肺管子的,三观这东西,有时还真不好说。
日剧《逃跑可耻但有用》、《公主小屋》,虽然说日剧很多都只是纯治愈,但这两个剧里描绘的一些状态、情绪,其实,对这样的我们来说,还是挺有启发的。
so、今天,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你想过一个人的生活吗?
万籁俱寂……
首先,紧张、很多份紧张,即便随时面对母上大人的一万点怨念,但我竟然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个人生活的可能性的这个问题,这认知缺陷、也是见鬼了。
不得不承认,原因无他,也就是现在的我、还没有那么多一直独自面对一个人生活的勇气,虽然,我很想。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
选择了一个人,意味着:
发烧生病了,要自己从床上滚下来、滚热水喝退烧药,没人会好心帮你端……
遇到困难了,不会有退与不退的选择,只会有自己硬着头皮迎面对上的选择……
看到帅哥想八卦了,借用一句话,却只能和Siri做朋友……
碰到亲戚夺命连环call了,也只得装孙子听着,还不得反驳一句
……
一个人的生活需要那么强大的一颗心脏
当然!
一个人的生活需要有一点强悍的经济实力
当然!
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几项可以安放心灵的喜好
当然!
打脸声啪啪啪的……
关于为何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一个人生活,李银河在知乎圆桌里说,有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双重影响,但归根结底,是因为现代婚姻关系,在对传统婚姻概念和利益进行进一步消解和影响……
有意思,简简单单一句话,爆出了多少城市单身男女青年的的独身本质,当婚姻都不再是婚姻的情况下,SEI又会再去在乎婚姻呢?一个可怕的玄学命题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现在25+女性,“传统”意义上的剩女,在老家附近,基本已是父母念、师长催的尴尬催婚状态;而在北上广深这样一些地方,这样年龄群的女性,很多还处于刚告别职场懵懂,开始职业奋进的状态,单不单、婚不婚,没人在乎,也没太多人去谈论……
最多的状态,也就是,单身青年们,情人节里象征性自我宣称被虐狗一下,光棍节剁手买买买时借口抚慰的代名词……
换句话说
SEI怕SEI哦……

  《单身社会》读后感(七):拒绝偏见,勇敢光明地选择单身

是两件事让我迫不及待地要推荐这本书给大家: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这周五谈到了这个话题;一个优雅美丽的姐姐前日朋友圈转发了叔本华的文章《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都深得我心,让我平日里的想法有了更多的底气与大家分享。人选择一个异性,就是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也皆是因为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完整。人类在实践中证明一个异性往往无法长期永久地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核心的原因是需要异性的两个人皆不完整,也几乎无法完全匹配,当然多个异性也一样不行?。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克服生理和心理的阻碍,完善个体的灵魂,使自己独立完整。
我知道有人会举一生幸福的婚姻的例子作为反驳,然而我们都是听说,谁见识过,即使有个别,我确信那不是爱情和婚姻的案例,那只是两个人的生活境界,在任何情况下都安然自得的案例。(公众号文章不易太长,此处打住,我确信我可以拿出充分的理由和论证)
《单身社会》,一定是人类最美好的未来。对于单身社会的全面到来我已经在《革命之路》的影评里论述了,而且这本书也有大量的社会调查和严谨的分析。我这次想借着推荐这本书,说说中国式的婚姻与单身的各自苦痛,说说这些苦痛终将过去。影评里说的是未来的理想,那这次就说当前的现实。
中国式婚姻的悲剧在于家庭结构变小,女子地位平等后,"孝"文化还是大家庭文化,"娶了媳妇忘了娘"是中国男人尴尬的坎,好在中国人隐忍,不至于全部婚姻都不幸。“孝”的定义与表现形式依然是传统的。但随着中国女性摆脱家庭束缚,有独立的社会关系,母亲的生活核心不再是儿子,随着养老社会化,小家庭会有一天真正成立起来,婚姻或许会另一番模样,但最终人类会抛弃婚姻这种社会关系,独立与自由。大人常问这样的问逗小孩:你们家里谁说的算啊?朋友兄弟间也常以“怕老婆”“妻管严”来玩笑揶与。家庭地位是个必然存在,当“不平等”为正常关系时,例如过去,往往婚姻家庭更容易和谐,当“平等”成为一种追求,因没有标尺,和谐却更显艰难。如今的女性还是多自觉或不自觉屈服男权,屈服家庭,丧失自由信仰,来换取所谓的婚姻幸福。
中国当前的单身人群估相对多的还是”被单身“,而不是主动单身。单身最大的苦痛不仅在于生理心理需要的排解,亦或在病弱时候的保障,最大的苦痛是各种被逼婚,被关心,那大多都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即使是从实际情况的担心和关心,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完全可以面对实际的挑战,因为他们有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广泛的社交网络,专业水准的兴趣爱好等。可光明地主动选择单身仍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也可以看到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不必说韩国总统、台湾民进党主席,也不必说那些明星,只是环顾我们身边就有相当多适婚却单身的朋友,有趣的是这些人多是女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优秀,她们的美丽总是可以一直保持到老,且愈久弥香,从不会被日子消磨。我赞赏她们的智慧和勇气,也请她们相信很快就没有”剩女“这个词了,一定的。
如此婚姻与单身都各有各的苦痛,是进已有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只能曰”前途虽远,未来可期“。
(转载请联系Amon:微信号Amon_tian)

  《单身社会》读后感(八):独居生活是一场社会试验

两种传统的美国个人主义:
功利个人主义:当每个人都优先追求自己的利益时,社会也将繁荣昌盛。(代表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
表现型个人主义:主张培育以及赞美每个人的自我,这一观点激发了美国人对于认同和自我意义持续不懈地追求。(代表人物:沃尔特·惠特曼)
超验论者的个人主义:爱默生和梭罗
然而,美国人从未全心认同个人主义。总是为离群索居的人们担忧。在美国的文学著作中,任何关于彻头彻尾从人群中被孤立而独自生活的故事,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被认为实际上是一个恐怖故事。关于“社区衰退”的种种报道,也好似恐怖故事。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社区”是一个神圣的字眼。
因此,美国文化并不是急剧增长的独居人口背后的理由。
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和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是“独居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的现象(以下简称“现象”)”的经济原因。
女性地位的提升:离婚和保持单身都意味着一种无需禁欲的生活。离婚率稳步攀升。
通讯工具的变革:独居者能更方便地体验社交活动的愉悦。
大规模的城市化:各种活动和群体,如酒吧,民间组织,俱乐部,健身房…各种服务也很完善,如清洁服务,代烹饪,外卖…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禁锢、宗教传统的约束和小镇邻里的监视之中解放出来。
恰恰相反,独居者与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加活跃,在独居者占较高比例的城市也拥有更为蓬勃的公共文化。
单身生活,意味着更高的成本(独自承担的房租和生活费用)、无法避免的歧视(在职场和租房选择上)、在情感上的孤独和无聊、养老问题(在经济来源、陪伴、照料和安葬上,养老院并不是一个温情的去处,而是一个死亡的中转站)和社会的压力。
但是,结婚中由于两个人不合适导致的孤独有可能是更大的痛苦。许多离婚人士都赞同的理论:当婚姻或者恋情不顺利时,你不能去找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寻求帮助,因为他就是问题的源头。在两性关系中,你成了一座孤立的小岛,这是件非常令人感到孤单的事情。
另外,婚姻生活减少了双方能花在的事业、交友、发展个人兴趣上的时间,剥夺了个人独处时的自由和隐私。一些年轻人的活和事业融为一体,和他们的同事成为朋友,甚至一起参加活动,组建俱乐部。

  《单身社会》读后感(九):也就这个样子吧

我年龄已经不小了。前段时间害怕孤独终老,便跟EX复合,然而经过近一年极为别扭的相处,我又开始害怕陷入婚姻不幸,于是再次恢复单身。然而这次我明白,自此我极有可能一辈子这么单身着过下去。单身一辈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还是有些没底--毕竟这是非主流。然而,最近看到一本名叫《单身社会》的书,却恰恰在宣称单身独居目前正在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于是,我决定找这本书来看。为了省钱,在kindle上找了英文版。
这本书主要通过展现大量详实的调查统计数据,并结合对各类典型独居案例的采访,向读者展示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选择独居,且这种生活方式近几年正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在全球普及,今后极有可能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作者还顺带介绍了目前欧美政府及民间团体针对这一迅速增长的独居现象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总体感觉,这本书类似于记者写的纪实报道。作者本身并不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因此不可能从人类学(人类是否与生俱来适合目前的婚姻制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等任何一个角度深入的阐释独居社会形成的来龙去脉,只能通过采访,罗列素材,向读者展示他总结到的资讯,即:年轻、健康、高收入的人群,选择单身固然有着无尽好处,然而如果穷、或无法避免的生病、或步入老龄,独居生活就会变得异常凄苦--这不废话吗?有常识的人都能推测出来的好不好?作者犯得着找那么一大堆数据采访那么一大堆人来support这么一个明确得不能再明确的事实吗?读者犯得着看这么一大本书来强化对这个事实的认知吗?强化完你倒再给个所以然啊?比如说,对于主动或被动独居的人,需要做哪些准备? 因此,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感觉是:啊,这样就结束啦?就我个人来说,并没有从中受益许多。

  《单身社会》读后感(十):翻译令人发指

之所以不打一星,是因为没有中文版,我也不会去看英文版。姑且在这里list上一些翻译的问题,时常更新。最近忙碌,不太可能一下子看完。
为什么说翻译令人发指呢,我看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者是英文文法不通,逻辑关系没有搞清楚,随意捏造内容。"either a beast or god"和"与...无异“,完全不是意会的距离。
二者是中文文法不通,第七页赫然出现这样的句子,”尽管独居生活正在盛行,它却是当代鲜少被谈及。“盛行,本身是一个进行含义的词,应该讲”现在盛行“,”正在盛行“非常诡异;至于后面那个分句明显语法不对。想来这个书没有经过什么校正,就惶惶然出版。
另外一个严重的翻译问题,是中文版完全没有数据引用来源,大概是出版商出于出版考虑而做的“去学术化”努力。书的封底上是这么推销本书的:
”这才是人类的终极走向!....婚姻,家庭,年龄,这种古老的迷信!那个时代业已沉沦!“
我看到都要吐了,估计Klinenburg教授简直要奇怪这本书怎么在中国人眼里这么low。
我觉得等七八年后在国外浸淫久了,可以把一些有意思的书翻译成中文,如果有三五好友还可以交流心得,实在是人生乐事。
第1页
被孤立的人,无法从政治的联盟中分享获益,又或者已然自给自足而无需分享获益,这样的人已经不再是城邦中的一部分,也就与野兽和神无异。
The man who is isolated, who is unable to share in the benefits of political association, or has no need to share because he is already self-sufficient, is no part of the polis, and must therefore be either a beast or a god.
第6页
统计数字说明了一切,而这一社会现象的数据则令人触目惊心。
Numbers never tell the whole story, but in this case the statistics are startling.
第6页
“相比其他生活方式的人群,独居五年以上的人们更可能维持同样的状态不变,而此项稳定性的数字,独居人群仅次于有孩子的核心家庭,位列第二。”
Over a five-year period, people who live alone are more likely to stay that way than everyone except married couples with children.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