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30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精选10篇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是一本由聂晓阳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一):爱上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这个名字于我已是痴迷,最初听说他便是那首《见与不见》,对一个人有想要去了解他的冲动,说明他记经打动你了。
    前阵子对于佛教很感兴趣,便买了几本书,其中就有这本书。
    书里主述仓央嘉措的生平与西藏佛教修行的种种,对于西藏,对于佛教,心里更生敬仰和向往。
    一个朋友说,西藏,这辈子,至少要去一次,因为那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神秘的西域,念青唐古拉山庄严,仓央嘉措在修行,被废黜的达赖喇嘛,依然深受西藏人民的崇拜,因为他是最真最爱人民的王。
    站在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玛杰阿玛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仓央嘉措并不是那个白天念佛,晚上溜出布达拉宫幽会情人的放荡情僧。他是厌倦权利的斗争,真正静心修炼的佛。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生,令人着迷,对于他的误解,也一直存在着,我们无需争辩,历史一直就在那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二):众生喧哗,人云亦云,还原一个真实的仓央嘉措,将自己的心识净化(书摘一篇,不喜误入)

以下都是我的辛苦摘录哦。
❀: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法,学佛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度众生”,即把所有生命看作没有区别的,值得同情拯救的对象。一切众生如父母,这是一个基本的佛学理念。所以,把玛吉阿米翻译为“情人”还是翻译为“如母众生”,是认识仓央嘉措的一个分水岭。
❀:所谓幸福,就是“身体的平安和灵魂的宁静”。
❀:人生快乐分为六类:即“浮生六乐”:脱苦之乐、得到之乐、无欲之乐、助人之乐、平心之乐。
❀:对人生最好的启悟,从来都来自“死亡”的警示。濒死经验历来都是最重要的预示,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观,让人对死亡的恐惧减少,对别人的关怀增加,更加肯定慈悲大爱的重要性。
❀:活着,其实就是一辈子又一辈子的修行。
❀:所谓【加持力】有时也是一个人自己内心的力量,是人子啊虔诚的信仰中受到启发后,自己内心所发生的能量。
❀:很多高僧大德最后证悟解脱而圆寂的时候,都要留下一点痕迹,代表他的身口意不会全带走,用终生的修行给后来的追随者一点信心,这就是【舍利子】。也可以用焚烧后的骨灰通过特别的工具和方法,人工制作舍利子。
❀:【献哈达】是十分隆重的礼节。一般给盘腿坐的僧人要放在膝盖上;给高僧活佛献哈达,只能放在他面前的桌子或脚下;只有给平辈、晚辈献哈达,才可以直接挂在脖子上。为了省钱,不给小孩子献哈达,但也必须用白色的糌粑在肩头点一下代替,以表示吉祥和祝福。
❀:沉默亿万年的石头,是人和神灵对话的最好媒介。
❀:在神山的属相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十三圈的功德。会给同样属相的朝圣者带来格外的好运,但必须绕着转一整圈,否则心不诚。人们把转山看作积累功德消除罪业的途径。
❀:在念青唐古拉山下,草地上到处是一个个的小石堆【玛尼堆】,那是灵魂离开肉体后暂时的家。每个朝圣者路过的时候,都要顺时针绕转几周,往上面添加一块石头,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佛的敬意。
❀:在西藏别乱夸小孩,那是因为母亲担心夸奖会找来鬼神的嫉妒,让小孩生灾;在西藏,人们认为,三、十三、九都是吉祥的数字,而单数总是比双数更加吉祥;藏历四月是佛祖出生、涅槃、顿悟成佛的月份,西藏人相信在这个月做好事和坏事的业力,一次相当于十万次。
❀:在这个雪域高原的精神世界里,“与人为善”就是一切,“信任”就是一切。而“信仰”,则是一切力量和幸福的来源。
❀:过生日大吃大喝实际上不是祝寿,而是折寿。正确的庆生,应该是母亲在世时报母恩,母亲不在世时报众生恩,因为众生如母。
❀:中国生活不要节奏了吗?家仅仅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吗?在一个大家都往上爬的地方,你要是停下,回头看看风景,反思往上爬的意义并寻找新的目标,还真的需要一点勇气,一点智慧,一点胸襟。
❀:所谓【菩萨】就是替众生承担时间一切苦难的人。他们自己证得解脱后,依然返回轮回,帮助众生踏上解脱之旅,奉献智慧和慈悲。
❀:静下心来,看不见的很多生活细节,竟然都有了非同寻常的美妙。
❀:佛教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叫【止观】。修行者将万物与自己一心融会,即“止”;又能将自己一心扩展为万象,即“观”。“止”是禅定和修养,“观”是达观和智慧。同时,止也是放下,而观则是看破。所以佛家说:“看破是真精进,放下是真功夫,只要断除烦恼,生死即得自在。”
❀:快乐来自专心、专注,来自那种心平气和及不浮不躁的放下和放松
❀:经历尘世凡念的无常,才能唤醒正见的觉醒和观慧。
❀:相信因果,才会承担苦难,重视当下,才能知足常乐憧憬未来,才需要更好地活在当下。
❀:快乐是靠心感受的,只有让心恢复简单纯净才能有真正的快乐。快乐是一个人生命中本来就有的东西,快乐不需要刻意寻找,凡刻意追寻求来的,都是感官的满足,不是灵魂的愉悦。快乐必有因,此因即善行。这个世界不管还有什么样的快乐,都来自希望别人快乐;这个世界不敢有什么样的痛苦,都是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身语意同修】的意思就是说,行动、语言和心念要统一,一念之差和一行不慎的业报似乎一样的。
❀:【天葬】在藏语里叫“雅托”,意思是喂鸟。死后将尸体恢复到人当初来到世界的姿势,西藏人认为最后时刻应该转回到出生前在母体里的样子,这也是为了亡者下一世投胎方便。婴儿保持着前世送葬时的姿势会更好地从母体脱胎来到人间。以尸喂鹰,是对佛祖割肉饲虎的效仿,既是超度别人,也是超度自己,让生命在最后一刻得到彻底的净化。
❀:【嘉措】在藏语里是海洋的意思。
❀:一个人是怎样的人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什么位置、和谁在一起。
❀:“察奇尔巴顿汗”是梵语的蒙古语口语城市,意即【转轮王】。既是观音菩萨的转世,也是众生之王,西藏出现的第一位“转轮王”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佛祖从来没有限制过你做这做那,佛祖教人的就是解脱,而解脱的道路不止一条,要看个人的缘法。入世才能更好的出世。
❀:念咒语的本来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声音共振慑服意念收心,所以一味迷信念咒本身的神奇力量,这样,到头来尽管念了一辈子咒语,念了一辈子“阿弥陀佛”也是事倍功半。对佛教戒律最重要的是了解其精神,真正的戒律在于人心的善恶。戒律只是形式,如果心无慧根,持戒再好终究也难抵诱惑,等于无用。没有理解就不是真正的遵守,恪守教条终归意义不大。
❀:很多人喜欢带着自己的喜好和偏见听别人说话,结果只能听到自己,而听不到真相。这就是犯了【我执】。在佛教阐述的三大真理“无常”、“无我”、“涅寂灭”中,“无我”是洞察真性、进入证悟的必经之途。奋斗中昂头是一种境界,富贵中低头、埋头更是一种境界。真正的慈悲,需要去除对自我的执着,不要凡事皆以i我为重、以我为先。无我的我,才更加容易快乐。人生怎么说都是场长跑,不要太在意从哪里起步,不要太在意一开始跑得怎样。从很多条路都可以跑到同一个地方,而往往人在无意中才会跑得更远。
❀:佛就是人,只不过佛似乎大彻大悟了的人。佛在藏文中是“桑结”,“桑”的意思是觉醒,“结”就是开花。佛教认为,佛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一旦觉悟,众生就是佛。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求佛保佑、修行,就是发现和唤醒自己心中的佛性,让自己更有力量,也让世界更加和谐快乐。
❀:在藏传佛教看来,施舍可以斩断过去的烦恼,并为未来积累功德,为来世继续修佛创造更好的条件。就连天葬也是人们一生中最后的施舍。
❀:慈善不是做买卖,你心中一旦有了为了某个目的做慈善的想法,慈善就成了交换。真正的善,发自人的慈、悲两种性,就是那种碰到能帮的人如果不帮的话,就会有如在火中不能忍受的感觉。行善说到底是为了自己内心充实快乐。
❀:一个普通人对你说十万遍“吉祥如意”,那也只不过是一句普通的好听话而已。但是,如果一位得到的上师对你说一句“吉祥如意”,你的善缘就会增加,你的业果就会改善,会真的变得更加吉祥如意起来。
❀:修行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心。如果心乱了,一切都乱了;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好了,一切都好了。只有内心的解放,才是真的解放。
❀:【磕长头】——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即将走过的朝佛之路。标准的磕长头,要两手合掌高举过头,然后再额头、喉间、胸前位置拱揖三次,表示将身、口、意都供养给佛,然后匍匐在地伸直双手。即使磕短头。也是双手合掌连拱三次,然后弯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在磕头的时候,嘴里要念诵真言,同时心里要不断念想着佛,这叫身敬、意敬。
    磕长头的动作意义:双手合十拇指向前的意思是得到佛的智慧,手放在头顶是希望轮回之后下辈子还能做人,然后手在下巴处停一下,意思是提醒自己不要出口伤人,最后把手在胸前顿一顿,意思是要反省自己心里边有没有起恶念,有没有想做坏事。然后,五体投地,就是为了表示虔诚,同时把地里的灵气吸入到自己身体里面,帮助自己得到慈悲和智慧。
    磕长头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当然同时也是对身心意志的考验。
❀:【业果】就是指恶业或者善业所造成的苦乐果报。业即是因,果即是后果、报应。但果报并不存在于业之中,业也不存留在果报之中。业和果属于不同的时期,果报完全因为过去所造成的业而现起,当环境、条件符合果报就产生。十善业可以总结为布施、持戒和修定等;而十恶业则包括杀生、偷窃、邪淫、妄语、诽谤、谩骂、轻佻、贪婪伤害,以及执迷等。小业会导致大果,就如“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里谷”一样。所以,在因上就要防微杜渐,当恶念升起时,应立即忏悔;当善心发起时,要立即施行,使它广大圆满。业就在心上,起心动念就是业,只要有念,就有善恶,就有业,也就有未来的果报。
❀:学佛之人所追求的境界是明心见性,彻知宇宙的本质,这也是藏密大圆满的境界。【人生无常】,佛教认为,人类最大的痛苦,就是在追求“常”——希望身体长生不老,希望财产保值增值,希望一切快乐永恒不变,但“常”又不可得,所以人便有了无穷的烦恼。
❀:修行主要依靠自己证悟,而不是靠单纯的膜拜和供养换取保佑。
❀:【嗔】就是生气、抱怨、怪罪。佛家认为,和“贪”是对于自己的喜好的事物过分的偏执相反,“嗔”是对于自己所讨厌的事物过分偏执,和贪的占有欲相比,嗔的伤害和破坏欲望危害更大。佛教在治疗嗔毒的办法之中,很重要的是一个“定”字,即培养自己内心的专注和耐力,所谓不为所动,辱骂声中易成佛。要做到这一点,一要有博大的宽容心,二要靠深厚的慈悲心。
    宽容,即设身处地,视人如己,消除“自己”和“他人”的分别,像容忍自己一样容忍别人,也像看待别人一样看待自己。当一个人批评自己的时候,就当似乎在自我批评,这样还会生发嗔怒吗?当遇事不顺的时候,就像看到别人不顺一样,这样还会那么焦躁易怒吗?
    慈悲心就是把有可能激怒自己的对方看做慈爱和同情的对象。就像一位得道的居士所言,别人的言行越没有道理,就说明他在贪、嗔、痴方面越发深陷而不自知,说明他“病”得越深,这样只能越让人怜悯,哪里会生嗔呢?
❀:很多人理解不了轮回,其实今天就是昨天的轮回,而明天就是今天的轮回,我们今天的思想源于昨天,而明天的很对动向取决于今天的决定,昨天的朋友很可能是今天的敌人,也有可能今天的敌人是明天的朋友,因此轮回中既没有永恒的朋友更没有永恒的敌人,我们又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
❀:厌离心也叫【出离心】,包括出离轮回之心,出离烦恼之心。
❀:藏传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如果这些神灵受到足够的尊重,自己又修功积德,在危难时刻就会受到庇护,转危为安。至今,在西藏,很多人相信每个人肩上扛着护法神,所以人们打招呼时手不能搭在对方肩上,不能拍对方的脑袋,也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身上,更不能从别人身上跨过去。
❀:西藏人认为,如果死者不能得到很好的超度,得不到体面的藏历,就会迷失在阴间,变成赞(厉鬼),为害亲人和村名。人死时有时胸中还残留一口气,如果被猫鼠什么冲了就会假复活,即平常说的诈尸。藏传佛教认为,人离开肉体后栖身在今生和来世的中间状态49天,期间只依靠烟和气味生存。
    在西藏还有一种神秘的“回阳人”,就是经历过死亡然后又复活过来的人,这些人就被看作世人和亡者之间的信差。
    其实在藏传佛教文化里,鬼指的是一个生命的“中阴身”,处于死亡和往生中间阶段的状态。有高僧说,“鬼”虽然和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但并不互相妨碍,正如天空有很多电波,但并不影响人的活动。正常状态下人看不到中阴身,中阴身也看不到人。
❀:佛教的本质就是发掘人的智慧。在他们看来,即使你明天要离世,那你今天也要追求知识,因为知识让人更容易托生为人。
❀:【藏历】,大致相当于内地的农历,只不过与农历相比有个特定的三年循环,即第一年一样,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
❀:佛教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阿赖耶,亦称初刹那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这就好比古人所说的“天知地知”,尽管一个人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但实际上他的所有言行心念都会“藏”在阿赖耶里。
    八识中眼、耳、鼻、舌、身都是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具体对象,要经过第六识也就是“意”的识别,才能形成酸甜苦辣美丑等概念。现代心理学只研究到前六识,而佛教最看重的,则是第七识尤其是第八识。
    末那,佛教认为这是把意识和“我”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各种情绪的根本,是人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识,所以又称“我识”。佛家认为,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形成烦恼的根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种本来无常,而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人们总喜欢用“法相庄严”来形容佛颜之美。其实法不着相,一些外在的相貌容颜都是虚幻无常,只有内心笃定的信仰和纯净平和的心灵,才是永恒魅力的源泉。
❀:你之所以不成功,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勤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不为结果勤奋,尤其是不为他人的利益勤奋。收益不是从自己的勤奋中来,而是从别人的认可中来。你的价值是有别人决定的。为别人着想的人才是获利最大的人。
❀:“世人都只成佛好,唯有自我忘不了”。无我,忘我,这是一种“低调的智慧”。比如,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而砖瓦木石及其外部环境又随时处于变化中;人是各种器官和感觉意识的集合体,而组成人的各种细胞和心念也处于无时不在的变化中,此刻的我和上刻的我并不是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即“无我”。
❀:能够亲近佛法、能够虔心拜佛,走上善道之途,本身就是福报。
❀:【善终】如果去世时处于善的心境,就会改善下一世。如果去世时慌乱痛苦,就会对转世产生不好的影响。人死亡前的念头和情绪对于下世的转生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人在死亡那一刻,心是完全不设防的,最后一个念头或情绪会被极度放大,淹没我们的认知。所以,上师强调在人去世时,身边的环境品质非常重要。应该尽量启发正面的情绪和神圣安详的感觉。
❀:真爱才会真痛,真痛才会真悟。成佛从来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有时候迷途知返,其实反而是一种得道的捷径。
❀:一切修法其实只围绕一个目的,就是将自己的心识净化。
❀:惰性有两种,一种是懒洋洋地晒太阳,无所事事;另一种是忙得身不由己,没有时间面对真正的问题和自己的精神世界。
❀:多情如人,原来很多所谓的乐,不过是自己的想象;而很多所谓的烦恼,不过都是人自找的。如果没有失去,就不会珍惜得到。同时,如果沉迷于得到,就会忘记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就会失去很多。所以,根据佛教的缘起说,有一种得到就是失去,得之何喜?有一种失去就是得到,失之何悲?应该持有像“婴儿观佛殿”那样的态度:佛殿金碧辉煌,婴儿眼花缭乱,自然赏心悦目,但他过眼即忘,看到了就看到了,下一刻看不到也毫不可惜,绝不留恋,也不会起什么占有的欲望。这是一份真正的洒脱。
❀: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谓“一念烦恼起,百万障门开”,一切痛苦、恐惧和挫折都来自执迷心的贪欲,而放下,就是把心从执迷的牢狱中释放出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就是说: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都是“无常”。一切都是短暂的,只有无常是不变的真理。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其意思就是说,世界上凡事有水的地方,都恩给你映照出月亮来,但水里的月亮再多,也不过是天上那个唯一的月亮的影子,这就好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所不在的法性,世间万物,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的本来面目都是由自性本空的法性决定的。
❀:人生就仿佛是一场不知道何时忽然散席的牌局,正确的态度应该不要抱怨牌的好坏,把好牌打好,把差牌打出水平,不在意每一次的输赢,不为过去的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坏了心情,因为总还有下一次,总还有不一样的明天。
❀:当爱变成欲时,爱往往蜕变为最大的烦恼。
❀:当人们抱怨世风日下,人心叵测的时候,人们也在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周围的人和事,从而也在加固自己的心理防线,阻碍自己更加清澈地认识到心性的本来面目。
❀:以爱的名义劝谕众生
❀: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是希望它能长久些,长久些,再长久些。但是很多事情的美好,正是因为它们的短暂。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在婚姻中,爱情不是死亡了,而是升华为了亲情。婚姻向来靠亲情维系,而不是爱情。所以,爱情是一码事,婚姻是另一码事。婚姻不见得一定要经过爱情,而爱情不见得一定走向婚姻。
❀:人生在于质量,不在于长度,爱情也一样。
❀:人只要不“求”,不产生超出基本需要的欲念,就无所谓得到得不到,就不会处处碰壁时时烦恼了。“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越是想得到的东西,往往越是得不到。
❀:当你感觉到风来了的时候,风已经开始走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都处在随时随地变化无常之中。既然种子会破土而出,叶子终会随风凋零,这个世界有聚就有别,那么,能否让我们在了悟了世间真谛之后,更加坦然地接受,让内心更加安定平和呢?就像一片暂时挂在枝头的树叶,萌动,发芽,长大,最后老去,等待自己生命力的最后一缕秋风,然后告别栖息的枝头,静悄悄地飘落。这不是诗意之美,而是佛法之美,是智慧之美。
❀:人们想象经幡挂上以后,经过风的吹动,犹如自己念了一遍又一遍的经。同时,通过风把经幡吹动,好运气也会随风洒落。经幡是人们表达崇拜与礼赞、祈求幸福与好运的圣物,是万不可乱动和不敬的。
❀:真正的保障来自内心的坚稳、宁和。
❀:佛性在哪里,快乐就在哪里。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内心简单的人更容易坚定,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更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甜言蜜语也好,私房情话也好,言多必失,话说过了往往成为烦恼的根源。每周找个时间守一天的“不与戒”很有好处。少言反而意味着多智。
❀:夜深人静,对灯孤坐,脑子里浮现得越来越清晰的,是记忆深处那个已经有些陌生的自己。只有捧卷细读,凝神遐思,才能重新发现真我。
❀:爱,从来都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心中所能够迸发出的莫大的力量。在爱的驱动下,人可以接受本来绝难接受的事情,也可以实现原本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佛也许可以顿悟,但爱却是一点点培养的。
❀:当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气脉就可以影响心理,心灵就开始得到净化。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一句其实是对佛法的一个误读,是不谙佛法的人对佛法的肤浅理解。如来本来就不是叫人心如死水,拘泥于表面的清规戒律就是执迷于外相。佛教作为人本主义宗教,“如来”和“卿”在本质上或者更高层次上不是对立的,而好似统一的。【世上本有两全法,只是未到境界时。】
❀:荷花的干净不在于出污泥而不染,而在于染污泥而自清。
❀:当我们伤害别人时,可能我们正在伤害自己;当我们帮助别人得到快乐时,也可能我们正在培育自己的快乐。因果的信仰告诉人们,宇宙间有某种最高的善和正义。
❀:对失去的懊悔,对过去的留恋,让过去吞噬了我们内心的快乐。一个欲望,又让未来污染了我们的心灵。而当下呢,一个婴儿只活在当下,而接受了各种教育的成人,却往往浸泡在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虚幻中,恰恰忘记了现在。
❀:每年的藏历正月十五是酥油灯节。这个节日据说来自五世达赖的一个梦,希望重现梦中出现的各种吉祥美妙的场景。但这只是一个晚上的奢华,虽然耗费艺术家几个月的心血,但黎明前必须结束。当第一束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美丽的造型都必须消失,不留任何痕迹。这个节日的宗教意义,正是在于让世人深刻领会佛法的真谛:人生无常,不过昙花一现,空幻如梦。
❀: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人们之所以闻不着,是因为白天心太燥了。
❀:当我们用心专一的时候,无论相隔多远,心与心的距离都会很近。
❀:人的满足是幸福的来源,人的痛苦不是社会造成的,是自己的心态造成的。知足是幸福的根源。生活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想法,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内心不能自我矛盾,你的信念越坚定,内心就越有力量。
❀:知足,友善,谦和,平静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三):略微得以窥探活佛的生平与内心世界

因缘巧合之下读了这本书,得以略微窥探这位六世达赖的传奇人生,也对藏传佛教、藏族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整本书内容很丰富,也比较严谨。通过对仓央嘉措弟子撰写《仓央嘉措传》、仓央嘉措的诗歌、对专家学者的访谈等资料的引用,加上一些作者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向读者展示了活佛的生平经历和内心世界。有传记原文的节选,所有诗歌都附上了四位译者的译文,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理解。
传记中的很多故事不得不说突破了我所接受的现代科学主义价值观,或许的确是我所不了解的另外一个神奇世界,或许有一些夸大的成分,但不必拘泥,总体能感受活佛的精神作风即可。诗歌,还是略有遗憾,从大部分懂的藏语的专家学者来看,翻译过来的诗歌仅仅保留了原文的30%都不到的精髓。四个译者各有特点,于道泉老师是直译成白话文,曾缄老师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理解的加工,译成七言绝句,译文很美,却不一定是活佛的本意。另外两位老师则处于以上两个极端的中间。同时,作者也对这些诗歌进行了解读和分类。有些是单纯的情诗,而另一些看似情诗却被解读为具有宗教劝谕意味的道歌。究竟活佛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罢。
人生有轮回。只有投胎为人才能够向佛法靠近。成佛后便可以摆脱轮回。活佛是引导芸芸众生成佛的人生导师。人生无常充满了苦难,应该看淡一切,学会知足,才能获得快乐。
生活的确很艰难,尤其对于并不很能看得开的人来说,很多事情都会成为自己折磨自己的工具。怎样学会看开、放下,是一辈子需要修炼的功力。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四):信息量很大的一本书

圣僧有情歌,但非情僧。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的月亮
如母众生的脸庞
浮现在我的心上
          ——仓央嘉措
不关心圣僧的情史,只关心佛教对于西藏的影响,此书达到了这个目的。西藏人不惧怕死亡,也不太在乎死亡,他们对于自家死亡的亡灵是希望他们再投胎到自己家中,所以西藏人很重视对于亡者的法事,同时他们希望亡灵快些投胎而不是让亡灵永远不走。西藏人对于钱财看得很淡,对于下辈子轮回是非常看重的。西藏人相信并且接受人生无常论。西藏人磕长头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不完全是形式主义。西藏人认为今生的知识会对下辈子产生影响,不轻易把报纸和书籍等有文字的东西踩在脚下和坐在屁股下。他们对文字很敬畏。西藏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还有信仰,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就跟行尸走肉一样,城市中的人恰恰有很多就跟行尸走肉一样生活着。
仓央嘉措的诗对于西藏人的影响很大,在西藏人之间广泛传了三百年。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五):从仓央嘉措开始,走进西藏

        关于西藏,人们往往脑海中浮现的是很多关于唯美的、神秘的景象。然而关于西藏,关于雪域高原的价值,除了征服满足感官的刺激以外,其背后对于当地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往往才是西藏之旅的精髓。让自己浮躁的内心平和下来,拂去心灵的浮尘,让自己灵魂受到一种别样的熏陶和滋养。
       (一)关于金钱和权力
       现实社会中,以功利衡量一切。许多人养尊处优,热衷权利游戏,只关心自己,很少真正关心别人和身边的世界。他们从不多做事,不主动做事,躲在体制的壳里,自我感觉良好,对外面的世界浑然无觉,以至于漠然。有些人,为了成功甚至没有底线。
       然而,如果人类不能跨越隔离人类和本性之间的深渊,飞向月球又有什么用呢?金钱、欲望、野心,就如一杯盐水,只能让我们变得更加饥渴。是的,在一个大家都往上爬的地方,你要是愿意停下来,驻足俯瞰,反思往上爬的意义并寻找新的目标,还真的需要一点勇气,一点智慧,一点胸襟。
       (二)关于快乐
        人们寻找快乐。真正的快乐,从来不需要刻意寻找。快乐无需刻意寻找,凡刻意为之,得来的是感官的满足,而非灵魂的愉悦。在藏传佛教看来,快乐皆有因,此因即善行。其实我们不需要寺庙,不需要哲学,因为头脑和心就是寺庙,善心就是最大的哲学。
        真正的慈悲,需要去除对自我的执著。
        人应该向小孩学习,具有“无我”的境界,不以我为重,以我为先,忘记我才能更加容易快乐。能够放低身段的人,往往更高大。“虎卧龙盘,不损其威;位高而自显,只能自低其尊。火炬虽大,其亮不足以持久。油灯虽小,其光可以消长夜。弓满则折,月满则亏。”奋斗中昂头是一种境界,富贵中低头、埋头更是一种境界。
        活在当下,不为失而烦恼,也不为得而贪婪。人的贪欲和贫富无关。如果你贪,即使是皇帝,腰缠万贯一样欲壑难填,如果你不贪,有一颗足够高贵的心,即使是平民囊中羞涩,心里富足仍旧可以粪土当年万户侯。金钱和地位,都不是让身心套上枷锁的理由。
        西藏,其实是一所值得每个人花时间去读的最好的心灵学校。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六):关于一切灵的幸福学

      遇到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一个地方,一个人,的确是个缘分。
      我遇到这部书之前,每天是魂不守舍,浑沌而无力的。周围一些人与事物的离开与失去,的确会比在得到的时候更让人深刻。
      而在遇到这本书的时候,硕大的“仓央嘉措”四个字便印入眼帘。轻翻开,前几页都是作者在西藏拍摄的照片,这难免让我想起当年在拉萨游玩的情景。时隔今日,再次回忆,愈发觉得很多东西自己真的没有透。
      内心的透。
      本书的第一章讲述的是作者写此书的原因,第二章自然引出仓央嘉措的生平。我个人最喜欢第三章。每一篇文章自《仓央嘉措传》摘选到作者自身感受,呈现出细腻与平静。
      佛是什么?佛不是神,佛就是人,只不过是大彻大悟的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佛性,一旦觉悟,众生就是佛。既然是这样,我想佛在一直引导着每一个觉悟着的凡人,去寻找自己,真正的自己。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这八识中,前五识是感官器官,我们每天都在用他们来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末那是我们意识到的自我存在的意识,是把意识和自己,即“我”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各种情绪的根本----喜怒哀乐;而阿赖耶,就是一切言行心念善恶的组合体,唯有其不灭。
      所以,我们生命的轮回,就是阿赖耶的轮回,这是生命真正的本体。
      这就会说起无常了。“高贵的终归衰微,聚集的终于离分”,世间万物变化最迅速的,莫过于人的心念了。人生多变,对眼前一切事物的执著心就会慢慢淡化,如《金刚经》所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曾几何时,听一位深爱而仰慕的人告诉我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离怨,求不得,放不下。修习佛法,就是为了寻求从这些苦衷永久解脱出来的智慧。这些烦恼与痛苦的由来,归根结底,皆来自于人的内心。我记得有张图片,一个女孩蓦然地望着远方的麦田,风将她的头发吹得零散,而就在这图片的左下角写了一句话:内心强大才能强大。
      内心的强大,到底是有多强大?这多么地深不可测。但正好说明了人的内心是佛教中的“业由心生”。业果,业果,我们总听着这两个字,然而一个人是修成正果,还是饱尝苦果,都由业起,业决于心。“造作何等业,即生何等果”。如果心乱了,一切都乱了,如果心净了,一切都净了。
      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造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造的。
      当我们伤害别人时,可能我们正在伤害自己;当我们帮助别人得到快乐时,也可能正在培育自己的快乐。
      业由心生,果有今世与来生。
      我不指望未来如何,但愿我与周围的人都能如这幸福学所言,幸福着,但愿一切灵,都如这幸福学所示,幸福着。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读后感(七):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是支撑起人类社会道德架构的根本。
在我看来,道德的约束力跟信仰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非常隐形。
佛教的教义被封建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我们的父母,祖辈或许深深的受着影响,但经历过时代的洗礼,在我们国家,对于信仰大多都是报着无所谓的态度,或者随口说说,去佛堂祈福的时候我们不曾想过,我们给予过什么?
P103页,不明白或者不真心相信业果,是现代人普遍堕落的根源,不如说是,中国人缺乏信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我会觉得很惶恐,与其放任自流,不如加以引导。信仰的力量真是无形的一双手,对人类,对社会只是有利无害,道德将会被从新认知,正确的引导,信仰将是人类唯一的出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