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恶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恶心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30 22:18: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恶心读后感精选10篇

  《恶心》是一本由[法] 让-保罗·萨特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7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心》读后感(一):存在意味着一种尴尬的清醒


萨特描述了主角身边一群恶心的人,他们生活没有什么特别,沿着既定的轨道反复运行,即使是有大的变故也麻木不仁,他们是理所当然活着的人,是没有意识到存在的人,也就意识不到自己生活的无聊和恶心。
主角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也意味着那些本来波澜不惊的东西他现在需要一一审视,需要作出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恶心,因为他突然看的清楚,也就突然察觉到了那些丑恶的方面。
自学者是其中很有趣的一个角色,他在犹太战俘营呆过,受到过很多非人的虐待,这种极端情况本来应该激发一个人的存在感,但是他却害怕面对,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做一个清醒的人意味着承受更多的痛苦,最后他把自己的痛苦扭曲了,产生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对众生的爱,但是又为了满足自己这种扭曲的爱的存在感需求,他侵犯了别人,以这种暴力来求诸精神上的认同感。当然了,最后还是被逮到了。简直就是一个悲剧,这是全书最出彩的角色。

  《恶心》读后感(二):《加缪传》中关于《恶心》的部分

16.读者俱乐部 P205
        加缪开始评论《恶心》:“小说绝不仅仅是一种形象化的哲学。在一部优秀的小说中,所有的哲学观念都已经转化为形象。”加缪专心投入到这篇评论文章的撰写中。《恶心》迷住了他,但是其中的哲学让他感到恼火。在他看来,过多的道德思考“超出了人物与行动”,情节因而失去了真实性。他在《恶心》主人公罗冈丹身上看到了一种“最根本的荒诞性”。加缪并不认同萨特这部小说中的形而上学,宣称“某一类文学的错误,就是在于相信生活是苦难的,因而是悲剧性的”。他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观察到生活中的荒诞性并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
        
        这篇既有灵感又构思巧妙的文章表达出某种困惑,认为“一部能持久留存的作品的确离不开深刻的思想”。加缪曾在《人类的命运》中读到人生经历与思想的水乳交融,在这位年轻的评论者看来,《恶心》这部小说中人物的经历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理论曲解了生活。”加缪从萨特作品中看出了“一些动人的天赋”,令他难以抗拒,但是觉得这些天赋“被挥霍浪费掉了”。他继续说:“事实上,如果单独来看,这部表现奇特沉思小说中的每一章都包含着苦涩与真实,达到了某种完美的程度。”但是整体上这部小说还不能让他完全佩服。加缪从萨特作品中独处的荒诞性与苦涩比萨特本人意识到的还要多。小说应该首先是艺术性创作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恶心》还不是“一件艺术品”,因此这位让-保尔·萨特不是一位艺术家。加缪没有深入到《恶心》表达的思想观念之中,但是他承认这位“萨特先生”的表达技巧和出色才华。在这位已经享誉巴黎并且获得过民众主义文学奖的作者身上,他看到了“无限的天赋”。《恶心》是“一个我们可以寄予全部期望的头脑”写出的第一部小说:一位评论新手所打的赌。又一句响亮的赞誉:萨特先生是“一位独树一帜生机勃勃的作家,我们急切地期待着他带给我们新的作品和新的教谕。”
        
        加缪顺带还发现了“萨特先生与另外一位作家之间的相似性,人们在谈论《恶心》时尚不曾提及(除非我记忆有误)这一点,我想说的是弗朗茨·卡夫卡”。他的记忆的确有误:在《今晚报》刊登的一篇短文中,和加缪一样既关心政治又从事文学的尼赞一边假装自己并不认识萨特(“我想他可能是一位哲学教师”)——实际上他们从中学时代就已经是朋友——,一边写道:“萨特先生也许是一位法国的卡夫卡”,并指出:“我们所认识的萨特先生毫无疑问是一位第一流的哲学小说家。”
        
        加缪这篇文章不是匆忙赶写出来的。4个月钱,1938年7月底,他在给吕塞特·莫莱的信中曾说:“几个星期前我读了让-保尔·萨特的《恶心》,关于这部小说我有很多话想说,它与我身上的某个方面太相近了,让我无法不喜欢它,不过那个方面恰好是我想要与之斗争的。此外,写小说应该是将某种哲学思想加以形象化(加缪坚持使用这一表述方式),作品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将这种哲学思想转换到形象之中。《恶心》里既有哲学思想也有形象,但它们是并列而非交融的,这一点让我感到不舒服,因为书中的哲学思想是我所认同的,但是在读这部小说时却有些难过地看到它失去了力量。这个问题我一时很难表达清楚,但是出于某种奇怪的巧合(不知是哪一种?),我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这部小说……每当我想谈论它时,就会再次产生以上所说的感受。不过,既然您的塔希提女友认识萨特,我将很高兴了解一些有关他,有关这个人的具体情况……”加缪提到的,是吕塞特的朋友伊冯娜·杜凯拉尔,她在一张照片上身着塔希提人的缠腰布。

  《恶心》读后感(三):和荒誕的世界和解

薩特的這部《噁心》最開始的命名是《陳述偶然》,很明顯,這部小說的最大目的是去揭示生命存在的偶然性。噁心的意義就是存在的揭示。
就如《噁心》的男主人公安多萬•羅岡丹所領悟到的那樣,存在是沒有奇遇的。它並不美麗,只不過是把一個人赤裸裸地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純屬偶然。只有不再用幻想製造幻覺去一廂情願地粉飾存在,直面存在的虛無,才能發現真正的存在。而存在本身雖然沒有意義,但還是需要一個寄託的。所以羅岡丹在最後去酒館聽了一遍《這些日子裏》,又感到了喜悅,發覺自己又被重新注入了精神,於是又有了寫作的動力——這象徵著他又找回了存在的意義。他和每一個人一樣,不敢去斷言今後會是美滿的,但是,活下去今後還會有美滿的可能,我們不能排除這個可能。
但是,這個“可能性”,或多或少也同樣帶有著一廂情願幻想的色彩。也許這個一廂情願的幻想,還是必須的,至少是很有用的。
薩特認為人是可以絕對自由地選擇的。可是這種“自由選擇”,只有在一個絕對理想的狀態之下才能夠實現。比如《蒼蠅》,故事取材自古希臘神話,主人公俄瑞斯特斯是被放逐的王子,他對這個國家沒有絕對的責任,才可以那樣自由地選擇。而這個自由選擇的最終結果,薩特並沒有給出。或許是他自己也很難給這個故事強加一個大團圓結局吧。在《死無葬身之地》和《牆》這樣比較現實的情況之下,薩特讓他的主角們同樣自由選擇,卻給他們安排了極其悲慘的後果。我甚至猜想,薩特對於自己“自由選擇”的論斷本身也並不那麼確定。自由選擇只能存在於意志裏,而實踐起來,會遇著各種各樣的磕絆。學者木心在《文學回憶錄》裏說,“叔本華認為自由是不可能的——意志是自由的,人不自由,可是悲觀主義不實用。薩特的存在主義,說穿了,是實用的悲觀主義,悲觀主義的實用主義”,我很認同。雖然我在經過思考後堅定地認為所謂“樂觀主義”基本上都是騙小孩子的,但是,確實,悲觀主義不實用,會讓人陷入巨大的虛無感之中。所以需要調和,就是跟這個世界和解,跟心中的悲劇色彩和解。人可以悲觀,但不可以絕望。
看起來十分自由的學者羅岡丹,日子過得並不是很開心。在《文學回憶錄》中,木心也說,“薩特……明白,自由選擇的那個人是沒有支撐點的。我存在,別人也存在,每個人都有他的思想和意志,都有‘主觀性’,所謂社會,就是‘主觀性’的森林,人人都是其中的孤獨者。”羅岡丹很孤獨,這並不是因為他沒有人陪伴,而是因為他對現實生活的抽離態度。這種抽離,在薩特的筆下顯得有一點刻意,卻也很真實。縱觀整部《噁心》,我們會發現羅岡丹對現實生活的態度自始至終都處於一個不太穩定的狀態,既被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所吸引,又對現實很反感和排斥。他不願意落入俗套的生活中,盡可能與他者的生活保持著距離,卻又由於身處在這個社會中、作為一個社會性的動物而避免不了生活俗務,躲不開的。《噁心》中寫道:“你看見突然出現了一些人,他們說話、走動,於是你沉入無頭無尾的故事之中,你會是一個蹩腳的見證人。”從這一段可以看出,對於這個世界,安東莞•羅岡丹是一個“局外人”。他若即若離,或者不如說,他是一直在保持一種抽離的狀態,對他所生活的世界持“冷眼旁觀”態度。他是一個觀察者,或者自以為是一個觀察者。
事實上他也無法把自己排除在外,因為這個世界讓他真真切切地感到了“噁心”。噁心是因為發現了生活的荒誕感。加繆在《西緒福斯神話》裏也提到,“僅僅有一天。產生了‘為什麼’的疑問,於是,在這種帶有驚訝色彩的厭倦中一切就開始了。”《噁心》有另一個翻譯叫做“厭惡”,“厭惡”和“厭倦”,在我看來意思是差不多的。羅岡丹摸到石頭,會覺得噁心;去找老闆娘偷情,也覺得厭倦。他遇到他所渴望的東西的時候,卻會感到“噁心”。一開始,他還會寄希望于女友安妮的安慰,覺得當再見安妮的時候這一切就會得到解決。但是當他見到安妮的時候,安妮已經變得俗氣和臃腫了。我認為安妮在這裏是一個象徵,象徵著羅岡丹對現實生活抱有的最後一個美好的幻想。
然後羅岡丹徹底發現,現實總是不可靠的,存在本身就是荒謬的。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一大主題就是“世界荒謬,人生痛苦”——存在的困難意味著存在的必然,回避是徒勞的。存在是偶然的,也是必須的——一旦存在,就很難擺脫它。
當然,也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自我了結。加繆在《西緒福斯神話》中開篇頭一句就是“只有一個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自殺。”但後文也有提到,存在會因個體的軟弱而繼續。選擇是自由的,但需要足夠的勇氣。
羅岡丹已經發現了“存在”,在《噁心》中,他完美地詮釋了“世界荒誕,人生痛苦”。他已經知道這個世界是荒誕的了,他與這個世界相處不來。薩特說過,“我們站在一片各種價值的王國中,身後沒有、身前也沒有,那些可以讓我們恐慌時依靠的原則們。我們只剩下我們自己,赤身裸體,沒有任何幫助和藉口”。 但是很無奈他只能跟它相處,因為它無處不在,並且在他之外,除了它別無一物。所以人生必定是痛苦的。
而羅岡丹無疑是會延續自己這荒誕而痛苦的存在的。如果想要讓存在更好地延續下去,我們就都需要一個類似於寄託的東西。存在主義哲學是給本無意義的生活找一個意義,或許這個意義,就是活下去的最終寄託。雖然我還是認為,“意義”這個詞太大,太虛幻,而且被用得太濫了。
在《噁心》的最後一章,有一句話很扎眼:“世界本身的存在是那麼醜陋,以致我感到無拘無束,和他們是一家人。”我認為這一句有點黑色幽默的話,就是薩特借安東莞•羅岡丹之口對這個世界發出的“和解”信號。
人,比世間萬物高明多少呢?羅岡丹發現,很多人的腦袋裏邊裝得是“螃蟹和龍蝦的思想”,這令他感到滑稽和害怕。他摸到石頭,感覺到自己和石頭是同樣的物體,存在於世間。石頭冷硬、骯髒、毫無溫情、毫無意義,人的存在也是一樣——而這是個可怕的念頭,更可怕的是這個念頭也許就是事實。
一部《噁心》,基調一直都是灰色的,連飯裏的肉丸都是灰色的。一切都像薩特的敍事那樣沉悶、拖泥帶水,一切都在重複。存在沒有奇遇,沒有驚喜,一切像骯髒的玻璃窗外布維爾的天空一樣渾濁。但是你要在這個灰色的世間延續你的存在,所以你也要嘗試著跟它和解,至少要表面上過得去的相處下去,才不至於走入極端。對於堅信“世界荒誕,人生痛苦”的薩特來說,這似乎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這種無可奈何也出於人對生活的留戀。對生活的留戀和個體的軟弱,使人想要選擇繼續存在在這個世界。存在需要理由,那就為它找一個理由,或者說,意義。這個意義不可能來自任何一個與自己有關或無關的他者,只能從作為獨立個體的自己身上來找。每個獨立的個體之間都存在著天生的隔閡,為了別人而活下去的說法,經不起太多推敲。木心說,“人類是合群的、社會性的動物。‘個人’是孤獨的、不合群的、不可能溝通的高級動物。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類’不是‘個人’”。每一個被拋到世界上的人都是“百年孤獨”,一生再輝煌,也終有一天像颶風後的馬孔多一樣消失。也總有一天,你留下的任何痕跡都被抹掉,什麼也不剩下。我們為了留下什麼去供後人尊崇而生活下去的說法,更是虛妄了。回到《噁心》,羅岡丹可以因為一首歌而重新振作起來,重新開始生活——我想這並不一定代表他突然得道,更多的也許是他心中的某一個點被觸動了。也許僅僅是他發現,生活還是有很多美好的。
生活荒誕不假,生活也有許多美好,這也是真。
(我才不會告訴你這是我上學期選修課的論文作業。)

  《恶心》读后感(四):浅谈存在

很难读的书,可能要再读一遍。所谓的恶心,也许是一种自我存在的怀疑,写出这样意识流日记的作者,一定是内心对世界极其敏感的。

什么是恶心?有那么一瞬间袭来,所有的感官知能都被放大,看见的事物特征细微起来,比喻的联系活跃起来,会感觉到强烈的不真实感,别的事物在表征褪去后便失去了它们存在的意义。而自我存在的怀疑感,放大了思考的意义。“我思故我在”,“我不思我不在”,我放弃思想,我可以成为任何别的事物,我可以想我有其他事物的形象,但是我想不出一件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件事物自己的本质。思考是自由的,但不能够思考的就无计可施,我们只是通过外界的感官在了解事物,我们不可能证实它们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事不令人恶心么?

“存在”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它在那里被我感觉到,萨特认为存在是无动机的,是偶然的。世界和存在就在那里存在,并被其他存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感知。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意义,每个存在都为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存在,也只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作为一个朴素的存在论者做出这样的结论是很自然易于接受的,因为人原初的思想看不见事物间的联系,事物背后的“本质”究竟是何种面目。他认为,这世界是荒诞的,无意义的,我可以理解萨特,但我可能比较倾向于古典宿命论,或者所谓的智能设计论的观点,即在人类认知范围内,一切存在都有目标的意义,一切事物都有安排的意义,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有因缘的意义。萨特所说,一切都是朦胧的,混沌的,客体事物不可感知存在的,我可以指出,不可被感知存在的并不代表不可被感知,人类的思维的主体性限制我们只是体验一个“存在”,虽然我们看见的事物表征只是单纯的信息,并不能证明事物其存在,但我们怀疑其存在本身就丧失了意义,个体之间的联系全部依赖于其表征,其是否存在的意义也许根本不存在或无意义于其他个体,换句话说,我们活在表征中,只有我们的思想是我们自己,其余的全部是事物表征,或者单纯的一串信息流。如笛卡尔所说“存在即被感知”,但笛卡尔实际的意思是“不被感知即不存在”,这也是有失偏颇的片面看法。

我们假设一件事物能够持续的,稳定的,具有连续性的发出自己的表征,那么人们就判定它极可能是存在的,即使它仅是一串信息流。如果一件事物的表征是混沌的,不连续的,难以理解的,人们就会判定它是梦境或幻觉,即使它真的实际存在。所以一般来讲,在人类的认知层面,存在即表征,而表征总是可以解释的。在世界绝大部分人中,我可以说社会之中,永远不会思考事物是否存在,只会思考其表征合理性,马克思说“存在即合理”,因为在他眼中“不合理即不存在”,存在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代表着只有思考的意义,马克思及唯物主义的人只能这样理解。而那些思考者们,我是说萨特和其他作家,哲学家甚至科学家们,我想他们永远也找不到答案,我们个体与其他的个体的信息不对称似乎封死了这条路,我们能够明晰的只有自己,他们知道这样的事后,极端的人会走向唯我论者的胡同,保守的人真的会感到一阵“恶心”。

渺小,无知。所以人们会追求全知全能,神也有高下,也许低层次的还是不懂高层次的世界。我们的存在?没必要了,一切都有解释,只是看你相信哪个,相不相信。你相信,它对你来说就是真理。你还可以相信它真的是全宇宙普适的真理。也许它就是真理。

  《恶心》读后感(五):继续存在着

感谢在我觉得恶心的一天读到了这本可以表达我的恶心的书。
早上起来一阵恶心的状态下看起了萨特的《恶心》。
 
有种奇异的感觉, 慢慢的连自己厌恶的情绪都被释放出来, 喝着温温的椰奶, 这气味也让人反胃, 但我就这样咬着吸管一点一点滴将乳白色的液体导入体内,任它在体内串动。
节制的阳光打在我的手上, 身边的盆栽上有一颗含苞待放的花朵,但昨晚深情的眼神没有了, 我觉得这花朵似乎已经死亡了,那种还没绽放美丽就已经老去的萎靡。
 
矿泉水没有了, 只能继续引用这白色液体,其实是灰白色的, 藏在花哨的纸包装里,头沉的要命,昨晚失眠了吗?睡眠对人保持清醒时如此重要, 尤其是你的身体已经不再年轻时。女人确实是限制于生理周期的, 你不能异想天开的超越。
 
昨晚的音乐很美, 但早上我不想打开音乐, 于是在这没有音乐的清晨,我的身体在渗出冷汗, 双手垂着, 看着别人表述他的恶心去体验自己的恶心。
 
吃下的面食像软体动物一样在我的喉部蠕动, 我像吞药一样, 一狠劲将不加咀嚼地把他们饮到体内, 我的身体需要它们。 额头继续在渗出冷汗。 继续感到一阵晕眩的恶心感。
 
母亲过来吃药, 我本能地想关心一下她,问一下她昨天阿姨家的事, 但她立即开始了对第三人的攻击, 表情没有一点温柔的迹象, 我知道她是有爱的, 但, 我现在没有办法用心去体会, 我只是本能地感到想逃离。。。我不喜欢刻薄的任何人。
 
下楼, 我想仰望一下天空,在抬头的那一刻,似乎是供血不足,我像个脱线的木偶,关节处全部松垮,往前踉跄了一步, 幸好意志在倒地那一刻, 移动身体到墙边,我不想让任何人看到我的虚弱,我决定结束自己的“恶心” 不能放任这种情绪。
 
奔放的拉丁音乐让又变成了浪漫活泼可爱瞬间。。。我的恶心消失了
 
身边的人一个个在向我讲诉了他们的故事。。。 我成为他们生命的憋足的见证者。
 
XF
 

  《恶心》读后感(六):既可以活成嗡嗡叫的苍蝇,也可以活成虔诚的人

萨特的《恶心》中有一个奇怪的人,他看到粉色的沙发却认不出是 “沙发” ,只觉得细绒毛像无数只朝天伸着的小脚,中间鼓起的是庞大的肚皮,颜色血红、状态浮肿。他看到一棵向上生长的树,却想不出 “树” 的名字,在他面前的只是一团黑色、多节而完全没有感觉的东西,乱七八糟、赤裸裸、猥亵而恶心。
于是他意识到了 “存在” ,并感受到了 “存在的荒谬” 。
在图书馆的书架间边走边读,也不知是因为转了太多圈,还是因为被书中的 “ 恶心 ” 击中了,我突然感觉到一阵眩晕,手中的书瞬间陌生起来。顺着萨特的思路细想下去, 书一点点地从世界的模具中剥离而出,变成了一个纹理粗糙的肉瘤,再看我的双手,不正是同这个硕大的肉瘤连缀在一起的异物,正等着被切掉吗?
一阵恶心,赶紧回到座位上定了定神。
读萨特的感觉有点儿像吃榴莲千层蛋糕,浓重、独特、上瘾,且含有极高的卡路里,要通过大量的运动才能消耗。
想了许久所谓 “恶心” 象征着什么呢?当事物去掉一切人为定义,而回归到初始状态时,它们会瞬间变成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存在。它们突兀,生硬,奇怪。
于是开始思考,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目的吗?而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吗?
萨特的答案是:一切存在都是偶然、荒谬的,包括人类本身。你莫名其妙地被生下来,没有人问过你的意见,也没有人为你的出生预设意义或目的。你在这里完全是一个偶然。而正是因为偶然、无目的,才绝对自由。纵使拥有长成一棵树的全部条件,你也完全可以选择不在春天开花、秋天枯萎。你不是任何人,但你可以成为任何人。
抛开其存在主义的哲学架构,书旨在传达的理念看起来很像我曾多次提到的:质疑一切人为定义和规则、打破限制 、活出自我。
活在一个太过 “文明” 、 “规律” 的世界里,每天都有无数种声音极尽所能地伸长爪子缠绕在我们身上,像章鱼粘稠的触角。所有过来人的 “经验” ,书本中的 “知识” ,处事的 “规则” 都不知不觉地堵塞着耳朵、捆绑着手脚、蒙蔽着眼睛。于是我们失去了质疑能力。我们看似孑然一身,实则毫无自由。
可它们不是真理,不过是偶然与偶然的组合。这世上没有真理,有的只是现象。
这便是为什么孤独如此重要。每个人本身就有不可替代性,可大部分人会不知不觉地被塞进群体的口袋里,而丧失了内在独特性。只有离开群体的声音,才能倾听内在的呼喊。
见过很多无法脱离群体存在的人,甚至一定要保持与每一个认识的人的联系才能安心。或者没办法享受独属于自己的珍贵,一定要事无巨细地分享出来,通过他人的声音得到满足。
太苛求他人的成全,从侧面证明的正是内在的残缺。太害怕群体的孤立与指责,只好被迫活成模具的样子。
可是吧,虽然这么想,但做起来好像还是有点难呢。
另一种真相是什么呢?
我们面前的世界是一堵墙,几千年的偶然一个又一个地被放进模具里,堆砌在一起,就变成了难以对抗的必然。
我们疲于奔命地摆脱概念和规则,可活着活着,好像又变成了另一种概念和规则。
我们垂涎思想,沉溺孤独,可还是有一个又一个无可奈何的日子,逼着我们把思想丢进角落,同昨天吃饭剩下的硬币摆在一起,叮当作响。
伟大的思想是手中的风筝,放着放着就断了线,挂在树梢上。
后继者们不过长得高一点、脖子长一点,或者颈椎不太好。这些人看到了风筝,于是驻足凝视一会儿。可总有一阵大风吹来,把衣不蔽体的我们吹得浑身哆嗦,只好赶紧离开。风筝就这样一直挂在树梢上,既摘不下来,也飞不上去。
月亮和六便士将永远矛盾,并越来越矛盾。
事情的真相不是我们该怎么活,而是我们会永远活在矛盾中。左手理想,右手现实,左手孤独,右手合群,双手合十搓了搓,既可以变成一只嗡嗡乱叫的苍蝇,也可以变成一个虔诚的人。
自由同时意味着没有答案。活在一场混沌的大梦中,梦醒的时候,才是长眠的时候。
就看你怎么做梦。

  《恶心》读后感(七):《恶心》是一种体验

       “存在突然露出真面目,它那属于抽象范畴的无害姿态消失了。”这句话表明存在不是抽象的超验的,而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存在,这样说是因为我也撞见过它。
       这的确能够解释一些事情,令我非常震惊而又困惑,一个我原以为只是概念性的事物居然是具体实在的!想一下这十多年我一直在无视它我就觉得害怕,而当年这个庞然大物就像出现在洛根丁面前一样突兀地跳出来在我面前,非常突兀,比凭空出现更突兀,以为它本来就在那里只是我没看见,其实那时我看见了也没有明白,因为当时不具备成人的智慧,这也或多或少对我产生了一些阴影,比如对巨大事物的恐惧。但我觉得这算是好的,它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或许不是这么明显,因为我不明白它,我在这种无知无畏的状态下过了十几年幸福时光,直到刚刚萨特在快结尾的时候对我阐述当年我遇到的东西究竟是一个什么玩意儿,萨特说的再明白不过了,我搞不懂对这个东西有过实际体验而又能洞悉它的本质的人怎么能够不崩溃,所以我觉得我的好日子到头了,你在见过克苏鲁之后还能指望幸福生活五十年吗?它和克苏鲁不同之处在于你搞明白它之后你就完了,你搞懂了它,它就自由了,它摆脱了你的“不明白”对它的束缚,随时随地可以出现来向你展示突兀和荒诞。还真是荒诞,我撕开了面纱,看见了真相,却发现了一堵巨大的墙,我再也无法前进,我受限于这堵偶然的,突兀的,无原因无动机的墙。不能说是绝望,因为从我的角度来说这件事也是无从探究的,没有原因,没有联系,没有“有可能”的希望和“没有可能”的绝望,只有偶然,只有突兀,只有荒诞,无边的沙漠之中有一个从来不动却会突然出现的抽水马桶,这就是存在。如果你明白,你就会像洛根丁和现在的我一样,感到恶心。
       存在是可以体验到的,也就是说它有一个实际形象(我想说天神下凡),而这个形象也只能用“存在”描述,因为如果你妄图用任何一种属性来附加到它身上,你就不是在描述它。一个事物,脱离它所有的属性,抛弃它的内在外在联系,它就是存在,而你也只能说“它存在”,它也可以不存在,在它存在之前它就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潜伏起来,用其他东西作为伪装,这些东西都有其属性(或者就是某种属性),最常见的就是名字,当你看到一个物体时,你只是看到它的名字,也就是它的属性和联系,有没有这样一种时刻,你看见一样熟悉的物体却死活认不出来,你看见一张凳子,你知道它是凳子,但你觉得它也可以不是凳子,但是它不能什么都不是,它在那里,就必须是某种东西,而这种东西需要出现在那里,但是它却没有出现在那里的原因,甚至不能强加原因(我在想如果萨特是个16世纪的意大利人那么),这时这个物体和它的名字就剥离开来了,它不被外部,或者从自己内部解释,与任何包括自己在内都无关,但是它存在,一个物体存在的原因是它本身就存在,萨特说这是“自在的存在”,也就是“物”。这体现了一种近乎于无限强大的独立性,当洛根丁意识到这种“毫不相关”的性质之后,我认为他感到了拥挤,试想一下,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关他物的存在,争相显现自己不可撼动的存在的事实,无关他物,不可撼动的存在,无穷无尽吸引着洛根丁的注意力,何其拥挤。但是有一点,我认为一个“自在的存在”可以是其他任何“自在的存在”,一个水杯可以是烟灰缸,一只猫也可以是烟灰缸(当你往猫身上灭烟灰时),但是存在不具备功能性,它没有原因也不作为原因,这样就陷入了一种矛盾,一个存在可以是其他存在,却不关乎其他存在。我不能理解,正如我不理解存在的偶然性和荒诞性,我只是遇见过它,认识了它,想了解它为什么是这样,但是它说:“没有为什么”,然后横亘在我的双眼之间,自大而又高高在上。我感到很愤怒,但随即我又意识到它也是一种存在,产生于我却和我无关,只是显现,我想把它们都看成一类,或许这样我能感到轻松,但是它们太多了,它们无穷无尽,它们都是一样,它们互相创造彼此而又无关彼此,它们为自己大笑,为不知道有什么可笑而笑,不停的笑,存在,笑。。。。
             我看着我的手,我明白了人的目光是可怕的,因为在这目光下,我的手变形了,它变成了一个淡黄色的,有五根分支的扁扁的软体,这个东西套在我的胳膊上,我可以旋转它,弯曲它,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我知道它是手,但我现在连手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懂了,如同儿时我看着那个电线杆子,却认不出它,但是它立即占据了我的脑袋,我反复问自己:“这个东西为什么叫电杆子?”不停得问,直到我从高台上笔直摔下来。我现在不能从任何一个地方摔下来,所以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东西怎么就他妈是我的手?”,我知道它不是手,它不是我的手,我使劲抖动它,想把这个粘在我胳膊上的可怕东西甩开,然后它就从我的手上甩开了,它突然消失了,我的手回复原状。这个东西等了我十多年,为了再次抓住我,以此来解放它的自由,我想它做到了。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为这件事感到不自在,就像从嘴里吐出一直苍蝇一样。是的,这就是洛根丁看世界的眼睛,无关,不想接触,恶心。恶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恐怖的,有压迫感的,却容易遗忘的体验。 洛根丁可以忘记它然后离开布维尔,离开存在,去追寻意义,我是否也可以。

  《恶心》读后感(八):我们不必大老远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萨特,一个存在主义者,这应该是一本半自传体小说,安妮大概就是指另一位哲学家波伏娃的一些经历,因为其中的安妮显然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安托万认为安妮的思想和自己相同,但是安妮却不这么认为。
什么是存在主义?什么是存在,什么是虚无?这是由于过度的陌生而在阅读这本书是联想到萨特的哲学倾向时容易带入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不好进行解释,毕竟我还不是很信任我自己的哲学思辨能力。
安托万和安妮,安托万和自学者,他们之间讨论了两个相似的问题,即完美时刻和奇遇。作者用了很多唇舌来说明奇遇和完美时刻并不是存在的,安托万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奇遇,即使其实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有趣的事情,在我们看来他和安妮的过去就算是奇遇,但是他不那么认为,甚至怀疑那些过去的存在。安托万本来喜欢演戏,因为演戏容易实现完美时刻,但他逐渐也怀疑了完美时刻的存在,他不喜欢演戏了,因为演戏是否是一种存在也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他对什么感到恶心呢?他在一切世俗面前感到恶心,他批判经验主义,实际上是根本不会有两件同样的事情发生,那么为什么要套用前者的经验来束缚后者。
还有他反对强权政治,他说,医生、神父、法官、官员,他们了解人,仿佛人是由他们创造的。这个方面我所观察到的信息不够,单从这句话来说,造人者是上帝,上帝拥有特权,这些人和上帝一样拥有特权,但小说是要讽刺他们的自以为是。
他还提到一种证明人存在的方式,那就是权利,但是权利真的能够证明人的存在吗?那些被剥夺了权利的人就不存在吗?当然他们是存在的,但是陷入了虚无。
以下是一些文摘:
人在地球上出现属于偶然。
我存在因为我思想。
我在,我存在,我思故我在,我在因我思。
他当过俘虏,这是他第一次告诉我,我惊奇不已,很难想象他除了自学者之外还能是什么人。
我们不必大老远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我想到没有任何人,绝对没有任何人,会为我的自杀感到惋惜,那么我死了比活着更孤独。
自学者将人道主义者都关在自己身上,就像把几只猫装进一只皮袋里,他们在那里互相残杀,而他一无所知。
我多想放松一下,忘记自己,睡一觉,但我做不到,我透不过气来,因为存在从四面八方钻进我的身体,通过眼睛、鼻子,嘴······
存在就在那里,很简单,存在物出现被遇见,但是绝对不能进行推断,我想人是明白这一点的,大那是他们极力克服这种偶然性,臆想一个必然的自成动机的存在。
是的,我很高兴你还是老样子,如果有人把你这块界石搬走,上漆,挪到另一条路上,那我就失去了确定方向的固定标志,你是我不可或缺的,我在变,而你呢,你应该恒定不变,我用你来衡量我自己的变化。
我知道再也遇不到能及其我热情的人和事,你知道去爱人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毅力、慷慨、盲目性,在开始甚至不得不跳过一道深渊,要是深思熟虑,就不会这样做了,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跳了。
她一下便将我排除了,世界上所有的意识也都排除了我,真奇怪,然而我知道我存在,我在这里。
世界上本身的存在是那么丑陋,以致我感到无拘无束,和它们是一家人。

  《恶心》读后感(九):自在自为

空前忙碌的日子里,翻完了这本《恶心》,书有点冷门,百度里都不怎么搜的到封面图片[偷笑]。在我粗浅的哲学史体系中,萨特是20世纪哲学界神一般的存在,高中时读过《存在与虚无》的片段,叛逆的年龄接触到颠覆三观的思想,很容易沉浸其中,顶礼膜拜,也正是那时撒下的一点点存在主义的种子,改变了我对于信仰的理解,从而调整了世界观的认识。但是片段终归是片段,被断章取义的嫌疑很大,今天放下了这本《恶心》才是完整地读完了一本萨特的书,也算是悄悄对的起少年时的偶像了。书出版于1938年,彼时萨特距离真正声名鹊起还有五年,离大义凛然地拒绝诺贝尔奖还有26年,虽然已经陆续发表过小说和文章,在论资排辈的巴黎文化圈还远远算不得人物,而他用一生去完善的存在主义逻辑也还只是笼中的困兽。书中的主人公罗冈丹是一个刚及而立之年,却已经不再奋斗的知识分子,拿着丰厚的年金生活在法国的一个海岸小城,他唯一打发时间的工作就是翻阅资料去完成一部历史传记,传记的主人公是一位难以捉摸的俄国贵族。小城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每天都以一成不变的姿态出现在主人公面前;直到患上了一种无故恶心的怪病,主人公才开始对自身和他人的真实存在进行了思考,几次偶然的机会,一些平日里无比熟悉的事物开始变得陌生起来,对于客观事物的感知越来越被主观的情绪所左右,恶心更是时有发作,最后作者放弃了写书,选择离开这座城市。读完以后,再结合萨特后期成熟的哲学思想,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写作《恶心》的时候,萨特的思想还在困顿期,但存在主义的基本基调已经初露端倪,就是“存在是荒诞的”, 但是作者所谓的荒诞并不是指缺乏逻辑和理性,而是因为事物的存在承载着我们所不能把握的元素,从而充满了偶然性,笛卡尔说过“存在即被感知”, 马克思说“存在即合理”, 而萨特的存在是将两者结合的存在,被感知的存在充斥着主观性,思考,认知,偏见都会左右这种存在,而合理的存在则是理性客观的存在,具有不可辩驳的固定性,在哲学中前者是“自为存在”后者是“自在存在”,自在与自为结合才是真实全面的存在,而两者相结合所缔造的无数的偶然也是存在荒诞性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自诩为马克思信徒的萨特一直在强调自己并非否定马克思,而是填补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在人学领域的空白,从而使辩证唯物主义多一点人性关怀。故事中的罗冈丹用自己的笔重新创造了一个俄国贵族,这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又在主人公的书中重新存在了一遍,相比之下历史上真实的存在是自在,而书中的存在则是自为,随着现实生活中问题不断,罗冈丹对自身的存在的认知也陷入了困局,别人眼中的自己和最本质的自己出现了错位,故事最终没有给出答案,因为真的解决问题的答案连萨特本人都不知道,主人公最后只是草草地离开了小城,打点行囊,向巴黎走去。很喜欢这本小说,算是让晦涩的哲学思想更加通俗易懂了,去年读过另外一位存在主义巨匠的著作,加缪的《局外人》,现在回想一下那本书里的故事所体现的存在更加的悲观,也更加的成熟,遥想萨特与加缪这一对相爱相杀的文坛CP还真是美如画啊!还有一周就要去巴黎了,行程里会眺望一下萨特故居的窗口,会去尝一尝他奋笔疾书时抿在唇边的左岸咖啡,不知到时会不会有更的思考呢?

  《恶心》读后感(十):孤独的存在感

今天跑去曼哈顿下面的一个小岛晒太阳,往返的地铁上把断断续续看了好几个月的《恶心》读完了。真的很好。
我回忆起中学的时候给同学写留念册,我写的句子大概是:祝你成为更好的存在。就是“存在”这两个字。我的同学当时一副“好吧,虽然知道你成绩好,但真的有必要用这种莫名其妙的词语吗”的表情。我是结结实实的觉得只能落笔写下“存在”,而不是“更好的人”,或者“成功的人”,或是别的什么。没有任何一个词语能比“存在”更贴切。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派代表人物的萨特,一定懂我。他是个通晓所有孤独的人。我所经历过和困惑质疑过的种种都被他提前写尽了。那些从童年就开始感受到的无边无际又无助的孤独的存在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得不到解答的疑问,让萨特感到恶心,而我的生理反应则是极度的惆怅,像是肚子被挨了一记闷棍的那种隐隐作痛:每次洗澡时产生的水蒸气使得整个卫生间湿漉漉的,低气压会让我反复联想到奶奶的去世以及神秘的宇宙星系。还有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当时刚搬家,坐公车到站后还要走二十分钟回家,一路上就反复地唱课上教的英文再见歌,唱得觉得自己很郑重地就要去自杀了。还有来纽约之后,有一次对着超级市场的大冰柜,里面摆满了不同口味的披萨冰激凌和各种奶制品,我却好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什么也不缺,物质的富足让人震惊,他们的存在被活生生地需求和消费,同时也很残酷地被闲置和抛弃。我替他们难过。转而又惊觉自己还不如这些商品,它们能被部分回收处理得到新生,成为下一批产品,作为人的末日却是决绝的。
和我这些琐碎日常里的敏感不同,萨特从他的事件里体会到了孤独,他坦然地描绘它,并且因了这种描绘他暂且得到了排解。《恶心》点醒了我这种深刻的孤独的存在感,跨越时间和空间,孤独和孤独之间遥相呼应,并没有多少变化。这孤独有时被社会粉饰成了“独立和自由”,但正如萨特所写“这种自由有点像死亡”。人的存在被有边际的条件所限定,衰老、贫穷、才疏学浅...每一样都能挑战自己反观自身的价值。在摇摇晃晃中,除了存在其他都显得虚妄和幻灭。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值得费力去争取。如果所得之物并不顺理成章,而是耗费精力绞尽脑汁,那不要也罢。扯远了,总之谢谢萨特。他说:“我很清楚我什么也不想干,干事就是创造存在,而存在已经够多了。”这确实解释了我的无所适从和无所作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恶心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