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海罢工》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上海罢工》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8: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海罢工》经典读后感10篇

  《上海罢工》是一本由[美] 裴宜理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罢工》读后感(三):《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裴宜理

《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裴宜理

在这里,打算对《上海罢工》的整体框架和逻辑思路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裴宜理研究的起点在于她对中国民众运动的关注,她在之前的一本书《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就得出了阶级关系在中国农民叛乱中没那么重要,反而是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地方文化这些因素显得更为重要的结论。当他的视角转向中国的工人运动时,其上述研究思路自然而然地被再次运用。裴的研究发现,其关于阶级地位(阶级意识)在工人运动中并没有起到(以往研究中所声称的)那么大的作用的研究假设(预设)是成立的。工人中存在的世俗关系,诸如地缘(文化)、性别、技术程度等往往在工人运动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裴突破了以往工人运动研究中将工人当做铁板一块的整体的做法,更加关注工人的自主性及其内部的分化(割裂)。裴认为,这种由于地缘(文化)导致的割裂往往蕴含着更大的集体行动的力量。以往的研究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视帮会、同乡会等一些封建组织为反动、落后的因素,认为它们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工人力量的削弱。裴指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要想争取工人运动的领导权,即使是当时的共产党也不得不采取和“三教九流”的人物合作的策略。工人罢工运动的发生需要从工人自身属性(性别、文化、技术程度等)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团体中的割裂与斗争中去寻找根源,需要和当时的各种势力(政府、党派、帮会、日伪势力等)对于(不同)工人的争取和控制相联系。而不能仅仅将其归结为民族主义(爱国精神)和阶级(意识)觉醒的推动。

裴质疑以往一些将政党领导、工人受到剥削与压迫以及工人意识觉醒等作为导致工人罢工的主要因素的研究。事实上,政党并不是唯一试图控制和利用工人力量的组织势力,而且政党力量也并不是单一的(强调共产党的领导容易导致将工运史视为党史的附庸)和团结的(政党内部也存着着分裂,对于工人策略的看法有可能存在着不一致)。将工运史作为党史的一部分,忽略了工人自身的行动和动力机制,忽视了工人本身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背景。而且也忽略了政治对手和其他势力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裴认为,上海工人运动的起点与中国近代史是同步的,在共产党或者国民党成立以前,工人运动已经存在,那一段工人运动的历史显然不能从党史附庸的角度对其进行概括和研究。以往的研究,尤其是党史视角下工人运动的研究,往往将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作为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将工人作为铁板一块的整体,强调工人团结和联合的正面效应,认为只有当工人意识到他们同是作为被剥削者的一个整体(被剥削阶级)时,他们才有可能采取联合行动,才有更大的集体行动爆发的可能。裴则认为,由于工人来源于不同的地方,受不同的文化的熏陶,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他们往往不可能形成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反而是存着分裂的特征,形成不同性质的团体。但裴认为,这种分裂蕴含着更大的(集体)行动的力量,而不是像以往研究所认为的,将工人之间的分裂,工人受不同帮会、行会的控制视为消极、反动的落后因素(即认为行会、帮会是阻碍工人团结的封建包袱)。事实上,正是形形色色的帮口、行会、同乡会的存在构成了更大的集体行动的基础。由于其团体性质的不同,不同的团体会受到不同政治势力的控制。当然,一个工人团体也有可能受到不同政治势力的联合控制。争取工人运动的领导权是诸多政治势力的目标。以往的研究还将工人受到的剥削和压迫视为工人罢工运动的重要原因。裴的研究者则质疑了这一观点,他发现并不是越贫穷的工人越容易发生罢工,反而是那些更富有的企业,拥有一定技术,待遇相对较好的工厂员工更容易发生罢工。裴将工人分为技术性工人、半技术性工人和非技术性工人三大类,他发现技术性工人往往更激进和更富有革命性,是共产党联合的主要力量;半技术性工人则相对比较保守,和国民党阵营站在一起;而非技术性工人则显得比较松散,是两党都不太愿意去争取的力量。裴发现,工人技术程度和反抗程度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而工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民族情绪)对于工人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高度政治化的运动除外)的影响则有点被高估了。工人罢工运动的直接驱动力往往是更为世俗的结构性因素。无论是工人自身的反抗,还是帮会、把头的策划(工人运动),主要还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裴的研究突破了将工人视为铁板一块,将工人阶级视为先进阶级的铁板印象。他认为工人内部存在着分裂,工人阶级也存在着落后、反动的因素。只有分析工人的背景、文化、工作地位等因素,才能解开工人运动的面纱,阐释其反抗的动力机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理解中国工人的政治运动。

吐槽一句,一如既往地糟糕的舞台(讲台)表现和公众演讲!尽管我认为自己讲的并没有什么错!I will be back!

参考文献:

[1]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刘平,《还原: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裴宜理<上海罢工>述评》,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3期.

  《上海罢工》读后感(五):韩国工人 上海罢工读书札记


两者都对于工人所处的外部政治、文化、经济环境做出了考察,以及对于工人自身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给予了恰当的关注。
相比裴宜理的上海罢工,个人感觉两者的论述思路其实是很接近的,都是由两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的。其一是将工人运动放入宏观的社会结构中去考察,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来说明这些要素对于工人运动的影响,并且都强调了政治与劳工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其二是充分认识到了工人本身的主体性。具用了一个章节专门讨论工人认同和意识,而裴也强调她书写的重点是工人并非铁板一块,任人形塑,而是有充分能动性的主体。
裴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其论述分为地缘政治,政党政治以及产业政治三个部分。相比具,裴对于工人内部的分化及其结构做了更加详尽的论述。两者大致都是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工人运动(裴的著作中表现在其对于政党政治的论述),并将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在文中。但具是根据韩国工人运动的不同阶段,在每一阶段都将工人视为一个整体;而裴在一开始就考察了上海工人内部的不同帮派及其分化,以及随不同帮派而产生的不同政治倾向,针对理解上海的工人及其罢工活动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对于工人运动的影响,即在中国这种重视人情、关系的社会中以地缘、业缘为基础的团体的重要性。
两者都考察了政治的影响,基本思路都是以政治环境、政权更迭为线索的,而由于两国政治轨迹不同,因此侧重各有不一。裴主要集中在国共两党的关系变更对于工人运动产生的影响(政党政治),总的来说,裴的论述维度更多、更广也更细致。相比之下,具的论述较为宏观,但这种差别与他们选取的分析单位不无相关。具所论述的是作为一个国家整体的韩国工人,而裴仅是选取上海的工人为切入口,也难怪裴的论述可以更加细致,因为若要以国家的工人作为单位,这样细致的内部区分便不具备可行性,同时也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裴虽然选取了上海工人,但其著作的副标题是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故可以窥得其欲以上海工人为例,来探求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工人整体状态的尝试。裴的论述的贡献在于突破了旧有的将中国工人问题限制在“中国党史”“阶级地位”的框架中,而更关注存在于工人之间的世俗关系(地缘政治)以及行业分工(产业正式)。
但可能是由于裴选取的论述单位太小,可发挥之处略多,维度也很多,使得裴的著作读起来有杂乱之感,反而不如具的清晰明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具的文字读起来没有裴那么有趣。

  《上海罢工》读后感(六):阅读体验很好,余音未能袅袅

    即便是最挑剔的历史学者,也不能否认此书的扎实有据。史料选取的广度和深度,面对如此浩繁史料的条分缕析所下的功夫,相信做过扎实研究的人都能体会的到其中的艰辛。
    作为一名兼职编辑,我首先要谈下此书的‘用户体验’,这是上峰每次都要交待的事情——一定要从读者角度出发。首先,结构合理。部分下有章,章下有节,每一节都不是很长,并且都有小标题提要,也就是说每个小问题都不会占用太多篇幅,每过两三页就有一个新的小标题,阅读过程不容易产生疲劳感。并且没有长篇大论,我印象中超过半页纸长的段落都没有。其次,细节充分。当下的学术成果之多之泛滥已不是汗牛充栋所能概括,但真正能抓住人的眼球的少之又少,不是说他们的学术价值小,而是阅读体验不好。此书的细节描写就十分生动具体,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复原在你的面前,不仅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也增强了说服力。就像sheldon对leonard所说,说谎要编好细节才能让人相信,学术论著更要如此。第三,论证有力。材料的剪切需要天分,面对浩繁又极其凌乱的史料,如何发现其中暗含的逻辑链条,确实需要敏感的天分。这点是可以参考高华老师的红太阳。通过对事实的梳理和逻辑性很强的一步步的推导,reasonable and logistical,即便不看此书的资料来源出处,居然也会让我感觉她的论证是可信的。牛x!
    裴宜理虽然政治学出身,但感觉理论能力相对稍差。从本书的开头至结尾,基本上都是在借用别人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设想。开篇作者对前辈几个学人进行了点名反驳,继而开始了自己的论述,在正文中又不断的引用欧美学人的理论性成果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假设。不得不说的是,她的引用跟她的材料结合的非常平滑,写作水平本身确实高超。最遗憾的是他在本书结论部分,并未提出明显的理论见解,而是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比,发现中国的工人罢工同欧美并没有太大异同。也就是说她先是反对一部分人的研究,然后借用一部分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材料,在上海罢工这个问题上去证明了另一部分人的观点。作者只是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做了适当延展,延伸到了建国后,算是给予了读者以的想象空间。这算是挑点刺吧。

  《上海罢工》读后感(七):《上海罢工》读书笔记及分享提纲

读书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
中译本序P2阶级地位在工人运动当中作用不突出
P2中国工人的四分五裂,与欧美工人类似
第一章:考察上海的移民结构——广东人、宁波人、江苏人和华北人,P29工人的籍贯与其职业和团结聚集之间的关系,P33地缘政治培育出来的团结,P39工匠与行会群体,P44地缘关系造成的职业分立,P48同省忠诚与民族主义的吻合,P56五四运动之前上海工人就具备的清晰的阶级意识,P64大部分罢工由来自北方的非技术工人发起,P75来自江南的女工跟来自苏北的女工在生活惯习方面的明显差异,P80同乡关系对团结和反抗模式的帮助
P93罢工事件因经济繁荣而增长,P106国共两党对工人的争夺,P109上海大学作为工人运动基地和中共重要据点的存在,P118来自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中的主导作用,P133国民党对工人的控制与整合,P139帮会对工人运动的插手与影响,P146工贼取代激进派,成为国民政府十年工人运动中的主要角色,P159中共吸引工人的法宝——民族主义与物价飞涨的糟糕经济状况,P167抗战中和抗战后,中共工人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工人和白领工人身上,P178变节帮会分子对中共控制工人有很大帮助
第三部分的三个行业个案——烟草业、纺织业、运输业,P197共同的地域文化和工作经历产生工人运动的力量,第三部分:跟前两部分有所重复,P223技术程度、性别和地缘祖籍造成的工人的内部分化,P288性别、职业和地缘本身并不造成政治分野,他们跟特定社会关系结合之后,才会造成政治分野,P299电车公司不同部门工人祖籍来源的明显不同,P320工人的流动性、行业内部的分裂和把头的权威,使得中共在码头工人中的开拓收效甚微,P322地缘、工种与政治行动之间的关系是间接性的, 以工人的思想和群体习惯为中介
P329技术水平和地缘关系互相关联,结语部分:把上海工人运动跟中国其他地区工人运动、跟欧美国家工人运动的比较研究,P343工人的战斗性不等同于阶级觉悟,P346大批中共第一代重要官员,来自先前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P349文革与革命时期工人运动之间的渊源关系
分享提纲:
本书优点:
1.摆脱单纯的阶级分析视角,从地缘、行业、性别、社会关系等多重视角分析工人运动;
2.摆脱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束缚,从史料本身出发,还原上海工人运动的多元面向;
3.采取长时段的分析方式,把上海工人运动的分析时段,从传统的三十年现代史,延长着鸦片战争之后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之中,甚至在结语中,对中共建国后的情况,也有所论述。
本书不足:
1.虽然是个案分析,但流于面面俱到,对于政党、帮会等组织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分析深度尚显不足;
2.仍然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对于相关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和有效利用,还有提升空间;
3.从史学著作角度考量,已经非常出色;如果作为历史社会学作品考量,阐释部分的理论厚度尚显不足,对于革命理论、阶级理论和社会运动理论的文献参考与征引,明显不够;
4.摆脱了单纯的阶级分析视角,但同时也抛弃了阶级理论的分析优势,对于劳资矛盾、工人内部的阶层分析等等,还可以做得更好。
2017.9.26晚整理于竹林斋
(本文是蓑翁为2017年9月27日晚金陵读书“《上海罢工》与裴宜理的工人政治研究”沙龙准备的读书笔记及分享提纲,供大家参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