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9: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的读后感10篇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是一本由[日]小山龙介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9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一):把握时间节奏,提高工作效率。

      一直觉得自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所以最近一直在找寻时间管理的有效方法。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总结出了89条时间管理妙招,由小及大:从日常生活中的每天的事无巨细的ToDo List,周日程安排时间技巧,团队项目管理,到最后人生的时间投资。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各取所需。
    于我而言,目前最有用,最及时的,就是chapter 1 和2中的那些贴士。如拥有多个ToDo List,不同内容的List分开,活用各种手机、电脑APP为自己进行日程事项安排,并利用APP的“重复提醒”功能,更好完成列表事项。对于我这种散漫的人,规划好每一步,并严格执行,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
    同时,作者也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很多我之前工作中未曾考虑过的细节。如星期一不会客,星期三尽量安排会面,两点会客,留出空当期等。作者充分考虑了在工作中可能出现各种意外,合理的工作安排为情况突变提供了缓冲时间。这些是先前没有注意到的……
    除却当下的时间管理,作者还提出了人生时间规划。如“年轻的时候应当适当投资时间,赚取经验的积累”等。这些是在看这本书之前未好好思考过的,总觉得工作就该按部就班,而未曾考虑过投入产出比。这是需要更深入思考的。
    这本书看过一遍,首先获得的是立刻就能运用到生活中的时间整理的一些小妙招。但这绝不仅仅这本书要传达的,我想会去细细品味作者想要传达的人生时间管理的妙招。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二):时间整理术:从“工作”中抢回生活的时间

如果说人生的长度都是固定的,上天分配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致的,那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扩充我们人生的宽度,而如何扩充人生的宽度?
我们需要高效率利用好我们的时间。
这本《整理的艺术2》内容就是如何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因为时间是整理出来的。
本书提供的89个时间整理方法,有15个对我很有启发,已经纳入今年的提升计划中。
非常赞同本书作者的观点:在本书中,我们的目标是把工作效率提高三倍,然后用省下来的时间来更尽情地享受人生。
以前看过市面上有一些讲述时间管理的书,书中建议十五分钟搞定午餐,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好事。如果把在午饭上用在销售上节约下来的时间,就能多去做一些工作了。
但是从本质来说,这样做真的能给他们的个人生活带来益处吗?
对于非常讲究饮食的人了,这种随随便便解决午餐的做法是否太过残忍了?
牺牲心灵的愉悦也要追求的时间节约术,这种方法到底有多大价值?
所以,比起这种机械的节约方法,我更赞同作者小山龙介的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才是最重要的观点。
集中精力高效率地度过一个小时和精力涣散地度过一小时是截然不同的。特别是脑力劳动,这种差距更为明显。这一点,我感同身受。
所以时间整理术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高速运转的工作机器,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帮我们从“工作”手中抢回生活的时间。
亦或如果你如同我一样,非常享受和沉浸自己的工作,从未觉得工作的枯燥和无聊,那小山龙介的这本时间整理书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密度更大,宽度更广,可以让我们用同样长度的生命,去品味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
我想,这本书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应对困境的积极心态,面对时间的压迫,你可以牢骚满腹,也可以选择翻开这本小书,从点滴开始改变人生。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四):实践妙招,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在看《整理的艺术2》前,我也看了不少关于时间整理的书籍,大多是建议列“TODO” LIST,而这本书里却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就是列出个“NOT TODO”LIST。的确“好像人人都觉得人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可我却相反,我觉得人生应该是不断减少的过程。当无用的东西不断附着上身时,我们需要扔掉这些东西。”这也让我想起了最近比较红的“断离舍”的理念,关于整理,我们有的时候过分在意把已有的东西分类整理,却忘记了可以把无用的东西舍弃。
就好比书中所说:“要说起习惯,比起养成一个新习惯,改掉一个旧的恶习更加困难。”都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可以要改掉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吗?这还需要实践才可以知道。首先,思考自己需要改掉什么坏习惯,比如拖延症,其次,就是在每天的“NOT TODO”LIST中记录下来,接下来就是数字化的记录过程。很欣赏书中的一句话:“数字最好的地方在于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有进步。”人是需要鼓励的,如果长时间看不到成果就很容易放弃,因而,具体到每一天,用微小的数字变化来看出自己的进步,是激励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就工作效率来讲,书中介绍的“以25分钟为工作单位的番茄工作法”我觉得非常棒,它的做法是以25分钟为单位来工作,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种强制的方法,可以定时的看出同一个时间段内工作情况,并分析自己是否在工作状态,是否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做另外一件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而休息的时间,一方面可以自我调节,另一方面可以放松自己的眼睛、身体,坐办公室的人往往容易用眼过度以及出现颈椎、脊椎等各类问题,这样分割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也可以保证职场人的健康,这种工作与健康的状态又是相互的。当然,我想,这种工作方法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态调整的,你可能适合每工作30分钟休息10分钟,也可能适合每工作40分钟休息5分钟,主要还是把握自己的状态,有效的管理自己。
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在繁忙的工作中留出点时间给自己,是这本书所倡导的理念。这里的“时间”更多的是思考的时间,有的时候,我们专注于工作而忘记了自己,目前的状态如何、未来的发展如何、哪些方面有待加强等等,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工作不是机械的工作,而应该采用自我完善、创新思维的方式,达到双赢的局面。更好地利用时间本质还是帮助自己更好的提升。
书中一共介绍了89个妙招,我们学习并一定是要照搬,而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妙招,哪怕只有2、3个,一定要去实践,成为自己的,才是本书真正要传达给我们的。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五):时间整理

时间管理的书很多,这一本是操作性方面比较强的。在看过这书之后,又对我之前在为自己进行的一些时间管理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
比如说我的每天六件事To do list, 之前我很少会将它和便签结合,但是用便签确实是很快的可以帮我改变优先顺序的方法,这也可以减少我很多去写字的时间。
其中有一条“把中长期目标变成习惯”,其实对于习惯和习惯养成,深度阅读可以去读《习惯的力量》,那本书就更多的在谈关于习惯的种种。但是在这里我觉得这个点是明确了长期坚持的项目和To do的区别。每天打卡运动,不如将运动变成一种习惯。每天打卡阅读,如果硬将阅读写进自己的TODO反而会有一种疲劳感,但是 如果这是一个如刷牙洗脸般的习惯,就少了很多的需要做这件事的压力。
对于自我成本的计算,我稍微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成本,但是分母,我是以不加班的情况在考虑的,但是加班的情况完全不能由我个人全权控制。这又是另外一个人生的Bug.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可以翻很快,也可以翻很慢的书,关键是要看你用什么样的角度和深度去看它。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六):为美好的下午茶腾点时间

从中整理出些时间管理的实用性要点:
一、使用TODO列表
     1)使用可视便签,放在能看见的地方,随身携带
     2)每日六件事,按优先级排序,排序很重要
     3)所有临时的事项都加入到TODO列表里
二、使用多个TODO列表,管理不同时间、地点、场合下要做的事儿
     1)原则:便于在不同场合、设备上更快捷方便的浏览到要做的事情
     2)按照不同时间、地点、场合区分不同的TODO列表,比如在出门前提示自己:关好窗户
三、使用提醒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1)可以是培养习惯的事项,提醒自己不要吃的过饱等;也可以是临时性事项
四、错过“高峰期”
     1)如高峰下班期,吃饭期
五、使用nottodo 清单,与todo清单结合
六、两分钟即时处理:两分钟内能搞定的事情就两分钟搞定不要拖延
七、使用日程表安排时间
     1)使用google calendar等软件记录,用不同颜色标识不同类别事项
     2)使用日历表、周历表、月历表等制定不同周期的计划和目标,便于提醒自己进度
     3)设定日程表模式为“重复”,固定每周、每月重复事项(小系统化)
八、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1)做好精力管理,衡量好在哪类时间里做哪类事件,比如早上精力好用来做费脑力的事儿等
    2)控制好自己的时间节奏,不要太紧张,留出空档期(每天或每周),疲于奔命势必打乱节奏,没法坚持下去;给自己一定的娱乐时间,放松自己的神经
     3)制定自己的仪式,在固定事件前有自己进入状态的仪式,比如吃个苹果再开始阅读等,可以提高自己注意力
九、对于固定事项,养成习惯
想养成习惯的事情,前期通过奖赏,将行为和奖赏联系在一起,容易形成习惯,例如:写 PPT,写完后
习惯要经常反馈记录,定量化。如记录自己看了多少本书,写了几个 PPT等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七):时间管理小技巧集合,对我帮助很大

作为本科主修的是计算机目前依旧研究生在读的半个理工宅,我之前是很排斥这类时间管理技巧类的书的。我总觉得做事嘛,闷头一口气做完再做下一件不就好了,管理这种东西都是给工作能力不强的人用的。然而我最近越发的感觉力不从心,总觉得事情做不完,总是在忙,没有时间与人沟通、放松娱乐,整个人都很焦躁、感觉压力很大,压力大就容易拖延,进入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工作效率很低,娱乐休闲很少,虽然一直在忙但是事情没干多少,没时间社交、发展兴趣,整个人都变得很无趣,渐渐往死宅男方向发展……在这种状态下,我看完了这本书,书中提出的很多时间管理的技巧方法在我看来非常实用(之前从没接触过时间管理类书籍,可能有点少见多怪……),这里总结、摘抄一些书中我认为很有启发性的观点以及时间管理技巧。
观点1: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略
就像之前的我一样,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把时间比作是金钱,那我们就像是在一场绝对没有胜算的赌局上,不断地挥霍掉一笔又一笔的钱。我们越是挥霍时间,便越会忘记时间的重要性,越会将更多的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渐渐陷入挥霍光阴的恶性循环之中。”
观点2:会工作的人从不说“忙”
很多人即使在旅途中、在该休息娱乐的时候还对工作念念不忘(中枪,我就是T T),这种人就是不会工作的人。他们“在各种生活场面中都无法尽情享受某段时间,只能任凭光阴从指缝中溜走。而且他们总喜欢说‘我很忙’,陶醉于忙碌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即使在该放送的时候页不能褪去紧张感。”
那么会工作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在休息时间好好休息,在玩耍的时候尽情玩耍。他们时间的密度都很大,却没有在时间的催促下身不由己的往前走的感觉,所以才没觉得‘我很忙’”。
“在世上有很多‘最好还是做一做’的事。比如说最好抽空跑跑步,最好看些书或学习学习。做饭也最好亲历亲为,打扫也最好做得勤一些。但是,如果所有这些都做的话,想必再多的时间也是不够用的。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必要把‘最好还是做了,不过不做页没关系’的事,和‘应该做的事’明确区分开来”。
那么怎么区分开来呢?
本书提供了一些技巧。
观点3:节约时间不如有效的利用时间
很多人喜欢津津乐道他们只用十五分钟就搞定了午饭,然后用节约的时间可以多拜访一家客户。不过这种节约只是十多分钟的节约,差距其实不是很大。真正重要的是有效的利用时间,集中精力的一小时与精力涣散的一小时是截然不同的。“例如A只用十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信手拈来了一个企划。而B花了十个小时憋出了一个企划。这里从时间效率而言,就有高达六十倍的差距。B即使节约个十来分钟的时间,也无法追平A。差距实在太大了”
------观点与技巧的分割线-------
技巧1:制作ToDo列表,并有效管理(可以使用便签纸、软件管理)
有效管理包括:列出每周要做的任务,每天要做的任务,任务按重要性排序,尽量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列表
技巧2:拥有多个ToDo列表。
无论在那里都有效的万能ToDo列表不存在,应该根据时间、地点、场合区分制定不同的ToDo列表,ToDo是不怕重复的。
技巧3:事先把便签纸贴在需要贴的地方。
技巧4:不要一心二用。一次做一件事,如果不得以则快速切换单个任务,但不要同时作两件事。
技巧5:制作“不做”清单。
技巧6:把中长期目标变成习惯。
“每天必做”跟“三天做一次”比起来,反而更容易坚持下去。
技巧7:忘记日程表的细节。
没有必要用脑子去记忆自己的日程安排,这会占用大脑的短时记忆空间,让大脑的运转效率变低。
使用谷歌日历等辅助记忆,无需亲力亲为。
技巧8:共享日程表。
让别人看到你的日程,这样你会更有动力把日程安排的更充实合理
技巧9:制定一周的日程表。
要在周五晚上制定,这样才能享受好一个周末
技巧10:留出点时间约见自己。
不要把日程表都填满,要给自己专门留出些时间,反思自己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思考下几步需要完成些什么,对未来进行长期展望。
有意识的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而不是碰巧有时间了才作。
技巧11:电脑文件分三类:1、文件流(flow) 2、存库文件(stock) 3、参考文件(reference)
文件流指当前正在进行的项目,经常有文件会被更新
存库文件指已经完成的项目,不再需要更新
参考文件指存库文件中经常要用到的参考信息
技巧12:留出空档期
空档期期间不做工作,就是放送、修整,将心情调整到放送状态。告诉自己“休息期间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即使发生什么事,待会儿也能搞定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一些平时没法静下心来做的事情,例如管理长期日程表、ToDo管理、设定目标等。
技巧13:计算自我成本
“大多数人都以为时间是无穷无尽的,并以此为前提而行动“,时间就是这么浪费的。要让自己意识到时间的有限性,一个好方法是把时间换算成成本(钱)。习惯了各种成本的计算后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技巧14:搞定8成,留白2成
通常我们可以很快搞定8成工作,不过剩下的2成会花很长时间,这样日程就不能顺利推进。有时可以留些空白以换取效率与计划执行的灵活度。
技巧15:按季度制定计划
可以与季节感互动,增加一些趣味性。而且还可以以三个月为单位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技巧16:分段位管理计划进度
通向高手的路途很遥远,这种艰辛很容易让人心生退意。自己充当自己的段位认证机构,自作主张的认证二段、三段,可以增加一些动力。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八):Something to you in this book from me

亲爱的你:
拥有独立的人格,懂得照顾好自己,在事情处理妥帖后能尽情享受生活,不常倾诉,因自己的苦难自己有能力消释,很少表现出攻击性,因内心强大而生出一种体恤式的温柔,不被廉价的言论和情感煽动,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后悔。愿你成为这样的人。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也只能自己品尝;但是,穿越黑暗一定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走出痛苦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告别孤独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
学习拥有生活的创意,学习管理时间的方法,一切都会在你漫长的生命中派上用场,亲爱的。
体胖还需勤跑步,人丑就该多读书。哎像我这样不懂得自律的,就该学一些管理的方法。
不管环境多么纵容你,你都要对自己有要求,保持一种自律的气质。或许它暂时不能改变你的现状,但假以时日,它回馈给你的一定让你惊喜。对自己有有要求的人,总不会过得太差。一边随波逐流,一边抱怨环境糟糕的人,最没劲了。
两本书,从阅读、笔记、吸收,到此刻写一篇书评,用了两天。用小小的字体记了满满的九页笔记。希望里面的小建议融汇在我的血液里,成为我自律生活的一部分。
祈祷。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九):耐不住的码字工

办公桌
“钱可以储存,时间不可以储存…….工作能力强的人绝不会说“我很忙”。他们注重时间的密度,是属于Work hard, play hard型的。”
像我这样的一个码字工,时间密度够高的了,但还是很难Work hard, play hard。因为无论work还是play,我都在找选题。市场有出售为码字工度身订造的时间管理书吗?想必没有。最近著名揭黑码字不发微博说去年的调查性报道数量锐减,码字工精锐部队人员纷纷跳槽云云么。这么小的市场,谁打算开发呢?只能先将就着翻翻这本书了。
我挑了点来看,便随手把《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抛回那堆胡乱叠放的书堆面上。“啪!”,书堆居然倒了!那些家伙就像没带降落伞的大兵那样往地上“硬着陆”。著名揭黑码字工的照片从某书的书页中滑了出来,我没气没力地把那张泛黄的照片捡起来,背面写着:目标—做一个像x老师一样的揭黑记者。【继承师名,培养使命感。甚至可以自作主张地继承行业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的衣钵】
“你这边乱成这样,是在干嘛呢?还不赶紧去会议室?”
“是的,是的,马上来!”
会议室
又是一个月一次的领导学习归来报告会,郁闷!【利用形式上的会议来休息大脑】
“【先在某一个领域达到高级水平,在人生规划中是很重要的】。当你在调查性报道领域达到高级水平,你可以体会到达到高级水平时要花费的精力,这样一来,有助于你达到另一领域的高级水平。如果你没有达到过任何一个领域的高级水平。我觉得,你人生玩完了。”叶领导口沫四溅。
可是,对于这个“首先的高级水平”来说,谁做它的“首先”呢?
我眼睛睁大,脑袋放空,可耳朵还得受罪啊。不过有这么多人一起受罪,那也值了。咦,对面那个就是新来的美女实习生,89年生人,好像叫思迅?就差那么几年,我那两个实习生怎么就歪瓜裂枣的呢。重点是,还笨得要死。即使每次都派他们一起去活动,我后来都得提心吊胆地帮他们改稿子。【把一个人的工作分给两个人做,好的可以带起差的】90后啊,垮掉的一代!比起我这个80后,他们太弱了。【不要轻视新一代人,要让自己重新蜕变成新一代人。这能让你持久活跃在第一线,不被社会淘汰】
办公桌
“休息”了那么长时间,真的不想工作,只想在“休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迷糊之间,感觉有东西在肩膀上游走。“小陈啊,你的稿子呢?”原来是主编的手!“马上交,马上交,再给我几分钟吧。”等主编走远,我立马打开某个九流网站的主页,挑出了几处错,心里骂了几句—怎样的码字工才能写出这么没节操的稿子啊!太xxx了!接着,我又码字去了。【利用“仪式”迫使自己回到工作状态中】
十来分钟过去了…….
嗯,写出个八九成来了,先给主编看看吧,不行再改。【搞定八成,留白两成。因为真正投入使用,和设想其投入使用是有差别的。要先试水】鼠标点击发送!完事儿!
今天星期五,明天星期六,休息。真好,好不容易才有次调休是遇着星期六的呀。明天带我小女朋友去个短途旅行?还是回老家陪爸妈?还是搞个健身卡锻炼一下我这副老骨头? ……哎,现在还是先积累一下下星期的选题吧。【星期五安排好下周的工作,周末就可以安心享受去】
又半个小时过去了……作别了最后一个留守办公室的同事,我冲向了公交车站。
公寓
“每天至少要看30页书,加油,文华。”躺在床上的手机如时弹出提醒。【用“手机提醒事项”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噢,02:00了,是时候看看培训大王写的自传,为下星期的稿子准备准备了。哈,下星期是教育业,上星期是旅游业,下下星期要去监狱瞧瞧,按着这个势态,说不定哪天上天又掉下个像海南校长那样的事来让我采访。如果真的砸到我头上了,我会怎么写呢?【了解某些具体领域,而后发现不同领域的共性,对于负责整合信息的人大有帮助】
灯等等等(拟声),佳曼发来了一段语音:老师,对不起,又晚交了,您帮我看看吧。
我实在忍不住要吼她了。“你怎么每次都这么晚交稿,我怎么帮你审呢?【破坏工作常规化,降低团队效率】国家过去提倡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如果时间太长,你耐不住,那你可不可以做到起码一个星期一小变—从按时交稿开始呢?”
不过,耐不住的人,又何止她呢。我早就耐不住了,我干了三年码字工了。
春夏秋冬,有多少人会走?春夏秋冬,有多少人会留?
【春夏秋冬四季工作法。春天开始新计划;夏天趁着天早亮,借用室外阳光刺激自己早点起来工作;秋天根据春天的计划验收成果;冬天回顾今年的活动和开始下一年的活动安排】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后感(十):只有你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看了一些书,发现其中有一些共通点,例如培养好的习惯,尝试着了解自己。道理很简单,可具体做起来,却很容易忽略了这些道理。
    《时间的整理》一书中也是在说这么一个道理,了解自己的常规工作模式,在梳理工作的过程中,看看工作时间是否花费在不必要的事情或是琐碎的事情上。平常的工作中,很多人对于工作的时间概念很模糊,想的更多是如何完成今天的工作,明天计划要做什么。书中提出了一种更好的时间衡量,很像学生时的学习计划。以一周为时间单位,本周计划完成什么,下周即将要做什么。再根据周一至周五的时间分配,合理安排工作。例如周一作为一周的开始,更加适合做一周的工作计划表,召开小组会议分配组员一周工作的具体事项。周五是一周工作日的结尾,比较适合制作本周工作总结,初拟下周工作计划。对于需要拜访、接待客户的工作类型,更适宜在周三集中会客。既为拜访客户预留了准备时间,会客后也能根据客户的反馈,在周四、周五及时调整企划案和合同,保证了工作在本周内有一个完结,不至于拖延下去,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人的精力很有限,可是工作永远做不完,如何在繁杂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令上班族头疼的问题。身边的小事一点点地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当重要的事情来临时,脑子不够用了。书中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将一些可控的小事统一在固定时间段来做,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当习惯养成后,身体会不自觉地去完成,不太需要动脑的事情,自然无需消耗过多精力。
    想要变得优秀,最快的捷径便是养成很多的好习惯,养成事先思考的习惯,养成事后总结的习惯,在一次次工作总结中,摸索更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总结的方法最为有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