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地清凉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地清凉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5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地清凉的读后感10篇

  《大地清凉》是一本由晏礼中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地清凉》读后感(一):门内是青山

  如果有一天,对这个世界厌倦了,你会不会转身离开?远离尘嚣与人群,关掉微博和微信?

  这话儿一出口,估计就能勾起诸多正在看手机的人点赞的冲动。这倒真是吊诡,沉迷的人其实都在想着逃跑。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一位叫晏礼中的记者,逆着人群的潮流,出门远行了。不完全是游山玩水,他更像写出了《空谷幽兰》的美国作家比尔·波特,背着包去寻找那些传说中的修行者。踏破丛林,访遍市井,随行随记,故事就这样隐隐约约、平平淡淡的浮现在纸上。最后,为了增加“实修”的体验,他甚至剃光了毛发,在柬埔寨做了一个星期可以喝可乐、听音乐的和尚。于是,有了这本《大地清凉》。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仅因为它的文字美妙之处,“月落寒潭,光映千江”;更因为记录的皆是修行,每张修行的面孔却不一样。净空法师一身的功夫,却只乐于种兰花、喝普洱;寂明和尚出入佛老,颠沛流离,在矛盾中寻找信仰;光宗和尚曾是虚云的侍者,出家、入世、命运挣扎,最后相信抄经是自己的法门;见宽头陀创办过IT公司,但是在恒河边上打坐之后,成为了一名“心地发展”的“个体户”;妙法和尚不识字,却一点一点,徒手把石山改成了寺庙;还有郎木寺的巴西活佛……这是一个伤感的故事,因为即使在活佛生命的尽头,你仍然能感受到他内心所烛照的温暖善良

  我在回味这些人物和这些故事打动我的地方——因为它们并非传统的公案。以往的禅宗公案,“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出场的人物常有磅礴如海的智慧,或者壁立千仞的果决,虽然偶尔抖个包袱、玩个机锋,总之都是需要仰望的神明,离今天已格外遥远;而晏礼中是引着我们这些个大俗人,走进那些貌似神秘的丛林,看到的却是“正常”、“如常”、“平常”的僧侣。他们的可爱与可敬之处,恰在于和常人一样,时有尴尬、纠结、困惑,佛前依旧忐忑,人前偶尔卖萌。你分不清,那是佛性,还是人性。当然,有大德曾说: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

  出家修行虽然是与以前的生活一刀两断,但并非世俗所理解的“怯懦”、“逃避”,而是真正的大丈夫行径。因为“万缘放下时,众生一肩挑”,这是个体的责任,更是济世的使命。不过,要成为智慧的觉者和众生的导师,除了果毅的信念坚定的修行,还应该拥有一颗真诚、包容、勇敢、慈悲的心,唯有这样,才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寻找到微妙的平衡。

  《地藏经》里说:“心如大地,能安一切”。从修行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心,要容纳我们的整个世界;而从我的角度来看,真正的修行者们,是这清凉大地上一个个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人”。在我们被物质和技术所奴役的当下,他们寥若晨星的存在,恰恰展示了生命的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你是在手机里看完这篇文章,我就想最后讨论一下“离开”的问题。也许你没有做过,但是别说你没有想过,当这个念头从心里滑落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对现实产生了怀疑或者不满。我不是劝你改变,但与其没日没夜的躲在手机里,总该有勇气,走进一本书吧?

  《大地清凉》读后感(二):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画僧本有,不住寺庙,独租民房,喜欢裸泳,喜欢漫画,画苏曼殊。他人的人生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启迪,特别是能同时在自己和对方身上找到某几处共同点的。然则,别人的人生总是别人的,在看不到的地方,也许有着某种异质并未发现。

  这些僧人的故事也是。更容易被标签的他们其实有着丰富的不同色彩。至少,这里的七八个故事,都不是因为对人世充满失望而入了佛门的。因缘具足,自然而入。

  对于我们这些尘世之内的人来说,真正的向佛者不只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因缘,也是积极的人生探索者。生老病死,谁也无法摆脱,贪嗔痴,总是很难拨开。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每个人都是可以度的,不过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度你。执着于相,佛寺亦只是一种形式,徒有外表而已。

  即使超脱于尘世之外,亦有尘世的烦恼。向佛的路途上,不存在一个转化之门,仿佛入了那门,境界立马不同。同样的是,会有疑惑、需要反省,必然挠人心头,不论是那个来自台湾的头陀见宽,还是那个高大的巴西活佛。只不过,后一个故事结局,充满了悲凉,这悲凉之中,活佛的形象安详又抚慰人心。一切都是无常。

  离开了微信和微博,并没有拉开与世界的距离,相反的,回到自己的内心,仿佛回到了大地。比如,在这里写字,虽然这亦是一种相,但在我看来,写字的的确确地能让心静下来,至少,这是踏在内心的大地之上,时常有一种清凉悄悄袭来。

  《大地清凉》读后感(三):清凉者自清凉

  为了晏礼中的坦诚,这本书也是该推荐的。

  这位记者遍访汉传、南传、藏传的修行者,记载其言行,描述他们的人生片段,镶嵌成为一本有意味的故事集。作者本人又在柬埔寨出家一周,如此总结他的修行成果:“没有勇猛精进的学习,没有获得太多知识,没有变得更为明智,没有进入更高的境界,人生观也并未就此改变。脱掉袈裟,一如从前。”以这样的句子结尾,最为恰当。

  这是一个坦诚作者的基本态度。坦诚的作者是一个探索者,而不是一位轻易下判断的人。《大地清凉》保持了开放的结构,包含了观察、疑惑以及追问。贯穿其中的也许正是令人尴尬的坦诚的问题:

  即便穿上僧衣,遵照种种佛教仪轨,摆脱了尘世的惰性,是否进入到寺庙的洪流?心中的妄念也是否会消散得快一点,它是否会巧妙地变成另一种模样?精彩的机锋当然令人拍案叫好,特立独行亦让人心生佩服。但说话、修行却容易堕入到表演性之中如此,禅宗的高妙公案十分可能成为“段子”,精彩的禅机有可能就是油嘴滑舌的一种。谈锡永的序言写得好:“倘若一个公案都不学,大地便更加清凉……我不是批评净空法师,如果是批评,我的心便不清凉;净空法师亦不会将我所说当为批评,因为他已经心地清凉。”如此绕嘴,如此恰当。语言功能太好,好胜好奇就演化为“浮精”。这是人类总体的弱点,苦苦斩断自我,却又给新自我贴了新的金箔。

  然而,书中可爱之人,皆有坦诚的勇气,画僧、头陀、巴西活佛每一位都鲜活,他们是修行人,却又承认肉身的困惑,他们有愿望,也能接受“力有不殆”。他们突破规矩,反思“看透凡尘,看不透佛门”,他们用情感体验之,用理智衡量之。对他们而言,无知不是困难,反而是“知道得多了”,不问理由的“迷信”成了障碍。

  如今描写“空山、古寺、出家人”倒是十分时兴。此种书既是一种令人心生期待的文艺,又或是都市绝望人的逃避港湾,或是思虑过重者的安眠药。可是读者到底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呢?

  倒想起前几年,我见赵州禅寺的年轻方丈,此人北大学哲学毕业。我便企图酝酿几个惊世骇俗的问题,最好让这位方丈不知如何作答。现在想来都是浅薄,终究想接着问题满足自己的好奇好胜。抱着不一般的指望,也就容易失了望。看书亦如此,人生是人生,故事是故事,看的人诉求不同,所得必然千差万别。正所谓,答案都在问题里。说的话是病,也都是药。

  可它到底是什么呢?一本书,一句话,一个人……凡是种种,什么都是,什么也都不是。 对很多人,故事就是故事,对另一些人,乃是扪心自问的药引子。如人饮水,清凉者自清凉。

  《大地清凉》读后感(四):大地清凉:优秀的人文记者不是谁都能当

  闭门即是深山,大地随处清凉。这是晏礼中“晏来来”公众号的注解,亦是参加完晏礼中一次见面会后,当即买下大地清凉的原因。

  与上一本相比,这一次晏礼中选择了十个与佛家相关的人物:山上修行的苦行僧、出家还俗再出家的年老僧人、车祸意外死亡的活佛、中年放弃工作家庭到尼泊尔出家的德国女子、自己意外短暂的出家经历、出家后仍面临诸多内心挣扎的男子……应是多年中,他在生活月刊上的部分发表集成。

  与常见关于佛法书不同,记者出身的晏礼中,非虚构写法的方式,让内容更真实,人物也并非入了佛门,一切皆好的走向,而是即使入佛门,依旧有矛盾、挣扎的种种有血有肉

  阅读中,未有佛教的宣扬,而倾向于将佛家的理论,作为一种哲学来思考:若人生不过忽然而已,那人究竟该如何过完一生,又如何准备面对最后的一刻?佛家,或者说,释迦牟尼,提供了一种观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除佛法思考的种种外,晏礼中的文本当属中国文化记者之上乘。生活月刊自有其平台,但能在采访中把控住细节,最终以优秀文本呈现,属作者功底。

  《大地清凉》读后感(五):为了成为容器本身

  八年前美国人比尔·波特的一本《空谷幽兰》让很多人在走近了“隐士”这个群体的存在,“隐士”二字或许带着点这个老外的浪漫想象,于是这本书也满足了很多人对这个群体的想象。八年后,手上的这本《大地清凉》似乎也在做着同样的事,作者行走于鸡足山、无为寺、云居寺、郎木寺、肇庆、尼泊尔、柬埔寨等地,寻找隐匿的真正佛教修行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好看。

  合上书,佛法和境界依然懵懂,书里的十个故事,九个人,却生动极了。问“佛是什么?”,只说“喝茶喝茶”的净空法师;“不想在还没把问题搞清楚之前,就通过断缘来放下”的寂明法师;靠自己画画修行生存也生活的画僧本有;知天命,也知己任的老僧;在山上身如梦中,醒来更困惑的头陀……修行寻的是“无”,但“无”里有生气,靠修行的人活。

  一念是生命

  “师有清凉剂,可借来用用否?”“只能教汝法,不能借。”

  “学生请教。”“至诚礼佛得清凉,愿诚行真是佛子。”

  “回来了,是清凉。”“真的清凉?怎么这么快?”

  “真的,一念间。”“一念是什么?”

  “生命。”

  这一段出现在《头陀下山》这一篇文章里。那一秒钟,心里真的有清凉。我不识佛法,但在几个刹那中识得“生命”二字,之所以说识得,是因为心里是忽然虔诚安宁感觉是能跳出来的。

  曾看过《雪洞》,讲的是一个英国女孩在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个雪洞里修行十二年的故事。这篇《头陀下山》里,一个台湾来的和尚在鸡足山上,也是一人一房,从2005年开始待着,以“洗心而不革面”的方式修行着。第一次下山搭车时,被人认为是疯子。

  头陀见宽做的“洗心”,须静——在美丽寂静的木香坪上,他有强烈的归宿感;须苦——将物质条件刻意地降到最低,铭记老师的话“佛法要往苦处修”。有些修行的人遇障解障,解障破障,而头陀见宽是那种见了“障”变觉得烦的人,干脆回头找一个本不该有那么多人为障碍的地方。

  回一个“本来”的世界,见自然,见生命,见内心。

  “一天一天,他看着朝阳变夕阳,看着繁星斗转星移,看着谷雨时下的雨,霜降时起的霜。”直看到“自然界的美都只是同体的异性,因缘成水,因缘起云,刹那而已。山能居住,水能活命,无所谓山光水色之美。”这一种把自己放到能放的最低姿态,先观万物,再慢慢起身与万物平等,融入宇宙间本身的大同之中。重新打量“富有”这个词,你双手捧得再多,或者是内心多充沛一样,都不如找到一个好位置,让世间万物在你这儿穿堂而过。心是一个纯粹结实的容器,不是为了装满东西,而是为了成为容器本身。

  头陀见宽见内心,必先见的是内心的障。就像生命各有各的秩序,人的七情六欲是出生就带着来的。修行最后要破的便是这诞生之地的欲望。怎么破,头陀见宽依旧在探寻。

  也许破了这原始的障碍,他就会下山。山下和山上,就不再有那么多区别。

  “给”的力量

  十个故事,九个人,因为作者用两篇文章写了一个人——第八世巴西活佛。

  大多数修行的人寻的是“清凉”,还有一些人,“清凉”之外,亦有担当。对于活佛来说,这担当没有愿意不愿意的,这担当就是前世为现世备好的紫红色袈裟和黄色衬衣,衣服比衣服里的人重要。当了活佛,“你就不是你自己了,你也不能再想你自己了”。

  这担子是这片土地,这群人,这信仰,这历史一齐推到了你面前,你不挑起来,就无处可去;你一旦挑起来,便必须挑得起。何以挑?慈悲。有慧根,便把慧根交付慈悲;有孤独,便把孤独交付慈悲;有余生,余生化为慈悲。慈悲强大了,便是“给”的力量,没有“自己”时这力量竟然才是最接近无损的。

  文章写得好,是因为文章不曾以“慈悲”起调,都不过是佛陀的小故事而已。他对着从小跟着伺候他的益西会觉得亏欠;他对调节不了的纠纷会有真切的悲伤和担忧;他面对天葬,总是闭着眼睛念经……他的心好像是初生的,身上却真有天地和世代。读着,心里是虔诚的,不信佛,但信人性的光。

  所以,读到后一篇《再见。活佛》,得知这个可爱的人用一种很意外的方式离开人世时,心里会一时无措。不知道该怎样理解。“他是太阳,有他,总是暖洋洋的的,现在太阳没了,身上冷得很。”是的,这是一个太阳一样的人,他的存在即给予光和热,他的消失也好像是忽然一阵暴雨,自然无常而已。他一定能理解,一定从容,我们还悲伤是因为我们不能破。可他留给人们的悲伤,却是洗涤的。

  佛,或者是其他什么,这世间有一种纯粹和永恒的“给”。

  人间百态里,有一味认真

  在那篇《再见。活佛》里,作者的情绪忽然倾泻了开来。“我心里空荡荡的,充满了忧伤,如此的忧伤”。此刻他写的不仅是个活佛,也是个心里感到亲近的人。写话给亲近之人时,自己也是藏不住的。忽然看到了作者这一路上的心迹——兴趣、疑惑、观察、理解……最后依然不能全部理解,但却能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动了真情。

  《大地清凉》之所以好看,因为它总是在写“人”。这一面要写,那一面要写;山上避世的弹丸之地要写,山下熙攘的烟火俗气要写。修行不是种状态,修行是条路,后来,路即是人,人即是心,心即是世界。后两步,恐怕没办法写出来。

  “人”各有异,修行者也是百般面孔,心性不一,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迎着不同的课题,就算暂时无法向前也不会退,因为他们一开始听见心中的召唤,就认定了这个声音。文章里没有逃世的人,他们是真正的修行者,他们的选择里带着交付自己的仪式。

  所以这本书,写修行者,写修行者带出的人间百态,写这百态里,有“认真”一味,最好看。认,是把自己的心从这世界的嘈杂里领出来;真,是追寻这心的本源,也是寻求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清凉剂。

  我把这受感动了的“认真”带回我的庸常生活里,总觉得还有希望,能借它挖一个泉眼。

  《大地清凉》读后感(六):欲观其微—— 《大地清凉》

  学习佛法的时间渐增,却叹精进无门,总是进进退退,门里门外徘徊,虽知光明所归处,却终于在黑暗中近乎盲了双目,走过的路,涉过的水,竟无片刻让心安顿过。

  2012年后,游历渐多,行走南北,每至一处,总要去当地的古寺参访,哪怕只是礼佛一拜亦或静坐一隅,不想,不问,时而能见着身边飘然而过的僧侣,悠然自得,总有些羡慕的意思,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段信仰之旅。

  僧为僧宝,代表着佛陀教法的延续,学习佛法以来,虽认识不少出家人,寺院也曾短期住过,出家人的酸甜苦辣大约也都知晓一二。近年都思虑着想写一本记录这些出家人生活状态的书籍,一是探寻出家的意义,而是回归朴实的信仰。却酝酿良久,一直未下笔,待到读完晏礼中师兄的《大地清凉》,心中才有了些萌芽与影子。

  晏礼中,记者,佛弟子,之前是通过大理一位师兄的微博看过他的文字。出过一本书《别处生活》,那同样是一本以记录人物为主的文字合集,类似于文字版的纪录片,但每一篇都能触动我心。《大地清凉》这本,以小见大,欲观其微的关于记录出家人的书,镜头对准的是那些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出家人。

  当年读完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会对那些深山中的隐士保持一种崇敬与憧憬,浮躁的时代中,那本书的确带给我们一个别样的世界。而这本《大地清凉》亦是如此,在所有喧嚣背后,渐渐沉淀下一片清凉。书中人物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浓缩了当代僧团的疑问与答案,作者选择了如实记录,没有美化,没有夸张,只是朴实地记录下这些僧侣的修学状态以及心理情绪。

  书中的僧侣各不相同,不同的传承,不同的身份背景,甚至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都选择了皈依于一个他认为的正确的人生轨迹。他们这些想法与做法,或许有些人会疑惑、惊讶,赞叹。无论哪一种表情,对我而言,这都正常。他们不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他们甚至有的也不是僧团中的大多数。

  当我们的生活处于一种极度的放纵与恣意,在嘈杂与极速中运行着我们短暂的生命。对于外界,虽然感觉那个世界就在无止尽的讯息中,却从未真实地去体验其中的某种不同。这个世界是奇妙的,奇妙之处在于多样化。这个世界之所以能称为火宅,亦能瞬间变为清凉地,便是因了诸多因缘与选择。清凉,这样的一种状态,是难得的。至少,在这五浊恶世间,能清凉自在者是不多的。书中的人物,虽各有各的修学状态,他们虽也有烦恼,他们虽也困惑,但追求清凉解脱之心却始终未变。无论是无为之道的净空法师,还是不住寺院的画僧本有,亦或是让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头陀见宽。这些僧人,他们是这个时代僧团的代表,亦是这个时代信仰的标志,在经历起起伏伏后,他们选择了现在的修学方式,或许这是最适合他们的修学方式,佛陀说,修学的方式有八万四千法门,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修学过程。

  有几位僧人,或许是现在普通僧团所不容易接纳的,例如头陀见宽,他的生活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赞誉与讽刺都存在。例如画僧本有,他的修学状态也是大多数僧人所难以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没有住在僧团而选择独自修学的原因。而活佛巴西,却是一个藏传佛教典型的例子,他是活佛,给他的预示便是一生都需为众生着想。而那位加德满都修学的女子汉娜,虽然修学久远,却始终还好似充满对未知的烦恼,但这一切却又是漫漫菩提路上的必然,她还会依然坚持走下去。

  书的结尾,是作者亲自体验在南传佛教寺院短期出家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作者终于能感受真正的出家生活,虽然他自己说,短暂的出家生活很快结束,脱掉袈裟,一如从前。但我知道,那几天的出家生活定是他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段,而这一短暂的出家生活或许会让他更为理解他所采访记录的那些出家人。

  《大地清凉》记录的,只是这漫长岁月,广袤天地下,一些普通的人,但是他们的人生与信仰却如同过去的几千年,千千万万人一样,追逐着身心为之投入的信仰而去。他们是这个时代佛法追寻者的代表,同时也是我们所思考的对象。也许,因有此因缘,在累劫轮转中,我们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继续我们的解脱追寻历程,终有一天,这大地清凉。

  《大地清凉》读后感(七):修行者纪实

  从广州图书馆找来了晏礼中先生的这本书,内容虽短小,平实朴素的文字中确有几分禅意。内容主要是记录了几位修行者的事迹。

  让我感兴趣的有开篇讲到的无为寺里的释净空。在无为寺自己开辟了一片世外桃源,自己种兰花做兰花馅汤圆,来客问什么都是回答喝茶。”无为之地,无为即可”。但看到后来他对他的一个带着哲学色彩到处求索佛学真义的徒弟寂明的不耐烦时,又觉得其实大部分出家人和普通人本质上并无区别,普通人有亲人和职位,出家人也有师兄弟和师父,有主持有各种等级,也有各种情绪和生活琐碎,只不过他们住在庙里,琐碎换了种形式而已。

  还有讲到了福建明心寺的石匠人到中年,有妻有儿,因梦中梦见菩萨的开示,于是自己开山凿石,建了一座山壁上的寺庙,自己当起了主持,为一方人民祈福,也真是俗世传奇了。他倒是对佛经佛理不甚了解,只是凭着一颗慈悲心做着善事每天修庙念经。也许这也就是平凡中的真正佛理了吧。

  书中一篇,讲到德国中年离婚妇女汉娜去到尼泊尔学佛的故事。不是很喜欢,因为她一直以一种孤独患者的面貌生活及学佛,缺乏一种慈悲和通达,让我觉得只有带悲观逃避色彩的平静。

  感兴趣的还有一篇讲活佛的故事,对藏族地区对佛教的虔诚及天葬的那种壮观的仪式感很想多些了解。活佛的诞生伴随天气异相,且会有喇嘛通过类似占卜的方法找到他去继承活佛,其在车祸去世前,有征兆预感。其时他正在为了给村庄改变厄运而挖掘出两具尸首,而尸首埋葬点是他算出来的,是其他部落在此埋葬,会给此处村庄带来厄运,估计类似于降头之类的吧,而谁挖则将厄运转到自己身上,活佛则是舍身为己。此一切在藏佛文化里都是因果,看得人觉得佛教有时真是很玄乎。有点质疑又有点相信,每每遇到此种情况,就点欣赏和理解孔子的那种”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心态了。活佛为众生而认真虔诚地活着,令人敬佩。

  藏佛是可以去吃肯德基的,活佛去世前,就和朋友去吃肯德基了。作者最后一篇讲自己本人最后跑去柬埔寨出家当了一周和尚,也是有趣,其中讲到佛祖本人其实没有说不能吃荤,最重要的是要不执着于味道,戒荤是后来传播中人们增加的。所以柬埔寨的和尚过得其实很舒坦。但他们必须过午不食,而据寺庙里僧人所言,原因又是因为不吃晚饭则饿,饿则是比色域更强烈和低级的欲望,能让人在饥饿中忘记色欲。囧

  现在我是觉得,其实释迦摩尼只是要摆脱尘世痛苦。只要获得平静和慈悲,体会生命无常并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就是佛-开悟的智者了。

  至于保持平静和摆脱痛苦,所有人都想获得这样的能力,某种意义上芸芸众生都是修行者。

  我现在粗略的觉得将慢跑与腹式呼吸结合,可能会有效,因为慢跑产生多巴胺增加愉悦感,而腹式呼吸则开启副交感神经让人平静下来,已经就此试了三周了,似乎有点效果。别问我怎么会开始这么尝试,说来话长。

  愿世界人人平静智慧喜悦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