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季羡林自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10篇

2022-07-07 18:27: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10篇

  《季羡林自传》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的385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一):一生的耕耘

  对季老的大名仰慕已久了,看过一些电视里的访谈节目,耳闻过他为报到新生看包的故事,但并未真正详读过季老的作品,也没有系统了解过季老的生平。这一部《季羡林自传》49万字,十四个部分,比较详尽地记录了季老90多年的人生岁月,全部读完对这位看尽人生的长者更加敬佩、爱戴。
  

  全书大体上可分为求学、留学、动乱、著作、老年五个部分,读罢仿佛随同作者一同经历了一遍人生。

  在少年时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季羡林就是山东贫苦人家一个普通的男孩,调皮可爱,也许年幼的时候谈不上好学,但应该还是十分聪明的。青少年学习过程中,没有特别的压力和动力,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看过后面的内容再来分析,我想还是认真踏实的态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当传授知识,培养正确的观念,教育人才而不是庸才。一直不赞成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扼杀创造力,分数至上,且不是物质刺激就是讽刺挖苦,再加上不良习气大举入侵校园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不知道有多少季羡林、爱迪生在当代中国消失于无形中。
  

  德国十年的留洋生活是季老生命中很重要的时光,且偏偏又是二战时期法西斯大本营,真是很难得的经历。季老为我们还原了二战时期德国真实的生活状态,对待希特勒和战争的态度,同我们了解的日尔曼民族既契合又有差异。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中,德国人身在其中其实是很懵懂的,许多事都是战争结束甚至若干年后逐渐梳理出来的,德国本土并不是二战主战场,德国人对侵略战争的感受远不如中国人民深刻。因而说二战平淡无奇地开始,又平淡无奇地结束正反映了当时德国人的心里状态。
 

  耄耋之年后,季老笔耕不辍,专心学术,同时要对抗不时出现的病疾,直面年迈和死亡。对于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而言,业已高寿应该值得欣喜,但当生命最后的任务是面临死亡时,如何保持一份坦然豁达的心境其实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课题。长寿是大部分人的愿望,而如何对待长寿恐怕还不是每个人都考虑过的问题。
  

  在治学上,季老一生严谨认真,对印度学、巴利文、梵文、吐火罗文等研究深入。作学问必须摒弃功名利禄的外因,潜下心来踏实钻研。季老很早就站稳了学术权威的位置,因此不必讲任何学术外的原因引入研究中,所著成果皆是个人心血,全部经得起学术推敲和历史检验。在自传中,季老逐年将所著成果列出,分出类别和轻重,对重要的成果简要归纳介绍,对于没有新观点的文章毫不讳言,唯有大师才有如此气度。看着丰硕而扎实的著述,当前弥漫着腐败气息的学术界当觉汗颜。
  

  作学问和做人有关,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去的如此辉煌的成就,于季老作人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实事求是是对季老品格最准确的概括,谦虚而不虚伪,客观绝不夸大。季老对自己在研究领域的成绩不予否认,但只是认为这是份内工作,丝毫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清高,且对自己学业上的各位恩师一一感念,并辞去“国学大师”“国宝”等头衔,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客观的评价,而其高贵的品格早已为世人牢牢记取。那些有了一点成绩就唯恐天下人不知道,时刻想着为自己铸碑立传的人,在季老的面前是多么卑微渺小。
  

  厚厚的一本书,大部分是作者的经历,其中也有很大部分的专业论文介绍,但文字却清新流畅、通俗易懂。其实文中处处可见季老深厚的国学功底,虽然他反复申明自己不是专门研究国学的,但熟读诗书的底子随时跃然纸上,博晓古今中外文化的积淀显而易见,可文章却没有炫耀华丽的辞藻,语言质朴平实,介绍专著深入浅出,文如其人,满腹学识而又平易近人。
  

  今年季老已是97岁高龄,总理看望时依然思维敏捷对答如流,衷心希望老人家长寿安康吧。

  几年前写的东西,现在老人已作古,唯有风范长存。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二):了解学问大家的人生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季羡林先生专门写的自传,而是编者把季先生在不同时期所写的回忆性质的文稿编辑整理而成的。

  提到季老的名字,自然是如雷贯耳,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梵文、吐火罗文等,我也想了解一下这位学问大家的人生经历。作者的文笔还是不错的,内容生动,语言平实,还很谦虚。

  作者小时候似乎也没有特殊之处,他是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小时候性格外向,喜欢打架,也欺负别人。到初中时不喜读书,无意争强,英文很好,他自称是少无大志。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回济南高中教国文一年。后来他赴徳留学十年,他的研究方向是很冷僻的梵文和吐火罗文,这段经历对他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德国人忠厚老实,德国人还用肥皂水刷街,德国的大学很自由。西方国家几乎没有尊老的概念,西方社会是实用主义的社会,一个人对社会有用就有价值,一旦没用,价值立消。作者目睹了德国的法西斯统治,亲历了二战的轰炸,二战结束后,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回国。文革开始后,他尽管小心翼翼,后来因为他参加了北大的“井冈山”(他自称在政治上十分幼稚),得罪了新北大公社的“老佛爷”(聂元梓)后挨整。他遭到批斗,住进牛棚,差点自杀,在写这段辛酸、苦楚的经历时,作者还不时夹带戏谑。到了老年,季先生养了四只波斯猫、两只乌龟、五只大甲鱼。对于疾病则是能拖就拖,后来因天疱疮住进了301医院。

  作者提出了宗教发展规律的设想:用越来越小的精神和身体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大的对宗教需要的满足。只要人类在行动和思想上不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宗教就有存在的余地。佛教并不影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日本。季先生说他在学术上偏爱考据,最不喜欢义理,义理是各人谈各人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作者提出了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东方文化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西方文化体系。四大文化体系交融汇流的地方只有狭义的西域(新疆)。作者主张文化多元论,传统文化表现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交流表现文化的时代性。提到胡适,作者说他对人和蔼可亲,保护学术,不遗余力,爱好政治却实为一书呆子。

  季先生后来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当然要靠他的自我奋斗,他研究原始佛教梵语、佛教史、吐火罗文,翻译了《罗摩衍那》,把印度学引进中国,写了《糖史》。但是也要到考虑历史的行程,他回国后即聘为北大副教授,一周后定为正教授,当时他才35岁。四十多岁就已经是中科院的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已经爬到了百尺竿头,他自称淡泊名利只是假象,名利之心也有。他在文中辞了“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样的头衔。他去过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撒哈拉沙漠和国内的名山大川,人生经历很丰富。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三):成了季老,成了我们

  多少年过去了,摄影师魏德运怎样也忘不了第一次为季羡林先生拍照的那个遥远而漫长的下午。铅灰色的京城春天用处女般羞涩的双臂,环抱着喧嚣的中关村和静谧的燕园。一个前手机时代的迟到者,携带着一架通灵的海鸥DF-2国产相机,怀着关中大汉少有的赧然和满腔的精诚,轻轻叩开了耄耋老人质朴青翠的门扉。

  摄影是人类对岁月的采撷,抑或是岁月向人类的的馈赠?那架分量不轻的黑匣子是否会真正吸走生灵的魂魄,还是为世人记录下永生的一刻?鉴于千百年来人们对柏拉图的洞穴延续着长久的迷恋,具有神奇功能的照相机在对大千世界捕风捉影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洞穴的转化和超越,努力践行着艺术家的理念和信仰。摄影师坚守在他的镜头背后,成为了伫立在历史长虹之下的现代招魂术士。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魏德运穿过一张张迎面而来、表情各异的面孔,终于把镜头安放在季老那张宁静的书桌前。人生若只如初见,季老先生谦和的笑容中无不流露出他卓尔不凡的风雅气度和高山流水般的长者襟怀,冥冥之中的魏德运感到,这注定是他个人创作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拍摄经历。从迈进季宅的门槛到靠近季老的书桌这短短的几步路程中,魏德运仿佛越过层层无形莽原,抵达到了一处林中空地,那必将是一处等待神性莅临的澄明之境,就连季老的白猫毛毛也天使般焕发着奕奕神采。

  以窗帘为界,屋外,俨然另一方天地;屋内,昏黄的台灯袅袅弥漫。季老在书桌前坐定,运思于空间中的一点,神情自若。“观古今于须臾,抚沧海于一瞬”。当一位经纶满腹的大学者与一位才华横溢的摄影师的相遇究竟意味着什么?当一种知识的宽度和人格的高度被镜头赋格为光与影的耦合,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魏德运食指下的快门闪烁不过几秒钟,时间却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这位悟性甚高的摄影家,用一只手替季老抵挡住了从外界纷至沓来的诸如“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虚幻头衔和光环,另一只手则用相机稳稳地呈现出一位东方寿者的平常面容和本真轮廓。这是一幅映在时间脊背上的肖像,它像一泓快要从指缝中溢出的山泉,充满着静物中的无穷动感,一派拉奥孔般的品质从照片平面跃然而出:微昂的额头朝向照片边框之外的某处牵情之所,素白飘然的眉须记载着行走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苍黄,清辉如炬的目光望穿经卷中劳碌消乏的百年焦虑,坚毅的嘴角透出一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

  如今的季老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时常与它豢养的白猫和乌龟谈笑风生。他概括自己的一生“没有大激烈,没有大震动,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的经历”。漫长多艰的生命历程早已使他练就了面对空气独白的本领,尤其是当他桃李遍地、名满华夏之后,无尽的孤独反而自四面八方来袭。思想者即孤独者,上天赋予了他高贵的思想,也同时使他浸染了高贵的孤独。无论是谁,当在夜幕下注视一张老人苍老的面庞时,最易悲悯动容。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藏着一张老人的脸,随着年华流逝,我们都慢慢地向这张脸靠近,最终变成它,就像太阳经过了整日的燃烧后,在慢慢地在靠近群山时幻化为一轮透着血色的柔和可爱的圆。如果我们的人生一路都在经历着进化,那么这张老人的脸所展示的该是我们生命形式最高等的样态吧。季老的脸在灯光中堆满了故事,又好像空白如洗。故乡的歪脖树、清华的草坪、西渡的轮船、德意志的图书馆、燕园的红楼、文革的牛棚……那些过往岁月里的记忆云烟缭绕着他瘦削平坦的面部,在灯光映成的光亮与黑暗的部分交叠徘徊,霎时间又遁入一派空灵,雪藏进这位大隐者的皱纹之中。

  季老的双瞳熠熠生彩,目光投向斜上方,那是朝圣者的姿态,是朝拜佛祖或上帝的姿态。他所瞭望的事物是镜头无力捕捉也不必捕捉的,镜头能够制造一种方向感和层次感就已善莫大焉。思想者即忧郁者。如果说眼睛是思想的门户,那么此刻的季老心中确有牵挂,但牵挂的是什么,谁也猜不到。我们只能通过这幅照片获知,他的牵挂在远处,也在上方,那里装着一个丰满的过去和一个无形的未来,而此时的室内装着的全是被智者固化了的时间。魏德运将这快门闪动的两三秒钟拉长为一个世纪,也让寸把长的照片底片浓缩进整个国运民生。同时,在盯住季老双目的那一刹那,摄影师也将观看照片的我们点化为瞬间的入定者。仰视机位的拍摄角度让我们也保持着仰视的姿态,让我们在照片之外也做一幅与季老同样的姿态,一幅可供我们片刻思考的可贵姿态。观看季老的肖像,不但看到了他之沧桑和他之担忧,而且看到了每一国人之沧桑和每一国人之担忧。魏德运食指下的这一“看”,造就了千千万万的我们的“看”,镜头最终抓住的仿佛不是季老,而是我们。所以,魏德运所拍摄的照片都具有一扇镜子的功能,他照出一人之面孔,也即照出万人之面孔。

  “成了!”魏德运潇洒地把相机扔到一边,像画家完成油画后兴奋异常地扔掉画笔。“成了!”——这也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就死那一刻吐出的唯一一句话(《约翰福音》)。是的,季老的摄影肖像完成了,这是季老和魏德运的轻松,却成为我们每一个观看者内心的沉重。季老终于在2009年7月11日安静的走了,他留下的照片却让缅怀者悲伤而坚定。摄影师在那个春季阴霾的下午已经为这位受人爱戴的老者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生命形式。一幅照片让一种精神永远活着,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平面深似古井,水面光洁如镜,不起一丝波澜,它让我们安静,给我们空间,促我们向上,恰如季老安详的面容在我们脑海里婴孩般光鲜,激起世人对一种高尚人格的顶礼膜拜。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四):节选文章讲述小时候的故事

  季羡林笔下的自己:年幼生活在叔叔家 生活过得比较拮据 十分自卑的他认为自己以后也不会上不了大台面 中学毕业后能当个小职员 抢到一只饭碗 浑浑噩噩地 甚至窝窝囊囊地过上一辈子算了……

  可是转变就发生在济南北园高中一次学期考试偶然获得状元公的表彰,在六个人中选中了他一个人,当时他回忆这次表彰是虚荣心的作福:从自卑到自信,从不认真读书到勤奋学习,此时不是虚荣心在作崇而是虚荣心在作福。而后文中写到这并不是虚荣心而是荣誉感,因为虚荣心是故弄玄虚、吹拍并举,害人害己没有一点好处;而荣誉感则是一个人做出了成绩获得表彰,给予认可和荣誉,这是荣誉感在作美。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五):致敬季老

  强烈推荐有学者意向或在学术上的朋友以此书共勉。

  一,关于早期

  季老花了很多笔墨写了恩师和校园,甚至连自己欺负别人的历史都挖出来,笔法之朴贯穿全书,实事求是,记不得便是记不得,不会拐弯遮掩。谨慎着也绝不肯故意增色,或者刻意诉苦哀怨贬低。 读着十分舒心,近一个世纪后读来,却依然如同龄人般自然亲切。

  二,求学

  对于德国前那段短暂教书生涯,包括后来一些经历,有个很深的印象。季老从来不会自我标榜清高,现实名利的顾虑和考量实实在在地写出来,反而对读者受益更多。若要求年纪轻轻就超脱世外不顾名利现实和责任才是空谈。也谈到能去德国求学他自己本身四年成绩突出是个很关键因素,并不是说季老就是什么学霸,但至少,他即使如他自己所说“胸无大志”(其实我们自己又能有多少大志,即使有的多少更多是口号或者难以称得上“大志”),他对眼前的任务一向脚踏实地不含糊。

  看到在德中国留学生那段几乎想拍案叫绝。没想到,在留学的早期,留学生情况和几十年后的今日毫无差异,更可推广至德国还是美国疑惑澳洲欧洲加拿大。无论量有多少扩大,真正求知的比率一直不变。无论留洋还是国内,这个比率也是不变。

  季老对德国的描写也是绘声绘色,非常实际。是真正切肤生活体验。其实他的留学生活相对平静,生活规律,这也是他学术能就此走上“高速路”的重要条件。对于躁动不安不甘寂寞的年轻一辈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三,回国挣扎

  依旧是所有留学生永久必须的一个阶段。季老的考量如他的学术非常谨慎或者保守,以责任为重选择留下。而留下后的学术探索历程也写得很有借鉴意义,简言之,既然自己选择了,就不要怨天尤人抱怨环境不足,想办法开拓新路比较实在。季老最后往佛学方向走了,有趣的是,季老本身并不信教,却把宗教依旧研究得绘声绘色。

  四,文革

  最近看的很多书或传记都是有文革经历的。每个人受影响或认知也完全不同,《平凡的世界》里大众是比较无关痛痒,张艺谋是另类成长,陈凯歌虽受影响但毕竟不是被整主角甚至还整过别人处于临界,季老是我读过被影响最深经历最惨的。读文革的记录颇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云里雾里其实大家都没个头绪究竟怎么回事只是乱哄哄一片。

  读季老文革这一段特别心痛特别难受。季老一生有众星拱月的瞩目,但他所受之辱也是一般人未有。看到他的叙述不难理解为何那么多人选择自杀,换到现在更没多少人能承受得起。季老这段文笔除了犀利却也异常幽默,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有时候看着很愤怒,怎么可以如此麻痹,一大群知识分子就这样集体沉默地任人玩弄,简直颇有亡国奴气质,感慨难怪一向是野蛮毁灭文明。但其实反观自己,如果轮到自己头上,在那样恐怖地氛围下,自己真能站出来么又有什么权利愤怒别人,更何况如季老所说那一群很多都是老弱病残,想像如果季老当年做出什么激动之举有个闪失,没有了后续学术生涯恐怕季老多数贡献都将灰飞烟灭。并不是说这样集体沉默就是对的,只是人各有所长,季老的实在性格造就如此季老。正如他所说,他也许不是什么天才或者高尚者,但他无愧做个好人。

  五,学术巅峰

  太惊讶季老居然学术巅峰是在七十八十岁这样的年纪。要知道很多身边如此年纪的老人脑袋都难以料理日常更何谈难么高深的学术思考。

  洋洋洒洒的近百页”这一阶段的学术研究“,详尽列出每一年所有学术文章及其简介,这是传记里绝无仅有的。很多传记都倾向于叙述人物很少会把这种学术详尽地扯进来,毕竟这有很大让读者读不下去的风险。一开始这部分我也是有点读不下去,后来发现其实相当有趣。季老一生研究文章之多之长,非专业人士是很难详尽全拜读,而这个”缩略版“正好很点到为止做到一些普及的作用。有很多”小知识“颇为有趣,最喜欢提婆达多的那篇。而且这部分给读者一个头绪,方便选读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文章。

  这部分另一个受益是领教季老治学严谨态度。每一篇论文有没有新观点提出都实在标出,没有就没有,有就指出,毫不含糊。可能和季老所受德国教育有很大关系。令后人很多喜欢剽窃歪曲含糊的论文无地自容。季老堪称学术态度的标兵。

  六,末年

  这一部分很多谈到病和死的话题。很朴实地评价自己的学术生涯,不拔高不贬低,也解释了一些误解。他的一些小顽固读来很亲切,很有老人味= =。有一点很可爱,包括在前面的章节,季老有很严重的“学者综合症”,什么事情都很习惯科学逻辑理论一番,还喜欢说自己完全有资格成为XXXXX(虽然多是些搞笑学科)的博导。

  看完记得的感想大概就这些。致敬季老,虽然他一向不爱给自己戴什么帽子标语,但做广大学子漫漫求学路上相伴的常青爷爷的方面,季老是很有资格成为博导的。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六):季老精神

  第一次写书评,还是用手机码,格式肯定很多错误,短评字数限制,所以将体会挪到此处。

  这是一本让我连续读了五个小时,越到后面越压抑的经典自传,甚至加深了一个看法:我们一直被推崇学习国外经典著作,比如说《乱世佳人》、《情人》、《百年孤独》,以及在中学重点学习了以《史记》,《春秋》唐诗宋词等为代表的古代文学,但先于我们不久的前辈们,如钱钟书、杨绛、季羡林等大家也有不少佳作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学习。

  季老作为我们翻译界的泰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后半部分写到的文革期间他所遭受的苦难,引人悲悯。

  风华正茂时期的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进行语言学习,毕业一年后前往德国开始了博士学位的求学生涯。在德期间,恰逢二战饱尝背井离乡滋味,作为“无国籍者”不得不忍气吞声,在取得博士学位而有国不能归的背景下在德国生活十余年,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绩,最终于二战结束后回到国内,并在北京大学任教。然而在东方语学院任劳任怨二十余载后,季老未能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幸免,“整个燕园里到处打人,到处骂人,称别人为牛鬼蛇神的真正的牛鬼蛇神疯狂肆虐,灭绝人性。 ”

  “如果我不说,绝不会有人想到。如果我自己不亲身经历,我也决不会想到。但是,这些都是事实,应该说是极其丑恶的事实。当时我已经完全失掉了羞恶之心,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寒而栗。”

  但他在绝望生活中精神世界并未荒芜,1973年开始着手偷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Ramayana),至1977年,终将这部18755颂的鸿篇巨制基本译完。

  季老苦中作乐的积极心态及一生为学术奉献自己的力量,无疑引领着我们晚辈前进的道路。

  若能顺利进入北大开始我的硕士生涯,是我的荣幸。我相信,他也会是北大及全国学子永远的精神楷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