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交红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社交红利》读后感10篇

2022-04-18 10:39: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交红利》读后感10篇

  《社交红利》是一本由徐志斌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红利》读后感(一):开放的社交红利,你值得拥有

  开放的互联网改变了商业生态。

  在跨界打劫,破坏式创新旗帜下,传统企业老树开花,新创业企业一举成名,一切兼有可能。

  2013年 4月6日10万台,1999元的小米手机6分05秒售罄,拜新浪微博粉丝的巨大力量;2013年8月12日,小米推出的红米手机近日中午12点开始抢购,首批10万台红米手机在90秒内被抢空,预约人数超过了745万人。小米科技三年成长为100亿美元市值等一个个奇迹都拜社交网络的红利所赐。

  拜360、QQ大战之赐,微博开放力量的推动,互联网企业的用户开放了,如今腾讯微博、微信、QQ空间、人人网、新浪微博各家上亿的各种用户,唱吧、美丽说、啪啪等上千万的行业用户,都可以算是活跃的社交网络,随时分享着身边的事。新朋旧友结成圈子,也衍生出的海量流量和机会,为业界和创业者提供着源源不绝的新机会。

  如何利用好庞大的社交网络,为企业发展寻求新的动力;如何为企业和创业的人们带来更多社交红利?

  任何企业都可能低成本,可控的接触到达服务社交网络分散中的需求,这为新企业的崛起奠定了海量的用户基础和核裂变链式放大的数字化媒介途径。微信平台千日5亿用户,小米手机、有缘网、唱吧等千万级崛起

  同为互联网老兵,徐志斌站在QQ开放平台的高地,在数百万企业用户开放互联的大数据锤炼中,为大家娓娓道来,如何分享巨头们社交网络红利四大关键步骤提升分享概率,加深转化,汇聚结果,永续流动的详细操作的指南,大数据案例验证后的经典分享、背后的因果分析挖掘,可重复再现参考借鉴的切入点;分别为:

  1、《社会红利时代开启》揭示了社交网络的价值之源和火爆之秘;

  2、《信息的重量》分析了流动于社交网络之上的内容、质量标准与进化轨迹;

  3、《关系链壁垒》解读了如何将关注者账号变成可用资源、如何不断复制和扩展这样的资源以及如何将资源变为收益;

  4、《流动的魅力》披露了实用性极强、可助力企业获取互动红利与“放大效应”的操作指南;

  5、《开放与新红利》展现了作者对提升社交网络营销效能的思考与心得;

  6、《社交网络中关于未来演进的21个猜想》则预测了今后一段时间的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的走向。

  这是本实操和理论结合较好的互联网最新力作,相当适合创业者、求新求变的改革者,互联网产品、运营、网络营销的人看,解读了一些社交平台的推广模式、技巧,以及如何获取社交红利等。

  《社交红利》读后感(二):关于书本身的一些故事:感谢所有的推荐和差评

  一

  《社交红利》从发售到现在差不多四个半月,前几天出版商磨铁说已在第五次加印1万册,算上电子版可能已经逼近甚至超过8万册。这是很好的数字,也是不曾想到的速度。市场和读者们对新人厚爱如是。

  二

  坦率讲,原来是想写成一份白皮书,提供给到合作伙伴、开发者们参考。他们都是人尖子——掐尖的那一部分,对于微博、微信的理解,远在平台诸多工作人员包括我之上,他们所面对的困惑,不管在开发、产品、运营上,都前瞻而有代表性,是实操带来的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变得更为实际,更有价值,也,难度更高。

  过去3年多来,我及所在的部门保持了一个很好的工作习惯:一直在不断拜访合作伙伴,毫不夸张地说,每周外出拜访或前来坐谈的开发者、合作伙伴都超过10家以上,每到一地出差,更是从早餐到夜宵一路紧凑的拜访会见的安排。

  每天都在听,都在问,都在看,也都在答。

  经历过这样的3年,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第一是简单。所有漂亮的结果,都会指向一个简单的原因。同样一个简单的原因,也会焕发出多个漂亮的结果。这个简单的原因,就是我们要去发现和寻找的。这就是书中的结论。第二还是简单。简单而又核心的理解,是迅速推动一些国民级应用快速爆发的基础,也是他们用好社交网络的基础。

  这3年来的拜访和交谈,是成书的基础——合作伙伴们的优秀经验可以帮到更多合作伙伴。这是用脚走出来的。也是希望扩散分享给更多合作伙伴的基础——即使每周拜访再多,仍然只是少数,写成白皮书后可以扩散的更远。后来到2月底3月初,在深圳总部参加一个培训,期间拜访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他的一番话让人醍醐灌顶,打通了几个关键的理解障碍,因此开始整理。

  我还记得开始记录的那晚整个没睡着,之后的几个月里也是失眠居多,因为要动不动就起来记录点啥,不然第二天就忘了。这些小故事,我在书的后记中有分享过。

  全书落笔的第一节内容,是“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全书的第一章第三节),将核心理解总结成一个算式,再加以拆解,就像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一样,反而简单清晰,由此展开填充其他部分。

  写完部分章节后,许多参与试读的合作伙伴就建议,别只当白皮书了,一定要出版出来。他们是人尖子,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也正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帮我投递给了诸多出版社,并直到磨铁成书。

  三

  是的,关于肯定和推荐,率先由经历过和社交网络合作的人群发散出来,因为他们经历过其中的苦。

  但最大的批评也与此相关:许多问题、现象、案例,因为这个人群早已熟悉并研究多时,因此在交谈中都默认对方知道,一带而过。这就导致了书的内容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舒适。许多内容似乎直接就到了结论,而缺少中间过程。

  加上第一次写书,在写的时候也想着尽可能不留死角,能够把问题写透。所以写的也很用力。过犹不及,结果是大量好的内容堆积着,而影响流畅的阅读。也是失分的地方。这一点,还真需要向老外们学习,他们讲故事的风格值得借鉴。

  很多批评也是对的。

  自出版后,每一条评论,不管是发在哪里,不管是批评还是肯定,我基本都会找来看。一些朋友甚至一一交谈过,询问过修改建议。到今年春节期间,也开始了对全书的修订。

  四

  给自己一个鼓励。五星推荐。建议对想运用好社交网络的朋友好好看看,这真的不是什么简单的入门级作品。

  如果你有关于修订建议,也请随时提出,我很期待。不管是在豆瓣,还是微博里。或者我的公众帐号(shejiaohongli)里。

  《社交红利》读后感(三):社交红利--徐志斌

  作者徐志斌老师,之前我在腾讯的时候,工作在6层,做微社区相关的产品,徐老师在5层(大概),负责腾讯微博的产品运营,由于部门老大和徐老师比较熟,合作也比较多,听到过很多他的分享,腾讯微博在社交这块,做的是非常的赞,可惜由于战略定位的原因,一直木有机会做出大成绩,在这就不细说了。不过对于徐老师的分享还有这本书,还是颇有印象的。

  社交的红利已经使用过度了,而在这本书出来之前,就已经如日中天,再到这本书出来的时候,大概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我带来的意义,大概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给我的一样,麻痹的,全部都用这个来压制我,让我做社交倒量。

  时至今日,社交手段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了。简直是恶心啊。你想想微信的红包分享、诱导分享、H5集赞等等,你真的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社交环境与好的产品设计?或许是太多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PM也是无奈之选吧。

  总之,社交网络已经被玩坏了,社交红利也已经过度,无须再言其他了。

  为徐老师打个软广,还是推荐大家读一下。

  Twitter推出的Follow按钮可以被称作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发明之,和过去的互联网上最重要的行为Subscribe相比,用户操作的对象由内容转变成了人,这一转变揭开了未来长达十几年的轰轰烈烈的关系网络变革的序幕。Twitter的出现,仅仅是掀开了演化的一小块幕布。

  《社交红利》读后感(四):做一只站到台风口的猪 --徐志斌著《社交红利》

  源自:《北大商业评论》2013年09月刊 作者:不蜚

  做一只站到台风口的猪 -徐志斌著《社交红利》

  大约几个月前,我所供职的公司邀请了一位著名的互联网营销达人来给员工做培训。循例进行的互动中,这位达人提出了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

  “谁还在用hao123或者新浪、百度作为电脑主页,请举手。”

  我下意识地要把手往上举,却鬼使神差地放了下来,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可能是现场唯一的举手者—我可不想告诉大家“我是个loser”!但在那一分钟,在周围普遍跟我大侄子同年纪的同事中间,我清晰地听到了时代滚滚向前的洪流中自己笨拙而缓慢追赶的喘息之声——微博、微信、QQ、人人、Twitter、Facebook、淘宝??“社交媒体”的台风正荡涤着我们成长于其中并自我感觉良好的旧生态,对这场风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或许“雷布斯”雷军曾经的一个比喻最为贴切:

  “台风来的时候,猪也会飞”。

  好吧,即使在新时代面前笨得像头猪,也要努力离开“舒适区”,走到“台风口”,看看有没有机会飞起来!—这正是我决定认真阅读并推荐新鲜出炉的《社交红利—如何从微信、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络带走海量用户、流量和收入》的内在动力。作为一个社交媒体方面的“后知后觉”者,我的看法必然粗浅甚至荒唐,但正因为如此,我本人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而我的思考与总结,或许能够为许许多多与我一样因落后于时代而惶恐的70后、60后们提供感同身受的体验。

  本书的作者徐志斌先生是腾讯微博开放平台的资深员工,同时也是一位低调的前媒体人。从ENET、新浪再到腾讯,他的经历伴随和见证了互联网在中国从门户时代到社交媒体时代的十年进程。坦率地说,书中的很多段落依然留有“工作和案例总结”的内部培训痕迹,但它真正的价值却恰恰在于这种极为鲜活而又真实的“实战性”。对于这一点,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先生有准确的点评:

  “对所有现象、规律,作者都不是泛泛而谈,都不是只给出方向而忽略细节。相反,他援引了大量的业内珍闻,或引为殷鉴,或梳理标杆,读者应该可以由这些案例归纳出所需规避或依循的路径。”

  别傻了!

  “中心”已“去”,何处寻觅?

  还记得每天晚上一定要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每天早晨一定要看报纸的日子吗?好像不太遥远。

  还记得做广告必选央视,做销售一定要伺候好家乐福和沃尔玛的日子吗?好像就是昨天。

  还记得央视“3·15”一曝光,企业基本倒闭的情形吗?还记得央视一封杀,艺人就一蹶不振的时代吗?情况好像不一样了。

  “北京等大城市电视开机率低于30%”,“百度广告超央视”早已经是旧闻。当央视报道苹果“缺的一块就是良知”却收获了手机上满屏的“大约8点20发”,当一号店、京东和淘宝的快速崛起让沃尔玛、家乐福且战且退,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被我们视为“中心”、并将我们的一切广告、市场、销售手段吸引过去的那些传播帝国和营销渠道,都已经黯然走下神坛。“去中心化”成为理解并融入“社交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关键词。

  “人们更加信赖来自朋友的声音,官方媒体发出的声音不再是唯一选项。就在如潮的互动中,媒介权力由媒体悄然还给每个用户。

  红利的产生源自于此。当人们在讨论“去中心化”时,潜在的意思正是指,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再是依靠大型媒体,不再是单一接收主流媒体发出的声音,而是更多聆听身边朋友的话语与分享。每个人都是信息产生的源头与扩散渠道。借助用户的讨论,信息迅速流动到更大的人群中。这个利益的获得是巨大且扩散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获益还在不断累积乃至加乘。”

  或许你会反驳我:但我们依然在“全国人民看春晚”啊?“超级女声”没有了,电视却没死,“中国好声音”万人空巷有木有?

  没错!但是在今天,伴随着一家人看春晚的不仅仅是花生和瓜子,还有亿万条随时迸发的微博和微信评论,正是这些大众的参与,将蛇年春晚解读成为了“基情四射”的盛宴。当“中国好声音”的大幕拉开,同样亮起的,依然是每一个观众的手机屏幕。这正是“去中心化”的更深层次意义——“中心”作为信息内容传播的起点,再也无法控制信息的全部,社交媒体的每一个细微节点,都参与了传播内容的制定,并使其越来越呈现出超越内容最初制定者本意的、复杂的形态。

  “社交时代里,去中心化的架构导致了任何一个账号和用户都是一个传播节点,编辑已经无法实现控制。

  拥有更快捷的互动媒介的年轻一代正在把他们的行为从单纯对媒介的消费中转变过来。甚至当他们观看在线视频的时候,这种行为看似和看电视没什么两样,但他们却有机会针对这些素材发表评论、分享、贴上标签、评分或者排名,当然,还可以和世界上其他的观众一起讨论。

  用户并不会满足过去单向的信息接收,他们希望互动,希望将自己的感受发在微博或者好友群内。”

  我们曾经从各种商业杂志和企业管理书籍中看到无数令人怦然心动的案例:某某企业只有一千万的创业资金,拿出500万打央视广告,第一年销售十亿,然后香港上市??这些故事其实讲的是商业中最现实的一个道理:要找到最有权力的“中心”搭载上去,才最可能接近成功。同样,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淘宝、酒仙网、一号店、唯品会和京东商城购买产品,只需要搞定家乐福等渠道“中心”就不愁销售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社交媒体”的出现让“权杖”转移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微博、微信和QQ上,让企业管理者怅然若失——

  这背后折射出媒介权力的变迁,即人们不再信赖过去的权威媒体,媒介权势的迁移速度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代。

  广义上,每个有影响力的用户都将变成自媒体,不管是名人明星、已成规模的微博内容大号、微信公众账号,还是普通的用户,都会不断承接着由信任赋予的新的媒介权力。媒介流失的权力很大一部分会返还给每一位民众、每一个专业人士本身。

  当媒介权力开始返还给普通用户及由他们所发出的一条条细碎的信息时,在信任背书的推力下,新的社交红利时代已经悄悄到来。对于企业而言,新的营销时代也同时开启。

  别逗了!

  内容为王,银弹何用?

  依然秉承“中心思维”的企业管理者可能会问:难道“社交媒体”时代就没有传播和营销的“中心”了吗?难道微博不是中心?微信不是中心?我们像过去“爱央视”那样,用巨额的广告预算紧紧挽住这些新媒体平台的胳膊不就行了吗?

  作为腾讯微博的运营者,徐志斌先生想必是最愿意听到上面这些话的人,但在这本书的第五章第一节“为什么我没效果:企业的社交困境”中,他却给出了一个诚实的建议:

  在与外界的合作伙伴接触中,社交网络平台多半会强调一句“平台资源没有用”。这是因为:如果合作伙伴对于社交网络的理解没有到位,(用巨额广告费买来的)再优质的资源给出来,几百万用户迅速涌到合作伙伴处,也会再度回去。合作伙伴面临的是无法留存和转化的尴尬。

  “社交网络”带来的媒介权力变迁,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营销游戏规则的转变,突然令我联想起梁漱溟先生曾经针对中国社会所做的一个经典比喻:

  中国人民好比豆腐,官府力量强似铁钩。亦许握铁钩的人,好心好意来帮豆腐的忙;但是不帮忙还好点,一帮忙,豆腐必定要受伤。

  无论是新浪微博还是腾讯微信,更不用说人人网和QQ空间,企业只要愿意花大把的银子,你的企业微博、微信或者其他资讯就可以在某一段时间成百万成千万次地被推送到用户身边,但这种尝试或许都将成为“铁钩钩豆腐”的徒劳之举。

  比起电视和报纸,社交媒体节点中的用户会对自己不喜欢的商业信息有更多的反感,更可怕的是,他们对企业信息的负面评论和分享,却能够病毒式扩散,令费尽心机的推广成为更大范围的“自宫”。而这种充分互动和信息加工所带来负面的作用,是传统媒体形态下无法想象的,在那种格局中,每一个用户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既然“银弹”无效,那么什么才是社交媒体时代营销的必杀技?粗略看下来,我把徐志斌先生的看法总结为三句话:轻盈的内容才有价值;分享带来互动;浸泡探索未来。

  “内容为王”早已经被奉为新媒体营销的圭臬,单纯的促销信息不仅为用户所反感,也会受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本能的抵制和制约,这些已经是我们的常识。而类似“江南style”、“加多宝对不起”等精彩信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则是对社交媒体时代“内容驱动传播”最好的诠释。

  与其一个用户每天分享10条,不如10个用户每天分享一条精彩而又有个性的信息。

  许多企业投放的微博营销信息不再附带任何链接,不再追求所谓点击和转化,转而投放与自己有关的生动幽默的品牌故事信息,类似于人们茶余饭后所讲的段子。人们更加乐见这样的信息,互动比例相比大幅提升。因为这些互动,段子信息往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自然流动在微博中。

  以一个互动活动中设定的两个问题为例,当用户在面对“上大学时谁送你去的”与“分享你大学里最令人兴奋的故事吧”两个活动时,更多人对于前者已经有了答案,而后者,用户可能还在回忆自己的大学时光。互动活动的简单和轻量化,会令用户看到后尽快有一个答案,并令信息尽快地在用户中流动开来。

  一位手机游戏公司的CEO说:“如果一个游戏不能碎片化的话,今后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我们提出了个概念叫‘马桶游戏’,这比打牌还要碎片化”。

  用户的分享和互动是社交网络的灵魂,也是“银弹”买不来的社交网络时代的营销法宝。因此,徐志斌指出,在互动设计、活动规则等社交媒体营销的出发点上,一定要把跨越微博、微信、QQ、人人等平台的“分享”功能放在用户能够触摸到的第一位置,让“评论及分享”、“互动及分享”、“发送到好友”、“@几位好友”等成为用户下意识的动作,这样才能让企业搭载用户自身的关系链,利用用户的“信任背书”,赢得商业利益。当然,要让用户心甘情愿地分享,内容的设计以及得体的用户利益刺激才是真正的驱动力,但只有在整体架构上以促进分享和互动为最高宗旨,才能最终赢得社交媒体时代的成功。

  然而,人人、开心、微博、微信、QQ??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交媒体时代风起云涌,难免令企业管理者目迷五色,什么样的选择才可能是最佳?徐志斌的答案是:浸泡其中,不断探索。

  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创业团队,在面对不同社交网络时,都需要容许自己(尤其是容许用户)有一个熟悉和效果积累的过程,在前期阶段企业可能还感知不强烈,一旦越过临界点,则红利会加速涌来。

  有好心态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发起各种试验:如何能够最好地使用社交网络?不同微博的写法、素材的制作,不同活动的策划角度,乃至不同渠道的使用及大号的选择或者制作不同的APP、选择不同的时间、迎合不同的热点事件,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测试能够充分掌握这些细节之中的微妙之处??一旦这种方式方法掌握好了,那么,整个社交网络都将成为合作伙伴服务的平台。

  别等了!

  做好产品,登顶“尖刺”

  “中心”已“去”,“银弹”无计,于是,营销开始真正回到它本原的意义。对于这一点,收获“社交红利”最多的雷军最有感触,于是为本书写下了这样的推荐语:

  对创业中的人们来说,乘势而起是一件幸福,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微博微信的兴起,正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势”,得以让每一位用户、粉丝都成为产品的宣传员,创业者因此可以专注在产品本身。

  有人戏称《论语》是世界上最早的微博,因为它采用语录体的体例,并且大部分段落的长度跟微博差不多。但我们都知道,推动《论语》垂千年而不朽的并不是这种最古老的“微博体”,而是这背后孔子的学术与精神。同样,在花团锦簇的社会化媒体营销背后,推动用户真正去分享和互动的最强大力量,依然来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当社会化媒体淹没了所有的传统“中心”—包括传播的“中心帝国”和销售的“渠道中心”之后,或许,产品的声音才是能够穿透一切社交媒体的真正“好声音”!当然,在别无选择地拥抱这个新时代的同时,我们最好能认真领会一下徐志斌先生在本书开始就发出的警告:

  但(社交)红利也非常吝啬,观察数据时我们会发现,海量且充沛的流量更宠爱部分网站和应用、事件和内容。如果将社交网络中用户与红利去向的分布用一张图表表示出来,我们可见的是一张巨大的尖刺图,有能力获得这些诱人收益的网站和应用屈指可数。

  这个现象令人迷惑不解。现实中,社交网络并没有嫌贫爱富,用户与企业、应用、服务接触的门槛在其中消除,不论时间和地域??投放金额多不一定就能获得最为理想的产出。

  一切都指向企业和创业者对于社交网络的理解与认知。

  站上社交媒体的台风口,赢得社交红利的“尖刺”,你准备好了吗?

  《社交红利》读后感(五):互联网行业必看,《定位》的互联网版本,推荐!

  最喜欢此书的一句话:让信息在关系链中的流动,一语道破当今营销的精髓,无论线上线下,营销的最终目标就是最大程度触达用户。而通过好友间的强关系链为信任背书,将营销所传达的信息直接灌输给用户,是包括广告、媒体、互联网都一直在做的,还有什么比让你的好友讨论更让人激动的吗!

  怎么才能通过社交平台获得海量的用户和流量呢?作者在书中已有了明确的答案,通过腾讯微博开放平台对蚂蜂窝、唱吧、啪啪等的真实合作案例,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真谛。

  此书部分精彩内容:

  一天81w独立用户的回流,与区区数百回流,这两家同类型竞争对手的差距在哪里呢?

  1、推动真实用户的主动分享行为

  ...当产品或网站每天分享用户数量在10w人/次时所呈现出的回流曲线图,每一个用户的分享行为会带回数位新增访问用户,数据喜人

  2、优化分享信息的文案质量

  一个信息完整丰富的分享信息值得产品经理或运营下功夫。

  ...

  3、...

  《社交红利》读后感(六):关于《社交红利》的一点思考分享

  买书时其实不知道它是2013年的热销书,纯粹是奔着“这是腾讯一线资深员工的经验总结”、“18位重量级CEO推荐”而去。买了之后,刚开始也只是粗略扫了遍,觉得还不错,但还是先看张瑞敏推荐的《决战移动终端》。后来跟金羊网的老总聊天,她也推荐此书,就专门抽时间来细看。慢慢地越看越入味,不断激发我的思考,同时也很欣赏作者的开放心态和诚意,因此不断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此书,甚至买书送给朋友。

  坦白说,整本书阅读下来,会感觉有些观点在跨篇章间重复、略显冗余,理论、工具的支持也有一定的不足,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并乐于推荐此书,因为:

  1、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干货。

  2、作者的诚意——感觉到作者急于分享所知的热忱!

  3、作者的开放心态!——认真看了“鸣谢与后记”的部分,这从一个窗口提升我对腾讯内部开放文化的认识。我觉得今天满大街的互联网思维,但思维更多决定于背后的心态。一个人的心态足够开放,他才能更好地获得这个时代的“红利”。

  从文章开篇,作者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由于社交网络带来媒介权力流向大众的趋势,以及人与人之间信任背书的驱动作用,社交网络正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红利,即——我们拥有极大的机会从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网络获得海量及廉价的用户、流量和收入。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他表示“这是社交应用创业的最好的时代”。我从媒介成本的角度理解,每一种互联网媒介形态(如门户、搜索等)的出现,在起初快速发展的阶段,都是成本相对较低,而当发展成熟后则树立起成本的壁垒,目前的社交网络正具有较低的切入成本的红利。

  随后的篇章,作者围绕着社交网络的三个核心点——“信息、关系链、互动”(收益=信息*关系链*互动)展开,在每个环节都分享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观点及经验:

  1、从信息的角度:

  作者透视社交群体背后的情绪及情感的驱动因素,以及自娱自乐的现象。的确,我每天刷微信的朋友圈时,看到朋友发出的每一条信息,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具有的情感,或是对家庭孩子的爱,或是对社会不公的愤怒,或是对正能量的渴望等。至于自娱自乐的现象,“汪峰上头条”、“马年春晚大吐槽”,说白了就是图个乐。作者同时分析了信息的四种作用——“高质量的转发互动、带来口碑、吸引目标用户、驱动点击链接及购买”,然后针对信息的质量优化提出很有价值的建议。个人认为,在社交网络应该重新定义广告,每一条流动的信息都应当视为广告,因为它都是品牌或产品与用户沟通的接触点,既需要考虑如何吸引注意力,又要进一步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如何触发他的社交分享动作。

  2、从关系链的角度:

  作者指出现有的几大社交平台已经充分搭建起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桥梁,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来利用不同帐号背后的力量,从而驱动目标群体分享、结网及不断地扩展,汇聚出真实、有价值的用户群。其中作者专门针对特殊的节点——大号进行分析,既强调大号的价值,也指出大号存在的不足。同时,作者不断地强调“细微分享能汇聚出庞大的收益”,因此需要推动——真实用户的主动分享行为、优化分享信息的文案质量、鼓励用户绑定社交帐号、激励用户的分享动作。我想这也是作者在腾讯的开放平台不断观察到一些成功案例后总结出来的切身体会。

  3、从互动的角度:

  作者首先强调互动产生的正向激励作用,以及如何驱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的建立。过去,互联网常被诟病“可信度”不高,但是否也意味,在未来互联网“信任”体系的构建将会衍生出巨大的机会?此后的第二节,作者指出社交开放对竞争的解构,或许是因为在流动的信息前面,竞争也需要被重新定义了,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新的融合下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随后,作者具体阐述了关于激励用户互动的一些实用的方法,例如如何更好地运用好广点通系统、活动运营的六大法则。

  在第五章,作者依托他在腾讯平台观察的视角,提出他对开放的理解。在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腾讯是率先突破自己,尝试逐步开放,并由此获得开放带来的红利。作者也强调,开放需要“高管的重视”、需要有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从而“可以发动起自己的核心用户”,要有好的心态、参与的精神和试错的勇气。这一章节阐述了垂直细分的机会,这也是我过去思考平媒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转型所想到的问题,在作者的这一章节中得到印证,未来新的针对细分需求的应用、自媒体形态、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机构等将会依托社交网络不断产生。

  文中最后的21个猜想,则需要自己细细去咀嚼和体味。技术驱动生活方式的改变,未来的五年,我们将会看到并经历工作、娱乐、商业等发生的更大的改变。

  读《社交红利》第一遍时,就扫了志斌的微信公众号,得知他正在筹备书的修订版,他也以开放的心态征求大家的建议,当时就有写信的冲动,但担心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不足,只是在新浪微博写了一些阅读感想。但没想到很块收到他的回复,这也驱动我后来再细读此书,给他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思考,并冒昧向他建议继续向社交领域的横向和深度去延伸。志斌很快就回复了我的邮件,非常的谦虚和务实,并鼓励我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心得分享给大家。

  期待《社交红利》的修订版完成,也非常期望他的开放心态能促使他和我们一起在社交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

  以下附我给作者写信时所说的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本人过往一直从业于传统报业媒体、国际4A媒介代理广告公司,涉足的是营销领域,实际工作涉及digital不多,但由于兴趣一直关注digital的发展。)

  1、建议增加列举案例的多样性:

  书中所举的基本是互联网企业或应用的相关案例,如果要拓宽至更广泛的读者,是否考虑补充其它类型的案例?例如在营销层面,可否列举一些传统企业或品牌的先行者取得“社交红利”的一些例子——如“可口可乐2013年夏季的昵称瓶营销”、联想的“S720社会化营销”等。

  可口可乐的案例: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Izg3jUTtEUCof6flduFuMRWxyehpcaOH10hHZM7qlyCXyLoqbGJN3LsgmzahCVTxirOUbusQDhuYjyJU5Jh9D3HHbPH5RV6L4MDnxZ2FA_

  联想的案例:

  http://case.iresearchad.com/html/201309/0504553713.shtml

  2、在“关系链”章节建议增加对“社群”的探讨:

  书中有提及社群的内容,但没有专门展开。网上存在众多的社群,这些社群的成员可以是分散的,因为某个话题或兴趣快速组织起来,例如围绕“来自星星的你”的热烈讨论;也可以是集中的,例如围绕某类兴趣或组织建立起的QQ群、微信群等。当这个社群被激发,信息除了在已有社群中快速流动,当激发到一定程度时,会将外围的人群也吸引进来,因此带来加倍的传播效果。对社群的理解和驱动,或许能让我们更有效率地获取社交红利。

  关于“社群”的概念,可口可乐的陈慧菱接受《新营销》采访一文讲述她的理解:

  http://www.finet.com.cn/zl/mt/zz/xingyingxiao/2013/0916/1643951.html

  DDB总裁查克·布莱默一书《互联网营销的本质——点亮社群》也许从营销的角度也能给您一些参考。

  3、关于对“建立一套持续稳定有效的分享系统”的新增内容的思考:

  1) 在关系链中如何寻找到高质量的节点?书中也不断涉及这个问题,并强调对社交体系的高质量节点的重新理解。如同在实际生活,总有一部分人是比较活跃,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并乐于去影响别人。因此,能不能说,建立分享系统其中一样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挖掘出高质量的节点,不单通过线上的手段,而应当结合线上线下、甚至贯穿至整个营销的环节去挖掘?例如Nike就一直持续不断地开拓influencer这项工作。我想企业会关心这些高质量的节点有什么特征、他们背后的驱动因素、如何才能接触及更好地影响他们等系统的内容。

  2) 信息的匹配度在分享系统中的放大作用。这点在“信息的重量”一章中有分析,魏武挥老师不久前也撰文探讨内容匹配的问题。内容的匹配问题,从深层次说,就是您文中提及的“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推送给合适的人”。而从一个考虑建立一套分享系统的个人或企业来说,从一开始就应当分析自己的目标受众,明确自己的定位,在未来的分享中应该紧密地围绕着目标受众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定位,来贯彻“信息、关系链、互动”各方面的工作。从微博的例子,联合利华的凌仕效应切入了“把妹、提升男人魅力”这个定位,但整个运作就感觉明显不如杜蕾斯更具针对性。此外,我也一直在关注YouthMBA这个公众帐

  号(因为自身有小孩的缘故),它在信息匹配度方面做得非常好,以致于我非常乐意把它推动给别人,甚至以分享为荣。

  3) 如何解决产品或品牌与消费者的弱关系问题?某些产品或品牌自身便能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紧密的联系,例如苹果、小米、Nike等,但有很多品牌,比如周黑鸭、立白洗衣粉、三九感冒灵等,甚至一些较大的品牌例如安踏、联想等(由于国产的原因),他们与消费者是属于弱关系的(对一些国产品牌甚至会认为分享会让自己掉价)。对这些品牌,他们需要寻找哪些有价值的依附信息,才能吸引目标群体的注意力、突破分享者的心理障碍、调动他们的分享情绪?联想的S720推广比较成功,它很好地借助蔡康永的效应及其新书的内容价值,产生有社交传播力的内容,带动起女性受众的关注。

  4) 关于考核标准的问题:很认可“应聚焦在用户分享本身,不应过多强调KPI”的观点,陈慧菱(可口可乐)也有这样的体会。一旦设定KPI,就容易演变成对数字的追逐游戏,结果可能为了完成指标而导入低质量的用户。但让我困惑的是,假如没有KPI指标,不就没有目标的约束?而且客户也不会轻易放弃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或者说,有没有更好的一套指标可以还原出社交的真实价值,例如高质量粉丝的数量、使用时间的粘度、以信息为追踪单位对所有转发/评论的统计等等?

  4、就“垂直细分带来的机会”的思考:

  我非常认同垂直细分将会带来更广阔的机会。过往互联网的逻辑是由于覆盖了庞大的用户群,即便较校的转化概率也能取得很不错的收益。但对于众多的媒体,特别是转型中的平面媒体,他们覆盖的用户群是有限的,一般的互联网转化概率不足以支持其获取足够的收入。但在社交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精准的、高价值的内容,跟用户建立起信任的纽带,促使关系转强,然后针对性地提供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逐步把用户的单个贡献值做大,从而取得足够的盈利收入。这也是我迄今观察到的YouthMBA的操作思路,昨天他们已经开始公布其会员机制,为会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产品,是否能取得足够的收益还有待观察,但操作的思路值得很多媒体或创业者的思考。

  5、关于热点事件或话题在社交网络的演变路径:

  文中您也对运营平台推动热点事件或话题的炒作进行分析,但似乎更建议细水长流式的激发用户主动分享的方式。而从营销角度,我们会特别看重对热点事件或话题的制造,希望做到——平时能激发持续稳定的分享,同时在某些关键时刻又能调动起社群的热潮。因此,我们会想关注,类似“汪峰上头条”这样的事件在社交网络上的演变路径是如何的,从哪些节点启动最后推动到全民的参与,哪些关键环节起了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余的一些小细节:

  1、一些案例列举的数据涉及专业术语,建议配合一定的解释。

  2、有些观点在跨章节反复提及,显得略为冗余。

  3、示例配图欠缺,例如在阐述关系链条,针对强中弱关系的影响和激励,用表格方式展开会更为直观。

  4、几种社交工具包括微博、微信、QQ空间等的特性、优劣势比较。

  《社交红利》读后感(七):必须掌握社交网络入门知识

  书纸质非常好,我都以为一张纸是两张,老是想把一张纸给分开翻。

  收益=信息X关系链X互动

  互动即评论和转发,这个简单动作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效的互动是衡量信息质量的重要参照。

  传统论坛,新闻网站,编辑管理员的推荐对内容传播很重要。

  回流访问数据和用户分享消息数量有直接关系,另外互动的增加也会极大拉升回流访问数据。

  信息在不同社交网络中流动,红利放大效应远超单一平台。

  把分享融入评论,收藏等很多步骤中,从社交网络获取流量大大增长。

  动作feeds化: 评论并分享,赞并分享,收藏并分享。。。

  过关提醒玩家分享微博,分数比较,对分享用户奖励。

  用户进行空转或点击赞,顶,喜欢按钮的数量,远远大于书写文字的评论和转发。

  微博这样的平台流动的是情绪:如对热点事件人的爱心,侠义心,好奇心(情感共鸣);炫耀之心;对不公正事件的自娱讽刺。

  用户订阅一个非好友帐号的首要动机是有用,其次是兴趣和热点。

  弱关系网,专业的内容是获得信任,赢得关注的最主要原因。

  微信因为身份真实性与强交互特点,“获利”法则会起到关键作用。

  主动服务很重要,对抱怨用户,不该用水军攻击,而是直接沟通,用户在收到反馈后,34%删除差评,33%改好评,18%成忠实用户。

  大号营销用在2个方面: 进入社交网络早期,某个活动,宣传推广期。

  微博上卖的好的商品价格100-200.除非购买非常开心和满意,认为有必要炫耀,一般人们会吝与秀自己购买商品。

  论坛用户有强烈的分享意愿,一键分享,回帖评论同步到社交网络是对论坛社交功能的补充。

  知乎对分享体验很注重: 添加话题,@自己官方账号

  图片文字最多3-5个,超过则用户点击锐减。

  附近的人,摇一摇,强娱乐性属性功能,为微信发展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小米活动差不多一个月一次。

  早10点和下午3,4点发活动内容微博效果比较好。用户发微博的高峰9,12,20,22点发活动微博反而效果不好。因为用户在发微博高峰注意力集中在轻松有趣的内容上,而忽略了其他内容。

  周一是许多网站低点,周末则是分享和点击访问回流的最高峰。

  在高峰节点到来之前展开活动运营。

  美丽说官方微博帐号到深夜就放弃发布网站内容,转而为听众点歌,轻松用户。获得很好的效果。

  官方账号除了发布与自己有关的重要信息外,另一个作用是答疑解惑,这个过程会建立用户信任,产生黏着。

  只有自己彻底浸泡在社交产品里面才能充分理解信息,关系链,互动的细微处。

  微博是PULL,扩散性好,微信是PUSH,及时性好,但对用户强打扰。

  微博:信息即服务,QQ空间:关系链即服务,微信:互动即服务。

  美丽说的发展,证明follow机制所构成的购物社区,已经是在中国是可行的。

  一条信息解决一个问题,是打品牌还是为转化效果,不可兼得。

  学习的对象:美丽说,趣玩网,皮皮精灵,微问,微成都。

  关注微淘。

  《社交红利》读后感(八):这本书适合什么样的人读呢

  早上刚看完此书,本身趁热打铁的做事原则,写一下自己看此书的感触。因为作者是在腾讯工作(腾讯在中国在线社交领域的地位你懂的),而这本书更多的是作者在工作中的总结和体会,作者在后记中也有说到,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对在线社交感兴趣的人阅读。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前几节,感觉干货并不多,因为书中的内容自己在平时使用社交产品的过程中已经深有体会,所以对一些道理大多也都懂得。但仔细一想,之所以会这样,多半是因为自己从事的互联网产品工作。但是越往后看,对自己的启发越多。

  对于产品人员,也许你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于社交网站的一些现象已经有所感触,但通过此书,好的观点可以得到验证,错误的观点可以得到改正。

  对于运营人员,此书带给他们的应该是运营的技巧和运营的一下策略、思想,但也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对于真正如何运营还是要运营人员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摸索,在社区的运营推广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是屡试不爽的,况且这个还跟产品和企业所要追求的运营效果有很大关系。

  对于传统企业主,该书更大的作用是让你更好的认识到社交网络给产品推广营销和企业宣传的影响。

  《社交红利》读后感(九):红利有本,一本万利

  有人的地方就有群体,有了群体就有各种关系的纠葛,有聊各种关系就自然而然出现了生意,而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就是将这种关系进行无边界的拓展。当时光演进到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化新媒体的概念快速成为了现实,从开心人人的起伏跌宕,到微博微信的风起云涌,时代变迁和观念变化似乎只能让人感慨。而读了这本《社交红利》,或许就不只是感慨了,可以试着顺着书中的脉络就从社交的价值角度切入,让纷繁复杂的思路变得愈加清晰。

  《社交红利》写得非常平实,偏重于术社会化网络时代的营销方法和技巧,这方面的总结显示出一种专业的实用性。比如一开始提到的社交红利的开启,用一个公式概括了红利的产生:收益=信息×关系链×互动,合适的内容在恰当的关系链中传播,再加上恰到好处的互动,往往就能造就最佳的传播效果。由这个公式进行引申,加入了对信息的定义和认识、对关系链的分析和评价、对互动交流的解释评估,然后对红利的价值和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构成了整本书的体系,大量新鲜但又恰到好处案例数据非常具有说服力,尤其在未来趋势的猜想,让很多社会化媒体营销人员看到了无量前程。

  可是别急,这样的道路真的能走通吗?还是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想获取社交红利远没那么容易。这儿扯点传统管理理念——我联想到的是精益,其五大基本原则分别是: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精益求精,要用通俗的大概解释就是发现价值在哪儿、实现价值的过程是那些、让这些过程流转起来然后根据价值源的需求进行拉动引导完善最终达到不断改进的结果。这段跑题的内容想引申的是一个基础点,那就是价值的源头,正因为价值是有源的,之后的原则和流程才能跑得下去。回到这本《社交红利》,也规划出了一个大致挖掘社交红利的公式,却没怎么提等号那边的收益或者是红利的源泉,这就类似于没有提出价值是什么就开始谈如何获取价值,结果能够衡量的恐怕只是短期的利益和衡量的价格而非价值。诚然,对于一本谈方法论讲社会化营销术的书而言,价值似乎并不重要,但从书中对趋势的展望来看,缺了这些就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个人认为不断发展社会化媒体时代是品牌的春天,几乎一切都拥有了建立品牌的机会,而与品牌相关的诸如信任、体验感、创意都能转化为能够变现价值和红利,类似的例子可以从人的角度体现,每个人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的表达、发出的信息、互动的方式、交际的圈子往往会让人不知不觉塑造出自己的品牌,接下来个人与个人的相互推荐所形成的便是最有效的病毒循环传播方式。而根据认知盈余和信任背书效应在互联网环境下将变得愈发明显……这或许就是社交红利的源头,简而言之,就是信任、爱、思想、故事……这些似乎难以衡量却往往是真正左右品牌形态乃至影响社交红利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有了人类文明之后就从未少过,只是原本传播媒介和方式的局限让这些价值或者是红利的价值低可以完全忽略。可是,互联网来了、大链接来了、认知盈余被炒起来了、关系的价值开始体现了,一切却似乎回到了我们老祖宗时候的状况,那就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信任、最直观的感情交流和沟通。社交红利将越来越明显,但这红利的本金必须说清。价值最终来源于产品能给用户带来的效果,这是最基本最实用的通用法则。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无故就能产生的红利,回到原点的思考或许更重要一些,因为社会化的丰富时代太容易让人迷失了。

  社交红利是本好书,诠释了社交产生红利的过程。以方法和技巧为主,揉合了实用实在的案例数据,读来很挺吸引人。当然,在执着于术和法的同时,有必要先想明白各自红利的成本和价值,因为社会化媒体的时代传播的力量实在太大,舍本逐末的行为很容易让人厌恶——就像微博中大量的广告和朋友圈里大量的励志鸡汤,这便是典型的价值滥用和价值稀释。红利有本,方能一本万利。

  《社交红利》读后感(十):社交红利释放,创业者的机遇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是一场革命,根植于这二者之上的社交网络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社交网站消化不了的巨量的社会需求,集中在垂直领域与细分领域,将会带给创业者和敢于创新者巨大的商业机会。

  社交网络的兴起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时间的极大碎片化,沟通方式的极大多样化,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分享在24小时内随时发生,媒介权力由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上,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社会产生更多的影响,而这些变化又反过来推动社交网络平台及根植在此的应用不断变化。

  新的环境对平台及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平视用户,追随用户的脚步,要更多的互动,更优质的服务,更加遵守承诺与更加的透明,社交网络反而在推动企业回归产品本身。

  由社交网络所带来的社交红利正在一波一波的涌过来,作者提出一个公式:社交红利=信息×关系链×互动,即“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谋求建立一套持续、稳定、有效的分享体系/文化是企业除了做好产品之外,尤为重要的一件事。

  优质的信息是第一要素,充沛情感在信息流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更多的“生活属性”,更多娱乐性,更多专业的内容,才能能够激发用户的自娱、激励、实用、获利、炫耀、爱心等,才能推动分享。而企业应该要做到更多的认真的互动,更优质的服务才能带来更多的信任,最终获得信任才是关键。

  对于关系链的理解,并不是那么不可捉摸,每一个在社交网络上登陆的ID都是活生生的人,登陆一款应用,带入的是自己整个社交关系链,尤其在微信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好友分享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的好友即整个世界;而在关系链中,在各自领域有自己影响力的精英人群是大节点,能精确的找到这些大节点,用他们的信任背书作为后盾,以此为推广,是关键。当然在企业的早期账号推广中,推动现有用户沉淀结网,是第一步,在结网之后,开展活动,展开互动,引发传播。

  信息要流动出来,才有生命力。能否激发起更大的互动,是社交网络本身,也是合作伙伴都在致力的方向。借着流动,信息才被带到各种人面前。重视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点赞、分享、评论,使之产生收益,使得每个节点均可成为扩散的开始。在发布——分享——回流中产生一个闭环,将带来大量的互动补贴,当然,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打通各个社交平台之间的壁垒是未来的方向,不同平台之间数据的融合,将带来1+1>2的效果。

  综合上述,我们要推动“合适的信息”用“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人”面前,必须要优化信息,达到“信息即服务”的效果,重视每一个真实的人,重视每一个各种细微的互动。

  对于未来,电商,0TO,社交网络等等之类的联手,将打造出巨大的生态链,人们将前所未有的紧密连接,不光是人与人之间,还有人与服务之间,人与产品之间,人与企业之间,营销方式将产生彻底的变革,权力从媒体从企业逐渐还给每一个真实的用户,推动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本身,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对于未来隐隐的担心来自于,人们将更容易被洗脑,时间和精力被极大碎片化,独立思想思维更加难以寻得,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否会导致精神的日益贫瘠,这让我无数次的想起影片《机器人总动员 WALL•E》中的情节,当人们所有的需求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触手可得的时候,生活便只剩下了躺椅上的吃喝拉撒,白天与黑夜,从此处到彼处,都可以随心所欲,一个又一个人变成了蠕虫一样的动物,那是一幅多么恐惧的局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