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08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精选10篇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是一本由范海涛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一):异国他乡的绝命吸引力

  30岁对女人来说尤其是一个敏感的年纪,特别是对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既想要随心所欲生活酣畅淋漓体验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又难免被世俗所累,稳定的工作,普通幸福家庭,毫无波澜却能安心的日子,这些大众的标准答案心底虽排斥但潜移默化中似乎也在头脑中锁定,不想更改。

  女主不甘于让学生时代的梦想只出现在别人的传记或者荧幕上,也不安于过着食之无味的生活,在恰当的时机去选择这场30岁的大冒险——出国留学。很是欣赏她的勇气及果断,能在自己事业上升最关键时期抽身去另一个陌生的环境,重新学习开始。可事实是,我却能理解她这样做的理由。或许,二十一世纪已经不关乎空间距离,就如同朋友曾给她的建议‘互联网时代,谁还会出国?" 但其实有些事情并不能功力地去判断对或错。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视野”这个词很是玄妙,而在接触不同的文化后,你会新奇地觉察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不是完整的知识储量而是能获得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同一个问题,思考人生的意义

  如果可以,我也想要有一段这么独特的他国留学经历,或许充满紧张,痛苦,劳累,甚至殚精竭虑,但能那么不顾一切疯狂备战到依然斗志昂扬拿到OFFER的精彩经历,心中那份无与伦比喜悦也是难得的。

  有时候安逸的生活过着过着就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努力,被俗世的快乐麻痹,沉浸在他人的故事里无法自拔,却遗忘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开始一趟新的旅程,求学且是异国他乡无外乎是在死滩的生活中注入一股新流,给予新的人生意义

  看着女主的勇往直前,独自在纽约的闯荡生活,心里满满思索自己的处境。类似作者为出国考的GRE,自己也有曾有过。自学考过日语几次,从最初落榜的羞愧到后来的没感觉,默默接受自己平庸的资质,心底也有过挣扎可后来还是习惯了生活的细碎和肤浅,得过且过的过每一天。

  或许该是找回那个热血的战士的时候了,既有的目标,新的计划下未来也许还是充满荆棘,但相信坚持下去的我们终有所得。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二):选择灿烂,绽现辉煌----《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人生能有几回搏?拉紧生命的纤绳,扬起远航的风帆,有理想的人们总是期盼着可以创造人生最灿烂时刻的到来。世俗的眼中三十岁的男人到了而立之年;传统的观念中三十岁的女人,也许只是无奈的“资深美人”。但现实中三十岁的女子同样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选择灿烂的辉煌。

  励志类书籍《就要一场绚丽突围》用无声胜有声的记录分享着作者范海涛这位传奇色彩的女子故事。尽管我最初对这位作者并不熟知,但是我却因着她那30岁后去留学,寻觅绚丽人生突围的经历而吸引着翻阅完了正本书册。

  书如其名,围绕着绚丽的人生,更是挑战着突围的变动,范海涛细细历数着她有着转折点的人生经历。相较于传统型的励志类书籍,这本《就要一场绚丽突围》有着诸多可圈可点的出彩之处。身为一名女性读者,我尤其喜欢这种轻松惬意般的文字分享。作为本书的主人公,范海涛同时又更是本书的作者。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书中有着她真情实感感悟和故事分享。那种零距离的真实记录,那种发自内心的故事讲述,那种包括着主人公心路旅程的变迁都是那样自然而然地流露于书中文字的字里行间。尽管人生时刻都在学习的道路上,但是范海涛的精彩更在于她敢于去面对未知的世界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辉煌。不可否认,30岁对于女人是个敏感的年龄数字。意味着不可以再像年轻时那样地恣意妄为,挥霍青春,莽撞行事。因为30岁的女子更多地是输不起时间和任何一次失败的重头再起。但是我翻看着这本书时,我却更深深地震撼于本书作者范海涛的精彩人生。她突破着传统的思想包袱,勇于去争取自己的炫丽辉煌。一如本书编辑推荐的:“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个不甘平淡的人生都需要一次绚丽突围!”不勇敢无以致青春, 一场排山倒海的生存大戏, 超现实主义的美国校园生活------众多的章节不仅分享着关于人生突破的话题,众多的故事饱含着无限关于人生追求的感悟。除此之外,我更透过这本书了解到了不少美国求学与国内学习的不同之处。总体而言,我觉得翻阅这本书还是收获满满。于书中,我们可以解读到无数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尽管本书着重地分享给我们关于人生追求的突破,但是书中因由着诸多真情实感的事实例证和心路分享而越发耐人寻味。与其说是在励志,倒更不如说是引领着读者寻觅自身前程的突破。也许我们正在迷茫,也许我们正在无助,也许我们正在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是逃离,亦或是突破;是躲避,亦或是迎难而上?《就要一场绚丽突围》早已经为我们揭开着最为真实动人的讲演。事实上,本书的另外一个出彩的看点还在于书中有着很多作者留学时的照片分享。那份真实性,那份自信心,那份淡定中无限的坦然无时无刻地在引发和触动着书外读者的共鸣。选择灿烂,绽现辉煌-。《就要一场绚丽突围》无疑带给了我一次超级生动精彩的励志阅读之旅。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三):30岁后,依然可以绚丽突围

  这本书的书名是《就要一场绚丽突围》,副标题是《30岁后去留学》。在读这本书前,对于范海涛这个名字不是特别熟悉,完全被副标题所吸引,期待着看一场绚丽的留学生活。

  书从序言开始就很酷,三位大咖来帮写序:李开复、徐小平和曹景行。虽然是一本纪实性散文,但架构非常的清晰,从目录就可见一斑,分别从留学前的准备、初期登陆美国的生存战、美国校园生活、口述历史的实践、美国的朋友们和最后在华盛顿的一年实习等几个方面完整呈现了海涛在美国三年的生动画卷。

  书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初进纽约时的合作小伙伴杰西和何维。杰西是一位来自佛罗里达的小伙子,在合租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世界警察”的特质,在私权和公共区域的维护方面非常的公正严明。同时由于从小受的教育,垃圾分类非常清楚,用完的纸盒和罐头盒清洗完才放进垃圾桶,让作者和我都非常震撼。后来搬进来的来自法国的小伙子何维,犹如欧洲文明悄然无息地进驻到公寓。何维精细的生活方式,让海涛认识到:“生活的意义,不是在豪华的房子里过得优雅,而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和境遇下,都可以把优雅发扬光大。”

  当然这本书里,让我最爱的是海涛在哥大口述历史专业的文学写作课老师Gerry,专业又有趣,可以如此地玩转课堂。通过海涛的描写,Gerry老师和口述专业都变得迷人起来,可以将舞台剧搬到课堂,同学们角色扮演话剧重新演绎经典童话故事只为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不同的角色对历史的呈现有不同的出发点,还有课上对于同性恋题材、美国“财富协会”和911题材的采访安排,都非常的震撼。同时,从第一次上课开始,Gerry老师就意识到了海涛的倔强和不服输,一方面无形中鞭策了海涛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安排了例如提前把课上要分析的同学的案例发给母语不是英语的海涛的暖心举动。可以说,在海涛哥大的2年口述历史专业的留学生活中,Gerry老师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良师益友。同时,Gerry老师给到海涛的写作指导对于我来说也非常的受用:

  海涛,所谓观察,就是观察你周边的即时环境—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看到了什么尝试用你的眼睛去记录具体的细节。衣服可能会是一个好的例子。其他的例子包括,自行车的颜色,当自行车骑过时发出的吱吱声,一个街边的报摊缺少了一条腿,一群鸽子,一对老年夫妇在公园的长椅上亲吻,一个男人就着一个棕色的纸袋在喝里面的一瓶啤酒,你偷听到的两个年轻人的争吵,你不小心听到的一个有趣却奇怪的对话。用语言记录下这些感觉,记住,把这些你观察到的东西,随时写下来。

  再回来说到口述历史这个专业,看完后,深深地为这门之前完全没有概念的口述历史专业着迷,如此真实又如此震撼,语言平实,却尽一切可能地去还原历史重现真相。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座博物馆,只要你努力挖掘,让受访者的记忆流淌出来,你都会挖掘出无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细节。”

  在911事件上,Gerry请相关当事人到课堂上来讲述,要求学生去911博物馆采集资料,至今难忘的是现场描述的那个穿着GAP的半截身体和博物馆里那个镜面已经破损时间却定格在9点04分的闹钟。透过纸张,我都能深切的感受到美国人民的悲痛之情。正如海涛所说,“口述历史的最大价值是,被忽视的历史碎片在采访中浮出水面,往往非常细碎却非常惊人。”

  海涛将自己的两年哥大生活描写地如此完整和细致,最后一段对于纽约的情感更是温暖地直戳人心。

  “所有这些温暖的交往,有时候让我对纽约产生了如家一般的感觉。我的心中逐渐对于纽约有了不同的感受,我用这样的文字来描述心中的那种感觉:对一个城市的感觉有时无需赘述,只要问飞机触地后扑向你心里的第一秒的感觉。对于纽约,每一次飞机落地,我是重回故土还是拥抱新奇,在这个时刻已悬念毫无。有损友可以发短信,有可以直接扑向的餐馆去吃霸王餐,有可以随便去霸占一张床的家庭,有长期居住过的建筑物,有街上熟悉的味道。那种升腾的感觉充斥着你的内心,那一刻你已经知道,对于这个城市,我已经不仅仅是个旅人。”

  人生最大的乐趣,无非是勇敢尝试、勇于突围,勇于主动选择不过一种食之无味的生活。

  不管在什么样的年华,都可以为自己的梦想来一场绚丽突围。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四):口述历史的魅力

  范海涛是这本书的作者,不去考究范小姐年龄的话,我会觉得范小姐,也就是大学本科的年纪,或者更年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范小姐时刻保持的都是一颗好奇和上进的心,这种空杯状态,放下以前的荣耀时刻,甘愿成为一个初学者一般,努力做到最好,范小姐无疑做的非常好。

  范小姐的性格大大咧咧,但是学习的时候非常细腻,带着记者的职业习惯,从同学之间的谈话跟进自己的英文,试图去更正自己的错误和了解更多国籍美式英语的差异,一次次的乌龙,是好学习的开始,顺便结交朋友,范小姐就是这样从连一杯咖啡都点不好到后来可以准确的区分快捷点咖啡的技巧,成就感、新奇和挫败杂糅的感觉,范小姐都全盘接受然后更努力。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范小姐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放大了美国名校的课堂,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美式课堂的轻松和严谨,轻松是上课真的像是电影里放映的那样可以随意吃东西和大声讨论,严谨的是上课的教授极其认真的将所讲的课件追本溯源,例子来源于生活、书籍、还是网络,都是可以找到出处,科学性极强。范小姐的课还去到户外实践,博物馆和“财富组织”,书里大片段的展现了当时范小姐的作业和同学的作业,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式大学的教育,有种超然的满足感和窥探的窃喜。

  接下来就是本书的重点,口述历史的各种学习和表述。书里描述的口述历史不仅仅是对个人的采访和真实记录,甚至制作成脚本,让艺术演员演绎出来,展示给观众,是了解历史的一个很独特的渠道。每个人的生活都藏着不可思议秘密,这就是口述历史的魅力,通过采访别人,可以知晓不同种族、时代、年龄的人的秘密;口述历史的又一个好处就是口述历史是官方历史的一个补充,可以找到官方发言的漏缺,就是缺失的一角 ,有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口述历史了解到的有别于官方发言,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秘密花园。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五):为梦想而战

  而立之年以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把追求稳定当做一生奋斗的目标,我们开始希望不再有动荡,开始希望平静安稳,但是往往有那么一群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放弃本该光鲜亮丽的人生,让一切从零开始。作者作为知名财经记者,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家庭幸福,在事业即将迎来辉煌的时刻却选择遵从心中的信念只身一人抛弃了周边的一切去美国追求并不容易的学业。何为绚丽的突围,读完作者的文字,我更觉得是来自内心的一种天性的释放。在书中,作者详述了自己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所有故事,有生活,有学业,但我更感兴趣于作者详尽的讲述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巨大区别,我们通过作者在生活点滴处的细节展示,看到了美国本土的另一面,看到了美国文化中的控制欲、霸权主义,也会在这些无奈的霸权主义下感受到美国本土人民对于追求生活的兢兢业业之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美国教育的创造性和课堂的趣味性,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关于在做口述历史学习中着重展现了美国本土在经历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民众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这里有切身经历的人们所说出的恐惧,有面对美国政府无辜受牵连的穆斯林民族的愤懑,也有新闻界人世在911过去十几年后仍然关注着曾经参与并与之付出的人们的渴求,作者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以文字的方式让读到文字的我们感同身受,虽然从未去过这个国家,但仿佛身临其境般了解,这或许就是作者文字的魅力吧,她给了我们三十以后的梦想,让我们有信心继续追求自己心中所想,读完这本书,更多的是传递给了我最初的信念的力量。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六):快餐审美要不得

  昨天,Kindle封面反反复复推了这本书的广告给我,一看到“绚丽突围”这个花哨的标题,鸡汤书无疑。但封面上作者简介“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学位第一位中国人”会让人觉得这也许是一本有关学术的书。豆瓣了一下,评分8.1,确实不低了,要知道海明威、村上春树很多书的评分还不到8分。买来看了几章,真是气得捶胸顿足,什么玩意儿。亚马逊你退我九块九!

  简单介绍一下,作者范海涛是一位财经记者,北京人,写过李开复传记,自我感觉甚好。书中前几章描写了自己在职场中如何如鱼得水,呼风唤雨。然后突然萌生了去美国留学的想法,接下来就是描写自己出国前出国后的故事。真的不要被封面骗了,什么口述历史,口述内心OS差不多。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我心态还很平和,只是觉得作者有点浮夸了。后来越看越气啊,每看一段都忍不住在kindle上标注吐槽,我都被自己的情绪震惊了,有那么烂吗?于是摆正心态,调整呼吸,继续看,本来想抱着客观的态度,看完整本再评价,但实在看不下去了。抱歉各位,这书真的不值得推荐。

  (引号里是作者原文)

  “生活逐渐稳定,人的神经也逐渐放松。我在北京城里见各种各样的精英,谈各种各样的话。青春的流逝和这样的生活状态交织着。时间越来越快,我开始习惯各种流光溢彩的发布会,我载着闺蜜们去拜访各类中国大公司的总裁,讨论百度和谷歌竞争、谷歌的新技术有多酷……我开车到清华科技园区参加搜狐财报发布会,习惯性地把车停到地下二层,然后像走进自己公司那样走进电梯,走进搜狐公司的茶水间,自己倒一杯咖啡。我和女记者们一起围追堵截刚刚进军中国市场的团购网站的职业经理人,把那刚刚上任的跨国公司总裁逼问得节节败退。那时候网易公司的COO是董瑞豹,每次见到他我都会醉氧。我和女记者私下里给他起名豹豹,每次谈到他的帅我们都哄堂大笑。有一次,在网易的电梯间,我们正在高声谈笑豹豹如何,一回眸,他就穿着西服背着运动包脚踩着球鞋,在电梯门口微笑。

  IT公司一度把发布会的场面做得越来越炫。冰里倒红酒显示数字,按个水晶球瞬间彩带横飞,场面越来越华丽奢侈,我记得微软公司的IE发布会最后环节和苹果在硅谷的那么相似,一块绚丽的大屏幕横跨798会场,屏幕亮起的一瞬间整个会场如同一个环幕电影院。那一刻,我有一种幻觉,觉得自己真的在世界中心。”

  以上是书的刚开始,作者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写。进个电梯间茶水间都有迷之优越感。文字啰嗦且无逻辑,这两个自然段之间有啥联系吗?上一秒还在讲豹豹呢,下一秒怎么讲发布会了,豹豹的出场有何意义吗?好吧,不管怎样,这两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作者是一个出入各大高端公司发布会,问倒无数精英的名记者,谈论的话题都是谷歌的新技术。请让我们记住这个高大上的形象。

  看另一段文字,讲的是GRE培训班。

  “但是为了GRE的课程表,我必须圈出固定的时间。很少早起的我,因此像是变了一个人。我每天早上7点就起,当冬日的寒冷达到顶峰时,我在一片黑暗中醒来,经常发现自己上课要迟到了,于是我飞奔到地库,发动车,一脚油冲出去,像疯狂老鼠一般在北京四环飚行几十公里。

  我记得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而该死的水清教室竟然没有暖气。工作中的光鲜亮丽根本就别想了,我脱下了高跟皮鞋和羊绒大衣,丢掉了皮质手袋,穿上了两层粗线针织毛衣,外面又罩上了很久不穿的白色羽绒服,出门前谨慎得戴上了一定毛线帽子。为了在寒冷的教室里能坐得住,我把自己包成了一个白色大豆包。

  我为自己准备了很多重型武器。首先,出门之前,我一定会带好自己的乐扣深蓝色水杯,因为水清教学楼一层有一个简陋的装热水的铁桶,很多学生都在哪里排队打水。我上课之前把蓝色的杯子装满沸水,上课的时候把水杯握在手中,心里就会保有一丝热气。另外,每次下车时,我会特意带上车上的毛绒坐垫,上课时铺在冰冷的塑料椅上,也可以让自己保持一点温度。

  那个能容纳几百人的教室当时只坐了不到一半人,因此寒冷很不容易驱散。每天上课我几乎都会迟到,虽然我没有镜子,但是我可以想象自己当时的狼狈,头戴白色的毛线帽,手捧蓝色的长水杯,腋下夹着一个车用毛绒坐垫,弯着腰偷偷潜伏进教室,在快走中坐下来长呼一口气,眼前升腾起一团团白雾。”

  一句话总结,冬天早起去新东方上GRE辅导班,还经常迟到。你看看这罗里吧嗦写了多少。不能穿羊绒大衣不能穿高跟鞋,只能穿毛衣羽绒服,大清早开车去上课,没有暖气,还要本公主带着毛绒坐垫,真是好苦好委屈啊。

  “GRE我考了三次,原因是第二次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用过往的题目出题,导致中国学生抱怨此场考试不公平,ETS因此历史性地取消了全部考生的考试成绩,那是我整个备考过程中最黑暗的时刻。当时已经是2010年的10月了。我为这件事已经花费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我放弃了旅游,放弃了电影,放弃了一切我能够享受的浮光掠影。而命运怎么能这样捉弄我呢?我气若游丝,所有的希望命悬一线。我当时差点就完全放弃了坚持,放弃了所有的事。”

  For God’s sake, 放弃旅游放弃电影,这种不要写出来了好嘛?就这点坎坷也能写书,那我身边每个出国的同学都能写一本。

  “我还和对我影响至深的徐小平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徐老师一如既往的幽默风趣,每次坐在他身边交谈,都基本上是合不拢嘴。(这句子不通,主语徐老师,结尾是应该“我”合不拢嘴)有一次到他位于国贸附近的办公室去作客,面对长安街璀璨的车流,他真诚地对我说:“出国的事,可以过几年再说,那时你可以抱着孩子,领着女保姆,打着飞机去留学。现在你可以把最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比如说,写书,写传记。”(这描写跟郭敬明有的一拼,“上海外滩的玻璃房子,穿着阿玛尼套装,看着璀璨车流……”)小平的劝说其实和我当时的状态很有关系,第一个写作项目的成功,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写作邀约,但我为了准备考试全部婉拒了。不但如此,我还狠心取消了所有出国旅行,也拒绝了朋友特别为我安排的一次西藏之旅。”(又提了一次放弃旅行)

  “当时我最中意的学校依然是石沉大海,而回复去不去另一所排名30左右的大学的日期已经就要到了。”

  感受下这文笔,真的是在写书不是在闲聊?

  “我在北京五道营胡同举办赴美告别派对。那是一个地中海风格的酒吧,矮矮的房屋涂成天蓝色,窗户是纯白色带着横杆的木板,乍一看像是海滨小旅馆。酒吧的主任养着几只褐色的小猫,时而上蹿下跳,时而懒洋洋地横在地板上。我第一次去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并在心里悄悄地记住了它的名字——海妖。

  后来到了美国还有朋友在微信群里打趣。一个闺蜜问:“涛涛举办告别Party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另一个闺蜜答:“涛涛找到的地方,名字自然和她的气质极为相符——海妖!”好几个人发出了“嘿嘿”“嘿嘿”偷笑的表情。”

  看到这里的我又懵逼了,一个酒吧,涛涛又写了三个自然段。确定是“嘿嘿”“嘿嘿”偷笑的表情?不是“呵呵”“呵呵”微笑的表情?

  下面,涛涛姐姐的强盗逻辑登场了。

  “我在一团朋友当中被簇拥着,内心回想着这一年以来炼狱般的生活,以及最后生活回馈给我的最终结果。我微笑着,想起了朱天心的话。朱天心说,在她眼中,衰老就是放弃所有的努力。人过中年,她看到过往的好朋友放弃了前半辈子坚持的价值,变成了普通人。该买房就买房,该换车就换车,每次她都会感到,啊,他是老了。在她心中,放弃努力,就是老了。”

  Excuse me? 说这段话的人,给我出来,什么叫变成了普通人?普通人招你惹你了,你不是普通人?什么叫买房换车就是老了?买房换车就是放弃努力?什么鬼。

  “2013年,我看了电影《致青春》,看到镜头里脏乱的宿舍,年轻的脸庞,无厘头的小青年们不务正业,心里泛滥起一阵愤怒,难道所谓的青春就是这样吗?难道所谓最好的年华却和创造、奋斗、努力、正事无关吗?然而,一转念之间我就释然,挥霍青春的时候总是伴随着群体无意识,我们的青春不也是这样吗?回想起来又苍白又嘈杂,既无望又短暂,到了最后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

  不要强行“我们”,多的是又努力又踏实的年轻人,又丰富又精彩的青春。

  “我一次一次地在登记处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每一次,都看到黑色的签字笔签下的一长串逼近90后的年纪,从上到下看一遍,我毫无疑问比所有登记的人都要大,那黑色签字的笔触仿佛在流着血一般,发出一种嘲笑,让我羞愧地想找一个地方躲起来。”

  涛涛的内心戏太多了,登记个名字都能觉得大家的名字在嘲笑她,拜托啊,毕竟大家都挺忙的,真没人在意你几岁考托福。

  “我提前一个月来到美国,临时租的地方是哥大教师学院的宿舍。阴冷狭小的房间里没有电视,但是一层的大厅里有个破旧的沙发,有一台特别老旧的电视。不是等离子不是液晶,而是一个大大的金属黑方块。”

  谁家宿舍还提供电视的,还等离子还液晶。

  “我辞去带着光环的工作,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自我摧残的过程,带着无知无畏的心态来到这片土地上。遭遇重创、体会绝望,然后重新带着一颗婴儿般的心上路。我回归了自己,也懂了谦卑。除了看望这个世界,我相信,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青春。”

  自始至终,我们涛涛都自带光环啊,“光环”这个词在书里反反复复出现,尽管在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她是谁。显然是我孤陋寡闻。所谓的“重创”“绝望”就是考了三次GRE,住着狭小的宿舍,吃不到中餐,不会用英语买咖啡。要知道,涛涛在出国前,不差钱,不差经历,不差资源,工作时间灵活,手握李开复的推荐信,这样的条件换成任何一个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都会感激不尽,而我们涛涛居然在书里反复提及放弃电影和旅游的委屈。

  “而住在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应该是你的老师,在我心中,你应该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对于我来说,来纽约不是来追求物质享受的,而是来追求完全的精神自由。我对任何束缚,都极其反感。”

  原谅我没看懂这段话,老师和来去自由的权利有什么关系?纽约和束缚?不懂。

  “刚刚适应了房间的大小和光线,床垫的软硬程度,一个消息便传来了。房东女孩告诉我,学校要她搬到另一个房间去,但是不需要我动手,会有搬运工来搬家。我白天的时候,只要出去一下,下午回来,学校的搬运工就会自动把所有的家具和物品,搬到同层的另一个房间去了。于是白天我高兴地出去了。

  但是,下午我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副惊人的景象。所有的家具虽然都搬到了新的房间,但是女孩所有的衣服、细软、鞋子,都被随便扔在了光秃秃的床上。那张大大的海报,被搬运工扔在了地上,上面还有几个脚印。我的行李箱半开着,竖在墙边。所有的东西半裸露,狼狈不堪。眼前仿佛是一个海啸的现场,我被这个场景惊呆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住人的地方了。”

  (一个弄乱的房间对涛涛来说就像海啸一样,不能住了,让真正因为海啸无家可归的人们情何以堪啊)

  “抬头环顾,这是一间更加没有阳光的屋子,本来窗户就和上间一样小,但是这间房子朝北,光线更幽暗,我呆呆地站在这个如同地震废墟一般的现场,(又是海啸又是地震,涛涛你在纽约啊)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弯下身,一件件开始收拾女孩的衣服。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的头脑是懵的,有一点恍惚和不知所措,我在内心深处质问自己:“你千辛万苦来到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想起了就在那一年,我刚刚领取了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和新浪网给我颁发的中国本土最佳商业作者奖,我站在璀璨的讲台上领奖,手里捧着一个水晶的奖杯,无比开心荣耀;我想起了,一次采访报道之后,我悄悄地搜索了整个网络,只有我采写到了全国的独家新闻;我想起了,在最终的五道营闺蜜告别聚会上,大家的欢声笑语。”

  一句话总结,搬家工人弄乱了房间,叫我怎么住嘛,我这么厉害,这么优秀,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啊。

  “人过三十,学过二十年的英语,看过七八年的美剧,考了三四次的托福,第一次要在一个真刀真枪的非母语环境中使用英语,还是因为心情紧张而止不住地结巴。

  在纽约开始生活的一个月,我发现以前的语言体系几乎已经全部瓦解了。从要一杯咖啡开始,我已经被各种各样不同的牛奶类型搞晕了,连要不要加糖的表达,也和以前课本上学习到的完全不一样。由于不知道点一杯咖啡的具体规矩,我总是点不到自己满意的咖啡。然后经常傻傻站在那里,满脸疑惑。而唯一解决这件事请的方法,就是站在柜台旁边观察——观察美国人怎么点咖啡。从这一点小事来看,我原来世界的秩序已经瓦解,而新的秩序正在缓慢建立。”

  学了二十年英语,看了七八年美剧,考了三四次托福,初到美国讲不好英语,虽然有点自黑,但还能谅解。但一个在互联网界、财经界呼风唤雨,和各种大佬谈笑风生,出入各种高端发布会,谈论话题都是谷歌新技术的著名记者,无法用英语点一杯咖啡?而且还因此世界观崩塌了?你在逗我。

  作者在书里用了各种各样的比喻,很多都是多余而莫名其妙。不要为了追求文笔而乱用比喻,只会弄巧成拙,让语言变得惊悚。

  “如同在海洋里,海水无处不在一样,初到纽约,孤独无处不在。”

  海洋里当然是海水,纽约里凭什么是孤独?纽约里难道不应该是纽约水纽约空气纽约人?强盗逻辑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到这里,本书只字未提“口述历史”这个专业,封面不是骗人是什么。这本书就是一个年过30的女性谈谈自己出国留学的所见所感,夹杂着介绍下自己的工作、大学生活、闺蜜、朋友、老公、老公喜欢吃的肉、北京的饭馆酒吧……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想到什么讲什么。

  这甚至都算不上一本出国留学指南,因为作者也没有提及备考申请的文书攻略建议,甚至在整个申请过程中都没有讲过自己选了什么专业,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总之,涛涛就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发现自己周围的大佬都是美国归来,自己的朋友很多都毕业于藤校,自己融不进他们的话题,不甘心,也要出去看看,就这样。

  如果你告诉我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90年代出国求学的经历,我对书里描写的在外生活的艰辛表示完全理解。然而,一个在书中标榜着年过三十的成熟女性,职场女强人,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出国留学,还如此矫情娇气局促,无病呻吟。况且这位作者并没有经历什么大的磨难,她所谓的“震撼”“绝望”不过就是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解决而已,我的天,这难道不是每个离开家独立生活的人都要面对的吗?这本书的卖点不过就是作者放弃了“带着光环”的职业,放弃了大好前途,决定出国留学,可是出国留学有阻碍你事业发展吗?难道不是这段经历让你有了写书赚吆喝的资本吗?

  原谅我不能要求亚马逊退款,所以只能写下这篇差评。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七):互联网时代,我们还要不要走出去?

  听说范海涛要赴美留学,兰亭集势CEO郭去疾说,互联网时代,谁还出国啊?

  这话让我挺受打击的,因为就个人体验而言,我感觉人只有走出去,生命和思维才能得以扩张和延伸。我说的走出去,不是只指出国,而是你要走出自己习以为常的区域,去见识不同的人和事,你才能有更多不同的思考,发现更多问题,才能感觉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我在想,难得我错了?还是因为我太愚钝,只有体验过了,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也才能表达出来?我的思考力不够?没有挖掘信息的能力?

  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极力反对范海涛出国,理由是,她刚为李开复写了一本传记——《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2009年畅销百万册——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财经作家。用他的话说就是,猪都能飞起来,你干嘛放着大好前程,这时候跑去出国留学?

  我能感受到范海涛的心理,就是我用自己的方法写出了成绩,但如果一直用这个方法,没有办法去突破,去找到更新更自如的方法,我会觉得很崩溃,寝食难安。我知道这个方法很好,但我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要找到让内心更坚定的力量。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出国呢?

  徐小平提出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他说,范海涛的人生之路是一个矛盾体,它蕴含着当代青年人生的许多自觉和不自觉。自觉,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不自觉,是对价值的统一认知和标准。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在追求价值,却从来没仔细想过,属于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人的思维和观念被固化,时间越久,质量越大,跑得越快,越来不及思考——

  似乎感觉压根就不需要思考。

  徐小平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但对于一个文科生,一个写作者,她必须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接受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站在世界的视角,才可能突破自身的偏见、局限与狭隘,写出更具世界性的作品。所谓世界性的作品,就是它的价值和观念,放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产生共鸣和影响。

  中国最缺的,就是这种作家。而能在世界长久流传的,也是这样的作品——中国几乎没有。

  面对众说纷纭和每天考试背单词的局面,范海涛感觉人生陷入了一种巨大的未知中,让她的情绪经常处于惊涛骇浪的状态。

  “我一会儿觉得人生无望,梦想不可能实现了;一会儿又觉得,无论怎么样,也要尝试最后一次,至少让自己不在未来的日子里后悔。每一天,我都在情绪的列车里奔跑疾驰。考试的难度对我如同珠峰,而情绪的困扰又夹杂着另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样做对吗?无数次,我从深夜里惊醒,仿佛从外太空传来一个声音……”

  看到这一段文字,我不禁笑起来,因为我也有过多次这样的时刻。

  很多事情,困难而不确定,未知带来无端的恐惧,加上那么多反对的声音。所以面对重大决定,我不会跟任何人商量,我只静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一鼓作气。因为这是一场恐惧与勇气的对决,而真正想要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

  于是,她最终选择离去,三年的时光,她带回一本《就要一场绚丽的突围——30岁后去留学》。这本书记录了她纽约两年,华盛顿一年的历程,虽然不甚详尽,但我还是从中获得很多干粮。

  比如美国人注重细节,个性,独立,无人管理;

  比如美国课堂很开放、很包容、很自由;

  比如纽约的大学像个联合国,有各国的学生,可以产生多元化的交织和碰撞;

  比如美国人特有主人公精神,参政议政充斥在各种生活日常,游行是经常存在的风景;比如他们对天性的释放,对艺术的各种表达形式,会让人觉得其实我们还是习惯性被束缚着,最起码从观念和思维上放不开。

  关于现代文学,我也跟一些作家朋友聊,他们会经常说,你放不开,很拘谨,所以作品就会缺乏张力。我曾一度困惑,问他们怎么去释放,终究没什么进展。后来看到美国的生活剧场,我突然就有了意识,阻碍思维发展的那堵墙,就在那里慢慢倒下。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是关于真相,关于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维模式和思想。

  虽然我一直保持自己的思考,但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人能做到的真的很有限。我们已经习惯被灌输,习惯跟着别人的引导去思考和反应,习惯进行内敛和自我否定。就算你觉得这是有问题的,但是因为单一的环境和思想洗礼,人就不可能想到其他的方式;即使想到了,也很快被否定熄灭了,因为大家都说你不对。

  而关于世界和事件的真相,我见过太多所谓的作家,根本没有体验过,全部是靠仅有的思维和想象,去写一些看上去感情充沛的东西。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物,就是被这些人扭曲、固化了,从而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得并不真实。

  所以我很喜欢范海涛的那句——我只是想弄清世界的样子。

  美国已故的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范海涛说,走出去的过程,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种基本治疗。这种治疗启动了你生命中的某个按钮,然后你接受一种全新的洗礼,修正你之前的一元价值观,修正你对外部世界的想象。这种治疗,没有医保,不是必须,但只有完成之后,你才感觉到脱胎换骨。

  我问美国留学的朋友,在美国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他说,和上新东方一样,你以为是学英语的,其实你是学会了做饭。

  我说,你都学会做什么了?

  他说,泡面,还没时间吃。

  我说,为什么?

  他说,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有点时间还要想怎么样跳楼不疼,因为这是唯一的退路了。

  我哈哈笑。

  抵达远方的过程都是死路一条,因为想要脱胎换骨,就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气。我比任何人都相信走出去的意义,它让你在一次次推倒与重建中,发现和战胜那个你从未看见过的自己。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八):愿你能找到另一个30岁的自己

  常言道,人的一生有无数种可能,却只能选择一种活法。这种唯一的活法是人生的遗憾,却也造就了人物传记的可读性。《就要一场绚丽的突围——30岁后去留学》来自于国内记者范海涛对留美前后经历及感悟的自述,灵气生动,跌宕起伏。

  作者范海涛是一名记者,曾服役于《北京青年报》和新浪网,是《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的作者之一。她是一名敢想敢干的北京妞,因而在30岁——一个大部分女人选择稳定的年龄,毅然选择了留学——还是为自己最爱事业“口述历史”而留学。作为一名女人来说,这份勇气令人称赞,这份压力也可想而知。

  《突围》全书分六章节,讲述范海涛留学前期、初入美国、深入校园、文化碰撞、人际交流和自我沉淀的种种故事。书中的喜怒与哀乐,疑惑与顿悟,经历与感受,会让你有身临其境地感触。背一背单词考一考试就叫做会英语?在美国,她因为“for”与“help”的差异与室友闹出了笑话;刷刷手机浏览网页就叫做真的理解911?在美国,她运用口述历史的专业,让911事件更多凡人的细节浮出水面,用她的话来说,那些历史碎片“细碎的无比惊人”。

  本书的最大看点,更大在于她对生命中每个片段、每个细节如格言般的概括,并将这些概括放在章首、节首、篇首,使得全书好似是对“范海涛格言”的一种生动的解读。“衰老就是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放弃努力,就是老了。”为了这句话,全职工作的她注册了BBS关注offer,一遍遍提交留学申请;“努力挖掘,每个人都是一座博物馆”,是她采访过罪犯、毒品贩后的深刻感触;“有时候,人们就是在一件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弱点,才有了提升的自我意识”,让他在与哥大团队合作项目作业中学会了克制和冷静……

  30岁虽称“而立”,但它仍是一个过渡的年龄,它既不像20岁还拥有着不切实际的梦幻,也不想40、50岁的中年人,有着看淡一切、平安求稳的暮气。30岁的人,拥有着20岁的冲劲,也兼备40岁的稳重。30岁的选择,懂得负责,却又不拘泥于负责。每一个人都有过得更好的憧憬,却不是每个人都有从零开始的勇气。范海涛放下工作投入美国开始学习,尤其是在拥有“妇人当相夫教子”文化环境中,这份勇气是闪亮的,是值得敬佩的。

  此外,正如本书所言,阅读此书,迷茫者可以学会付出,文字工作者可以领略口述历史的魅力,筹备留美者可以提前领略美国的不同,如有亲人在美也可以领会他们的生活环境。即便你什么都不是,读此书也可以提高见解和眼光。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走,读一读他人的自传,想象自传中的人是自己,经历一次另一种人生,可以让你的道路更加精彩宽阔。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九):活在当下的历史

  放弃稳定事业,整整日常的事业,反而扑进一片位置国度从头打拼,这种人太过疯狂吧?事实上,她是理智思考后做出的结论,对于错失机遇也会懊恼。经历三年时光的她终与梦想重叠,并透过本书验证了这场“成功的突围”。她就是本书作者范海涛,“口述历史”专业者。

  作为闲暇时拼凑的意外产物,本书算不得精雕细琢。顺其自然的笔触揭露了“口述历史”的独有状态,书里的作者,既是记录者,也是受访者。每段过去,都被描述成当下,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我们遗忘了过去,看不到将来,只能深刻地“活在当下”。

  对了,书里穿插的黑白照片总能把回忆聚焦,轻松把我们拽进那个年代,有趣极了。

  手的定义:

  本以为“口述历史”是古代野史那种见不得光的隐秘存在。不曾想,却是另一种正视岁月的见证。正如书中的比喻,“口述历史”是遵从时间流向,帮普通人发现被忽视的闪光点的舵手。利用闪光点,又拼接出一个个丰富真实的过去,从而完善了历史。这段交流的过程,更像携手共进,所以被影响的远不止受访者一人,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口述历史”。

  从实际出发:

  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的好办法。作者重述了美国人经历的“911”事件。并非所有人“亲历”那段悲伤的时刻,对于美国人来说,经历并了解到的历史,足以让内心悲恸激荡了。只有在这个国度,才会发现911引发的巨大影响:从绝望的人们争相从冒烟的高楼坠楼,从茫然的盲人恍惚的被路人拽离现场,从现场售卖跑鞋的商贩那可恶嘴脸,我们见证了911那一时刻下人类创造的历史。重温视频,我发觉遥远的数据透过本书,变得冷酷富有冲击力。

  正如普利策奖对冰冷数据的呲之以鼻,被人铭记的永远是引起共鸣的场景,或关乎你我的瞬间。这种异样的感觉,正是作者留学三年的成功。偏见的说,个人对作者当初的决定,是双手赞成的。

  被颠覆的认知:

  喜欢看杨澜的采访,有一期是“尤努斯”专题。这位开创“穷人银行”的资本家,开创小额贷款来帮助被高利贷压迫的孟加拉妇女。结果呢?2006年,尤努斯本人获得“诺别尔和平奖”。他的事业→“孟加拉乡村银行”还款率高达97%,看起来很美,不是么?

  当然不是!真相是,官方宣称的高还款率下,隐藏着25%无法还款的穷人被没收财产的悲惨命运,部分高达200%的贷款,逼的穷人自杀。所以,临近退休的尤努斯被中途辞退了,因为他的体系对民众造成巨大伤害。

  我认为大家都没错,但官方数据更多的诱导人们关注好的方面。真实的历史却同时展露出不同的观点,包容性的结论让思考更有意义,不论支持谁,都让我们主动的参与其中。

  同荆棘鸟一样,当它如愿寻觅到理想之地,便舍命欢歌,相对于付出的代价,把握当下才是更好选择。认同作者的成功,因为书中的论点确实影响了我。这场绚丽的突围,最终顺利收场,真好~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十):浑浑噩噩的也可以过,但我希望你不要。

  我用了很漫长的时间阅读这本书。在我的车上、在办公室、卧室、卫生间、路上、公园里、咖啡馆,我阅读这本书的时间花费得这么这么长。因为我常常看着看着就开始反思自己,甚至陷入到那种无尽的懊恼中,为我这许多年许下的那些没有去行动起来的愿、没有坚持下去的念。

  曾在哪里看到过,“人类的意志力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所以,这世上出现这许多普通人,并非这些人没有梦想,或者没有行动,最主要是没有坚持。没有坚持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的决心不够坚定,另一个是因为家人或朋友都反对,没人看好,渐渐的就放弃了这个梦想,归根结底,仍然是自己不够坚定。而范海涛却是个打定主意便一门心思要去达成的人。 在这本书里,有三个人给范海涛写序,李开复、徐小平、曹景行。说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三个人作为范海涛的前辈或挚友,他们都是不怎么推荐范海涛选在这时候去留学的。 用徐小平的话,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上,作为一枚财经记者记者,在写了李开复的自传,一跃变成畅销书作家声名鹊起的时候,竟然选择去读书是多么不应该!她应该此时开写第二本、第三本畅销书,几年后,抱着孩子,领着女保姆,打着飞的去留学。但是范海涛没有就这样放弃她留学的梦,她在书里写“当一个微小的火种慢慢的在心里闪烁,最终蔓延成燃烧的火焰,当一个并不清晰的意识渐渐野蛮生长,成了明确的意志,我想,这就是做出改变的时候了......我深刻的知道,每一次放弃与选择,都是 舍 与 得 的对应。但人们只有倾听内心的声音,真正做到 舍弃 ,才可能让自己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的范海涛去到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开始她的美国留学生涯。在书中,范海涛写了初到美国时的彷徨和手忙脚乱、写了室友、写了美国留学生活,更多的她还在描写美国大学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上课的方法、任课的老师、要做的课业,以及她在美国又成为一名记者的故事。你可以阅读到美国课堂的妙趣横生,也能体会到中国学生在美国的不一样。范海涛说在美国学习让她对口述历史这个学科的兴趣、对人生的兴趣、对整个世界的兴趣,都在静默无声中发酵增长。那种紧张忙碌的生活,是一段凤凰涅槃、向死而生的旅程。

  全书分成六章,大家可从章节名中去想象一下这些章节,范海涛都在描述什么。第一章“不勇敢,无以致青春”,第二章“一场排山倒海的生存大戏”,第三章“超现实主义的美国校园生活”,第四章“多元世界让我如同登陆了一个奇异星球”,第五章“每个人都是未知世界的一页”,第六章“你的身心与那段经历遥相呼应”。反正她讲故事的风格和写作手法都深得我心,记者出身的范海涛,曾写过《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当她写起自己的故事,幽默风趣、又充满真情实意,当你阅读的时候,彷佛她坐在你面前,慢慢的给你讲述她的那一段留学生活。 我拿到书的那天,我的一个朋友刚收到她心仪的学校UBC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之前她收到了多伦多大学和女王大学的offer,并已经决定去多伦多大学。UBC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姗姗来迟,好在,总算来了。她又兴奋又忐忑。因为这预示着她将重新去网上租房、找校友、了解校园风俗。当时我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我就把书借给她了。她在饭局上读得忘乎所以,很短的时间就阅读完了,跟我说“太好了,我心里更有底气了,我选择去留学这个决定一定不会错。” 如果你想去留学、或正准备去留学,建议来读一读这本书。当然,无法去留学的也可以阅读,可以从书中体验一下“留学在国外的日子”。 真的,浑浑噩噩的日子我们也可以过,但我希望你不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