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10篇

2017-12-11 21: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10篇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是一本由[美]凯茜·苏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96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13-7-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一):这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曾经共存的国家

  第一次看关于巴以冲突的书,从前对中东那些国家的了解太少了,只觉得以色列很神圣,黎巴嫩很穷,叙利亚很可怕,利比亚在打仗阿拉伯很有钱,伊拉克被打傻了,埃及很危险。中东连接欧亚大陆的欧洲和亚洲,各种文化都交织在一块有着丰富石油的地盘上,不可避免的有冲突。宗教文化是一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存的地方,现在在看来充满危险(其实以前就很危险了,什么十字军东征,罗马帝国灭亡,目前还不了解是些什么东东)人性啊,因为信仰不同就要从原本的好朋友变成现在的争锋相对的敌人,仇人,杀人凶手。作者是幸运的,她可以回到美国,拥有平静和平的余生。可是那些仍然在战乱中挣扎的无辜的人呢?看现在猖獗的ISIS,打着宗教的名义杀人,它是所有生活仇恨中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产物,Everyone is a sinner,but they are the worst. 中东有很多雇佣兵,国籍模糊,为了钱而杀人,为了自己的命而夺走他人的命,今天在知乎看到一句话,大概就是说如果清末那段时间中国人没有团结起来就会像现在的非洲一样,四分五裂,落后无知

  黎巴嫩被称过“中东的巴黎”,这让我联想到很久以前武汉被称之为“东方芝加哥”233,跑题了,看前半本书的时候一直觉得作者脑子有毛病,打仗都打到家楼下了还不愿意离开,非要冒着那么多次生命危险留下,以至于家人都患上了战时心理障碍什么的,特别是对子女影响很大,深深不理解到底是有着一种什么样得深厚的感情对黎巴嫩,迟迟不愿离开那个已经千疮百孔岌岌可危的国家。后来觉得可能是对黎巴嫩文化的热爱,毕竟喜欢这种感情都是没有理由的。

  嗯。希望世界和平,宗教之间和平共处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二):停止思考的人无法掌控生活

  由于家庭的原因,作者是她所在美国文化固有意识形态的叛离者和自我流放者,凯茜对黎巴嫩的着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父母的反抗,以及父母所代表价值观的反抗,这里是她的新天地,她的理想乡。正因为如此执迷于黎巴嫩,她才反复让自己的新家人置身于战争的危险当中。作者对自己的这种固执并非没有察觉,只可惜后悔总是来得太晚,而结果中又看不到反省。而也许正是基于同一种原因,作者对于黎巴嫩局势的描绘具有某种非常明显的偏向性,我很想知道,究竟是作者自己就在表面的迷迷糊糊之下隐藏了明确的政治观点为此准备了精致的春秋笔法,还是这本书的写作受到了某些外部力量的影响,从而让它明显偏向于冲突的某一方。

  看书中的年表和作者的描绘,穆斯林一方的攻击、侵略、恐怖袭击行为被大量地隐去和淡化,笔墨全都着重于以色列的攻势和基督教长枪会的暴行,我倒不是说以色列和长枪会的暴行不应揭露,让我惊奇的是,在叙利亚政府三次差点让她丈夫消失在死亡监狱里之后,她居然还能对这个国家的一切问题不动声色,而不是深刻思索。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件无比神奇的事情,让我不得不思考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然而对我来说,想通过观看这本书找出作者的意图就像通过一个醉酒者的叙述去了解外面发生了什么一样困难,我知道高度压力之下人们会产生严重封闭思维,但即使理解了这一点,也丝毫没法减轻我阅读这本书时候的不愉快

  因为她不是萨沙•斯坦尼西奇,这本书也不是《士兵如何修理留声机》,战争发生之时她不是个孩子,她是个成年人,是一位母亲,而以这个角色而言,她的判断力实在谈不上高明。

  对我来说,如果外来的事物毁灭了我的生活,我不可能不去深入调查这些外来之物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在我要写一本书的情况下。然而作者对于主宰黎巴嫩局势的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几乎仅限于街头谣言的程度。如果我的家人处于危险当中,我不可能不认真考虑全家人的进退。然而作者的整部书都逃避了关于这些的思考,让自己的思维缩进日常的琐事当中,然后任由本来可控的事情一步步恶化下去。

  说真的,这书封面上写的是“一个女人用假装镇定,使全家安然度过战乱之慌”,我却不管怎么样都只能看到,一个人因为她自身的固执,让整个家庭长期处于毫无必要的危险当中,她甚至比她那位出生于当地的丈夫更固执地想要留在黎巴嫩,而这种固执最终被证明是彻头彻尾失败的。不仅仅是她最后被迫回归安全的美国,以及她家人孩子身上的创伤,还有她寄予希望的女儿在重返中东之后,对阿拉伯人的彻底失望

  当然,整个黎巴嫩局势的长期动荡,有许多人都没能有效预料和应对,包括那些自以为是的各国政要们,这一点上,去苛求一位家庭妇女确实不该,但即使如此,当这么些年过去后,从当年的伤痛中缓解过来,作者对过去的总结却依然如此肤浅,就实在很难令人接受了。

  整部书里,作者的思维能力都在不断的收缩,对外界的了解和掌握都在不断消退,最终到了几乎让一切支离破碎的地步,而恰恰是她所批判的美国的安全和开放的环境重新拯救了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而她所抨击的以色列的国内状况也远远好于她三缄其口的叙利亚。

  在这种仿佛醉酒者撒酒疯一样的叙述中,我不得不依靠各种外部资料比对,并从作者那缺乏客观和理性的描述中进行逆推,才能勉强猜测她当年真正经历的生活是怎样的。

  所以这本书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告诉我们,黎巴嫩究竟发生了什么——尽管其中确实有不少值得参考的当事人体验,但严重的偏向性使得它缺少客观价值。这本书真正告诉我们的是,战争会把幸存者变成什么样子,特别是那些不能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生活的幸存者。

  仅仅是因为这一点,我才给它打个四星,否则若是对那些春秋笔法不依不饶的话,我会将它归为《前进•达瓦里希》的一丘之貉。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三):在泥淖中等待

  “终于,终于,终于有了一本书探讨黎巴嫩的复杂问题,揭示其复杂的真相!”这是美国中情局前官员杰克·赖斯对于本书的评价。看完本书,我总想起美剧《别对我撒谎》里面的一个故事。一个非洲黑人,在到处售卖自己的悲催经历,而其中的工作人员受聘于出版社要分析这个女人到底是在说真话还是编故事。分析的结果很有意思,故事是真的,人是假的,而当工作人员去质疑时,那个女的说,是的,那些故事是真的,但不是我的,我属于有钱人,所以才会英语,才会免于遭受种种磨难,但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人、一个故事去吸引人们注意到那里的不公。

  我想,这本书也就是黎巴嫩所需要的一个人和一个故事。而如果更要具象的表达的话,那么还有一条被乱枪打中的围裙。而我也理解中情局前官员的意思,在美国,谈论中东问题是一个政治正确与否的问题。而由于犹太人的影响力,导致了所谓的政治勒索,没有人会说以色列的坏话,没有人愿意知道事实。那么,中东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呢?作者的答案是“因为多少年来互不宽容思想狭隘和未能抓住的和平机会导致的阿以冲突,其实跟家庭冲突没有两样:由于谁也不肯做出必要的妥协,它一旦开始,有时就会无止无休”。这,或许是作为旁观者同时也是亲历者最大的感触吧。

  当然,作者的经历或许没有战地玫瑰闾丘露薇那样辉煌,但她确实代表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真实状态,担心缺水、停电,还有各种流弹。我总觉得这种经历或许比战地记者更为磨人,因为记者只需要报道,而他们需要平静地生活。而作者有一段话是关于自己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离开的原因。那就是热爱自己所生活的“流域”(呃,我也不知道译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就如同龙卷风过后还有人回到南弗罗里达,洪水过后你还是会回去重建家园,而这种热爱,不是你能够依靠离开而断裂的。

  这就像一直在泥淖中前进,你开始想着走完一段就好了,但当你已经习惯时,你已经忘记了泥淖的存在。你还是爱着你的生活、你的家园。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四):硝烟下的女人

  提到中东地区,很多人会想到,阿拉伯石油,伊拉克战乱,巴以冲突,埃及动荡……太多的大问题充斥着舆论环境,以至于在我们的想象中,中东地区的人们要么着白袍在沙漠中建起的玉宇中奢享人生,要么在破败粗糙的某个城市角落谋划着下一场人体炸弹,而那里的人们已经被我们无意识的淡化了,剩下的只是模糊的概念——作为一个中东人,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的信仰献出生命。首先他们是中东人,其次才会有男人、女人、儿童之分……很少有机会去关注在这些大问题下民众的生活,乃至他们的爱情一日三餐和战乱下的梦想。曾经被集体主义绑架太久,以至于看别人时都会选择从集体高度去悲悯,思考一下,面对中东或者我们可亲的非洲兄弟时,你有没有陷入同样的逻辑怪圈。

  这是个古老的地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在这里发源,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文明的多样性如沙漠之花盛开,同时伴有的还有中东各国迥然不同的地理文化背景,缺水的,临海的,富油的贫油的,错综复杂的势力盘根错节,期待混水摸鱼,相信真主永存,期待耶稣降临等等。

  故事中的人物,典型的中产家庭,平凡婚姻,书的作者也就是故事的女主角原是美国人,因结识了赴美求医的丈夫而随之回到贝鲁特(该地区有中东小巴黎之称),商业发达,文化生活丰富。你看,中东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典型的中产生活,场景可自行脑补,平凡安逸的生活因战争而改变节奏。战乱中,丈夫要战斗在医院第一线,妻子扮演起勇士的角色,在狙击手的枪口下接送孩子,在孩子面前,强作镇定,因为这个时候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有丝毫退缩,那么整个家庭就散了!叙述中有一些女性主义色彩还是很值得赞颂的,战乱中的女性不一定就要躲在地下坑道里烙大饼、纳鞋底、或者为了运送情报而怎样怎样。战争,没有任何正义性,生活还在继续,你最应该做的是尽可能维持原样,孩子继续上学,晚饭照常准备,度假,照常,让自己处于非战时的状态,是对自己、对生活最大的尊重。这一点,很难理解吧,而且,即便理解了,也很难做到。以60岁为寿命终点,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同等重要的,佛祖舍身饲虎的偈语,老虎要咬吃掉老鹰,佛祖慈悲为怀,在自己身上割下掉同等重量的肉给鹰抵命,老虎说,它(鹰)是一条命,你也应该给我一条命才对。所以,在时间、空间上,每个人生存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希望一直存在,战乱时这希望是太平生活,太平盛世呢,这希望就是赚更多的钱,享受更好的生活,不同的是被被别人的欲望还是自己的欲望绑架绑架。

  回到书籍本身,文笔有限,深度有限,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立体的范本去代入到中东的故事情境中去,诚然,战争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而且,未来发生的几率也不大。但是,人事无常,如果,你到了中东那种环境下,曾经一起party的昔日邻居,突然刀戈相向,站在各自的信仰下,要将对方置于死地,你会怎么选择?

  这个多灾多难的地区,为何如此动荡不安?这个产生了世界性三大宗教的圣地为何依旧不能做到内心平和?中东,还要有多少故事发生?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五):无论如何都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本来我觉得书太贵了,不过看完了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题目是第211页的题记,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先读题记,阅读自己喜欢章节的题记,然后阅读这一章,然后再回头读整本书。这是本写一个母亲、妻子,在战乱的黎巴嫩用自己的坚强勇敢支持一家生活的故事。

  3

  总而言之,你是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的脉搏。你的职责数不胜数,没有止境。········而当学习由于战争而关闭,有时一次要关好几个月时,你就请一位家教,让孩子们心思花在有益的事情上。

  29

  我的丈夫和孩子们就把我视为关系到他们生活好坏的晴雨表,他们时刻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看到我头脑冷静,他们就觉得安心。

  看到这段的时候,让我想起,小的时候,家境困苦的时候,我妈妈还是会在院子里种上花草,在午睡后教我背诗。忘了谁说的,一个孩子的背后有一位相应的母亲,而一个母亲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

  在《多亏了亲戚和朋友》这一章,我觉得写的很好,没想到外国也有婆媳关系的问题。不过看了作者处理婆媳关系的方式,还是让我有所收获的。

  《我这辈子还能跳舞吗?》看到这章的开头,关于作者收拾家中贵重财物的事,发现中国和外国在这点的上的方式都差不多。我小时候,我爷爷跟我说他选择我奶奶的原因,就是乱世中,需要一个能够会保全财产和孩子的主母。**大革命的时候,遭受冲击,所有保全了房契、地契的家庭在回来落实政策的时候,都要回了自己的财产,而另外一些人仓皇中什么都没带,失去了几代人积攒的家业。

  文章的最后一章作者在尽力让孩子们不要受战争的影响,她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是你,无论如何都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一个母亲,最大限度支持自己的孩子,曾经看过一篇心理分析的文章,一个孩子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孩子从家庭中得到的支持。

  最后祝这一家人好运。。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六):苦难之后

  一个人,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之后,往往会有怎样的命运?

  孟子有一句经典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UT,实践早已证明并非所有的人在经历过苦难之后都有能力承载住天降的大任。

  有的人是玻璃心,承受不住风浪的打击。狼来了以后,他们在剧变中一蹶不振,消沉萎靡,或者从此泯然于人海之中,或者成了祥林嫂。

  有的人,生性豁达,或者通俗点说是没心没肺、玩世不恭,从苦难中走了出来,忘却前尘往事,像未曾经历过苦难一样继续生活下去,倒也能获得半世逍遥,譬如白流苏和范柳原。

  而有的人,则在苦难之中成长,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强大,涅槃成为翱翔九天的凤凰。即使不能留名青史,也能使得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更敢于直面生活;甚至可以警醒世人。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的作者无疑是第三种人。

  可是这个坚强的女人也不是天生的强者。她和你我一样,都曾经是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与父母有代沟、彼此不了解、有过青春期的叛逆,并且不会做饭。

  而现在的她,或许与父母之间依然有代沟,但是学会了做饭,更激发了体内所有的镇定、冷静和勇敢来护卫着自己的孩子、丈夫和家庭。

  因为她知道,她是家庭温暖的守护者,是一家人的核心。当孩子们的卧室墙壁被炸弹炸塌一部分时,她是给他们宽慰的母亲;在丈夫一上午都忙着医治受伤的平民,并将残缺不全的遗体送往殡仪馆后,她是给他安抚的妻子。总而言之,她是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的脉搏。她的职责数不胜数,没有止境。

  可是,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只凤凰是如何从烈火中涅槃永生的呢?

  你能想象时刻都要准备逃命的情形吗?

  卧室柜子里的黑皮包就是逃命的救生包——里面有护照、文凭、证书、珠宝首饰和现金。

  我还记得自己那次在地震中准备逃生的情形:准备彻夜不睡;让大家跑时记得把孩子和ipad带着,因为怕地震后没有娱乐,2岁的孩子不好哄,ipad是必需品;至于钱么,反正我们家的钱是放在固定位置的,回头挖一挖就好了。

  瞧,看看就知道我没有灾难中逃生的经验。

  凯茜•苏丹的经验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枪与火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你能想象亲眼看着邻居、朋友死在自己面前的情形吗?

  你能感知不知道何日死亡会突然降临在自己或者自己所挚爱的亲人的头上时的内心恐惧吗?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不知何时死去、不知道如何死去——这种心灵的折磨才会让人心力憔悴。

  在富裕安全的国度,有哪一个女人会在33岁的时候额头会生出华发?

  疼痛只有切肤,才会真正的感知。

  外人永远不会知道当事人当时有多痛。

  凯茜•苏丹与她的亲人们在狙击手的眼皮下活了下来,在子弹炮弹漫天飞舞的硝烟中活了下来。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我觉得,一个核心家庭之中,男人有可能是经济支柱,但是精神上的支柱绝对是女人。

  每一个女人体内都有着母性因子,在某一个机缘的触动之下,母性因子会蓬勃而出,如护犊的动物一般护卫着自己的丈夫、孩子、家庭。

  对于爆炸、对于杀人和绑架事件,必须熟视无睹,家庭主妇依然得顶住、得出门办事、送丈夫去上班、送孩子上校车。

  得照顾好自己,以便更好地照顾家人。

  是的,她也曾有过软弱的时候,但是她会告诉自己要坚持住。

  但是,正如凯茜•苏丹所说:“我的丈夫和孩子们就把我视为关系到他们生活好坏的晴雨表,他们时刻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看到我头脑冷静,他们就觉得安心。”

  她不能倒下。

  不过,幸好,在苦难中得到成长的并不仅仅只是她一个人。

  她的丈夫也渐渐明白,一家人共同生存的任务不是妻子一个人的,而是共同的责任。

  何为家?心安处即是家。而心安之处只能是有所爱之人的地方。

  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感情会让人更加懂得珍惜。

  唯有生命的可贵、亲人的宝贵,我们才懂得珍惜当下、怜惜眼前人。

  “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太多危及性命的事情,我们彼此甚至来不及说一声‘再见’或者‘我爱你’。”

  最后,再说一句,作者凯茜•苏丹为什么能够成就苦难之后的第三种人?

  引用唐七公子的《华胥引》中的一句,那是因为“很会跟我撒娇,偶尔耍耍小脾气,经常哭鼻子……那是我在的时候……我不在的时候,她比谁都坚强。”

  她甚至告诉你:“你就是你,无论如何都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七):女性的力量

  看这本书的时候偶尔会想起一直在追的美剧傲骨贤妻,虽然两者的题材截然不同,表达的主题也各不相同。这本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记录在中东的战争、阴谋、暗杀、宗教冲突的背景下,自己的家庭,儿女,亲人,朋友以及生活所受到的影响。而美剧傲骨贤妻则是讲述一个中年家庭妇女在面对高官丈夫因为招妓,贪污等问题而面临监狱之灾情况之下,为了生活不得不重返社会担任起养家,养孩子的故事。乍一看,其实相距甚远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看的过程中却时不时让人觉着,虽然女性看起来弱小,但是关键时刻却总能发挥自己特有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难以忽视。让人相信生活还没有那么糟,还是有美好的东西在。

  传统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一家之主,是顶梁柱。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外在的,真正一个凝聚一个家庭的力量往往还是看女主人。而书中凯茜•苏丹正是一位这样的女主人。长久的战争,颠沛的生活,不健康的身体,婆媳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情况放在别人身上可能都是巨大的打击更不用说这些所有的加剧在一个人身上。

  书中有段话印象很深刻“很早以前,我的丈夫和孩子们就把我视为关系到他们生活的好坏的晴雨表。他们时刻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看到我头脑冷静,他们就觉着安心.”女性就像是弹簧,有弹性,坚韧,遇事会受影响,不过也很快自我调整到最初的状态,有种越挫越勇的姿态。男人就像一块石头,抗打击虽强,但是也很容易碎,碎了就碎了很难再还原了。

  战争苦难摧残人意志身心,漫漫长夜里你不知道未来在何方,也不确定下一秒自己,儿女,丈夫是否仍安然无恙,就连平淡安稳的生活都是种奢望。战争是残酷的。有的人绝望,有的人把生活当做最后一天来过,有的人学会珍惜这样的每一天,珍惜与家人渡过的每一天。战争使凯西更加坚强,使米歇尔更加谦恭。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人类在灾难面前如此无助,使米歇尔变得更加温和与耐心,他把这种温和与耐心带回家里,带到我们的婚姻之中。他渐渐明白,一家人共同生存的任务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的共同的责任。”苦难带来的不都是负面的,在苦难面前,人与人更加亲近,大家一起经历磨难,互相鼓励,互相珍惜,更容易朝着一个好的方向。

  傲骨贤妻中的Alicia面对丈夫的出轨,媒体的大肆宣扬,儿子女儿的不明情况,放弃以前居住的豪宅搬到普通的公寓,面对一家人的生计,还得出去工作养家。确实,如果生活不逼着她,她也不会发现自己这么优秀。十多年来矜矜业业的做着家庭主妇,在同学的帮助下重新返回10多年没踏入的律政届还要与新人竞争同一职位。 在这条路上,她越走越远。也越来越优秀。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相信会慢慢变好的,不管在逆境还是在顺境。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八):凯茜的贝鲁特之心

  964年12月,凯茜遇见她的“苏丹”米歇尔。1969年6月,凯茜带着儿子和女儿随米歇尔飞抵贝鲁特。

  六十年代的美国,民权、反战、新左派等运动风起云涌,不断冲击着保守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传统;而青年群体的反叛和反主流的嬉皮士潮流,也不可避免地带给凯茜与保守父母的矛盾。父母的僵化严厉冷漠,与儒雅温柔的黎巴嫩男子米歇尔形成强烈反差,米歇尔所代表的文化与音乐,成为凯茜不甘平庸的浪漫迷梦,成就了凯茜在贝鲁特十几年和平与战争的传奇。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从战争中的贝鲁特回到欧克莱尔定居,凯茜用文字记录了在战火中的生存故事,如同移动摄像机摄取的画面,给我们展示了战争的创伤和对和平的向往,及生命本真和意义。

  台风来临前的上海,白云疾走于蓝天,秋风吹拂遮天蔽日的梧桐树,一片落叶,飘出秋意的浓郁。丁香花园绿茵草地边,我见到了凯茜。年已古稀的凯茜精神矍铄,个性爽朗;简单寒暄后便一连串赞叹,太美了,太像巴黎。下午甫抵沪上,她便爱上了这个同样充满历史传奇中西文化糅合的城市。

  “年轻的时候,我梦想着去异国他乡生活……1969年,到达黎巴嫩的贝鲁特,从而实现了这个梦想。”凯茜说,鼓励她离开华盛顿的是外婆凯瑟琳.希翰。当年十八岁的凯瑟琳离开贫穷的爱尔兰来到美国开始了美国梦;二十二岁的凯茜,父亲眼里固执自作主张充满质疑和反叛的女孩,逃离的是父母的狭隘世界和紧张一触即发的家庭战争。父亲哪怕对米歇尔有点了解的耐心和接纳,她都不至于走极端离开世界上最繁华的国家跑到动荡不安的中东生活。我开玩笑,那么,我们就看不到这本战火笼罩的遥远而陌生的中东地区的真实。个人的述说会让历史的真相鲜活起来,一如凯茜在书中的镜头移动显现的真实。

  1967年6月,阿以战争爆发。一年后,凯茜来到播放着法语和阿拉伯语歌曲说着法语和阿拉伯语和带有口音英语的贝鲁特,努力做个信奉基督教的阿拉伯家庭的媳妇。友善的公公和充满嫉妒心挑剔的婆婆;陌生的语言,不被信任的“美国女人”,繁忙工作的阿拉伯医生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怀着对贝鲁特情人般痴情的凯茜开始了土耳其咖啡的社交生活和法语阿拉伯语交替的市井以及历史贝鲁特的阅读,当然还要和孩子气般任性又娇蛮的婆婆相处。一年半的适应期,很长也很短,直到被婆婆要求从家里搬离。

  “从1969年到1975年,我和我的家人平静地住在巴达罗街一套漂亮的顶层公寓,那里不仅有种满花草的露台,还可以观赏迷人的市容。我喜欢地中海的夜晚那缀满繁星的天空,喜欢月亮渐渐升至梅顿山上,喜欢夏天的盛风将茉莉花的醉人芳香吹到空中。”凯茜以这样的笔触描写那段宁静而美好的贝鲁特生活,我想因为这样的美好太不同以往昔那个冷漠严厉的父母家庭,才给她信心和希望坚守在战争冲突中的贝鲁特,哪怕逃难中的种种不安全感不稳定。如同她说的,贝鲁特是“我心爱的城市,很可能还有我全部的生活,正渐渐走向毁灭”,但人们热爱自己所生活的流域。“说到底,我们毕竟是人。”

  1970年,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被侯赛因国王从约旦基地赶出,迁至贝鲁特的萨布拉-夏蒂拉难民营。“贝鲁特再也未能恢复如初。”

  1975年4月,发生针对基督教长枪党领导人皮埃尔的袭击事件;基督教派和穆斯林的冲突升级;凯茜居住的大树成荫的街道成为致命的领土分界线——绿色分界线。

  内战的第三个年头,1978年7月,一枚火箭弹落在大楼附近。叙利亚轰炸。凯茜带着孩子们从八楼的公寓下楼到米歇尔诊所储藏室——战时躲藏处;3天后,凯茜回到公寓,发现厨房围裙上的弹孔。

  “叙利亚军队轰炸我们社区已经三天了。轰炸结束后,我们返回公寓,发现窗玻璃像往常一样变得粉碎。我准备清扫碎玻璃,因此走进厨房去拿围裙和扫帚……围裙正中间有个洞眼。我将手指穿过洞眼,捅进橡木门上打烂的木屑里……在想象中,我能看到自己站在水槽边忙碌时,子弹射进我的后背,我能感觉到自己躺在厨房的地上动弹不得,呼吸艰难,我能听到亲人们的哭喊声在我身边渐渐模糊起来……我丈夫伸手搂住我的腰,让我定了定神。他什么都不用说。我知道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这一次,我们又侥幸逃生。但是,仍然没有谁提起离开的话。”——序言《围裙上的弹孔》

  尽管,没有提起离开贝鲁特,但此时的贝鲁特不复当初恋人般的美丽和宁静。生命的威胁蛰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凯茜本人对孩子对她的家庭。1983年,战争的第八个年头,凯茜回到美国,住在威斯康星州的欧克莱尔。“在这里,围裙安全地挂在挂钩上,也不会发生子弹打烂厨房门窗的事情。尽管我开始喜欢上威斯康星州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但时隔二十二年之后,我仍然怀着迫切的心情期待着每年一度的贝鲁特之旅,就像一个女人与自己俊朗迷人的恋人重逢一般。而且我从来不曾失望,我为那座城市的温暖拥抱而开心……但是,在欧克莱尔生活了这么多年之后,我很难想象重返贝鲁特会是什么情形。”“我对别人说我不由自主,但其实是我不愿意放手。我的心脏仍然跟着那个生机勃勃、熙熙攘攘的贝鲁特的日常节奏而跳动……我仍坚持说法语和阿拉伯语……”

  于是,在席间,和凯茜交谈时说到上海西区遗留的法兰西风情,我不甚流利的英语表达,让凯茜误以为我能够说点法语。那时候她的眼里出现的那种亮晶晶的神采,以及她不停地说;她喜欢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老房子,以及绿荫蔽日的梧桐街道,非常paris;或许这一切的似曾相识,都让她又回到梦牵魂萦的贝鲁特。

  1976年1月底,叙利亚政府的施压,基督教派和穆斯林在贝鲁特停火。暂时的平静,舞厅,音乐,暂时麻痹了凯茜的身心痛楚。贝鲁特怀抱着她。但她开始明白,贝鲁特是一位可怕的恋人,一个不该与之纠缠的危险对象。音乐和舞蹈,和米歇尔和孩子们共舞,是那段时期凯茜疗伤的方式和内容。

  1976年3月11日,音乐停止。凯茜和家人驾驶甲壳虫逃离贝鲁特。城市满目疮痍。身心沧桑。1976年10月,福特总统要求所有美国人撤离贝鲁特。在公公的帮助和资助下,凯茜一家在炮弹和持枪军人索取美元保护费夹缝中历经艰辛和米歇尔逃过牢狱之灾,回到美国。

  停火协定。回贝鲁特。炮弹,子弹横飞。离家躲避。膝盖疼痛。“我情愿舒舒服服地死在自己的床上,也不愿意在地下室担惊受怕。”天堂与地狱的战斗。这个“钢铁般意志的女人”一直坚守在贝鲁特,她的家她的情人,她的城市。

  “他们都死了,像我家的老鼠一样被消灭了。”以色列入侵、密集轰炸、贝希尔遇害、灭鼠行动、萨布拉-夏蒂拉惨案、脑膜炎、膝关节疼痛。女儿抑郁,米歇尔的悲观……

  如果不是局势那么糟糕,不是米歇尔那么坚定要求不再回去,你现在或许还生活在贝鲁特?我很想问凯茜,但,人不可能重走原先的河流。

  回答美国的凯茜,开始书写贝鲁特,开始热心和平事业。尽管她和孩子们都不那么情愿留在美国。

  “我们家是个国际家庭。”凯茜自嘲地说。在环球旅行时,儿子爱上了墨西哥女子,留在了墨西哥;女儿嫁给意大利男子定居意大利。儿女都像你,为了爱情舍弃国家和父母,我也打趣说。

  在她给我看的全家福照片里,儿子如米歇尔般一头卷发,女儿似凯茜样美丽;俩外孙女漂亮得像洋娃娃。

  回到欧克莱尔,凯茜没有闲着,每周举行沙龙聚会。延续着在贝鲁特的习惯,享受着生活经营着和平和友情。

  饭后,驾车在复兴西路淮海中路衡山路兜了一圈,让凯茜领略当年远东第一城市的遗韵;在杨惠珊琉璃坊,十分喜欢玻璃制作的凯茜弥补行色匆匆来不及浏览玻璃博物馆的遗憾。在田子坊,凯茜不停拍摄着石库门和商业化的装饰,这样的世俗景致让在阿拉伯情调浸润半生的凯茜很是喜欢。新天地,低垂的灯光照着凯茜不那么年轻却妆容精致的容颜,喝着宝莱娜白啤,听着楼下不同风格的歌曲,凯茜不时合着音乐摇动身体。我们相互拍照,闲散说着东方和西方,政治和民生;凯茜的敏锐和善良以及活力个性,透着千帆尽沧桑后的宽容宁静及热情。期间不经意间的凝神,似岁月恍惚,又回到情人贝鲁特的怀抱。

  《A Beirut Heart》。永远。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九):写不下的部分

  今天在家躺床上举着kindle看完了。亚马逊买的电子书,简直渣到没眼看。遍地都是缺字错字,看到50%终于放弃,不再向客服报错。后面反而看得很顺畅了,很多地方猜一下也就过去了。

  本身中译本文字就比较平和朴实,我还以为会让我大哭,并没有。只有两次无法抑制情绪哭了出来。当我看到这可笑的战争,可笑的报复性屠杀就在作者近距离的地方展开,突然不明白人类为什么如此愚蠢如此残忍。为了虚幻的信仰而同类相残,不惜摧毁一切去报复。引发惨剧的信仰到底是因何而生的。另一次,后记中作者交代了家人朋友目前的生活。大家似乎都从战争中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了。但是作者永远的告别了心中的恋人贝鲁特。这梦幻中的恋人到底给了作者的内心怎样的伤痕,恐怕作者自己也并不清楚。

  即使在内战严重的时候也仍然选择留在那里的人,到底是选择了留下来,还是说,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对不起,很庸俗的又一次得出这样的结论,有钱真好。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十):磨难,是笔不可求的财富

  毕业整整一年了。有同学从法国留学回来了,在嚷嚷着聚会;有同学研一结束了,回家过暑假了;还有也参加工作的同学,好像表现出来的都是很幸福的样子,涨薪了,公司组织旅游了…而我,离家几百公里,每年回家两次,拿着不高的薪水,养着自己和弟弟两个人,每个月拿出一部分钱给父母交保险,计算着这个月还能攒下多少钱…一对比,一刺激,突然就不开心了,恰逢工作负责的项目陷入了困境,就愈发的消极起来。

  在这时,看到了这本《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的书,看到书名我就决定看这本书,因为我觉得此时我太需要有个人来给我做个榜样,让我振作起来。

  花了一周,断断续续把书看完了,女主角凯西实在是一个叛逆又勇敢坚强的女性:她可以毫不顾忌的离开繁华的华盛顿,和认识仅半年的米歇尔一起回到动荡不安的中东去生活;为了爱人,她可以从不进厨房到拿着大购物袋去贝鲁特的露天市场与小贩讨价还价,尝试做各种好吃的菜;她可以在战争危险时刻,镇定自若的带着孩子,拿着所有需要的东西跑到安全的地方躲避枪弹;她也可以在屋子受到一次又一次枪弹轰炸后,和女工一次又一次的收拾残乱的家;她还在好不容易离开危险的布鲁特来到安全的美国后,又迫不及待的回到贝鲁特回去;不管她的生活中发生多么危及性命的事情,她都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努力做到坚强,因为只有她冷静,孩子和丈夫就会安详有力量。凯西也正如她丈夫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女人。

  看完以后,心里突然冒出来在豆瓣上看过的一句话:最好的命是老来安顺,最差的命是少年得志。年轻时候多经历点苦难是好的,因为我们年轻,可以不断的去试错,这样才可以在老来时,坦然面对人生。我也相信本书女主角凯西也正是因为经历了那些战争的苦难与无奈,内心才变得更坚强,才有了这本《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的战乱书。

  最后,我想说,感谢在我矛盾消极的日子里,看到了这本书,借用本书书名,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我才得以及时调整自己情绪,走出悲伤的困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