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火星纪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火星纪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7 20: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火星纪事》读后感精选10篇

  《火星纪事》是一本由[美] 雷·布拉德伯里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星纪事》读后感(一):火星人是地球人的镜子,书是读者的镜子

  看完书以后意犹未尽,然后又看了一大堆书评,觉得浪漫也好,惆怅也好,孤独也好,忧伤也好,感觉大家还是觉得这些故事是在映射地球上的历史,当然啦,因为作者是地球人。

  按照书的时间顺序,第四批登陆者的反叛者说他是火星人,到百万年的野餐里粑粑告诉孩子说我们都是火星人了,都让人不禁相信其实地球人就是火星人。那些古老的火星城市和火星人的亡灵只是地球人心灵的放大镜,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相似的憧憬,相似的梦想,相似的苦恼,甚至是丈夫的小小嫉妒妻子的小小悸动也是一模一样。无论在何处将自己置于巨大的谎言中安然自若,否则就会被自身的矛盾洪流消化掉,人类就是这样可笑又悲壮地活着,难怪看到书就忍不住热泪盈眶

  只能在这些故事里倒倒苦水,体味一下自己作为可怜虫儿的卑微自尊,陷在舒服而又空洞到无所适从的泥潭里顾影自怜。这些劣根的惯性让人一代又一代这样持续下去。

  所以看了书之后大家都朝着自己的思绪飘远了,就像人类站在火星上看那绿色的地球一样,看到自己在上面飘渺的倒影。而读者也在书中将自己的某一种情绪放大,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难以忘记它。至少我就是这样的~不知为甚,只想说,你们这些愚蠢的地球人……怎么不去死=_=(你丫是中二病又犯了~!!拖走……_(:з」∠)_)

  《火星纪事》读后感(二):游吟诗人

  经历了第一本《亲爱的阿道夫》第一个短篇都看不完的经历,看这个书名说实话我是畏惧的,但是心里想想这个是《华氏451》的作者啊,而且我这本书我从暑假的时候就列在要读书单里面,然后就硬着头皮开始读。从八点开始看差不多一气呵成的,实在是太好看了!我不知道是新星的翻译有问题还是什么情况,这篇的文笔优美如诗,似游吟诗人一般,整部小说由二十多篇短篇小说构成,每篇短篇小说的内在关联不大,但一直贯穿这一条主线,即“人们分批对火星进行探险并成功,火星人和文明逐步消亡,人类把火星变成殖民地,地球爆发了核战,人类返回地球参战,重建的火星殖民地文明荒废,两颗星球渐渐走向衰落”。姚海军对这本书下的几句评断,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火星编年史》是一部令人赞叹的作品,它没有通常科幻小说不可缺少的坚硬的技术内核,却充满了孤独的情感和乡愁。贯穿全书的是梦一样的感受。反科技的偏见、简朴的庆典、小镇生活的清新印象、成长过程中失落的情感以及探索未知的欲望交织在一起。”

  《火星纪事》读后感(三):不轻松的轻松科幻读物

  这本书由一个大体的事件脉络统领许多短篇和一些小片段组成,就像一张概念音乐专辑,即统一又拥有各个主要篇章各自的主题。背景大概是地球派小分队探索火星,人们移民到火星,然后地球爆发大战后人们又回到了地球,只有极少数人留下。而这些故事讲述了其中很多个环节的记忆

  例如第一个故事,有心灵感应能力的火星人妻子渴望在封闭乏味的夫妻生活外找到新浪漫,结果丈夫抢先一步把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地球探索队干掉了。故事反映了不好的婚姻造成的悲剧,这是书中一种冷酷现实的作品的代表。而第二个关于火星人根深蒂固不相信会有地球到来,结果以人们制造幻觉为由将第二批地球探索小组消灭了的故事则讽刺了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和危险性,这是书中黑色幽默的代表。另外,还有像圣经般神谕式的作品,它们各有特色的组成了这本书。

  这不是轻松的读物,因为读者可能要思考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有些值得多读几遍,但由于独立篇章的组成,它们读起来又会比较轻松,因为你可以读完一个放下来,下次继续。作者被奉为科幻小说大师中文笔最好的之一,好像也是少数被主流文学体制认可的科幻小说作家,除了文采,明显因为是Bradbury的作品具有可解读的文学性,这是喜欢写短篇的他唯一接近长篇的作品,所以这本书也不妨是一本好的科幻入门作品。

  《火星纪事》读后感(四):谁的火星?

  有关科幻,有关地球与宇宙的话题,其实也是千百年来神话的一种延续,从前我们想象子虚乌有的神祗,现在我们以文学的名义和科学的技术制造我们的神话。但是我们的技术并不能弥补我们基因上所承载的缺陷,任何想象,任何yy都不能改变这样一种现实,即:人类的急功近利和群体无意识迟早会把一种想象带入现实,我们会亲手毁了我们所制造的文明。火星也许就是人类的影子。

  我来了,我看到,我征服,我把我自己毁灭。格林斯潘说,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人类整体的投机行为迟早会对人类文明造成伤害。当几十亿人口的文明在这个地球上经历几百万年后正到达发展速度的顶峰时,我们存在的问题也在很快暴露。我们现在仍然没有在人类内部取得深层的和平,种族之间的矛盾,国家之间的矛盾此起彼伏世界主流仅仅施行了百年的经济模式不断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动乱与衰退,不同信仰之间,不同派别之间毫不犹豫的杀戮,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的行为随处可在。即使是纯粹有益于人类未来发展的策略与计划,其试行也要经过不同利益你死我活的搏斗最后妥协。这个世界早就被不同的利益归属瓜分。

  作者只是想想而已,可是他的笔触一部分已经触进了现实。和三体一样,当我们集体面对一个新的威胁或是巨大的机遇时,人类很可能在威胁到来前自身崩溃,在机会面前自相残杀而灭亡。

  确实最近在考虑一种思维方式,即把一件事物周围的附属物拆除,留下本质的东西,周围的不必要的零碎是可以忽略的。一部书,一个故事,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都可以替换,名称,结局,发展。但只有一个要素是任何变脸也替换不了的,那就是作者的思想。不管我们是在火星在木星在太阳,不管我们是地球人还是冥王星人,作者就想用一些或虚或幻的情节来描述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而已。

  觉醒吧,罪恶的人。

  《火星纪事》读后感(五):地球会毁灭,火星金星也会毁灭

  地球会毁灭,火星会毁灭,人类所居住过的每个星球都会毁灭——如果人类依旧按照如今的方式生存,无论迁徙到哪个星球,我们都会终将将那个星球毁灭。

  “跑得太前面,使得人们迷失在一片机械的荒野之中,就好像小孩子一直不断地做出新的花样:精密的机具、直升机、火箭,等等;他们强调错误的东西,强调机械本身,而不是如何去利用、去管理这些机械。战争越打越大,终于把地球给毁灭了。”科技也好、机械也好,生产和发展这些东西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的吗?可是人类越来越依赖科技,最后到完全离不开的地步,于是便从控制者沦为了受控者。以前是物质跟不上精神的脚步,精神境界极高,虽物质贫乏,但但凡有口饭吃,人还是不会死的;现在是物质发展极快,以至于精神跟不上了,便出现了索取不断、贪欲无法控制的地步,但这是会死人的,就像书中所说的核战争一样,我想战争的原因也无非是某国要统治地球、占领更多的资源罢了。

  到了火星以后,开矿、伐木、建城市,烧书、设立道德规矩,人类所做的事情和在地球上的事情一模一样,且他们认为这理所当然、是使火星发展得更好的举措。从未反思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未思考过这样下去的后果,最终自然是火星变成了另外一个地球,而它也会最终被抛弃,人们继而迁徙到金星、木星......最后,无家可归。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到现在我们身处的环境有多糟糕了,于是停止开发自己的资源,向外买进资源,开始呼吁保护环境;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不得不依靠开采资源生存下去,最后剩下枯竭的土地、漫天雾霭。西方国家的意识和举措确实进步了,但是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人类去到火星,所有资源都是那么充足、不怕枯竭,人类是否还会依旧倡导环保,还是说开采、破坏,反正我们还有金星木星海王星......

  《火星纪事》读后感(六):华氏451度的乡愁 by李黎

  华氏451度的乡愁

  李黎

  2012年6月5日,美国科幻小说大师雷•布莱德柏里(Ray Bradbury)在洛杉矶家中逝世。

  2012年6月5日,金星穿行地球和太阳之间,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仿佛一个小黑点移过太阳表面。下次的“金星凌日”天文奇观要等到2117年,也就是一百零五年后才会发生了。

  就在这一天,美国科幻小说大师雷•布莱德柏里(Ray Bradbury)在洛杉矶家中逝世。出生于1920年8月的老作家,还差两个月就满九十二岁了。他有一个短篇小说就是关于金星的:地球人移民到金星上,发现那里滂沱大雨下个不停,太阳每七年才出现一两个小时;那一两个小时的阳光和蓝天,将会是故事中的孩子们童年记忆中唯一的瞬间夏日。很短的小说,有个耐人寻味的题目:《一天里的整个夏日》(All Summer in a Day)。

  布莱德柏里的作品最为人熟知的一部当然是1953年出版的《华氏451度》,一个描述未来世界反智愚民的政权禁书焚书的负面乌托邦故事(华氏451度是书本的纸张着火燃烧时的温度)。法国大导演楚浮(Truffaut)1966年拍成的电影我在台湾看过,那时还不知道这位原作者,只是对电影里两个情景印象深刻:未来世界住家墙上的平板大电视,和最后一幕,逃离迫害的“书人”们(能背诵全本“绝版”书的人,书名就是那人的名字),在世外桃源般下雪的湖畔,喃喃背诵他们喜爱的经典书籍,令人想到行吟泽畔的流放诗人。

  其实在那之前我已经读过布莱德柏里的一篇译成中文的短篇小说,读后低回不已,可是也没有注意到原作者的名字。那篇小说有个不大寻常的题目,叫《雾角》,是一个带有诗意的哀伤的故事:一座海边岩石上的灯塔,在雾夜里响起哀诉般呼唤声的雾角……于是,应着雾角的呼唤,海上来了一只恐龙——地球上最后一只,从史前上古、从百万年的孤寂、从比它的孤独忧伤还深沉的海底,这只寂寞的恐龙浮现了,误以为灯塔是同类、雾角是同类亘古的召唤。它怀着在浩渺时空里终于找到伴侣的乡愁和狂喜,发出与雾角相同声音的共鸣……然而,它终必遭受最深沉绝望的打击。

  许多年之后,我终于在布莱德柏里的短篇小说集里读到《雾角》(Fog Horn)的原文。他成为我最喜爱的科幻小说家,正因为作品中的诗意。

  不同于许多一般的科幻小说家,布莱德柏里的小说没有太多科技的描述——他其实对机关布景的科幻小说并不认同。他否认自己是科幻作家,不止一次说过自己的作品是幻想小说(fantacy)而不是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除了《华氏451度》那一本是例外(他对二者区别定义是:科幻小说是可能成真的,而幻想小说是不可能的。所以《华氏451度》是科幻,而《火星纪事》和其他的故事是幻想)。《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说得更干脆:“你自己最清楚不过:你是一个诗人。”那是对布莱德柏里最高的赞美。

  这位想象力奇幻瑰丽而文笔优美如诗的作家并没有上过大学。他成长在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之际,家里供不起他上大学,于是高中毕业后的十年里,他白天送报,晚上在洛杉矶加大的图书馆里看书,在地下室用一部租来的打字机写小说,十八岁起就在科幻杂志上发表作品。他早就写出一篇两万多字题目叫《救火员》(The Fireman)的小说,多年后他把短篇写成了长篇,书名便是《华氏451度》。

  正由于对书的热爱和对图书馆的感激(他说是图书馆把他养大的),布莱德柏里对于书籍被禁有一份深沉的焦虑,所以写出《华氏451度》这样的故事——在那个不是太久以后的世界里,救火员的任务不是扑灭火而是放火——放火烧书。他巧妙地给了原意是消防员的fireman这个字另外一个字面上的意思:放火的人。在那个书和文字代表了禁忌和罪恶的负面乌托邦里,家家户户看的是平板大电视上播映的肤浅弱智的洗脑节目,读的是没有文字的连环画。几十年后的今天看来,难怪他说《华氏451度》是可能成真的科幻小说了!

  对这部经典作品,布莱德柏里说:“我并没有要预言未来,我只是想要防止它(发生)。”改编成的电影开拍之前,他给导演楚浮的建议是:“把核子战争那段去掉,没有必要提核战威胁,因为真正的威胁来自无知,和缺乏教育。”楚浮接受了他的建议。晚年的他对无所不在的手机、网络和一些高科技的器械都抱着一份疑虑,因为这些东西很可能正是书和文字的天敌。对电子书他也很抗拒,去年他拗不过书商,终于让步答应《华氏451度》出电子书版,但有一个条件:出版公司要容许图书馆的借阅者免费下载这本书。出版商为他破例首肯了。

  布莱德柏里安葬在洛杉矶,据说他的墓碑上的题字是:“华氏451度的作者。”

  他出版过几十部长篇小说和几百个短篇小说,好些个短篇都可算是经典,有的诗意,有的讽刺,有的幽默,有的充满童年记忆的乡愁。长篇里我最喜欢的《火星纪事》(Martian Chronicles),其实是可以独立成篇分开阅读的短篇集;而其中的《第三梯次远征军》就是一个好例子,那正是一个触及我们内心乡愁渴望的奇幻又恐怖的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2000年春天(创作当时的半个世纪之后),十六名来自地球的“第三梯次远征军”队员登陆火星后,发现他们来到一个跟自己小时候的故乡非常相像的小镇,亲切的童年记忆立刻被唤回了。更奇妙的是,从那些熟悉的屋子走出来迎接他们的,竟是自己最思念的那些已经不在世间的亲人:父母兄姐、爷爷奶奶……虽然明知诡异,队员们都无法抗拒骨肉重圆的欣喜和感动,一个个解除武装随着亲人走进自己的“家”享受天伦之乐……到了夜里,队长神志清明之后才警悟这是火星人“读心术”的诡计,但已经太迟了。

  布莱德柏里也说《火星纪事》不是科幻小说,因为绝无可能成真,所以是幻想小说且更近于希腊神话——而神话是可以流传很久、很久的。他说对了。

  也就有这么凑巧,前两天我正读了6月份第一期的《纽约客》杂志科幻小说专号,其中有一篇久违了的布莱德柏里写的短文。没有想到年过九十的大师还能执笔为文,我怀着欣喜而急切的心情读完。岂知不久就得知他去世的消息,这篇就是他的最后遗作了。

  这篇题为《带我回家》(Take Me Home)的散文讲述他五岁(或者更小)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夜晚,祖父带着他在家门前的草地上燃放“火气球”(其实就是小型的“天灯”)。他仔细地描述了祖父如何将红白蓝三色的薄纸(那天是7月4日美国国庆)做成的球吹涨,然后点燃挂在底下的小杯里的干草;他将纸球捧在手中,注视火苗闪烁的光影在球里舞动,这是个美丽又悲伤的时刻:祖父温柔地示意他放手,于是燃亮的纸球就缓缓飞升了,飞过前院的苹果树梢,飞过夜晚即将入梦的城镇,一直往天上飞去最后消失在星空中……童稚的他仰望着,泪水沿着脸颊流下。那美妙奇幻的情景,触发了他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写出《火气球》(The Fire Baloons):登上火星的教士,寄托了他对慈蔼的祖父的思念。

  布莱德柏里的奇幻故事,其实都在反复述说那些永不复返的童年夏日的蓝天,夜幕低垂后冉冉升空的天灯,载着梦和想象飘往不可知的星球……童年的火气球,他的书本里的乡愁,带他回家。

  2012年6月8日于美国加州史丹福

  转载自: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原文地址: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2/6/23/812861.shtml

  《火星纪事》读后感(七):火星上的美国人

  书如其名,《火星纪事》(又译作《火星编年史》)由一系列按时间排列的短篇故事组成,讲述了人类在火星短暂的殖民史。布拉德伯里那诗一般的语言让人感到这其实却更像一本散文诗集,比起科学、政治上的技术细节、宏观叙事,作者更着力于意象与意境的营造,在殖民史中描绘出若干片段,让我们在自己的想像中拼出全貌。

  最初几章是以火星人角度叙述的,除了偶尔冒出的陌生物品名称,我们会感到这些人似乎跟我们并没有多少区别,空虚的家庭主妇期待发生点什么打破无聊生活,妒火中烧的丈夫企图控制妻子,虚与委蛇的官僚,夜晚广场上的热闹聚会。然而当地球人出场,以人类的视角看,火星的异质性就体现出来了,显得神秘而不可琢磨。其实,他们就在那里,就是那样,这些相似性或神秘感有多少是人们自己投射上去的呢。

  移民火星的热潮让我们想起欧洲对美洲的征服,尤其是美国的淘金热与西进运动。船只、大篷车变成了火箭,印第安人换作了火星人。在人们还没见到火星人时,他们已经被最初探险者带来的瘟疫所灭绝。所剩无几的火星人无法维持自己独立的社会与文明,只能悄然融入人类社会。人们来不及(也不想)了解火星文明,他们只看到了废墟,赞叹其精巧并保持距离,但毫无敬畏之心。这是人类(西方)历史在太空中的再现。历史上,欧洲白人携带的疾病,比如天花,是印第安人的第一杀手,太平洋上某些岛屿居民的死亡率甚至高于90%,这极大的削弱了可能的抵抗,为殖民铺平了道路。现代美洲是建立在原住民的辛酸血泪之上的。

  作者刻意回避了现代商业、星际公司、行政组织、新兴科技,我们看到的是小镇居民、路边的热狗店、过着避世生活的四口之家,似乎这里只是美国西部的一片乡村,给人浓重的怀旧感。作者消除了宏大叙事,在大场景中我们也只看到个人,或憧憬或困惑或坚守的个人,以及这些个人与火星的故事。同时我们也感到人与人——包括人与火星人,火星人与火星人——之间深深的鸿沟,无法解脱的孤独。

  文中有许多难忘的意象,波光粼粼的火星运河,废墟中玲珑的骨塔,美丽奇异而意味深长。其中我最喜欢火星运河。在真实历史中,人们初次把望远镜指向火星时,误以为地表的沟壑是运河,引发了许多遐想。运河由文明开通,又反过来哺育了文明,故事中火星人和他们的文明虽然消亡了,火星运河却没有,新来的居民们放舟其中,一如从前。它是火星人给地球人类的另一个馈赠。

  火星的放弃来的突兀,好似一个玩笑,地球终于爆发全面战争,火星上的人类无法坐视,决定全体回家,只剩下个别无意错过了回程火箭的人。作者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为何人们竟会走得干干净净。也许他只是是想要这样一个意境:在空荡寂静的火星上,被遗忘的人类城镇与火星人废墟比邻,最后的遗民居住其间,自食其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古老的洪荒时代,文明还要一万年——也许是一百万年——才会再度到来。理由是多余的,这样很美不是吗。

  诚然,人性与美是共通的。无论如何,我们感到这终归是一部美国人的火星故事,有着美国文化底色。我们看到了美国历史,看到了美国小镇。偷运到火星的禁书,出自于爱伦坡和一大群陌生名字的作家,其中并没有庄子或吴承恩。

  那中国人的太空故事将是怎样的?美国人把西进运动搬到了火星,我们又将带过去什么呢。我们还想在火星上建设共产主义天堂吗?未来的火星人会会成立党支部,开民主生活会吗?或者我们将重拾儒家传统,家国天下,天人感应?

  又或者,某天我穿过火星的红色沙漠,来到谷地,看到村口一群无聊的少年在正午的树荫下打桌球,旁边是空的火星奇异果酿汽水瓶子与一地烟头,再远处电动沙地摩托斜倚在地,村落里升起袅袅炊烟。

  《火星纪事》读后感(八):往返双飞大特价

  书的装帧很朴素,大白面带黑字,基本就是原研哉了。没有前后记和介绍,只有目录和正文。看来出版社这次是专供“布拉肠粉”的版本。出版社和编辑这种不计销量、只为出书、专出好书的态度值得赞扬,希望这种做法能够一直坚持下去,不为名利所动摇。

  普通读者知道的作者也就仅限科幻三巨头而已,作者这种非主流作家恐怕难入一般人视野。我也是经过Asimov介绍才知道作者和这本书的。Asimov虽然写作风格与他不同,但对他的作品挺赞赏,所以我才会发掘到这本书。像这种外表毫无亮点的书,很容易淹没在一大堆外表惊异、书名妖气的I712作品里。

  这本1946年初版的书,在当时可能算是别出心裁引人注目,但某些东西几十年后不免过时了。

  既然是纪事,那就是按时间表来书写的,某某年发生了什么事,某某年又发生了什么事。全书从一九九九年开始,人类登上火星,至二零二六年,地球基本灭亡了,火星上的地球人和火星人也所剩无几。按照发展历程,我是在二零零五地球核战爆发的九年后才读的这本书。在一九九九到二零二六年之间,故事不是连续说的,而是一个一个相对独立但又有时间延续性的短篇构建起来。

  这些短篇里,从地球人登上火星遭遇的种种不测,讲到地球人在火星生根落地,再到地球爆发大战后,火星上面的地球人又跑回地球。

  至今,还没有地球人踏上火星,更不用说作者所描述的那些东西了。但火星人的形象已经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现过,而这本书里的,是与你以前所见所闻的火星人形象有所不同。Bradbury笔下的火星人有智慧有阴谋有生活追求,过得平淡也有忧愁,总而言之就是比地球人好。如果用火星人映射地球人,那火星人就是高大上的那一拨地球人。

  短篇里有的写得很好,我特别喜欢的是那些幽默睿智的,另外的写得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我就不喜欢。作者在书里也为像他一样的非写实作家大大平反了一回,在某个虚构的时期里,政府只允许写实的书和电影,实在是太泛滥太无趣了!作者借书里人物来调戏当时或者旧时的某些文化风气。

  但虚实的界线有那么分明吗?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或者对于作者来说,写现实生活的作品就太枯燥了,写小说要写科幻啊、魔幻啊才够味。其实题材并不是重要,小说好不好在于其内容是否丰富、人物是否饱满、道理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而这本书里作者的重点或许只是异想天开的构思和愤世嫉俗的思想抨击。

  作者写火星,除了开始的几篇有点火星的意思,剩下的就像在写一个异国、异乡而已。人口流动自由,衣食住行都和地球差不多,只是把地换了个名字。不过反过来说,如果作者的这些故事只是发生在一个美国小镇,得到的好评和知名度可就比现在少多了。

  《火星纪事》读后感(九):《火星纪事》:浪漫的挽歌

  《火星纪事》:浪漫的挽歌

  《火星纪事》或许不是雷•布拉德伯里最伟大的作品,那部以批判集权统治和思想禁锢为主题的《华氏451》,让布拉德伯里成为科幻小说领域最为受人推崇的大师之一。但要论作家最具有个人风骨的作品,《火星纪事》绝对要算上一号。

  《火星纪事》脱胎于雷•布拉德伯里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创作的一系列以火星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一九五〇年以《火星纪事》为名,将这些作品集结成长篇小说出版,从一九九九年元月的“火箭之夏”为开端,到二〇二六年十月“百万年的野餐”结束。作者在不到三十年的跨度里,浓缩了一段不同种族、文明之间互相攻掠、侵蚀,直到在物理定义上取而代之却又在各个领域受到对方幽灵般无所不在的精神影响,直到最终轮回繁衍的外星幻想故事。

  布拉德伯里曾经说自己的作品应该是“幻想小说”,而不是“科幻”,因为他觉得自己写的大多数小说都是不可能发生的,甚至还觉得自己应该被称为是诗人(老雷先生确实出过诗集)。雷先生在《火星纪事》里就借《厄舍古屋续篇》里的斯滕达尔之口说他讨厌海明威那样的写实主义:在这里,在火星,写实主义都去死去死吧。所以,经得起考验推敲的冷硬科技在书里很少见到,他愿意留下的,只有能对现实丑陋作出精准映射的写作材料。

  比如开篇那夸张又浪漫的《火箭之夏》。无论火箭燃料转换出的热量有多大,要将俄亥俄州的冬天变成万物复生的夏天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更遑论在后文里,布拉德伯里把地球人发射火箭这原本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变成了小孩放鞭炮一样的轻而易举。可是高超的火箭科技带来了什么呢?在火星人的心灵感应能力、催眠技术,以及分割包围、逐个击破的战略战术面前,一向为地球人世界所称道的最宝贵财产:人类最真挚的亲情、爱情、友情,轻易就被敲碎、打破,宇航员们要么被骗进了疯人院,要么被送进了坟墓。

  布拉德伯里从来不认为发达的科技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在他眼里科学技术走得太快,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应该所处的位置。对先进性、精密性的要求越高,其消极后果和负面作用也就越严重、越不可控。《月色依然明亮》中的斯彭德原本是作为占领者登陆火星的,却被火星人留下的文明所吸引:“他们拥有的一切正是我们长久以来所向往的”,“他们的脚步停留在我们一百年前就该停下的地方”。雷先生借斯彭德之口不留情地嘲讽美国人:任何奇特的东西,在美国人眼里都是一坨烂货。而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世界的斯彭德毫无意外地死去,但他的生命终究还是让怀尔德船长对现存真理产生怀疑,从而放弃了火星先驱者、征服者的荣光,转去探寻更远的地外文明。

  建立一个文明需要几个甚至几十个世纪,毁掉它却可能只要几年。最早的三波地球探险者没有抵挡住火星人虚无的心灵感应,却还之对手以无形的病毒。只需要一年零两个月,在地球上连小孩子也杀不死的水痘,就把又大又美丽的火星城市变成了一座座死城。

  “地球人有种专长,就是擅长把又大又美的东西破坏掉。”

  但第四波探险者以及更后面的地球移民到来的时候,前人就成了先驱、英雄。至于新来者,就立即开始污染脚下的河流,破坏身处的环境,以统治者的优越感为山川、河流冠以地球名字,而罔顾那早已存在千年的火星名词所具有意义。地球占领者愚昧的自傲、自以为是,早已无可救药。

  这个属于火星“开拓者”的年代是粗砺甚至举步维艰的,不过在科幻小说作家中独具诗人气质的布拉德伯里却用一篇篇散文般的短故事,将切入点对准了人类内心对孤独的恐惧。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年轻人还是老人、诗人作家还是加油站工人,地球人来火星并不见得真的抱有什么理想,就像《翱翔天际》里的黑人,他们并不在乎、也不知道火星上究竟有什么,甚至并不挂心能不能安全抵达,他们只是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然后去了解那里究竟有什么。

  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二〇〇五年九月 火星人》这一篇:面对蝗虫一般铺天盖地而来的地球人,残存的火星人也耐不住寂寞,拥有心灵感应术的他们尝试着进入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深处,希望在满足他们情感渴望的同时也籍此填补自己的孤寂,却发现脆弱的地球人实在太多,招架不住之余,反而自己一命呜呼。雷先生的黑色幽默冷得像刀:“火星是个万花筒,除了原来的模样,别强迫它变成其他的样子”

  这种对孤寂近乎变态的恐惧或者好奇,或许正反映了人类对外星文明如此渴望的原因。但可悲的是,布拉德伯里认为,当地球人把这份渴望真正变成现实的时候,固有的贪婪、虚荣就会让他们把本应该彻底抛弃的种种规矩、法律、制度、官僚等腐烂腐朽的东西重新当作宝贝拾起。

  于是,被永恒孤独伤害的地球人,在看到故乡开始打仗的时候,立刻热血沸腾拎起行李箱就回了地球参加核战。当然火星上还留下了少数几个地球人,他们要么预言了世纪末中国著名网络名词“美眉、恐龙、见光死”的出现,要么成了理查德•马特森《我是传奇》的创作灵感,要么做着卖出百万个热狗的发财大梦。总之,回地球的可能都变成了墙壁上被核辐射烧焦的白色影子,留在火星的只能空伴永不会变老的机器人,直到生命走到尽头,直到地球核战二十年后,“火星人”这个名词,由最后几个活着逃离地球的人类继承了下来。

  这是一种只有诗人才会有的对象征、对隐喻的渴求和尝试。布拉德伯里完美地将小说在“乔治•奥威尔style”与“爱伦•坡style”之间转换,厄舍古屋被焚毁后留下的焦土,就是作者对艺术、文学、想象力和美的赞颂,也是对思想禁锢、对文化卫道士们作出强力反抗的证据。

  《火星纪事》读后感(十):《火星纪事》译后记 by林翰昌

  黑,是美丽的。黑,是令人惊奇的。没有黑暗的陪伴,人类的心灵将得不到平息;没有黑夜的衬托,我们又怎能一睹那璀璨的星空,瞥见那看似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红色行星。黑,是我们的朋友;黑,更是我们的写照;黑,在带给我们晦暗、惧怕的同时,却又紧紧地包容、呵护着我们,让我们无奈的脸庞泛起了一丝笑容。

  布拉德伯里的黑色嘉年华手法,在《火星纪事》里得到彻底的解放。没有矜持、没有设限,大片大片的夜色渲染了整部作品,造就了浑然天成的火星殖民史记。作者以一篇又一篇的纪事形态,诉说着人类的希望、理想,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不忍卒睹的落寞景象。美丽绮梦和残酷现实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却糅合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超脱了类型科幻所能表现的视界,自我升华成「美」的形态,然而字里行间却又如此平淡如水,毫无刀斧雕凿的痕迹。

  整个故事像是拓殖历史的缩影:新移民满怀希望地涌入刚发现的「处女地」,却由于彼此的不了解,进而造成一连串的悲剧。但《火星纪事》却不是一部充斥着烟硝火药的战史;相反地,殖民史话在无尽的黑夜和寂寥里开展。「人类带着最古老的恐惧和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来到这里寻求一个全新的开始。人类征服了火星──同时,火星也征服了人类。」这是一个旧死与新生的故事,是一个近乎绝望却又充满希望的梦想。布拉德伯里对人性的看法是悲观的、是否定的;不过他不痛诉、不讥讽;他只是在恬静中把故事忠实地记录下来,慢慢地等待;等待着有一天,人类的心灵能自我洗涤、人类的良善能自然而然地在漫长的黑夜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华氏451》(Fahrenheit 451)如是,《火星纪事》亦如是。

  这部火星殖民史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探险、拓殖、归返和新生。作者笔下看似荒谬滑稽的情节一次次震撼着读者的心坎。在这段历史里,地球人的到来改变了火星人,然而火星人的让步却无法化消深植在人类心中的劣根性。猜忌、私欲和破坏将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在短短的数年里再度消融,随着地球上的战争一起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一处处供人凭吊的遗迹,更赔上了另一个种族的前途。即使其中穿插着几则平淡恬适的温馨故事,似乎对于大局没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人类就真的这么无可救药吗?皱着眉头的读者终有眉开眼笑的时候,尽管形势如此恶劣,布拉德伯里仍旧带给我们无比的希望。看起来或许矛盾,却反应了作者内心的想法。他不需要冷嘲热讽,更不会洒狗血;他不像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 Jr.)给予读者连续不断的震撼教育,逼使读者进行特定方向的思维;但他的文字就如同黑夜一般将读者笼罩起来,让读者沉浸在深邃大海中;不知不觉读罢故事,领会作者的理念想法,更在故事中的有趣处发出会心的一笑──我们人类真的是要做些改变了。

  布拉德伯里笔下没有英雄,没有某个特定的主角,但英雄和主角一定是故事的必要因素吗?他笔下的路人甲乙丙丁,甚至世界本身,就是构成故事的主要元素。读完整部庶民史,我们或许不清楚谁做了什么,但这些有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的事情却能牵动着我们的心灵,让读者为之喜、为之怒、为之哀、为之乐、为之惊讶、为之叹息、为之疯狂。想象力的发挥不需要天马行空,不需要所谓惊世骇俗的震撼情节,清粥小菜较大鱼大肉容易消化吸收,平易近人的小故事往往带来更多的启发。凉风徐徐的夜晚,行走在火星的老路上,巧遇赶往赴约的火星人。尽管身属不同的时空,却有着相同的心情,有着惺惺相惜的体会;一心想要在火星黄沙滚滚的土地上种满大树,使火星能和地球一样拥有充沛氧气的植树人,当他瘫倒在地上,整片树林竟快速地从地表升起,蔚为一观;当火星早已成为空城,忠实的机器人却仍然守候着行将就木的老者,直到死去……黑夜的美丽需要用心去体会,然而它却日复一日地降临,毋须刻意追求。

  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都变成了火星人,只因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映照在书页里的倒影。

  林翰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