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贼王1》读后感10篇
《五大贼王1》是一本由张海帆著作,黄山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0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大贼王1》读后感(一):五大贼王续
且说五行世家的各路贼王大盗们,穿越到了GCD领导的新中国,各各身怀绝技,怎会就此沉沦,不出几年,必又要搅动风云,惊涛骇浪一番。
先说木家各位仙主,善施毒制药,驯兽养蛊。随着中国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养生观念深入人心,药王爷参加了湖南卫视的一档王牌养生节目,提出五行养生法,广受好评,成为一代养生大师。
百艳仙主虽因王孝先的死伤心欲绝,但凭借姣好的面容,以及娴熟的驯猫术亮相各大卫视娱乐节目,成为新一代宅男心目中的爱心女神。
黑枝仙主青辰,年过半百,却驻颜有术,她开创了护肤品品牌,一时被抢售一空,不过在工厂遭到315记者暗中采访,卫生条件惊心怵目,各种蛊虫横行,已经被工商管理部门以违反化妆品原料标准的规定背关闭,工商法人青辰逃逸不知所踪。
逍遥枝总仙主林婉称着年轻去了美国攻读生化博士学位,年轻美貌,温婉贤惠,却对穷小子田问不离不弃,成为一代佳话。
再说土家,有搬山卸岭,辨风寻穴之能,只可惜敌不过现在工程设备的便捷和强大,已无用武之地。
御岭尊者田观在山西小煤窑挖矿,死于矿难获赔2万元,消息却被黑心矿主联合当地政府压下,上访无门。
土家田羽娘,领了2万元抚恤金伤心欲绝,却上访无门,不甘领低保度日,帮人看房屋风水营生。被公信部以破除封建迷信叫停,逃之台湾。成为玄学大师。
土王田问,天生神力,又善掘土,在某建筑工地板砖,挖土游刃有余,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却因不善言辞,不受提拔,生活艰苦,但有一让人羡慕的博士女友。
接着是变换无常,善于收集情报的水家。水王流川,演技惊人,从东北一唱二人转的小演员一度成为春晚的钉子户,每年必上,开山立派,对外宣称为赵家班,他一手捧红的大徒弟水信子,以水家善于模仿的本领,爆红于春晚,艺名小XX。水妖儿离开火小鞋童鞋后成为香港某知名演员,嫁入豪门本来家庭和睦,却被其父要求与水火双生的CGX有染方可延长寿命,不料照片被曝光,一度豪门梦破碎,以对外宣称干女儿之名回水王流川身边。但水王流川以手眼通天,中国娱乐圈大半势力实则已被水家掌握。
火家本为五行世家之首,只可惜元气连连遭搓,再加上郑则道选择自我了断也不愿穿越。火家实则已难再有何作为。不过好在金家的关系还在,成立了几家上市公司,中石化,中石油,无需多表生活倒也优越。
最后是有一掷兆亿之能的金家,在美国安身后保存了实力,随着数十载的苦心经营,已经暗中成为美国经济支柱。且说乔大脑袋,乔二爪子穿越到了新时代后入了美国国籍,取了洋名,金家暗中相助乔二成立了科技公司,以金王金潘的设计开发了一款数码设备,一经销售,既受粉丝疯狂拥护,人手一部,立刻开创了一个时代。乔二虽改名却没换姓,粉丝们亲切的称呼他为乔帮主。
乔大脑袋实在没有经商头脑,头脑简单却四肢发达,身材高大却十分灵活,成为NBA超级明星,改名乔丹。。。。
我一下子睁大了双眼!逐渐消散的晨雾中,好像火小邪、水妖儿两人,携着双手,正向我微笑着,微笑着……
五大贼王!!!!
《五大贼王1》读后感(二):五大贼王总结及结局分析
这本小说确实是非常好的小说,本人归纳如下。
小说最经典的段子是火门三关,和最后的五家合纵攻打万年镇。
小说塑造最成功的势力是大反派忍军势力,最失败的是金家,撇开金家完全是商不是贼一说,就算金家善制机关,却更像是防盗部门而不是贼。
圣王鼎是自己毁掉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五行鼎在交到郑则道手里时 有这么一段话
郑则道笑道:“火小邪,你既然取了圣王鼎,此阵已经毁去了。火小邪,只要你听从我的调遣,我可尊你为大郑皇朝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火小邪冷笑道:“未必吧!”
这段话说明,火小邪已经料定圣王鼎会坏,他为什么会知道,答案只有2个可能,一点是火小邪在接手的时候已经动了手脚,第2个可能是火小邪在另外一个世界已经毁掉了与现实世界的鼎存在与否相关的东西。笔者更倾向于第2种可能。
某党为何要灭掉五行世家:
五行世家的存在,才是得鼎者得天下最大的秘密。五行世家在小说的塑造中,已然成为中国最神秘最强大的力量,强大到可以决定国家归谁所有。
而某党并没有得到圣王鼎,某党害怕啊,如果圣王鼎并没有毁去,再让其他人得到如何是好。于是某党迫害五行世家的行动其实是一种“灭鼎行动”,五行世家不存在了,鼎就算在其他人手里也是废品一个。
所以某党乘着万年镇大战后各世家元气大伤的档子。以武力灭掉水、土、火、木四家余部。更是不惜自残国脉以经济封锁,大革命等手段逼出金家。
终于五行合纵的诅咒应验了。
为何火小邪看好某党能得天下
在小说接近万年镇大战的某一章,金番嘲笑某党时,火小邪却未仆先知的认为某党能得天下。为何?因为常年在日本生活的火小邪,比任何人都知道,信仰是多么强大的力量。而当时的中国人和火小邪一样,缺乏的就是信仰,所以才不敌日本人。
而火小邪却在他两个已是某党员的小伙伴身上看到了这种类似日本人的狂热信仰,火小邪知道只有这样的信仰之力才可能救中国,救一个民族。而这也是本书要表达的一个政治观点。
最后火小邪死前干了什么。
书中火小邪最后被抓时在在水边,注意是水边,书中明确有交代,
“火小邪只觉得,哪怕是圣王鼎的碎片,也可能对寻找水妖儿有所帮助!
大不了,再建一个罗刹阵!”
“火小邪看着明月,两行清泪长流,默默念了一声:“妖儿……”直至哽咽。
一个被封死的瓦罐,投入湖中,咕咚咕咚,向着深不见底的水中沉去。
瓦罐里装着的,是圣王鼎的残片。”
看到这里 各位看官应该明白了,火小邪是去找鼎的残片,去重建罗刹阵!
大结局中在罗刹阵大战役中的诸多盗贼又回到了火小邪的墓地周围。说明罗刹阵已然完成,而且传回了这些盗贼。
也就是说圣王鼎已然恢复!
盗术体系、五行世家系统构架成熟,感觉可以与徐公子胜治的修仙体系媲美,让人觉得作者本人是否就是盗术传承的世家。
架构宏大,火小邪经历世家争斗、中日战争 乃至后世的文革,纵然一身的绝技,但是在江湖恩怨、国仇家恨的大时代漩涡中依旧不能幸免于重重灾难,这点跟金庸写萧峰很类似,结局也好不了多少。
爱恨纠葛写得不错,总的矛盾与炎火驰与珍丽、伊润广义的三角恋不无关系,火小邪与水妖儿、宫本千雅、木婉的纠葛让人牵肠挂肚,里面还有很多的副线,张四爷、周娇以及水王的三角冲突主导了前半部的剧情。张四爷的玲珑镜是简直天下第一痴情的代表。
性格极端化的暴力冲突,木婉极善时候的善解人意温婉可人与极恶时融入木媻誓要毁天灭地的恐怖对比,让人印象深刻。郑则道的算计忍辱一生最终梦碎致狂、性格分裂带来的水家三蛇、隐忍一生匿名教导火小邪的严烈。
想象力丰富,三个水王的设定,火家的灵敏,土家的发丘御岭搬山摸金,水家的无形与聪慧,木家的药毒都写得入木三分。张四爷的几条猛犬。小五行合纵盗地宫,依次闯过黑水荡魂、火照日升、锁龙铸世、 青蔓桡虚、十里纵横的土行绝地, 水、火、金、木、土各关非常精彩。
这本书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本来以为就是个网络红文,只想看个热闹,满足一下好奇心,结果看到了金庸的影子,讲故事、写感情都不在话下,相比来说,跟金庸这种超一流的作品相比,就是人物性格上相对不是特别的丰满,火小邪后半部行事风格趋于隐忍大气的变化稍稍有些突兀,郑则道、水妖儿、金潘、张四爷、乔大、乔二这些倒还不错。
前半段看得很揪心,为救水妖儿好不容易突破火门三关结果竟是五家弃徒的待遇,净火谷中好不容易突破奈何墙拿来的东西看都没有来得及看就被火烧掉了,跟水妖儿拜堂的过程中被生生拆散,去地宫经历重重难关盗到宝鼎结果被日本人抢走了,简直是一个接一个的大打击。
文末的收尾居然用上了穿越时空的概念,水妖儿命中注定不能与火小邪在一起,最后通过另一个时空把这个坑填了。
结尾没怎么看明白,田问和木婉回来做什么呢,另一个时空中呆着不好么?金潘把火小邪的曾孙找出来,几千个盗贼召集在一起做啥?也有个疑惑,如果水妖儿在另一个时空中自杀了,为什么火小邪穿越回来要强迫自己记住水妖儿这个名字呢?
另外,看了看别人的读后感,说金家简直就是防贼而不是做贼的,想想也真是这么回事儿,算个不大不小的瑕疵吧。
不过,整个读下来的感受确实很爽!
《五大贼王1》读后感(四):乱世浮沉寻大义,邪纵五行苦为王
去年暑假,qb推荐我看了一部《冒死记录》,今年本想重读回味一遍,偶然搜索老夜,却发现他写的另一部作品,怀着姑且一读的心情看了一段,倒是十分有趣,直到水王流川给火小邪黑石火令时,顿觉情节不甚合理——在一贯的想法中,王都是高高在上的,总会有架子,但水王凭什么这么看重一个尚未出道的小毛贼?仅仅因为自己女儿喜欢吗?这样对女儿水妖儿的溺爱程度是不是略过了。接着往下看,才被情节渐渐吸引不可自拔,了解了水王的行事风格、水妖儿的个性和火小邪的能力后,前面的问题也不成问题了。
五大贼王,2013年7月1日到2013年7月26日,近一个月的阅读时间,酣畅淋漓!为什么这本小说和之前老夜的《冒死记录》那么好看?观其人物,对比金庸武侠,其人物塑造没有那么真实立体,但个性分属五行,非常鲜明,时有极端,却与情节发展丝丝入扣。观其情节,石破天惊,情节之复杂乃是老夜最大的优势。而情节能写的连续,场景画面感又营造的这么强,让人很容易便物我两忘,融入老夜的世界里了。
情节为什么好看,首先因为故事长啊。真是长,但还是不够长啊,敢写到哈利波特那么长就更好了。世界本身多面,按老夜的笔法肯定能找到更多与现实的联系、埋更多伏笔用来前后呼应。
其次因为神秘感,《盗墓笔记》也神秘啊,《冒死记录》更不用说了,究其根本都在于表面世界后面强大的力量,以及多重力量间的博弈。《冒死记录》从一个普通人扯出的ABC大队、第一第二通道、深井组织。《五大贼王》里从一个奉天小毛贼,将平民百姓背后的五大世家捞出水面。让我们相信世界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而是暗流涌动。历史谁也不敢信了,转去看野史,这些东西谁知道呢。
按我的想法,《五大贼王》的好看程度是在《盗墓笔记》之上的,而且差的不是一点。老夜也说盗墓可算土家一脉,盗墓倒斗久了也就那么条神神叨叨的主线,看完九本什么都没看出来,觉得好拖沓不过瘾。虽然天南地北的闯,纵横几个世纪,但总感觉铿锵有余婉转不足;而《五大贼王》里水妖儿、林婉,包括花娘子余娟儿,每一个美女的出现,都让故事灵动不少,即使她们各自个性鲜明的一如五行之异。另外主线也清晰明了不绕弯弯。
原先小说看完我都喜欢写简评,但是看完《五大贼王》,我却写不出来了。就像吃了顿海陆大餐,你问我吃完什么感觉,我顶多就砸吧砸吧嘴大赞太好吃了!一边打个嗝儿。说这部作品是精神鸦片也不为过,让人在情节里神游,获得在现实里没办法获得的精神刺激。
我倒没有像有些朋友说的看完大结局泪流满面,倒是很多其中的小事莫名其妙的就让我哭的稀里哗啦,比如火小邪初到王家大院帮一个老人找回被郭老七偷的钱袋、火小邪第一次返回奉天去曾经光顾的清汤面馆报恩。真实的苦难,侠义之肝胆,不知涕零之为何,唯恐明日忘此时心。
烟虫大哥是类似谢沧行(仙五前乱入= =),却超越其的全书深层次核心,烟虫一死,无人再明大义。
关于罗刹阵,哈哈哈,聪明树,哈哈哈,让我想到了《冒死记录》的奇点穿越。用一点科学的皮毛能解释的,叫科幻,比如以一个“宇宙社会学”的幌子加“逻辑学”的猜疑链,以及一点点的天体物理就惊为天人的大牛刘慈欣的《三体》。不用物理解释的就算玄幻了,随你信口开河天马行空。但我倒建议老夜能结尾稍稍解释一下聪明树的机制,也不用太深入,不然好好一个让我伴呆的无敌大结局就有烂尾嫌疑了。
田问大人,林婉大人,你们倒是怎么出来的= = ?求解。。。
金潘大人,日本公主还合您意啊?
严道大人,我好同情您哦,若单论水火双生的命格好像感觉比火盗双脉还要高霸上哦,你疯了我好伤心。
火小邪,你让NPC做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青天白日梦,但论现实还是仙五前的“侠道人道”支线说的比较靠谱。小邪,你在那个世界和妖儿终于刻骨铭心地长相厮守,但这一点,虽然老夜没有展开,但某种程度上说完美结局已经奠定了。
也不知小小邪过的还好么?
《五大贼王1》读后感(五):奇观纵横,史观充数
文 / 苏乏
断断续续读完,《五大贼王》不愧天涯排行前五的作品,张海帆的作品噱头很足,题材抢眼,人物虽多但处理得较为妥当,人各有命,并未有帮衬之感,笔墨不多的人物也有几个印象颇深(多为写完弃之,即便再登场可惜也只如交待后事并无什么长进)。故事发展有游戏闯关之感,像蒜瓣肉,易于成章,但有明显断层。可能与题材有关,事件碍于空间所限,只能于方寸之地飞转腾挪,场景多为巷末、客栈、大院、穴洞等便于施展盗术的寻常封闭空间,内里也多为奇门遁甲乃至瓮中之局,讲完换一个地方再干一票,无法玩出更多花样。为了迅速推进,主要角色独行的几率很低,失去一个伙伴马上有人接班,这种处理虽能使小说紧凑,但铺垫不够,让读者很有滞空之感,有如被飞速行驶的列车甩出车窗,个人略有微词,但这种题材的确颇有局限,不能望意为之(即便从第五本起已经写飞了),长文能不泄力道已很讲功力。
系列前三本奇观纵横,笔法凝炼,民国图景鲜活,读来酣畅淋漓(彼时已有“诛仙”症候群不祥征兆),第四本开始人物陡增,进进出出的人多了,难免以奇诡区分,但写女人还是差出些许,所谓性情臆想居多,难免情理不通缺乏动因。第四本作为转场,与重要历史事件关联,主要人物尽数登场,故事的流畅程度也到了拐点,到第五本变本加厉,从军阀割据至抗战时期,逐步开始鬼扯,第六本开始查漏补缺,故事到了最无聊的阶段(怎么有点像正玄曲线了)。第七本前半部如枪手所撰,直至下半方有所收敛,可惜的是故事已近玄幻虚无缥缈,“盗术”成了噱头,结尾倒是凝神聚气,作者似乎又找到了开篇时老练笔法,也给了故事转述者严郑这条线一个交代。所谓回光返照,可惜太迟。
“贼王”故事大起大合,总的来说前半部分写得稳重,有余味,力道也足,尤以五行门道和身法手段引人入胜,规则虚构得煞有介事,写人状物均属上乘。三本以后,从写门道入奇观,发展为写因果入史观,人物关系看似错综复杂但其实是小圈子,没有写开。后半部分试图整编日据时期民国史,离奇乖张并不实在,复又矫枉过正固步自封,火小邪身份之谜几经反转,“番”太多,读者早已没有心力陪作者钻研父辈贼王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你可以说事件的背景(真相)会改变你对既成事实的看法,甚至影响火小邪的判断,但手法雷同反而致使火小邪这个人物显得过于单薄,不过这倒对“逼疯”主人公有些帮助,只不过这样一来人物的魅力相去金王潘子几条街了。
小说“冒险”的意味很浓,但格局不允许展开。七本之厚,所幸没有过多在内心戏和困顿的史观上浪费笔墨,谁料洋洋洒洒围绕木家浪费了半本书,再加上“真相”几次三番被扒洋葱,以寻根为终结的冒险套路显得有些小气。史观或许是作者最有企图的一层,不然也不会借着民国来写,个人对这段历史不熟悉,对这种搭便车的写法有些别扭(但开头说晚清却并无异样感觉),主人公对伪满洲及侵华战争态度的建立及转变都有些刻意牵强,没有点透,几番内心戏和慷慨演说都隔靴搔痒。书中多次写到“窃珠者诛、窃国者侯”,算是对随着故事推进,叙事重点转移的注脚,从贼道众生相到每个人心中的大义,其实过渡挺自然,想借力,但却用架空的方式来写,遗憾在于猎奇骤减,而史料的关联却若有实无。这般写民国,相较之谍战题材与时代的贴合程度,还是隔了一层,有审视的态度在里面,这样一来观众带入则很有难度。
《五大贼王》的着眼点十分有趣,有毛贼的日常,也有大盗的风范,有少年成长,也有辩证史观。可惜写着写着入瓮玄幻,格调拧巴了。作者的功力在前三册一览无余,后文本应有更好的施展,但以今天的面貌呈现估计有我所不知的苦衷吧。作为林林种种写民国作品中很有特点的一部,《五大贼王》前三本值得一读,但可惜前三本也是与民国关联最小的,反观张海帆《大魔术师》的题材,或许更符合想象中民国的氛围。但读罢作者这种借力的写法,谨慎起见还是读过再作评论。
20121005 苏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