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细雨中呼喊》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细雨中呼喊》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细雨中呼喊》的读后感10篇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由余华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一):记忆碎片,架构人生

  上次听论文报告会的时候,听到关于《在细雨中呼喊》的论文,说是关于个体精神的构建。很惭愧,我竟然没看过。

  今天下午在图书馆借到书,今天下午抓紧看完了。

  余华的小说,就是这样。庸常人生趋向极端。看到孙光林的回忆和叙述,依然有点冷漠。不过,我觉得小说到第一章就已经写完了。从孙光林被送走,又回到家中,被当成一个多余的人。他在夹缝中成长着,目睹了自己父亲的堕落,哥哥孙光平出于生理的需求,同样走近那个为母亲最耻辱的寡妇;也看着弟弟孙光明早早地介绍了自己的一生,当然是“凑巧的伟大”。就这样,孙光林像是被忽视,偶尔还被踩上一脚的小草,但成长起来了,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脱离了残忍的现实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表妹,她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正是这尴尬地地位,使她成为母亲的眼中钉。恨不得拔掉才痛快。可惜的是,这个表妹已经早早地走进工厂,很难看到她还有什么光明的希望。而故事中的孙光林,至少还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何等幸运永远出走了。这也是我心底一直反对取消高考的原因。因为我始终认为,高考时许许多多穷孩子走出农门最有效地途径。

  虽然我觉得后面的章节就稍微累赘。因为整个故事在前面已经讲完了。作为记忆的碎片,将整个故事这样叙述,想必余华自有深意。特别是我最想了解的孙光林被王立强带走后的生活,放在了最后。有点像是,我们会将记忆深处,最幸福东西深深掖着,等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慢慢拿出来,自己一个人咀嚼,一个人甜蜜

  写到王立强与那个偷情的女子,一起准备做那种事情的时候,余华用的字眼是“羞涩的幸福”,我觉得这几个字太棒了。而王立强那种刚性,要把那个多事饶舌的女人炸死的情节,我不仅拍案叫绝:为何世界上会有如此讨厌的饶舌妇啊。可是最终竟没有把她炸死,唉,那可恨得嘴脸,那种女人,真是春风吹又生

  或许说到这里,我越来越明了我竟有一种危险的道德倾向,因为我认为男女问题是最值得宽恕错误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二):0/11 当作者笔下的故事离现实越远,越闪闪发亮

  一本书唤醒一些记忆,《细雨》多处引人共鸣,感动得让人心潮澎湃

  《细雨》将余华“当作者笔下的故事离现实越远,越闪闪发亮”的论点发挥到极致。

  甚至与《雷雨》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我(孙光林)的记忆中,出现了那么多闪闪发亮的人物,按时间顺序,依次如下:

  1. 年轻的祖父与祖母

  祖父的父亲是一个建桥工匠,在一次建桥时差点功亏一篑,在祖父和他众师弟努力下,建桥成功,祖父独掌门户,祖父的父亲黯然退场

  祖母在战乱中逃亡,遇祖父

  2. 母亲

  父亲在外胡搞,母亲逆来顺受,死前终于爆发:“不许拿家里东西给别人,把碗还给我,把盘子还给我,把家里的东西还给我!”

  3. 父亲

  对自己的父亲不敬,对自己的儿子严苛。

  因好色毁了哥哥的婚事,在哥哥结婚后又侵犯嫂子,被哥哥砍掉耳朵。

  与寡妇胡搞。

  在弟弟死后妄想成为英雄家属。

  4. 弟弟

  因幼稚,被祖父利用,与哥哥斗嘴,做小事争取存在感,找比自己小的孩子争取领导感,最终因之死亡

  5. 哥哥

  沉默寡言

  与寡妇胡搞

  在我考上学校后,替我付钱

  6. 养父与养母

  养父与情人约会,被长舌妇逼上绝路,拼死报复

  养母阴郁而不失温情

  7. 国庆与刘小青

  小孩子社会

  为了争论原子弹问题孤立同伴

  为了获取友情,以告发为威胁

  听信老师的唆使,出卖朋友

  8. 苏杭与苏宇

  一个早熟毁一生

  一个清澈却短命

  9. 某小朋友

  在弱势朋友身上找强势朋友眼中的自己

  。。。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三):孤独

  谜之很喜欢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初的现代文学,也许是小时候看多了

  余华喜欢轻松的口吻说着悲剧,像笑话般的死亡。这种感觉真强烈。《活着》也一样

  游离于家人之外是一种多么奇怪的体验。他们一家也是挺凉薄的,是为了反映社会?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插入“我”出生的笑话,那时候的农民真的这么粗俗麽,看着爷父辈也不至于啊,感觉作者有点丑化农民。

  第二章少年的孤独与朋友(苏宇和鲁鲁,他看到的都是自己。但他明明有城镇的伙伴啊)、少年生理心理变化,他和苏宇的友谊,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经历和感受,两个孤独的人走在一起,这种感觉我很清楚,因孤独吸引,因被关注而爱。鲁鲁聪明得可怕,作者喜欢这样强加?包括后面祖母被休和祖父年轻故事,都好夸张不像写实(别跟我说是写作手法)

  父亲希望祖父死,死后也悲愧,是生活的无奈压抑人性,甚至根本上改变情感

  一对对父子、夫妻(再加偷情)、兄弟关系,“爱与恨,尊重与鄙视,恐惧与敬畏,愤怒热情的冲突,仿佛细雨中的呼喊一样,触目可见,触手可及,都以一种令读者既心碎又着迷的方式展现出来”。

  整书展示着那个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各态,给我的感觉是阴森的荒唐。但是我不相信这是那个时代。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四):闲言闲语

  摘录:

  时隔多年以后,我依然保存着这本作业簿,可陈旧的作业簿所散发出来的霉味,让我难以清晰地去感受当初立誓偿还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微微的惊讶。这惊讶的出现,使我会想起了南门的柳树。我记得在一个初春的早晨,突然惊讶地发现枯干的树枝上布满了嫩绿的新芽。这无疑是属于美好情景,多年后在记忆里重现时,竟然和暗示昔日屈辱的语文作业簿紧密相连。也许是记忆吧,记忆超越了尘世的恩怨之后,独自来到了。

  《在细雨中呼喊》,让我不断温习地过去,温暖抑或残忍的。很多感觉,来不及表达出来,也不知道如何地将其化为文字,很多别人的评论已经将我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再怎么写也写不出那样深刻犀利的文字,而那些由此的引起的有关回忆的一起着实令我惶恐。

  在读《细雨中呼喊》时,我第一次有性别意识,觉得男生看这本书,或许会理解更加深刻,更能产生共鸣。余华是男的,孙广林是男的,《在细雨中呼喊》着实是一个男权语言的体系,特别是关于男性情欲的泛滥。在看别人的评论时,忍不住问自己是否适合读余华的书?《在细雨中呼喊》揭露了太多我忽略的细节,那些视若无睹的人性弱点被搬到大庭广众之下。。。。。情欲的泛滥,道德的沦丧………………我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也许这种东西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能有所感受吧,非现时的我所能掌握。其实最近我有些厌倦了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故事中某些人某些事,想起那些飘忽人烟的往事,心痛不已。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站在一个无道德评判标准的角度,我开始理解你。这么多年过来,我以为自己可以轻松地看待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可是不行,任何捕风捉影的声息都会轻易将我打败。。。《在细雨中呼喊》再一次来揭露我的伤疤,难道要向逐渐走向成熟的我宣誓一个普遍的道理吗?你只是你,一个普通人,你的弱点推而广之比比皆是,我又何必揪着不放呢?其实我何尝不想拥有的只是美好的回忆,将你的过错随着你的离去而释怀呢?可是我真的做不到,我知道我在作茧自缚,爱的力量压过一切,却抵不过偶然的丝丝碎语。。。。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五):最接近80年代的童年

  为什么喜欢,因为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可惜余华只是将社会背景掀开了一个角而已,一个70-80年代贫穷农村的一角。

  物质保障和生存的挣扎,精神生活和孤独,物质和精神冲突下的人性展现得赤裸裸但是却那么真实。余华当过牙医,但是他自己说给人治牙不如给人治心。虽然他成不了写《悲惨世界》的雨果,但是至少他是一个优秀心灵医生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六):细雨

  已不知晓第一次听到余华这个名字是在什么时候。记得高中的一个晚自习上,历史老师让全班看了《活着》。我猜历史老师也不知道这是一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活着是余华的作品,我几年后才知道。

  读书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模糊的行为方式。大多数人会选择在课本下放一本言情小说或者是金庸的武侠。

  当我回过头时,发现一直在阅读的我其实没有汲取到真正的营养。我汲取的更像是旁门左道的杂能量。我不得不怀疑我自己,这个热血好动的年轻人在那几年里到底做了些什么。

  在数学草稿本上,在课本上,写下一段又一段迸发出的文字。之后无意间丢弃这些废纸。写在课本上的文字当然会被留下,但课本早就无人问津。正如看到儿时的衣服,一副嗤之以鼻样子。很可能在某个下午愉悦的把书卖给收废品的人,我还因此得到零花钱。

  几年间,那些文字在不经意间被我彻底摧毁。笨拙的文字到底在哪,我不得不搜索记忆试图找到零星的文字。

  文字的力量很迷人!多数思想怪异的小孩总是在小时候就被它勾引。这勾引很长,很可能是一生。

  当我知道梵高的时候,人们说他是疯子,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他是疯子。我对疯子天然痴迷。

  我又以为艺术家都长在一片土地上,所以我简单的认为梵高所在的地方人人都是艺术家。

  后来,我早就忘了我曾经这么认为过。

  第一次看余华是去年,《几个词汇里的中国》。我觉得他是有思考的,对中国有着清晰透彻的思考。我喜欢真实客观的讲述者。在《细雨中呼喊》,也读出了讲述者的味道

  余华的文字厚重扎实,像结实的庄稼汉。我很难平等的看待他,他像极了父辈。在父辈跟前孩子会突然放下嬉皮转而敬重。在这样的文字面前也不敢撒野,敬畏的读。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七):还是那个余华

  买下《在细雨中呼喊》之前在书店里犹豫了很久,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最后一咬牙还是决定买下。

  并不是第一次看余华的书,并不是怀疑书的内容不够精彩。相反,余华的小说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不论是最早的《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后来的《兄弟》。我只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再一次经受得住余华书里的绝望以及悲伤

  始终觉得读余华的小说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你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个瞬间崩溃,你不知道又会度过一个怎样郁闷的下午,所以我是从来不在下雨天读余华的小说的,因为我觉得那样对自己来说太过残忍。我想我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每次读余华的小说都是一次冒险,从对他一无所知的《活着》开始。那时的我也只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小说里那样沉重苦难命运,对于一个少年真的是太过残酷了。有很多次都看不下去了,只有揉揉发红的眼睛,合上书,打打游戏,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我想我性格里悲伤的部分和余华有很大关系吧(笑)。

  到后来渐渐熟悉了余华,你知道小说里的人永远是充满了苦难,那个时代那个世界总是恶意大过善良,当你在小说中看到微弱的光亮以为可以抓住成为太阳的时候,作者总是会迫不及待的用另一个更大的绝望来扑灭。你刻意保持与书中人物的距离,试图不注入感情,但余华总是能找到方法让你喜欢上他,书中的人物总是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的,你很容易从他们身上依稀看到你自己的影子,你总是没有办法逃脱。

  “文革”是余华无法不去提及的词汇,背景。无论是《许三观卖血记》里的浓墨重彩还是《在细雨中呼喊》的少量描绘。我不知道那个时代对于余华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个年代给予了60年出生的余华怎样的记忆与经历。但我知道那对于余华来说应该是及其重要的,以至于他每一次小说都没有办法跳过那段历史,我们也能够从他的小说里明显的看到他的态度

  不知道是不是那段历史,那个年代的原因,余华的小说里世界始终是充满恶意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恶意,孙广才对孙有元的冷嘲热讽,李秀英的自私冷漠,医院为了给临盆的县长夫人输血夺去了有庆的生命,《兄弟》里两个秀才的低劣。我曾经试图找出他们恶意的来源,源于无知的愚昧,来自拥有知识的冷漠,乡村的粗鄙,城镇的自大。原因太多太多纷繁复杂不一而同,不论书中人物怎样生长总是向着最丑恶方向。也许在那样疯狂的年代里,怎样的阶层怎样的经历怎样的背景都会朝向共同的方向。

  余华是一个游刃有余的叙述者,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得不令人叹服。仿佛记得余华说过,他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流畅的文字,得益于他并不认识太多的字,所以只能用他认识的为数不多的文字讲述那些故事。

  “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他这样说。

  他就如同《活着》里那个迟暮的老人一样讲述着关于命运关于时代的故事。

  他从不假装怜悯同情,也从不过度渲染悲伤,他只是平常但却出奇流畅的讲述者一个个沉重的故事。他的故事是悲惨凄凉的,但叙述者的内心却是看尽一切的幽默淡然,我们偶尔会看着那些趣味的句子忍俊不禁,但在笑声出口的瞬间嘴角就变成了苦涩。

  每看一本余华的小说都会促使我写一篇书评,心中有太多太纠结的情绪需要找到一个喷薄而出的出口,如果聚集在心里会生长出不知怎样的怪物吧。

  《在细雨中呼喊》是我看的第四本余华的小说,第五本余华的书。余华还是那个余华,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八):9月23日

  苦书看多了,胸口里外难免也沾染得都是苦气。想用这样的书来消乏解闷未免太可笑,可是进入一本陌生的书时的兴奋感与结束一本书时的满足感仍然吸引着我,我还是企图在其中捞到快乐或是其他什么让人心满意足的好处。

  甚至是机械地,一字一句读下去,偶然被几段话给触动,才想起来自己并没有投入其中。直到夜晚,被它搅得不想睡时,才听见那来自书里的声音,那不是呼喊是尖叫。

  我以为呼喊只能算是发泄,喊完了,就像哭累了的小孩子一样,睡一觉,就过眼云烟了。而尖叫是不安,是嘶哑以后,仍然停不下的绝望。

  美好的表面轻易的就在故事里一一瓦解,人之常情不再是人之常情,常识暴露出其荒谬的本质,生命中的负荷在背脊上越抓越紧,怎么都无法卸下。

  儿童时期的无依无靠的恐惧再一次浮现在眼前,原来有人记得这么牢这么真切。

  如果不是余华的描述,那残留在脑海里的童年早已被涂上一层又一层的虚假的光辉,变得甜蜜而扭曲。几乎忘了自己也曾因为恐惧而欺骗大人,因为恐惧孤独而不惜与他人同伙欺负其他人,几乎忘了弱小的自己曾心怀满满的憎恨,立志将来要好好地报仇。回想起来这些全部来自无依无靠的恐惧,虽然有家有亲人,可是恐惧还是那么沉重那么阴暗。直至长大,恐惧才被压缩驱赶,只能躲在小小的角落里,偶尔才会发作。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九):推测了一下各事件发生的时间线

  1958年秋,孙广才和妻子趁罗老头不在家,在其家行了一场房事。

  1959年,主人公孙光林出生。父亲孙广才。哥哥孙光平大孙光林两岁,弟弟孙光明小孙光林两岁多。

  1962年,孙光林的祖母去世。

  1965年,八岁的哥哥孙光平上小学。

  1965年,孙光林的祖父孙有元捡柴时摔腰致残,此后由孙广才与其弟轮流养活。孙有元每月在孙广才与其弟家之间往返。

  1965年,孙有元不小心打碎一只碗,嫁祸于四岁的孙光明,使孙光明被父亲孙广才殴打。

  1966年,孙光林接近七岁时,被送给了住在孙荡的王立强与王秀英。

  1966年下半年,孙光林上小学,与同龄的国庆成为好友。

  1968年,九岁的国庆被父抛弃成为孤儿,与一位神经质老太婆相伴。

  1970年,孙广才为了限制孙有元的饭量,只准其坐矮凳吃饭。孙有元指使9岁的孙光明砍掉饭桌腿。

  1970年末,教室墙上出现一条意为“打倒张青海”的标语,孙光平被同学与老师诬陷为是其所写。

  1971年春,陪伴国庆的老太婆去世。

  1971年秋,孙光林的养父王立强因婚外恋被抓而报复杀人,继而自杀。养母王秀英弃孙光林而去。

  1971年深秋,孙光林只身返回南门生父孙广才家中,回家路上遇见祖父孙有元。到家时家中正遭遇一场火灾。

  1972年夏,祖父孙有元去世。

  1972年秋,邻家王跃进结婚时,先前和王跃进发生过关系的冯玉青大闹婚场。之后冯玉青被一四十岁货郎带离南门。

  1973年夏,弟弟孙光明为救同伴被河水淹死。

  1973年,十四岁的孙光林开始手淫并沉迷于其中。

  1974年初春,父亲孙广才开始和同村寡妇有染。

  1974年春,孙光林开始长阴毛。

  1975年暑假,孙光林的同学苏杭性侵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太婆。

  1975年,孙光林升入高中一年级。

  1975年,大孙光林两岁的好友苏宇,即苏杭的哥哥,因性骚扰一位少妇而被判劳改一年。

  1975年,苏宇出事的同一天,孙光林的哥哥孙光平在操场上被他喜欢的女生以瓜子扔脸。

  1975年秋,十六岁的孙光林在村里晒场看电影时摸了一姑娘的臀部。

  1975年,孙光林的音乐老师与女同学曹丽的私情被曝光,音乐老师被判五年刑。

  1976年,苏宇脑血管破裂死于家中。

  1976年,哥哥孙光平高中毕业,回家务农。(高中应是二年制)

  1977年,即将成人的孙光林结识六岁的鲁鲁。鲁鲁的妈妈正是五年前随货郎离开南门的冯玉青。(此处鲁鲁的年龄与时间线矛盾,有可能鲁鲁是冯玉青的养子,也可能是余华的bug,也可能是我推测有误)

  1977年,孙光林高中毕业去北京上大学。

  1977年孙光林在北京时,冯玉青卖淫被抓,去劳改场改造。鲁鲁只身前去寻母。

  1979年,孙光林结识一位年近四十的诗人。

  1980年,哥哥孙光平结识同村的姑娘英花。

  1981年,在孙光平与英花之子孙晓明出生的前一天,两人举办婚礼。

  1984年,父亲孙广才非礼英花,被孙光平割掉一只耳。孙光平被判两年刑。

  1987年春节前,孙光林的母亲去世。

  随后不详年,父亲孙广才醉酒后坠入粪坑而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