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声音的旅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声音的旅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1 20: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声音的旅行读后感精选10篇

  《声音的旅行》是一本由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一石文化 编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声音的旅行》读后感(一):Hail to life, let's get physical

  逛当当顺便发现了这本书,拿到才发现是4月刚刚出版的。24块的书,内附海报和CD,太值当了。

  说到这本书的缘起,它产生于歌德学院在2007年开始的“德国电子乐”系列项目。德国的文化输出一向都做得有模有样,有先锋有传统,不轻浮也不古板,所谓文质彬彬

  歌德学院院长Ackermann为这本书写了序言,这样一位优雅的老人推荐了Tangerine Dreams和Kraftwerk,他未必爱好电子乐,但是作为一个学者和文化人,他知道什么是优秀的文化,而作为歌德学院这样一个文化传播机构的院长,他的任务就是把德国优秀的文化传播给中国,在这一方面他太胜任了。Ackermann侧脸很像Leonard Cohen,也和Cohen一样是一位睿智的老人。上次参加一个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的交流见到了他,孔子学院的某负责人俨然一个行政大妈,一个儒雅的学者和一个行政大妈的交流,让人颇为感慨。中间Ackermann提到了法兰克福书展,2009年中国是主宾国,这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机会,可是他说,可惜中国人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个机会。说到中国文化,目前都没法让自己人信服,如何谈输出。当然这是一个太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历史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总之我们就是一再错失展示我们自己底蕴的机会。

  书刚拿到,草草翻了几页,读到翁嗡和有待谈秧歌,特乐和。翁嗡说在中国,中老年妇女可以在街上开Party,年轻人不许。有待补充说,1980年代迪斯科在中国开始也是被禁止的,后来冠以老年人的名义就可以了。在中国大妈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急先锋啊。

  最后再来谈谈电子乐。书的后记有段话引来:

  “巫术是人类早期文明发展重要推动力,而“震荡”、“旋转”,并导致“上升”,是巫术必须达到的境界。这时远古时代人们的原始需要,也是群体聚集时达到集体“和谐”的方式。“震荡”、“旋转”两个要点,是世界上大部分早期文明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如我们最容易想象到的远古陶罐上的那些震荡、旋转的波纹。很多电子音乐的结构与叙述方式正是回归到了这些原始的点。俱乐部文化、Party文化,不过是现代版的群体聚集方式,它们满足了任何种族、任何国家的人的原始性的文化需要。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性质,世界各地的人,才对这种不强调歌词(语言)的音乐产生了共鸣。”

  西美尔在《现代文化的冲突》中提到,“当前,我们正经历这一个历时久远的斗争的新阶段——不是充满生命的当代形式反对毫无生命的旧形式的斗争,而是生命反对本身形式或形式原则的斗争。”电子乐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浪潮里的一朵浪花。它和原始巫术的隐秘关联让它成了生命力反对形式的一个极端体现。但是音乐却总是最形式化的东西,你可以反对固定程式,但你无法反对节律,从你有规律的心跳到花朵的开放和凋谢,再到我们星球的旋转,全都逃不开节律,这就是自然的音乐。所以可不可以说,音乐本身就是生命和形式的和解呢?在音乐之中,我们不仅找到了身体最本能的律动,也感受到了心灵自由

  德国的古典哲学有着最好的“建筑术”,它试图通过高度的结构严整性对生命的过程进行再现。但无论如何,我们也只是愚拙的匠人而已,我们的理性建构永远无法涵盖所有生活。就让我们暂且丢下重新组装生命的建筑术,直接在舞动中去感受来自生命本身的力量吧。和去生命化(Entlebung)作战,hail to life, let’s get physical!

  《声音的旅行》读后感(二):带一本书去柏林

  柏林居于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颓废而不沉沦。《声音的旅行》书中很多场景似曾相识,我们对于柏林的种种想象也许就是如此,混合着没落贵族,褪色的共产主义理想,还有新兴的波西米亚乌托邦的味道中,来寻找这个城市的声音。那些市井生态、平民作风、地下秩序交汇成为电子乐的背景。

  说到电子乐,就不得不说柏林的跳舞文化。柏林一直以来都是个毫不做作的城市,闲散,不紧张,宽大,破落中有高雅派头,文化艺术异常发达。据说在冷战时期,柏林作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垒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前沿,紧张对立的环境中也隐藏着一些和平的角落。比如在盟军占领的地区,酒吧和俱乐部都是全天24小时营业,没有宵禁这一说。生活在民主德国的年轻人为了逃避兵役逃到西柏林,这样柏林就聚集了来自德国全境的年轻人,这对于跳舞文化的发展影响特别大。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和唱片店出现,越来越多DJ在俱乐部里放音乐。而那个时候生活在东柏林的人们,还靠着偷听西方“敌台”广播来获取音乐呢。

  二十世纪早期的柏林,曾经无法想象地充满了创造力,协调美感,幽默感和想象力,精准而又开放。而纳粹把德国人和其他一切之间的链接一刀斩断。在一个集权专制的社会中,人们生活在充满监视和戒律的世界里。国家体制为了保护现有制度,只能加大控制和惩罚的力度。好在人们懂得用音乐来对抗这种恐怖。曾经一度,人们唯一能够证明自我存在价值的方式就来自于音乐,用合成器做的音乐总是不掺杂意识形态背景吧?无论你是谁,生活在哪里,音乐永远是获得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爱听音乐,不仅仅停留于生活方式的层面,而一种态度,因为音乐是挑战体制的武器。用村上龙的话来说,与体制决一死战的人,必定会受到天堂的欢迎。

  我们去俱乐部跳舞,因为那里有很好的音响,可以聆听很大声的音乐,来来往往的人都时髦前卫,每次总能找到志同道合朋友。当你从俱乐部走出来,就不是一个人了。年轻一代在电子音乐文化中找到了新的价值观念和自我认同。英国《FACE》杂志确认了这样一种社会变革:电子音乐迷去俱乐部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将自己隐匿于人群之中。

  曾经电子音乐匪夷所思被划分为“学院派”。如果一定要给个定义,电子乐起初约莫就是利用吉他,鼓和磁带效果所制作出的那种不追求旋律、强调节奏的机器音乐。电子合成器和鼓机杂糅,创造出来的音乐彻底改变了音乐的版图,打破了传统音乐的观念。电子乐消除了严肃音乐和消遣音乐之间的明确界限,它是这个计算机时代的声音。电子音乐把狂热的聚会同当代音乐节联系在一起,它同时对孩子们伟大的作曲家具有吸引力。

  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后工业社会中,我们有社交诉求,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电子乐有最强的科技成分,也许本身就是我们对于理性对于工业膜拜的产物。有人说,电子音乐永远也达不到音乐的最高水平,因为它是一种遁世艺术,独立于日常经验之外。人与人之间的极端状态情感思想都在这种音乐状态下急剧翻腾。如果说这种状态不属于日常世界,那也是因为它们是从日常经验中千百倍提纯出来的。

  《声音的旅行》作者之一DJ张有待受歌德学院之邀,访问了电子音乐之都柏林。探索电子音乐与俱乐部文化在德国的形态,以及它们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脉络,他将自己的个人体验整理成图文志。读者看到的只是一本书,看不到书背后的故事,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因缘际会。这本书用了整整4年时间筹备出版,除了游记,还有对柏林知名音乐人的采访,实地考察知名厂牌,唱片店,音乐节和俱乐部。

  我们试图用几个简单词或者一两句话来概括柏林的声音,无疑徒劳无获。德国人也许会刻板到按照时间表和流水作业线的程序来喝啤酒,极度注重细节是一种让自己的生活秩序化的努力。柏林就好像一个考究但不矫揉造作的年轻男人,一个容易受伤的、脆弱的、犹豫的人,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有一种对细致的、整洁的、完美的细节近乎病态的迷恋和控制欲望一旦失去控制,接下来就是疯狂。而这种幽微情绪改变,我们在电子乐中感受最明显。

  即使在魔幻大都市玻璃幕墙的冰冷围攻下,依然能够找到人情味。书中张有待苦等德国DJ一个小时之后,姗姗来迟的Dr.Mottey首先忙着带他去了一家名叫“Bonanza Coffee Heroes”的咖啡店。店面很小,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灰色的水泥墙面衬托着闪闪发光的专业老式咖啡机。对于张有待来说,这家店看上去“冷清和简陋”,并不是两个陌生人谈音乐理想的好地方。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店让他喝到了世界上最好喝的咖啡。门口的牌子隐约写着“Don’t Die Before Trying”(在尝试前不要死掉)。原来在这里,不仅找到了柏林的声音,还品尝到了柏林的味道。

  《声音的旅行》读后感(三):这本书吸引我的理由

  我并不懂电子音乐

  在这本书吸引我的理由里面

  电子音乐虽然也是其中之一

  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那一个

  吸引我的第一条理由

  柏林

  柏林实在是一个太奇妙的城市

  我对这个城市的一切

  都充满了好奇

  虽然我还没有去过

  但是我想我一定要去看看

  而在这之前

  多看一些关于柏林的书

  从不同的视角去看

  非常有趣

  吸引我的第二个理由

  封皮上写着

  歌德学院

  这是我没有听过的学院

  从名字上判断

  这个学院应该是由德国资助的

  而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培养什么样的学员

  又为什么会出这样一本书

  很有意思

  吸引我的第三个理由

  就是音乐

  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重要中心

  德国同时也是哲学思想的发源地

  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之地

  在这样的国度里面

  任何事情都值得去观察

  这本书并不会给读者太多的猎奇

  但会让人们思考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德国会有这样的音乐

  《声音的旅行》读后感(四):柏林与电子音乐

  看完这本书花不了多少时间,文字不多,图片不少。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多了解电子音乐这一类型,但是整本书没几个认识的歌手和DJ,没几首听歌的专辑或EP,所以说这本书并没有增加我对这种音乐的了解。

  我能了解的,是德国柏林的生活和文化方式。那里的年轻人,追求着3 DAY AWAKE的夜生活,去释放自己,表达自己 - 原来还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如此五光十色,充满活力。有朝一日,趁自己的青春完全逝去前,真想去体验一下那种疯狂,这种只属于青春的疯狂。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过着我们北漂般的生活,但始终没有放弃努力,逐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柏林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有着很好的氛围和环境,是一个艺术家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城市一直都容不下其他的声音,一直在排挤被管理者视为负担包袱的人群。在柏林,有许多的俱乐部,音乐节,露天活动是受到政府资助的,得益于此,柏林电子音乐文化成为世界的潮流尖端,一个个有才华的DJ,艺人由此诞生。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高度,尤其是文化上的。

  以前的德国,我只知道啤酒和足球队。现在,我还知道柏林的电子音乐生活和文化,尽管那些俱乐部,那些活动,那些DJ,我一个名字都叫不出来。

  《声音的旅行》读后感(五):德国电子乐系列——官方网站

  德国电子乐系列——官方网站

  www.goethe.de/dianziyue

  这里有很多延伸阅读信息,不妨点过去看看。找找喜欢的厂牌、音乐家、作品……

  电子乐似乎在中国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文化出口,但“德国电子乐”系列却用2年时间、将近20组艺人和演出建立了一个深入相应群体文化的根基,让这种并没有多少歌词的音乐不再以空中楼阁的姿态存活于我们这个文字大国。所以说,这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声音的旅行”,同时还包括“文化的旅行”。从柏林到北京,电子乐如何在一个城市当中发展壮大?电子乐到底意味着什么?

  《声音的旅行》读后感(六):找出那个隐藏的柏林——《声音的旅行》书评

  找出那个隐藏的柏林——《声音的旅行》书评

  刊载于2014年1月8日《音乐周报》

  说来惭愧,直到仔细翻阅这本书前,我还在不停地查阅诸如"电音种类知多少“之类的电子音乐入门帖子,因为电子音乐从来对我而言都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领域,除了偶尔下一点Kraftwerk的专辑,几乎从不会去了解它的动态,分辨各式Techno和Trance也勉为其难。那么你一定会问,那么今天为什么会由一个从来不听电音的人,来推荐一本专述德国电音的书呢?莫急。听了我的讲述之后,你听不听电音,都会喜欢上这本书。

  《声音的旅行——德国电子音乐风景》是2011年由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策划出版的,前言后记说得很清楚,电子音乐是今天德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话虽这么说,当年笔者在学校里上德国文化课时,老师恐怕挠破头皮也想不出这稀奇古怪的声音和德国文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说一句,前半本书的作者张有待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是一位业界公认为颇具影响力的中国DJ,长期致力于摇滚、爵士、电子乐在中国的传播,比如在电台主持过《爵士春秋》。

  张有待历数起柏林城市及其最优秀DJ的故事,真是娓娓道来,书中大量记录了他与几位DJ的对话:他们谈到了德国国家的体制问题——音乐为什么会成为对抗惩罚与监视的工具,谈到了年轻人是怎么样白手起家,组建起最简陋、但也许最快乐的民间电音俱乐部;也扯出了围绕着柏林广播电台、唱片铺及其他一些电音圈内的奇闻趣事,更直言不讳下载时代对于电音的威胁、药物和酒精与电音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等等,总之我们行外人能猜到的,他们都说了一遍,况且几乎每一页都配上了黑白或彩色的柏林街景照片,此般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同类书中应该说绝无仅有。

  不过,我觉得张有待在全书中写得最棒的文章,还得算第四篇《柏林周末历险记》了。故事是这样的,作者从网上认识了一位名叫Manuel的柏林DJ,但一直没能见面,没想到他在去柏林淘黑胶唱片时,在地铁站里凭直觉认出了Manuel,便跟随他开始了柏林城内各大电音俱乐部的历险之旅,Manuel介绍说:”柏林的周末有各种奇奇怪怪的Party,隐藏在各种奇奇怪怪的角落。“果不其然,每当作者拐弯抹角地进入一个”隐藏“的Club,都会被它们与世隔绝般的、各具特色的建筑装饰风格,以及电音热爱者们兴奋而投入的舞姿所感染。在我看来,作者所描述的电音俱乐部,完全不同于国内我们所熟悉的”Disco文化“,而更具有欧洲”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味。比如,一家设在居民楼地下室里的俱乐部,会一边放着电子音乐,一边又进行着行为艺术表演和画家的涂鸦,成年人们就像小孩一样玩着地下室小火车;又如,柏林大腕级别的”DJ Hell“会突发奇想,在自己常常买啤酒的地铁小卖部摆出唱机和混音台,只是为了”把音乐彻底地还给人民“,作者说,这个搭设在小卖部的临时俱乐部,是他在柏林参加过的最好Party。

  本书的后半部分是10来个德国电音唱片厂牌的介绍,资料性很强。书的末尾还附有德国电音唱片店、网站和音乐节的简介,方便了那些有志于去德国走一遭的电音发烧友按图索骥。诚实地说,德国歌德学院认认真真地做出一本电子音乐的介绍书籍,作为中德文化双向交流的敲门砖,智慧和远见可不是一点点——虽说中国历代瓷器、书画艺术的讲座向来是中国孔子学院在欧洲工作的铺路石,可相关的外文出版物,笔者查了查,却着实罕见。我倒觉得,这本德国电子音乐入门书的本意,并不在于让多少国人从此听上House或者Techno,而是要勾勒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很大一部分德国青年的“隐藏”生活,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因而神往一次不一样的旅行,恐怕这点就足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