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3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由[美] 黄仁宇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明朝那些人儿

  读史明鉴是一个非常取巧的说法。于我个人来说,看史书实在是个有趣又无聊过程,有趣在能获取窥探古人生活的满足感和对比现今然后评论一二;无聊在既时代久远又实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看《万历十五年》,与其说是在写万历年间第十五年的概况,不如说在写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与其说是在写封建王朝的君臣伦理和三纲五常,不如说在诉说整个文官体系的存在及运行机理。

  历史上似乎从来完全的赢家或者败者。张居正,大刀阔斧为国献策、权倾朝野官至太师,然而死后仍然难逃权利肃清家破人亡的历史悲剧,树倒猢狲散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万历皇帝,虽贵为天子,也曾励精图治为民谋福,然而终究在政治的漩涡中难逃被控制的境遇,最终消极厌世推崇无为而治,落得一代庸君的名声;海瑞,一生清贫无畏权贵,为民请命不惜触怒龙颜,在民间赢得一片好名声却也终究落得一个不被重用且万矢之的的下场;申时行,作为再任首辅,凭借自己的中庸的政治智慧迎合了万历后期不为的政治风气,也算是实现了自己政治抱负,然末了仍然难逃一出被百官参劾的闹剧,还落了个毫无建树的名声。戚继光,一名大将,有勇有谋,戚家军的出现让倭寇小贼闻风丧胆,也让其他王侯将相惴惴不安,最终丰功伟绩敌不过皇权至上,饱受猜忌而终老。李贽,仿佛是离经叛道的代名词,与集体观念背道而驰,活在自己的世界为所欲为,饱受争议又饱受偏爱,极端坚决又极端矛盾,着实是苦闷又漫长的万历年间一个光怪陆离的存在。

  至此,何为为官?何为从政?何为为民?何为平天下?恐怕难以下定论。如若统统留给后人去评判,这就突显出录史传史学史思史的重要性了。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人心的叵测、利益的趋避、权利的诱惑,这三座大山大概是古今中外唯一互通的共性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平凡中的的不平凡

  这是一个最平凡的年份,即便是在万历皇帝的眼中也不过是他御宇的第十五年,没有哪个历史学学者会将这一年拿出来单独讨论。也许是因为作者黄仁宇接触到更多西方思维,将这样的思索中国历史结合起来,就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传统的历史类书籍,多半还是沿用了中国古代的史书写作方式,即从一个皇帝的登基,讲到他的死亡;或是从一个朝代的萌芽,讲到它的覆灭。历史类书籍写法大多如此。而《万历十五年》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写作方式。它取了一个历史上似乎十分平凡的年份,却又在作者笔下十分特殊的年份。作者以这个年份为线索,将重要的人串联起来,再根据这一个人,写这一个行业和领域,最终才描绘出整个万历时期的变革与命运走向。且本书将幽默诙谐小说文字与历史论文与考究的笔法相结合,在学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可读性,想来这也是这本书不仅仅在业界被广为赞誉,也是它成为畅销书的一大原因吧。

  作者用了两章以张居正和申时行为切入点来讲治国之道与朝堂交错,又用海瑞的传奇来讲经济发展,用戚继光的故事讲治军之道与文武冲突,再用李贽的想法思想的发展与矛盾。看似每一章之间是单独分离的,但事实上这些人又有着各种关系譬如说戚继光被惩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与张居正关系较好。而治国之道的阐述,又与文武官员的不同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将人物之间互相关联起来,也将不同的领域相互关联起来。最后我们才会发现,历史的发展不单单由任何一个方面,而是纵观全局,交错推动。我想,作者所赞同的“大历史观”也可在此窥见一二。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三):历史之述贵在严谨之作

  我常常感慨好书就是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不忍耽搁,也舍不得耽搁,而这本书就刚好能否认我之前的这个感慨是错误的。这本书我放在公司,每天中午休息时候翻一会儿,像是看的一篇论文。读的很慢,每天翻几页,这么慢慢读完的。

  并不是那种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是属于收获型的阅读。对万历皇帝的剖析让我重新认识了万历,还有张居正,还有申时行,好吧,还有海瑞,好吧,我承认我对这一段历史重新审视了一下。是一种用现代人眼光对当年的审视,不是那种意识模糊的混淆,而是让你从生活的细枝末节感受历史,写的真棒。这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严谨的图书之一。

  我历史方面的知识缺乏一直让我挺自惭形秽的,但是明朝一直还算我稍稍了解一点的朝代,这方面看的书比较多一些,从金瓶梅到明朝那些事儿,再到一些影视作品,明朝的各种死太监、龙门客栈等,还有像张居正、海瑞、王世贞这样街坊故事的耳濡目染。可读万历十五年,让我有一种系统感,比如说这个朝代制度的利弊,我开始想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学者来讲,我这个说法是很可笑的,他们入门就学起了。可是对于像我这种生活工作与历史不沾边的门外汉,开始被培养的吸收这种问题,不光是对各种人物故事感兴趣了,而开始分析本质,我觉得这种收获很难得,就相当于气质的培养一样

  以前我心目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常常论及他的功绩或者行事作为,而欠缺考虑其当时的境地。而黄仁宇的这本书,让我在这方面事业拓展许多,海瑞固然值得尊敬,可是他那一套却无法能使众官员学习而成为一种可以吸收的方法。申时行看似总在和稀泥,实则他是明白阴与阳的调和,洞察人性,他的行事是有原因的。戚继光与张居正,更让人感觉到系统,识时务是俊杰,戚继光并不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可是他这一切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报销祖国的目的,有阴有阳,他是一个真实的人。

  我们读关于历史的书,对于严谨的论述我们要格外值得尊敬。我最近在读苏东坡传,我把作者那一套刻意为之的迎合当做是写给外国人看所以如此的,同样是写过外国人看的,黄仁宇就更让我喜欢了。

  读这本书,一定要先把明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享受不到这种收获体验。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四):历时很久分章节翻完的书,读时感慨颇多,读毕记忆甚少。

  作者穷7年不倦之功,半生博览世事之历,汇成此题为一年年号之作,事无巨细,客观公允,以大历史观着眼,使读者窥测那《无关紧要的一五八七年》

  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点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十分值得学习的优秀之处,但是在大环境下最后都是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故事却是悲剧的结尾……个中部分也十分值得深思。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五):读书笔记——文官制度

  这是02年写的东西,甚至都不记得是否已经在豆瓣贴过了,管他的……

  --------------

  1.皇权和文官制度

  以往一直认为,皇帝昏庸是引起国家衰落以至于改朝换代的主要原因,《万历十五年》却不断告诫我们,到了明朝,中国的文官制度已经相当成熟,作为统治理论基础的儒家思想也已经深入人心。在中国,历来以王命天授作为皇权的根基,既然天可与之,天也可夺之,所以才会有屡次朝代更迭,且每一个朝代的天子都能宣称自己是真命天子而不受到质疑。统治中国的实际上并不是帝王,而是整个一套理论以及与之配套的官僚制度。这种情况到了明朝已经根深蒂固了。

  “明万历年间”,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武侠小说里的年代,常以“宦官当权”、“民不聊生”这样的词语作为特征,因此,万历皇帝显然是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才至于如此不堪的统治结果。但从黄仁宇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万历在位48年,曾经也是一个精力旺盛、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到了后期,以躲避政务出名,最有意思的是,身为皇帝,居然需要编出很多诸如“生病”这样的借口来不上朝。万历十五年,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类似攻占巴士底狱那样的大事,作者这么写,仅仅是取历史中的一个截面,希望能通过这个截面前前后后发生的有关联的事情,描绘出中国的统治理论以及这个理论所导致的统治制度。看完之后,很多新的观点都是让我震惊的。

  皇权仅仅是统治的工具,这仿佛秉承了“人是社会的工具”的观点。贵为天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为所欲为,而且还有很多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无法打破,如果了解到万历去郊游居然如此麻烦、甚至狼狈,就能理解为什么真有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真有皇亲国戚深为自己生在帝王之家而懊悔了。

  皇帝在文官制度中的作用是仲裁,当出现争论无法用伦理解决时,皇帝可以用它的天授的权威决断,不管这种决断是否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也不管这种决断本身是否有道理,总之,这是皇帝的职权。精明的皇帝能够利用这种决断权操纵文官集团,从而真切地称为文官集团的首脑,而懦弱一些的皇帝,则可能会不会用或不善于用他的这个权威,从而沦为文官集团的橡皮图章。团结的文官集团通常都是皇权的障碍,所以,精明的皇帝都会在文官集团中有意无意的培植对立小团体。但过于团结的小团体,同样也容易集结对抗皇权的力量,从而能够藐视权威。这就是“朋党不可无,也不可无治”的原因。聪明的皇帝可以在两大集团之间游刃有余,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利用自己的权威,并使之凌驾于两个集团之上,作为一名有威望的仲裁者。

  万历显然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却因为受到文官集团的反对而不得不放弃,很多时候,他都完全可以坚决的利用自己的权威,把自己的想法贯彻下去,而完全不顾文官集团的反对。同时,他还大可以利用他们当中的倒张居正的意图限制张居正的权力,不让大权旁落,另一方面又利用张居正来压制文官集团,而不是简单信任张居正或是不信任从而清算他。扶张和倒张两个势力的任何一个压倒对方,对皇权来说都是一个威胁,很多皇帝都领悟到这一点,可惜万历没有领悟到。当他觉得自己无力操纵文官集团时,他就采取逃避办法,所有有争议的论题都留中不发,越来越耽于政务了。

  皇权与文官制度的关系,就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因为传统道德而形成一个整体,而个人要想发挥自主性,既不能无视社会的惯性,特立独行,也不能随波逐流,最终放弃自己的主张。正如聪明的皇帝能够利用文官制度为己服务一样,聪明的个人,也应该学会如何既融入社会又利用社会。

  2.文官制度本身

  中国的文官制度是世界有名的,早在秦汉就有了雏形,隋唐时走向成熟,当了明清,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供养体系,坚不可摧了,不借外力是无法革除的。当然,这种革除并不见得就是只革除文官制度的弊端,也就是说,不能完全否认文官制度的可取之处。《万历十五年》一书,就花了很多篇幅试图描绘出文官制度的运作规律。

  孔孟学说无疑是文官制度的灵魂,没有这一套统一的思想,是无法想象能在生产力条件低下,不可能用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的时代条件下,形成一个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为结果的统治体系的。中国的文官并不完全是独裁者的统治工具,相反,即使是独裁者也必须尊重孔孟学说,否则他所面临的阻力就会超过他的控制能力。因此,孔孟学说既是文官制度形成的基础,又是它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工具。这种作用,有时甚至不是个人所能感觉到的,比如进谏,这个在中国古代备受称赞的由下至上的批评,正是由于以儒家传统作为理论指导工具和保护伞才能不总是招致杀身之祸,进谏者由于一直受的就是这种教育,认为留名比留身重要的多,因此,在“以下犯上”的时候才能做的从容不迫大义凛然。这在古代埃及是难以想象的。同时,中国的皇帝也并不是傀儡,作为天意的人间代表,他的权力超过了任何文官,甚至超过了文官集团整体,这也是一个文官集团能有皇帝这样一个现实上的领导的原因,——光有理论方向作指引是不够的。

  一己私利是无法完全杜绝的,但接受了孔孟学说的文官们,是应该抛弃私利而以社稷为重的。但正因为一己私利无法避免,就又造成了中国文官制度的一个现象,那就是腐败。这个新名词并不是刚刚在中国出现的,自古如何保证文官们的廉洁就是每朝每代的一件大事。法律是无法健全的,特别是在当时的简陋条件下,那么只能通过道德监督,以及舆论监督,而且道德的实际作用要大于舆论的作用。如果没有圣贤书的教导深入文官们的心里,他们完全可以凭借“父母官”的身份和地位为自己获得甚至是应得的那一部分酬劳,——因为薪水通常都是很低的。但教育并不能解决一切,利字当头,总会有人心动,心动如果要变为行动,通常要么秘而不宣,要么就要从孔孟学说中找个好借口。小到贪污受贿,大到朋党斗争,无不参杂着私利,同时也常常能冠之以正当的理由。比如攻击张居正,绝不会有人提到自己受到张居正的排挤,即使这种排挤很显然而且毫无疑问是应该受到批判的,弹劾的人也要找到另一些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仿佛所有事情都和自己无关,而仅仅是因为张居正触犯了道德传统。更为隐讳的是弹劾的过程,听上去更加戏剧化,同时对文官们而言,又完全合乎“惯例”,在《万历十五年》第一章中有一段介绍通常的上书参劾过程的文字,读来很有意思

  3.以道德的名义

  偶尔一次看电视,好像是实话实说节目,几位老总聚在一起谈自己公司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陆的几位老总说的都很抑扬顿挫,什么“中国人的精神”、什么公司文化,却好像达成共识一样只字不提钱,倒是一位香港的老板,他创意建了个黄金厕所,解释说,就是做广告,而且还认真地说:不赚钱的事,生意人是不会做的。我想,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那几位老总肯定在笑:这话怎么能当面说呢?

  黄仁宇从万历年间发生的种种事件,当然,肯定不仅仅是万历年间如此,得出这么个结论:在中国古代,即使是完全技术性的问题,也要以道德的名义提出。圣旨总是那么含蓄隐讳,奏章也是理论性极强,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不认真读“言中之意”,很难从这些表面文章中获得其实质。这也算是一大中国特色了。一切道德先行,有些像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权威,不知道是否也深入到如此地步。我感觉,在中国,学做人,实际上就是习惯这种表达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然后学会使用这种方式,从而在社会中立足。

  4.明朝的军事制度和戚继光

  历史书上只说过“戚继光抗倭”,看了《万历十五年》才知道,倭寇原来那么严重,戚继光也是如此复杂的一个人。不记得有没有讲戚继光的小说或者是电影,故事性极强。

  明朝是靠推翻前政权起家的,所以朱元璋作为一个天才的政治家,想了很多办法防止明朝也亡于底层的起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完全成功了。唐朝武力强,却有安史之乱,节度使割据,明朝终其一朝没有发生叛乱,朝廷要谁死,不论他是多大的官,他肯定会束手就擒,死定了。但这样的一个坏处,就是国家的总体军事水平低,没有跨省的野战军,没有能协调行动的最高军事机关,军事将领也比文官地位低得多,这样的军事机构,当然是衰弱的。倭寇从明朝盛期就出现了,幸亏不是要割疆立国,只是以劫夺财物为目的,否则明朝恐怕早就只剩下半壁江山了。即使只是打家劫舍,记载中已经留下了50-70人的小股海寇在今浙江、安徽、江苏境内12万驻军之间杀伤4000多人的记录。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戚继光就是这么走上来的,上有张居正支持,下有倭寇的压力,再加上自己作为一个实用主义军事家的才干,才有了戚家军的威名。

  明朝的常备军的组织非常有意思:“军户”,相当于是世代以当兵为职业的人家,这和明朝要求家家户户世袭职业是一致的;常备军的补给也非常有意思:不是统筹统分,而是由地方政府直接交给附近的驻军,“一一对应”。军官也是“世袭”的,中期有了武官应试制度,但主要还是考刀马娴熟程度,而且武官处处都受文官节制。这样的军事力量,其战斗力的低下可想而知。戚家军与之相反,士兵是招募过来的,亲自训练,补给有中枢的张居正和位居兵部尚书的谭纶撑腰,要多少有多少,自己又碰巧很有军事家的才干,这样就相当于回避了明朝军事制度的弊病。但即使如此,戚继光也不敢触动整个军事体制,而且戚家军也只能算是一个异数,根本谈不上是一次改革的前兆,因此一俟靠山一倒,外患一除(或者是稍有减弱),戚继光反而因自己的创举而惹祸上身,原因按照黄仁宇的说法是在“嫉妒、怀疑”之上又拔高了一层,那就是“他的一套措施打破了文官集团希望保持的平衡”。

  5.无事宁和和事老

  张居正在位时,过于飞扬跋扈了,尽管他的确相当有能力,而且立志于改变不合理现状。正因为他不知道收敛,脱离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平衡,所以生前要不是万历皇帝的偏袒,早就完了,死后几乎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抨击,不得善终。申时行在这一点上,就是说,在把握文官制度的本色上,要做的更加优秀。他在史籍上几乎没有留下政绩,但也没有留下什么骂名,要不是在立储问题上万历优柔寡断了些,而且不理解申时行的用意,他说不定还能善终,这在明朝的文官史上是很少见的。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那么他就努力让现状维持的更稳定更长久一些,这就是和事老的目的和作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六):划线的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自序

  2014-10-19

  “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注: 办事无能,压榨有能。

  2014-10-19

  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2014-10-19

  中国的传统政治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

  2014-10-19

  明代张瀚所著的《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他的家庭以机杼起家。中外治明史的学者,对这段文字多加引用,以说明当时工商业的进步及资本主义的萌芽。其实细阅

  2014-10-19

  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第一章 万历皇帝

  2014-10-19

  这一番推辞和接受的过程,有条不紊,有如经过预习。

  注: 毛爷爷这手也玩得好啊←_←

  2014-10-19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插曲,竟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斗争的契机,导致了今后数十年皇帝与臣僚的对立,而且涉及到了整个帝国。

  注: 繁文缛节把我看跪了-_-||

  2014-10-19

  越到后来,圣旨免朝的日子也越来越多

  注: 皇帝也想睡个自然醒→_→

  2014-10-19

  指出为人主者,应当随时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至于珠玉玩好,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不值得陛下亲垂关注。

  注: 温饱。。。。。

  2014-10-19

  大学士一职也变成了皇帝的秘书而兼顾问,虽然他们并不负有名义上的行政责任。

  2014-10-19

  至于这些人所受的处分是否咎由应得,则不在考虑之列。

  注: 不问是非只需站队。。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2014-10-19

  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2014-10-19

  古人所说经和权。这些关系,文官们也无疑地了如指掌

  2014-10-19

  中枢的大厦坐落在无数含糊暧昧所叠砌的基础之上,于是就必须找出自己的行政管理办法。

  2014-10-19

  案悬不结,责任不明,必将破坏全部文官机构的规律,失去以后赏罚的标准。

  2014-10-19

  这些人把正直当作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作本钱,然后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声望。

  2014-10-19

  在名义上张居正是皇帝的顾问,并无决策和任免的权力。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图,他经常以私人函件的形式,授意于他亲信的总督巡抚,要他们如此如此地呈奏皇帝,然后他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票拟批准他自己的建议。为了鼓舞亲信,他有时还在函件上对他们的升迁作出暗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他自己作中心,另外形成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以补助正常行政机构之不及。

  2014-10-19

  也许在他看来,他自己的奢华和别人的节俭不过是因地位不同因而各有本分。

  2014-10-19

  申时行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阳有阴。

  2014-10-19

  而现在看来,每个人都是说管说,做管做,两不相干,这又何怪乎他怀疑一切?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2014-10-19

  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诩;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的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阴与阳的距离越来越远,找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折衷办法也越来越困难。

  2014-10-19

  如果不经过这一番左右舆论的工作,自己的胜利就不能名正言顺。

  2014-10-19

  今天无意中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将来都可以拿来当作犯罪的证据。就算他们谨慎小心,缄口不言,也可能日后被视为附逆,未必一定能明哲保身。

  2014-10-19

  皇位是一种社会制度,他朱翊钧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的规范,但是道德规范的解释却分属于文官。

  注: 存疑

  2014-10-19

  难道说守成之君就无法改造这些凝固了的制度、改造皇帝的职权进而改造他的帝国?似乎也不尽然。

  2014-10-19

  这种惶惑以至愤慨,真正的原因是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这个体系以仙鹤、鹧鸪、獬豸等等标志、无数的礼仪磕头和“四书”中的词句堆砌而成。正德虽然没有用明确的语言,但却用实际的行动对它作了全部的否定。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2014-10-19

  海瑞的一生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2014-10-19

  阳作同情、阴为责备的修辞方式,正是我们的文人所擅长的技巧。

  2014-10-19

  大户人家可由官僚的身分而蠲免,这些沉重的负担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中小地主身上,并往往使他们倾家荡产。

  2014-10-19

  因为本朝的财政制度虽然技术简陋,牵涉面却十分复杂,如果加以彻底改革,必须厘定会计制度,在中上级机构中,实行银行管制的方式,亦即无异于彻底改组文官集团,这当然是无法办到的。

  2014-10-19

  这样的立法意在避免技术上的复杂,简化案情中的疑难,而在大众之中造成一种清官万能的印象,即在有识见的司法官之前,无不能决断的案件。

  2014-10-19

  本朝政府在法律技术上虽然远不能誉为精密周到,但在精神上却对这类人命案件颇为重视。

  2014-10-19

  这些文件由给事中官署抄录公布,就等于政府公开承认了自己的本身矛盾。为什么可以镇雅俗、励颓风的节操偏偏成为当局任事的障碍?可见我们帝国的政治措施至此已和立法精神脱节,道德伦理是道德伦理,做事时则另有妙法。再要在阴阳之间找出一个折衷之点而为公众所接受,也就越来越困难了。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2014-10-19

  然而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

  2014-10-19

  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2014-10-19

  樊哙式的武人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2014-10-19

  他的诚实在于能够坦白承认这一目的,而不打出去绝私欲、为国为民等等高尚的幌子。这就接触到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让每个人公开承认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自己的个人打算,以免口是心非而阴阳混淆?

  2014-10-19

  早在二三十年前,在丧父家居的时候,李贽就已经有了这种经验。当时倭寇犯境,城市中食物奇缺。他虽然只是一个最低级的文官,也不得不接受亲族的拥戴,负起了为20多人的大家庭寻找饮食的义务。

  2014-10-19

  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

  2014-10-19

  这种经济上的利害关系被抽象而升华为道德。

  2014-10-19

  他的各式各样的著作,无非异途同归,其着眼在把读书人的私人利益与公众的道德相融合。

  2014-10-19

  李贽自然无法理解,用中央集权的方式,以为数众多的官僚治理亿万农民,就要求整齐划一、按部就班,不能鼓励特殊分子或特殊成分发展新的技术或创造新的法则。在他所处的时代,文官集团业已丧失了发展技术的可能,也没出对付新的历史问题的能力。

  2014-10-19

  十分显然,李贽没有创造出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他的片段式的言论,也常有前后矛盾的地方。读者根容易看出他所反对的事物,但不容易看出他所提倡的宗旨。

  2014-10-19

  本朝开国二百年,始终以“四书”所确定的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根据,而没有使用立法的手段,在伦理道德和日常生活之间建立一个“合法”的缓冲地带。因为惟有这种缓冲地带才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开放的机能,使政府的政治措施得以适合时代的需要,个人独创精神也得以发挥。

  2014-10-19

  在本朝的社会中,儒家的仁,类似于宪法的理论基础。全国的读书人相信性善,则他们首先就应该抑制个人的欲望,不去强调个人的权利。扩而大之,他们一旦位列封疆或者职居显要,也就不能强调本地区、本部门的特权。例如东南各省本来可以由海外贸易而获大利,但由于顾全大体,没有坚持这种特别的经济利益,就得以保持全国政治的均衡。在这种以公众利益为前提的条件下,政府中枢才有可能统一管理全国,而无须考虑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个人的特殊需要。这是一种笼统的办法,也是一种技术上简陋和没有出息的办法。

  2014-10-19

  以上种种情况,在长时期里造成了法律和道德的脱节。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不依靠公正而周详的法律,就势必依靠道德的信条。而当信条僵化而越来越失去它的实用价值,沦于半瘫痪状态中的法律也当然无法填补这种缺陷。

  2014-10-19

  何况把可能的后果作为现实的罪行,也是本朝司法中由来已久的习惯。而全部问题,说到底,还在于它牵涉到了道德的根本。

  2014-10-19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2014-10-19

  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2014-10-19

  看出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有如今日美国的“潜水艇夹肉面包(submarine sandwich),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及法治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2014-10-19

  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候地理关系的影响。

  2014-10-19

  明治维新只要给它加一个新的高层机构,则所有商业管制的办法都行得通。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

  2014-10-19

  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今日全世界处于原子武器的威胁下,我们讲学不得不特别谨慎。

  2014-10-19

  而今日中国立即准备在十多年后收回香港,势必为大陆文化及海洋文化中的居间人。我在书中自序里说及“给中国留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至此已经更现实化,其期待也更迫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七):平衡下的明帝国

  很早以前就听很多人说过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写的不错,在再三纠结和推迟下,终于有幸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它读完,刚好一天一章。

  很喜欢黄仁宇先生对于章节的编排,七个人物,七个篇章,但他们却并非如同空中阁楼一般独立存在,而是内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线索能将这些独立的篇章全篇联系在一起,而这一线索也是我认为黄仁宇写这本书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一种平衡。平衡在此书中的含义有很多,每个人自身阴阳两面的平衡、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平衡等。

  关于平衡,它自身也具有两面性,它既保证了这个帝国机器的稳定,不至于因为一场动荡而彻底瘫痪,同时它也限制了这个帝国走得更远。

  打破了平衡,即如张居正一般,身前靠着年幼皇帝一种过度的依赖,能够做到不被相对处于弱势的文官集体所打倒,能给大刀阔斧的推行自身的改革,提升这个国家行政的效率。但张居正这个改革家在他完成他的抱负之前,过早的离开了人世,他的死亡,使一直处于被打压状态的文官集团迅速起来,政敌纷纷上疏反对,皇帝对于他的信任也越来越少,当皇帝发现这个一直教导他节俭的老师、首辅,自己也过着奢靡的生活时,皇帝对张居正的最后一点的尊重与信任也在顷刻间消失。可以说张居正是一个勇士,他敢于打破长期以来的平衡局面,也许是他看到平衡的弊端,国家机器长期处于一种低速运转的状态,上下相隔已久。但是他也是一个可怜人,他既然打破了稳定的局面,就必然会受到那些“保守势力”的攻击,不是每个人都有如他一般的勇气去改变现状,也许也有如他一样看到了这个帝国所面临的问题的人,但人人都有阴阳两面,阴是指着个人的私欲,阳指着名面上所宣言的德。张居正的改革仅凭他一个人之力即使有年幼的皇帝与太后的支持也是难以进行下去的,所以这势必需要他在朝廷上下培养自己的势力,而他的所作所为不论是改革还是培养自己的势力都已经大大的侵扰到众多文官的利益,他们的阴收到了挑战,但是他们不能够用阴去反抗,他们需要用阳,以一种伟大而又无私的态度去驳斥张居正。用阳来保证自己阴的利益可能是文官最擅长做的事,看似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忠实维护者,其本质也只是维护着自己利益的政客罢了。正是由于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所以在张居正死后,即使皇帝想偏袒也无法做到。因为这个国家并不是依靠着严格而又详实的法律去维护,而是依靠着虚无缥缈的高高挂在最顶端的道德来维持。

  既然打破平衡无法成功,至少张居正他是失败了的,那么极力去维护平衡的呢?张居正之后的首辅申时行就是这样一个极力去维护平衡的人,而他的结局也只是比他的引荐人张居正多得了个善终罢了。申时行他发现了文官自身阴阳的矛盾,他同时也明白上一任首辅张居正打破了这种长久以来的平衡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于是他尽力的去维护一种平衡的状态。然而,他以为他的这种维护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是可以最终取的成就的,但他却过分看轻了文官中阴阳两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仅凭着他是张居正所引荐这一点,文官集团也是容不得他的,对于他种种周全措施都被套上了没有作为这一顶大帽。此时的万历皇帝也发现了那些满口道德的文官身上的阴阳两面,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为他或者说为这个国家效力,这种论断给他造成了一种文官处处与他作对的感觉,故年纪尚轻的万历皇帝开始拒绝直面这一问题,他消极对待,但是他的消极又并非是完全不管不顾,而是关于他的批评建议都一律的无视,这甚至导致了文官中职位空缺许久也无人顶替的局面的出现。首辅申时行极力在中维持着皇帝与文官集团的平衡,然后他却是费力不讨好,文官集团觉得他一个首辅并不能很好的规劝皇帝替文官发声,同时皇帝对于申时行的规劝置若罔闻,只是在每次申时行引咎辞官时都予以挽留不批准罢了。申时行不光在处理文官集团与皇帝的关系上是主张平衡的,甚至在处理边境问题时也依然坚持这样的原则,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当年他对于那个在边境建州扩张领土的酋长的不追究,对于那个动兵去征讨酋长的辽东巡抚受到参劾也不追究,“申时行认为这件小事并不值得打破文官之间内部的和睦局面,但他没想到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态度,使得这位酋长今后得以为所欲为,而且还能继续利用本朝内外官员的不和来发展他自己的千秋大业,而这位酋长名叫努尔哈赤,若干年后他的庙号则为清太祖”(大致引用了文章的原文)。这种平衡的措施在短期内看似维护了文官间的和睦,但恰恰就是这种平稳为日后明朝的衰败打下了基础。

  本文中唯一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我认为就是海瑞了,在他的身上似乎是没有阴的一面,他认为人人就应该严格按照已经制定的法律办事,不论这部法律是否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他更赞同官员就只能拿着洪武皇帝时制定的少得可怜的官员俸禄,不应该去拿那些看似合法又不合法的灰色收入。他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而其他文官也很难在他的私生活方面去攻击他,更无法在阳的一面上击倒海瑞,因为海瑞可以说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他一生清贫,生活潦倒困苦,且不安于闲职一直想着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但海瑞的失败也是因为他打破了一种平衡,一种文官中阴阳的平衡。他的出现就如同“圣人”一般,使那些阴暗面无地自容,他想要整治文官中的不正风气,但是他却不知道正是这种风气才维持的这个帝国的运转。所以他为文官集体所不容,随即被任命为南直隶巡抚,驻扎苏州。这看似是一份肥差,因为苏州是全国最富饶的地区,但是同时这个地区也有着自己的平衡不容被打破。海瑞想在这里彻底改变高利贷盛行的局面,认为高利贷使得大地主更加富饶而普通底层农民却更加贫困,最后只能将自己的土地抵押给债主。海瑞的失败是他忽视了一种相当盛行的现象,即即便是一个稍有积蓄的自耕农也会想法设法的去放高利贷,这是一种社会风气,海瑞想要去彻底改变,妄图凭他的一人的孤军奋战去挑战整个社会,其结果可想而知。海瑞受到了检察官的参劾,最后也只落得了“志大才疏”的评价,只应该安排在闲职。安排闲职与海瑞自身的抱负是相矛盾的,于是他怀着不满被迫还家。海瑞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搅乱了苏州自上而下的社会风气,黄仁宇先生说:“如果海瑞采用惩一儆百的方式,把徐家或其他几家有代表性的案件广事宣传,以使借富欺贫者知所戒惧,而是不对类似的案件一一追究,那么,他也许会在一种外张内弛的气氛中取得成功。”所以,我大胆的推测,海瑞的失败是因为他打破了一种平衡,他的做法太过矫枉过正了。

  当然,黄仁宇先生也写了万历皇帝、戚继光、李贽,在我们看来都可以用之前提到的遵守平衡或者是不平衡去解释,就不一一赘述了。

  初读此书是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到后面,越来越多的是黄仁宇先生对于自己所提出观点的赘述,读的时候有些困难,至少对我来说是的,于是那些比较“枯燥”说理片段,我经常是看完一段完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不得不一遍一遍的读,可能真的是自己的阅读能力比较差吧,有的时候我甚至需要念出来才能读懂。虽然读到后面的时候,尤其是“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这一章时,可以说让我有了痛苦的阅读体验,但是读完全书,内心依旧有一种冲动,促使着我把他写下来。我对于历史的了解还是很少,最多的都是初中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上的条例知识,对于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他们,我目前的了解也主要是来自于这本《万历十五年》,从这方面来看,我真的是一个不怎么称职的文科生,所以上文的很多叙述与论断,有很多的偏见和错误,希望大家不要介意,也更希望大家能给指正出来。谢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八):一本比小说还精彩的深刻史书

  《万历十五年》讲的万历年间一个很普通的年份,叙述的人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它把明朝的官僚机构的“阳”和“阴”说的极为透彻,不禁让人冷汗涔涔,其实每年都可以是万历十五年。年份固然寻常,但早已埋下了衰亡的伏笔。

  作为一部明史经典著作,它很好读,一点也不生涩难懂,仿佛在看小说一样。主要人物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人揪心,心理活动也特别真实可感,可能会有严苛的历史学家不屑于这种讲述,但平心而论,对历史的解读很多时候都是作者的主观思考,既然如此,何必力求表面上的客观。直接抛开那些顾虑,将文字写得精彩些,观点阐述得深刻些,脉络梳理得清晰些,这样才是读者的幸事,也为作者解开了传统的枷锁,便于作品的广泛流传。

  《万历十五年》提出的主要是一个观点,即“中国两千年以来, 以道德代替法律, 至明代而极, 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个观点特别震撼,书中也给出了很多论述,十分令人信服。

  当我们看着书中那么真实可感的人物一步步走向各自衰落的结局时,才真正明白:事件改变命运,命运改变人,人改变历史,时间改变一切,永远都是这样。

  读史可以明智,关照着他们的命运,我们可以看懂很多事情,也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对”的选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九):如果万历不是君子

  阴阳

  道德与私欲的阴阳观点很新颖。

  即承认了道德的普遍性,又透露出私欲的现实性。文章中提到几次谏皇帝以颂自己的官吏,来凸显官吏自己的道德高尚,这是最为恐怖的事情。和后期清朝皇帝的文字狱来比较,可以说万历皇帝过于柔弱。

  文官系统

  文官系统应该说是朱元璋留给朱氏子孙的一个控制皇权的国家机器。

  用文官统领武官,以减少直接的拥兵自重的效应。去丞相设内阁系统,四大学士以用于互相遏制。在后期,文官系统是超越于皇权的,也就是统一的儒学团体遏制了皇权的自由。这应该是任何皇帝所不愿看到的。

  还有低俸禄导致了私欲的激增。

  皇帝的能力

  对于万历皇帝来说,其实和他的身世很有关系,过早的登基,尤其是从小在儒学的教育下长大,使儒学不但成为万历的治国之本,也使万历成为儒学团体的一员。而在很多问题下不得不被大思想下妥协。他显然局限于儒学亦或道德的深渊里,而过于成熟的文官体系使他无亲信可用。即使最大的亲信,他的老师也亦受其他学士的节制,使皇权无法完全代表皇帝的意志。

  其实文章提到宦官平衡文官系统的方面不多。应该是宦官系统是明朝平衡文官系统的最好武器。如果万历皇帝给予宦官更多的权力是否可以抑制文官系统呢?因为宦官的特殊性质,过大权力会很容易收回。

  大国政治系统

  明朝万历不上朝是非常有名的,皇帝不谈国事,而大国依旧照常运转,可以说文官系统的确有他的优势。

  武官系统和文官系统的不对称性,使国防衰竭。可以说,万历使自己架空于整个国家机器之上。

  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无论是张居正的经济改革,亦或戚继光的国防改革,包括海瑞的政治改革都失败了。原因不无其他就是即得利益者的阻扰。尤其得说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是在皇家大力支持下的改革。却依旧以失败告终,不得不说即得利益者过于庞大时就非常恐怖了,尤其是即得利益者是官吏的时候。即使国家机器的高层想要改革时也会变得政令不通。

  最后,文官的极盛可以说是皇家自身原因造成的。应该是万历皇帝自身没有能力去驾驭这个国家机器。如果他仅仅把道德作为一种控制工具的话,并且重塑武官系统,大明王朝是否会有万历之治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十):每章都写两句话

  5.26读完第一章万历皇帝,就像是把一个孤独的人的生活塞进嘴里。 5.28 读完第二章申时行,更多的理解了张居正,理解了皇帝和文官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认为的二者相互制衡或许不太恰当,个人认为文官集团牵制皇帝会更多一些。 5.29 读完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明白张居正对于整个帝国的重要性,万历皇帝的消极是一种对文官集团的报复,这种报复让帝国的平稳摇摇欲坠。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道德的榜样。 5.30 第四章的标题为活着的祖宗,十分形象的反映了万历皇帝的身份。修筑陵墓已显示出他对自身身份的肯定,可以和列祖列宗相并称,为后世千秋所铭记,可是,这只是加重了他身上的道德枷锁。 5.31 第五章讲的海瑞,标题为,海瑞——古怪的官僚模仿 海瑞作为一个只有阳的文官,实在是为文官集团所不容,但是,他却在某些方面被皇帝所赏识,可能是他点出了多数文官不敢说的事实,这些事实虽让皇帝很气愤,可是也让皇上觉得戳心。他的绝对清廉公正声名远扬,甚至被百姓奉为英雄人物,被视作为官的模仿,但是,他一生的仕途安排却让皇帝和众臣感到尴尬,他在道德上是绝对正确的,可是他不能适应整个行政机制,走到哪里都要搞事情,破坏当地原有的平衡。明帝国以道德来治天下,按理来说,官员都应该是海瑞这样的,可是事实和理想的差距在明帝国建国两百年后的万历时期,真的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能用道德解决的事情太多了,大臣们似乎都能意识到这点,但是却不能突破这层道德的观念,依旧要遵循原有的道德,可是又不能做到真正的像海瑞这般。整个行政体制就像是阴阳的矛盾体,而这时道德的阳只是一个空壳,看不见的阴占据了主导。其实,这一章也是以海瑞为例,揭露了明帝国几百年来以不变的道德准则治国后产生的可笑现象。啊哈读完这章真像看戏一般。 又把戚继光读完了,标题为:孤独的将领 可是我真心没有读出他的孤独,也许只是老年时因张居正而落得个凄凉的下场显得孤独吧,此外,十几年的仕途生涯真的让人不得不称赞他的军事能力,还有他的政治能力。他算是恰到好处的把握了政治体制内的平衡。但是,又不得不反思,他即使是为国家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终究没有成为变革时局的伟大的军事家。他也是在既定的政治体制内维稳一方而已,而这样的政治体制终究不能长远,于整个帝国的基业,于军事现代化发展都无益。他带领的军队可以威慑一时,但是阻挡不住最后的灭亡,他们就像是给衰颓的帝国打了一剂麻药,只能缓解暂时的疼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