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青春》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4 20: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春》读后感精选10篇

  《青春》是一本由J.M.库切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读后感(一):在库切的青春里看到你的

  读到库切的这本书纯属偶然。那是个闷热的下午,我走出鸽子笼般的商务楼,绕过繁华的静安寺,打算去静安图书馆借几本小说消遣。外借区不大,我从头到尾大致看了一遍,没找到有阅读欲望的书。后来不经意转身看见这本纯绿色的书,名字也配得上这么青葱的封面:青春。翻了几页后,我带上它离开

  《青春》是库切的自传,压抑,却是灰色的调子,不如黑色那么分明。远离父母家乡,一个年轻人独自在异国他乡谋生。他在IBM做着机械无趣的工作,却希望触碰艺术的火花。为此,他和数个女人上床,遗憾地是并没有找到灵感。种族的纷争和都市的冷酷仍旧烦扰着他。

  故事没有什么波澜起伏,平淡得像杯白水,却能吸引人看下去。它讲述的是一种默默消磨直至磨出血青春。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青春:沉醉于荷尔蒙和摇滚的叛逆青春,努力克制专心学习奋斗青春,莺歌燕舞的玩乐青春……

  比起其他青春,这种青春最悲剧的一点在于欲放纵而不能,欲奋斗却找不到目标。秒钟无情地走着,却不过是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计时。同时,没有任何外在的显相事件为它打下值得同情的烙印。车祸?破产?父母离婚?……通通没有。没有任何闪电光临这个人的生活阳光也没有。于是他渐渐干瘪下去,成了一个瘦弱的影子

  黑塞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痛苦天下最大的痛苦

  鲁迅说:人类最大的悲哀在于悲哀并不相通。(大意)

  可我觉得,即使好心的慰藉是难事,同感有时并不是奢望

  库切把他的青春精心冷冻,放进这本小说里。当我们通过文字触摸过那具冰冷的青春尸体,也许会更加理解自己手上的这段鲜活青春,这关于放纵和禁锢的游戏

  《青春》读后感(二):穿过白色篱笆的蓝色天空

  库切是个精明的人,他懂得怎样去不费力气地别出心裁。《青春》从情节上来看,无论如何也算不得上是出彩。而仅仅靠出彩的剧情,或许可以拍出华丽的电影,却无法写出深刻的小说。小说更注重的是内心

  库切完全写出了一个全景的青春故事,这一点上,可以给他打满分。我不知道别人的青春是什么样子的。我的青春只是在迷茫。恰巧他也是。逃离家的渴望,未来的不确定,感情的无处可归,心灵的绝对痛苦。那就是他。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具有艺术家意志的暂无归属者。很少去计划更远的时光,一直在做的也不过是逃离一下赖以汲取灵感的孤独。艺术家是有炽热属性的男人,他可以点燃爱情冷漠的尴尬,探寻灵魂更深的场所。

  他的痛苦是绝对的。“痛苦是他的生存环境。他在痛苦之中犹如鱼儿在水里那么自在。如果废除了痛苦,他就会不知道该把自己怎么办。”他的痛苦是他作为一个准艺术家未知中一丝熟悉的慰藉,他不准备逃避。而终于,他渐渐地遗失了痛苦的感觉,一年以来,在IBM繁重的工作,让他无暇喘息起来,他感觉自己麻木的神经好像已经没有什么知觉。而他辞职的理由在那些人耳中甚为可笑。“我在工作中体会不到真正的友谊。”是啊,这些话说给他们听又有什么用呢?他最终还得走他自己的路。他的每一步都看似毫无目的,却又似必然。一切在于他对南非的逃离,对家的逃离。他走出了一个桎梏,又来到另一个。伦敦是个好地方,IBM更是冷漠伦敦中热情的一团火焰。而他追寻自由,然而又怎有绝对的自由。

  自由地迷茫,也好过约束地死亡呀。他似乎看到了那一天,若不是死亡,那便是希望。

  《青春》读后感(三):《青春》读书笔记

  当我决定为这本《青春》写点什么时,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这本名叫青春的书,就像青春一样突然开始,又匆匆结束。也许它并不存在一个开始和结束,它只是从仓促的似水流年里截取了一段,细心捡起那些散落在岁月里的心事,装订成一本书的模样

  《青春》的主人公是一个外表普通、有些沉默青年男子,数学系毕业,为逃离南非动荡的政治环境和母亲过于无微不至的照顾来到伦敦,一边做着IT小职员的工作,恪守于程式化的有规律的生活,一边暗暗梦想成为一个诗人,期待陌生人发生一场能够激起彼此内心的火焰的爱情。

  这是一本内向的书。比起描述外在世界变化,它更多地关注内心。如果想要关注故事情节,那么你可能失望。这个叫约翰的主人公在四年的青春里只是换了几份普通的工作,和几个普通的女人做了爱。他提出了太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没有答案,但正是在这些问题里,我们看到了自己,青春之中的问题大多不需要回答,也不需要急着寻找答案,你只需要将生活继续下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答案。

  可以说这一本名叫青春的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主人公约翰对自我意识的探索而展开的。

  我是谁?我真的能成为一个诗人吗?我普通的无趣的表面真的仅仅是表面吗?我内心的火焰真的有一天会迸发吗?我必须是一个南非人吗?我如果在伦敦生活久一些便可以切断与南非大陆的联系了吗?我可以独立我的母亲而体面地生活吗?真的存在一个可以成为我的命运的女人,她能一眼看穿我平凡外表之下隐藏的火焰吗?这个女人会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吗?

  这一连串没有回音的问题,是每一个年轻人都曾有过的自我探索的缩影。不过生活之中的人们,在一场又一场变化之中匆忙奔走,问题被抛在脑后,被遗忘或者清除。只有在小说里,我们才重新与那个困惑的灵魂相遇,重新思考我作为我的独特与真实

  这些问题大部分与约翰隔离而畸形的情感交往有关。

  他极力想要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总是以冷漠的姿态面对母亲。

他在证明这一点:每个人是一座孤岛,你不需要父母。(P3) 他这一生都以这冷淡来回应她(母亲)的爱。在他的一生中母亲都想无微不至地照料他,他一生都在反抗。(P21)

  他极力想要切段与过去二十年生活过的土地——南非的联系,却又在新闻中、母亲寄来的信中、在书中出现的某个熟悉的地名中无可避免地想起南非。

看到自己仍然在写南非使他很是忧虑。他宁愿像把南非的土地留在了身后一样,把南非的自我也留在身后。南非是一个不好的开始,是个不利因素。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不佳的学校教育,南非荷兰语:他已多多少少地从这些不利因素的成分中摆脱了出来,他正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上自食其力,而且干得还不错,或者至少没有失败,没有明显的失败。他不需要想起南非。如果明天大西洋上发生海啸,将非洲大陆南端冲得无影无踪,他不会流一滴眼泪。他将是被拯救者中的一个。(P72) 爱国精神,开始折磨他的是爱国精神吗?他是不是在证明自己没有祖国不可能生活?他已经愤然离开了丑恶的新南非,现在是不是在向往过去的南非,那个仍有可能出现人间乐园的时代?对于他周围的这些英国人,当书中提到赖德尔山或贝克街的时候,也会同样感觉到被牵动了心弦吗?他觉得未必。多少个世纪的文字已经把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包裹了起来,沿着乔叟或汤姆·琼斯的足迹前进,英国人根本不会感到奇怪。(P161)

  他无时无刻不在渴望一段完美的爱情,当然,这样的爱情从未降临。

  约翰所期待的爱情是能带给他艺术之光的爱情。

他也许不相信上帝,但是他确实相信爱情和爱情的力量。那个他所爱的人,命中注定的人,将会立刻透过他呈现出的怪的,甚至单调的外表,看到他内心燃烧着的烈火。同时,单调和样子怪是他为了有朝一日出现在光明之中——爱之火,艺术之光——所必须经历过的炼狱的一个部分。因为他将会成为一个艺术家,这是早就已经确定了的。如果目前他必须是违建可笑的,那是因为艺术家的命运就是要忍受微贱和嘲笑,直到他显示出真正的能力,讥笑和嘲弄的人不再做声的那一天。(P3)

  约翰所期待的女人是能够彻彻底底改造他的女人。

如果他有一个漂亮的、世故的、用烟嘴吸香烟、说法语的情妇,他很快就会得到改造,甚至会彻底改观,他确信这一点。(P3)

  对于约翰而言,那个命中注定的女人好像是某种信仰,某种神圣的会突然降临的能力,在女人降临之时,艺术之光也会降临,他的命运——作为一个诗人的命运也会降临。

情人是艺术家生活的一个部分:即使他小心地绕过婚姻的陷阱,而他肯定会这样做的,他也得找到一种和女人一起生活的方式。艺术不可能仅从匮乏、渴望和孤独中得到滋养,还必须要有亲昵、激情和爱。(P12) 但是如果他能够作为一个平等的人和她,他命中注定的女人相遇,那么他们做爱将会是空前的,在这一点上他是肯定的,一种死去活来的狂喜;而当他再度活过来的时候,就会是一个新人,洗心革面。像正负两极相触后一闪的熄灭,像两个非常相像的成双者的交配,然后是缓慢的新生。他必须为此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有准备。(P109)

  某种程度上,约翰渴望的也许并不是女人、爱情或者激情,他似乎把女人、与女人性交看作成为一个艺术家所必须经历的一部分。

一个艺术家的生活需要他为了体验生活的缘故和任何人、每一个人睡觉吗?如果你在性方面很挑剔,你就是拒绝生活吗?(P36) 正常人发现,要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常人在感到坏品性用上内心的时候,会喝酒、骂人、使用暴力。对他们来说,坏品性就像发烧,他们要把它赶出体外,他们要回到正常状态。但是艺术家不得不容忍发烧,不管其性质是好还是坏。使他们成为艺术家的正是这种发烧;必须保持这种发烧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永远不可能全身心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他们一只眼睛永远要投向自己的内心。至于蜂拥着跟在艺术家身后的女人,不能完全相信她们。因为正如艺术家的灵魂即是火焰又是发烧,渴望被火舌吞卷的女人与此同时会尽一切力量降低温度,把艺术家降到共同的水平上来。因此,在爱女人的同时必须抵制她们。不能允许她们和火焰接近到能够将火焰扑灭的程度。(P37)

  约翰是如此的渴望亲昵、激情和爱。但事实是,他总是处在一种与他人疏离的孤独状态。

  有时是抽象的孤独,在他和女人相拥而眠时仍无可逃避的孤独。

他相信充满激情的爱和这种爱的诗人该管的力量。然而他的经验是,性爱关系吞没他的时间,使他筋疲力尽,是他的工作受到损害。可能他生来就不适合去爱女人。

  他的爱情从来没有点燃他内心的火焰,相反,它只带来无休止的疲惫、更多的困惑,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的软弱。

  他与杰奎琳做爱,一个漂亮、世故、老练的护士,看到他写在日记里的失望而离开。他与萨拉做爱,让她怀孕,然后表现的软弱无助,慌慌张张地逃走。他与处女玛丽安妮做爱,面对床单、床垫上的血液慌了神,然后冷酷地避开她的拥抱、递给她一英镑的钞票送她离开;他宁愿将这个不光彩的经历遗忘。

  约翰总是在情感中显得吝啬、别扭、冷漠。他总是假装,假装激情,假装快乐,假装爱,而这些假装的后果,是一次又一次的疲惫、困惑和自责。

  有时约翰面对的是具体的孤独。比如连续好几天沉默不语,为了有一点与他人的交往故意撞到别人,以说出“对不起”。

对不起:这个词沉重地从他嘴里说出,就像一块石头。说不清属于什么类别的一个单词能够算作说话吗?在他和老头之间发生的事人际交往的一个事例,还是说最好把这描述成仅仅是一种社会接触,像蚂蚁间储蓄的相碰?对老头来说当然是这样,不值一提。老头整天和他的一大堆报纸一起站在那儿,生气地自说自话地咕哝着;他总在等待机会骂一骂哪个过路人。而他自己的情况是,对那一个词的记忆将持续几个星期,也许持续一生。撞了人,说声“对不起”挨骂:这是一个计谋,一个廉价地迫使别人和你说话的办法。如何来愚弄孤独啊。(P133) 在人行道上的人群中,多数是年轻人。严格地说,他和他们是同时代人,但是他却没有这种感觉。他感到自己已是中年,过早到了中年:那些苍白、歇顶、筋疲力尽的一碰皮肤就会起片剥落的学者中的一个。但深层的他仍是一个孩子,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十分无知,充满了恐惧、不知所措。他为什么会在这个巨大而冷漠的城市里,在这里,仅仅为了能活下去就意味着需要永远死命拼搏、力求不要倒下? 查令克罗斯街上的书店一直开到六点。六点之前他有个地方可去。在那之后他将飘荡在星期六夜晚寻欢作乐的人群之中。在一段时间里它可以跟随着人流,假装他也在循环,假装他有地方可去,和人约会;但是最后他将不得不放弃,大货车回到牌楼路车站和冷清的房间里去。(P66)

  比如在邻居邀请他一起吃饭之后无比感激,却不知如何还礼,在内心的煎熬之下不得不躲避邻居。

一定可以作出某种姿态,某种简单的还礼的行动,但是他找不到,要不是就是不肯去找,反正很快就变得太晚了。他怎么啦?为什么他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对自己这么困难?如果答案是这就是他的天性,有这样的天性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改变他的天性? 但是,这是他的天性吗?他不相信。感觉不到这是他的天性,感觉像是一种疾病,一种精神道德上的疾病:吝啬,缺乏勇气,在本质上与他对女人的冷漠没有区别。在这样的一种疾病的基础上,一个人能够创造出艺术来吗?如果能够的话,这说明了艺术的什么?(P112)

  这里指出的“吝啬,缺乏勇气”正好对应了库切在1987年获以色列最高文学奖“耶路撒冷奖”时的讲话中谈到了南非文学的特点:

在殖民主义下产生的、在一般称之为种族隔离的状态下加剧的畸形而得不到正常发展的精神生活。所有对这样一种精神生活的反映,无论多么强烈,无论其中投进了多少兴奋和绝望,都蒙受同样的畸形,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南非文学是奴役中的文学……充满了无家可归的感情和对一种无名的自由的渴望。……正是你认为在监狱里的人会写出来的那种文字。

  在约翰的身上,你能明显的感受到这种情感的隔离和压抑。

  这样的情感隔离也许来自他从小对情感的不信任——他的母亲热衷于去舞厅跳舞,而他敏感地发现母亲每一次跳舞回来时那种心不在焉的神情,这让他感到痛苦。他本能地认为“邀请一个女孩子跳舞表示邀请她和你性交”。关于母亲,约翰之说到这么多,但是关于父亲他只字未提。也许除了家庭因素之外,还有别的什么造成了这种情感隔离,也许是库切说的“殖民主义”,也许是约翰想的“天性”。

  除了情感的隔离,这些问题也围绕约翰想要成为诗人的愿望展开。

  他一边渴望着热烈的情感,一边冷漠、吝啬地对待感情。他感到失望、痛苦和困惑——一个了无生气、死气沉沉的人,要怎样写出触动人心的诗句呢?

  约翰的自我认同是一个诗人,但他从未把要当诗人的事告诉他人,因为会被嘲笑。他希望维持一个踏实本分的小职员的外在形象,做到母亲和社会所要求他应该做的——成为一个坚实可靠的能够独立生活的成年人。

既然伟大的艺术家命中注定会有一段 得不到承认的时期,他设想自己将作为一个在后屋里恭顺地把一行行数字加在一起的小职员,服满见习期。他肯定不会做一个放荡不羁的人,也就是说,不会做一个酒鬼、寄生虫和游手好闲的人。(P26)

  于是他选择了在IBM工作,可以生活在伦敦,可以拿到七百英镑的年薪,可以在晚上和周末拥有少量的自由时间游走书店和阅览室。

他在英国,在伦敦;他有一份工作,一份正经的工作,比仅仅是教书强,而且有一份薪金。他摆脱了南非。一切都很好,他已经达到了她的第一个目标,他应该觉得高兴。事实上,随着时间一周一周地过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痛苦,惊恐会向他袭来,他费力地将其击退。在办公室里,除了金属的平面,没有眼睛可以看的东西。在氖灯炫目的没有阴影的强光下,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受到袭击。办公室是一个毫无特色的玻璃水泥大厦,似乎散发出一种气体,无色、无味,一直钻进他的血液,使他麻木。他敢发誓,IBM在杀死他,把他变成一具僵尸。(P55)

  不上班的时候,他通常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度过。他申请了文学硕士项目,试图找出福特·马多克斯·福特除了最著名的那五本小说之外的伟大著作。但结果让他失望,他的英雄的其他小说实在是过于平庸。

精神生活,他暗自想道,我们为之献身的是否就是这个?我以及在大英博物馆深处的这些孤独的流浪者,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报答吗?我们的孤独感会消失吗,还是说精神生活本身就是报答?

  他的内心总是面临一种分裂:一边在职员工作的稳定中感到生命被无端消耗的绝望,一边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感到无可避免的失败。

  约翰在面对人生的失意时表现的坦然而无畏——至少是表现的如此。这大概是他最像诗人的一面了——忍受绝大部分都是失意的生命。

  他说他是生来不会享乐的人,把生命中种种不如意都看成考验,看成要成为一个艺术家所必须经历的考验。

他必须准备好忍受生活为他储备的一切,既是这意味着背井离乡、微贱的劳作和诽谤。如果他没有能够通过艺术的最高测验,如果最后证明他毕竟不具备这份神圣的天赋,那么他必须准备好忍受这个结果:历史的无情的裁定。(P23) 在现实生活中,他唯一能够做得好的看来就是经受痛苦。在痛苦方面他仍是班上的第一名。他能够饮伤身并且承受的痛苦似乎是无限的。……痛苦是他的生存环境。他在痛苦之中犹如鱼儿在水里那么自在。如果废除了痛苦,他就会不知道该把自己怎么办。(P75)

  可是他不能眼看着IBM把他改造。

……那时他还能够把自己说成是个未来的诗人,那时他还没有变成现在这个IBM把他变成的样子:一个阉人,一个寄生虫,一个急着赶八点十七分的火车上班的提心吊胆的家伙。(P129)

  于是他从IBM辞职了,用了一个愚蠢的理由——IBM不提供友谊。

从现在起,他决定自己处处要去碰运气。小说里充满了导致浪漫爱情——浪漫爱情或悲剧——的偶然相遇。他准备迎接浪漫爱情,甚至悲剧,事实上他准备迎接一切,只要能够全部占有他,使他重生。毕竟这正是他来伦敦的原因:摆脱旧的自我,揭示自己新的、真实的、充满激情的自我;现在,他的探索已经没有了任何障碍。(P130)

  在文章中库切进行了不少有关诗歌创作的探讨。在书中唯一一首出自我们的主人公约翰的诗是一首平凡的小诗。

过去一年里他写的唯一的一首他喜欢的诗是一首只有五行的诗: 捕龙虾人的妻子, 已习惯于独自醒来, 她们的丈夫多少个世纪都是黎明出海; 她们也不像我夜不安寐。 如果你已离去,那么就到葡萄牙捕龙虾人那儿去吧。(P70)

  读到这里,我不禁疑惑,为什么这样一首小诗是他唯一喜欢的诗。他得意于写出了葡萄牙捕龙虾人这个平凡而机智的短语,但是作为读者的我,疑惑于这首诗的精妙之处究竟在何处?一个精妙的短语足够让整首诗精妙吗?还是作者在用这首诗反映他平庸的诗才呢?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约翰创作诗歌的心路历程。我一直感到疑惑,一首好诗究竟是如何被创作的,应该如何鉴别好诗的价值?在书中约翰作诗的心理活动给了我一些启发:严肃的诗歌是对人性对灵魂的探索,也是对语言艺术的把玩。

他储存了一连串的单词和短语,平凡的和深奥的,等待着为它们找到安身之所。例如perfervid这个词,有朝一日他将把它安放进一首机智的短诗之中,短诗的奥秘的历史将会是:创造出来作为单独一个词的低沉,就像胸针可以是单独一颗宝石的底衬一样。那首诗表面上看来会是关于爱情或是绝望的,但却是从一个他尚未完全肯定其含义的悦耳的单词发展而成的。(P71) “诗歌不是对感情的释放,而是对感情的逃避。”艾略特的这句话他超载了日记本上。“诗歌不是对个性的表现,而是对个性的逃避。”然后艾略特又悲愤地补充道,“但是只有那些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才能知道想要从中逃避意味着什么。 ”(P71)

  对于约翰来说,诗歌不仅是他的命运,他存在的意义,也是他唯一的知己,他不能从女人、母亲处获得的情感交流,诗歌都能给他。

仅仅从广播中听到的诗歌的基础上,他了解了布罗茨基,彻彻底底地了解了他。这就是诗歌的力量。诗歌就是真实。但是布罗茨基对在伦敦的他只能是一无所知。怎么才能告诉这个冻坏了的人,他和他在一起,在他的身边,日复一日,天天如此?(P107)

  对于不能写诗的恐惧时刻缠绕着他。不能写诗,好像意味着一种堕落、耻辱和妥协。

……他似乎不再具有写出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创作的那种诗歌的能力了。那时的诗歌有的好几页长,散漫;有的部分笨拙,但是却有勇气,充满了新奇。那些诗歌,或者说其中的大多数,来自在爱情中的痛苦状态,以及来自他当时进行的大量阅读。现在,四年之后,他仍然痛苦,但是这种痛苦成了习惯性的,甚至是慢性的,像不肯消失的头痛。他现在写的都是冷嘲的小诗,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极不重要的。无论名义上的主题是什么,处在中心的都是他自己——走投无路,孤独,悲伤;然而——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这些新写的诗缺乏活力,甚至缺乏严肃地探索自己精神绝境的愿望。(P68) 如果奥斯卡·王尔德是对的,不存在表面以外的更深层的真实呢?有没有可能不只在表面,而是直到内心的最深处都是单调平凡的,然而仍能成为艺术家?例如艾略特,他会不会私下单调到了内心的深处,而艾略特认为艺术家的个性和他的作品无关的主张,会不会只是一种掩盖他本人的单调的策略?(P136) 但是他不能不看到渴望的结束和事情的消失之间的联系。这是否意味着他长大了?长大是不是就等于长得丢失了渴望,丢失了激情,丢弃了灵魂中的一切强烈的感情?(P168) 只有一个阴影。他已经一年没有写诗了。他怎么了?真的只有痛苦才能产生艺术吗?为了写作,他必须再度陷入痛苦之中吗?难道不也存在着出自狂喜的诗歌,甚至以午间版球为一种狂喜的形式的诗歌吗?只要是诗,创作动力来自何处要紧吗?(P184) 是他踌躇的是这个问题,他是不是能够在做该做的事情的同时继续做个诗人。当他一而再地试图想象从做该做的事情中涌流出来的会是什么样的诗歌时,他看到的只是一片空白。(P189) 他痛恨和空白稿纸的这些对峙,痛恨到了开始躲避的程度。他无法忍受在每一段徒劳的努力的最后向他袭来的绝望的重压,意识到他再一次地失败了。最好不要这样一而再地伤害自己,这可能会使你在受到召唤时不再能够响应,可能会变得太软弱,太怯懦。(P191)

  这本薄薄的不到200页的《青春》,在约翰发表的对自己所处的舒适却无热情、无诗情的生活的失望甚至绝望之中匆匆结束。在最后一段,约翰两次提到自杀。

十八岁的时候他可能是个诗人,现在他不是诗人,不是作家,不是艺术家。他是一个计算机编制员的世界里的二十四岁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员。三十岁的时候做程序编制员年纪久太大了;你得把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某种生意人——或者开枪自杀。(P193) 总有一天,救护车上的人会来到甘纳帕西的公寓,在他脸上盖块床单,放在担架上抬出来。他们接走甘纳帕西的时候,干脆也来把他接走算了。(P194)

  约翰后来怎么样了?有没有成为诗人?有没有遇到那个可以称为他的命运的女人?我们不得而知。《男孩》《青春》《夏日》被称作约翰·马克斯·库切的自传三部曲,可以说《青春》之中约翰所遭遇的孤独、困惑与绝望,也是作家库切所经历过的。但我们作为读者,无法了解的是作者孤独、困惑与绝望的程度,哪些是真实的、与书里的年轻人重合的,哪些是虚构的、作为一种艺术加工而呈现的。

  在此,笔者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完全值得另写一篇文章单独讨论。我们不妨以艾略特的观点——艺术家的个性和他的作品无关的主张——来看这部作品,仅仅从作品本身来看。

  《青春》给了我太多的共鸣,那些困惑、煎熬,一连串无解的问题,吝啬的、别扭的情感,冷酷的、孤独的心灵都如此相似地出现在我的青春里。我摘录了许多书中的片段,它们看起来无比的相似——就同样的问题喋喋不休地发问。这些摘录能解决我的困惑与烦恼吗?很明显不能。它只带给我安慰——我并不孤独,我所经历的有人也曾经历过——但安慰已足够。

  正如我在文章一开始所说的:

  青春之中的问题大多不需要回答,也不需要急着寻找答案,你只需要将生活继续下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答案。

  附录:在《青春》中提到的作家及作品:

  加缪(1913-1960),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

  加西亚·洛尔卡(1898-1936),西班牙诗人、剧作家。

  艾略特,

  艾滋拉·庞德,《诗章》

  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1844-1889),“太多辅音”

  蒲柏(1688-1744),英国诗人,“用词严格精确”

  斯威夫特(1667-1745),“不受约束的人,独行者”

  乔叟,“利用讽刺和当局之间保持了一个得体的距离”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纳瓦尔(1808-1855),法国诗人,最早的象征派和超现实主义诗人之一

  科比埃尔(1845-1875),法国诗人

  拉弗格(1860-1887),法国印象派诗人

  维吉尔(前70-前19),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前65-前8),古罗马诗人。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将诗歌的严格的、宝石工匠式的艺术带进了散文写作之中”。

  亨利·詹姆斯,《金碗》。

  约瑟夫·康拉德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1873-1939),英国作家,《检阅结束》四部曲,《好兵》。

  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1170?-1230?),奥地利吟游诗人,对中世纪德语文学有巨大贡献。

  阿尔诺·达尼埃尔(创作时期1180-1200),法国普罗旺斯语诗人,以及一种韵律复杂难懂的诗歌体的大师,对但丁有极大的影响。

  圭多·卡瓦尔坎蒂(1255?-1300),意大利诗人,“温柔的新体”诗派主要人物,诗名仅次于但丁。

  盖思科因(1525-1577),英国诗人、剧作家。

  黎里(1554?-1606),英国散文家、剧作家。

  肯尼斯·斯莱塞(1901-1971),澳大利亚诗人、记者。

  A.D.霍普(1907-),澳大利亚诗人,以哀歌和讽刺诗而著名。

  亨利·米勒(1891-1980),美国小说家,因露骨描写性生活,其作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在英美被列为禁书。

  欧内斯特·海明威

  爱德华·托马斯(1878-1917),英国作业和诗人。

  兰波(1854-1891),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运动的典范。

  华莱士·史蒂文斯(1879-1955),美国诗人。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文学家,现代派文学之先驱。

  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著名抒情诗人。

  布莱克(1757-1827),英国诗人。

  萨福,古希腊女诗人。

  埃米莉·勃朗特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D.H.劳伦斯

  阿努伊

  萨特

  尤内斯库

  贝克特

  荷尔德林

  里尔克

  塞萨尔·巴列霍

  尼古拉斯·纪廉(1902-1989),古巴诗人。

  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在马克丘·皮克丘之巅》。

  英格堡·巴赫曼(1926-1973),奥地利女作家和诗人。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戏剧家和诗人。

  汉斯·马格鲁斯·恩岑斯贝格尔(1929-),德国诗人。

  西蒙·温肯努格

  约瑟夫·布罗茨基

  英格堡·巴赫曼

  兹比格涅夫·赫伯特(1924-1998),波兰诗人,随笔作家。

  奥斯卡·王尔德

  约翰·韦伯斯特

  亚里士多德

  彼得·拉米斯(1515-1572),法国人,哲学家,逻辑学和修辞学家。

  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1970),德国人,逻辑实证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人物之一。

  《青春》读后感(四):《青春》——库切的自我肖像

  《青春》是库切十四本小说中最短的一本,在书中,他回忆了自己18岁到24岁数年间的求学生活时光。

  在阅读青春之前,我们很难评价库切,同奈保尔一样,库切是文明夹缝中的求生者,他几乎花去了一生的时光进行阅读和学习,试图进入到西方精神最内在的部分,去展示生命的厚度与深度,也籍此来敞明人性中最为复杂的内容。

  但不幸的是,库切不是欧洲人,南非,一个崭新的过度,旧的力量和新的力量,人种差异与殖民历史,古怪的信仰和新式的生活,所有这一切都在角力着,这种生活的背景对库切来说,对这个总试图把自己作为西方精神继承人的年轻人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为了这种不能忍受,库切必须忍受。正如库切在书中所说,在忍受痛苦的耐力上,他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而所有这些痛苦都是值得的,他人生的目标唯有一个,欧洲,人类精神的家园,思想的起点。

  库切确实是冷漠的,正如库切本人一样,一个冷眼旁观,习惯用手术刀般锐利的思考切开文明内核的人,对于现实难免会显得冷漠。就像生活总是抛弃思想家一样,思想家也抛弃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库切是没有生活的,他的生活就是写作。

  在青春中,库切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来到了英国,ibm的底层程序员,像他说的,那些天才们,花一天时间可以做完他一年的工作,他终于来到了英国,也终于发现在欧洲,他一无所是,变成了艾略特笔下的空心人。

  起初的时光,他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大英图书馆,按照他心中的大师庞德的指引,他艰难的阅读,独自回家,坚持写作。很快,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雾气朦胧的阴雨城市,所有的一切击垮了他,在书中他不断计算着,他已经一周没有写东西了,一个月,三个月,接着一年了。

  自我怀疑与绝望开始占据他,他遇见一个女孩,他南非的大学同学,在咖啡馆里吃完饭,来到女孩的家,它们做爱,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女孩是处女,她的鲜血流淌不停,染湿了整个床单,库切的冷漠情绪产生了,“我们像两只在血里打滚的猪”,库切描述到,想起这个描述,我就回忆起我在半夜三点时发出的笑声。

  书就在库切的绝望中,这种绝望也带着冷漠,冷漠的结束了。

  青春写的太美了,当然,唯有那些曾立志成为艺术家的人才能真正读懂它,这是艺术家的精神自传,这书写的如此之好,也让我相信,库切一定能写的更好。在《耻》,在《彼得堡的大师》中,他确实做到了,以他那非常的忍耐力,他赋予了日常琐事和细节史诗般的力量,每当我不知道如何构造人物间的紧张对持情绪,让场景富有真实与沉重感觉的时候,我就去读《耻》,读在课堂上他讲述华兹华斯诗歌的那一段,库切在这些细节的处理上,将多条线索放进一个场景中,呈现出了如同莎士比亚戏剧般的宏伟力量。

  但青春是不同的,在青春中,库切是幼稚的,他也力图表现出这种幼稚,因为在艺术家身上,幼稚在很多时候比成熟更生动,更能体现出生命的强力。除了幼稚,库切还是黑暗的,库切的冷漠与残忍总是令人惊讶,说起残忍,我们总喜欢把这东西用到对人类身体的某种虐待里,但库切的残忍是不同的,库切的残忍是精神上的残忍,是传统意义的人性泯灭的特征,对待女人,对待儿童,对待快乐的陌生人,他用他那种温情脉脉的表象欺骗着别人,而内心的冷漠总不时的显现出来,和奥康纳小说中那些忽然间鲜血横流的死亡事件不同,库切是一丝丝的缓慢的剥开生活,最终将其内在的虚无呈现出来。

  青春是库切残忍生命性情的开始篇,第一次,库切终于在书中放弃了沉重(从某种程度来说,情节构造是库切最薄弱的部分,因此也是最沉重的),开始用散文文体写作,我要再说一次,库切写的太好了,非比寻常,叙述中弥漫着音乐的节奏,使这本书获得诗的色调,许多片段的叙述,库切将乔伊斯的明暗对立手法与印象派的绘画技巧使用到了高超的地步,但你整体读起来,又感觉一切如同华尔兹般自然顺畅,不留痕迹,你不得不去再读一遍,再忍受一遍库切的黑暗与冷酷,来感受这片刻的美。

  在席勒的《强盗》中,望着落日,卡罗说,“一个英雄也就这样死了。”

  而在青春里,没有惊心动魄,没有生死离别,没有梦境,仅仅只在现实的生活里,一个年轻人,也就这样死了。

  《青春》读后感(五):一个文艺青年的北漂路

  读完库切的《青春》,在书的尾页看到翻译王家湘的译后记,王先生用库切在耶路撒冷奖颁奖会上的演讲词来解释这本书。

  那段文字是这么写的:

  在殖民主义下产生的、在一般称之为种族隔离的状态下加剧的畸形而又得不到正常发展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的反应是畸形而又得不到正常发展的精神生活。所有这样一种精神生活的反映,无论多么强烈,无论其中透进了多少兴奋或绝望,都蒙受同样的畸形,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1960年代,南非开普敦的小镇青年约翰无法忍受家乡的殖民主义气氛,身为白人的耻感、身为文艺青年对庸常的厌恶与身为人子想摆脱不幸家庭的心理束缚交织在一起,让他突然萌生北上伦敦的想法。

  王家湘认为约翰在精神生活上是个畸形的人,但我读完整本书想不出畸形何在。他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想要在诗歌上有所成就。因此他的人生际遇围绕文学展开,所有的悲剧皆因此而起。

  文艺青年约翰在伦敦面临着种种现实问题,最主要的当然是钱的问题,身无分文的他不得不糊口度日,辗转应聘成为IBM的程序员,至于文学梦,只能暂时搁置一边,等待缪斯女神的到来。

  但无奈缪斯迟迟未肯露面,约翰自己先陷入了困境之中。首先是身份认同问题,非洲开普敦对于国际大都市伦敦来说,当然属于小镇,小镇青年约翰彷徨在伦敦街头,总是无法融入到这个冷漠的城市,他与同事进行有节制的谈话,彼此小心翼翼,从来不会不深入。他无时无刻不记得自己是南非来的,这种印刻在心灵深处的身份感让他始终觉得低人一等,作为一个局外人,虽然他并无进入局内的冲动(也许他深知这是不可能的),但这种疏离感总是让他处于无法排遣的寂寞之中。而作为一个文艺青年,他又在工作中极力隐瞒自己的文学爱好,怕因此变成一个大家眼中格格不入的人。

  他对待感情又是如此挑剔,总是幻想着出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姑娘,让体内的灵感喷薄而出,但事与愿违,他不断更换床伴,每一个都跟自己的预想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与她们从来没有像样的交流。

  有一天约翰终于要逃离这个荒诞的生活,他从IBM辞职,决定全身心投身文学事业,但事与愿违,他变成了一个无业游民,整日在伦敦街头游荡。最后,他与现实彻底妥协:投身另一家计算机公司,远离伦敦。虽然内心也有挣扎,但逐渐觉得安然。他渐渐习惯于在公司的制度下生活,至于诗歌,他已经一年没有动笔写过了。

  当初为了脱离庸常,从南非开普敦来到伦敦北漂的文艺青年约翰,如今又陷入了另一场庸常之中。

  读完整本书,我突然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把南非开普敦换成中国小城镇,约翰换成张二狗,伦敦换成北京,整个故事的逻辑大致也成立。文艺青年的困惑,原来也不分国界,伦敦的库切,北京的某某,他们的迷惘也会有重叠之处。

  北京的某某,我原来想写的是北京的余华,但我打出字来突然发现,上一辈人跟我们的境遇还是有不同,这个某某,换成是当下某个文艺青年更合适。毕竟余华的时代没有这么高的房价,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尚未完全固化,一个文艺青年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种可能性,人们之间还会谈论诗歌,而不是一切都用有钱无钱作为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这个时代更乏味了。

  一个小镇文艺青年,他逃离家乡的庸常来到北京寻找自己的文艺梦,但面对身份认同障碍、物质匮乏、交流封闭,很难撑过来。

  如果侥幸生存下来。他周围的人会说:看,那人有病。

  《青春》读后感(六):亟待消失的青春

  在还能用「青春」这个词儿的时候,先趁热把库切的《青春》看了。

  十九岁时,你在度过怎样的青春?

  我们的主人公彼时在大学阅览室值班,平日为学生辅导课程,假期帮助政府做调查,所有的钱加在一起,能够支付房租和大学学费。他吃食简单,穿着朴实,竭尽全力试图证明:每个人是一座孤岛,我不需要父母。

  他相信只有爱情才能治好他的孩童气,使他成为一个男人。他期待,一个漂亮的、世故的、用烟嘴吸香烟、说法语的情妇,会彻底改造他。

  他的初恋是一位大他十岁的女人,他们从一片野海的沙滩上合欢而来,相处许久,逐渐相互厌烦、排斥,最终分开。平心而论,他期待的是两人一起生活,却仍然沉湎在各自内心探索之中的同居形式。每日,他要赶着听课,赶着工作,无法想象在一天结束后还要关心一个喜怒无常的女人。

  但在遇到这位真命天女之前,他只能先和不同的女人交往,为了排遣寂寞,也为了成为艺术家,在他看来,如果想成为艺术家,他不能仅仅在匮乏、渴望和孤独中辗转,必须要在亲昵、激情与爱中得到滋养。

  他渴望成为艺术家,也认定自己会成为艺术家,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在于,他们会容忍糟糕品格,就像容忍发烧,保持发烧。艺术家的灵魂如同火焰,渴望被火舌吞没的女人会尽一切力量降低温度,把艺术家降到共同水平上来。因此,热爱女人的同时必须抵制她们,不能允许她们和火焰接近到能够将火焰扑灭的程度。他因此幻想,反复幻想,女人与艺术,将成为他终生相伴的礼物与日常。

  他恋爱,失去恋爱,和不同的女人睡觉,把女人的肚子搞大,然后再怯懦地陪伴她打掉胎儿。在动乱频频的南非,他梦想伦敦、巴黎和维也纳。思来想去,他最向往伦敦,在英国式的矜持之中,你与英国人擦肩而过,却猜不到他们的秘密。因此他决定了,他从开普敦申请到了英国的工作,在 IBM 做程序员。

  在冰冷坚硬的 IBM 世界中,他的艺术幻想暂时封闭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也逐渐麻木。他期待一个回应他眼神的女人,能够改变他的生活,但是没有,如果偶尔有闪现的女性光彩,胆怯和疑虑也让他留在原地。

  他似乎也失去了十七八岁时创作诗歌的能力,年轻时刻,他写长诗,有些笨拙却有勇气,那些诗歌来自爱情中的痛苦,来自当时的大量阅读,现在痛苦已经变成了慢性头痛,落到纸上不过是冷嘲小诗,缺乏活力,甚至缺乏严肃探索自己精神绝境的愿望。

  他不想在纸上单纯地倾诉感情,因为一旦开始倾诉,就会不知道该如何停止,这就像切断一根动脉,然后望着鲜血喷涌而出。

  他从诗歌步入散文体作品写作,并且学习技术性的写作方式,为他的人物镶嵌极端微妙的谈话,然而这如同他一次次的爱情,依然走向失败。

  他在生活中最为擅长的,只有忍受痛苦,他永远不会被痛苦压塌,痛苦于他如同水于之鱼。痛苦是灵魂的学校。他深以为然,但落到现实之中呢?他没有感受到灵魂的净化,而只有自己的迟钝与软弱。

  痛苦、疯狂、性,众所周知的神圣三火,它们能够点燃艺术家的心中之火,但他感受不到艺术之神的眷顾与祝福,因此沮丧不堪。

  他向往法语,却感到法语的排斥,始终无法入门,他喜欢德语,赞成德语中的每一音节都被赋予应有的分量,他喜欢德语句子的长度,喜欢在句末动词复杂的堆砌。他喜欢英格堡·巴赫曼、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在德语中有一种潜在的嘲讽很吸引他。

  他与不同的人交往、甚至男人,尽管他并非同性恋,只是体验性的差异,他总也遇不到命运中的女人,但他相信:一旦遇到,他们的做爱将会是空前的,是一种死去活来的狂喜;而当他再度活过来时,就会是一个新人。就像正负两级相触后一闪的熄灭,像两个非常相像的成双者的交配,然后是缓慢的新生。

  在与人交际之中,他感受到染上一种精神道德的疾病:吝啬,缺乏勇气,在本质上和他对女人的冷漠没有区别。

  IBM 把他变成了一个阉人,一个寄生虫,一个急着赶八点十分火车上班的提心吊胆的家伙,他本来想成为艺术家,也坚信自己将成为艺术家,但现在他被榨干了。怀着成为诗人的隐秘愿望,他从 IBM 辞职,企望得到爱情甚至悲剧,但他没有收获运气,而仅仅在自由中读完了福特全集,他仍然保留着深切的对性爱的渴望,他向往激情,并期待那个尚未到来的女人。

  因为签证问题,他不得不回到程序员的岗位上,进入国际计算机公司。在这里,他可以逃避的世界又捕获了他,周围的年轻人过着满足于婚姻、住宅与汽车的生活,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长粉刺的青年满足于头发暗无光泽的粗腿女孩,所有人最后都能找到配偶。他怀疑是否问题就在于自欺欺人:他相信自己属于女艺术家的圈子,最后发现和幼儿园老师是同类?

  他始终无法开始写作。作为作家的失败和作为情人的失败是如此相同,无论爱情还是艺术,都需要男人的主动意志,但他无法从内心出发,他需要外力的指示,需要缪斯的帮助。当然,也许他就是害怕写作,害怕女人,害怕比现在的平凡无奇的失败,更为深重的,令人无法抬头的失败。

  十八岁时,他以为自己是个诗人,以为自己会成为,并注定成为艺术家;二十四岁时,他是一名程序员,卡在了一盘路越来越窄的残局中,每下一步就把自己更加赶进了死角。

  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库切,幸运的是我们已经知道后来的事:他在二十四岁那一年抵达美国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研究贝克特,替代福特成为他心灵重心的贝克特,而后成为教师,又回到他努力割裂的南非,三十七岁那年,他开始发表小说,六十三岁,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这些是库切的一生,而非我们主人公的生命照见,库切在描写人性的同时,将自己的生活痕迹缝纫而进,将南非白人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铺陈遍地,又终究惶惶不得。

  青春撕开了现实的面具,我们在其中寻找自己,青春结束之后,尘埃落定,我们才能重新回到躯壳,接受岁月的一地残骸。

  《青春》读后感(七):一潭脏水

  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活着。你是哪种人呢?或者都不是。

  ………………………………书里的一些话语…………

  …………………………………………………………………………

  他和甘纳帕西是同一硬币的两面:甘纳帕西挨饿,不是因为他和祖国印度隔绝,而是因为他不好好吃饭,因为尽管他有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他不懂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以及他卡在了一盘路越来越窄的残局中,每下一步就把自己更加赶进了死角,赶进了失败。总有一天,救护车上的人会来到甘纳帕西的公寓,在他脸上盖块床单,放在担架上抬出来。他们接走甘纳帕西的时候,干脆也来把他接走算了。

  而如果诗歌不能成为他从卑鄙到高尚的变化的媒介,那又何必去写什么诗呢?此外,谁能够说他在日记中写下的感情是他的真实感情?谁能够说在笔移动的每一个时刻他都是真正的自己?此一刻他可能真正是他自己,彼一刻他可能仅仅是在杜撰。他怎么能够肯定地知道?他为什么甚至想要肯定地知道?

  艺术不可能仅从匮乏、渴望和孤独中得到滋养,还必须有亲昵、激情和爱。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他将仅仅和完美的女人睡觉,具有完美的女性气质的女人,然而在内心深处有着某种隐秘,能和他隐秘的自我向呼应,但是他并不认识这样的女人。

  但是他不能不看到渴望的结束和诗情的消失之间的联系,这是否意味着他长大了?长大是不是就等于长得丢弃了渴望,丢弃了激情,丢弃了灵魂中的一切强烈的感情?

  ★★★

  幸福,他对自己说,对人没有教益。而痛苦使人能够坚强地面对未来。痛苦是灵魂的学校。在痛苦的海洋中,你游达对岸,得到了净化,变得坚强,准备再一次接受献身艺术的挑战。

  然而痛苦并不使人感到像是净化人的沐浴。相反,它使人感到像一潭脏水。在每一阵新的痛苦之后出现的他不是更聪明、更坚强,而是更迟钝、更软弱。一般所说的痛苦所具有的净化功能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他游的深度还不够吗?他必须游得超出仅仅是痛苦、进去忧郁症和疯狂的境地吗?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疯狂还是痛苦,当疲惫像一只戴着手套的手紧抓着你的脑子使劲挤的时候,你又怎么能够写作呢?或者,他喜欢称之为疲惫的东西,事实上只是一个考验,一个伪装起来的考验,而且是一个他正在经受不住的考验?在疲惫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考验吗?和但丁的地狱中的层数一样多?疲惫是否仅仅是大师们——荷尔德林和布莱克,庞德和艾略特——必须通过的考验中的第一个?

  他希望能够给予他活力,使他能够体会哪怕一分钟、一秒钟神圣艺术之火在心中燃烧的感觉。

  痛苦,疯狂,性:这是将神圣之火召唤到自己身上来的三种方法。他已经在痛苦的下游地带逗留过,和疯狂接触过,对于性他知道些什么?性和创造力共存,大家都这么说,他对此也不怀疑。因为艺术家是创造者,他们拥有爱的秘密。在艺术家心中燃烧的火,女人通过直觉能够看得到。女人本身没有这神圣之火(也有例外,如萨福,埃米莉勃朗特)。女人正是因为追求她们缺少的火,爱情之火,才会追随艺术家,把自己献给他们。在做爱的过程中,艺术家和他们的情妇短暂地、心荡神驰地经历了神仙的生活。在这样的做爱后艺术家充实而更坚强地回到工作中去,女人容光焕发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青春》读后感(八):一些关于青春的笔记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海子的这一段诗可以很好的表述J•M•库切的这本<青春>的大致内容:文中的"他"长大成人,漂泊异乡,被残酷的社会所迫,与人情淡漠的民族为伍,但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诗人.如果说有什么其他的,那也许是迷茫.他怀疑自己,他试图麻痹自己敏感的内心,他试图早日成熟,又抗拒着成长的代价,他不断努力想要成长,却感到什么不断地在消逝. 上面那段诗歌是明确的,而"他"却是矛盾的.不同于别的青春小说,这种矛盾并没有走向颓废与反抗,而是走向诗与自省.这就为这本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描写青春的作品中,常常用十分夸张的手法写生活中的少数人.青春小说里常有的毒品,性,暴力和摇滚乐,以及励志故事中埋头苦干走向人生巅峰的过程,是这种夸张的两极.(而正是这种对于我们幻想的实现如此吸引着我们.)而在J•M•库切的这本<青春>中,这种夸张的手法有另一种奇特的体现.一方面,写出了青年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最终适应.不像一般人的青春----进入一个相对有了解的社会,而是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这么写当然不仅仅是反映当代南非人的生存状态,我认为库切是想要让这种适应象征一种夸张话的"青年进入社会"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夸张也体现在文中"他"敏感的,诗性的内心.文中处处可以见到主人公的抒情与自省.在他从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到试图习惯于做一个真正的"伦敦人"(或者说是夸张化的"成人"?)的过程中,我们 可以不断感受到他的心理挣扎.

  库切没有帮助我们实现幻想,而是发问:那些心中有梦的青年们,那些籍籍无名的青年们,那些处于时髦之外的青年们,他们的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每一个人共有的东西.这段时间里,我们都有不切实际的梦想,但是一切青春故事里这个梦想无非走向破碎或是成功.而在这本<青春>中,库切想要展示的是:持有梦想本身就是美好的.

  但是,青春是什么?青春是适应的过程.或者说,青春是没能适应的过程.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的挣扎.他想要摆脱家庭的制约,成为一个独立的成人.他追求爱情,却茫然不知爱情的真正意义所在,他顶住社会的压力,还幻想可以融入到伦敦.他是一个梦想家,迫不及待的想要成熟,却不知道青春的意义.对于他来说,青春是一个儿童与成人之间痛苦的过程.是儿童时代的**消逝**和对成人状态的**适应**.从这种意义上说,**实际上**青春对大多数人并不存在,它不是一个人生的时期,而是两种状态的过渡.

  但是,青春真的不过是什么东西的消逝吗?青春不过是对于破碎梦想的适应吗?它必然包含着茫然和痛苦吗?挣扎,无助,逃离,诗歌,枯燥的工作,来自社会的压力,是这些构成了青春,还是它们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青春是什么呢?

  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青春便逝去了.

  《青春》读后感(九):永不触岸

  1

  读库切作品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南非拥有怎样的气候,是否和他的文本一样散发着潮湿和清冷。互联网上查询的结果是南非具有温带草原和地中海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库切生活和描述的地区就是以开普敦为中心的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多雨,库切的书,就像当地的冬天,地上都是湿冷的光亮,主人公在萧条的街上走来走去。

  《青春》是一部基本没有情节的小说,它注重内心的表达和描述。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位叫约翰的年轻人离开南非,离开他痛恨的家庭和害怕发生革命的故国,到伦敦去谋生活。伦敦是这位一心想成为诗人的青年心中和巴黎一样的文化艺术之都,但是在“南非二流学校本科”毕业的他难以进入伦敦的文化界,更糟糕的是,他学的是数学,为了谋生,他开始在不同的计算机公司工作,其间约翰一直努力对文学艺术进行探索却所得甚少,他渴望真正的爱情点燃他的激情,为此不停地和不同女孩做爱,但是却没有找到他所期望发生的。在伦敦的几年里,约翰始终无法被这座城市悦纳,在日复一天的单调工作中,他被笼罩在伦敦青烟一般的怅惘里。

  2

  比起传统的小说,《青春》更像是一部观察手记,一部人类学日志,或是一部指导手册。如前所述,《青春》没有什么情节,但它读起来依然很吸引人,这都得益于库切语言的准确,他善于用一句简单而不加修饰的话精确地描述一种复杂的状态,和庸手描写一些复杂或激动人心的场景必将出现的大段修饰和字里行间溢出的洋洋自得不同,库切惯于一击即中,(比如约翰和IBM上司的对话,作者对英国工人阶级的描述)你甚至能感觉到他的轻而易举和厌倦,他的作品里不会出现“浓墨重彩”渲染这样的状态,更没有声嘶力竭,他精确地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上,毫不留恋和拖泥带水。

  和习惯紧密编织情节和氛围的小说相比,《青春》把主要内容放在对主人公内心的呈现和对文学的谈论上。如果要用一个主题概括《青春》的话,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在文艺青年被污名化的今天,这样一部描述文艺青年的生活和思想,痛苦和隐秘的作品是危险的,容易被视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之作。但它的作者是库切,是布克奖和诺贝尔奖的得主,是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享有盛誉的文学大师,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读者必然会被巨大的阴影所笼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在2002年出版,库切62岁,他的写作进入了晚期,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他都进入了对自己一生进行回顾的阶段,而这部小说又恰恰是库切的半自传体小说,年轻的库切也曾从南非前往伦敦,也曾做过和主人公一样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工作,但是库切最终离开了英国,前往美国攻读博士,而后在大学任教,紧接着开启了学者作家的道路。不过在小说中,只写到约翰在英国的一个基地里为了计算机项目日复一日地工作便戛然而止,美国?约翰有想过,但是他觉得那太遥远,太排外,太不适合艺术家生存。但约翰和库切有多少轨迹上的相同无关紧要,小说的真实没有体现在这里,而是体现在心理的呈现上:一个探索艺术的年轻人是多么的落落寡合,艰难挣扎。在读小说的时候我总是想到一种文体——报告文学,这曾经在十几年前风靡一时的“真实”文体恰好和这部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报告文学以真实的还原为口号,但是总是充满了无数的预设和框架,逐渐沦为政治的宣传品或者无聊低级的窥私之作,难以涌现出什么高级作品。而《青春》正相反,它的情节都是虚拟的,或者说,它随便写什么也无所谓,但是作品呈现出的伦敦的湿冷、冷战时代的压抑、种族和阶层之间的压迫、以及所涉及最多的,一个诗人,一个追求艺术的青年的隐秘和痛楚,是如此真实清晰,会让有相同经历的人感同身受甚至有刻骨之痛。

  库切借约翰之口谈论庞德、艾略特、亨利·詹姆斯、亨利·米勒、布罗茨基、巴赫曼这些诗人和作家(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在约翰的那个年代有影响力的作家诗人书中提及甚多);谈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等音乐家的音乐;谈安东尼奥尼、伯格曼等导演的电影……甚至他还谈论编程和逻辑学,作为一个景仰大师的文艺青年,约翰始终没有学会如何圆滑地汇入文人交往的场所,他将庞德和艾略特等人的话视为金科玉律,不敢有须臾违背,甚至用以指导自己的性交。他探索甚多而所得甚少,和每天思考文学相比,一年多未写诗的结果是对他的讽刺,他强迫自己阅读福特的作品,希望自己能够发掘出福特身上新的东西,但是依旧以失败告终。这种无时无刻不处于矛盾和焦虑之中的状态,难以发现阅读乐趣的状态(阅读哪有什么乐趣,它不是娱乐消遣,而是自我淬炼),一而再再而三改变自己写作方向(每一次都是粗暴的自我否定)的状态,形单影只的状态,是每一个不将文艺当作点缀和消遣而当成药与剑的文艺青年必能感同身受的。

  库切在这部作品里充分暴露了自己的脆弱和痛苦,这点在好的作家那里并不鲜见,他们总能诚实地对待自己的缺陷,就像大树笔直地倒下。倒是一些不入流的写作者,喜欢在文字里卖弄炫耀,把自己打扮成英雄和潇洒的智者。如果说这部作品有教育意义的话,那么就是它说明了像库切这样的作家也并非顺利地开始自己的大师之路,他也曾经是约翰,是每天起床都焦虑和自我否定中的文艺青年中的一个,如果你欣赏库切的作品,羡慕他的荣誉,甚至迷醉于他俊朗的相貌和气质,那你是否能够忍受这种没完没了的痛苦和形单影只远离人群的生活状态?你面前有很多条路。

  3

  我不是少数民族,我的生活中也不存在有色人种的问题,我亦不曾去国,我无法更多地理解约翰或者库切作为一个布尔人在主流白人文化圈里受到的歧视和打压。但他那种“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只是为了成为“他们”中普通一员”的心情,我可以感受。

  对约翰来说,这个大题分为上下两小题,第一小题是生活之下,他如何混进英国中产阶级中正常地生活,第二小题是生存之上,他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诗人,一个合格的探究艺术的人。对于第一道题他实际上未加太多的注意,那种不够安稳的生活状态对他的困扰远远小于第二个问题带给他的。实际上他伪装得已经不错了,如果他不是布尔人,他“穿着中产阶级的服装,阅读中产阶级的报纸,模仿中产阶级的言谈口音”,已经可以成为合格的中产阶级了,所以他在IBM提出辞职的时候,他的上司大惑不解。真正困扰他的是第二个问题,虽然他每天绕着文学为圆心旋转,但是他依旧不敢把自己称为一个“诗人”,更不敢向别人这样自命,这个称号像一个烙火让他刺痛而不敢触碰。他或许知道许多人写出一些糟糕的东西,但是已经敢厚着脸皮把它们印出来,成群结队地以诗人自居招摇撞骗,或许不知道,这无所谓,因为他根本没有注意过他们,没有向他们伸出手去,可能连一瞥都没有。他知道的是自己虽然读过一些文学类的书籍,但是他的修养还远远不够,他还需要阅读更多,并且扩展到一切艺术领域,比如他对电影、音乐、戏剧还是一知半解,对建筑、舞蹈、雕塑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了解,他需要学习的内容如此之多,哪还有时间逗留于爱情,他只是想在性交中获取那种艺术家们曾描述的境界,哪还有时间关心食物、住所和婚姻,或许他因为理解偏差而显得行为不端甚至像个混蛋(就像他夺去了堂妹朋友的童贞却不闻不问一样),但是他表现的越奇怪越笨拙,他的真诚的纯度就越高。他知道肯定存在这么一群人,或者可以说是贵族,他们生长在优越的文化环境里,这是他一直渴求却从未获得的,他们对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着准确的理解,得益于从出生开始的熏陶,而这些艺术修养中的十分之一,约翰可能要用多倍的时间去获得,因为他要把更多时间花费在把自己从日常生活里拔离出来,一番缠斗之后,才是纯粹学习的开始。就像他用最决绝的方式离开南非,摆脱家庭和国家的影响,但是他依然被母亲的信所扰动,被各种关于故国的消息所扰动。但他已经足够勇敢和坚决了,在修剪自身主干无关的枝桠上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无情和迅速,如同在书中描述的那样,他既然已经准备探寻艺术了,他就必须深入,不断深入,不断深入。

  4

  读这部小说总是让人联想到自己,这很正常,愿意选择这本书的读者大略都会如此。一切愿意躬身自省的人,在一个处处充满自我怀疑自省的文本面前,总是难免要产生数不清的共鸣的。躬身自省可不是什么优点,至少在这个时代不是,它是一个可怕的弱点,真正的优点难道不该是从不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然后笔直地向前冲吗?

  这部小说在很多方面安慰了我,他让我认识到我自己的一些毛病,兴许不是毛病,只是自然反应。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或者说作为一个有志于小说创作的人,我却很讨厌读小说,读那些和这样的小说不同的小说,我曾经读过的那些小说,以他们无所不为地对读者的讨好,油滑的态度,大而化之的经验,毫无审美的细节以及充满炫耀感的情节让我恶心和不适,不敢轻易尝试。这些失败的作品让我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之内对小说产生了偏见,认为小说是不值得读的,当我读了一本或几本这样的小说后,除了把它的情节快速捋了一遍之外,没有值得咀嚼的经验,没有审美,什么也没有。当我转头去读其它的书,比如希罗多德,比如列维·斯特劳斯,比如费孝通……我不啻在大口吞咽粮食,我将怎么评判小说呢?在把它与历史著作、人类学著作、社会学著作并列的时候,我很容易把它当作是一堆无聊而廉价的东西,虽然后者不是我的兴趣和追求所在。或许是评判标准的问题,我把那些制造出来就是为了消遣的东西放在追求艺术的标尺上是个巨大的错误,但是我觉得小说作为艺术之一种,它应该也有自己的追求,虽然它能落实在一个个体上,但在其它九十九个个体上,它遭遇了倾覆。小说这个词汇被庸常化了, 变成像人民这个词汇一样无处不在的东西,并因为自己的数量庞大而理智气壮。

  而对于自己在小说阅读上的缺少或许是不必过分焦虑的,约翰并不读太多的文学作品,除了他专门研究福特而读了一大堆福特乏味的小说之外,他读历史学人类学甚至逻辑学著作,同样都是文本,或许在旅行家的行纪朴素的描写里你可以获得比充满着情节和情感的小说里更多的营养,就像我不相信库切精准的文字是来自于一个整天浸淫于情节与所谓戏剧性的人,他的背后,有庞杂如迷宫一样的知识体系。

  5

  《青春》似乎留下的一个悬疑,约翰会怎么选择生活的道路,继续追求他的艺术?或者继续成为一名合格的英国中产阶级,或者远赴美国,选择第三条道路?但这个悬疑一点悬念也没有,我们无需参照库切之后的道路和今天的成就,单是约翰在书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就表明了他毫无疑义地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前进,他对日常生活中和艺术无关的那些部分有着清晰的区分和审慎的态度,他不关心菜单、服装、交际,他对工作恰到好处地保持着一种胸无大志的态度,他不被感情牵绊,不为投资机会所动,他一直没有真正稳定的生活,是因为他根本排斥稳定的生活。

  南非为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抱,环绕着这片巨大半岛的是海洋,约翰离岸之后,乘上瘦小的皮筏,开始向茫茫大海行进,他有时会看见陆地,但是他不需要再到陆地上休息,去换取树荫或安稳的睡眠,陆地上都是人群,但这不代表安全和适合他,他决绝地远离陆地,永远不让他的皮筏触及岸边,他的勇气每天消磨,又每天增长,不用担心离陆地太远,不用担心人群是否代表着正确,这超越正确。他是选择和被选择进入大海的,就像葡萄牙的捕龙虾者一样,他要做的就是远离,和深入,永不触岸。

  “捕龙虾人的妻子

  已习惯于独自醒来

  她们的丈夫多少个世纪都是黎明出海;

  她们也不像我夜不安寐。

  如果你已离去,那么就到葡萄牙捕龙虾人那儿去吧”——引自库切《青春》

  《青春》读后感(十):库切,和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

  约翰是库切以自己为原型的文艺青年,他生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他是南非白人,是荷兰,德国,西班牙人的后代。库切在这本不算长的小说中,用不慌不忙,平淡中带有略微困惑的语气跟我们讲了这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几乎每个文艺青年——尤其是男文青年轻时都可以在约翰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平凡而又自命不凡,对周遭的一切感到深深的疲倦,笨拙而世故的活着,只对文学和艺术充满热情。而这热情再冷如水的生活中给人以自己也是热情之源一部分的错觉。

  曾几何时,我们都像约翰一样,以为自己一定会成为被载入史册的艺术家,却又不甘心放弃追求与艺术好像矛盾的世俗的财富。后来,在一家又一家类似IBM那样的公司,把青春耗尽。

  那么青春的价值呢?为什么每个人都说它好?

  或许,青春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让你产生源源不断的热情和力量,让你坚信未来是为自己而来的,让你对生活总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美丽幻想,总以为一切难以承受的苦难都会轻盈而巧妙的避开我们,总以为“我”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好的人。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青春并不美好。我们只有懒得回忆的干瘪而冲动的恋爱,贫瘠而瘦弱的快乐,以及好像没完没了的学业和家庭的烦恼。可能我们在真正步入社会之后会意识到这种烦恼也是干净的,但谁又能否认我们当时产生的痛苦不是真心实意的呢。

  正如约翰经历的一样,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寂寞,即使体会了,我们也很少会害怕它,我们担心的不过是“隔壁班XX好像恋爱了”,或者“明天的作业一点都没碰”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青春,就是让你觉得寂寞是暂时的,让你觉得,寂寞也可以很美。

  看《青春》是2014年七月的时候,十月看了《年轻的心在哭泣》,很容易就联想起了库切的这本。可能从小的经历会让约翰和迈克尔在年轻的时候对待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是时间会告诉他们,这些志高才疏而生不逢时的年轻人总会殊途同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