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私的父母》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私的父母》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8 21: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私的父母》的读后感10篇

  《自私父母》是一本由[美]尼娜·布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别人很难超越他们的界限来爱我们

  豆瓣曾经有一个话题,觉得什么是最大的谎言。看到这个话题,我脑中浮现出来的就是“我是为了你好”,我总是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你的行为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什么你觉得好的,我就一定也觉得那是好的呢?好不好不是由我自己来判断的吗?

  前段时间,刷微博的时候,刷到了一部叫《小别离》的电视剧,在微博中的话题中,我不断在评论里看到:“方朵朵怎么那么不懂事,父母那么为她着想,她还那样”。当时我很好奇,就去看了那部电视剧,在看的时候,我脑中一直在想,所谓的懂事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孩子就不该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听父母的话就是懂事了呢?

  我们一路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父母的辛勤。他们操心我们吃喝,关注我们冷暖,重视我们的未来,所以他们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为我们安排着未来。毕竟他们从他们的人生得出经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坏,所以他们想法设法为我们最稳妥的道路。似乎什么都被父母想到的,留给我们的就只剩下按照父母的意志一步一步地去走就可以了。毕竟父母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所以我们明白父母的苦心,要听话。

  似乎道理都是对的,但是父母似乎忘了一件事,孩子是一个人,和他们一样,是活生生的,有着自己想法和观点的人,他们不是木偶,不会真的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行事的。

  其实父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有了“不听话”、“叛逆”、“不懂事”等等的这些便签,父母似乎非常不能接受孩子的想法跟自己不一样。所以他们企图用自己的权威批判孩子的行为,又或者用自己的含辛茹苦让孩子发现自己错误的。本该其乐融融家庭,成为了一个战场,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竭力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误的。

  面对家庭,面对与父母的关系,我们总是有种一言难尽感觉,因为可能在别人眼中通情达理的父母,到了自己面前就是强势的、难以沟通的大家长

  当父母在质疑,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的时候,孩子们同样无比心塞,不明白自己的父母怎么会这个样子

  尼娜·布朗的《自私的父母》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我们的父母有一种破坏性自恋模式,所以才常常以为了你好,而控制孩子。其实不止父母,孩子在抗争的时候,何尝不是这种破坏性自恋模式的影响呢?

  《自私的父母》书名就能让人想到,父母对于孩子的种种影响力,甚至会让有些人产生一种父母背锅的心态,因为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所以现在我们才会被童年创伤影响。然而翻开书,却能发现,尼娜虽然阐述了很多父母带给孩子的创伤,但是更重要的却是让我们看到一种了解自己,面对那个受伤自己的方式。不可否认,父母的作用力,但是面对生活,我们依然有选择权,依然可以为自己负责。

  当我们可以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的时候,也能明白,别人很难超越他们的界限来爱我们。父母如是,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让自己建立一个坚韧心理边界的时候,我们可能就能真正尊重其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

  《自私的父母》就像一个工具箱,向我们展示了很多能让我们能更加客观看待自己的方法,帮助我们建立坚韧的心理边界。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二):总会有些爱让我喘不过气

  《自私的父母》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是觉得与我心中对父母的认定有所共鸣。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处于又爱又"恨"的状态,从小到大,直到现在长大结婚自己做了母亲,她还在用她的爱无私的为我。我感觉很难受,并不是不领情。她对自己的丈夫兄弟姐妹,我,所有她在乎的人,越在乎越让人反感,她自己也有所感觉,会有种被抛弃的无力感,然后又想不断的证明自己是为我好,为他们好。我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她这样无私的爱和证明让我觉得被束缚想挣脱。她总会以爱之名束缚我。我在教育孩子,她就在旁边说我要怎么教。我说一句,她就教一句。她这样的状态我真的很想帮她改变一下状态,但是我发现太难。《自私的父母》是本心理学专业很强但是又很容易看懂的书籍,从中摸索与自己父母的关系的修善,自己与自己亲子关系间运用一些心理上的技术去改善这些关系。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三):自私的“遗传”

  看过《自私的基因》,认同一个人类准则(能不能扩充到全生物,还有待商榷):能活下来的人都有自私的基因,并且身体不过是基因的载体。确立了这个大框架,再来看这本书,就能相对客观一点了。

  我只谈其中感触最深的两点:

  1.亲职化

  亲职化是父母和孩子角色的对调。孩子的个人需求因为父母的需求而被牺牲。孩子会牺牲自己的感受去照顾,安慰,关注甚至引导父母的理性和感性需求。

  我有一位朋友A,A是老来得子,所以家里对他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高。导致了他现在很容易有压力,即使平时考试基本前三,他依然觉得自己很差劲(是真的认为,不是谦虚)。而一旦到了正式考试,他就倍感压力,最后成绩总是达不到平时标准。不仅是学习上,生活上也是如此。他的情绪过于敏感时刻关注别人,琢磨他们的感受,非常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同与尊敬。与人交往时情绪容易忽然激烈起来。

  优点就是,对于父母和朋友,他总是充当奶爸的角色,照顾各方,尽心尽力。这本书的亲职化内容我已分享给他,认识起因,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2.比父母更恐怖

  我的一个表姐B,从她外婆开始(她外婆的事我是从母亲那听说的),总是与自己的儿女关系紧张,谩骂甚至大打出手。对孩子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的感受。一遇到事情失败,把责任全推给他人。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所遭受心理上的摧残之大。然后,B的外婆去世,现在B与她母亲又重蹈覆辙。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B的女儿——我的侄女,也已经开始学着B嫌弃自己的外公外婆,有时候还会恶语相向。

  相对于基本不可能改变的私自的父母,放任不管的“自私的环境”,更令人担忧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四):做不自私的父母和孩子

  父母生养儿女,带给孩子的不止有爱,还有伤害。每一个小孩子都是从天真无邪一尘不染的白纸,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有时候,我们可能不自觉或没有意识到,某些行为和心理,已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道路埋下一颗绊脚石。本书作者妮娜布朗创造性的提出了“破坏式自恋模式”这一新名词,来形容父母一系列看起来难以解释的行为态度和影响。

  本书中,通过一系列测试和小练习,让读者亲测父母是否存在破坏性自恋模式,是否自我无形中受到了伤害,受到伤害的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是怎样的,如何与自恋型父母更好的相处,进行自身的调整和转变,掌握让理想自我变成现实的自我的策略,更好的习得亲子相处的模式,获得自信美满的人生。

  在我们身边确实存在一类父母,他们强势,说一不二,他们有能力在外打拼事业帝国,在家庭上也打造顶端优势他们的孩子从小功课第一,争取永远不会犯错,每天活在父母的重压之下,突然有一天,他们的孩子有的长大了,变得暴躁和叛逆,最终与家庭决裂。自恋型父母夸大自我,特权感强烈,情绪贫乏,自大,沉浸在孩子的荣誉里忽视孩子的正常需求和愿望,以至于孩子也会形成一些缺陷型的人格,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低沉、烦躁、易怒、攻击他人等。已经在自恋型父母下长大的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本书,克服障碍,争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自恋型父母的模式出现在自我的身上,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树立榜样。

  通过改善情绪,加强心理边界的坚固性,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发展自我肯定,接受自己的缺点,建立自我防御机制,帮助他人,敞开心扉接受美好东西和健康的思想,减少自恋的特征,注意聆听,分辨各种想法和情绪,尊重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

  读这本书时候,我也在测试,通过得分情况,我很庆幸,我的父母表现出少数的破坏性自恋模式的行为,在亲密关系中自己也没有遭受到严重的自恋创伤,或许有一点需要摒弃的旧思想,比如需要他人更多的认可、追求完美、过度负责等。读完本书,我已经在草纸上列下了需要改进的事项和改进的方式方法,争取塑造一个强大、完整的自我,一个生活有意义目的有价值的人,一个人际关系令人满意、经得住考验的人,一个生活在融洽的亲子关系氛围中的人。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五):别忘了,你首先是个孩子

  文:鱼鲜支

  我给我妈推荐了一本书:心理学家尼娜·布朗的《自私的父母》。

  她八成是被书名给气懵了,把书搁架上三个月也没看。

  我识趣地把书收回来,但想想,还是该写篇文章为它正名:它是本好书,不该因为翻译过来的书名被埋没了。

每个人都是孩子,而且首先是孩子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Children of the Self-Absorbed”,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自恋者的孩子”。

  它的内容也是如此:不关心父母,只关心孩子。

  为什么只关心孩子呢?

  因为,每个人都是孩子。每个人都是以孩子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见过所有人“生而为孩子”,却从没有见过谁“生而为父母”。

  所以,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就是在帮助所有人。

  然而,为人父母者却常常忘了这一点,忘了自己也是孩子,而且首先是个孩子。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六):摆脱原生家庭的不利影响,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

  拿到这本书,首先被这句话吸引“父母不止给我们爱,还可能给我们伤害,我们要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正式应对而不是叛逆或顺从”。

  从小到大我都是父母的乖乖女,非常听话,学习成绩又好,父母以我为傲,而且我也感觉到来自父母对我的偏心(我还有个妹妹)。自从我学了心理学,通过专业学习和看各种心理学相关书籍,尤其是父母教育、家庭方面的书籍,我也在不断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发现我的性格、甚至是情绪的变化模式都与父母非常相像。父亲是一个不爱说话,非常勤劳,节俭的一个人,在他人看来是有些小气;做事力求稳妥,不敢冒险,对家人从不会用语言去表达关爱。现在的我其实和父亲是一样一样的,特别想改变自己,不在做一个对家人情绪易愤怒,易生气的人。

  此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方面在于,我应该要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正式应对而不是叛逆或顺从父母,要开始学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不喜欢做的事情要懂得拒绝,而不是一味的被愤怒或不满的情绪所控制,造成对家人对自己的伤害。我一直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得到家人的支持”,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不能如愿以偿,你发现父母总是不能和你站在同一战线,发现自己经常要做一些违背自己本意的事情,我们的大脑无形中受到了一股奇怪的力量,来促使自己去做(事实上完全没有人胁迫你),而做的时候又烦躁不安痛苦不已。原来,这样的状况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来自于你的父母,如果不慢慢地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来引导自己的孩子,这种影响还会延续到自己的下一代甚至下几代。

  这本书有很多非常实用而有效的操作。例如:“负面情绪的背后是什么?”可以通过练习“内心平静”来脱敏负面情绪,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这种方法不紧可以用在与父母的沟通中,还可以用于工作中、与人交往的任何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境中。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七):附条件的爱是爱还是控制欲?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家庭教育在教育中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作用和影响自不必说。古人亦有不少遗世之作是关于家庭教育的。然而随着清末西方国家的入侵,西方思想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洗脑”中国部分阶级家庭,从那时起,孩子便开始“不好管教”了,又经历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国家浩劫,现在的孩子放过去都得被打死。于是《颜氏家训》中的“努笞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的理论终于被收了起来,人们开始重新探索教育的新道路。

  在诸多教育途径当中,有一种也是人数颇多的父母采取的措施是以一种不可理喻的态度来教育孩子,以附加条件的亲情来威胁孩子以达到自己所欲达到的目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我生你养你,你必须按照我所期望的路线去走。他们给孩子制定好了一系列人生道路,却从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贬低批判孩子的一切,却从不照顾孩子的情绪;他们像龙卷风一样席卷了孩子的人生,却从不关心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这种附条件的亲情究竟是爱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祸不出所憎,常出所爱。当我们在社会摸爬滚打之后满心疲倦,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家;当我们在餐桌上饱食地沟油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还是父母做的饭菜。我们爱父母,便希望父母能以同样的想法来回报我们的感情,反观家长亦然。普天之下,没有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当我们还小时,父母便试图为我们打造一条康庄大道,希望我们在此路上畅通无阻,免受社会的无情摧残。于是希望作为子女的我们亦步亦趋的走着这条道路。当我们还小时,还是很好“控制”的,但当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我们成长到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时候,我们真正成为了独立的个体,我们急于摆脱父母的“控制”,父母对此却无能为力,有的缺乏与孩子沟通又没有适当的教子能力的父母无奈之下常祭出一道“我生你养你,你必须听我话”的杀手锏,以期望孩子“回头是岸”。当然,这并没有什么用,反而激化了矛盾。

  《自私的父母》讲述的便是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亲子教育问题,从孩子的视角探讨对策,引导孩子改变方式与父母相处。从我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这种方法实在是无奈之举,大多数父母从不会承认自己的教育有问题,他们过多的关注自己教育的优势,局限于部分,片面的认为自己的教育绝不会产生失误。为了解决这种自恋型父母与日益成长有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之间的家庭矛盾,我们只能引导孩子作出让步,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有爱,但这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当然,尽管本书有着大部分书籍的治标不治本的通病,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考虑本书,也是不错的一本励志书籍。书中的测试评估能让读者迅速自测定位的同时增加趣味性,并且引导读者学会书中的方法去有针对性的对待父母。而书中的练习,不仅是应对自私父母可以用到,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定位中也可以用到这些方法来正确评估自己,并且逐步成为一个开朗、脚踏实地、更加独立的自己。

  教人至难,乃尽其材,不敢误之。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八):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父母的不二解读

  这可是在国内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书。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这本书是不二选择。内容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有怎样的表现?怎样产生的这种病态自恋?对儿女有何影响?受影响后会怎样的影响成长和生活?应该怎样疗愈自己?很全面、很专业的解读。

  儿时受到的伤害会一直持续到成年,这些伤害间接、隐秘地影响着你的思维方式、感觉和行为。你在婴儿时期可能受到了一些伤害,不得不将这些伤害埋藏在记忆深处,这些记忆很容易被提取,因为你存储它们的时候还没有语言能力,所以它们对于已经发展出语言能力的成人来说不容易理解。这就好比新型号计算机无法读取用旧型号计算机语言存储的信息,因为新型号计算机没有相应的旧程序。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九):父母的爱?伤害?

  作者(美)尼娜•布朗(Nina W. Brown),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教授,美国心理学会认证委员、团体心理学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席、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研究员、美国顾问认证委员会成员。已发表作品包括《自私的父母》《与自私的人共事》《这又是谁的生活》《团体治疗的创造性活动》等27本书籍和50多篇文章。

  看到作者简介,知道这是一本专业的心理学教授所写的书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读此书(封面的小女孩,眼中透露出的复杂的情绪,或许,这就是“受害者”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吧。) 拿到书后很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原本以为这仅仅只是一本普通的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或者一本控诉父母,然后教你怎么与父母作对的书。然而,作者的视角还是更宽广的,不熬鸡汤,不显怨念,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非常理性、具有很强操作意义的疗伤书籍或者更宽泛地说是一本育儿书籍(毕竟,疗愈好了自己的亲子关系,才更懂得如何与自己的子女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 书中有很多关于自恋型父母的场景分析,以及子女通常反应的分析。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作者还以专业的角度设置了很多测试题及,只要认真做完其中的每一道题目,认真看完题后的每一段分析,就如同跟一位咨询师在互动,很有实际性的收货。 成年后的我们,一定有在某个时刻思考过,关于“自己为什么会成为自己”的问题。很多人说,遗传真的很神奇,你不喜欢你的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可是你一不小心就以同样的方式在对待你的孩子,或者走向另外一种反面的极端。所以,虽然没有收到来自父母的心灵上的伤害,《自私的父母》却给了我成为出色父母的好建议,书中列举了子女每一种性格的背后,父母所造成的影响,还提出了大量何避免伤害方法。 此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方面在于,要懂得与亲近的人建立良好的边界,要开始学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不喜欢做的事情要懂得拒绝。我一直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我总能呈现出我该做什么的状态”,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不能做到如此洒脱,你发现自己经常要做一些违背自己本意的事情,我们的大脑无形中受到了一股奇怪的力量,来促使自己去做,而做的时候又烦躁不安、痛苦不已。原来,这样的状况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来自于自己的父母,如果不慢慢地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来引导自己的孩子,这种影响还会延续到自己的下一代甚至下几代。这一点又充分证明了所谓的孩子“性格上的遗传”实际是后天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这本书的出色之处在于,让我们了解了“父母不止给我们爱,还可能给我们伤害”,知道了父母对我们性格养成中影响的方面,了解了一些技巧以顺利化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能更好地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既有很强的实操性,又有很深的启迪。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十):自私的父母后感

  《自私的父母》文笔朴实无华,简单却又能让人从中受益,是一本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好书。条理清晰,逐章推进,帮助那些深陷成长环境,父母影响等操纵关系里无力自拔的人群,教会人如何自我疗愈。

  作者花了较大篇幅详细指述了一些与父母相处的不愉快体验,解释了父母行为态度背后的原因,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具体可借鉴的方法,目的是减轻自恋型父母对子女造成的隐性、有害的影响,帮助他们构塑一个新的、更好的自我。

  对此,我是完全认同的,在我的成长笔记《快乐或许应该有形迹》中我曾经写道:我喜欢这样的比喻,人是一根植物,或者是一根会思想芦苇,只要被播种了,就会有生长挺拔的机会,即使被砖石头之类盖压着,亦会以坚韧的耐心撑持着,拱出土来,迎向蓝天白云,亮出自己的姿态。

  一个人,当内心平和、有坚固的、强韧的、富有弹性的心理边界支撑着时,奔发出的那种力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也会用一种不屈的姿态去直面。“可以被打倒,绝不会被打垮”,《自私的父母》正是教会你如何构建一个强大并有弹性的心理边界。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学、阅读心理相关的书籍,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不仅仅是我自完善,更大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成长,播种希望的种子,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价值,收获快乐。

  愿《自私的父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