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数据》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数据》读后感10篇

2022-05-14 11:27: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数据》读后感10篇

  《大数据》是一本由涂子沛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3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数据》读后感(一):许倬云:大数据与老大哥

  按:相对而言,在极权的国家,他们手上拥有足够的资讯,足以利用这资讯,掌握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老大哥”的影子,可以无所不在。

  大数据:为华文世界提出一个重要话题

  许倬云

  涂子沛先生的新著《大数据》,已经完成,是一部300多页的大作。最近他将这本书的打样稿送来给我看,并且要求我作序文。可惜的是,我将要远行,而他索序甚急,我只能在浏览一遍之后,发抒自己一些感想。至于细细咀嚼和消化这本有趣作品的内容,必须要在一两个月以后,也就赶不上涂先生大作的出版时间。我事先声明,这些只是我浏览他大作以后的一些感想,非常立即的直觉,也一时谈不上深刻的见解。

  这本书的内容,强调今天是一个大量数据公开于大众的时代。自从资讯革命以来,资讯工具、硬件、软件,平行发展、与时俱进。数据在我们生活之中,日常接触,已是处处可见的现象。收集数据,当然是靠电脑的快速分类和记录,然而更重要的是搜索引擎的进步,与网络之间网际的交流。到今天,一个一个网,不但可以串连在一起,互相沟通,而且“云端”(云计算)的设计,可以将每一个地区个别数据,储成一个大的数据库,有助于我们更迅速广泛地搜索。

  涂先生引用胡适之先生与黄仁宇先生的话。胡先生说中国人习惯于“差不多先生”,凡事马马虎虎、不求精确。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不懂得用数字来管理国家。涂先生引用这两位先生的名言,当然是要彰显传统中国和今天美国之间的巨大差异。不过我必须有所说明:胡先生和黄先生的话语,都是“爱之深而责之切”的心态,他们身经当时中国的混乱,激愤而出此感言。

  从历史上看看,不论中国和西方,任何国家发展到可以有一个复杂文官系统管理以后,没有不依照数据来治国的。人口、资源、土地、财产种种的统计数字,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战国时代形成列国的国家体制以后,没有一个朝代不具有一定的数据库;只是以今天的标准来讲,粗糙和细密之间,古今有很多的差别而已。以汉代为例,汉简所显示的家户统计,每一户中的人口,男女老小,以及拥有的资产数目字,都详细统计,而且不论是居延边塞,或是荆州内郡,格式一致。汉简各种家户统计,与唐代西域州府的记录对比,其内容格式也是相当一致。这种基本的数据,在列朝的会典中,都见到其大概。当然,各个朝代的数据,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大致讲起来,外族侵犯中国建立的朝代,以武装力量强制建立政权,也往往依靠暴力的掠夺,取得他们所需要的资源。一个上轨道的朝代,其数据还是相当完整。

  再看西方历史。希腊时代,我们了解的资料不够。罗马帝国时代,全帝国包含各种不同的政治单位,并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文官政府;因此,全国性的资料库似乎不存在。等到中古黑暗时期,国不成国,地方不过是大小封建领主占有领土而已,他们并没有建立详细的资料库。近代以来,列国各自组成完整的主权国家,这些数据也纷纷出现了。

  这是以历史上政权掌握数字而言。一家大型的企业,例如,中国清代的票号,如果他们手上没有复杂的数据库,就不能进行汇兑、放款、存款等等活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手上握有丰富的资源,他们也不能不具有一个相当完整的数据库,否则无以经营这么复杂的开拓业务。

  今天的数据时代,我已经在前面提过,不仅公司单位都有搜集数据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有搜寻引擎可以将资料迅速检索,从其中归纳出条理,有助于了解情况。举一个例说,最近我们才看到,数据资料显示,美国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全国财富百分之四十以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拥有全国财富才过半而已。对于许多长期习惯于美国是开放社会的一般人民,这一组数据显示的现象,几乎可说是理想的破灭,使大家必须检讨: 美国真是如此开放吗?还是相对地在逐渐关闭?是不是财富与权力,已经逐渐集中到社会顶端一小撮的人手中?他们以财富作为魔法师的指挥棒,安排了我们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这种现象能够暴露于众,当然就因为在美国究竟资讯是公开的。

  相对而言,在极权的国家,他们手上拥有足够的资讯,足以利用这资讯,掌握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老大哥”的影子,可以无所不在。资讯时代,对于极权的掌权者,他们拥有无可比拟的强大工具,甚至于比坦克车和催泪弹更为有效。资讯管理、资讯控制,是无影无踪,又是无所不在。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更多警惕。

  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看惯了世间的灾难和创伤,不能不提出警告:这个中性工具,也只有在了解到资讯工具阴暗面——双刃剑的特性,在权势独占这一工具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此认识,我们才能善于利用这了不起的工具,开创更好的未来,也防治不虞的灾害。

  涂子沛先生《大数据》这部书,清楚地叙述了资讯时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与社会的控御力。他讨论的范围方方面面、极为广泛。我盼望有了这本书作为起头,还有很多对资讯工具有研究、也有心得的人,参加讨论,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21世纪正在坐长的新的知识工具。为此,我们要对涂子沛先生致敬与致谢,因为他为华文世界提出一个重要的话题。

  2012年4月8日 于匹兹堡

  《大数据》读后感(二):王力宏的舅公谈大数据

  近读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革命》,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许倬云(王力宏的舅公噢:))先生所作的序言,引用如下:

  “美国真是如此开放吗?还是相对地在逐渐关闭?是不是财富与权力,已经逐渐集中到社会顶端一小撮的人手中?他们以财富作为魔法师的指挥棒,安排了我们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这种现象能够暴露于众,当然就因为在美国究竟资讯是公开的。”

  “资讯时代,对于极权的掌权者,他们拥有无可比拟的强大工具,甚至于比坦克车和催泪弹更为有效。资讯管理、资讯控制,是无影无踪,又是无所不在。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更多警惕。”

  “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看惯了世间的灾难和创伤,不能不提出警告:这个中性工具,也只有在了解到资讯工具阴暗面双刃剑的特性,在权势独占这一工具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此认识,我们才能善于利用这了不起的工具,开创更好的未来,也防治不虞的灾害。”

  如是观世界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swhgsj

  《大数据》读后感(三):信息社会之前提

  刚拿到这本书时,被这个书名搞迷糊了。原以为是一部技术类的书籍,读过之后,才发觉这书大段大段谈论的都是美国政治历史,关于大数据的技术知识只是顺带普及了一下,将之归为政治类更确切些。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的话,这书主要讲的是美国逐步实现大数据的开放、采集和使用的历程。

  首先,他们有着相信数据,使用数据的传统。基于数据事实的决策过程,帮助他们改进社会管理效果。

  以交通管理为例。美国于1966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突破5万人之后,2009年,机动车增加到2.46亿,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升反下降到3万多人。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在1996年开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交通事故记录系统,以分析确定交通事故及伤亡的原因。随着数据越来越多,群体的行为特征就会在数据上呈现出一种秩序、关联和稳定,更多的规律浮出水面。据此改进交通管制措施,效果显著。相比之下,2010年中国拥有7800万辆机动车,只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而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达到了7万人,是美国的两倍。

  其次,更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他们的社会中,政府与民众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这种良好互动促进了他们的数据治国。

  早在其开国之初,他们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就说过如此有见地的话:"信息之于民主,就如货币之于经济。"他们的民众也清楚地明白,公共事务就是大家的事。他们积极争取知情权,而他们的政府最终也能够积极回应。以近为例,奥巴马政府设立了联邦政府CTO职位,设立data.gov网站,开放大量政府拥有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民间力量开发出各种数据分析应用。通过他们共同的努力,信息公开从原先的政府和国会范围,逐渐扩展到全社会范围。

  任何技术都是中性的,大数据技术也一样。将之用得好,它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反之,若被滥用,则它会成为另一种“老大哥”。

  良好的官民互动,不仅推动着政府信息透明与社会公正,也保护着个人隐私。

  "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几乎每一则信息都在不同的时候以不同的形式公开过。但是,就个人隐私而言,不同时期零散地公开和一次性完整的公开,即使内容相同,也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放任任何一方进行毫无约束地信息加总和数据整合,那么脑壳内的几个立方厘米也将会不属于个人的了。

  他们民间对隐私权的持续不断的抗争,使得其政府的中央数据银行计划一次又一次搁浅。社会力量强力制约了政府的数据监控能力,让其沿着造福民众而不是驾驭民众的方向发展。

  总之,带着妒嫉之情和担忧之心,读完此书。虽然这书几乎通篇都是讲美国事,但能够感觉得到作者的一声声叹息,感受到国内当下的种种反差。

  谨以此书作者的题记,作为本文结尾:"一个真正的信息社会,首先是一个公民社会。"

  《大数据》读后感(四):”大数据“&”棱镜门“

  阅读《大数据》的时候,正值斯诺登的"棱镜门“事件,所以阅读便有了更深的意义。

  全书以美国的数据时代兴起,发展开篇;以美国现有数据法则下出现的问题承接;以美国社会对数据的态度收篇,最终提出大数据时代对于中国的忧虑。

  可以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旁征博引的知名人士的名言成为全书的骨架,作者将充满逻辑的语言填充到了大框架之中。很好的论证了大数据时代究竟是什么样,怎样面对大数据时代的问题。

  然而,作者全书的视角始终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美国和中国数据方面的差异的。其中不乏对美国处理数据问题方面的褒奖。也许是物极必反,书中强调美国如何很好的运用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然而棱镜门事件却告诉我们很好的利用数据背后是赤裸裸的盗取。

  这涉及的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道德。正如公司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在这同时也要摆脱道德困境一样。对于美国所掌握的先进技术我们感叹的同时,也对这种因技术滥用导致的它国数据安全受到威胁而担心。强大的数据控制力固然是值得赞赏的,但只有良好的使用这种控制力才能赢得尊重。

  《大数据》读后感(五):大数据在美国

  本人是市场研究从业者,对书中图表和数据可视化、数据交叉分析有切身体会。这本书让我更深刻领悟数据的价值。

  这本书讲的是美国政务信息公开之路和数据应用之路。政府对于数据的重视和国民对于国家事务的热情,让我动容,感动于那个体制下总统、国会、法院、群众在公共事务中的热心和自我。

  总的来讲,这算是一本科普性质的书,谁都可以拿来读,不需要特别多的数学知识。未来有志于从事数据相关的工作(商业组织中google、微软、亚马逊、沃尔玛、IBM是先进的),等我旅行回来会再研读一遍的。

  《大数据》读后感(六):20140330-读书《大数据》

  挂着大数据的牌子,说的却是美国政府的事。书的外篇,即最后50页才浅尝辄止的说点关心的大数据,而说中反复提及麦肯锡的报告-《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估计比本书谈大数据干货更多。

  既然书读完了,大体总结下:

  1.美国政府的数据分为三类:环境>业务>民意

  2.商务智能产业链: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展示(可视化为新发展)

  3.美国推行数据免费,而欧洲国家如应该,则实行收费,由免费带来的产业发展远超收费。

  4.利用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趋势,美在预防犯罪上有所成就。

  5.关键词:原数据、本体、Web3.0(搜索引擎→语义网)

  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是现在的热点,但如何根据数据分析来辅助商业决策,有待深入学习。

  个人网站:

  David McCandless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读后感(七):【经观书评】数据与故事

  y徐卓菁

  这仅仅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小故事。我们的身后都拖着一条数字信息组成的长长的尾巴——IDC最新的数字宇宙研究预计,到2020年,世界的数据存储总额将达到35ZB,1ZB等于一万亿GB字节——我们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堆数字,但大部分人对互联网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

  年初,腾讯推出“QQ圈子”使用体验,“圈子”能智能识别用户每位好友及潜在好友的真实姓名,并根据社交关系进行智能分组,热情地为用户实名推荐好友。“圈子”功能引起多数用户的反感乃至恐慌。这种恐慌多半缘于隐私问题。即使是那些自认为没有隐私可瞒的用户,仍然觉得背后冷汗直冒。他们不理解,腾讯是如何做到这样精准地了解用户身份的,是否调用了聊天记录等隐私资料?虽然,在法律意识以及对人们心理、情感的认知方面显得很幼稚,但腾讯无疑成功地炫耀了一把庞大的用户数据库和后台算法。

  “圈子”背后是强大的数据挖掘。QQ把服务器里的二度好友关系、群成员关系、朋友网、班级校友关系、微博听众关系等等关系链资源整合到一起,完整勾勒出用户的社交圈,数据量越大,结果越精准。

  数据是什么?使用手机、点击网页、切换电视频道、开车穿过自动收费站、用借记卡或信用卡购物……我们每时每刻都制造数据,但我们不会意识到雅虎、Google正在捕获它们,不会意识到一群新兴的数学精英正千方百计以惊人的准确度剖析它们。这群如狼似虎的数据恐怖分子可以洞悉我们的每个举动,预测我们的行动计划,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我们买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与谁坠入爱河尽收眼底。对大数据投入关注的人的确存在于金字塔顶端。

  我们对数据的重视足够吗?涂子沛在新书《大数据》的“尾声”里写道:“中国人数据意识的淡薄,由来已久,甚至可以称之为国民性的一部分。”他引用了黄仁宇的论点:在中国传统的学问——理学或道学当中,一直都分不清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的区别。这两个“理”混沌不分的结果,是中国人倾向于粗略的主观定性、排斥精确的客观定量,从而养成了重形象、重概括、轻逻辑、轻数据的文化习惯。这种文化习惯,使中国人长期沉浸在含蓄、模糊的审美意识当中,凡事只能在美术化的角度来印证,满足于基于相似的“模糊联想”,止步于用逻辑来分析、用数据来证明,最终将表象上的相似,当作本质上的相同。

  也许“圈子”事件可以是进行普世教育的一个机会,让我们从最切身的体会出发,领教“数据”的威力;社交是可以计算的(Social Computing),情感是可以计算的(Affective Computing)。《大数据》以美国为主体,为试图进一步认识大数据究竟有多大、这一世界大潮的来龙去脉为何的普通中国人提供了很好的梳理和参照。

  就算不是说故事的高手,涂子沛至少也是个故事数据库。《大数据》吸引人的地方,是其中鲜活有趣的故事。不妨把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硬故事,政府面对大数据做出的应对首当其冲。数据技术变革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公共财政透明以及其中的曲折;《数据质量法》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美国矿难的悲情记忆,《大数据》讲述了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从这点来看,它更像一本社会学而非科技类的书)。

  “我们信上帝。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这句话写在故事的开端。后半句把数据提到了和上帝相提并论的高度。可以想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深入,美国人对于上帝的态度可能会越来越纠结;而对数据将会越来越“迷信”。这种“迷信”对联邦政府而言,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用数据来说话”的层次上了。随着大数据的迅猛增加,各个政府部门都在尝试“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创新”。涂子沛喜欢用奥巴马的故事。他说:“我认为奥巴马是了不起的总统。奥巴马当时去Google拜票,就表示要设立国家的首席信息官。到了2010年,他还率先设置了首席数据官。奥巴马在签署的首份总统备忘案是《透明和开放的政府》,强调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公民参与、多方合作的政府。第二份备忘案则是《信息自由法》。这是一场数据民主化的运动,奥巴马政府正在把信息的力量放到美国人民的手中。”

  Data.gov(www.data.gov)是书中提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美国政府搞的这个网站汇集了各种学科、不同政府部门的有关数值数据,供人们开放检索、下载,从美国的海外贷款和赠款数据、医疗保险数据、美国能源部和国家核安全局的数据,到食品原料数据、性别和种族人员趋势、农贸市场地理数据,还有现役军人的婚姻状况,甚至改良种用濒危野马种类、重量在10公斤以下的野猪种类等等令人意想不到的数据信息。涂子沛说:“由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开放政府拥有的公共数据,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数据公开过程面临的威胁与困难,或许也能让我们看到一些借鉴意义。

  涂子沛从太平洋对面看到中美两国的差距,深知这里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他将十多年观察、思索所得,淘洗成这一本书。美国是全书主体,但又处处反观中国当下的现实。涂子沛说:“虽然一谈到透明和公开,大多数人都会认可这是正确的价值观,但一旦要自己透明、要自己公开,那公开和透明就会立刻转化为一种威胁,政府也不例外。近几年,世界各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有了新的基点和态势。政府信息的公开工作,定位新的G点。”

  《大数据》中,涂子沛强调一个观点:数据时代是大众创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平民英雄将呼之欲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理想主义的火花,它可以被燃成火焰,进而迸发出非凡的能量和结果。”无论是推动《信息自由法》或者“知情权”的第一人,还是创造“CompStat”系统的巡警梅普尔——1994年,纽约市的警察部门启用了一个新的治安信息管理系统“CompStat”(计算机统计),这成了20世纪美国警务管理工作当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巡警杰克·梅普尔(Jack Maple)在时代广场做过便衣,在中央车站指挥过拦截和抓捕。这位高中毕业生开始研究地铁抢劫案的发生规律。他在办公室的墙上挂上了几百幅地图,用不同颜色的大头针来跟踪地铁抢劫案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无数个夜晚,他就这样点着香烟站在巨大的地图面前,揣度琢磨第二天可能发生抢劫的时间和地点。这面“地图墙”(他本人称之为“预测未来的图表”)就是CompStat最初的数据分析模型。

  平民英雄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唤起对人性本位的回归,重构着时代的道德图景。“数据不会被它所激发的思想和创新消耗,相反,它可以为创新提供无穷的燃料。一小片合适的信息,可以促使创新迈进一大步。一组数据,可能会得到数据收集人难以想象的应用,也可能会在另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领域得到应用,因为这些创新型的应用,数据的能量将层层放大。”大数据时代的平民英雄,他们和“油条哥”倒掉复炸油、坚持用新油炸出“良心油条”的举动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是用了更高科技的形式,用数据搭建平台。

  涂子沛说:“就像Data.gov,它不仅仅是一个创新的结果,它的出现,代表着数据在社会的自由流动、知识向大众的自由流动,这为更多的大众创新、社会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就在Data.gov上线的同一天,阳光基金会宣布设立25000美元的奖金,举办程序员公共数据开发大赛(App for America)。参赛作品必须使用Data.gov开放的公共数据。数据混搭器(Data-masher.org)拔得头筹。它的最终呈现结果不仅仅是一个应用程序,还是一个平台: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在它上面选择需要整合对比的公共数据组,然后产生以地图为基础的数据可视化分析。从一个地区空气质量与工厂数量多少的关系,到高中升学率与师资力量的关系,再到肥胖人员的数量与一个地区快餐店多少的关系,林林总总的对比和展示,有些给人直接的启示,有些发人思考,还有的令人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又不禁感叹:社会大众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无穷无尽。

  大数据创造平民英雄。那么之后呢?我们期待英雄能帮助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一旦认识到数据的威力以及背后的逻辑,人们就会认识到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性,找到发声的欲望和可以发声的地界,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公民意识的树立,这种意识推动了数据治国、数据管理、知情权、隐私权等等的进步与发展。

  美国是《大数据》的主体,但涂子沛努力尝试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对照中国。《大数据》中的所有故事,无论主角是谁,中心思想指向的都是:数据与你相关,无论身处美国还是中国;无论是处于信息发展的哪个阶段。

  在采访的最后,他说:“我是带着乡愁写这本书的。”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有点激动。

  本文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2012年8月6日号

  《大数据》读后感(八):数据的力量 ——读《大数•BIG DATA》(涂子沛)有感

  今年五月份购买的《大数据》一书总算是慢慢悠悠地看完了。这是一本有趣的书籍,通过政治、经济的博弈对数据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在这里,数据可能比软件还要重要。”(蒂姆•奥莱理,奥莱理媒体创始人、技术活动家,2007年)

  所谓数据开放,对应的是数据屏蔽。通过“信息自由法”,似乎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数据开放的必然性。

  不过,数据是一种奇怪的东西,诚如《统计数据会撒谎》一书中提到“有 3 种谎言;谎言,糟糕透顶的谎言和统计资料”(Disraeli)。

  于是我看到了最小数据集的诞生,然后信息管理系统的兴起。

  在数据搜集阶段这是很有必要的,与之相关的则是元数据,继而语义网。

  之前在信息组织上接触过元数据、本体、语义网等,可以理解成如下模式:构建本体乃定义各种元数据的属性,元数据整合成各类数据,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发布于语义网上,用于智能检索。

  苛求的是,我们对于发布的信息——合成有意义的数据——有着更多的要求。数据可视化似乎正在上演一场好戏。

  当越来越多的信息,或以rss等干净的模式呈现,或以图表等“性感”的姿态出世。我们开始呐喊,“原始数据,现在就要!”(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之父,2009年2月3日在TED大会上的演讲)

  因为现在的信息太过于庞大,甚至曲解。《信息烟尘•••• Data Smog》中提到“尽管信息革命创造了诸多奇迹,但是一股黑压压的‘信息烟尘’已经飘了过来”。“信噪比”的概念不断蔓延。

  不过,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数据背后的‘政经战争’”。

  当然,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

  中国从数据搜集、数据使用,数据发布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或与国民的“数据意识”(不妨称之为“信息素养”)有关,或与政经博弈有关。

  可以尝试性地预见,中国是一个大数据源,其中的数据搜集、挖掘、分析,都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点可以从书中提到的图表“全世界大数据的分布”得到印证。

  所以,不妨猜想:未来20年内,政务信息的公开将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与之相连的搜集、挖掘、整理、发布都会是热点。

  推而广之,公共领域的信息将率先得到关注。

  当然,现实的“信息时态”不容乐观,不论是网络上的言论限制,还是线下的政策法案。

  但是,对于这个浪潮,中国还可以逆势而为吗?

  《大数据》读后感(九):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封面那句话“除了上帝,任何人都要用数据说话”我有一万个不同意。古圣先贤伏羲氏一画开天,文王演周易,世上未有数字就先存道理。“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老子也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古人领悟自然现象中的道理就能用于治国。

  因为作者是典型西方留学回来的思维头脑,凡事要讲数据讲证据,跟传统中国人的思维大相径庭。正如中西医的差异,西医要看化验结果,中医用望闻问切,看大象推病情。

  个人认为注重数据会有这几种弊病:1数据是会变动的,2数据是会骗人的。

  之所以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因为数据,是不停变化的。计划定下来,数据就变动了。数据骗人实在太容易了,又不是人人都是会计师。

  文章东拉西扯,几乎找不到中心,大概是想说政府公布的数据越详细越好,最后还认为一人一票还可以练习推行,可笑至极。

  要发挥中国人高度的警觉性,观形势调方向,不要做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事情

  《大数据》读后感(十):信息时代的生存法则

  “大数据”这个词汇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出现的,它表明我们的生存状态。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能够从中甄别、分析、整理出新的资料,延伸成为自己生存需要的数据,这是一个不断的追问。在这样的时代,无论是政府、商业组织,还是个人都面临着终极考验,对于数据的整理能力成为最终的决定因素,国家的治理尤其如此。于是,涂子沛的《大数据》就是这样展示给读者一个最新领域的理念,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里面,所以不得不面对和思考。

  作者整本书的例子是美国政府面对数据的经历,从《信息自由法》的出台引发政府所有的文件需要公开到《电子信息自由法》涉及到的电子文档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完全透明的政府,在于公众交纳税收的付出必须具备知情权,在于大法官布兰代斯所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但是,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隐私的羁绊,于是数据整合和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信息时代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一方面,政府在不断收集全社会的数据,另一方面这些数据必然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如何权衡和取舍,关系到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裂变。

  尽管,作者所列的都是美国的例子,但对于大数据时代如何整理也有着核心的考虑。那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首先需要开发有效的开发工具将数据有效挖掘出来;其次要开发高效的数据分析软件将挖掘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的关键需要有效的数据管理人员,这才是信息时代的宠儿。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有效进入这样的时代程序内,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谓的“数目字管理”便会有效推进,也成为治国的有效手段。但是同样需要警惕的是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所描绘的“老大哥”的形象,因为大数据的整理必然会在技术上显得“无孔不入”而入侵到个人隐私的方方面面。

  所以,大数据作为一个新课题,对于政府来说,公开透明、公民参与、多方合作将成为主流;对于商业组织来说,如何把握数据的潮流趋向从数据中探寻到商业机会;对于个人而言,知情权和隐私权的较量也将持续不断。但终极的原则仍旧需要在法律保护隐私的基础之上实现信息的公开,这乃是信息时代的生存法则。(文■王传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